第一,中国转型时间花的非常长,差不多用了20年。
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大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十六大提出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
十七大提出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十九大提出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可以看出1982年是开始,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1998年是一个阶段性时间,初步完成了市场化。2002年又是一个阶段,基本完成了转型。2017年是一个新的阶段,开始进一步深化改革。
第二,转型必然有阵痛,需要有强力核心集团在关键时刻做出决断。
苏东集团只有苏联和南斯拉夫是靠自己革命的,老一辈干部相继去世后在继承人问题上没处理好,关键时刻都没握住枪杆子。而东欧其余国家多是依附苏联革命,苏联倒了也就垮了。
东亚国家或多或少都有直属于中央的武装力量,老一辈革命家也都健在,关键时刻站稳了立场。
第三,中国是城乡二元结构,并没有深入完成城市化。
不仅有足够的农村资源可以提留,也能创造出足够多的增量缓和矛盾。
就算出现阵痛,也可以加倍从农村拿。
第四,外资舍不得中国超大规模市场。
8090年代已经有大量外资进入中国建立了一定的产业配套,一旦动乱初期外资发现中国稳住了,就一定会忍不住又进来。
第五,领导集团反应及时,以问题为导向,没有陷入意识形态混乱。
综合总结也就三个原因。
第一,中国够大够穷,前期积累家底厚。导致增量太大,就算有集团要卖也卖不完。
第二,改开的时机很好,利用前期蜜月期正好承接了西方产业转移,并拿了一部分苏联遗产。
第三,领导集团整体很稳,改革不急躁,身段灵活。
没有成功啊。什么时候成功了?你建成了公认的市场经济体制了吗?
只不过,别的国家一下子私有化,导致寡头立马做大。而中国是慢慢地。
一,中国外部有美国为代表的国际垄断资本集团支持。
他们当时正面临滞胀危机,崩溃前夜,劳动收入份额被迫提升到了70%,资产阶级眼看就要憋死了,所以急需注入廉价劳动力,扩大资本利润率。
中国改革开放,西方资产阶级属于是鼎力支持。
哪怕八十年代末中国镇压了小资产阶级自由化,让西方非常厌恶,但也只能忍了。
而苏联的价值不在于人,而在于公有制资产。
剥削廉价劳动力是个长期事业,必须维持中国的稳定,以保证劳动纪律和运营安全。
但是西方对苏联属于是抢钱,没有长期利益诉求,既然是抢一把就走了,不直接把你杀了就不错了。
当然,最后苏联是被打成了重度残疾,四分五裂,钱也被里应外合抢走了。
二,中国国内工人阶级占少数,农民占多数。所以联合农民,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一招,就可以起到西方引进移民的作用,压低城市劳动力价格,解决老工人阶级反抗问题。
也就是常说的,“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而苏联长期面临的是劳动力不足问题,城市人口占多数,根本没办法处理城市工人反抗。
所以苏联官僚想走资本主义道路,只能先把经济搞垮(戈尔巴乔夫),然后强行改革,让苏联陷入今天的所谓“中等收入陷阱”,从而压低劳动力价格,结果是城市直接崩盘。
谢邀
首先,我先纠正一下,世界各国大家都是计划经济,中国没有所谓的向市场经济转型,因为一直都是计划经济。
给你讲市场经济,本质是为了掌握“标准”话语权。真正的市场经济是讲究自由的,但自由是有限制的。
给你画了个框,框里有市场经济,但话语权掌握在画框的人手里,所谓的市场经济压根就不是市场经济,因为市场自由一开始就被限制了。
打个比方,我掌握了行业话语权和标准,然后跟你们讲市场经济,让你们互相市场竞争,自相残杀,让你们争我留给你们的那点可怜的利润。
这能叫市场经济?
这明明就是我主导的计划经济。
我可以计划你们怎么赚钱,也可以计划让谁来赚这份钱,甚至可以计划让你们死。
你要是按照现在的经济学教材理论去解读经济,一定会陷入教条主义的框框里跳不出来。
就好比知乎有关经济学的问题里,一提到通胀高,就有人喊加息,加息就可以把通胀压下来——这就是典型的教条主义。
我看有回答说中国不是计划经济,错了,中国一直就是计划经济。
只是你们认为的计划经济是规划出一个经济指标,一切按照这个指标生产,这不叫计划经济。
计划是会变的,它会根据外界条件变化而改变。——不要觉得计划变了,就代表失败了,或者就不叫计划经济了,有变化才是对的,没变化那才是错的。
中国加入WTO的时候,要开放市场,搞自由市场经济。
但是那时候渠道是人家的,标准是欧美定的,行业规范是人家定的,规则是人家定的。
你是玩市场经济没错,开放了没错,但是标准掌握在欧美手里,相当于命脉在人家手上,他要你死你就死。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作为生产者,你的产品定价是欧美定的,他把你的产品成本都给计算好了,然后给你留一点点利润,大部分利润的都是他拿走了。(苹果干的就这事)
你没有反抗的能力。
因为你如果不同意这种模式,他可以找其他人替代你的位置,找别的人生产,所以为了生存,你就只能就范。
这时候,你辛辛苦苦生产赚到的钱,都被人家剥削走了。
同理,在销售渠道和销售话语权掌握在欧美人手上时,买家就会压价,你作为卖方,东西贵了,人家就不买你的,成本和利润都被人家计算好了。
到最后,你只能听欧美人的摆布。
作为话语权的掌握方(欧美),他们就可以在此基础之上搞金融,期货生产,买空卖空。
你肯定不甘心这样对吧?
于是你就搞关税壁垒,搞本土化,搞消费市场内需,搞制造业升级,搞金融话语权,把一系列的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就不用看人家脸色了。
但是人家肯定不会让你这样,于是就说你违反游戏规则(违反WTO市场规则),说你不是市场经济(不承认你的市场经济地位),要制裁你(贸易战)。
但仔细想想,这个游戏规则并不是天生就该如此吧?
此一时彼一时,肯定要变的。
所以中国和欧美就有矛盾了,国际贸易上的矛盾自然而然不和调和,最后走向就是贸易战,经济战,文化战。
如果真的有所谓的市场经济,中国企业通过市场竞争压住了欧美企业,欧美政府有什么权利去制裁中国企业?因为那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你用政治权利干涉,属于越界行为。
所以看明白了吧?
全世界无论何时都不存在所谓的自由经济,自由市场,市场经济。
从来就只存在计划经济。
美国掌握工业话语权的时候,他就想方设法限制后发国家,他以前不如英国和德国的时候,英国和德国也是想方设法打压美国。
到这里就很明显了,中国上世纪末是靠着计划经济模式,一点点把企业或者行业放到市场里,让企业参与竞争、市场化,根据市场表现和经济环境波动,适当的放宽或者收紧企业市场化节奏。
真要较真,这应该叫计划之下的市场经济。
说白了,还是计划经济。
能成功,归根到底是前30年打的工业底子,加上并没有迷信所谓的市场经济,而是在计划经济范围内开展有限的市场经济,成功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