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数码宝贝》动画前四季的男主角都是小学五年级生? 第1页

  

user avatar   jie-zhi-6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多图预警~篇幅略长~)

勉强回答一下:

前四代动画的制作初衷和受众主体都是10~12岁小学生,这与《数码宝贝》主旨注重“人类成长”相契合,选择进入青春期的小学生作为刻画人物,也是《数码宝贝》打出与其他“海螺现象”动画区分的一张牌。四世代之后的“主角高龄化”实际上是因为人气低迷,新鲜血液不足,导致群体高龄化之后的“无奈之举”。


我们先看前四代动画企划中,主旨和受众问题。

一言以蔽之,初代动画《数码宝贝大冒险》以及续作(直到4代为止),目标受众和实际受众都是12岁以下的小学生,目标人群是10~12岁青春期群体,主旨则是“成长”

先说受众群体,2015年的“数码宝贝大冒险祭”中,在被问及“《数码宝贝大冒险》企划案经过的时候”,关弘美回答如下:

作品对象年龄定为10岁到12岁的男孩。我认为大人的一年和小孩的一年有5倍差异。
例如昨天还拥有童声高音的男孩有一天长大变声成为成人的低音,还有些孩子1年内就长高了10~15cm。考虑女孩经历初恋的年龄和小孩市场,加入了10岁到12岁成长方面的点子。我自己也喜欢孩提时代,或者说想把自己第一次做的事情,或者虽然想做但又没有做、失败的经历等记忆写出来。

回答很明确,初代动画受众就是10~12岁之间群体,对应小学4年级到小学6年级。原案只安排了5个人,不过年龄基本都是10~12岁之间。

之所以安排这个年龄段,主要是因为这是青春期。正如制作人关弘美所说,“我认为大人的一年和小孩的一年有5倍差异”,青春期的孩子,是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的关键年龄期,这个年龄段心理比较特殊,敏感而成长快。然而,这就要提到《数码宝贝》动画化之初,订下的主旨——少年的成长。

关于《数码宝贝》动画化的主旨,在暑假期间接受Otomedia杂志采访的时候,《数码宝贝大冒险》制作人关弘美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答案——即成长,在被问及想要向观众传达什么的时候,关弘美如此回答::

当时的对象观众年龄在企划书中的设定是三岁以上,是以能够理解角色的成长的年龄层为目标的。从刚开始的时候,所谓的“成长起来”就是《数码兽大冒险》这部作品中非常重要的关键词

所以,无论是目标受众还是实际反响(收视率主体),都来自于3~12岁群体,这一点不用怀疑,即《数码宝贝》大冒险,本质就是一部子供向动画,选取10~12岁人群是正常的商业操作。许多人说《数码宝贝大冒险》给成人看,给大学生看,都毫无依据,实际上13岁以上群体,并不是《数码宝贝》系列主要受众群体,毕竟动画初衷是万代的“跨媒体企划”,携带机和卡牌消费主体都是5~12岁人群。

另外,在谈及主旨的问题时候,制作人关弘美还说过《数码宝贝》的灵感来源于电影《Stand by me》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动画的基调的

其中就有当时读卖广告社的木村京太郎先生这样有名的制作人呢。他在1980年到2000年间经手了多部作品,而这位木村先生非常喜欢《Stand by Me》这部电影……是关于四个少年在非常短的时间中的冒险故事。从短途旅行返回的主角们,在精神方面有所成长。在故事中,因为只是一两天中发生的事,身体方面并没有很大成长,但要在短时间内发生让精神上极大成长的事,果然还是要在夏天吧,于是变成了这样的话题。

《Stand by me》就是少年故事,少年在经历大事情之后,心灵快速成长的故事。其中少年的故事被采用,依旧采取了10~12岁的年龄段

此外,这也是“区别宝可梦”打出的一张牌,以10~12岁的成长,区别Pokemon的“海螺现象”(即人物不随剧情和现实时间成长),防止和人气、收视率都要高出《数码宝贝》数倍的Pokemon动画“正面撞车”:

众所周知,日本动画界收视率爆款,诸如《海螺小姐》、《哆啦A梦》甚至《名侦探柯南》,以及这里提到的Pokemon动画都是“海螺现象”的动画,万年小学生,选择10~12岁的成长故事以示区别,是《数码宝贝》“错位竞争”的战略下产物之一。不然,真和Pokemon动画正面撞车,《数码宝贝》动画几乎没有任何资本。

但是,随着《数码宝贝》系列“昙花一现”的热度在2003年之后终止,10~12岁的人物设定并没有延续下来,这是《数码宝贝》官方“有意为之”,走“高龄化”和“成人向”,为的是保住自己的“基本盘”,即1999年初代动画时候10~12岁的目标人群,这种趋势尤其是在2010年之后尤为明显


四季之后的“主角高龄化”也是人气下降之后的“商业补救”

《数码宝贝》昙花一现的热度,在2003年便开始崩溃,收视率、周边双暴死,随后便进入“低谷期”,而在六代开始,官方明显开始走“成人向”路线

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六代动画《数码宝贝 合体战争》,收视率和周边大暴死,万代东映倾其全力(制作阵容真是豪华)打造的动画几乎“血本无归”,《数码宝贝》不得不因为人气低下,虎头蛇尾般完结,于是万代开始反思自己,调整策略,走“高龄化”路线,不再有10~12岁主角团,这一点在4Gamer采访羽生和正(《数码宝贝》系列游戏开发者)的时候提到:

我心中的转折点,那就是《超合体战争》没跑了。动画《合体战争》的概念并不是从前的「进化」而是「合体」想来获得新的小孩粉丝,然而实际的观众是偏向比当初的目标年龄层更高的人。
关于放映中发售的《失落的进化》和《超合体战争》,也是当时的高中生和大学生们……也就是从液晶玩具和以前的动画系列开始就追数码兽系列的人们在玩,数据是这么显示的。
动画《合体战争》并不怎么吸引小孩,实际上的观众也是从以前开始就是数码兽粉丝的,他们所追求的玩法并不是合体战争的「合体」,而是跟从前一样的「进化」。
结果,《超合体战争》就收到了「这根本不是数码兽!」的严厉评价。

《数码宝贝》官方的团队实际并不茫然,他们真的反思过这个问题。发现的问题就是“用户偏离”和“用户高龄化”。还在追《数码宝贝》动画已经不再是小学生,而是当初那批观众、玩家。

采访实际委婉地承认了数码宝贝粉丝“青黄不接”的“老龄化”事实,即现在《数码宝贝》粉丝主要是当年10岁左右围在电视机前观看初代《数码宝贝大冒险》的受众新鲜血液不多。所以,继续走“全年龄向”或者“子供向”的套路,几乎只有失败。

并非《数码宝贝》不知道全年龄向动画挣钱多,受众广,实在是没有资本再进行全年龄拓展了。《数码宝贝》实际上因为人气衰落,后期没有新人加入(或者说极少),所以“基本盘”都是20岁以上人群了,这一点反应在动画、游戏设计中。

《Fami通》杂志,曾经专门为这个问题,采访羽生和正,在谈到新作《数码宝贝:生存》的时候,他这样回答的:

我觉得冒险游戏+模拟RPG应该是数码兽主要目标即25~30岁的游戏玩家所习惯的王道类型。现在来说或许是有些老旧的系统,但那反而是不用说明也能大致把握感觉的类型,觉得就新系列来说能更容易理解游戏内容。当然,也会加入「进化」之类数码兽特有的要素,来体现出数码兽独有的特点。

用户以25~30岁,即1989~1994年出生的人为主体。意思再明白不过,《数码宝贝》基本盘是1999年动画播出时5~10岁的儿童群体,当时他们被动画所吸引。这可能也从侧面说明最初的动画定位正确,不过更为严重的说明粉丝的“高龄化”趋势。

从老玩家、老观众的角度而言,制作方照顾老粉固然是好事,但是从系列发展角度,这绝对算是消极的信号。粉丝群体固化,没有新鲜血液,是一个没有未来的发展模式。(作为对比,Pokemon系列,游戏中的尬舞,动画中洗级,无不在得罪老玩家,但是从系列发展角度,说明主体受众依然年轻,老人退出后,源源不断有新人加入,这是健康的发展模式)

羽生和正已经为《数码宝贝》游戏定下了基调。“成人向”路线,所以不可能再有小学五年级主角出场了

系列诞生时,平台是NDS,是以数码兽小孩粉丝为目标制作的,但前作《网络侦探》最大的特征是面向「长大成人的数码兽粉丝」而进行调整的。

不止是游戏,动漫也是如此,《数码宝贝tri》也是高中生之后的故事了,10~12岁全年龄向和子供向已经没有可能性了。小学五年级完全估计要在《数码宝贝》中绝迹了,这就是“商业策略”调整和“定位差异”了。这些都是《数码宝贝》系列近年中的人物(游戏世界观),官方没有设定年龄,不过都在15岁以上,原因无他,玩家都老了,而且没有年轻血液入坑,保证基本盘是常规操作,我觉得是“明智”的,不过再没小学五年级也是事实。

虽然,这很令人沮丧,不过这就是《数码宝贝》系列现在面对的现状,不止于游戏。基本盘是初代动画时5~10岁人群,当年的小学五年级生,当年小学五年级,因为动画入坑,然而现在《数码宝贝》最忠实的一批人,也是仅存的一批粉丝,也就是他们了,令人感慨万千。

所以,综上所述,最初《数码宝贝》前四季动画,就是以10~12岁为目标受众人群,后来因为人气衰落,青黄不接,不得不走高龄化路线。小学五年级是《数码宝贝》系列最初的受众群体,可惜没能像Pokemon等常青树跨越时代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小学五年级生,现在游戏、动画面向25~30岁人群,这些人正是当年的“小学五年级生”。

相关阅读以及回答:

如有不妥之处,求轻喷,欢迎爱好者们一同讨论~




  

相关话题

  中国的轻小说还有救吗? 
  《数码宝贝》进化时要转圈圈,为什么反派不趁他们转圈圈的时候干掉他们? 
  《反叛的鲁路修》这部作品中有哪些有趣的细节? 
  有哪些有分量的动画奖项? 
  如何评价国产动画《凡人修仙传》年番第四集? 
  如何评价《进击的巨人》艾伦耶格尔? 
  圣斗士星矢射手座为什么不出彩? 
  国内长篇2d动画的制作成本在多少到多少区间? 
  「罪犯在夜里杀死狗然后舔狗主人的手」的故事出自《JOJO的奇妙冒险》吗? 
  如何评价《剃须,然后捡到女高中生》第三话? 

前一个讨论
什么样的领导算是好领导?
下一个讨论
在游戏制作领域有哪些经典的笑话或故事?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