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是不是已经超过日本了? 第2页

           

user avatar   li-hong-ming-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然差得很远啊,最近后浪们是疯了吗?











####上方为原回答####

没想到居然破百了。我真的希望这是个钓鱼问题。因为如果真的有很多人这么“乐观”,将来是会出大问题的啊(或者是已经出了)。

#######################################

加更一下,可能和原题没什么关系,只是有感而发。如果提问者不是钓鱼,那他和杨超越粉丝可能是一个心态。

最近超越有两部剧,剧本可能都是从废纸篓里淘回来的。任何人演了都能当成黑历史那种。但是在知乎的这两个剧的问题下,她们居然在夸,在夸,夸。她们夸的情真意切,感觉都已经自我催眠了。她们疯了,我也疯了。

知道这事儿最魔幻的是什么吗?我也是杨超越粉丝,正如我和提问者一样是中国人,希望中国好。

真的认为中国生活水平比日本好的人,很多动不动就“厉害了我的g”的年轻人,还有杨超越粉丝一样,可能觉得自己在维护着什么,或者所谓“没有跪”,甚至还催生出来一些信念感。

对此我只想说,醒醒,别做梦了。你们的这种维护没有任何意义。人要实事求是,我们要承认差距,然后目标明确的追赶。强者自强。如果客观事实都没有认清,那才是真的没希望了。我不想中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也不想杨超越成为下一个xiaozh


user avatar   red2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有超过,但是你说超过了也无伤大雅,总有人信的


user avatar   shi-jie-de-jin-tou-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知乎上有很多人在评价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时候,总是带有轻蔑不屑的语气,觉得中国远远超过了这些国家,我印度的一个留学生朋友也上知乎的,作为知乎人天天嘲讽的对象,他去过欧洲乡村也去过中国西部农村,他看了这些回答之后的感觉其实和我们看印度的极度自信是很像的。

网友们在比较中国和欧洲的时候,是在拿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在和欧洲,美国,日本的整体平均水平做比较,而那些甘肃定西喝不上水的农村孩子,云南边区每天翻越陡峭大山才能上边区小学的孩子们,某书院,某大学学伴政策,半夜拆了宿舍桌子扔掉东西加两个床等欧美日闻所未闻的事情,他们是完全想不到把这些用来和欧美日来对比的。


user avatar   panda9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吹不贬,各位可以跟下面这三个日本的底层、中产和高收入阶层比较一下生活水平。

日本是一个老牌发达国家,2018年人均GDP约3.9万美元(约合28万人民币),世界第26位。但除去那些弹丸小国的话,日本的人均GDP在人口过亿的国家中排第2,仅次于美国。在人口过5000万的国家中排第5,仅次于美德法英,也算是世界顶尖了。

接下来我想通过分析靠打工为生的低收入阶层,普通上班族,以及在大公司担任要职的中产阶级,具体每月的工资单以及支出,来为大家还原日本人的真实生活水平。

没有日本农民的例子是因为农业人口不到200万,并且收入水平遍布高中底层,没有普遍例子。

※为了理解方便,下面所有金额都凑整换算成了人民币。


第一份工资单:福冈县的友介(26岁)便利店打工仔

福冈县的最低时薪约56人民币,在日本算是中等。在全家便利店打工的友介就拿着最低时薪,每天工作8-9个小时,每月工作20-22天,所以账面上月薪大约1万人民币。

可是每月汇到银行账户的却要少一些,只有8170元,因为自动扣除了以下费用:

  • 所得税:150元
  • 养老金:850元
  • 健康保险:500元
  • 雇佣保险:30元
  • 住民税:300元

他住在一个月租1800的15平米房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厕所浴室阳台都有。早餐吃面包大约6元,中午的便当一般是20元,晚上蒸米饭后简单地把豆芽和肉一起炒,算下来也只有10元左右。偶尔买些零食,一个月下来,花在吃喝上的费用控制在1500元以内。

经常有人调侃日本人吃不起西瓜,其实超市打折时半个西瓜大约20多元,打工半个小时就能吃到。但是友介一般不会买,不仅是西瓜,他已经很久没有买水果吃了。

每月房租水电手机费吃饭日用品下来大约4500元左右,为突发事件和未来生活存下1000后,剩下的2600多元便是友介可以自由支配的钱了。

其他人会把这些钱花在漫画,游戏或者衣服上。友介喜欢背包旅游,于是就把这些钱当作旅行基金。虽然拿着全世界最好用的护照,友介只钟情于东南亚,买廉价航空飞去泰国,在日本是底层的他便可以短暂体验到有钱人的感觉。

友介生活还算快乐,但是关于未来他却不敢想象。他的这点收入结婚似乎是不可能了,更令他担忧的是等老之后日本的养老金发放应该会推迟到75岁,可能真的要工作到坟墓了。每当他看到施工现场指挥交通的年过花甲的老人,都觉得看到了未来的自己。

友介的年收入是12万人民币,在日本有1千万人过着和他一样或更差的生活,大约占人口的15%左右,人们对这个阶层的称呼是「非正规劳动者」,有时会直白地说成「贫困层」。

注:下面很多住在日本的人评论房租、食物不可能这么便宜,也许你们没接触过日本底层的生活,不知道没钱的时候是不会下馆子吃饭、住舒适房子的。

首先房租,即使搜日本租金比较贵的东京,也可以在23区外很轻松找到1800人民币(约3万日元)的房子,更别说地方城市了。吃的6人民币(约100日元)连在麦当劳都能买个牛肉汉堡,超市的面包更不用说了。

※质疑百元汉堡的,可以看下面麦当劳官网:

mcdonalds.co.jp/product

第二份工资单:大阪的荣作(32岁)上班族

荣作大学毕业后进入一个生产商做销售,过了而立之年的他月收入是2万人民币,到账15040元。扣除的费用如下:

  • 所得税:500元
  • 养老金:1700元
  • 健康保险:1000元
  • 雇佣保险:60元
  • 住民税:1700元

他住在一个5000人民币的带客厅的小公寓。每天早上吐司和咖啡,中午在公司附近吃大约50元,每周至少一次下班和同事喝酒,人均200左右。所以一个月下来花在吃喝上要4000多元,加上水电手机费1500,最后剩下可以自由支配的有4500左右。

因为和女朋友偶尔出去旅行国内国外都有,在纪念日去高级餐厅,再加上圣诞节的礼物,荣作每月工资基本不剩多少,但是还算过的挺快乐的。

因为每年6月和9月会各发3万人民币的奖金,扣除各种费用,1年的奖金到手大约5万块,荣作基本都会存下来。刚毕业时薪水比较低,奖金也少,每年一点一点涨,工作10年攒下了大约30万左右。

最近因为要办结婚典礼,荣作算了一下包括结婚典礼会场租金等,要花15万左右。毕竟是人生一件大事,他和女友都不想凑合,结婚后的蜜月旅行目的地是夏威夷,杂七杂八加起来这个人生重要的典礼要花他和女友20万的积蓄。

未来要孩子的话最好买一块地建一座2层小宅,这个要等他们夫妻二人勤俭节约,到他35岁时贷款了。

荣作的年收入是30万人民币,这也是日本的平均年收入,在这个收入层次的家庭大约占日本人口的70%左右。


第三份工资单:东京的国彦(45岁)大企业管理层

回望国彦的半生,似乎一切都很顺利。出生在东京下町的他考上了日本顶尖的大学,之后进入了世界有名的大企业,一路顺利升迁。如今他住在世田谷区,家里有三个孩子,最小的还在幼儿园,最大的已经上高中了。每月收入6万人民币,扣完一下费用后到手44520元:

  • 所得税:5000元
  • 养老金:3800元
  • 健康保险:3000元
  • 雇佣保险:180元
  • 住民税:3500元

国彦建的房子下来人民币500多万,100多万首付后剩下的400万是用35年贷款支付的,每月还1万左右。(注:日本房屋贷款年利率低的在0.4%左右)

剩下的35000元,水电费和一家人的吃穿大约要花15000元,3个孩子都上的私立学校,学费和补习班的费用算下来每月要花15000元,剩下的5000好像基本没怎么花就没了。

国彦每年的奖金有15万左右,扣完各种费用到手10万。基本上会存下来为孩子上大学用,他的同事很多都把孩子送到美国留学,国彦也想这样做,但是又担心负担不起。

国彦的年收入是80万人民币,这个层级的收入只占日本人的5%。大部分日本人都在想象像他高收入的人过着多么奢华的生活,其实国彦觉得自己还是很贫穷,特别是跟前1%收入的资本家们比,过的简直是苦日子。

————
每次看到评论里「这个作者写的不符合实际,肯定没在日本待过,我是留学生别想骗我」这类的就会苦笑。

日本不同阶层,大都市和地方小城的生活方式、思维观念、物价收入真的是差别很大。有人一日三餐营养均衡,有人米饭就着味增汤。有人家周围半径500米内有三家7/24便利店,有人开车10公里才能找到一个晚上8点关门的小卖部。

你能在日本上大学,已经比同年龄40%没选择上大学的日本人强很多了。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Apple to Apple,这是英语世界常讲的一句废话,说明了一种思维方式。

田忌赛马,虽是智慧,也是诡计,却是我们中国人偏爱的。

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骗得了别人,也得骗得了自己。而对自己,不应该欺骗,更准确的应该是安慰。

答题:当然没有超过。


user avatar   ffanca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截止到2019年,或2020年预测,

我国人口约为日本的11倍。

我国的总产值约为日本的5倍。

日本的人均产值约为我国的2.3倍。

日本的综合税负约36%,我国的综合税负约20%。

日本税后的人均产值约为我国的1.8倍。

日本的基尼系数比我国更低,部分意味着更广泛的转移收入。

于是,大约在“2倍”的人均产值/收入设定下,中日两国的收入分布曲线会大体重合。

即,如果两国人口总数等同,每一个日本人,都能对应找到一个比他穷一倍的中国人。

而考虑到我国实际人口是日本的11倍:

日本的收入分布曲线是我国收入分布曲线的真子集,确实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换成人话就是,今天的我国,应该确实能挑出1.2亿人,和今天的日本人,生活水平相似

或者更近一步,今天的我国,很可能确实能挑出1.2亿人,使得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对应找到一个比他更穷的日本人。

或者再换个视角,今天的“长三角”如果能整体翻近一倍的话,将成为一个在面积、人口、人均收入等方面,和日本全国可比的存在。

但这些结论,除了精神自慰,并没有多大意义。

毕竟14亿中国人,都是同胞。

我国还有6亿人口,每个月的收入只有1000人民币左右。

就算直接把我国的基尼系数清零,我国人均月收入也到不了3000人民币。

比不上日本,更差美国很远。

所以,一方面,做好扶贫攻坚工作,扩大合理的转移支付;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力度,全面推进产业升级,提升我国整体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并逐步争取产业技术标准制定权、贸易规则制定权,以及主权货币的国际化。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是国富民强的唯一正道。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user avatar   wa-xi-li-liang-zan-si-j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lz是个学金融/IT的清北/藤校/早庆毕业的富1.5代,每天浸淫在中日美中产阶级的小圈子里,两耳不闻窗外事,对社会的主要认知来自于Instagram、Facebook和小圈子的反馈,从未接触过真正的劳动人民也不想接触劳动人民,那么他产生这样的想法也是不值得惊奇的。

因为日本在互联网和金融等新增长点上确实是落后中美的,日本三大银行绑一起也不配跟四大不配跟国行平起平坐,雅虎乐天也不配跟BAT跟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平起平坐。闯北上广深杭、闯加州闯芝加哥和闯东京在这群人眼里显然不是一个层面的事儿。

记得当时香港金融地位崩塌时,日本曾畅想要拐一批金融人员来建设东京取代香港,结果得到了中日互联网的一致嘲笑,无他,在东京搞金融跟在香港或者美国搞金融相比简直就是在要饭,而且你就是逼死日本企业他们也开不出这个钱。日本的高层次程序员中始终存在“去深圳吸雾霾赚大钱”还是“去硅谷干有意义的工作赚轻松钱”的两难抉择,日本本土企业永远是备胎,是为了吃到正宗日本大米每天都能喝味增汤而不得不忍受的最后选择。

所以我并不惊奇有人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实际上我见过挺多18岁就来日本的人还是有这种想法。至于这种想法是如何局限如何可笑,客观上有多么错误,其他答案已经说得很好,不必再讲了。

我真正反感或者说担心的是这种想法所反映出的阶级再生产方式:这些活在自己的幸福泡泡里的中产阶级就这样凭借着自己片面的经历和体验,以及看似完整的逻辑下达了这种自洽却又违背现实的判断。

更要命的是中产阶级们的这种判断并不完全是空虚无力的,中产阶级或者说小资产阶级再小,也有着比其他无产阶级更多的权力硬通货——资本。而这种权力上的些许优越所带来的结果之一就是对现有社会秩序的翼赞和强化,尤其是在文化上的翼赞和强化。而我们都知道现状已经忍无可忍了。

知乎上的主流观点已经是996必须死,房价必须降,奋斗逼都是人民之敌了。然而我却见过不少这种中产阶级,发自内心地认同社会达尔文主义,认同个人责任论,认同所谓奋斗和努力,认为他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是能力以外资本为零奋斗出来的。这种文化上思想上对现有秩序的翼赞和强化实际上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相当多数量的无产阶级,比如很多中国人一生的梦想就是在深圳上海买房生孩子当个中产阶级。而日本中产阶级强化下的自我责任论对弱者的批判和指责已经发展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以至于绝大多数社会变革性的议题都不会得到任何支持。

所以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必须终止这种阶级再生产的方式,彻底打破中产阶级的幸福泡沫的原因。因为这种阶级再生产方式和中产阶级的妄想不仅是背离现实的,而且是切实深刻地造成了巨大伤害的,远非小日子的岁月晴好看上去那样光鲜亮丽温文尔雅。所以各位痛骂题主,揭露现实的答主们,骂得好!这种观念就是需要批倒批臭才行。


user avatar   zhu-li-an-35-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双12再次更新,这次谈谈日本的失业保险,因为我已经领了三个月了,所以感觉也可以谈一谈了。国内的由于没有领过失业保险,所以什么制度我也不清楚,这里只谈日本的,和国内的比较请自行比较,我这里只负责叙述日本这边的事实。

首先上图


先说这个比例,离职前我的日薪计算为8111,失业保险支付金额为每天5470,支付比例为67%前后。


日本的失业保险也同样秉持富人少给穷人多给的原则,支付比例为45%-85%之间(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正常人可以领取120天,也就是4个月,而我因为是残疾人,所以可以领取300天。

按我的收入换算后领到的失业保险金,约为每月154000日元,而我全职时期再扣除各种税和保险金后到手的金额约20w左右,相比之下,失业期间到手的金额仅比全职期间少了5w日元,可以说支付的比例还是相当到位的。

而15w日元在东京即使是租房子,只要你租的不是那种超贵的享受型房子(一般能租得起这种房子的失业保险金估计也不会这么低就是了),这个额度保证你日常正常开支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由于我本来就有房子,所以这段领失业保险的日子感觉比上班的时候还爽,毕竟啥事不干白领15w一个月。

所以为什么日本人经常被说成是低欲望社会,真的和各种完善的保障体制是完全分不开的,在这种福利下只要是没啥野心的人,都会变得甘愿混吃等死,努力干啥?努力了不一定有成果,不努力过的也不赖不是。

此外我这里所说的所有福利保障,均为日本全体国民必须强制加入的,也就是由国家负责的可以被称之为最低保障范围的内容,如果你有闲钱又买了其他的一些社保服务,那保障会更充裕。


—————————-分割线——————————

可以放图了,于是来和大家详细说一下这个医疗限度额制度吧。看图所示,按照收入标准,一共分成了五个等级,最低级我之前已经说过,那么我们看看最高级,这一等级是月收入83w日元(折合人民币5w5左右)以上的话,那么每个月需要负担的额度上限就是252000日元+(医疗费-842000)乘以1%,这里我们假设病人这一个月都是在住icu,一天开销是100w日元的话,那么按正常医保,那就是3000w日元乘以30%,也就是900w日元(58w人民币左右),但是在使用这个制度后则是252000-(3000w-842000)乘以1%=3167800日元(折合人民币20w多一点。

也就是说哪怕是马云得病,他每个月的医疗费用再高也会比正常的医保要便宜将近2.5倍多。至于对穷人这个制度多友善就更不用赘述了吧。

—————————分割线——————————
这个回答发出去之后,发现有不少人私信问我有关日本留学或者移民等方面的事,所以我觉得在这里我有必要补充一些内容。

首先我离开国内已经10年,所以国内现在到底和十年前有多大变化,我是没有准确概念的,我所对比的是我个人体感的对比,仅供参考,不能太盲信我个人的感受。

其次,日本绝不是天堂。而且我的一贯理论是没有所谓的最好的国家,只有最适合你的国家。所以尽管很多数据面方面日本是领先于中国的,但这不代表中国人在日本生活就会觉得幸福,因为日本的社会、文化、习俗、人际关系,很多中国人不一定适应的了。所以如果打算移民或留学,请深入了解后再谨慎决定。

如果依然有这方面的想法,我在这里将我在知乎回答和写过的关于日本和日本留学方面的答案在这里做个汇总,仅供大家参考,希望有所帮助。













——————————分割线—————————

2011年来的日本,目前在日本十年了,说说我的感受吧。

首先说说我在国内的时候,我在国内是生活在一个小县城,大专毕业,在本地一个事业单位工作了三年,没编制,当时的月收入是税后1200多,如今过去十年,也不知道涨了多少。

再说说我到日本以后。首先我在日本十年,2年语言学校,4年本科,2年硕士,之后就在工作了。

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很有回答的参考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在日本十年算是真正经历了从最底层到接近中层水平的这么个全过程。

我从来日本后就一直在东京。第一个要说的是,除了因为消费税上涨导致的物价上涨,日本在我生活的十年里物价几乎没有什么变动。

刚来日本时由于家庭条件有限,我必须要自己打工来赚生活费。当时东京的最低时给是950日元,如果是夜班(晚上10-早上6)的话,会多25%,作为留学生按规定每周只能工作28小时(长假期除外),而我又是遵纪守法的人,所以从没想过要超时打工,所以选择了做夜班,并且做满28小时。

当时我的月收入大约是在税后12-14w日元之间,折合人民币的话按现在的汇率8000-9000。而当时我每个月的固定开支大约是:房租3w5日元(合租,且都是在丰岛区、台东区之类的交通便利的相对繁华的地区),手机费3000日元(因为学生有很多优惠),水电网费大约在1w5-2w日元,至于饮食由于做的工作是超市,再加上自己做饭,基本可以控制在一个月2w日元以内,这样算下来每个月的开支是在8w前后,有些特别的时间段我甚至可以压缩到6w(比如考大学出愿那会)。

这段时间我的生活质量是明显不如在国内的时候的,但是除了住的比较糟糕,倒也没觉得有多差,应该比国内贫困层还是好不少的。

之后考入大学以后,因为日语水平优秀加上学校也还不错,在大一就顺利进入私塾打工,这时收入水平就瞬间上去了很多,时给达到了3000日元,虽然只能做6-7小时,但再加上一份便利店的工作,基本上即使不超时也能够做到20w日元以上了,这段时间基本上就可以省很多钱了。再加上偶尔接一些私活,等到了大学毕业之前,加上家里支援了一些,我花了36w人民币在东京板桥区东武练马站(我也不清楚这个地方在一线城市相当于什么地段,反正坐电车7站就可以到池袋)买了一个旧的小一户建,很小,(说真的在国内一线城市我感觉旧房子估计这个价格也很难买的到吧)

有了房子解除了房租压力后,生活水平真的就上去很多了,硕士毕业后,找了一份工作,税前24w日元,说实话这个收入在东京真不高,但也相当于一般日本人刚进公司时的收入了,然后将一楼租给别人自己住二楼每月收4w日元的房租,然后再加上偶尔接的私活,每月收入其实很轻松就能过30w日元,折合人民币也就是2w多。

而日常的刚性支出相比学生时代反而降低了(因为没有房租这个最大头的开支了),所以日子过得很惬意。

就我自己这么多年的体感经验,加上偶尔回国路过上海和朋友聚聚时在国内的体验,我的感觉是:日本的底层人民比中国生活水准好太多了。不不仅仅是因为收入比国内的高,更是因为福利比国内好。这里举一个日本医疗制度里的“医疗限定额度”的制度。

日本也是一个全民医保的国家,也和国内一样是自己负担三成国家负担七成,但是当如果遇到大额医疗费用支出时,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就可以申请相应的医疗限定额制度,这个制度的作用是什么呢?说出来可能会吓很多人一跳,这个制度的作用就是它可以让你每个月的医疗费无论多高,你只需要自己支付一定额度,剩下超过的部分全部政府负担。

那么他的标准如何呢?它一共分为五个档次,真正贯彻了高收入多交少收入少交的原则,比如最低标准的住民税非课税群体(也就是连税都不要交的最底层人民)他的支付标准是每个月自我负担的上限额度是35400日元。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哪怕你一个月医疗支出哪怕多达100w,你自己只需要支付35400日元。这个制度对于小病来说显现不出来,但如果是需要住院手术的大病时就体现出他的厉害了。比如答主在2016年2月时在日本顺天堂医院做了皮瓣植皮手术,总共住院1个半月,两次手术,外加一个半月的住院护理和药物使用等等,最终我只支付了10w日元。

所以如果单从收入上看,或许现在很多国人(尤其是一线中产阶层以上的人)会有一种我们好像和日本人差距不大的错觉,但是如果把福利制度等等隐性的东西再加上的话,中国和日本的生活水准差距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还需要再接再厉。


user avatar   deng-bo-y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本来想信口开河说中国的生活水平大概在日本1980年的程度,后来一百度:

中国人均发电量约在日本70年代末的水平,目前日本的人均居民生活用电是中国的三倍。

人均肉类消费倒是超过了日本,主要牲畜饲料豆粕的人均消费量也超过了,然而加上水产品就远不如日本了,有渔业传统的岛国就是有优势。吃鲸.jpg 我们要是吃日本那么多的鱼,大概会把整个黄海海域变成红海,指的是深入海洋的人工养殖导致海水富营养化和缺氧形成的赤潮。所以要多造军舰去印度洋保护人工养鱼设施…

牛奶消费量约在日本70年代末的水平。

汽车消费量不要提了。1980年日本汽车内销500万辆,中国2019年汽车销量2100万辆。按人口比例算,中国汽车销量达到6500万辆的时候,市场才发育到日本1980年的水平。武汉市常住人口1000万,2019年汽车销量36万辆。1970年日本人口1亿370万,汽车年销量400万辆。武汉的汽车消费才达到日本60年代末,那时候胖虎和小夫在上幼儿园,美国人还没登月,某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医科生正在因为规培制度改革在不河蟹。2019年上海市汽车保有量仅为日本的30%。

但是我相信,15年后的2035年12月,我们可以把日本的发展水平视为中国的一个发达地区。我们现在可以羡慕一个发达省区的生活水平和各种发展机会,就像今天济南人羡慕上海、深圳、杭州;但是我们不担心这个省区能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竞争整个国家,会对我们造成安全威胁。


user avatar   zhang-hao-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大的生活成本就是住房,大阪地铁环状线(和北京地铁2号线基本一样范围)周边六七百万人民币能买三层楼一户建,套内一百多平方,出门几百米有地铁站。

咱们什么时候能赶上,20年后有戏吗?

要比吃西瓜那就不用多说了,咱们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国家。




           

相关话题

  日媒披露:日本政府去年曾向英美提供「涉疆机密情报」,对此你怎么看? 
  为什么日本和韩国台湾的人均用电量差距这么大?中国未来的用电量会稳接近韩台还是接近日本? 
  在日本学校不给我办退学我该怎么办? 
  日本租房退房16w正常吗(有图)? 
  宋朝时期与日本的外交关系是怎样的? 
  为什么那么军迷喜欢二战中的德军日军,而不是喜欢反法西斯战线军队? 
  「台日友好」到底友好到了什么程度? 
  学日语后你染上了什么毛病? 
  如何评价2021年11月日本留学试验? 
  日本熊本县从中国进口蛤蜊再扔在熊本滩涂上捡回,以此将中国蛤蜊伪造成日本国产,反映了哪些问题? 

前一个讨论
请问1998年,中国公用电话 电话费多少钱一分钟,还有人记得吗?
下一个讨论
印度推出牛粪芯片,声称可减少手机辐射,让人免于疾病,对此你怎么看?





© 2025-02-0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0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