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广东一本录取率常年倒数为什么没人抱怨? 第1页

  

user avatar   mai-wen-xue-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近现代以来,广东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读书为了什么?很多人会说祖国的崛起, 但总时常抱怨这“卷”那“卷”的。

广东人很直接, 不就是搵两餐吗?

广东人比较豁达, 看得开。

“马死落地行” 这句广东话就是一个代表。



清华北大上不了, 还有华工华师, 上不了暨大可以上双鸭山,上不了暨大医学院还有双鸭山卖底裤。 再不行还可以上湛江医学院, 湛江医学院好歹和双鸭山卖底裤一样有 130 多年的历史。考不上湛江医学院还有南方做后备。

除了华工还有广工、广医、广外、广商、广中医等等广字头的学校。 双鸭山卖底裤以前也是广字头的, 傍上双鸭山以后就摘了广字头的帽子。

经济发达的城市还有自己的大学, 例如深圳大学、汕头大学等等, 广横走也未必有深大、汕大那么好的群众基础。 “毕业即就业”用在深大、汕大也是适用的。

华农雄居2020广东省省属大学排名前3甲。华农同样“毕业即就业”。 母猪配种,上华农才能学到真本事。 开宠物医院, 不上华农学兽医, 难道上双鸭山卖底裤?

还有外省的过江龙, 例如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等独立学院排名前10强。广东白云学院高居2020广东民办大学榜首,广东科技学院第。

校友会2020中国民办大学排名中,广东白云学院、广州商学院、广东科技学院、广东培正学院、广东理工学院、广东东软学院、广州工商学院名列民办大学排名前10强。

有心报国也不会无门, 军校也很多,不说别的军体院就算一个。

可以看到广东的教育是粉发达的,有心向学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学校。



马死落地行这句谚语,充满生活智慧。

乐观地看,骑马的走大道,可能永远撞不上柳暗花明另辟出来的蹊径。马死落地行是逆境智商。从地上爬起来,踏踏实实走出自己的路。

......



汕大非正式校歌:


       知道什么叫天高地厚  内心的天空 也要懂得探究 知道什么是海市蜃楼 人海的感受 也要去进修 知识跟世界细水长流 智慧用思考照明宇宙 我们懂得学问没尽头 学会怎么做事 再学做人的操守 我们懂得学习的理由 吸收是为了奉献 才能承先启后 生命不止坚毅与奋斗 有梦想才是 有意义的追求 成功不止付出与拥有 有承担才是 最高的成就 知识跟世界细水长流 智慧用思考照明宇宙 我们懂得学问没尽头 学会怎么自救 再学做人的操守 我们懂得学习的理由 力量要用来分享 才能承先启后 我们懂得学问没尽头 学会终身学习 才没辜负一番造就 我们懂得学习的理由 活出生命的光彩 才无愧于春秋     



《紫日》的主演富大龙有句话很好:

“螃蟹,活的,必定是青色的……如果它红了……”



同样, 广横走,活的, 必定是青涩的……如果你红了……你懂的。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你能做到吗?



俺觉得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更容易一些。


//////////////////////////////////////////////////////////////////////////////////////////////

散文很散, 敬请海涵。俺知乎阅读总量只有 0.7亿,远远未跨出一小步 (n<1亿)。盐值低迷(半年了还900+),草地匍匐50000米单膝跪求大家关注。俺没啥文化, 初中毕业,大伙都知道


“老麦, 大家都说你是‘笑话’、‘论坛孤儿’和‘神棍’。”

“没错。 只有万分之0.5的读者赞同俺的观点。”


user avatar   shi-wu-ban-sha-zu-shi-ye-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行吧,哪怕是在一本率逐渐提高的现在,2021年依旧卷炸了

录取率才是影响高考难度的核心。某高难省今年大家一张卷分数线不就拉了?


您好,有的。

但是由于广东普遍不内卷,高三都有人过的很开心。所以很多人在高中是没在意这个事情的,反正我是到了大学才意识到这个问题。

比如我的高中有几十个社团,反正我高一高二几乎所有课余时间都是在玩社团,和大家一起搞活动。每周周六晚上如果不是放假回家的话是全年级看电影,看啥你自己定,全班一起看。

我高三那会儿我妈说你看人家高三每天就睡五六个小时,你一天睡八个小时还说累。我回:“那是电视剧里演的,现实生活哪有这么可怕”

然后我大学之后发现真的有那么可怕,,更可怕的是他们认为我们的高中生活才是是电视上演的。。。

高三稍微紧一点,但是周六晚上也还能全班一起看看综艺。

反正我大学到了南京,传说中的地狱模式的江苏,也没觉得本科课程江苏小伙伴把我甩多远,四年下来基本都是全班前10。(不过我承认那个排第一的姑娘是真的牛逼)

反正就是这样,就算广东人抱怨也会被那些内卷成瘾的省份学生用“你们分数这么低”这些话来攻击。

所以结论就是广东录取率真的低,但是大家高中过得都很愉快,老师会尊重每一个人。也不会有很多高考工厂这种你不可以不听老师话这种情况(我们高三的时候因为一个英语老师发音不标准,(真的很不标准,而且还是年轻老师)上课风格不喜欢写信给校长把她换掉了,物理数学课你和老师有解题思路或者说想法不一样也是可以直接跟老师说,也有过几个激动的同学因为解题思路和老师吵起来的 )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广东省高考会越来越理想,慢慢很多学校都要来广东开校区了。


user avatar   wuchangyex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非珠替你负重前行——因为非珠地区的高中教育体系都被冲得七零八落了。广东珠三角和非珠三角的户籍人口大致五五开,但是经济上珠三角把非珠吊起来锤,并且利用经济上的优势疯狂从非珠抽走优质的师资和生源,在二三十年的时间里彻底打爆了非珠的高中教育体系。

珠三角的真实录取率要在广东省的平均录取率上乘个起码1.5,一点都不低,惨的是非珠地区。

一个非珠地区的学生智商很优秀,但是他未必能遇到一个优秀的老师,就算遇到一个,高中可是有好几门课呢;类似的,一个非珠地区的优秀高中老师,他的学生中的大部分都是二本之资;师资生源均不如人的情况下, 还可以走县中和衡水路线——等等,你想被珠三角的媒体吊起来锤吗?

从这个角度来说,江苏的散装模式还是有一点好处的,你要减负、你要素质教育、你要课改,都可以,麻烦都在南京搞,吴不奉诏,淮不奉诏,宁搞任宁搞,高考再打爆。江苏的13个地级市,最菜的也能考出十个八个清北,即使再细化到区县,全省95个区县,即使菜一点,隔年出个清北也不算困难。广东这边26个地级市,出了珠三角,非珠凑一起能出40个清北都困难,119个区县,很多县已经多年见不到清北了。

勘误1:应为21个地级市,写的时候在想广东A-Z的26个车牌,这里的比较其实有点小问题,江苏的地级市的大小比较平均,只有镇江的人口明显偏少,接近300万,其余都是500万的规模。广东各市的规模差距很大,但是除了珠海还是都有300万规模的。然而江苏镇江每年清北凑一凑还是有两位数的,并且高分率是江苏省第一梯队,而在广东,珠海用一百多万的户籍人口打爆了很多两倍甚至四五倍人口的地级市,这就很有意思了。

人口大量流出的这些地级市,很多外地人甚至都没听说过。

这种情况不仅仅是广东,全国很多省份的县中已经告别清北了,再往下可能还要告别985。

至于它们为什么发不出声音,因为它们就算喊了我们也不会听。

这时我忍不住又要抛出我的暴论——衡水中学是河北省用来示威的,你看,每年高考都有人批斗衡水,进而激起全国人民对河北考生的同情,反而提到广东,大家就一片岁月静好,谈一谈一线城市居民的资产与育儿经验,谈一谈现代化高素质的教育理念,仿佛非珠地区在另一个星球上。

勘误2:这是从深圳某教育机构网站捞的2020年的表,大概是为了抢新闻出现了一些统计问题,经过多方验证,绝大部分数据都是准确的,凑合着一看还行,


user avatar   auditore-i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人在广州,老表在广州top5中学执教,父母由于项目常驻粤西湛江茂名和粤东潮州揭阳,所以广东珠三角,粤东粤西都跑得比较多。

按老表的观点,互联网喊得出声的群体基本上集中在广深了,而广深由于经济和人口往来的优势,实际录取率应该比全省平均高出至少一倍。而个人观察,潮汕地区虽然刻板印象以土豪商人为主,但实际上文脉深厚,尊师重教,尤其是潮州。客家地区也是以尊师重教的传统而闻名。所以这些地区的教育水平大概都是省内上游,实际重点率应该也能算全国中游水平,没什么可抱怨。

而拉低的主要是粤西和山区了,这些地方给大家的印象就是鬼火少年。他们也是互联网的失声群体,同时似乎也不怎么在乎上学的事情。山区不太了解不好说,但是粤西茂名湛江等地大多数家长和年轻人看起来都很满意于在本地上大专或者当兵然后本地就业,可能是得益于本地大型专业企业(石化和港口等)和海军机关比较多,足以保证当地人在本地的就业。最不济还能去珠三角揾工,正经工作几年也够支持自己回老家立足。

而北方各省显得抱怨多可能主要是因为没有这种明显的分层,同时又有深厚的教育传统,导致学生内卷严重。最典型的就是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湖北几省,都是传统汉文明核心区,对于通过教育提升阶层有非常大的需求。同时地域内经济水平较为平均,没有很明显的地域分层,这种流动性又大大催生内卷。江苏湖北好在地区内高教资源相对丰厚,还没那么惨烈,河南河北山东是真的惨 。这样内卷出来的学生,之后也会成为互联网的发声主力,就显得更惨了。我本人就是可怜的河南学生,前些年也没少在互联网上抱怨录取的问题。

至于这两种情况哪一种更好,个人认为是没有什么优劣的,人各有志也没错,支持阶层流动也没错,重点在于继续发展社会和经济,让选择各条路的人都可以相对更轻松更自由。


user avatar   si-wang-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中国还是人才太多,可以随意挥霍罢了。

50、60年代你试试,别说“双非985博士”,高小学历都能进国企,那时候进国企是真正的金饭碗,一辈子吃公家饭。

而且这些高小、文盲还真把工业化给搞起来了,我琢磨着什么社区卖菜、网上叫车,跟从零开始建设工业化比,只能叫低技术劳动密集型行业。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说在前面,汉服我没穿过,但我买给家里人穿,而且我会一直买下去。


为什么自己不穿?


主要我觉得男人穿有点别扭,一个是头发短,一个是没胡子,穿上去没那味儿。




你看加钱哥这造型,邪气是邪气了,但好歹也有胡子桩啊,邪得爷们,不至于被当成东厂干员。

当然,这只是个人观点,就影响我自己,碍不着谁。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遗憾的是,对于觉得衣服漂亮只想进来凑个热闹的人,汉服可不仅仅是“文艺复兴”那么简单。

文艺复兴的本质,是民族复兴。

您上“贼船”了,懂吗?我这边要恭喜这些兄弟姐妹了,算是无意中参与了一件注定载入史册的大事件。

汉服汉服,带了个“汉”字,是有“准入门槛”的,跟汉族的“汉”有本质区别。

相对于民族主义者,所谓的“身份证汉族”才是我们这个族群的绝大多数。


民族属性,出生即具备,这东西不是个人主动选择。也许你投胎技术好,一步到位润了北欧,让咱们这些九九六工具人只有羡慕的份。除非将来有一天,耶稣基督专门找到你,跟你说当初本想让你投到某个东方未婚先孕的少女肚子里,牛棚都给你准备好了……



……但后来考虑到某大国风气太过开放,说处女怀孕也是打死没人信,所以只得把你从东方弥赛亚降格使用,在北欧当个躺平阿宅算了。


你听完是不是擦了一头冷汗,在胸口立马画个十字。


仔细想想,北欧废宅竟然只比东方弥赛亚低一档,恶意比喻了属于是。


成为哪个民族,不是当事人能选的,具有强制性。要是民族能像国籍一样自由选择,只怕一堆高华立马给自己填上“高加索人”,实在不行“荣誉白人”也可以啊。

本来吧,当一个孩子出生,作为父母就该教育孩子,你是谁,你是什么民族,你是什么国家的人。

并由此逐步给孩子建立一个基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日积月累,民族认同也就起来了。去看看加沙朝以色列丢石头的小孩,我打赌他们的民族认同绝对比成年人强。



孩子是一张白纸,往上写什么就是什么。


那我们这边有类似的家庭教育吗(树立民族意识)?


我不是社会学专家,没有头衔,申请不到经费搞抽样调查,只能结合自身经历和见闻去推测。


如果单看结果,我觉得是没有的,即便有,也极其淡薄。


北约炸了我们的大使馆,我同学老胡冲别人领事馆丢石头——《关于我的同学老胡润了这件事》,你觉得是爱国主义的体现,没错。

但这并不能证明老胡是个有民族意识的人,否则后面他也不会一润了之。


故事虽然纯属虚构,但改编不是胡编,里面的每个梗都取自现实。


请看下图:


单独拎她出来说事也不公平,润的人太多了,不差她一个。


“根据联合国移民署发布《世界移民报告2020》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全国的移民总人数大约在2.72亿人,占全世界总人口的3.5%。在移民输出国中,中国以高达1070万的人数位居全球第三。”



“华润万家”时局图,一目了然,不言而喻。


然后我们再看看饼状图上的移民目的地,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英国……


嘴上反美反日,脚底板却比谁都诚实,口嫌体正是吧?


您要觉得不服气,我请您再看一次这位“怒怼克林顿的女孩”。



虚伪吗?不虚伪。对于这种疑似精神分裂的行为,别人一向是大大方方承认的。


“反美是工作,赴美是生活。”


懂,我懂。


像是2000人民币大于3000美元不等式的发明者,不也在德州买了大豪斯嘛,人家女儿也嫁给了美国人,是地地道道的美国公民。


至于华人润出去后,是否还认同自己中国人的身份这个就不多说了,免得一会儿又被高华教育。


还是那句话,不问过程,只看结果。


结果就是几十年下来有了谷运动员这么一位,一张外国脸就够瞩目了,连国籍都是灵活多变,至今没个准话,而且已经拿钱走人。


丸子头,旗袍装,不知道的还以为从日本九十年代漫画《乱马二分之一》里走下来的人物呢。


成天抱怨外国人把“满清”当成中国,结果回过头来自己刻板自己,我还能说什么?


“越出国越爱国”,话说的挺漂亮,问题你们倒是回来啊。


本人或子女没有承担兵役义务可能性,即是“非本国公民”的人,没资格谈爱国,乌克兰就是明证。

当罗刹飞机出现在基辅天空的第一秒,手持两本护照的二毛子富豪们就跑路了。

我打赌这些人平时也没少说:“爱国与国籍无关。”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


润美润英润日本,人不辱我我自辱(别忘了雄狮少年),现实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为什么?


没有民族意识。


恰恰民族意识是个非常重要,且基础性的东西。由此可以产生“自尊”,“气节”,“自豪”,“情怀”等一系列正面情绪。


一旦缺失,那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人血馒头要吃,革命要同去,小尼姑要摸,突出了一个浑浑噩噩,随波逐流。


八国联军可以组织华勇团当炮灰,到了北京有百姓扶梯子,沿途还有当地人划船运送补给。甚至敌方里面也有帮忙打仗的——在天津防御战的关键时刻,义和团从背后偷袭聂士成所部。


一盘散沙就这样,还能咋滴?


也别忙着嘲笑咱大清,大明两亿人,不也一样被总人口不过几十万的满洲勇士剃了头。


面对异民族入侵者,宋朝算是力战而亡,明朝这算什么?


外敌入侵,内部还在忙着掐。联虏平寇这种骚操作,也只有后世蒋先生的“攘外必先安内”能比一比了。


“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的阶级矛盾已经下降到了次要地位。”


对于伟人的高瞻远瞩,不能领悟的俗人满山满谷。


有些人始终把他们的私利摆在国家民族之上,有些人干脆就没有民族意识……


日本人仇家太多,惹了美国佬,在大陆败得太快,导致很多人看不出小鬼子的真正危害,觉得这就是一帮搞大屠杀的猪突疯子。对于这种盲目乐观的朋友,我请你们看看台湾。


用父慈子孝来形容日台关系,似乎好像也没什么错。


日据台湾几年?不长不短,五十年,洗脑就洗得差不多。假如给日本人再占领东北二十年,伪满洲国的“伪”字也可以去掉了。


人的思想,你不改造,别人就去改造,何况是清末民初那种脑袋空空,毫无民族意识的人。


你以为的革命党,暗杀破坏搞武装暴动。实际上的革命党,暗杀破坏搞武装暴动兼职卖书。


卖什么书?


《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


销售成绩一百一十万册,而清末文盲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五,畅销书排行榜榜首无疑了。


不先进行思想动员,搞什么革命。


这边你为国家为民族而死,那边一堆人手拿馒头等着蘸你血呢。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不知谭嗣同先生殉难时,有没有观刑的老百姓朝他丢东西,我觉得应该不少。


那个年代的绝大多数人,就是这种“狗屁不通”的状态。十几年后革命军来剪辫子,不还有一堆人搁那儿号丧嘛。


鲁迅弃医从文,是基于义愤,为何义愤他已经解释过了,这里不再重复。


人病了其实不要紧,大不了自己死。思想的禁锢才是最可怕,这玩意儿可以传染,一传染一大片。


明末,没有意识,清末,也没有,等到民国日本人打进来了,终于有了,连反动军阀都不会给日本人当狗。


但这属于被亡国灭种的重大危机刺激出来的,等承平日久,再沸腾的鸡血也会冷却。


那天在知乎看见一个问题,是问:外国人在中国受欢迎吗?


我的回答是:假如谷运动员这么一个“半美国人”都能霸屏输出,那我觉得外国人还是吃香的。


你要接着问外国人在咱们这儿吃香好不好?


那我肯定说不好啊。


旧殖民主义已死,新殖民主义却是流行。


大炮军舰的屠杀掠夺,只会激起原住民拼死反抗。打仗这东西又没个准,要不是无意中传播了天花病毒,西班牙在玛雅人那里都得翻车。


新殖民主义就不同了,火力输出变成了文化输出,略等于上千部电影上万部电视剧的大出口。轻轻松松一个人不用死,谈笑之间就收了小弟若干。


英国当年必须用大炮怼脸,才能逼得中国人来买东西,买卖做完了不仅没仁义,还结仇。如今美国一艘军舰不用派,洋货在这边也能卖疯。


心甘情愿,趋之若附,闭上嘴,拿走我的钱(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


你说别担心,豺狼来了有猎枪。


对。


可要是别人笑嘻嘻的送电影来了,你不就只能上好酒了。


当年印第安人都能跟殖民者搞轰趴,也就是第一个感恩节,咱们不能还不如印第安吧?


美国人曾经说过我们这边有人能顶五个师。


我觉得现在美国队长也能顶我们五个师。


信不信他从飞机上挺着他的“美国翘臀”下来,一群女的当场尖叫着昏死过去?


不信是吧?那看看NBA球迷。


啊,对不起!上错图了,我真是个没有螺旋桨的东西。


打仗,打什么打,用得着?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通过政治手段能得到的,还打个毛啊。


你觉得蒙古骑兵威风八面,打汉人的草谷厉害得不得了,天天都在零元购。你知不知道别人内心的痛苦?自家鸡毛掸都造不出一根,为了抢个脸盆就得玩命,这是人过的日子?


不是懂王二杆子精神大爆发,商人之魂附体,两边早就黄河绝恋2.0了。


跟新殖民主义对抗,动刀动枪那个不可能,拳头不打笑脸人,北美大陆的印第安老乡都干不出来。临阵抱佛脚搞出一堆“类好莱坞”影视作品,想师夷长技以制夷,我觉得也很难,国内的创作环境,懂得都懂。


“赵国之亡,非战之罪。”


何况我们为什么要搞宏大叙事,那个与我们又没关系。


只说自己,我们能做什么?


那就是尽可能快的让汉服流行起来,成为一种时髦,一种逢年过节都要穿的东西。汉服运动从一开始,就是一场自下而上的文化复兴运动。


何必要等,何必要在乎?


只管闷头发展,只管去做自己,每多一个人穿,就是新的胜利。


解决了存在问题,什么都可以谈。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后续阅读烦请各位朋友移步本人公众号“无言的善良”,感谢。


user avatar   lu-xiao-mao-31-4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元宇宙就是大型网游,那些什么元宇宙里的资产就像网游里的装备。

问题是现在还没确定以后谁的元宇宙是统一标准,现在投资根本就不知道你投的这个元宇宙能不能成为标准。

这就好像你现在你想给趁一个游戏火之前先充满氪金以后卖账号,但是你怎么知道哪个游戏会火哪个不会火。

一样的道理,我完全赞同以后元宇宙里的资产会很值钱,现在投资会很赚钱,但是你投哪里啊?你投了Facebook的元宇宙,过两年facebook倒闭了,苹果发布VR眼镜成为元宇宙主导怎么办?


user avatar   tao-chu-le-yi-gen-d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元宇宙就是大型网游,那些什么元宇宙里的资产就像网游里的装备。

问题是现在还没确定以后谁的元宇宙是统一标准,现在投资根本就不知道你投的这个元宇宙能不能成为标准。

这就好像你现在你想给趁一个游戏火之前先充满氪金以后卖账号,但是你怎么知道哪个游戏会火哪个不会火。

一样的道理,我完全赞同以后元宇宙里的资产会很值钱,现在投资会很赚钱,但是你投哪里啊?你投了Facebook的元宇宙,过两年facebook倒闭了,苹果发布VR眼镜成为元宇宙主导怎么办?


user avatar   deng-bo-y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没人提《圣斗士星矢》啊?

这个系列作品的特色不就是回回都是一部的戏就半天时间么?

黄道十二宫篇:纱织中了天箭座的箭,必须12小时内突破圣域十二宫。

北欧篇:奥丁代言者希露达被海皇戒指蛊惑令冰川融化,纱织代替希露达阻止冰川融化但是只能坚持12小时,必须在时限内摘下希露达的戒指。

海皇篇:纱织代替人类承受波塞冬的洪水,应该也是只能支撑一天之内的时间。

冥王十二宫篇:被哈迪斯复活的圣斗士要在12小时内取下雅典娜的首级,实际目的则是为了雅典娜去冥界并且唤醒女神圣衣,12小时候被复活的圣斗士们就消失了。

冥界篇:记不清打了多长时间,但从纱织被塞到缸里抽血开始到解决应该也是一天之内。

黄金魂:在本篇剧情里有好几天,但对应到冥界篇时间仅仅发生在冥界篇12黄金击破叹息之墙到打死神之间。

火星篇:马尔斯获得阿丽娅的权杖后建立起巴别塔吸引火星,会在12小时内毁灭地球,主角们必须在12小时内突破新十二宫。

土星篇:这篇好像打了很多天……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新闻「9 岁女孩参加高考,总分 172 分」? 
  如何看待网传清华附中国际班学生靠双国籍直升清华,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宁波工程学院在2021年可以招到生吗? 
  如何看待清华教授说能考上清华核心是智商的言论? 
  如何看待鹤壁高中 2021 届使用公众号通报学生违纪行为,阅读量达 6.8w+ 后删除推文? 
  如果高考改成开卷考试,会怎样? 
  为了考大学而去学音乐值得吗? 
  填报志愿是选择热门还是热爱? 
  如果暨大有一天不是侨校,不再招收外招生,会是怎样? 
  2019年湖北考生572分,报考了湖北大学,且被录取,跟家人说了之后,他们直接问我湖北大学是不是一本? 

前一个讨论
作为打工人,你会必备耳机吗,2020 年你用的最久的耳机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安徽一大学生突发疾病医生未问诊建议转院,转诊途中死亡,医生或将承担哪些责任?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