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就慢慢在这个回答里连载了。懂的马,不懂的手下留情,给别人留下了解信息的机会。我不希望这个答案出圈,就希望对政策研究感兴趣的朋友们看看,就好了。
导论
大家最常问我的问题是,提高政策分析能力可以看什么书。额,很遗憾我开不出书单。因为但凡能出版的书,都是没办法在国内政策分析这件事情上有什么信息量的。其实我也没完全搞清楚这个局面是怎么形成的,按理说,国内有那么多开公共管理甚至公共政策专业的大学,怎么就没人客观理性地梳理一下国内政策形成的逻辑和原理什么的。现在能看到的更多是讲政策制定应该怎么样(好多都是套一堆外国时髦理论),而不是它现在是什么样,怎么逆向分析。
或者其实是有这样的研究的,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语言表达上必须做处理,故意弄得非常学术而晦涩,规避风险。我知道前些年有个很出名的相关专业博士论文,研究了某个县城的官场,题目就叫《XX干部》,写得非常真实,语言也好懂,火了一阵子,后来就看不到了。
由于没有比较易得的参考资料,提高正经的政策分析能力这件事,就很大程度依赖个人眼界和悟性了。
框架性原则1 "立正!看齐!"
体制内评价一个政策出台得好不好,首要一条不是看效果,而是看是否对齐了思想。如果思想没对齐,效果越好越糟糕(对拟定政策的人而言)。
所以,分析一切具体政策之前,首先就要搞清楚现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然后看看具体政策对应到核心思想的哪些字句,把这个逻辑映射的关系理出来。做这一步,对后面深入和持续的开展政策分析非常重要。就好像你去看病,首先得搞清楚应该看哪个科,这是在你见到医生之前就必须搞清楚的。如果挂的科室不对,很可能这个病越看越麻烦。
框架性原则2 没有“空穴来风”,只有“水到渠成”
我们几千年的政治文化传统非常讲究政策的“合道德性”,名正则言顺,哪怕是一个实践中很急需的操作性政策,都必须得找件“公德”外衣才能“顺乎人伦”,除非这个政策本身就是为了解决“公德”问题。我们的很多传统政治伦理现在越来越有复兴的趋势。
所以你会看到一些政策,没在你预料的地方出台,而在感觉“莫名奇妙”的地方露出。比如对游戏版号的批准问题,被放到了青少年防止近视的政策篮子里。是不是觉得,这关联性,你说完全没有吧,也有点,你说是高度相关吧,但感觉这关联的角度有点“刁钻”。这就是为了满足“合道德性”的需求。如果直接从游戏产业的角度出台政策,一定会有人讨论这个政策对产业本身的利弊,但换到防治近视的名义下,语境就完全不同了。
从逆向工程的角度,我们要掌握一种“去伪存真”的能力,不要被那件“道德外衣”所吸引迷惑,要看到“外衣”之下的实际指向。假如只是一顿炮轰“其他因素对近视的影响比游戏大多了,干嘛专限制游戏,你怎么不管管学校的作业量呢”,那好,你也就错失了分析政策影响的基本入口。“近视”这是件外衣,没准儿哪天就换成“颈椎健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