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党比,那光头哥确实是拉胯啊。但是你和端王比,那就过于乳常了。
光头哥这个人在军事上:
搞军校,组建亲军,加强军权指挥(黄埔军校+中央军)。黄埔中央军虽然水平真说不上咋地,但是和封建时代相比也算是好兵了。奥托·布劳恩就曾经记录说,第五次围剿中,中央军“几乎没有起义者,只有很少的被俘者”。红五军团和红九军团的战报也能证明这一点,国军虽然真的挺蠢的,但是第五次围剿时期的国军也是真不怎么怕死;
如果你以解放军的水平看国军,那确实菜的抠脚。但如果你换个视角,用封建军队的角度看,那剧情就完全不同了。陈官庄的国军能在雪天里冻一个多月尚且保持一定作战能力,黄百韬的军队能在碾庄和解放军死磕,甚至能和战神粟裕拼到接近伤亡一比一,伤亡率过半仍然坚持战斗。
如果单纯地以封建军队的眼光来看国军的话,这种水平恐怕在封建军队里也是极高的水准了,不敢说别的,起码放到欧洲是人均瓦兰吉卫队了;
经济上:
在农村组建生产合作社,组建乡村贷款,给乡村建设提供贷款资金(这个确实有,在江浙赣皖等国民政府核心区域搞得还可以,在其他非宁系军阀核心地区就拉胯了);
动员百姓修基建,计工分以工代赈(虽然出了一堆征工的操蛋事,一度强征百姓。但是依靠基本和古代没啥区别的生产力,宁系军阀在“黄金十年”里,修路修了一大堆,新建公路、电话线、电报线一大堆。还修复了一些江浙的水利工程,也算确实是有些贡献);
号召官员义务加班周末清理护城河淤泥(实际上效果不大,毕竟公务员才有多少人呢,主要目的还是收买民心,不过看样子确实收买到了一些民心)
在城市建设上投资廉价住宅(也算收买民心,基本就是建设各种20-30平方的超小型住宅,给城市贫民居住,规模有限,黄金十年期间修筑住宅+棚户区,光头哥在中原大战以后全国搞了差不多一万多户吧,之后还有个全国长期计划,其中南京计划修筑棚户区房屋35000户,地基已经开始盖了,但是被南京大屠杀打断了);
对外尽量夺回关税,想办法多从外部捞钱;
对内裁撤厘捐,总计减免厘捐4000多万。虽然各地军阀想办法加税,还是祸害了老百姓。但江浙等地区还是享受到了一些实惠,毕竟南京政府有额外的关税收入。通过这一手,光头本人给自己塑造了良好的内部形象;
在法律上:
在律法上大操大办,大肆鼓吹自己爱护平民,并且公开宣布在民资矛盾中支持工人。不过既不进行涉及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也并非彻底维护劳工利益,其主要目的还是利用这种公开的表演式行为来缓和阶级矛盾(1936年全国可查大规模劳资纠纷261次,除51次自行解决外,其余210次由国民政府居中调停。其中劳工全胜38次,部分胜利54次,资本家全胜1次,部分胜利9次。余下108次中,84次调解失败,24次双方各退一步。而84次调解失败中,进行再次调节的结果为,劳工全面胜利15次,部分胜利16次,资本方全面胜利0次,部分胜利3次,其余50次双方各退一步。);
颁布一系列保护工人的法律(确实开创了一系列相关法律之先河,但受阶级和能力限制,实施水平有限)
在社会斗争上:
针对我党的革命统一战线,光头针锋相对的搞出了反革命统一战线。虽然不能和革命统一战线真正对抗,但一旦我党犯了错误,他就能迅速抓住机会进行反扑。比如第五次反围剿的时候,“有一部分群众脱离政府”,甚至于“见到红军逃跑上山,反借济白军靖匪的食粮”。有些地区“群众大受敌人欺骗,反水成立守望队替敌人担任秘密通讯员”等。
甚至于可以在我军进行工农武装割据路线时期,由于广泛吸纳农民进入赤卫队,素质参差不齐,一旦有农民游击队错误的对城市进行破坏,便立刻可以在城市中组织宣传活动,并以贷款等方式进行经济利诱,以城市无产者对抗农村无产者。
可以说,以常凯申为首的宁系军阀,至今为止仍然是我党遇到的敌人中较为全面而相对完善的。虽然其具备相当大的反动性,但其狡诈与奸猾,绝不是动辄“优势在我”这种愚蠢的形象可以概括的。
一个动辄“优势在我”的人,很难想象是可以动员起百万民夫,在十年间在长江中下游范围内修筑上万公里的土路,修缮了江淮地区大量河道网络的人。
能够既坚决的消灭中共,又能伪装成工人的保护者的形象大谈“劳资合作”,要求八小时工作制、修筑廉价住宅、工人医院等。
一个只谈“微操”的人,却能够整顿起上百万在封建时代绝对算得上顶好的士兵的中央军(我觉得那些能在第五次反围剿里悍不畏死向前冲锋,动辄承受数成伤亡的中央军,放到古代去也是一等一的精锐了。而且素质上也有所整顿,到了第五次反围剿时,已经有相当的军队可以做到尽量不扰民,征工要给钱了。当然,和1937年之前相比,解放战争时期的遭殃军形象显然更加深入人心)……
这位爷可是能搞出一个反动路线和我党争天下的人,虽然这个反动路线现在看起来不值一提,但起码也算是当年众多反动人士的智慧结晶了。光头佬的反动路线,堪称是“不涉及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情况下通过提高生产力和变革生产组织形式来对抗中共的办法集合”。我寻思光头佬这种家伙,真回到了特别适合他的封建年代,他总不会最后比不过宋徽宗吧。
备注一下光头佬的反动路线:
(详情请见大家能讲一讲自己对于蒋介石功过的认识吗? - 清蒸韭菜馅汤圆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7860129/answer/2079446954)
用区公所+新乡绅的新旧搭配组合对抗我党的基层路线;
用银行贷款补贴合作社,利用外来资金投入方式对抗我党的分土地+合作社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变更;
用所谓“民生企业”(其实就是乡镇初级加工小企业)对抗我党改善民生的各种村社手工业合作社;
利用推广美国棉花麦子的技术进步优势对抗我党土地革命带来的制度优势;
利用征工+工分制度对抗我党的相关原则;
利用果脯公务员进行一些类似清扫淤泥等不涉及政治体制变革的样板工作,对抗我党的为人民服务等工作原则;
利用自身的体量优势,直接暴力的清除其统治核心地区的土匪。虽有冤假错案,但能够换取民众一定程度上的支持(民众称之为“雨过天青,盗匪不兴”)。
在城市中号召并进行一定程度上(不涉及生产资料所有制变更)的改革,譬如推广工厂卫生设施、推广工人教育、号召八小时工作制、修缮部分工人住宅等,试图缓解劳资矛盾,并跨越阶级,将本属于大资本家的国民党伪装成工人阶级的保护者的形象;
过度突出国外的资本侵略来掩盖本国资本家的剥削,试图掩盖我党指出的本国大资本家存在的问题……
现在看来,虽然这些政策现在看起来确实无法和我党的道路对比,有些政策甚至看起来傻逼兮兮的,和我党相比,不过是纸老虎罢了。但是纸老虎回到封建时代未必就不能够大杀特杀啊,我觉得从这一套政策来看,怎么着他也得排个中上等吧……
不说那些宋徽宗命令弓箭手前移十米,在太上老君面前给李师师发誓, 不给崇文院管理员发工资什么的。
其实首先大家要知道,蒋公虽然被主席吊着打,但是那是因为个胶卷相机再厉害,也斗不过数码相机的。
回到古代,那就是一群胶卷相机,蒋公还是能拿得出手的,别忘了,内战之初,各地军阀林立,不乏势力比蒋公强的,蒋公能赢,证明在胶卷相机里,他还是不错的。
其实北宋的灭亡简直就是笑话
金兵只占领了城墙,还被居民自发武装打的进不去城池
但是皇帝主动去的金兵大营,
儒家大师们主动搜刮女性、金银一车车往金兵大营送
换句话说,靖康耻,重点就是这个耻···
窝囊透了!
“遥见金兵,奔还,自相蹈藉,溺隍死者以千数。”
甭说蒋公了,被蒋公斗败的白崇禧、李宗仁、阎锡山这些,随便挑一个过去都能赢
这问题绝了,一黑黑四个= =……
个人感觉宋徽宗和常凯申两个人没太大可比性,因为两个人的技能点和“作”的地方都不太一样。
宋徽宗属于那种“海量专,精确算”后唯独不适合当皇帝的人才,说他一句“老汴梁的爷就是爷,一天到晚就是玩儿,没别哒~”应该不算黑。
而常凯申属于那种“被版本淘汰”的旧时代残余,内政外交的能力是有的,而且外交站队技能满点,最终输在了内政站队不行,所以不太适合新版本了,可这点也和宋徽宗半斤八两。
在“战绩”上,宋徽宗总体上算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其在位时的操作也是字面意义上的封建迷信害死人,三次“河清”都救不了的那种。
而常凯申尽管在内战上有其内行的一面,但外战上也是真的不内行,且在传统文化上也不能说就做到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如果把宋徽宗的最终“答卷”替换到抗战环境下,相当于抗战前期蒋记就直接被日军一波流带走,之后大量宗室亲贵被俘虏,并被拉去伪满受凌辱,看起来自然是挺拉跨的。
但如果完全替换,那么在此之前,宋徽宗的“答卷”,还有“联金(日)灭辽(苏)”试图收回“燕(外)云十(东)六(北)州”的操作,以及几次“围剿”后“招安”宋江,与平定方腊江南“根据地”的战绩,且其本人在文艺上还有一番造诣,其在位时对宋朝的文化领域也有相当的积极作用,其在位时成形的安济坊制度(封建时代的低保+医保)也不能说对宋朝百姓就没有好处。
而且,宋徽宗时,大宋已经是积贫积弱、弊病颇多了,不然也就没有之前的王安石变法和之后宋江方腊他们的故事了,宋徽宗接手时的大宋,不是一个完全欣欣向荣的大宋,其自身虽然相对发达,但硬实力却没有那么强,宋徽宗只是那个在下坡路上猛踩了油门的奇葩。
如果单用靖康年的事情说事儿,那宋徽宗确实没有常凯申做得好,毕竟常凯申本人虽然在失地上也是一样的拉跨,可至少从未在对外战争时沦为俘虏。
但如果把宋徽宗魂穿到豫湘桂的那年的常凯申,貌似也不会比常凯申做得更糟,毕竟在联金灭辽时,北宋尽管战场上拉跨,但也曾一度收复了失地,而在戴高乐法国都开始反攻了的1944年,常凯申却还能搞豫湘桂这一出。
真正适合拿来和常凯申替换并进行嘲讽的……应该还是完颜构吧?
完颜构:苦一苦大宋,骂名我来担。
乳常了。
而且说句难听的,纵观古今你也很难找到几个比赵佶更烂的皇帝了。
人蒋哥再被嘲讽,人再不济,人也是第二名好么。
历朝历代的第二名也都挺强!不白给!
汉朝第二名叫项羽,
唐朝第二名叫窦建德,
宋朝第二名……柴荣勉强算,
明朝第二名叫张士诚/陈友谅,
我就问你,这些人哪个不比菜鸡赵佶牛逼?
这就是咱蒋哥的历史地位懂不懂!
往历史名人堂门口一站!看门大爷立马侧身请进去!
你赵佶往那儿一站,多瞄两眼大爷就得来赶人!
这就是顶尖硬货!
平行宇宙的历史也是惊人的相似。
岳飞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美龄宫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黄水东肆虐,人烟绝。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背井离。叹江山如故,千村淹没。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感觉知乎黑常凯申黑过头了,这种风头应该停停了。
宋徽宗时期的宋朝,无论如何都轮不上一战灭国的境地。知乎上爱把常凯申比完颜构,至少我觉得常凯申非要比宋朝皇帝,高梁河车神应该才是最合适的。
都是微操大神,一但出手干涉前线战事,会崩一会是必然的,但是脑子都还在,权谋手段也都很不错,崩一会就知道该怎么处理了,再不济也能维持现状。
要知道常公面对的对手,那是中国历史上都能排的上号的精英团队,而常公的内部状况远比徽宗差的多。徽宗不过外部不稳,内部虽然有些农民起义但都属于芥藓之疾,不至于动摇国本。而徽宗对整个大宋官僚集团还是有着绝对的控制力的,远不像常公那样经常手下人出工不出力还动不动在后面掣肘他。
常公如果能处在徽宗的状况怕不是要笑醒,反推女真不太敢说,搞掉西夏顺带趁着金辽交兵,拿下幽云恢复汉家基本盘应该还是能做到的,给力点别再微操,逆推女真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徽宗一家子真的是历史下限了,别说换常公这种好歹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讲真换个一般人都不会崩成靖康那样。
把徽宗当成完颜构了,我写错了
bt考虑到常公相当厉害的战略转che进tui(南京—武汉—重庆)水平,当年说不准早早地就逃去临安了,也就没完颜构什么事了
那么下面这一幕就会发生了
———————————————————
钦差太监在亲兵的护卫下举着十二块金牌马不停蹄冲进岳家军大营
“圣旨到”
“常公…啊不…委座…啊不…校长…啊不,官家有旨,少保,宣抚使,武昌郡开国公岳飞接旨”
岳飞心中一紧,该来的还是会来啊。正了正衣冠,跪下接旨。心中暗叹:“十年之力,废于一旦,终究还是停在这里了”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叫岳鹏举迎敌时把中军往前放十米,他娘匹希的要是不听就直接找下面的排长,钦此”
岳飞:?????十米是啥????排长又是啥?????这宣旨太监说的是人话吗???
(感谢网友们的补充和提醒)
我觉得大家都散了算了。
提问者号称专业的,看看人家多少视频专栏和回答。
这个提问不过是人家明知故问而已,你认真回答了弄不好还转手就被这“专业人士”拿去当作自己的东西了。
标准答案是:你就不该让孩子带去。
智力障碍
智力障碍(简称:智障)(MR)又称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 由于遗传变异、感染、中毒、头部受伤、颅脑畸形或内分泌异常等有害因素造成胎儿或婴幼儿的大脑不能正常发育或发育不完全,使智力活动的发育停留在某个比较低的阶段中,称为智力迟滞。由于大脑受到物理、化学或病毒、病菌等因素的损伤使原来正常的智力受到损害,造成缺陷,则称痴呆。
病因
1.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如先天愚型等占弱智儿童5%~10%。基因突变如先天性代谢异常病属于此类。
2.产前损害:包括宫内感染、缺氧、理化因素如有害毒物、药物、放射线、汞、铅、吸烟、饮酒、吸毒、孕妇严重营养不良或孕妇患病。
3.分娩时产伤,窒息、颅内出血、早产儿、低血糖、核黄疸、败血症。
4.出生后患病,包括患脑膜炎、脑炎、颅外伤、脑血管意外,中毒性脑病,内分泌障碍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癫痫等。
临床表现
1.感知速度减慢,接受视觉通路的刺激比听觉刺激容易些;
2.注意力严重分散,注意广度非常狭窄;
3.记忆力差,经无数次重复方能学会一些知识,若不重复学习,又会忘得一干二净;
4.言语能力差,只能讲简单的词句;
5.思维能力低,缺乏抽象思考能力、想像力和概括力,更不能举一反三;
6.基本无数字概念,靠机械记忆能学会简单的加减计算;
7.情绪不稳,自控力差;
8.意志薄弱,缺乏自信;
9.交往能力差,难以学会人际间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