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我出钱你出力,为什么学生就得更尊敬老师? 第1页

           

user avatar   windycloud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与人的相处过程里,态度也是一种支付方式,而且是很重要的一种。

不然为什么你买商家的产品,态度不好你会差评,因为服务态度也是产品的一部分。同样地,支付一方的态度也是一种交付物。

莫不说是老师和学生这种非常重要关系,就是对陌生人也不能因为无财物往来完全不注意态度。

然后再说,教育这种产品,交付是双向的。学费只是最最基本的开支,老师只要上课,安排考试,批改就已经完成了基本任务。学生需要做的是:

  1. 了解自己目标
  2. 了解自己进度
  3. 复盘自己行为,调整目标和行为。

其中三个环节,尤其是复盘环节,一定是需要老师参与的,这其中老师主动参与一般是学生出现明显重大问题才有必要参与。否则一定要学生主动寻求建议才可以。

尊敬的态度包含一层潜台词是,你对尊敬的人更容易采信。信赖感越强,越会激发老师主动参与。

教育非常重激励,不论是多有才能的孩子,不断地受到打击,都会产生很大的抗拒情绪。即使是对于旁观者来说非常平庸的孩子,在大量的,适当的激励下也会有相当明显的提升。

很多游戏,能给玩家提供的,只有游戏环境中的奖励,等级也好,竞技排名也罢,都不具备真正的现实意义。即使是这样,耽误学习生活,还是有很多人沉迷游戏,不断充值,这正是因为游戏中的激励体系建立的非常完善,激发了玩家的行为动机。

在学校里,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在课前、课后、课中都无法照顾到所有学生,这时候不尊重老师的,在同等学费的情况下,会更难获得老师的重视,理所应当。

题主问出这样的问题,一般来讲出发点一定是基于自己对老师群体观察到的负面情况,比如说发现某群老师团队里有不少素质不够强的老师,教学能力,激励手段都非常一般,即使是对老师态度很好,也教不出来东西,浪费感情。

这种情况下不是探讨态度、出钱出力 经济模型的时候,而是赶紧找个好老师或者好学校的时候。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谈道德,一个冷酷的解释就是,因为教学的特殊商品性质,尊重老师对学生来说是大多数情况下的最优选择,而这个最优选择受时间不一致性的困扰,于是经过漫长岁月的师生重复博弈,形成了尊师重道的文化。


如果把教学看做产品的话,那么老师就是销售,学生就是客户。学生出学费,老师付出劳动力来提供一定质量的教学,公平合理,似乎大家两不相欠。为什么要额外多一个「尊重」呢?其实既然这么问,就是说明「尊重」是有成本的,如果没有成本,那么大家都不介意多一个尊重。


商品分为三种:搜寻商品(Search Goods)、体验商品(Experience Goods)和信任商品(Credence Goods)。搜寻商品在事前就可以知道质量,比如白纸,水果等等;体验商品则是开始不知道,购买了之后才知道,比如一顿大餐,一次旅行等等;信任商品则是事前不知道,事后也不清楚,比如律师提供的法律援助,医生的医疗建议,还有就是老师提供的教学,一般来说,实体商品更倾向于搜寻,而服务商品更倾向于体验和信任。


对于搜寻商品来说,花成本去过多的「尊重」销售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商品的质量你一清二楚,拿多少钱,买什么样的货自己心里一清二楚,销售人员对你的购买行为几乎没有实质性的影响,那么这个时候除了购物之外,花出去的所有成本都是多余的。


对于体验商品而言,因为存在购买前的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销售人员就有了以次充好的可能。但是如果市场足够的有效,这依然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因为当事后发现了质量问题之后,消费者可以强烈的抗议,用脚投票把质量差的销售人员逼出市场。这种情况下,当市场均衡之后,消费者也不太需要特别的「尊重」对方。


问题在于,教学是信任商品。在上课之前,学生可能不清楚从老师这里到底能学到多少东西;在上课之后,学生依然不知道自己从这门课切实的获得了什么。学生可能会有一些心得体会,比如我获得这个技能了,获得哪个技能了,但是问题在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学生并没有机会知道「自己所获得的这些相比老师能教的是多是少」。换成商品的例子就是,学生确实付钱了,但是老师可以以一定的概率来随机的提供四种不同的教学服务商品,成本依次降低:


- 学生以为自己学到了很多,也确实学到了很多;

- 学生以为自己什么都没有学到,但是学到了很多;

- 学生以为自己学到了很多,但是其实并没有学到;

- 学生以为自己什么都没有学到,也确实什么都没有学到;


当学生观测自己的感受是「什么都没有学到」或者「学到了很多」的时候,学生其实也不知道是真的如此 ,还是只是自己以为如此。这个博弈的均衡是什么呢?其实老师也不会以概率100% 来提供最偷懒的服务,因为那样学生就知道 自己一定没学到了;一个理性的老师会以一定的概率随机的提供四种服务之一,让学生只能通过观察自己的感受,用贝叶斯公式来推断背后真实的状态;而老师则可以通过对概率的选择,让学生推断出的「我其实学到了不少」的概率总能维持在一定的水平线上。


这个博弈中,得益的是老师,损失的是学生。因为老师和学生之间是信息不对称的,老师知道自己的教学质量如何,能教给学生什么,但是学生不知道这一点,只能去推断。所以老师可以利用这一点优势来偷懒——也就是在维持学生满意度的基础上,尽量的少教真东西。举个例子,博士和导师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如此:一板一眼正常的指导也是师生关系,学生其实也未必就不满意了,因为确实说不出什么不是;而把各种写文章、建模型甚至于应对审稿人的技巧倾囊相授的,也是师生关系,学生也会很满意。

师傅倾心相授的典范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3548372697800704

但是显然这两种态度,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显然是有很大不同的。而学生即便最终能够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可能一辈子都意识不到),师生关系可能也已经解除很久了。



这种情况下,学生能有什么反制措施能够让自己无法观察和发现老师私人信息的前提下,多让老师自愿的教一些呢?这在单次博弈中基本是无解的。因为信息不对称始终存在。


现在,该「尊重」入场了。我们现在定义「尊重」是一种相对持久的态度,虽然学生也会装「尊重」,但是总会有真「尊重」的学生。所以给定一个学生对老师表现出「尊重」,那么老师会预计在师生关系解除之后,自己依然有一定的概率得到这种「尊重」和学生未来的帮助。所以当学生引入「尊重」这个行为之后,博弈的时间就被延长成为了两期的信号博弈。


因为「尊重」的持久性,「尊重」的行为和表现相当于学生对老师发出了一个信号:我会在毕业之后依然对您有帮助,所以您教我真本事,我未来会更强大,对您也更有利。接收到了这个信号,老师就有动机提高真正的教学质量了,因为这不仅仅是为了现在,也是为了自己的未来。


在上面的论述中,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需要「尊重」有足够高的概率是持久的。如果所有的学生都假装尊重,毕业了翻脸不认人,那么显然长期博弈也是一样的一拍两散。这个时候就需要存在一个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或者通过洗脑的方式,或者通过社会压力的方式,让这种学生对老师的「尊重」有足够高的持久性。于是——尊师重道的文化应运而生了。


user avatar   wang-zhen-ning-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看题主的主页,现在是个高中生?我猜是理科生吧?

我下面的回答不带嘲讽,毕竟如此耿直的孩子已经不多见了。

题主的问题可以提炼为:同样是花钱“买服务”,为何要更尊敬老师?

那么,这个问题可以简暴地分割为:

1.你出了多少钱,我出了多少力?

2.我出的力在市场环境下值多少钱?

3.你出的钱在市场环境下能否买到我出的力?

4.真正出钱(或者说出了“大头”)买我力的是谁?

5.假设你按市场价付费,本质上买的是什么?

6.你在付钱的情况下究竟该尊敬谁?

我对外地不熟悉,以下仅以上海地区为例,想来全国其他地区只会更“糟糕”。


首先,你出了多少钱,实际得到了多少服务。

根据《2018年秋季上海市公办学校教育收费标准》,公办高中的收费标准是:

另根据《上海市中小学2017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

“高中各年级全学年教学活动的总时间为40周”,那么每学期平均20周;

“高中各年级每课时原则上按40分钟计,每周课时总量为38节”,那么一学期总共38*20=760节课。

除了上课,“高中各年级每天安排15至20分钟的晨会或午会”,“高中各年级每天安排时间约40分钟的广播操、眼保健操等体育保健活动”。这些活动都要有班主任跟班,甚至提前备课的。(20+40)/40*5*20,简单四舍五入地计算,每学期差不多相当于150节课。

假设你是市重点的学生,每学期花1500总共“买”到了760+150=910节课。平均每节课1500/910=1.65元。

一学期910节课,每天就是910/20/5=9.1节课。你一天的买课费用为1.65*9.1=15元

这还不包括学校的硬件、器材、设备等建造采购费用,后期保养维修费用,不包括远超你想象的水电费,不包括保安、保洁、木工、电工、园丁等后勤人员的费用,以及许许多多我也还不知道的要花钱的地方。

这个问题下有答主说:一个普通高中得从每个学生身上每年收1.7万才能刚好不赚不亏,还得是“师资是普通二本,一半以上是新教师”的新学校。

即使抛开一切你想象不到也理解不了的费用不谈,单单就“花钱买课”一项,一节40分钟的课你只需要花1.65元,每天只要15元就能在学校学到9堂不同的课。

注意,这还是按照市重点的学费计算的。如果是普通高中,每节课只要900/910=0.99元,一天只要0.99*9.1=9元。

简单粗暴地平均一下,一个上海的公办高中的学生平均每节课只花费1.32元。

哦,对了,这是官方指导课时哦,并不能反映高三的密集课程。


如果你到市场上去,一节高一的主课是什么价格呢?

以上海比较有名的“xx思”为例,一个数学或英语的面授班为3620元15节课,每节课150分钟。没有语文的面授班……苦笑……

换算成40分钟一节课的话,差不多是3620/15/150*40=64.4元一节课。

机构买一节课,你在公办学校可以“买”将近49节课。即机构一节课的费用在公办学校可以学一星期零一天还有得多。


上海市教委规定高中语数外教师的周课时数是10节。

也就是说我得教两个班才刚好到法定工作量,能就拿到“超级多”的课时费。

2008上年上海公办高中的法定班额数是40人。事实上这几年在不断减少,我的学校很久没超过35人一个班了。

假设你和你的小伙伴们花的学费全部进了我的口袋,换算成时薪,我每小时能从你们那里挣1.32/40*60*35=69.3元 。

2019年4月1日,上海市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将上调至22元。

我的时薪远远高于魔都最低小时工资标准,我好自豪!

以上小学算术如有错误请轻拍,教语文的中年老父亲的脑袋近几年老化地很严重。


算到这里,我已经不需要向你揭示我日常备课、出题、批改、个别辅导乃至心理咨询要投入多少时间了,更不用罗列我为了提升自身素养每个月要读多少书、文献,写多少文章,参加多少培训班(买书什么的是自费的哟)。因为,就算我什么以最糟糕的态度来备课上课,你付出的学费在市场上也买不到同样的课。


你以为你我的关系是你出钱我出力,你花了等值的钱买了我的服务。

但事实上是一个名叫政府的存在帮你买了绝大部分单。

即使这样,我的收入和我的付出依然不是等值的,并远低于市场价。

你出的学费本质上只是买了一张入场券,就像坐公交等公共服务一样。

现在汽油什么价?司机什么价?空调车的成本和维护什么价?道路养护什么价?

花两块钱就能坐空调车,运气好还有位子,但其实是政府为你买单了,让你能只花白菜价享受了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服务。

孩子,如果你想谈钱,那么以上就是事实。


你认识不到很正常,因为没人教你。

我最后要给你说的是另一个事实:

孩子,你不应该认为你花的钱买的是我的服务,你应该认为你花钱买的是知识和技能。

知识和技能本身是无价的,但想要得到学习的机会(资格)是有价的。

我们老师不需要你形式上的尊敬或感恩。

我们只希望你热爱知识,尊敬乃至感恩每一个教给你知识的人。

无论这个人是老师、教练、父母,还是邻居、志愿者、陌生网友、擦肩的路人。

无论你是否出了钱。


user avatar   ceng-yun-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真按楼主想的那种搞法,

中国不少所谓的“学生”连进校园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资格都没有。

同时,既然是市场经济,那老师是不是可以说,

这个学生虽然有钱,但我不想给你提供服务,你给我滚?

我不赚你的钱就行了,反正学生那么多,老师就几个,

谁稀罕你这个几个臭钱?当然了,你有钱愿意加价,那也成···

相信我,如果按照楼主的想法,

最开心的绝对是老师,

每个月无非少赚一点钱,但可以让那些眼不见心不烦的学生滚的远远的,

即使那些眼不见心不烦的学生天天在眼前晃悠,一想到他一个月要给我一万多,

老师的心情也变得好起来了呢,亲爱的学生,你真帅!

这笔买卖,老师不亏甚至血赚。

有些人在社会主义的摇篮里睡得太香了,

还嫌弃摇篮有点小,

压根想不到,倘若他生活在资本主义里,

别说摇篮了,连地板都没的睡····


user avatar   luo-chen-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公立教育谈不上“平等交易”。你看国内的优质私立教育/美国的优质教育能贵到什么程度,就知道是不是“平等交易了”。

其次,很多以为中心的职业,都需要受到尊重:

第一:“精细化照顾他人”的职业,需要高自我认可。

如果所有医生都觉得“做医生真是低人一等,我也就是为了养家糊口才来做的”,你觉得他能做好一个医生吗?同样的,教师,护工,月嫂。对本职业的自尊程度越高,就越有可能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第二,与人打交道的职业,是极其消耗情绪的。

不展开,但一点点的“不平等”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user avatar   nai-ping-zhan-dou-ji 网友的相关建议: 
      

钱是家长出的,不是你出的。我们搞教育的就是搞来料加工,赚个加工费的。你爸妈出资金和原材料,我们出工。家长是客户大爷,但你不是,你只是原材料。

另外,尊重这种鬼话,还有什么说头?别谈感情,谈感情总是伤钱!

“ 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共产党宣言》

社会早就把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扒下来了,咱们就是雇佣劳动力而已,就别自己往自己脸上贴灵魂工程师的金了。


user avatar   he-shuai-80 网友的相关建议: 
      

“ 我们交税,当兵的拿钱打仗,为什么我们还得处处尊重军人?”

我十六七岁时是个愤世嫉俗的小孩子,看不起一切权威和体制,在医院排队取药时看到「军人优先」的牌子,就曾经拿这个问题问过我爸爸。

他的原话我忘了,但大意是:你交的税对你来说只是身外之物,但是当兵的拿了你的钱,等战争爆发时就要去为你卖命。你花多少钱可以买一个人,用自己的命保你不死呢?

而且你如果对他们不好,以为自己出了点钱就对人吆五喝六,危急关头人家如果真要不管你自己跑,其实你也没办法。

总之、我们付的那点钱,战争真来的时候,其实是不够的。现在我们让他们插个队,让他们感觉受人尊重,等以后战争来了、他们心里会知道保我们不死也是有道理的;我们不仅让他插队,还让他的家属都插队,就是让他们在关键时候知道替我们这些人卖命,不仅拿到的是那点钱,我们还会照顾他的老婆孩子。

你如果不尊重他们,就凭咱们交的那点税,是不足以让人替我们卖命的啊。

我爸还打了个比方,尽管有些糙,但是道理还是这么个道理:他说,你想象一下自己是个老板花钱雇人替你干活,平时你对他们好一点,见面打个招呼递根烟,不多花一分钱人家帮你把活干的更好,这到底是谁赚了呀?


我是一个在教育界工作的老师,干的就是那种「拿钱讲课」的活计,教书六年、我最大的感受是:老师这个工作是一份纯粹的良心活。

你教的学生年龄不如你、能力不如你、知识不如你、个头也不如你,如果你想要糊弄他们,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但你要想全心全意地教好他们,也是非常简单的,如果你有能力、那很多事情对你来说真的只是举手之劳。

举个例子,我认识一个化学老师,班上一个学生生病请了两天的假落下了课,正好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配平,高中化学的重难点——这部分如果落下,这个学生后面的课基本就断掉了。

这个学生因为请假没学这部分知识,不是老师的责任,如果真按照自由主义市场经济逻辑,学生出去自己找老师也行、花钱请他课下单独补一补也可以,毕竟占用了老师的休息时间,掏钱也是很应该的。

但我认识的这个化学老师,自己找了两节晚自习,把学生叫到办公室里重新讲了一遍这两节课。


今天看到这个问题,突然想到了当初爸爸跟我说的这段话。

老师的工作虽然不比军人打仗这种决人生死的事情那么要命,但如果想要刻意改变一个学生的人生轨迹,那还是完全有可能的。

在每一个关键节点,老师可以全心全意教学生、也可以尽职尽责教学生、也可以三心二意教学生、还可以吊儿郎当教学生。

教育市场还远远没有到那种完全竞争的状态,所以上述四类老师拿到的钱基本上是一样的。

换句话来说:他拿了你的钱,不好好教书也完全是可能的,并且是可以的。

如果你想让老师全心全意教书,可行的方法只有两条:要么加钱、要么表现的客气和尊重一点。


教育产业化的浪潮下,大部分老师已经明白了,都倾向于希望你加钱。

这个时候,如果你碰上了一个对他客气一点他就好好教书的老师,你就相当于是在用自己的客气换钱啊!

同志们,这到底是谁赚了啊……


对了最后说句题外话,那个在自习室帮学生补课的老师就是我的高中化学老师。

我就是那个请病假的学生。

奥斯卡王尔德说过一句话:愤世嫉俗的人眼里只看到世界上所有东西的价格,却看不到任何事情的价值。

如果你碰上了这样的老师,你就会知道、给钱,是远远不够的。


P.S. 顺着评论区 @刘昊东 知友的观点补一句:「既然答主能拿好的举例,那么有人就可以拿坏的举例」。

的确、老师的队伍里有坏人也有好人,就像军人队伍里有充满责任的英雄也有混日子的兵痞,这篇回答讨论的不是针对某一个特殊的老师我们应不应该尊重,这篇文章的重点是:作为一个群体、老师和军人们一样,做事的上心程度是高度有弹性的,并且、对你还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我把他们做事的方式分成了四类:全心全意的人、尽职尽责的人、三心二意的人、以及吊儿郎当的人——而这几类人拿的钱基本上是一样的,换句话说:你的这点钱、他们用最低的标准做一做也能挣,你如何激励他们做到更好呢?

自由主义经济学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加钱。

但实际上、说句实在话:如果纯按市场标价,中国的大部分人是付不起那种全心全意好老师的价钱的;正像如果你把我们国家的军队解散掉全部换成最精锐的雇佣军,其实你是承担不起那种军费开支的。

荣誉体系的最大用处就在于:如果你让人相信荣誉重要,那么这种凭空造出来的所谓“荣誉”就可以让你拿来当钱用。世界各国都不遗余力地构筑自己的勋章体系、目的其实就是为了用那些小铁片儿当钱发给军人们。

中国几千年鼓吹「尊师重教」,其实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

有些人辛辛苦苦千方百计让老师感觉受到了尊重、想要借此抵消掉大部分人付不起的那笔学费。

怎么还会有跳出来说:老子不尊重你了,你给老子好好教书,要多少钱都给你!

好啊,然而你给得起吗?


user avatar   haozhi-yang-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发现很多回答都在兜着价值高低来说事,貌似是对的,但实际上有很大问题:因为如果是价格低于实际价值,那提高价格到一个均衡程度之后,是不是就不需要尊敬老师?


而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教育是一种非标的不可撤销的不可实时见效的产品(服务)。

这三点有什么意义呢?

非标:意味着同一种手段,用在不同两个人身上,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两个效果——所以,“货比三家”这种手段在这里,基本上是无效的。

不可撤销:这不仅仅指的是不能退货,更要强调:一但造成影响,不管正面还是负面,往往会延续很长时间,甚至可能是终身的——所以,试错的风险极大。

不可实时见效:这意味着不管用哪种方式付款,在最终确认付款时,各种后效都可能还没充分显示——这意味着消费者几乎没有公允的用于讨价还价的参照指标。而且,如果强行安排各种后付款机制,因为付款周期肯定不能太长(最多最多也就一两年),那会刺激教师使用各种短期见效的手段,而这些手段,在长期可能会有负面效果。但只要负面效果在付款之后出现,消费者是不可能有任何手段和理由进行追讨的。不信的话,看看最近的“20年后打老师”的案子?


这三点综合之后就会发现:教育本质上是反市场的。任何以市场经济的角度和思维去分析教育相关的问题,都会发现无法自圆其说。不管初衷如何,任何试图推进教育市场化的手段,最终都会出现一个畸形的市场。

所以,

超市买东西一样,以相互平等的身份进行交易

这句话为什么是错的?或者说不可能的?原因就在这。


而有意思的是,教育问题在人类社会中,曾经并不是个问题。为什么呢?

挺简单的:让教师和学生,在长周期里达成利益绑定。例如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话熟悉吧?在古代,师徒关系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是相当强的:方孝孺的诛十族,多出的那一族就是师徒。且不管这事的真假,但至少说明在当时人们心目中,师徒的利益关系,是仅次于血亲的。而历史上官场的朋党关系,很多来源也是师徒关系。

而在西方,上层社会的教育也是大量依赖专属的教师,这些教师也是长期依附于宫廷、贵族的,所以也形成类似的长期利益绑定关系。不过跟中国的学生依附教师不同,他们更多的是教师依附学生(的家族),但本质上都是以依附为形式的利益绑定。


对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另一个领域,也是充分具备以上三个特征的:医疗。不过这个在古代也没什么好的处理办法——死了拉倒呗。


user avatar   tang-mu-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这是一个好问题。尊敬与尊重不是一个量级的概念,其他回答者需要区分这两点。我接下来会讲三点:

1.我不认为学生尊敬老师是天经地义的,而是一种传统力量(对应教师权威的传统权威)。这种权威是来源于封建统治的。

2.尊重是天经地义的,尊敬在现代应该是自己挣来的。(感召权威)

3·还有是一种对知识的尊重(专业权威)。

总得来说,天经地义的尊敬在今天是不应该的,教师想要获得尊敬,得自己凭本事。

1.从趋势来看,所有国家的师生关系都是从教师地位高于学生向师生平等发展的,这不仅代表师生平等的必然性,也代表了在早期教师地位高于学生有必然性。我能想到的是:

(1)早期的知识属于特权阶级,因此教师地位也就水涨船高。教师身份代表了阶级或者与上层阶级的关系。对应的,到了现代,教育已经不是少数人的特权了。

(2)在封建环境下差序结构是伦理的基本结构。譬如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教师则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伦理中处于“父”的位置。这种尊敬是伦理结构导致的天然。而现代体现出了平等的价值观。莫要说教师,哪怕是国家主席你也要承认我们人格是平等的,只是社会责任不同。

所以,我认为“天经地义”的尊敬,归根结底只是一种传统,这种传统在特定的历史有其原因,而到了现在只是传统了。

2.那么是不是现代就不存在“尊敬”老师这回事了呢?也不尽然的,但是这个尊敬不再是天然的。而是教师你要体现出值得尊敬的地方。譬如公办学校,很多人说教师是铁饭碗,所以有的教师是很懈怠的。我不敢指名道姓,杭州某个区,属于边缘地段了,平时教师的教学质量极其低,与市区相比难度低的令人发指。好的高中全是被民办初中的学生获得名额。观其作业,老师少有自己出题,炼题的。这种老师,我看就没有必要尊敬了。大家互相尊重,相敬如宾就可以了。

很多人回答,其实学生交的学费与教师付出不匹配。我觉得这不是问题,这还是商人的逻辑。你想要获得学生的尊重,你就必须超越这个逻辑。商业已获取利润为目的,教师以培养好学生为目的。你是否优秀不重要,你是否真心实意的是在为学生好呢?尊敬不在于其付出了劳动和成果,而在于教师的主观动机是否超越了生存需求,这也就是我说的感召权威。我看了题主的描述,我相信你是尊敬自己的老师的,只是自己逻辑上没有搞明白为什么。因为当你看到你的老师的劳动事,你对其动机是非获利的有一个直接的感知,你真的感受到了教师确实是在“为学生”好的。同时我也要对某些同行说一句,在教师被不公平对待时大呼自己是个普通人有普通职业不是圣人;到了尊敬问题上,却要学生以对圣人的尊敬对待,是不是有点不要脸?

3.第三点见仁见智。教师职业是国家专门职业而非普通职业,希望不要有教师觉得自己就是找了个普通工作。专门职业与一般职业不同在于有专业性要求,这个专业性不是人为自定,而是有共同体评议。比如在你们考教师资格证的时候,一定背过教师的基本要求:广博的学识(三个层面:通识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类知识)和高尚的师德。因此这里所提的尊敬就不是对这个人的尊敬,而是职业资格背后表示这个教师具有专业性和高道德标准,学生尊敬的不止是这个人,而是对知识的敬畏和高道德标准的敬畏。

但我觉得,这是有水分的。知乎很多年轻老师,我相信你们有双休,有寒暑假。有多少现在定了教育期刊的?学校会订期刊这个不花你钱,拿过来看的有几个?从来没有闯过红灯的教师有几个?教育学生爱护环境,路上看到空瓶自己会捡起来有几个?最简单的,要学生看到你打招呼,遇到不这么做的学生,你自己会不会主动先打招呼?刻薄的讲,不合格的是大多数。不过这也没什么,你就把这个当成一份职业,你的工作只是传授知识,大家相安无事。可是,非要人家尊敬你,你却连专门职业的要求都没做到,那就有点不要脸了。

所以最后这一点是专业权威,我认为不独是教育,任何一个专门职业,只要做到专业要求,那么你都是值得尊敬的。你出于非功利的动机,完成了超越“一般人”的自我要求,这就值得尊敬。但是这也说明,这份尊敬你要自己挣来,而不是天生的。

所以对于学生,我说要尊重你的老师,像尊重任何一个自食其力,认真生活的人;发自内心的尊敬,则可以自己判断,判断这个老师是否值得你尊敬,不必是我上述所说,可以是只佩服他的人品,也可以只佩服他的文学,也可以只佩服他的一片赤子之心,但发自内心的尊敬是该自己选择的。

对于同行,我无话可说,因为该做什么轮不到我说。翻翻你们考编,考教师资格的教材,它写的比我说的清楚。师生人格平等我觉得是很简单的一条,要得到尊敬得靠自己。


7月6日19:35 有人指出成语“相敬如宾”用错了,确实是这样。虽然加个引号就可以,但我当时确实是用错了,因此原文中不更改算是认错,在这里说明以防误人子弟。


7月6日 20:50补充

其实这么多评论,如此少的批评,是诚惶诚恐的,也感谢王老师给出的专业认可,关注了他很久但没有怎么交流过,作为一名年轻老师,心里是有点惶恐的,有班门弄斧之感。

而在批评中,我最不待见的只有一种,拿出传统文化来压人的,说专业学习的(西方)那一套其实比不上中国传统文化的。我想了下,还是不反驳的好,毕竟它是有理的,谁敢说一句中国传统不好呢?西方那些玩意不好,所有本科教育类学生还是要学,只能是所有专家教授玩忽职守,自然不可能是拥护中国文化的热心网友错了。至于中国教育,只是学过《中国教育史》而已的科班学生,也是应该一窍不通的。我当然只好虚心接受,不然就有点“妖言惑众”了。

不过有一个声音我却觉得很值得补充一次答案,就是我这样回答,大家都不“尊敬”师长了,对社会怕是没有好处把?

第一,我没有呼吁说要对教师态度恶劣,实际上对教师要尊重是底线,可以自己去找我的原文。

第二,让教师受尊敬的方法是什么?让社会风气尊师是不是一件好事?当然是好事,但是风气如此的方法是教师群体整体确实达到了这个水准,让教师群体达到这个水准的方法是国家投入更加优质的教育培训,优化更加科学的考核方式。

那“呼吁”尊师是个什么玩意儿?实在的本事不行,我们就玩洗脑咯?洗脑这个词可能过分,但是这种“改良风气”的做法我是不喜欢的。这种“呼吁”正如有的回答所说,应当是一种“权宜之计”。只可以面带愧色畏畏缩缩,然后忍辱负重的践行,我是没有厚脸皮到可以说自己没这个本事自己做好,但是为了社会风气劳驾各位还是必须尊敬我的。

还有一点有人说,我对教师要求过于苛刻。看来我的第3部分确实很刻薄。那我我把我举的要求整理一下:

(1)不能放弃“教研”和精尽。原话是要看期刊。

(2)以身作则。怎么教学生的,就自己怎么做。具体是一个捡垃圾的例子,不闯红灯,主动打招呼。

(3)总得来说,完成职业要求,请按照当时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说法来做。

然后,我也说了,哪怕这个要求也是如果你想要“被尊敬”才要践行,自己本身无所谓的,也无妨,不曾批评说这就是“人渣”,只不过不要要求学生尊敬,尊重即可。

过不过分,苛刻与否,请大家自行评价,如果你们觉得这苛刻就苛刻,我也不介意。如果有长篇大论,不同意见,我觉得大可以自己写一个回答。

最后为这个答案加一个结尾:虽然我不能很简单的告诉你什么样的老师要尊敬;但反过来却容易,凡是说你要不假思索尊敬老师的老师,你就嘴上赞同心里不服就好了。


user avatar   zhan-yu-98-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尊师重道,你还以为你吃亏了呢。

简单的答案就是,你花的钱不够,所以想依靠尊重来忽悠别人多出力。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比如我们说军人很荣耀,其实潜台词大家都知道。如果你觉得吃亏了,不给他们荣耀了,他们巴不得呢。你想想,一般需要强调荣耀的时候都是什么时候?比如洪水来了,军人说,大家平等的讨论谁跳的问题吧,反正我只是领一份工资而已。你猜最后是谁跳?


老师也是一样,以前几十年老师这个职业的付出其实远远大于他的收入。很简单的计算嘛,一个老师,肯定是一个知识分子,说不定还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又当爹又当妈的伺候你,陪伴你的时间比你亲爹亲妈还多,整天为你的成绩操碎了心。就问一句,凭什么?但是国家需要教育呀,国家又不可能满足老师们的需求,所以国家一手持棒槌,一手摇着橄榄枝的说:“老师光荣呀,你们要对得起这份光荣,要为这份神圣的职业奉献自己呀。最多不过我让所有人都尊重你,再给你个假日。”当然了,如果是旧社会光靠这样说说话就让人出力肯定是不行的,但谁让某个背锅侠唱了黑脸把自视甚高的一群人拉下来整治了一番呢,给你个梯子就好好下来吧。所以老师这个职业,从古时候起就是统治阶级一分子的这个职业,变成了一个又当爹又当妈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一个职业。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你以为谁愿意呢?


现在好了呀,老师不值得尊敬了呀,不就是一份职业嘛。很好,老师们做梦都要笑醒了。按照劳动法,我8小时上班呀,职责到了就行了。你不好好学,关我鸟事?我开辟第二职业,又不违法,你们闹什么闹?难道我迟到早退了?难道我一节课没有上足40分钟?你加班要不要加班费?你们提高额外服务难道免费?你敢不敢说你经手的事情,无论受众是谁都能得到最好的结果?你自己做不到,凭什么要求我们做到?你孩子自己不学习,凭什么要求我多关照?


人呀,就是喜欢瞎想天上掉下馅饼来。最好是我什么都不付出,别人都是傻的一样为我服务。所以他们想的是,我想要什么东西,所以你得给我提供什么东西,你不能让我满意,就是你的错。这种大爷心态广泛的存在于很多人心中。而事实是,你需要什么东西,你得付出代价,而且是让别人满意的代价,然后别人才会为你提供服务。




           

相关话题

  你遇到过哪些自作聪明的人或事? 
  你觉得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 
  如何看待清华北大毕业生移民现象多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 
  真性情和口无遮拦情商低和没教养有什么区别体现? 
  你有没有哪些手撕绿茶的超爽经历? 
  你的学校有哪些令人窒息/智熄的操作? 
  面对初一孩子不知道6+7等于几,这到底发生了什么,应该怎么去辅导他? 
  高学历的人会对低学历的人自发产生鄙视吗? 
  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没钱就不要生孩子,生了也养不好,教不好? 
  如何看待教育部明确,禁止教职工与学生谈恋爱?具体实践中应如何落实? 

前一个讨论
25 岁做什么,可在 5 年后受益匪浅?
下一个讨论
小品几乎被东北方言占领,会不会让人们对东北方言感到疲劳或者反感呢?





© 2024-05-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