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那些上清华的人高中都怎么过来的? 第1页

  

user avatar   wu-xuan-6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有一个理论。以数学为例,其他物理什么可以类比。

高考加竞赛可能出现的所有题目,我们不妨设他们都是一个高维单位球内的点,离球心的距离是难度。所有定理,公式,也可以理解成是一道题目。然后,我们认为距离越接近的题目,越相似。

题目是无限的,我们当然不可能做过所有的题。就像球是连续的,有无穷个点一样。我们学过的,做过的,是单位球的一个 "有限子集”。怎么样算学得好呢,那就是在球中任意找一个点(任意找一道题),你的有限子集里都有一个点和这个点距离不远。这样,自己做一些小的变化,就能解决遇到的这个新题目。

这个概念在数学中叫“r-net”,这里实数r就是球上的点离你的有限子集的最大距离。事实上,一个d维球的r-net的大小是(1/r)^d。你的能力,可以理解为这个r的大小。比如你的r是0.1,张三的r是0.2, 那么你就要做张三的2^d倍的题目,才能达到和他一样的水平。对于高中数学来说,d怎么也有个10以上吧,所以你得花张三的2^10=1024倍的时间才能追上他。

花这么多时间当然是不可能的,人家只要学一个月,你学完高中三年也赶不上了。有很多人,无论怎么学,高考卷最后一题都很难做出来,这便是因为少量"量的堆积”难以弥补"质"上的指数级差距。

所以,学数学最重要的就是提高这个“r”。当然你可能会说,这是天赋,我没办法,只能靠时间来弥补。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误区。按照我们之前的分析,如果你只是堆时间,在题海里游泳,效率是非常低的,仅有人家的千分之一,约等于无用功。在这方面,一个典型的低效学习方法就是“错题本”,如果做错的题目还记不住,那首先就是应该逼自己完全搞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做错”或者“想不出”,从逻辑上消灭这个错误,而不是简单地在大海里记下一个点,刻舟求剑。最后看似花了很多时间做题,记了十几个本子,但脑子里还是没记住,这其实是一种偷懒。

那么如何提高“r”呢?我认为,这个“r”其实就代表了对题目的感觉,正如冯诺依曼所说:“你从来不会数学,你只是习惯它”。但这种感觉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种逻辑上的感觉,可以通过后天训练提高。

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逻辑上诚实”。我见过很多孩子,不会做的题,听老师讲一遍,或者看答案,当时能听懂或者看懂。但是这种“懂”,可能只是他懂你的每一步用到的定理和公式,整体的逻辑上他并没有思考过。或者他嫌麻烦,不愿意在逻辑上一步一步去思考来龙去脉。

一个非常简单的验证方法是,从头到尾自己严格推导一遍,或者写一遍证明,看一下是不是有任何地方是不严谨甚至是错的。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诚实,要像个杠精一样,眼里容不得任何沙子,对自己不严谨的地方零容忍。这么做几次以后,你的感觉就会开始建立,一道题目和什么有关你会更容易感觉到,因为你在类似的地方较过真。这么做是不是要花很多时间?开始时可能是的,但绝对值得,因为我们分析过了,只要能提高一点"r"就是质的改变,比走马观花的题海战术高效太多了。

另一个亲测有效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状态最好的时间留给数学,比如运动回来洗澡以后,下午喝了杯咖啡刚开始学习那会儿,这可以让你的感觉更强烈。相反地,状态不好就去休息,别一直学,避免把不好的感觉留在脑子里。

在你的"r”提高以后,学习数学将是一种比玩游戏更快乐的体验。你看书自学时,看两页你就能猜到10页以后要讲什么,一天能学完别人一学期的内容;老师课上的任何不严谨的地方你都能立即发现,再根据自己的心情决定是否指出;平时考试的所有题目几乎都是看一眼就知道怎么做,然后慢悠悠地写完再检查一遍,发现才过去一半不到时间;班上的女孩子有什么难题都会第一个想到你。


user avatar   jehovah01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大附中数学实验班,21世纪初毕业。清华学渣及末流毕业生。

我在数学实验班是个特例,因为我没有受过理科竞赛方面的基础训练。我小学是在家门口的一个普通小学上的,说句不太恭敬的话,老师的见识和水平非常有限。那时候有老师组织课内学习有余力的同学学点额外的数学,但是只会讲等差数列,而且讲的内容没什么营养。其他搞奥数的小朋友很早就接触的数论的知识,我参加工作以后才业余学了一点,也是 just for fun。由于这种低水平的数学训练,我四年级时参加人大附中华校选拔考试,一举被刷,干干脆脆。

六年级,由于我指出年轻的班主任(语文老师)读错的字,时不时被她找茬儿,并且认为我连家门口的普通中学都考不上,只能被“大拨儿轰”到更差的中学。但是我是那种逢大考容易超常发挥的人,直接全校第一,完全凭借考分进入人大附中。

初二有一次,阴差阳错考了年级前几名,被年级组长和母亲大人半威逼半利诱的进了英语实验班。后来更加阴差阳错,初三时赶上了史上最容易、最没有区分度的北京市初中数学竞赛,蒙对一道不会做的填空题(对,填空题),然后被保送,然后无视我的个人意愿把我丢入数学实验班。

坦率地讲,数学实验班并不适合我。周围的人太强,让我自信大减。但那时候傻了吧唧,就拼着学。

在初中的英语实验班里,见到了英语真正好的同学,下决心要赶上。在母亲大人的敦促下,初二开始自学新概念,直到高二暑假报了个班把新概念英语第四册捋了一遍。这件事对高考有个直接的好处,主观题(当年是短文改错和作文)没丢分。

现如今,似乎很多人认为应该把英语踢出高考,浙大知名教授郑强老师甚至用“文化渗透”来说英语学习。我不以为然。英语在科技界就是世界语,科技厉害的就是跟我们若即若离的美国,不学它学谁?别告诉我靠弘扬传统文化能解决这方面问题。我自己的工作是程序员,在网络上看见那些鼓吹中文编程的,我就觉得你有那工夫,完全能把英文学到能读写技术文档,能听懂网络课程的程度。

英语学习,方法很多,我自己主要参考了钟道隆教授的“逆向法”(《逆向法巧学英语》)。从听说入手,防止哑巴英语;多精读背诵,积累词汇句式表达法。当年,我大概新概念第二册背诵了二十多篇,三四两册总共背诵了二十多篇,对口语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数学方面,靠集中刷题,尽可能一锅炖烂。由于没搞过竞赛,也不打算搞竞赛。老师讲到哪儿,我就把我能找来的题都肝一遍。这方法不够科学,但对当时的我足够管用。

想科学一点怎么办呢?首先是不要迷信所谓错题本。大部分做错的题目,都没有回味的价值。重要的是那些你觉得没思路的题目、陌生的题目,你可以将它们标记出来,甚至建立自己的索引。另外,有不会的东西尽快找老师(或其他可以帮到你的人)解决,不留后患。

在如今的我看来,刷题的方法论可参考波利亚《怎样解题》一书,颇为翔实。在相关的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在知识点和实际应用之间建立联系,才能让你想问题的时候“牵一发而动全身”,唤醒较多的记忆。

好友 @张辰LMY 曾教育过我另外两件事。其一,硬算是门基本功。现今高考中常考的圆锥曲线和导数大题,都经常需要大量计算和分类讨论。在这件事上,切记不可畏难。将来你不论是搞数理化还是搞工程,敢算会算均有助力,不怕麻烦更是很多事情得以做成的基础。其二,看不懂可以抄,理解不了可以背。有的解题方法你暂时不能理解,没关系,趁着年轻记忆力好,背下来,假以时日,终可掌握。

我的物理被初中的物理老师毁得不轻,包括“连xx(我的名字)都考了90分,你们都干什么去了”这种话,那位物理老师都说得出来。高中得遇良师,才学到勉强过得去的程度。北大舒幼生教授给我们讲的竞赛课,我这不搞竞赛的也硬着头皮听了不少,亦有裨益。通过这件事,我想说,别怕那跳起来也够不着的东西。你听说过,可能就给你埋下个种子,就算一时搞不定,也可能对你产生些潜移默化的好处。对待你不好的老师,也别因为他们而丧失对自己的信心。他们不值得。

语文是我恐惧的东西。我无法理解主观阅读题想让我答什么,无法在文言文方面开窍,无法学会怎么能写出50+的作文。基础知识好办,凭蛮力即可掌握。到高三,我的策略是战略性放弃文言文。提升作文分数的方法也很简单,我也是突然开窍:加入适当的修辞,排比比喻之类,即可给阅卷人有更好的感觉。当然,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做到言之有物,这是基础。但是,碰上热爱劳动这类作文题,我真的毫无办法。

此外,当年化学生物,非常简单,我这里没什么可说。如果你是和我一样,在智力上非常普通的人,那么一定不要惜力,工夫下足,水滴石穿。钟道隆教授说:学习方法千万条,刻苦努力第一条。在刻苦努力的同时,注意时间精力的分配。高考考的是不偏科,所以尽量在弱科多下工夫,消除短板。答主虽是北京考生,自认不比同年的高考大省的同学差。

大学变为学渣,原因复杂,不予赘述,免扰视听。


user avatar   cao-ling-er-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小时候最大的一笔收入,是高考完,老妈公司的同事,把我高三那年所有的试卷和草稿纸买走了

我赚了3000块,十三年前,是绝对的巨款

后面那个阿姨经常在麻将桌上吐槽,这是自己做过最亏的一笔生意……




高考完了,经常就会有莫名其妙的邀请,爸妈碍于面子,经常带我去吃饭

最常问的就是,你读书的方法是什么

这个问题困扰了很久,尤其是考虑到以后要走商科这条路,我曾经一度想要把方法总结出来,写在小本子上,一个一个的卖钱

没想到现在公众号真的在这样做了

你看知乎上只要是一条一条写的,都是这个套路,一套心法,换个顺序就可以再发一次,可惜据说运营这些公众号的,自己读书都烂成一逼

但是折磨了整个暑假,我还真没总结出来自己有什么秘籍

18岁的智商和脑力,基本就是老师让干什么就做什么

但是这个回答不能说服那些热情的家长们,往往会甩给我一个”装什么装“的眼神;这个回答也不能说服我自己,一个学校那么多学生,老师教的都是一模一样的东西,甚至起床和睡觉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最后高考的差距会哦那么大呢……




我有一个表姐,大我一届,考的北大光华

寝室里面四个人,一个江苏状元,一个哈尔滨状元,这老姐的小说当时还马上要改成电影,叫什么几月份长安

我妈也是从小就逼问我姐,她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我姐也和革命烈士一样,不论是威逼还是利诱,就是不说

虽然后面知道她其实是说不出来,但是说实话,当年还是觉得她有点小气

还记得我初三,她高一的时候,有次家族聚餐,吃完了饭,她说下午带我去玩儿

我以为再怎么也是去玩个电玩,或者滑旱冰,或者看电影

结果带回了小舅舅的家,她给我翻出来了一堆国家地理杂志让我看,她坐在对面做数学试卷

从下午2点到6点,她就一直做做做,我就只有看黄山的怪石头,长江的流域图,美国的黄石公园

心中万马奔腾

浪费我一个周末的美好时光

后面慢慢体会,我姐也算是给我上了一课,能考进Top2的,专注力和学习习惯绝对都是厉害的,才能在一样的中学六年时间里面超过全省其他的小伙伴




有些肺腑之言,只有品,只有悟

那些期盼有一套牛逼的学习方法,用了以后吊打身边的小伙伴的

我只能用这张图来回答


user avatar   Dr.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两天看微信说,学生毕业了请老师吃了顿谢师宴,被拍照上去举报了,两位老师下岗,教了几年学生,老师已经不配吃学生一顿饭了。可能某些领导也觉得老师太穷,家里都没饭吃,需要去蹭家长一顿饭,还跟我们说师德。


user avatar   chen-chen-mu-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是一个全民健身的时代,相信很多人都跑过五公里,五公里跑分两种性质:一种是竞赛类,另一种是健身运动类。而竞赛类一般都会有专业的教练老师去指导,并且非常科学合理,方式方法分类的特别详细。非竞赛类跑步者绝大部分是遵循所了解的比较狭隘的方法去运动,如果你去问一个非竞赛类的跑步者怎样提高五公里速度,或者怎样提高配速,估计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

我比较系统地训练过两年多的五公里跑,因为有专业的老师指导,速度一般保持在17分钟左右,配速一般是3分30秒,其实五公里并不是跑的越多越好,跑的多了反而会适得其反,导致一些不良的拉伤扭伤,会不同程度上磨损半月板。利用一些时间整理出一套可以提高五公里配速的方法,与朋友分享,希望能够帮的上你。

一、小腿力量的训练

小腿是整个身体的支撑。练好小腿的力量,能够不断输出力量。

1、跳绳:如果你是一个新手的话,想要锻炼小腿的力量,那么跳绳是最好的。跳绳不占场地,有一根绳子就能跳了。每天1000个。

2、深蹲:如果你想要锻炼你的小腿力量的话,那么可以深蹲。如果你觉得力量不够,可以一边举铁一边深蹲。

3、半靠墙:如果想要训练小腿的力量,那么你可以尝试半靠墙这个动作。保持深蹲的动作半靠在墙上。

二、大腿力量的训练

如果说小腿是整个身体的支撑,那么大腿是起着带动小腿的至关作用。

1、蛙跳;蛙跳可以在平地跳,也可以在楼梯里往上跳;其方法是将双手放在后背,或是双手抱头,跳的时候最好是将脚后跟踮起,尽量跳高,跳远,跳的过程中要调整呼吸节奏,以30个为一组,进行多组训练。

2、篮球场上往返跑;以篮球场篮筐一头的边线为起点,第一次往返以半场的三分线为终点,第二次往返以中线为终点,第三次往返以另一个半场的三分线为终点,第四次往返以球场另一头的边线为终点,四次往返要全速跑且要一次性完成,进行多组练习。

3、深蹲起跳;站在原地,将双手抱住头,下蹲时,要蹲到底,往上跳时,以最快的速度爆发往上跳,越高越好,以每组50个,进行多组练习。

4、肩上负重上下蹲;将杠铃平衡的扛在肩上,杠铃的重量根据自己需要配置,当下蹲时,速度要慢,下蹲到大腿与地面平行;当上蹲时,速度稍微加快,可以提高大腿的爆发力。

三、腹部力量的训练

以腰腹部为中间点,下半身为力量型,上半身多为协调型

1、卷腹

平躺在瑜伽垫上,屈膝,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脚踩地。双手可以扶在耳侧,或者提高难度,双手交叉抱于胸前。保持双腿放松,用腹肌的力量抬起上半身到30度-45度之间,在最高处停留一下,再缓慢回到初始位置,注意感受腹肌的发力。卷腹时呼气,下落时吸气。

2、悬垂举腿

握住单杠,让身体与单杠垂直,双脚并拢。收缩腹肌,屈膝向上抬腿,直到大腿与身体呈90度,停留一下,控制双腿缓慢恢复原位。抬腿是吸气,放下时呼气。

四、掌握正确跑步的姿势

有一个正确的跑步姿势和正确的摆臂动作,在运动过程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头部:跑步时应该目视前方,头部保持水平,这样才能很好地缓解脊椎的压力,防止脊椎受力过大而造成的疲劳损伤。

手臂:跑步时手臂应该前后摆动,这样才能很好的带动我们的身体,节省身体的能量,让我们跑得更快更远。

腹部:跑步时,应该挺胸收腹,让身体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不要弓腰塌背,否则很容易造成脊椎压力过大,导致脊椎受伤。身体上半部分应该稍稍向前倾,这样可以让我们跑得更加省力,同时也可以很好的减少落地时的冲击力。

腿部:跑步的时候大腿应该带动小腿,这样才能很好的缓冲,从而减轻膝盖的压力,防止膝盖受损,步幅自然有意识地稍大一点。

脚踝:跑步时脚踝一定要活动起来,千万不能太硬,防止脚踝受损,脚踝扭伤。要用脚踝的活动性来带动足弓,从而进行缓冲。

脚部:落地时应该用足弓来进行充分的缓冲,最好前脚掌着地,这样可以很好的利用脚部吸收落地时的冲击力,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好我们的膝盖!








user avatar   hu-tao-jia-zi-82-6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摆烂大队,之前库里受伤一年没打,已经告诉你答案了。所谓赢球文化管理层的水平,其实都是自吹自擂,我看了30年球,我没觉得他们管理特别厉害,昏招挺多。而赢球文化,当你天天输球的文化当然就没了。而传切的本质就是靠库里拉开空间,其他人自由发挥,如果没有库里,这就是NBA最烂的一套体系。当库里不上场的时候,勇士的进攻是全NBA最烂,历来如此。勇士队是伪团队进攻,当没有库里可以拉开空间的时候,这个进攻只能在三分线外传来传去,光有传没有切,而且都是些无用传球。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的平头老百姓是啥都不懂的、啥都做不了的、啥都不想做的贱民吗?

英雄的老百姓关心美国,因为它就横亘在面前。

“Because it's there.”

因为山就在那里,所以英雄的老百姓就想征服一下呐,人类的天性而已,家畜或许不能理解。


全世界所有厉害的东西,中国的平头老百姓都关心:上至国际空间站,卡西尼,奥陌陌,旅行者;下至下水道油布包,煮饭仙人,圆珠笔尖,还有猛禽,幽灵,高精狙,福特号,电磁炮,可燃冰,盾构机,大豪斯,大牛排,电瓶车,鸟语花香,老虎大象,GPS,NMD,M1p,RTX,诺贝尔,太平洋。

我想要的不多。你给不了,我就自己想办法。

不允许吗?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清华大学军训教官使用激光笔对学生扫,并对部分人的眼睛造成伤害? 
  自己孩子查完成绩告诉你清华北大时,你是什么心理感受? 
  国内外的学校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校训? 
  大学的你,谈恋爱了吗? 
  最近参加初中高中同学聚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为什么当初学习好的同学很少来聚会,学习不好的都来了? 
  如何看待施一公上《最强大脑》当嘉宾? 
  为什么清北等优秀大学的优秀学生都不承认自己优秀? 
  小学同学主动加我怎么办? 
  群落的垂直结构是相对于什么垂直?水平结构是相对于什么水平? 
  为什么某些北航大一新生有些人天天把自己能考清华北大,考差了来这里挂在嘴上? 

前一个讨论
有的人认为东林党是好人,但是明朝却灭亡了。有的人认为魏忠贤大奸大恶,而明朝却没事。这怎么解释?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很多东北人会认为自己说的就是标准普通话?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