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何古代汉人能牢牢占据河西却不能稳固地统治河套?为什么明朝丢了河套却能有效掌握河套的宁夏部分? 第1页

  

user avatar   ning-nan-zuo-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明朝从宁夏沿黄河走水运能顺利地通达河套。

谭图标绘的山西行都司西边以及陕西宁夏镇北边这段,语焉不详,没有任何有效城镇、军堡,可实际上这里是有的:

者者口,在河套北,乃入套之冲也。明初,置墩四十于黄河南,列障者者口,以为守御。又有加塔剌、马安、赤步等口,俱为守御处云。

是时,自东胜迤西,路通宁夏,皆有墩台墙堑

所以很难说明初就没要这里,那为什么从东胜到宁夏这段后来就没了呢?因为“永乐初,见亡元远遁,始移治延绥,弃河不守。”

嗯,似乎是永乐的锅。

关于明朝为啥弃东胜和河套,我之前答过一个类似的:

我当时归结明初弃河套的原因是这里没人,既没有蒙古那边敌人,也没有多余军户和民户,所谓大明虽大,却没有一个人是多余的。金末那次华北二十余年的拉锯战造成了北方的没落,终元之世都不曾恢复,直到明初算是稍微反转了一下,朱元璋通过行政命令来进行人口迁徙,以及军户调遣的手段,勉强恢复了北方的一些生态,然而好景不长,随之而来的便是河北、山东的四年靖难拉锯,打完收工之后明朝迁都北京,为了保障北京周边有足够的人口,永乐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把边防压力较小的山西行都司的卫所挪来北京附近,这本应是个权益之际,待山西那边有需要的时候,一如山西左、右、云、玉、高、镇六卫那样,再挪回去,东胜本也应该这样,发现山西那边边防压力上来之后就应该补这个漏洞,结果没想到这事居然寝了,明朝一直在纠结于河套要不要守、如何守,纠结到俺答在丰州川筑城之后,终于不纠结了——想去也去不了了。

正统年间就有人发现,屯戍东胜可以用于屏障晋北和陕北:

正统三年,边将周谅言:东胜州废城,西滨黄河,东接大同,南抵偏关,北连大山、榆杨等口,中有赤儿山,东西坦平,二百余里。其外连亘官山,实贼寇出没必经之地,若屯军此城,则大同右卫、净水坪、偏头关、水泉堡四处营堡,皆在其内,可以不劳戍守。非惟可以捍蔽太原、大同,亦所以保障延安、绥德也。时不能用

“时不能用”这四个字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那为何明初不把河西的卫所内迁北京呢?大概是那边一直有边防压力在,比如北元名人哈剌章直到洪武二十九年的时候还在甘肃外边溜达:

洪武二十九年五月癸未,甘州护卫将士巡边至供窝儿,获胡人乃哈歹等,询知逃寇祈者孙乞奴往哈梅里、哈剌章往速剌讨来川、伪王撒户失加往朵工。事闻,诏陕西行都司及肃府护卫:‘祈者孙已远遁,宜勿追;哈剌章在讨来川,不可不捕。’”

而且,永乐即位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帖木儿犯边的消息:

永乐三年二月庚寅,敕甘肃总兵官左都督宋晟曰:回回倒兀言,撒马儿罕回回与别失八里沙迷查干王假道率兵东向……

所以自始至终永乐就没敢打河西卫所的主意。

这里做个设想,如果永乐即位之后,有一拨蒙古人盘踞山西边外的净州、砂井一带,你猜他还会不会撤东胜?

我觉得不会。




  

相关话题

  三国中经历了魏、蜀、吴整个兴衰时期的人物有哪一些? 
  秦灭六国的时候,为什么其他国家不援助? 
  历史真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吗? 
  如何评价绿色和平5月13日关于武汉转基因大米的报告? 
  如何看待「 3.15 晚会曝光山东敌敌畏养殖海参」出现反转,事情真相是怎样的? 
  中国人民是全世界最善于忍耐的人民吗? 
  明朝和清朝各方面比较,哪个更好些? 
  俄罗斯平时怎么管理加里宁格勒? 
  为什么农用车的声音都是崩崩崩的连续爆炸声? 
  中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电影《大明劫》?
下一个讨论
手动剃须刀和电动剃须刀哪个好?





© 2024-06-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