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解决中国的超低生育率问题? 第1页

              

user avatar   chai-50-1-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解决不了,因为中国的楼房就是为三口一家设计的,寄希望城市中产生二胎是没可能的,生了住哪儿,如果中国的户型继续向一室一厅演进,一胎都成问题。所谓两室一厅,90平左右居多。现房价之下,普通城市家庭能负担的上限就是这么大。住房结构导致中国的生育率一定上不去,以后也不可能上去。注意三口一家实际已经低于世代更替率了,如果延续这样的结构,人口将以2的指数级别降低,第一个代是1,第二代变1/2,第三代变1/4,到第五代中国人口就会低于1亿,大概就是100年后,同时伴随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未富先老,相比之下拉美那都是小儿科。除非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的居住方式。中国、韩国的生育率低,甚至比发达的欧美日还低,就是因为中韩以居民楼为主,而欧美日以独栋为主。无论育儿成本,还是生存、居住成本,中韩的负担都超过欧美日。

美国中产

日本中产

德国中产

英国中产

而中国中产

这都不是一个画风。楼房和独栋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生活方式。虽然都叫“中产”,但中产和中产是不一样的。欧美日的中产,周末除除草坪,泳池放放水,打理打理房子,拉着自家的游艇到湖里钓钓鱼,或者开着自家的房车去野炊。而中韩的中产们呢?对割草机、明矾、梯子、游艇、房车有消费动力吗?周末最多也就是把车从小区地下停车场开出来,拉着一家三口去迪士尼然后下馆子,晚上回去啪啪啪,就这么点追求了,反正我是没在抖音刷到过有周末开游艇、房车去郊游的,即便有,那也是前百分之几甚至零点几的家庭而已,这些家庭放美国可能都住庄园了

可以参考一下日本电影《家族之苦》共有三部,堪称日本版我爱我家。作为一个东京的上班族家庭,他们家是这样的

这栋房子占地150平米,有两层,一层是开放式厨房、餐厅、客厅、后院,二层是4个卧室,住着夫妻两个、爷爷奶奶以及两个孩子。

2017年,大导演兼演员黄磊“借鉴”了一个《麻烦家族》,但扑面而来的违和感,你就知道这并不是中国人的生活

在中国住这样房子的人,会像《家族之苦》那样为生活琐事烦恼、闹出各种各样笑话吗?

中国中产阶级的模范,不是《家族之苦》这样的日本家庭,而是《家有儿女》这样的。那么请问2019年的中国有多少家庭能达到2004年刘梅夏东海他们家的生活水平呢?


很多人说中国人口太多,平原太少,没法像欧美日一样大多数住独栋。真的如此吗?举例看看北方山最多的山西农村是什么样的。

放大后

带后院的730平米

不带后院的400平米

而欧美日是多大呢?

可见400平已经是非常豪华的面积了,放欧美那也不小了。所以中国真没法像欧美日那样吗?最差学东京每户150平总可以吧。google map上看看山西农村,没有一个面积低于200平的,更不用说平原上的城市了。

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知道如果不搞计划生育,会发生什么吗?

现在我国是14亿人口,如果不搞,那可能能堆出20亿人口。

14亿人口,需要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尚且费了一番功夫。

20亿人口,需要确保的耕地红线,就是25-27亿亩。

中国大陆上,从来没有开出过那么多的耕地。

多出来那么多耕地需求,得,工业别搞了,城市化别搞了,退耕还林也别搞了,大家全都去种田,水土流失,等着马尔萨斯来收割,或者乞求北美大平原能稍微降下一点恩赐?

北美大平原会回复你的乞求吗?他们只会说,看,你们身边的,那些不都是食物吗?或者,你们想要食物,为什么不拿自己的一切来换呢?虽然你们在我这里要挨鞭子,要服从我的一切癖好,但留在你们本国,可是要饿死的啊!


在我们能确保北美大平原,恒河平原,亚马逊平原……这些地方,都能不受阻碍地为我们持续提供粮食之前,只使用中国国内的耕地,人口的极限,也就是15亿这个量级了。我们根本不需要也没有这个勇气,去提高自己的生育率。

反之,当我们能够确保北美大平原,恒河平原,亚马逊平原这些地方,能够稳定地为我们供应粮食、大豆、肉类、奶类……的时候,人口自然而然,就会重新加速提升。


user avatar   wang-hug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啥要解决? 看看中国职场的年龄歧视,动不动辞退35岁以上员工,JD里经常明目张胆的写着必须40岁以下。。说到底还是人太多,人太贱,看看欧美职场圈,即使是码农,也有大把白胡子苍苍的老头。35+明明是经验最好的时候,智商+情商+职场技能 都有很好的平衡,为啥这个时候就不能工作呢?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战争。

我不是战争的崇拜者,但是从古到今,当人类社会走入死路的时候,几乎都是靠战争把整个社会给激活的。美国有一波婴儿潮,也就是二战结束后一波超高生育率早就的人口激增。不仅美国有,日本也有,中国也有,英国也有,也就是说,所有的国家在二战一结束,在国家被打得破破烂烂生活质量低于正常值的时候,都有一波婴儿潮。

所以生育的意愿跟物质条件没有直接关系,而是跟生活变好的加速度正相关。生活变好是多个维度的东西不能简单用GDP来衡量。比如二战之后,不用到前线伤残了,不用跟老婆几个月不见了,不用担惊受怕了,这些感受都是实实在在真切的生活变好。所以各国的绝对经济情况虽然都大大不如从前,但生育意愿却都十分高涨,造出的人口远多于战前。

反过来,如果生活变好的加速度停滞了,也就是生活虽然也在按部就班的变好,但是速度越来越慢,甚至不如从前变好的速度快(加速度为负),那么就没有太强的生育意愿。遇到这种情况,通常政府会发动战争。

战争的好处非常多,、

第一,战争可以消耗多于的人口。

第二,战争可以重塑人民的价值观

第三,战争可以让中央更加有权威

第四,战争胜利可以带来增长空间

第五,战争能够促进科技进步

只要战争胜利,就可以在战后激活整个社会的活力,进行一波大发展。这也是为什么人类历史那么多年,大家都骂战争,都说它残忍,但是总是戒不掉它的原因。

以当前中国不愿生育的年轻人来说,男的拉到战争真刀真枪地干两仗,女的放到城市里,经历几次大轰炸,大饥荒,眼睁睁看看自己身边儿惨死几个人。什么生孩子生活质量降低,没房子不生孩子,婆婆不伺候月子不生……什么毛病都没了!当一个人发现原来活着都是那么美好的事情的时候,自然而言就会有生育的欲望。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长辈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愿意多生孩子的原因。不仅仅是响应国家号召,而是经历过那些苦难对哪怕物质匮乏的生活都充满感恩。

因此,我一直都觉得“帝国主义”之间的狗咬狗,未必如同马克思所说的单纯地因为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许多人性上的东西其实是超越了经济物质得失的。

鉴于此,我对世界未来的局势忧心忡忡。大家其实都知道重启国家发展的钥匙是胜利的战争,可是所有的战争都难以预料其结果。重生或者彻底衰败,没有谁感轻易赌。可是吧,越是这种时候,业余政客就越能浑水摸鱼。业余政客最恶劣之处就在于他们根本就对历史文化,国际局势一无所知,于是屡屡搅局还自以为自己了不起,最后把国家推向战争的边缘。等到再来一个狂人推一把就让整个和平不复存在。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当年的希特勒也是民意呼声最高的领袖,也是被选民送入总理府,也同样是一个对国际政治一窍不通的外行,也同样是用民族主义来煽动蛊惑民心,也同样排外自大死不认错。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大家可以想一想,明初两千万人口的时候把蒙古打得遍地找牙,不仅把蒙元赶出中原还一次一次远征到草原上吊打蒙古人。而后在人口快一个亿的时候,被十几万辫子军揍得哭爹喊娘。

人口其实不是问题,问题是都是些什么人。像明末《金瓶梅》里西门庆这种人,多一个就是多一个祸害。


user avatar   lin-xi-bang-b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超低生育率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一次分配失衡的问题。二次分配可以缓解,但是不能改变这种趋势。因为问题的源头不在二次分配上,社会福利再好也代替不了工资。欧洲的福利社会陷阱,归根结底就是拿二次分配治一次分配的病,早晚得死。

帽子姐开车的时候说过,生孩子这事:一,不好玩,二,严重亏损,所以乖乖带套。基本上解释了超低生育率的原因,杀头的生意有人做,赔本的买卖没人干。最简单的道理。

为什么是个一次分配问题,就是资产阶级对于无产阶级剩余劳动价值的剥削,到了无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根本不足以满足建构一个正常家庭的开销。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总不能凭空供养一个孩子吧,人不可能无条件的透支自己。

资本家占用了员工过多的时间,这种过分的剥削导致公民本来应该履行的对于社会的义务被剥削了。资本家在剥削全社会的公共物质,为自己创造财富。二次分配,又从资本家手里拿不回来足够的税收,实现社会与资本之间的平衡。长期来看,公共资源只出不进,所有的发达国家都面临的债务压力,归根结底就是如此。

所以,哪怕国家对于社会投放大量资金,扩建幼儿园和中小学,提高生育福利,最多也只能解决,生孩子不好玩的问题。对于,生孩子亏本这件事爱莫能助。哪怕直接发钱也没有用。况且,通过二次分配发钱,本身还会极大的降低分配效率。国家也收不到足够的税来维持这个循环。

可以这么说,超低生育率是一个社会市场经济成熟后的必然,是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决定的。要改出低生育率,在男男女女这点问题上做文章,啥用没有。不敢在分配方式上革资本主义的命,解决不了问题。

不信你去看,公务员,教师,事业单位,央企,国企,越是接近按劳分配,越是注重保护员工履行社会义务的单位,出生率越高,哪怕钱拿的少了一点。

当然,还有一个暴论,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一直是用剥夺下层人民的生育权,通过统治阶级开枝散叶,进行人口替代来达到种族延续的,如今,有人敢吗?


user avatar   xu-ze-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唔吾有一妙计,可顺利解决生育率,财政等各问题。只可惜茫茫答案海,答得晚了……

“生二胎第二套房贷款0利率”即可!

韭菜可以更用力地割,韭菜们还会前赴后继。所有的下一代不但拥有生育的激情,还有购买二套房的动力!连农村人口想要优生优育的,都不得不上车买一套多生一个,生怕某个娃娃将来想去城市发展了没有落脚之处。

而且贷款0利率,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一直调控0利率的贷款比例。永远都不怕人买乏了生乏了。


user avatar   babyquant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为什么要解决?

之前有小道消息说中国2019年1-11月出生人口1000万,算上12月估计也就1100万,比2018年的1500万断崖式下跌;但现在统计局公布了,2019年出生人口也有1400多万,仅仅比2018年少了58万,不存在断崖式下跌。所以,之前说的低生育问题并不存在。

其次,未来人口下降速度也不是很快。据专家估计,也就一代人少一半,但哪怕出生人口一年1000万,人均寿命77,那么也有7.7亿人,依然跟美欧的总和想当,还是很多人,各种工业体系也可以很完善,人均资源还更多了,其实一切都岁月静好。

最后,哪怕真的人口从14亿的峰值到7亿再到3.5亿,那依然可以很牛逼。现在美国也没有3.5亿,都可以这么牛逼,我们3.5亿的时候,估计美国已经4亿,很可能我们的人均GDP就超过美国了。现在我们人均GDP是1万美元,美国6.2万美元;等到将来我们3.5亿人口美国4亿人口的时候,很可能我们人均GDP有10万美元,美国9万美元,那时候我们这3.5亿人活得估计非常滋润——

  • 地铁不挤了;
  • 春运不用抢票了;
  • 上下班不塞车了;
  • 旅游景点不用排队了;

然后985、211大幅扩招,普通学校因为缺人都办不下去了,人人都是211.

小县城没人也关了,省级市大面积合并地级市,广州早就吞并佛山了,深圳早就吞并东莞了,人人都住一线城市,没有谁有优越感了。

其实这画面不也挺好的。


user avatar   yuan-fang-qing-m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人想生10个宝宝,有人却连一个都不想生,两者都宣称自己是对的。

那么,人类究竟应该生几个孩子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人类的生育数量,究竟是由什么来决定的?

家庭生育孩子的数量,是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

这一切,都可以用经济学来解释。

而且,动物界也遵循同样的经济学定律。

动物生育数量的巨大差异

同样是为了繁衍下去,动物之间采取的生育策略,差异非常巨大。

人类一年最多生一胎,每胎一般是1个,极其偶尔的时候多胞胎。

但有些生物,生育数量极其庞大,有一个月生一窝的,还有一次繁殖排卵上百万乃至于更多的,其繁衍能力完全吊打人类。

生出这么多宝宝后,完全不管,任其自生自灭。

百万后代里,只要有一只避开了天敌,成功长大并产下后代,自己就算成功了。

好像成功概率远大于只有寥寥几个后代的人类。

是多生好,还是少生好呢?

纵观整个自然界,我们可以发现这么一个现象,越是低等的生物,繁衍能力越是恐怖,以数量来弥补质量的不足,通常来说完全不理会后代的死活。

而越是高等的动物,繁衍后代的数量就越少,培养周期就越长,投入极大的资源和时间,精心照顾,确保每一个后代都能成为优秀的个体。

这几乎是一个定律,无所谓谁对谁错,每种动物都选择了对自己最优的生育策略。

而人类社会中的生育规律,也遵循这一定律,每一个阶层的人,都选择了对自己最优的生育策略。

穷人养一个孩子是真的便宜

在人类社会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这一现象。

穷人倾向于多生,富人也倾向于多生,而中产倾向于少生,其生育选择截然相反。

无所谓谁对谁错,每个阶层的人都选择了对自己最优的生育策略而已。

现在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这一现象。

为什么穷人倾向于多生?

听说养一个孩子会消灭一个百万富翁,为什么他们还敢生这么多?

很多人说,自己不生孩子是因为很穷,没钱生。

不好意思,你能说出这样的话,那说明你还不够穷。

因为能说出这种话的人,是典型的中产阶级。

在研究为什么穷人倾向于多生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研究清楚什么叫穷人。

根据联合国的标准,每日收入在1美元以下的,算贫困人口,也就是月收入30美元,折合210人民币,换算成年收入2520元左右。

这个标准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定为1美元而不是2美元?

联合国的这个标准,是按照人类最低生存条件来的,每个成年人类每天的最低热量消耗为1200大卡,食物的摄入低于这个热量,躺着不动人都会被饿死。

每天摄入的食物达到了2100大卡以上,人才有可能从事基本的重体力劳动。

所以联合国制定了标准,每人每天摄入的食物应提供2150大卡热量,而这些食品支出如果超过了总收入的63%,则为贫困人口。

多出来的那37%的钱,是拿来买衣服,买油盐酱醋的。

这个标准的制定,合情合理,无可挑剔。

但食品的价格在各个国家千差万别,而且计算起来太过复杂,并不直观,所以联合国在统计了平均食物价格后,定出了一个标准,就是每日收入1美元,为贫困人口的临界线。

而每100克大米,含有热量350大卡,600克大米就能提供2150大卡左右的热量,约合1.2斤左右。

目前,中国对稻谷的收购价是每斤1元钱左右,对小麦的收购价,是每斤1.12元左右,蕴含的热量都差不多。

所以,每天只需要花费1.2~1.5元左右的食物成本,就能养活一个人。

按63%的系数算,一天2.5~3元的收入,就可以满足这个热量要求了,农村居民就饿不死。

当然,考虑到城市居民购买粮食的价格可能会翻倍,那么日收入的要求我们提高到5~6元比较合理。

按6元算,一年的收入,不应该低于2136元。

达到这一要求,人就可以解决温饱问题,饿不死冻不着。

所以我国的贫困线,定为了每年收入2300元。

经过这几年的大力扶贫后,目前的中国已完成全部脱贫,但以前的贫困人口数量破亿。

这些,才是真正的穷人,月收入不足200元的存在,和你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你买不起北京的房,这不算穷人。

你买不起北京的车,这也不算穷人。

你买不起北京的米,这才算真正的穷人。

那些虽然买不起房买不起车,但是每天搜各种减肥健身攻略的人,就不要高喊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了。

你以为土豪指的是马云?

其实指的是你自己。

你这样头疼减肥的人搁过去,大地主谈不上,但至少也是一个富农的身份。

在那些饭都吃不饱的人群里,你已经可以算仇富对象了,因为你们的生活条件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对于这些真正的穷人,或者条件稍好一点的穷人,他们和你完全生活在两个世界,城市里呆惯的你甚至无法理解这世界上为什么会有人居然买不起米。

那么,你的思维观念和生存逻辑,自然和真正的穷人也不一样。

养孩子很难?

来,今天给你算笔账,让你知道穷人养孩子有多容易。

对于这些真正的赤贫阶级来说,他们一无所有,家徒四壁,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双手,一旦自己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劳动换取生活需要的粮食,就得死,活活饿死。

而他们,也不可能通过理财什么的逆转命运,甚至没这么考虑过,这和他们实在太过遥远。

所以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存钱不如存孩子。

养一个孩子的投入实在是太低了。

刚才给大家计算过,养活一个成年男性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对于农村而言仅需要耗费1.2~1.5元,如果是孩子那么热量消耗还会减半。

换句话说,养个七八岁的孩子,每天耗费在食物上的资金大约为0.6~0.7元,每个月耗费20元即可,也就是每天多添一把米的事。

如果是婴儿,那么还可以再减半,每个月10元。

至于衣服,老大穿完了可以给老二穿,老二穿完了可以给老三穿,一件衣服可以穿20年。

按这种养法,只要把孩子养到七八岁,就可以开始帮家里干农活,成为半个劳动力了,其给家庭创造的收益就已经开始大于支出了。

养到14岁以上,女娃就可以出嫁了,收一笔彩礼,男娃就已经成为了正式的壮劳动力,开始能给家庭创造大量的财富了。

此时,自己未来的生活就有保障了,老了病了,至少会有自己的孩子给口饭吃。

穷人们怎么算,这都是一个稳赚不赔的生育决策。

如果运气好碰到一个有出息的,能攀升到中产阶层,在城市里生活,天天操心减肥,每天头疼的事从买不起米变成买不起北京的房子,那简直就是祖坟冒青烟,赚大了。

过去几千年里,中国的穷人们都是这么来制定自己的生育决策的。

用这么廉价的食物喂孩子,只图吃饱就行,孩子营养不良怎么办?

孩子生病了怎么办?

一次养这么多孩子,怎么带的过来,不24小时盯着,万一磕着碰着怎么办?万一碰到危险怎么办?

这两个问题,其实可以一并回答。

你以为穷人们需要精心照顾十个八个孩子,其实他们只需要照顾第一个就可以了。

第一个孩子长到四五岁,就可以去带下面的孩子了,七八岁的孩子就可以称之为后面孩子的半个爹妈了。

长兄如父,长姐如母,你以为古人是给你说着玩的?

古人的家庭真的是那样的,兄姐如父母。

当然,七八岁的孩子自己就贪玩,带孩子不可能太细心。

有些小孩在田里乱吃东西拉肚子了,有些小孩玩着玩着就掉井里了,有些小孩戏水掉河里了。

这都很正常。

即便什么灾祸都没遇上,得病而死,概率也是极大。

解放前,古代的皇族吃最精细的食物,配最好的太医,有宫女24小时照顾,那又怎样?

宋代皇室的孩子夭折率45%以上,清代皇室的夭折率42%以上。

普通农户,生10个孩子,能有4个活到成年就不错了,你再怎么精细照顾也没有用。

既然如此,多生才是最好的策略,剩下的都看命,不需要特地照顾好某几个。

至于管理,放羊式管理就好了,爱怎么长就怎么长。

至于教育?那肯定是不会在这上面花费一分钱的。

甚至有些穷人家长,连国家提供的免费义务教育都不愿意让孩子去上,嫌耽误干农活。

以前你也许看过这样的新闻,贫困山区的父母阻挠孩子去上学,把上门劝学的老师给轰出去,哪怕国家免费都不愿意让孩子上。

这并不代表那些家长傻,而是因为他们足够精明。

因为他们养孩子,就是指望孩子干农活的。

上学有啥用?

为了上学干农活,这和他们的生育初衷是相违背的。

现在很多贫困家庭的父母,之所以同意让孩子上义务教育,也完全是因为会基本的读书写字才能出去打工,而打工赚的钱比种地多,仅此而已。

所以你才会看到,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完初中就去打工了,只上九年义务教育。

只有极少数特别有天赋的孩子,其家庭才愿意支出每年数千元的费用,供其读高中,试一试考大学。

这些家庭把这个读高中的决策,视为重大家庭决策,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其父母这么做确实冒了很大的风险,比养一个孩子到初中开支大多了。

觉得任何人都应该读高中考大学,视不读高中的人为奇葩,这是不对的。

你有你的世界,别人有别人的世界。

这么穷养出来的孩子,会不会不孝顺呢?

按很多毒鸡汤的说法,没有能力给孩子带来良好的生活,就没有资格让他来到人世间,否则孩子未来会恨你一辈子。

什么叫良好的生活?

吃最好的奶粉,穿最漂亮的衣服,周周都要上课外补习班,什么都用最好的,长大了家里还得准备好婚房。

不然孩子就肯定恨你。

乖乖,这么养孩子,谁养得起啊。

按这个逻辑,那些穷苦家庭里的孩子,岂不是要恨死父母?

但实际上,这种穷苦家庭养出来的孩子,相当的孝顺父母,特别容易感恩。

因为他们从小到大,看到的一切都是穷,自己的父母活的相当的苦。

父母过的这么苦,还费尽心血把我拉扯大,我长大了要是不孝顺他们,反哺他们,我还是个人么。

而且这种穷困家庭的父母,一定是从小就在灌输这样的孝道观念,家里穷,父母养你不容易,等等。

总之,穿哥哥姐姐的衣服,每天吃口糊糊长大的穷孩子,不孝顺的是极少数,绝大部分都很孝顺。

这样的案例很多,也许你自己的爸妈就是这么长大的。

但那些锦衣玉食,父母掏空钱包给自己准备好房子车子的金贵孩子,虽然绝大部分也很孝顺,但这个孝顺的比例绝没有提升到100%。

相反,两者的孝顺比例,是差不多的。

甚至,穷家庭的孝顺孩子,比例可能还要略高一点。

你愿意周周给孩子上补习班,十几岁就给孩子准备好婚房,那是你自己的选择,不要用这个来绑架穷人。

该孝顺的孩子,不上补习班,不给房子,也会孝顺。

不孝顺的孩子,天天上贵族学校,毕业就给十套房,还是不孝顺。

既然如此,中产阶级何必要这么金贵的养孩子呢,和穷人一样养孩子不好么?

难道是因为计划生育?

不,这和计划生育无关,欧美社会的中产也不生孩子。

因为少生孩子,是中产的最优生育策略,和穷人恰好相反。

中产养一个孩子是真的贵

看完了穷人养一个孩子有多便宜,下面聊一聊中产养一个孩子有多贵。

在凭肉体力量决胜负的远古社会,人多就是力量,没有什么中产一说,大家都在拼命生孩子,有多少食物就生多少孩子。

但是在人类发明了科学技术,凭借技术获得强大的力量后,事情就有了改变。

对于某些家庭来说,无脑扩大后代数量,并不一定是最优的选择。

就好像动物,在食物链上的地位攀升后,其后代数量也会减少,集中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培育出一个更优秀的后代。

人类社会的情况更甚。

在现代社会,凭借科学技术的加成,一个人的生产力可以是另一个人的十倍,甚至一百倍,一千倍。

这是凭孩子的数量永远不可能达成的奇迹。

而做到这个奇迹,需要教育,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在教育领域进行大力投入,当突破某一个临界点时,一个人的生产力会发生质变。

这种质变,可能会带来一个家庭的飞跃。

中产阶级集中全力,把所有资源投入到一个孩子身上,供养其至大学毕业。

天赋差,找一份普通的工作,过着和自己一样的生活水平,找个对象,下个蛋,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

如果天赋好,那就不得了了。

年薪十万,年薪一百万,年薪一千万,这都是有先例的。

但这些幸运儿全部都是识字的,都是拥有了教育的力量才赚到如此巨额财富的。

没有当年教育的投入,他们绝不可能如此厉害。

至于买房子,那不算消耗,算资产保值,传承给后代的财富。

只有花费在教育上的钱,才是真正的消耗。

这就是中产阶级的生育策略。

教育上的费用太高,中产阶级的收入,供养1~2个孩子搞教育就已经很困难了,不可能太多。

而只生育1~2个孩子,带来的另一个后果就是承受不起任何孩子夭折的损失,尤其是独生子女。

1%的夭折率,他们都无法忍受,别说什么30%,40%了。

所以这就带来了对孩子无以伦比的重视,捧手里怕摔了,含嘴里怕化了。

奶粉用最好的,衣服用最好的,头疼脑热立刻去医院,给我开最好的药。

夭折率必须降到零,0.0001%都不行,我的孩子必须活到成年。

这么一来,养孩子的成本自然跟着水涨船高,反过来又再度制约了生育孩子的数量。

但中产的生育策略是没有错的。

我们从社会实际运转的结果来看,重视教育的中产,其家庭财富永远比贫困家庭多,而且财富差距会越来越大,这就说明中产的选择是正确的,集中财富投入到1~2个孩子身上,是最优的生育决策。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少生优生最赚钱的状况,是因为教育带来的生产力差距,太大了。

贫困家庭的生育策略和中产家庭的生育策略虽然截然相反,但谁都没错。

富裕家庭倾向于多生

但是当家庭的财富积累到一定阶段,突破了中产阶级,达到了富裕阶级的时候。

人类又开始重新变的倾向于多生。

因为限制中产的最大因素,教育费用,已经不再是个限制了。

很多中产觉得每年花一两万在教育上实在是太贵了,因为加上其他吃穿医疗花费,一个孩子的养育费能达到每年两三万。

而很多入门级中产一年的收入才五六万,虽然比年入四五千的贫困家庭强,但扛不住如此之大的教育消耗。

但年收入提高到五六十万,乃至于百万的顶级中产,也扛不住教育的消耗。

因为教育的消耗不是一个固定值。

一年教育费用一两万的标准是有的,一年一二十万的标准也是有的,每年上补习班再花掉个十几万的家庭也是有的。

看你打算怎么搞教育这个军备竞赛了。

在这个消耗范围内,教育费用投入的越多,收益自然就越大。

年收入50万的家庭,根本扛不住每年20万的教育消耗,所以还是只能生1~2个。

但这个教育的费用,是有极限的,边际效应越来越低,投入到一定程度后,再投入就没有用了。

年入50万的中产家庭,上一年学费20万的贵族学校会心疼到发颤。

但年入上亿的富豪家庭,还是只能上这个标准的贵族学校,一年的学费不可能突破到2000万。

换句话说,你再富,每年对教育的投入上限,就是几十万的样子,再多没有意义,不会对后代的实力有丝毫增强。

对于中产来说,哪怕是顶级中产,一年几十万这都是一个巨大到可怕的数字。

但是对真正的富人来说,这算个啥。

1个亿,按银行4%的理财收益算,一年的利息是400万。

按教育费40万的投入算,可以支撑10个孩子。

至于房子什么的,对于真正的富豪来说,也不算个啥。王

健林家里有2000亿资产,全存理财每年可以赚80个亿。

一套豪宅多少钱?

1000万?

一个亿?

假如王思聪找了个老婆,生一个孩子家里老爷子奖励一套亿元豪宅,你一年能生80个出来?

你敢生,老爷子就敢给奖励。

港澳台很多人嫁入豪门后大生特生,然后一直带娃,就是这个原因。

对于真正富人而言,养孩子的任何消耗都不算消耗,至于房子,别说房子算投资,就算按消耗考虑,那都不是个事。

所以富人们的生育决策,考虑的就是另一个维度了。

只有多生孩子,才能筛选出有足够能力的接班人。

一个聪明的爹和一个聪明的妈,未必能生出一个聪明的娃,也许只是个蛙。

恐怖的钠单质和恐怖的氯单质生出来的宝宝,也许不是杀人利器,而是一个氯化钠,俗称盐。。。

把家族财富交给一个氯化钠来掌管,自然是很荒谬的,所以要多生几个。

儿女要足够多,孙子孙女也要足够多,这才保险,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不然碰到王思聪这样不打算结婚也不打算要小孩,还不听老爷子安排的后代,你能咋办?

在富豪家庭,孩子多的好处是很大的。

不仅仅是挑选合格继承人的问题,也能确保自己的老年无比的享福。

孩子多了会争家产?

对嘛,去争嘛。

你要怎么做才能从老爷子手里争到家产?

赌王子孙一堆,老了完全不愁没人照顾。

因为给赌王养老,日夜伺候赌王的资格,那是要靠抢的。

谁敢嫌弃老年的赌王?

儿女们争都争不过来。谁在病床前伺候的时间长,谁能争到的遗产理论上就会越多。

什么忙于上班没时间照顾,这在赌王家里那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天大的工作都没家里老爷子的身体重要。

如果赌王只有一个孩子,那就惨了。

是孝顺还是不孝顺,听话还是不听话,那不是赌王能控制的,只能看这个孩子自己心情了。

所以真正的豪门,一定倾向于多生孩子。

今天中国大陆的新生代豪门,因为时代因素,独生子女相当多。

这是一个罕见的历史奇景,未来必将消失。

港澳台那边的老一辈富豪家庭,其多生多养的状态,才是真正的豪门生育观。

因为这么做符合豪门的利益。

中产家庭因为资源不足不敢多生,但富豪家庭的资源太多,用在一个人身上过于冗余,而且他们家里是真的有皇位的,需要足够优秀的继承人。

所以,富豪和中产,选择了不同的生育策略。

让中产多生,国力会最大化

分析完穷人、中产和富豪不同的生育策略后,我们会发现虽然大家的财富不同,但没有一个是傻子,大家都是遵循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向去生育的。

为什么中国的生育率正在飞速下滑?

为什么所有的富裕国家生育率都在下滑?

因为任何进入到中产阶层,开始重视教育投入的家庭,其生育率都一定下滑。

而富裕家庭在任何国家都永远是极少数,其生育数量的高低对社会总体来说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中产家庭越多,贫困家庭越少的国家,其总体生育率就越低。

只有当一个家庭彻底放弃对教育的投入,只要求孩子吃饱就行,其养孩子的费用才能大幅度降低,降低到一个养孩子稳赚不赔的水平。

但这样的家庭,无疑大概率沉沦在贫困水平,子子孙孙都去放羊,只有极少数幸运儿能突破阶层,成为中产。

一旦进入中产,家庭就一定会开始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因为这样才能保证家庭的持续富裕。

只要开始重视孩子的教育投入,生育率就一定雪崩。

不能说这种生育策略错,但这就是现实。

随着中国义务教育的普及,随着中国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开展,随着教育能让人翻身理念的推广,随着读书无用论的退潮。

可想而知,未来的中国生育率必然是越来越低,因为在那些偏远贫困地区疯狂生育的家庭,越来越少了。

中产家庭越多,生育率越低,这个规律全球皆准。

中国会越来越富,贫困家庭的数量会越来越少,所以中国的生育率会越来越低。

所以,计划生育赶紧取消吧,这生育率拉不回来的。

另外,应该再出点政策降低教育费用,或者给点生活补贴,努力降低中产的生育成本,因为中产家庭的孩子,才是真正适应工业时代的人口。

在出生总人口注定有限的前提下,让中产多生几个,可以让中国的国力最大化。

作者:远方青木(ID:YFqingmu)

原文:生多生少?人类和动物都进化出了最优的生育策略


user avatar   zhi-xu-yixiao-bu-xu-c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1.国家发媳妇。

2.国家养孩子。

3.国家承担教育经费。

4.国家为成年的孩子提供就业。

5.国家提供低价优质医疗。

6.国家提供养老。


国家:这我都干了,你干啥?

我:我天天在家生孩子。


user avatar   fu-chou-zhe-16-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力研发人工子宫!

相信我,解决发达国家超低生育率只有这一条正道。

其余的都不过是缓兵之计而已。

————————————

话说谁说我是国家主义了?

我可是地道的技术主义。

放在群星里面属于平等+极端唯物那类的。

所以我只是提出最优解而已。

实际上,养从来就不是问题,生才是大问题,为什么生是问题?

因为生是有风险的,对于发达国家女性来说,尤其是能独立自主的女性来说,生育是一件可以选择的事情,因此,既然我不生孩子可以过得很好,我干嘛要去遭罪呢?

而如果有了人工子宫,孩子可以直接用最安全,最理想的方式繁育出来,大家要做的只是然后由适合的家庭去领养不就好了?

难道说,诸位眼里,只要不是从人的子宫里面出来的人,就不算人了么?

还是说你们觉得,人类就算技术再进步,也不应该将女性从生育的风险中解脱出来么?

恩?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我国对人口增长与减少的态度? 
  为什么大学生竞争会被说内卷,而高中生竞争叫努力? 
  印度如果也实行计划生育,地球人口不会超过80亿? 
  如何评价【北大教授曹和平:人口增量比20年前大减,人均收入会增加】的观点 ? 
  对于一个大量居民参与制贩毒、传销或人口买卖的村庄,将其「从地图上抹去」有哪些不可行性? 
  日韩生育率暴跌是不是因为美国压榨太狠? 
  生活在区/市/省/国界线上是什么体验? 
  请问如何看待这些人口中的“民族主义”? 
  人口老龄化不是一件好事情么? 
  城市化、现代化导致生育率下降的完整逻辑链条是怎样的?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中国2020年出生且到公安部登记的新生儿共1003.5万人?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看似聪明,实则很傻的行为?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