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日本也有人利用了模型铁路来模拟不同隧道结构与车辆形状,探讨这些因素对隧道微气压波的影响,B站有朋友制作了中译的视频:
【【中字】【前篇】用N比新干线模型再现隧道咚!(隧道微气压波)-哔哩哔哩】 https://b23.tv/0kaizVy
【【中字】【中篇】用N比新干线模型再现隧道咚!(隧道微气压波)-哔哩哔哩】 https://b23.tv/9LvvhW0
不过暂时后篇未上载,大家可能要用梯子来看生肉了。。。
------以下为原回答------
事实上,连 @中国铁路 的回答也没有全面的探讨高铁隧道口特殊设计的因由。
高铁隧道口需要特殊设计,这个问题是1980年代日本的新干线进行第一次提速的时候开始出现的。在1980年代,新干线开始进行提速,东海道/山阳新干线从210km/h提速至230km/h,而东北/上越新干线则分两阶段,从210km/h提速至240km/h。但在提速运行的同时,居住于新干线隧道口附近的民居,开始受到一些新问题困扰。他们投诉说,有时候在隧道口附近,突然会出现一声好像打雷一样的爆响,这不单对民居构成惊吓,有时候连窗户的玻璃也因强大的爆响而破碎。
当时是国铁民营化分割后不久,新近成立的铁道总研,与参与运营新干线的JR会社(当时有三家:运营东海道新干线的JR东海、运营山阳新干线的JR西日本,与运营东北/上越新干线的JR东日本),共同研究问题的成因。很快地,他们发现有两个共通点:
通过进一步实际的列车行驶试验,各铁道会社大致上理出这种爆音出现的过程。
其实这种“隧道微气压波”,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在地铁一类的系统感受到。如果你站在站台后端,用手贴着末端的屏蔽门,随着列车接近(通常地铁列车有70-80km/h,如果是快线地铁,更有可能达到120km/h),你可能会感觉到屏蔽门会好像突然被撞击的一样,这就是被列车往前推的隧道微气压波,撞击末端的屏蔽门而导致的。当然这个程度的隧道微气压波,并不会发生爆音,但也会对屏蔽门的结构产生压力,这也是很多时候,地铁列车接近车站需要减速到某个程度的原因,一些有快车服务的地铁,也由于这个原因,在通过车站的时候要进行减速。
问题是,当各JR会社发现这个隧道微气压波的问题时,已经有新的列车投入运营,包括东海道/山阳新干线的100系,以及东北/上越新干线较后设计的200系,虽然这些列车的车头设计可以减少行驶时的风阻,但对于消减隧道微气压波的问题则无能为力。既然如此,唯有就在隧道出口想办法,初期的做法,是追加建造隧道口的缓冲结构,主要的目的是让被推挤的空气,有更多的地方疏散出来,分散隧道微气压波的能量,但是到1990年代,随着更高车速的诉求,JR各会社也需要开发新的列车,不单是为了减少车身风阻,还有是需要减少列车将空气往前推的程度,减少隧道微气压波的威力。正因如此,新干线列车开始出现了车身高度大幅下降的情况,例如100系高4.4米,但车速更高的300系(营业最高270km/h),车身高度减少至3.7米,这样可以减少列车截面与隧道截面的比例,令空气更容易向后流动,而车头也因此需要造得更长,例如500系的15米(对比先头车的27米,这实在很长),或者使用看来更古怪的车头设计,例如700系的鸭嘴形车头,与N700系的双翼型车头。这样才可以让东海道/山阳新干线的运营速度,提升至现在的285-300km/h。
同样的,JR东日本也因应开发出275km/h的E2系,320km/h的E5系等,也是使用同样的设计原理,减少车身高度,以及有特别设计的车头,而同样有对隧道口进行缓冲结构的加建,来应对同样的隧道微气压波问题。
来到中国的高铁,我们在先天上有更好的基建优势,例如比起日本新干线更大的隧道截面,也有前几十年从其它地方累积的经验,也可以在初始基建上,先行设计隧道口的结构,例如斜向的鱼嘴形结构,旁边与顶部开通风口等,都可以消减隧道微气压波所带来的影响,当然更不能缺少科学化的列车设计,今天中国高铁能达到最高350km/h的运营速度,而不会产生当初新干线的隧道微气压波问题,也是仗赖于这些技术改进才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