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怎么除掉牙菌斑和黄牙? 第1页

  

user avatar   mai-wen-xue-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打乱一下顺序, 先介绍一些事实。

刷牙是去除菌斑的最有效的办法。





怎么除掉牙菌斑和黄牙?

上面已经解答了一半的问题。



口腔(消化道开口)是一个细菌和人共生的微生态环境。

菌斑需要定时清除(因此普通人每天要刷牙)。


** 以下内容不构成医疗建议, 仅作为参考信息呈现, 详情请咨询相关医疗机构







怎么除掉牙菌斑?

首先得认识什么是牙菌斑, 不然弄错对象就变成鸡同鸭讲了。


牙菌斑和牙垢不是一个东西。通俗地说, 牙菌斑是牙齿上形成的一种粘性无色薄膜。牙菌斑上生长着可能诱发龋齿和牙周疾病的微生物或者说细菌。牙垢是牙间隙和龈下釉质上积蓄的钙化/硬化的牙菌斑。


牙垢是牙菌斑的否定之否定? (玩笑)


牙菌斑在牙齿表面逐渐沉积,牙菌斑通常是透明无色,变厚时会呈现黄或棕黄色,如果使用牙菌斑显示剂可以比较容易地发现牙菌斑在口腔内的分布。

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牙菌斑由食物残渣、脱落的口腔上皮细胞、唾液和细菌构成。正常的牙菌斑中的细菌主要是口腔内常见的链球菌、厌氧菌等。菌斑堆积到一定厚度之后,氧气的分布发生了变化。内部紧挨牙齿硬组织表面的细菌因为与空气隔绝开始转入无氧呼吸。如果细菌因无氧呼吸产生的酸不能及时被清除,会腐蚀硬组织中的矿物成分,如果再矿化未能发生,并进一步的腐蚀会进展成龋洞。这就是牙体硬组织的感染,龋发生的简单概括。











牙菌斑对牙齿的危害随其沉积时间而增长,应该定期清除。

牙菌斑的质地很软,可以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例如牙刷加上牙膏(摩擦剂+表面活性剂+某些药物和添加剂+水)来有效清除。

刷牙的重点在于牙齿本身(临床牙冠)、牙龈与牙齿之间的浅沟(龈沟)以及牙齿与牙齿之间的牙龈缝隙(龈乳头上方的临间隙和外展隙),将口腔内特别是以上三个主要区域的牙垢和食物残渣清除干净。一般来说,早晚刷牙2次(24小时内)即可达到较好的效果。牙齿之间不容易进入的地方可以使用牙线(带或不带把手均可)。

刷牙是去除菌斑的最有效的办法。

但是在去除以后,菌斑在一天内又会堆积起来。

菌斑事实上形成了一个培养基。




为什么呢?

菌斑事实上形成了一个培养基。

深入折腾牙菌斑, 不免要讨论机制。

牙菌斑的形成机制里面很重要的一个东西就是 “获得性膜”(Dental Pellicle,Acquired Pellicle)。

获得性膜(acquired pellicle)是牙齿表面的一个结构。牙萌出到口腔之后,牙冠被釉质表皮(牙胚残留组织)覆盖,釉质表皮很快因摩擦活动消失。 唾液成分和口腔内部细菌的酶的作用下来会形成牙釉质表面的一层具有保护作用的液态层,这就是所谓的获得性膜或唾液薄膜。获得性膜的成分是唾液糖蛋白(salivary glycoproteins,缩写 SG),它选择性吸附在牙齿釉柱的羟基磷灰石结晶(hydroxyapatite crystal,缩写 HC)上。获得性膜是无细胞无定形的非溶解半透明有光泽的软沉淀。它除了可以粘粘在牙齿表面,也可以附着在牙垢(tartar)或修复体(dental restoration)上。

获得性膜可以形成一个抑制链球菌产的酸对牙齿的去矿化(demineralization)的保护屏障。 除此之外,获得性膜起润滑的作用、保持牙齿表面湿润、减小[牙合]面磨损,同时获得性膜也成为微生物膜的前体。

一般情况下获得性膜不会在简单的口腔清洗之后脱离牙齿表面,即使清除后也会迅速重新形成。 因HC(羟基磷灰石结晶)的钙磷离子和SG(唾液糖蛋白)之间有着稳定的离子相互作用,在口腔环境里短时间里立即又会恢复。获得膜在牙齿表面的厚度为0.1~0.8微米, 最厚为近龈缘部分。

获得性膜形成后,成为口腔微生物定居的第一位置,接着就形成了牙菌斑(dental plaque)。 因为获得性膜富含微生物必需的营养物质。


获得性膜表面有结合位点(binding sites),只和那些具有相应特殊受体的微生物连接。口腔微生物族群中具有这些特殊的细胞膜受体的有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血链球菌(streptococcus sanguis)常见于龈上菌斑,唾液链球菌(streptococcus salivarius)等。

SG的碳水化合物部分也可以提供连接受体予具备粘附素(adhesins)的口腔微生物,变形链球菌和血链球菌具有名为外凝集素(lectin)的粘附素可选择性识别碳水化合物部分受体,进而与之形成连接。



===========================================


===========================================

口腔是一个细菌和人共生的环境, 认识这个事实也很重要。

有助于大家破除幻想或者避免纠结沉迷于杀死口腔内所有的细菌这个念头。

。。。。。。




从预防牙周病的角度来看,

菌斑在牙龈处堆积会刺激牙龈,引起免疫反应,也可能发展成炎症。当炎症波及牙齿周围的支持组织时就称为牙周病。

例如以下情形,可能提示牙周组织受影响:

牙龈自发或者非自发出血、

牙周溢脓或挤压后有脓液出现、

牙周退缩、

牙周肿胀或触痛等表现、

牙齿松动或移位

呼吸时口腔发出异味(口臭)

等等。


【待续】






【待续】















【待续】





==============================================

######################################################




怎么除掉牙菌斑和黄牙?

所谓的 “黄牙”可能是几种不同的概念/问题的混淆。

如果所谓的 “黄牙”是指的牙结石导致的外观, 洗牙(超声龈上洁治 + 龈下刮治)就差不多了。


如果所谓的 “黄牙”是指的牙本质着色导致的外观,例如四环素牙可以通过漂白或激光治疗缓解。 也可以通过贴面和全瓷冠的方式修复。




同样, 氟斑牙也可能表现为“黄牙”, 同样可以通过贴面和全瓷冠的方式修复。



【待续】




  

相关话题

  铁之后的元素是如何产生的? 
  为什么各式各样的蛋白质在细胞里不会拥挤打乱?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牙齿白一点? 
  电气工程专业不进国网,还有什么工作方向的优解? 
  为了当好医生你苦练过哪些技能? 
  为什么会出现「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这一现象? 
  为什么日本没有把元素周期表汉字化? 
  电动牙刷是交智商税吗? 
  是否应该清洁舌苔? 
  蛀牙能自愈吗? 

前一个讨论
耳机最终能取代音箱吗?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有些数学系学生会瞧不起 CS(计算机)系学生?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