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大饥荒其实并不是「很少提及」,至少爱尔兰共和军当年就没少拿这个说事……
我当初查阅北爱尔兰问题相关资料的时候就对这段历史有过不少了解。
但要是说知名度,你也得看跟谁比。
爱尔兰大饥荒的知名度低于乌克兰大饥荒,可能有以下这么几个原因。
首先,时间不同,爱尔兰大饥荒发生于1845年至1852年之间,而乌克兰大饥荒发生于1932年~1933年。
一方面,时间越近人们的印象越深刻,时间越远人们的印象越模糊,这是自然的。
另一方面,人类社会的发展或许有波折,但总体还是要向前发展的,你八岁尿炕自然是发育缓慢,你要十八岁还尿炕,那就有点骇人听闻了……
第二,地点不同,乌克兰那是个什么地方?欧洲粮仓啊那是……粮仓饿死人了是个什么概念?
第三,过程不同,十九世纪的英国对爱尔兰大饥荒的处置可以说是赈灾不力,甚至压根没有赈灾,这是不可否认的,然而乌克兰大饥荒从起因到经过再到结果,人祸的比例可能比天灾还大。乌克兰农民的大量死亡,往往不是也因为天灾,而是因为粮食被夺走了,这在现代社会可能更难以被人所接受。爱尔兰大饥荒导致七年内爱尔兰人口锐减约200万人,但这里头有约100万人是逃荒移居海外的,相对而言,乌克兰大饥荒中,苏联政府除了大量强征农民粮食以外,还封锁灾区,禁止灾民外逃,违者要被当做「阶级敌人」处理。
最后,那是苏联,那是口口声声号称要解放全人类,给全人类带来幸福的苏联。
我从不否认,爱尔兰大饥荒和人类历史上的历次饥荒一样,都是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
但是我绝不认可利用19世纪的爱尔兰大饥荒为工具,去否认乌克兰大饥荒中某些人丧尽天良的行为。
问题不在于很少人提到爱尔兰大饥荒或是乌克兰大饥荒,问题在于大多数人只会提两者之一(即使知道另一件),并且会自觉或不自觉的为另一件事开脱,仿佛其中有一件事比另一件事更合理一些。所以大多数人其实讨论的都不是两件事情本身,讨论两者背后意识形态的因素更重要一些。
补充:
在这个问题中,两场饥荒恰恰不是最重要的事,知道这两场饥荒的人到底是多是少也不是很重要,意识形态的表达才是唯一重要的。今年HBO拍的《切尔诺贝利》在IMDb上有9.5分,豆瓣上有9.6分,但这些分数真的是打给这部剧本身吗?或者说《切尔诺贝利》真的是拍“切尔诺贝利”本身吗?
爱尔兰人的人血马铃薯好吃吗?
也不知道某些人是出于无知还是有意引战,这一描述本身就存在问题。实际上,爱尔兰大饥荒在国际社会上出现的频率要高于乌克兰大饥荒。这一方面得益于爱尔兰政府的长期宣传(乌克兰大饥荒则是千禧年后相关历史档案解禁后才被发掘出来的),爱尔兰大饥荒和复活节起义造成了近代爱尔兰民族意识的大规模觉醒,并赋予了爱尔兰共和政府当今执政的合法性;又得益于庞大的爱尔兰移民人数。我手中正好有一本美国大学历史教科书,在第十四章关于内战前后的移民这一内容中就记述了正是因为爱尔兰大饥荒才导致了爱尔兰的移民潮,至于冷战后的东欧移民则没这么好运了。
我身边的不少朋友和同事也较乌克兰大饥荒而言还是更熟悉爱尔兰大饥荒,毕竟他们身边有不少都有爱尔兰血统(仅在美国就有近三千三百万爱尔兰裔,仅次于德裔)。试想如果美国自乌克兰大饥荒后也拥有如此数量之多的乌克兰逃荒移民,搞不好乌克兰大饥荒会比爱尔兰大饥荒的出现频率更高。
从这一回答中,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到至少在国际社会上爱尔兰大饥荒和乌克兰大饥荒检索量之间的差别。所以何谈很少人提到爱尔兰大饥荒呢?
也许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中文互联网语境下乌克兰大饥荒是自由主义者和威权社会主义者间的一个角力场: 自由主义者和威权社会主义者都在试图利用乌克兰大饥荒兜售自己的政治观点,这也就造成乌克兰大饥荒作为一个键政素材得以在中文互联网的广泛传播,造成了爱尔兰大饥荒较少被人提及的假象。
有一小部分别有用心的威权社会主义者对爱尔兰大饥荒的“执着”很大一定程度上是想论证这一逻辑:大英帝国治下存在饥荒,那某政权治下存在饥荒也是合理。如果你试图指责某一政权治下的饥荒,他们会熟练地将大英帝国治下的饥荒拿过来为某政权治下的饥荒进行辩护。然而除了少数有仍存善心的辩论者之外,大部分辩论者依旧会对造成饥荒的真正关键巧妙地没有触及,但依靠诽谤陷害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恰如奥威尔所言:
那会有如一场国际象棋锦标赛进行到一半,一个参赛选手突然大声尖叫起来,称对手犯了判国罪或重婚罪。
至于那些在爱尔兰大饥荒中倒在斯基柏林郡郊外的饿殍们,那些被迫吞食毒荨麻暴毙荒野的落魄农民们有谁真正在意呢?那些在哈尔科夫城外被迫易子相食的饥民们,那些不愿意苟活而被活活饿死的义人们又有谁真正在意呢?
愿天下人三餐皆饱。
原本想好好找点黑历史,譬如说维多利亚不准奥斯曼苏丹给爱尔兰送粮食。但多看了一眼描述,那么最直接的原因,大概是大阴帝国还活着,而琊垩的苏联已经死掉了。
同学,这只能说明你英语不好,而且不会翻墙。
?
所以恁就这么直接承认乌克兰是苏共殖民地了?
回到正题:
因为殖民之恶是早就被广泛承认、盖棺定论的事情了,无论是爱尔兰还是北美洲,非洲还是印度。
而某些人明明搞的是殖民,还要搞个伟光正的名头,至今死不承认悔改,当然要不断提、反复提。不仅仅该提,我觉得动手都不为过。
看到其他某些答案中所谓的什么死人辩不过活人,真是给 整笑了,他们恰恰说反了——大英帝国才是死人,苏联才是活人——当今的英国体制早已不是爱尔兰饥荒时期的英国体制,而苏联虽然解体了,但苏联的体制仍然在其他地方存活,总提苏联,恰恰是因为它才是阴魂不散的那个,才是活着的、需要被不断堤防警惕的那个。
因为没人洗地啊,没人站出来说:
“爱尔兰大饥荒是我伟大的资本主义取代封建地主的阵痛”
“饿死的都是封建地主”
“封建地主妄想以破坏土豆生产的形式抵抗伟大的大英帝国”
更没有爱尔兰人站出来写一篇《**是怎样炼成的》
只有正方没有反方,还怎么开开心心的辩(撕)论(逼)
证明题主读书少,很多大学有一门选修课(英语系应该是必修课)叫英美概况,据我了解所有版本的英美概况课本都有爱尔兰土豆饥荒内容,而涉及乌克兰饥荒的内容还真没有在我国课本上见识过。
没上知乎之前我都没有听说过乌克兰饥荒,这就是区别。
因为题主仅仅只是缩在自己常处的圈子里。建议去欧美看一下英国/欧洲史相关的学术研究有多少爱尔兰大饥荒的项目。
事实上别说历史研究,连我们这儿文学院的课程,都有专门课时用来讲述爱尔兰大饥荒对19世纪欧洲作家创作与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影响,UV也有社科的教授开办过关于爱尔兰大饥荒的相关讲座。
并不是“很少人提到爱尔兰大饥荒”,而是:
在知乎键政/史圈子里,乌克兰大饥荒是比爱尔兰大饥荒更好用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