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对于那种无法给自己提供任何帮助的父母,如何看待? 第1页

  

user avatar   yestreet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

事实上,很多孩子在中学早期就准确地发现,父母很难实质性地提供自己所需要的很多帮助,吃喝玩乐以外(当然也包括大部分吃喝玩乐节目)。但如果只是孩子们有什么看法,没有任何意义,除非当面质问或有人旁敲侧击父母们,或者我们可以假设,总会有个别稍有愧疚之心的父母,可能偷偷看过这个问题下面的回答。

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深刻的家庭悲剧,一抹浓重的原生家庭阴影。因为父母们当年并未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且包罗万象,现在仍然不会有太多人愿意哪怕是听到下面的看法。

(二)

通常情况下,父母对孩子的内在建设的帮助,主要体现在孩子成长的早期,比如十岁之前,尤其是六岁之前。主要内容包括:良好生活习惯的建立,社会行为规范的正确引入和遵守,好奇心求知欲的引导与培养,健康体魄与健康心理的系统训练,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的优化等等。这个帮助过程很难假手于人,除非有足够的能力聘请专业人士。而事实上,绝大多数父母这个漫长的帮助课程并没有及格。

在孩子十岁以后及整个中学时代,父母则应该花足够的时间,改善孩子的外部成长环境。比如经常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让孩子结识一些自己的朋友和他们的孩子;对于孩子喜欢的东西,能够让他有机会接触到相应的顶级作品和顶级人物;给孩子提供或者创造充分发挥特长的机会等等。这不是孩子们应该想到或者思考或者质疑的问题,只能由父母的自身修养意识到这些东西对孩子的重要性。

显然,以上帮助的某些基本内容被很多父母严重忽略了,或者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吧。大多数父母仅仅能够提供并满足于吃穿用度的保障,那只是在帮助孩子们动物性地活着并长大。

总之,作为父母,在孩子成人之前,应该在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一切方面予以帮助,有些必须亲力亲为,有些则是努力打拼自己事业的自然回报,比如自己的同事和朋友对孩子的积极影响和帮助。这些帮助比培训班兴趣班私立学校之类重要百倍。

(三)

由于国情特色,很多年轻人成年以后,仍然无法独立生活。所以有依赖父母的当然心理。从严格意义上说,这种情况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父母早年没有尽到自己上述的责任。这些内心还没有成人的成年人,真的很值得同情。令人欣慰的是,现在已经有不少心理咨询机构可以提供帮助。

至于中小学教育应该承担的那部分责任,无论是问责还是改善,我们都无能为力。但我们可以从这些还比较常见的现象中,发现自己将来做父母的责任和着力点,争取不要让这样的家庭悲剧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

如果孩子们将来还是被自己的孩子早早发觉,无法给他们提供任何实质性帮助,他们应该只有深深的愧疚,并使出浑身力气在孩子成人前予以弥补。

感谢题主给打算做父母的成年人一个当头棒喝。

(四)

孩子正常成人以后,父母并没有继续帮助孩子的应该或必须(近似责任义务),但力所能及的提点和忠告还是可以有的(类似忘年之交),具体需要和具体做法因家庭而异,也超出本回答的范围。

至于孩子如何对待父母、如何回报父母,显然也不需要在这里回答。

不过需要认真纠正一下题主的问题表述:不存在无法给孩子提供任何帮助的父母!胆敢这样评价父母的孩子,其心可诛!再看题主改来改去的补充说明,倒也不奇怪了。

(五)

以上看法也仅限于(帮)孩子们自嗨。因为父母们主动看到这个问答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也很少有孩子胆敢把链接发到家庭群。相应的回合是,父母们分享给孩子们的东西,视而不见也是绝对常态处理。

两代人的交流不会因为沟通方式大大方便而得到明显改善。

知乎这类问题越来越多,大都变成同辈人的自弹自唱。

所以这类问题还会更多。




  

相关话题

  经济学属于民科吗? 
  如何看待四川日报5.13凌晨发布的成都49中学生坠亡调查详情? 
  以引体向上作为体质测试项目合理吗? 
  如何看待武汉一幼儿园家长抽中 250 斤草莓后,为帮孩子养成分享的习惯,把草莓全都送给了幼儿园同学? 
  如果我现在说我一年前高考作弊了,会有人来处理我吗?怎么处理? 
  孩子总是乱花钱,有什么好的书籍可以告诉她不要乱花钱? 
  你听到过哪些让人潸然泪下的路人对话? 
  近二十年美国为什么能够出现像比尔盖茨,马斯克,乔布斯这样影响和改变世界的人物,中国是否也有? 
  如何看待永宁中学某老师,因学生使用网名「肖战糊了」,在课堂恐吓学生的行为? 
  为何中国人英语哑巴而且不实用? 

前一个讨论
四五岁孩子不听话怎么治?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在学校被孤立无所谓?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