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可以说典型的例子:
这个人早就被国人遗忘;
这个人是中国流行病学的奠基人。
这个人就是,“衣原体之父”汤飞凡。
那么牛为什么少有人听说?具体原因后面说,先说说他为什么牛吧。
1897年,汤飞凡出生,湖南人。此后,这个人可以说是从小一路开挂,然后走上了人生巅峰,再然后,断崖式下跌,最后死于非命。
他传奇的一生从1914年开始。这么算来,那年他年仅17岁,就被湘雅医学院破格录取,成为它的第一届学生。
湘雅医学院又是什么牛校?
先不说它学术上多厉害了,咱们先看看跟汤飞凡一同“出道”的同学和校友就知道湘雅医学院在中国医学界是什么地位了:
张孝骞 中国消化病学的奠基人,毕生致力于临床医学、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工作;
谢少文 国际首次成功用鸡胚培养斑疹伤寒立克次氏体;
李振翩 病毒疫苗培养法创始人;
黄友岐 中国神经病学奠基人、中国神经科鼻祖;
王肇勋 中国心电图学创始人,1933年于国内首创心电图学;
林筱周 中国显微外科奠基人,著名耳鼻喉科学家;
刘泽民 中国皮肤性病学科创始人;
韩 明 中国移植医学奠基者;[1]
明白了么?学科带头人都不算什么了,从湘雅医学院前几届出来的人,不是创始人级别,都不敢跟人打招呼。
校友都那么牛,汤飞凡也不可能差到哪里去吧?
当然不会,这些校友里,如果把汤飞凡放进去,他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当时是湘雅医学院第一年正式招生,只招了30人,毕业人数更少,只有10人,汤飞凡就是其中之一。
你知道的,医学生7年苦读,学成之后社会地位和工作基本上都不会难找,尤其是从这么牛的医学院出来的,更应该是“香饽饽”,大把医院和机构抢他。
这是一般人思维。
汤飞凡不是一般人。7年苦读之后,他说了这么一句话:
“当个医生一辈子能治好多少病人?如果发明一种预防疾病的方法,却可以使亿万人不得传染病。”[2]
他没在说空话,转身又去了协和医学院进修了传染病学和细菌学。一修就修了3年。
协和医学院又是怎样的存在?
业内素有“南湘雅,北协和”之称。
它比湘雅医学院还早,1908年就正式开课,1914年就有第一批学员毕业。[3]
就这样,历经10年,南、北排第一医学院都被他学完了,就算在现在,也算是牛人中的牛人了。
在协和的第三年,汤飞凡又被更高学府奖学金录取了——哈佛大学医学院。
那年,他27岁。
17岁上大学,10年间不断开挂,在求学的路上扶摇直上,最后来到医学界最高学府。
这样的开挂人生莫说在国贫民弱的当时,就是在现在,也算是人中龙凤了。
按照一般父母的想法,在哈佛大学学完,“混”个实验室主任或者去美国医院找个医生当当应该这辈子就不用愁了。
如果他真的这样做了,也许同样认可他是个牛人,但绝对不会是我非常敬佩的牛人。
我敬佩他,是因为他的家国情怀。
3年后,尽管当时哈佛大学极力挽留,汤飞凡也毅然决然的回国了。对,回到那战火纷飞、贫困羸弱的中国。
只因为一封信。
这封信,是汤飞凡在湘雅医学院的老师,湘雅医学专校的校长,颜福庆寄给他的。
大家记住这个人,文章后面我会多次提到他。
信里没写待遇和许诺,只说:现在困难,然希望能回来帮助建设祖国医疗事业。邀请他来到颜福庆参与创办的国人自己开办的第一所医学院——中央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前身)[4]任教。
1929年,汤飞凡回到了上海,在中央大学医学院担任细菌系副教授。那年他32岁。
在中央大学医学院,汤飞凡边教学边研究,从1929年到1937年,汤飞凡先后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了16篇学术论文,为中国沙眼、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膜炎、流感、致病性大肠菌炎等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5][6][7]
8年写了16篇国际论文,这还是在建校初期和资源极度匮乏的时候。难度不可想象。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又是受到颜福庆的邀请,汤飞凡毅然辞去上海一切职务,前往长沙,参与主持重建中央防疫处。
1939年,为躲避日军,防疫处迁至昆明。
在此期间,国内狼烟四起,流民失所。流行病肆虐也让抗战形势雪上加霜。
汤飞凡带领学生,利用极度匮乏的资源,生产出了高效、高质量的青霉素(五万单位一瓶)和疫苗制品。
汤飞凡治疗的药品,不但供给国民党军队,也供给包括共产党在内的抗战盟军。
加之日本采用细菌战杀害中国无辜民众,当时的中央防疫所大量制造抗菌药物和疫苗,挽救了数万名军民的生命,也使中央防疫所成为全亚洲最重要的防疫供给中心。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央防疫所改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汤飞凡任所长。
1950年,冀北察哈尔地区鼠疫肆虐,当时疫苗全靠从苏联进口,极度短缺,汤飞凡花了2个月,就研制出国人自己的鼠疫减活疫苗,并迅速生产了900多万毫升。[2]
大家都知道天花。
要在当时百废待兴的新中国生产自己的天花疫苗谈何容易。
但汤飞凡利用自创的“乙醚杀菌法”,能相对便捷大量的制造出天花疫苗,这让我国早在1961年便彻底消灭了天花病毒。比全世界早了16年完成。
知道有这个病,不算厉害;
分离出这个病毒,并证明就是这个小东西造成的这个疾病对人类才更为关键。
因为只要分离出了病毒,就可以在实验室更方便的做实验,更快的找到杀灭病毒的方法。
但很遗憾的是,病毒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想要分离出来,谈何容易。
当时的新中国,沙眼就是这样的疾病。
全中国有超过55%的沙眼患病率,5%的致盲率。
在农村,几乎人人有沙眼,致病率高达90%。
为什么不治呢?去药店买个眼药水不就行了么?
当时可不行。
因为当时医学界连导致沙眼的致病病毒都没找到。
曾经日本有个医学大咖——野口英世,他宣称找到了沙眼病菌——颗粒杆菌。
这是当时全世界的医学难题,因此野口英世也成了日本的民族英雄(他的研究成果还包含黄热病、梅毒和脊髓灰质炎),他的头像还被印到了日元纸币上。
但汤飞凡否定了他的研究成果。并在1955年,开创性的利用「卵黄囊分离法」成功从恒河猴身上成功分离出了沙眼病毒。
但因为猴子的眼部构造和人类不同,沙眼症状也不同,无法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
1958年,汤飞凡又亲身试验,将沙眼病毒滴入自己眼中,在40天不治疗的情况下,采集信息,证明其分离出来的就是沙眼病毒。
就这样,先是英国,然后是全世界,都认可了汤飞凡的成就,他成为了全世界第一个分离出沙眼病毒的人,因此沙眼病毒也被称为“汤氏病毒”。
这种病毒比常见病毒大一些,又比常见细菌小一些。
汤飞凡的研究促使国际微生物分类学界将此类微生物单独归为一类——衣原体目。[8]
这项伟大的研究,使中国在两年内,沙眼致病率直接从55%降到了6%以下。
除了沙眼衣原体,汤飞凡在之后的研究中还成功分离出了麻疹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小儿麻痹症)。这些病毒都是在当时人民深受其害的流行疾病。
病毒的成功分离让攻克和预防这些疾病成为了可能。
1992年国家发行的中国现代科学家第三组邮票中,我们才能找到汤飞凡和他迟到的金质奖章。
汤飞凡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帮助新中国抗击了鼠疫;消灭了天花;克服了沙眼;解决了麻疹和脊髓灰质炎,还发现了微生物学的一个新物种。
这应当是国人的骄傲!
与当代英雄人物钟南山相比又如何?
国士无双这个词,我相信,钟老爷子担得起,
但是,汤飞凡更担得起!
人才难得,更奈何无双之国士!
前不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闭幕,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9]
在60条总方针当中的第7条中,着重提出大力发展科技力量的战略方针。
科技,是人创造出来的。
我相信,
现在的我们,要比以前的我们更有担当。
现在的我们,要比以前的我们更有远见。
我们不愿再遭天灾,更不愿再出人祸。
1.研究到了一定的高度,你只能在美国,或者欧洲几个大学,国内你连找个讨论的人都没有。
2.圈子和垄断,虽然有人尝试打破这个圈子,但是现在什么小孩研究抗癌啊,某某大拿的学生才能某某啊,你一个外来人,融入不进去。自己的成果还有可能没了。或者你研究出来什么成果,最后只能恭敬的把大头让给别人,不然拿不到投资。
3.圈子和垄断也形成了恶性循环,就是他们拿钱容易,把钱往自己兜里装也容易,国家只能加大审核力度,然后他们可以花钱雇人钻空子,这个力度更大就给新人更麻烦了。可你放松审核力度呢,新人还是拿不到钱,还是这个圈子里拿钱。
4.这个没法说,82年的时候,很多科学家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当年打他们杀他们的人,居然摇身一变也成了当年的受害者和现在的改革闯将·········这特么找谁说理去
5.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拿个外国国籍再回国,你会发现轻松了很多,还能把自己家属安排一个行政岗位,来刁难土生土长的那些博士们。
6.最重要的问题,没那个岗位。我们华工的化学博士,毕业了大部分都只能出国或者去外企,因为国内的岗位就那几个,你没地方去啊。放眼中国富豪排名,不是房地产就是房地产。盖房子卖房子需要博士吗?剩下几个和高科技挨边的也大多是互联网。就算互联网吧,咱们国家有一个世界上最赚钱的游戏公司,然而一个3A的游戏大作都做不出来,干的就是骗小学生充钱。
你能怎么办?都在恰烂钱,就没几个搞产业升级的,用不着这么多博士啊·······
科研很多时候是靠实力说话的,但是中国科研不是。
舍友的博导是发过cell一作的大佬,中国博士美国博后,来了我们这儿,双一流高校,双一流专业。
穷的要死,一天到晚靠他用自己工资掏钱做科研。口罩都要紫外照一照继续用那种@_@
当时我们学校找他可是算人才引进。然鹅,他没有投靠各派系大佬。年轻导师,一个人单打独斗打杂扯皮,没有精力搞科研还捞不到钱,越混越差。
我至今记得他上课的时候,跟我们说他人生第一篇cell是怎么做出来的。他做博后做了四年,他的合作导师只跟他交代了一件事:课题组近几年在做一个疾病的机制,你帮忙找找。
他前三年,学实验操作(他是跨专业做博后的)、参加研讨会、听学术报告、看文献、跑马拉松还学了小提琴。有一次和师弟听学术报告时,意识到snail通路的一个蛋白和他们课题组的一个目标基因可能有互作。然后觍着脸去报告人的实验室借抗体借试剂,回去一试,有戏!实验做了大半年,回国之后论文online了。
大家可能觉得这就是个挺有趣的故事。
我,一个在读博士,听了非常非常羡慕!
不用绞尽脑汁把帮导师凑发票,以各种名目帮他报销打车费、电话费、停车费、油费、生日酒席餐费
不用做账、填表、贴发票
不用跑腿、打饭、接孩子
不用帮导师写基金、编教材
不用帮导师审稿、上课、批改作业
不需要为了买个1000块的试剂,写几千字的实验方案、三方报价、市场调研
不用跟试剂公司的销售扯皮
不用身兼三四个课题,累得跟狗一样
不用被迫做各种乱七八糟的横向,然后看着导师收二十万,自己收两百块的薪酬
不用带本科生大爷不用带师弟师妹
不用每天早八点晚九点打指纹
有足够生活的补贴
有自己的空余时间
可以听到专业领域的最新进展!
而且,导师是可以进行学术讨论的!而不是只会给你的ppt改格式的!
导师听得懂你在做什么!并且能够给一点意见!
每天睡醒,只需要想自己的课题!
太幸福了!!!
唉 ……
他本来是乡土情结回了国,现在要走了,在美国至少能安心做科研。
大牛起码有选择吧,那我们普通科研狗咧?
钱学森真他娘的伟大。
(咦?我发现打九键拼音qianxs第一个跳出来的词组是钱钟书,不好意思吼)
年纪越来越大了,在中国没有人会在乎你科研实力有多强,他们只会问你都30岁了为什么不结婚,都博士文凭了怎么这么穷,果然读书读太多就是没用。
我要努力奋斗好好考雅思,希望在另一个国度,可以捡起对这个世界最初的好奇。
那是以前的事,现在并不一定都这样。
除了华人科学家,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也都选择美籍啊。为什么非要把华人科学家单单提出来,制造话题呢?
原因也非常简单。美国有钱啊!
科学家不是魔法师。每天靠冥想写论文,进行科学研究。人家要做实验。带团队做实验。而这需要经费。
而中国目前还很穷。我相信,当中国的每一个城市的每一间公共厕所的坑旁边都有取用不尽的卫生纸的时候,就会有大批的科学家选择中国长期居留了。
很简单,你逼格比他高就行了
我怎么感觉教主是在暗度陈仓,开始在汽车领域布局?
未来华为做智能汽车的软硬件,长城做整车?然后扩大到其他车企?
女王:求求题主放过我,我可不敢有什么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