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传统耳机的巅峰代表,但是定价是纯奢侈品的定价,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
但显然一些人对这款耳机给出了超出实际的评价。
比如说静电耳机高频如何如何细腻。
任何传统耳机都不可能有高端音箱的细腻程度,比如说设计精良的铍振膜球顶高音。一般这种说法的人可能根本就没听过高端音箱,或者本身就缺乏基础的音色判断能力或者纯粹的键盘打字。
耳机由于单元与耳道腔体的谐振,会在高频产生一些谐振峰,很难做到彻底的平滑。这是传统耳机无法避免的,除非有实时的自适应较准算法。
并且,耳机曲线也不应该是100%的平滑,因为人耳耳道的响应本身也是存在波峰波谷的。所以想要达到完美细腻的耳机,必须完全贴合人耳的曲线。这对于大奥这种公模耳机来说基本是不可能的。换句更通俗的话说,大奥并非针对你个人的耳朵设计的,那么必然没有高品质的音频平顺细腻,因为音箱只需要平直即可,而耳机则必须要换算为音箱在人耳耳道内的声音。
当然,肯定有人说曲线都是没用的,数据和声学也都是没用的。因为是静电技术就原地细腻!对于持有此观点执迷不悟的人,请看这期视频第66分50秒。
而大奥的低频也不可能有高品质的大尺寸低音单元好。哪怕这些单元的售价只是大奥的零头。因为人类有通过触觉感知低频的高级感知能力。双重感知始于低音区中较高频率的部分,大约为100Hz。当频率越来越低时,触觉感知随之变得更强。
这也就是为什么耳机下潜即便到10~20Hz可能低频整体听上去也不如40~50Hz音箱的原因。因为这部分声音不全是由耳朵感知的。
这是降维打击。
另一个降维打击是声场表现。传统的被动耳机通常没有正常的soundstage和image。相关问题讲过很多,这里不再赘述。也不想再和一些根本没听过较好系统缺乏基本声场听辨能力甚至连一些基础概念都不了解却执迷不悟的耳机玩家浪费口舌,耳机里啥都有,你们随意。
可是耳机如果有一些耳机发烧友所谓的声场,为什么还要空间音频算法呢?这貌似连基本的逻辑都说不过去吧~
这一点不止是被音箱系统降维打击,也被苹果最新推出的售价只有大奥零头都不到的AirPods3降维打击。
可以说大奥确实是传统耳机的极致。但无法突破传统耳机的天花板。即便它有着高达40万元的售价,也没有办法到扭曲现实的地步。这样的定价更多是一种象征意义,也是一种营销手段。
正是狂轰滥炸般的洗脑营销,使得很多人的观念中,仿佛耳机就是HiFi的代言词。更是有不少自媒体声称大奥是人类声学的极致。。。。。。且不说其他声学领域的跨次元降维打击。
就单单说HiFi产品,比大奥效果好,比大奥贵的音箱也不止几个。然而让这些人说一些40万的音箱,他们能说出来几个呢?
其实严格来说,耳机和HiFi,和发烧都没太多关系。至少我个人理解,发烧应该是追求极致的声音,可是在一个先天存在相对比较大缺陷的架构下追求极致,而不是选择更优秀的架构,未免有些荒唐。
我有个朋友,是某音频公司的老总,他买过一套HE1,去听过。再看看网络上的一些评价,感觉很多人看到40万的售价就跪下了。看到一些人声称一个passive的耳机听传统录音能听出音乐厅的LEV和soundstage,还能说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