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了可能会被喷,但想了想还是实话实说。
我会想跟她聊聊天,甚至想跟她做朋友。我尊重她,但我不敢跟她共事,我害怕自己成为邀请她来面试乃至入职的招聘负责人。
之前仔细读了胡玲老师的万言书。也看到这个问题在第一时间上了知乎热搜。然后看到了任总的轻轻拿起轻轻放下的回复。然后就双十一了。大家又不断有了新的各种话题讨论。
胡玲老师自己的生活还是要继续。我不知道她的文字最终解决了什么企业的问题甚至社会问题。但如果跟胡玲老师共事,我害怕以后我出现在她的万言书里。
胡玲自己毫无疑问是受了委屈的,但作为HR群体的一员,在公开论坛耸人听闻的声称不要相信HR等言论。我认为是极其不专业也不妥当的。拿别人的过错来证明自己的正确和委屈,也不是好的辩手辩论和沟通的方式。我甚至不知道她到底是为了华为还是为了自己心目中想象的理想的组织写了这些文字说了这些话。
管理咨询行业常用的行为事件访谈法有一个基础的假设,一个人过往的经历和行为是未来的行为的预演。我不知道作为招聘HR,我把这个人招进来做了HR。这位同事那天会不会再次因为工作内容、环境和结果与她理想中的情况不一致,再次有类似的事件。
充满勇气和鲜明个性的行为,我们可以尊重,但真的不见得就是合适和正确的。
每个人都会成长,胡玲也是。不知道未来她的变化如何,但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即使有些自己当时没曾预料到。
胡这一典型奋斗逼啊。作为旁观者支持奋斗的权利,也就是在道德上对奋斗逼予以正面评价,这是一码事
来我身边坑我,当然不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