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箱本体部分,难点在材料和加工工艺。
工业用减速机,减速比一样,输入扭矩一样,国产减速机要比进口的大3倍。
原因就是如果把齿轮、轴做得向国外那么小,强度会不够。
变速箱还牵扯到执行机构和控制部分,这部分一直是我们的弱项。
没钱,只能做凑合用的产品,做不下去非常好的产品。
变速箱的技术壁垒比发动机还过分,大部分的成熟结构都被申请了专利。想要绕过去要投入大批量的金钱和时间。
从立项到装车,至少要3年,如果想接近目前国际上主流的产品,5年是比较现实的。
简单列举一下,对标要3-5个月,主要是拆解,测绘,测试。然后出图要5-6个月,主要是如何绕开专利,确定方案。然后是仿真,5-6个月,4轮以上的改进。最后工艺审核冻结图纸。以上就一年过去了。
然后开模,制作工装,试装,大约4-5个月,台架试验,3-5个月,根据试验结果调整一轮(假设比较顺利),再实验,3-5个月,假设本轮通过。以上又一年。
然后装车,冬天去漠河,去高原,夏天去海南,去吐鲁番,至少一年,根据结果再调整一轮,以上至少一年过去了还是比较顺利。
总计3年,可以推广给整车厂了。整车再开发2年,总计5年后我们能用上,投资30-50亿左右(含银行贷款利息)。
这玩意你想买多少台?这样的产品只有国内主机厂用,就算销售部公关能力超强,国家扶植,各个大佬强推,每年50万是一大关,5年回收投资的话,250万台,每台1000-2000的研发成本摊销。已经太贵了。
注意,以上流程研发出来的产品,大概率是凑合用的,为了保证各个环节基本上一次性通过,最多一轮修改,因此设计一定要保守,能用传统设计就用,能沿用就沿用。否则仿真,台架,路试等环节,一旦失败就要延期一年半载,每个月银行贷款利息就让老总跳脚骂。
这样的产品,大概率比爱信等外资产品的还贵,还不好,还有很多隐患没被发现,要装车十万以上跑个2-3年根据消费者反馈再研发下一代的时候改善。
你说,这样的形式,哪个企业会投资干?没有国家投资,谁也不会去玩,但是国家投资一个是不会有这么多,最多给地给厂房,减税(真的给钱又该有很多骗钱的企业扑上来了),因此只能主机厂投钱去玩,可是国内主机厂最大的也就100万年产,真心烧不起。还不如买。
这就是后工业化时代的问题,已经成熟的产业,基本没有空间给后来者,先行者在市场容忍度很高的时期完成了技术储备和原始积累。你总不能先研发一台3at,4at先收回成本吧,没人买的。上来就要和对手的成熟产品PK才有活路。这实在太难了。
这是我看到的最准确的总结。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的高考相对公平,所以性价比极高,所以其他活动都可以适当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