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曾经误会最深的一个历史人物是谁? 第3页

                 

user avatar   toouook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后来我才知道。

他,是孤独的。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位老爷爷

年少时,自以为看了几本小说,听了几句老师的评价,又看看了课本上空洞的定论。

便以为,哦,这就是他。

那时的自己,总以为喜欢他的人,都是可笑的,被洗脑的。只有自己才是独立思考的人

然而

随着慢慢踏入社会,慢慢被社会毒打,慢慢看了更多的历史资料。才发现,那个可笑有愚蠢的人,应该是自己

自以为是的自己

在曾经一段时间,和大环境一样,一起诋毁,抹黑他。现在才发现,自己的无知可笑展示的淋漓尽致

慢慢的,生活越来越累,越来越沉重。拿起他的书才觉得醍醐灌顶,不由得感叹,自己以前都在干什么。

教员,您孤单吗

您总是想的很远很远,现在看看,您当时的担忧都是有理有据的,是我自己目光狭隘

最后的时光,朋友,亲人,战友都不在了。只能继续坚持下去。

对不起,在您走后,我们中的大多数还误会了你,还离开了你。

您或许早就猜到了结果,或许也明白会是这样,或许也会疲惫。

对不起,教员。

我对不起您。

我误会了您

我们好多人都误会了您

好多好多

现在,我们好想你,好希望你回来

但是我知道,你不在了⋯⋯

我在打字的时候一直哭,一直哭,一直哭

对不起,教员




6.27 10:05补充

1.经知友善意提醒,附上最后一段图中文字的出处考据zhuanlan.zhihu.com/p/14

2.私信较多要求无水印图,现补发一下,互共勉

3.本为避免争吵冲突,关闭评论,希望理解








6.27 16:48补充

请某些人,不要再发私信骚扰和人身攻击我,我就不放出言辞更恶毒的图片污染了大家的眼睛。实在不行我会考虑匿名的。没想到回答了这个问题,却给自己的造成了一些烦恼,唉。

之所以不开评论区,是因为不想引起无端的争吵和辱骂。网络舆论环境日益戾气的情况下,简单的缅怀和表达观点,却成为一些人攻击的理由。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观点都是正常的。但是变成一直辱骂和攻击之后让人难受。很抱歉,还是打算不开评论区,至少在这篇回答下,营造一个可以看得下去的东西,缅怀着他。

请各位理解。




6.27 21:37补充

有点累,但是也收到了许多鼓励的私信,谢谢各位

考虑良久,开匿名,开评论。

理性讨论,有理有据

同样,个人认为,了解评价一个人物,需要了解他的书,言行,同时代其他人的对此评价,以及更多历史资料,这样才能跟有力的更全面的评价,而不显得空洞。

转载不用联系我,但需标明出处

此外,本回答不在更新


user avatar   si-lu-ji 网友的相关建议: 
      

秦桧,所谓奸臣,也是有人这么说他的。评价一个人要看他的方方面面,他陷害了很多无辜的人,最后却得以善终,当然会让人们恨得牙根痒痒。但是他是聪明人,不可否认,他在朝堂上也曾有过起起落落,就是因为忠心,所以才让皇帝那么的喜欢,那么的信任他。他的才能也很高,虽然是主张和谈的,也并不能否认他是一个很好的外交官。他的书法一流,现在还有他的字帖。

秦桧被人所不齿,相传曾经有人拿着面团放在锅里炸,说是炸他——这是油条的传说。秦桧其实在后世很可怜,被人唾骂,在戏台上面被人杀死,连雕像都要在别人面前跪着不得翻身。前些年有雕塑家想要他站起来,还引发了人们的热议。

秦桧其人是有着独特的复杂性的,不能单靠一家之言就去肯定或者否定一个人。千秋功过,自是有人评说。


user avatar   si-kong-zhuang-xuan-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

曾经以为他当了两届总统就不干了,是他具备公心,不贪图权势,才主动放弃连任;

曾经以为他是一个进步人士,有人说他释放黑奴,我竟然信以为真,还是特朗普提醒了我,华盛顿也是个奴隶主,怪不得那么多美国人支持他;

曾经以为他从小就很讲诚信,似乎是小学课本上,或者是课外练习里出现的小故事;

……

可是,原来这些都是假的,至少与它赋予华盛顿的光环太不相称了!以下是我后来才明白的:

华盛顿时期,美国政府职能跟现在相距甚远,总统也没有多少职权,华盛顿领导的联军只是各州的民兵,并不归属于华盛顿,或者当时的联邦政府。

华盛顿老爹死的早,他11岁就成为拥有10个奴隶的奴隶主,其后不断购买奴隶,他死的时候已经是拥有318名奴隶的大奴隶主。他留了遗言,老婆死了,就可以让他买的123名奴隶们获得自由,大概是他没有亲生的子女吧。

(事实上,他老婆并没有等自己死后才释放奴隶,华盛顿刚死,他老婆就立马释放了所有的奴隶,你说,到底是谁不愿意释放奴隶呢?)

最可恨的是,从小就教我们讲诚信,但是却靠着弄虚作假的案例,来教我们将诚信,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谢谢大家点赞评论~

我再补充一点,是关于印第安人的,很多网友也在留言,现在美国经常攻击中国“种族灭绝”,可是,他们自己的黑料就很多,大概对这个比较熟悉,所以潜意识就用来批评我们了。

华盛顿是不折不扣的“印第安人杀手”,印第安土著对他深恶痛绝,还给他取了个外号“小城摧毁者”,摧毁可不仅仅是破坏城墙,确切的说是比较彻底的屠城。

华盛顿不仅杀人,还要剥皮用来制作长筒靴,有他自己留下的名言为证:“先从臀部往下剥皮,这样可以制作出高的或可以并腿长的长筒靴来。”简直把杀人剥皮当作一门艺术,实在是太渣了!

为了将印第安人赶尽杀绝,华盛顿甚至对自己手下的将军说:“在所有印第安人居留地被有效摧毁前,不接受任何和平建议”。

总之,关于印第安人,华盛顿的黑料太多了,洗是洗不白的。


user avatar   cpcliu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许世友被冤枉了几十年。

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中,许世友作为广州军区司令员,指挥了东线的自卫还击作战。长期以来,主流意见普遍认为在这场战争中,许世友指挥能力低下、表现拙劣。

1,对许世友的非议从何而来?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东线的自卫还击作战主要分为三个方向,即高平方向、谅山方向和禄平方向。对于谅山方向和禄平方向,没有多少争议,普遍意见都认为打得不错。尤其是在谅山方向的55军,攻克同登、谅山,并创造了参战9个军歼敌数量的最高纪录。禄平方向的43军,进展也迅速,有力地配合了55军攻取谅山的作战。

让人不满意的是高平方向。原计划投入7个师,在3-5天的时间里全歼该地区之越军346师及地方部队。但实际上,我军投入了11个师,打了28天也没有能够完全解决问题。尤其是50军150师448团在回撤时,因为军工作组指挥失误,在那嘎以北地区损失一个营,成为这场战争中我军最大的损失。高平方向进展不顺利、战斗很艰苦,伤亡也比较大,这是事实。由于参战部队大多数都是我军历史上有着光辉战绩的老部队,几十年不打仗了,谁都想抓住机会大显身手,再展当年的雄风。没成想过程如此艰辛、伤亡也不小,上上下下怨气都很大,对军区前指、对许世友很有意见。用许世友自己的话说,叫做把整个作战说得“漆黑一团”。

2、高平方向为什么打得艰苦?

广州军区前指打高平的战法是大纵深远距离战役穿插,即集中41军、42军、43军129师及加强部队,采取大胆穿插、包围迂回战术,速决全歼高平地区守敌346师及其地方部队。41军和42军除了以3个师又1个团分别进攻朔江、八姑岭、复和、七溪之外,主力分别从念井和布局突破,向高平实施穿插突击,首先关门,包围住高平地区之敌,尔后分割歼灭之。

断退路、包围住,先围而后歼是我军打歼灭战的传统战法。但谁也想不到老经验在新时期、新地形、新敌人面前,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对于敌国的敌情、地形特点及其对我军作战行动的可能影响,没有能够充分的研究,特别是对进入敌国作战可能遇到的实际困难认识模糊,估计不足。比如越北的山岳丛林地形,路少、路窄、路况差,严重影响了部队进攻路线的选择和机动的速度,使得我军的优势兵力和重装备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北线担任战役穿插的部队为了按时到位,只能一个劲的往前猛冲,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兵力来巩固所经过的走廊。沿途的越军还是在交通线上不断捣乱,这样就搞得自己成了无后方作战,比如121师失去后勤保障长达一个星期的时间。连后勤都不能保障,仗能打得好看吗?伤亡能不大吗?(但是注意,不要拿这个来黑我军的后勤保障,因为121师的情况是特例,不是普遍现象)。南线担任战役穿插的42军主力遇到越军炸坝放水,在班翁地段形成泥泞路段,导致交通严重堵塞,部队前进困难,极大地影响了攻克高平的时间。

在高平被我军攻克之后,战役第一阶段结束。越军迅速改变战法,从依托阵地节节抵御转入化整为零的游击作战,凭借山高、林密、洞多、谷深的有利地形条件同我军周旋。由于整个战区面积达2400平方公里,加上地形复杂,因此战役第二阶段对越军的清剿作战虽然也取得了不小的战果,却因为上述两个原因,未能彻底解决问题。

3,实施大纵深战役穿插不是许世友的打法。

实战证明,高平方向的大纵深远距离战役穿插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而且场面不好看,伤亡又大。但是,这个打法不是许世友的本意!最初,许世友决定的初步作战方针是:全线展开,同步推进,浅进纵深,分割包围,稳扎稳打,各个歼灭。根据许世友的这一决定,军区前指计划将战役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全线突破越南边境防御,首先歼灭位于边境的12个公安屯。第二阶段集中兵力分割围歼位于中越边境的6个守备团。第三阶段转移兵力寻歼敌3师、312师、346师等主力。但是这个方案被军委否决了。军委的意思就是要搞大纵深远距离战役穿插,断退路、包围住,先围而后歼。

如果东线作战按照许世友最初稳扎稳打的方案进行,那就能够充分发挥我军的兵力火力优势,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后来那么艰苦的局面,那么大的伤亡。

4,云南方向比广西方向打得好吗?

必须承认,云南方向进展比广西方向顺利,伤亡也比广西方向小。但是,这不等于云南方向比广西方向打得好!因为不顾条件的比较,是耍流氓的行为。广西方向我军参战兵力、越军参战兵力、作战地域、作战规模都倍于云南方向,伤亡大些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何况广西方向的战果同样倍于云南方向。敌我交换比广西方向还要高于云南方向,广西方向为1:1.65;云南方向为1:1.34。

套用43军褚军长比较本军与东线其他兄弟部队的话说,云南方向碰到的情况,没有广西方向那么复杂,受到的考验也没有广西部队那么严峻。

5,部队整体存在的问题不能简单推到许世友头上。

打仗不是光靠指挥员的运筹帷幄,要是部队本身的战斗力不强,也是白搭。当时东线部队没有热带山岳丛林地作战经验,此类作战的组织指挥、战法运用都基本上是空白,对战场环境也极不熟悉。(云南方向有的仗打得不错,伤亡也不大,和他们有热带山岳丛林战的基础是分不开的。)有的部队侦察能力差,到了高平城下搞不清敌情,迟迟不敢发起进攻;有的部队技战术水平低,战斗力差,不能完成赋予的任务,这是平时教育训练的问题,自身不过硬,难道也能把责任推到许世友头上?1979年暴露出的更多的是部队整体存在的问题,是谁的问题就是谁的问题,不能把责任推到哪一个人头上。许世友所要承担的,恐怕只是一般的领导责任。以当时部队的状态,就算把很多网友津津乐道的粟裕委任为东线总指挥,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6,许世友的表现究竟如何?

至于许的缺点,周德礼也说过:许司令对革命忠心,执行命令坚决,作战勇敢,但创造性和谋略性不足。在1979年作战中,许世友的表现刚猛稳健,属于中上水平,并没有明显的错误(如果不服,就列出个ABC来,看许到底有什么错误。不过,有的人恐怕连指挥的核心要素是什么都搞不懂吧。),对他的贬低、攻击是不符合史实的。

7,让粟裕上会不会好很多?

以当时部队的实际状况,就算把很多网友津津乐道的粟裕委任为东线总指挥,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打个最简单的比方,经过一诊和二诊,一个班绝大多数人顶死就是个上二本的水平。校长换个班主任,然后要求三个月后百分之八十上985,你觉得可能吗?

作者为历史学硕士,大学讲师,专注中越战争史。

微信公众号:南疆烽烟正十年


user avatar   yan-shi-qi-r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严监生——所谓的中国最“声名远扬”的吝啬鬼。

可能中国大部分读书人一提到吝啬鬼,就会毫无犹疑的想起严监生。这要归功于人教版五年级语文课本《临死前的严监生》一文。

严监生本名严大育,字致和,监生是他的功名,下文还是以严监生代称。

《儒林外史》全文体现严监生“吝啬”的地方有三处:

一:在家度日舍不得吃猪肉,每次只是小儿子想吃时,才买四个钱的哄哄。

二:新年时节思念亡妻,日渐消瘦舍不得吃人参。

三:临死之时揪着两根灯芯不断气。

但是文中表现他大方的场景也有很多。

1.严贡生打折了邻居的腿,跑了,严监生为其处理官司

2.给正妻王氏用药毫不节省

3.王氏将死,扶正赵氏做正妻。严监生先给两个舅爷说好话。修坟只是个借口罢了。

4.严监生为王氏办丧事,之后赵氏感激两个舅爷,应该也是严监生的意思。


可以说严监生是一个胆小,窝囊的人,在本家要受亲哥哥的气,在外又要看两个舅爷的脸色,处处都是先给银子再办事。

他对自己十分苛刻,吃穿极度节省。但在处理严贡生的纠纷,赵氏扶正,亡妻出殡等事件时,又是相当大方。

不妨细想一下严监生的处境,亲哥哥嚣张跋扈,欺邻霸里,生活也是浪费奢靡。古时长幼尊卑有序

严监生平时肯定少不了受欺负。亡妻王氏,在当地肯定也不是普通人家,王氏一死,两个舅爷

也不是那么好打发的。还剩下一个小儿子要照顾,至于二房赵氏,无权无钱无势。生活的重担全压

在严监生一个人身上。

他深知自己身体不好,恐不长久,幼子又小,二房孱弱。还有一个如狼似虎的哥哥在一旁虎视眈

眈,唯一能能求助的竟然只有亡妻的两个哥哥,可他们是好人吗?

所以严监生临死之时,揪着不放的真的是一根灯芯吗?有人还把这过度解读为严监生深入骨髓的吝啬,我只能说想象力太丰富了。

严监生真正介怀的是这个”二“!

他这一生都活在哥哥的阴影之下,我不觉得监生,贡生这两个功名仅仅是巧合而已。为什么恰恰他是比贡生低的监生呢?

他在人生的最后一刻不想再居于人下,他咽不下这口气,他想的是”一“!

赵氏只是误打误撞罢了。

在安排后事的时候,严监生仍然留了二百两银子给严贡生,或许是希望严贡生能稍微念及一下手足之情。

但是只能说他太根本不懂严贡生。他死后严贡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过继自己的儿子给赵氏,然后图谋霸占他的家产。

总之这样一个有情义,有担当,平等待人,在人情世故上出手大方,仅仅对于个人生活,物质享受方面过于节省的人被描述成了一个吝啬鬼。

这比他极其窝囊的后半生更悲哀!


user avatar   du-qing-feng-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康康康康有为。

在历史上,像康有为这样的大忽悠又何止一个?民众的蒙昧无知,君主的浮躁轻信,都给了这类大忽悠生存的空间。

全文3684字,读完大约5分钟

在中国近代史上,康有为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在我们熟知的教科书上,他是公车上书的发起人,维新变法的干将,深得光绪皇帝的倚重和信任,俨然是一位进步人物。

康有为自己也大言不惭,自称“南海圣人”。

然而,胡适先生说得好,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当仔细研读了近代的许多史料之后,我们会惊讶地发现——

这位自吹自擂的“南海圣人”,竟然是个不折不扣的“卖国贼”、“大忽悠”。


1858年,康有为出生在广东省南海县的一个封建官僚家庭。在祖父康赞修的教导下,他自幼苦读儒家经典,成年之后又拜大学者朱次琦先生为师,年轻时的康有为算是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

但是,康有为并不满足于儒学的学习,因为当时的中国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巨变当中,孔夫子的那一套已经没办法拯救中国了。

什么能救中国?孔夫子不行,程朱理学也不行,清代腐儒的训诂考证之学就更不行了。

康有为决意离开自己的老师朱次琦,前往西樵山白云洞读书,在这里他接触到了许多新思想。在游览了香港之后,康有为更是惊叹天外有天,开始由传统的儒学转向西学。

平心而论,在那个人心思变的时代,康有为称得上是时代的弄潮儿,他在儒学和西学上的多年研习,对西方制度的借鉴推崇,都足以看出此人能懂得识时务顺大势而为之。

可是,值得叹息的是,康有为才华虽有,人品却是硬伤。

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提倡做人应当“知行合一”,康有为一生都没有做到。


先从他最拿得出手的公车上书这件事来说。

公车上书在很多人的认知中是这样的: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康有为领导上千名举人向皇帝上书请愿,反对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史称”公车上书“。

这种说法,大部分来自康有为的自述。事实上,康有为只不过是组织了一场在松筠庵的集会,收集了1300名士子的签名。

但是康有为鸡贼得很,他这一年已经37岁了,好不容易中了个进士,生怕自己的功名有什么闪失,因此这份多名士子签字的“万言书”

他根本就没有呈递上去。

按照康有为的逻辑估计就是:我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在万言书上签字,这就算是我领导了这场运动,至于我有没有把大家的万言书递上去给朝廷,大家就不要管不要问啦!

这份万言书,就此夭折。

不过,康有为虽然为人虚妄,但还是很有一番雄心壮志的,他在给光绪皇帝的上书里,康有为慷慨陈词,极力陈述国家贫弱,变法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振兴大清。

光绪皇帝毕竟是个年轻人,不甘心受制于慈禧太后坐视大清衰败,看康有为三番两次上书,心里也难免跃跃欲试,就下旨宣康有为进宫面圣。

这次面圣,是康有为一生中唯一一次见到光绪皇帝,也成为他后来招摇撞骗的重要资本。


著名的康有为(右)、梁启超(左)与光绪皇帝合影,后被证明是修改底片PS而成的

据康有为自己的说法,光绪皇帝足足和自己聊了九刻钟,也就是两个多小时,非常信任倚重自己。
然而,这不过是康有为撒的一个弥天大谎,所谓的两个多小时的君臣谈话,只是这位大忽悠胡编乱造的。


同是光绪年间进士的张元济在那一天也被光绪皇帝召见,臣子们在一起等候皇帝召见,张元济恰恰排在康有为的后面。

据张元济的回忆:“二十八日(即1898年6月16日)天还没有亮,我们就到西苑门外,坐在朝房里等候。当日在朝房的有五人:荣禄,二位放到外省去做知府的,康有为和我,荣禄架子十足,康有为在朝房里和他大谈变法,历时甚久.荣禄只是不置可否.召见时,二位新知府先依次进去。出来后,太监唤康有为进去。大约一刻钟光景,康先生出来我第四个进去……

光绪皇帝在这场召见结束后给康有为的官职也很能说明问题,不过是一个六品的章京,与杨锐等深受信赖的军机四卿是没办法相提并论的。

然而咱们的康大忽悠可不管这些:反正我就是见过光绪爷,我说聊多久就是聊多久。

如果仅仅是编几句瞎话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也就罢了,康有为却不止步于此,而是继续忽悠,结结实实坑了光绪帝一把。

在维新变法开始之后,康有为不断上书,要求皇帝下猛药,迅速清除守旧势力。光绪帝于是裁撤了大量官员,一时间朝野人心不稳。

康有为还跑去找光绪帝的老师孙家鼐商议:英国一直垂涎西藏地区,那地方荒远偏僻,要不让朝廷把西藏卖给英国吧,卖个高价钱给维新变法用。

孙家鼐觉得康有为简直不可理喻,没有搭理他。

康大忽悠不久后又去面见日本公使,倡导“中日合邦”,这成为日本侵华的野心来源之一。

康有为不满足于此,想出了一个更荒谬的计划,直接导致了维新变法的失败。

他的计划是:围园杀后。

在维新变法的全过程中,慈禧太后并未顽固地反对。如果慈禧太后从一开始就不同意,光绪皇帝根本就没有能力将整个变法维持103天,所以慈禧太后对变法最起码开始是默认的。

但是在康有为的忽悠下,光绪帝把变法想得太简单了。这位年轻的君主太过于急切,改革措施过于激进,想要在三个月里把十年的改革都完成,甚至曾经在一天里下了一百多道政令。

其中贸然宣布废科举更是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天下的读书人一夜之间失去了向上的途径,读了那么多年的书瞬间都白费了,很容易转向革命。

慈禧太后暂且忍耐了康党的肆意胡为。直到康有为彻底激怒了她。

康有为指使杨深秀上书光绪帝,谎称颐和园里藏有秘密金库,可以开掘秘密金库为变法提供充足的资金。真实目的是让会党成员伪装成掘金工人,进入颐和园杀死慈禧太后,以便光绪皇帝独掌大权。

康有为这个计划实在是荒谬至极,完全不顾及大局。

且不说慈禧太后并未顽固反对变法,就算慈禧太后阻挠了变法,古代帝王以孝治天下,如果光绪帝贸然杀掉慈禧太后,必然会引得朝野震动。皇帝贵为一国之主竟然弑杀嫡母,必然引得亲贵大臣群起而攻之,光绪帝能保得住皇位就是怪事了。
最后,这个计划走漏了风声,被慈禧太后得知,慈禧太后果断决定动手。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下令,软禁光绪帝,逮捕维新派主要成员。康有为提前得知消息,脚底抹油溜了,却让自己的弟弟康广仁留下来整理藏书,导致康广仁没来得及逃跑,不幸被捕。

大忽悠康有为跑了,盛怒之中的慈禧太后要发泄自己的愤怒,就下令让康广仁弟代兄责,押往菜市口斩首。可怜的康广仁,就这样被哥哥坑得丢了性命,成了戊戌六君子之一。

已经逃走的康有为得知弟弟的死讯,虚伪地流下了眼泪,哀叹父母把弟弟托付给自己,自己却没能照顾好他。其实,在当时的乱局下,康有为无非是爱惜自己的藏书胜过弟弟,否则又怎能让弟弟在那种情况下留下来整理藏书?


除了在政治上不靠谱,他在道德上大忽悠也假得可怕。

变法失败后,为了获得日本的支持,康有为提出了一个“中日合邦”的设想,提议推翻现有封建统治,由自己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挑选百名外国顾问,全面接管中国的政治、军事、财政、外交等等一系列的国家大权。

康有为的提议,可以说是卖国求荣。一旦实行,中国必定走向亡国的道路。幸好清廷没有再次被他忽悠,直接拒绝,康有为自此失宠,避居海外。

避居海外的康有为,过得也非常潇洒。

光绪帝被康有为忽悠得被软禁,康大忽悠却拿着伪造的光绪皇帝的“衣带诏”,以营救皇帝的名义大肆敛财,收了南洋华侨很多钱。

有钱,自然是要享受生活的。

康圣人用筹集的钱,在欧洲买了一个风景迷人的小岛,在那里住了好几年。被他忽悠的富商们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就这么被康圣人挥霍掉了。

康有为一直提倡一夫一妻制,男女平等,但自己却娶了六房太太。直到1919年,康有为都已经是62岁的老头子了,还看上了19岁的船家女张光,强行纳为第六房太太。康有为的子女们都深以为耻。

值得一提的是康有为56岁时娶的第四房小妾,是个年轻的日本女人。却不料这个日本女人和康有为的长子私通并怀上了孩子,康有为大怒。

1927年,这位欺世盗名的大忽悠,终于走到了人生的尽头,病死于青岛。章太炎送他的一副对联最能够概括他的一生: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


user avatar   chen-kai-xin-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余华有个小说《活着》,里面的主人公福贵的人生,和我爷爷的人生正好反过来

爷爷是个杀猪匠,一辈子没上过一天学

他父亲得了急病,晚上突然开始疼,疼了一宿,早晨去世,当时爷爷只有6岁

12岁那年,爷爷的姐姐,被地主看上抢走了,蹂躏致死

爷爷悲愤交加,后来他外出闯荡社会,当学徒学杀猪,准备有朝一日手刃仇人。中间也结婚生子,但是妻儿都因病没能活下来。

他还有母亲和弟弟,日本人进军到河南的时候,爷爷把家里砸的稀烂,带着母亲和弟弟跑反躲进山里

后来爷爷加入一个反动道门叫洪学,和义和团差不多喝符水刀枪不入,被蛊惑和解放军作战,然后爷爷被俘虏,甄别,遣返原籍

家乡正在土改,当年害死他姐姐的凶手被抓住,公审枪毙,爷爷跪在地上哭的稀里哗啦。政府安排他在供销社的食品公司继续杀猪,还分了房子和田地,分给爷爷的宅基地,我爸妈现在还住着了

他幼年丧父,少年丧姐,青年丧妻 丧子

以上都发生在49之前

49之后,他和我奶奶结婚了

奶奶家是地主,她前夫是个果党军官,死在外面,她和我爷爷重新组成家庭,又生育了4个孩子,连同和前夫的孩子一共5个子女,全都健康长大并接受教育,其中有我的父亲

1976年,正在地里干活儿的爷爷已经快60岁了,听到广播播放毛主席去世的消息,和所有人一样,放下农活,一起往大队跑,一边跑一边哭

爷爷生于1919年,死于1984年,他的前半生,家破人亡颠沛流离,不停地看着自己的亲人一个接一个离开自己,他的后半生生活安定子孙满堂,他最高兴的事情是看到三姑恢复高考之后考上大学

爷爷身上有不少旧社会的帮派特性,好赌博喝酒,但是也讲义气,经常仗着杀猪的脾气和乡干部抬杠,经常挂嘴边的话就是,敢和我去见毛主席吗?


user avatar   hua-xie-hua-fei-hua-man-tian-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他从未背叛过自己的人民。

他也从不怕被自己的人民所误解。

他更不畏惧资本家、右派和反动派的污蔑栽赃。

他最不恐惧的,也是他的对手最恐惧的,是群众运动。

人民也终究不会背叛他。

人民也从未离开他。

任何想要颠覆他的人会发现,颠覆了他,自己也会失去存在的意义。

他最喜欢看到的事情,就是人民的觉醒。

他喊出并用毕生实践了这句话

——为人民服务!人民万岁!


user avatar   ich-13-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一个最熟悉的陌生人

他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没有之一

借用一下 @当下 的图

我是一个历史爱好者,却没有勇气,也没有底气去评价他。

我们00后这一代离他已经很遥远了,第一次知道他,是看到一元钱上那个1893-1976,当时不懂什么意思。

混历史圈,我曾经看到过很多关于他的不良言论,家里也是地主,对其的行为不理解,也许是年少轻狂吧,对他没有什么好感。

随着阅历的慢慢增长,我逐渐明白了自己的愚昧和无知,一个人为了自己而奋斗,是人的基本行为,为了一家人奋斗,是人的基本担当,为了千千万万的人而奋斗,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曾经我常常因为自己的小聪明而感觉高人一等,常常因为家里有点钱而沾沾自喜,现在看来,这些行为都是可笑至极的。曾经我也想做个政治投机分子捞实惠,现在我打算永远不加入任何党派,因为它早已不在。

名垂青史不是永生,万年不死也不是永生,真正的,永远的活在人民心中,才是真正的永生,一个在人民心中永远闪闪发光的人,一个奉献了一切却离开的人,一个能让无数人发自内心痛哭流涕的人,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者,不,已经是导师。

你离开后,我们就成为了你。

毕生追寻你的脚步,追寻你崇高的理想,如果有幸早日去见马克思,亦不悔追随,从我真正了解那一刻,我就知道这辈子就不会背离了。

封资修都是纸老虎,打倒他们,无产阶级必胜!




                 

相关话题

  假如你穿越成陷入上表风波(“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的崔琰,你会如何救(搞)场(事)? 
  小时候觉得史记高大上,长大了才发现史记只是一部小说,有同感吗? 
  历史上有哪些将领连敌人都非常敬佩? 
  为什么17世纪的法兰西逐步走上了君主专制,而对岸的英格兰迈上了限制君权的道路? 
  如懿传延禧攻略都讲述乾隆的历史,那么历史上乾隆爱的究竟是谁? 
  为什么给赵括翻案的有这么多? 
  民主化过程中成功避免族群的分裂有哪些成功案例?学界有哪些论文与著作? 
  相比欧美武器,苏俄武器为什么要走“简单粗暴”的路线? 
  生活在全盛时期的英国是怎样的体验? 
  孩子觉得历史和他没有关系,不愿意学习历史,怎么办?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孟晚舟女士获释,机场发表演讲「感谢祖国和人民的支持」?
下一个讨论
汉语、普通话、国语、华语、中文之间有什么区别和关系?对应的英语分别是什么?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