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二战时期,日本有多大几率单挑打败中国? 第1页

  

user avatar   qiu-shan-jin-tian-chu-ben-zi-liao-ma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昭和12年日本国内石油生产量39万kℓ,陆军消耗量26万kℓ,同年海军消耗量74万kℓ,而战前的石油储备量已经超过600万kℓ。如果能进一步削减民用需求,怎么可能离开了美国没几天就得断顿?

倒是国民政府,你觉得国民政府有可以外国帮助下抵抗八年的战争意志么?还是你真觉得没有苏联牵制在伪满的日本的军队,蒋政权能靠自己能坚持下去?


user avatar   SiobhanChrist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几率。

日本人就是因为在中国战场上陷入泥潭,越来越被动,才会把目光看向太平洋的。


user avatar   cui-ding-ding-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日本没有能吞下中国这么大国家对应的这么多的能源、矿产和粮食,自己会把自己玩挂了。

真以为打仗就是拼武器而已?


user avatar   zhuan-zhi-ge-chong-bu-fu-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整个手机行业吃掉60%利润的全球唯一巨头,需要其他公司来教他做事?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经过这段时间的疫情爆发,基本各国领导人的支持率都升高了。

川普一系列做法和言辞虽然显得很荒唐,但是特朗普支持率反升5%,谁在投票?

英国首相约翰逊,群体免疫,但因为自己染病,支持率也上升。约翰逊确诊后远程主持会议 英民调:其支持率创新高

安倍和文在寅因为国内疫情被控制或没有再爆发,支持率也升高。毛开云:创下时隔16个月最高纪录,文在寅支持率为啥大幅回升?

所以,个人有个大胆的猜测:国外这些领导人,内心是美滋滋的

发达国家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实就是老龄化。

老年人比例太高,不但要领退休金,还要提供医疗服务,对发达国家的财政造成巨大的负担。

而且老年人消费意愿不强,不愿接受新鲜事务。老年人越高,网络化、信息化、5G之类的新技术就不好推广。比如日本,仍然在主要用纸币。

这一次新冠的主要杀伤对象是老年人。可以预见,这些国家的老年人将会相当数量的减少。

那么这些国家的领导人,一来自己的支持率提高了,位置保住了,二来国家的财政压力将可以减轻了,而且少了老年人的阻力,新经济发展起来更顺畅了。

所以,对世界的影响,可能就是:发达国家的下一拨经济腾飞要开始了!

中必输!



user avatar   feng-jin-80-85-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历史上正常的人类社会,初中生的年纪通常就已经是进入打架斗殴生产生活的主力年纪了。更别说生孩子了。


只是我们近百年来的工业化,强行给这个年龄的人口安排社会任务和标准而已。


你要想初中生不以早恋满口脏话不学习为荣,就得付出克服基因天性的巨大教育成本。也就是说,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教育上的投入不足。


user avatar   zhong-jun-ai-guo-hong-cheng-chou-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理解里,因为中国发展太快了。

这说起来你们可能觉得离谱,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大量引入外资和外来技术开始后经济发展太快,在这种高速发展下做技术导向企业就是不可能的,你做技术带来的增长率远远赶不上加了外资杠杆的竞争对手的增长率。

哪怕企业真的技术强壁垒高能活过竞争,企业里的员工也必然要被大量挖角,因为员工在这种环境下理性选择也是赚快钱。2000年赚了1000万的和2000-2020每年100万收入的在2021比资产时前者几乎无悬念完胜的背景下,没人会有心思在一家公司搞什么技术的,必然都是想着快,抄,上,做出影响力,跳槽,收入翻几倍,下一轮。

等中国也一年增长两三个点,利率接近0,普通搞技术的可以30混到60的时候,这种公司反而会更容易生成。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日本动画导演山本宽说侵华「符合帝国主义潮流」? 
  如何看待淘宝对二战模型开始治理扣分?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间战期)的民用航空是怎样的? 
  二战时,坦克行军是靠车辆运输还是自走(如苏联和中国这种基础设施差的国家)? 
  日本有没有可能以不进攻菲律宾,不袭击珍珠港的形式,来避免美国的参战,至少延后美国的参战时间? 
  二战时英国的工业产能如何呢? 
  市场花园行动是否有成功的可能性,应该如何修正?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是否改变了先欧后亚的方针? 
  二战时日本为什么不直接攻击美国本土? 
  高晓松说的蒋拒绝接受雅尔塔协定的方法有效吗? 

前一个讨论
考古工作者和历史研究人员,没有新的历史遗迹可研究时在做些什么?
下一个讨论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与中国战国时期的士为知己者死有什么不同?





© 2025-04-2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2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