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留学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比较好? 第1页

  

user avatar   tang-xiao-yu-54-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从小到大以来都是我的座右铭,而我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了这句话,因此我在求学的过程中来到了遥远的欧洲,在这里领略了古老的文明,美轮美奂的建筑以及异国他乡的风情,同时在这里我也体会了和不同文化的人们生活交流,并感受到了发达的经济,这些都是我在国内从未有过的体验。

当时我申请的是荷兰的莱顿大学以及比利时的鲁汶大学,最终都顺利拿到了offer,而我最终选择了莱顿大学。

事实上虽然现在申请到荷兰读书的同学数量越来越多,但是荷兰还是一个比较小众的选择,所以很多同学对于申请的要求并不是太了解,今天我也分享一下我的荷兰留学申请经历,希望可以给想要来荷兰的小伙伴一些帮助和参考。

背景介绍

本科:河南大学, GPA 3.5

交换:中国文化大学 (台北), GPA 3.9

硕士:Leiden University, GPA 7.0/10.0

雅思:第一次,7.0 (听力8.5,阅读7.0,写作6.5,口语6.0)

第二次,8.0 (听力9.0,阅读9.0,写作7.0,口语7.0)

【Offer】

Leiden University KU LEUVEN

我的大学经历

正如前文所说,我内心深处一直都有一个“行万里路”的梦想,所以我对于留学十分的向往,而在刚刚进入大学之后我就开始为留学申请进行准备。

现在相信有很多同学都觉得需要专门进行留学准备,但是我觉得留学的准备工作实际上更多的是依靠平时的点滴积累和提升,这样才能提升我们在申请中的竞争力。

所以在整个大学本科阶段,我都在严格要求自己,最为基础的就是我在本科期间尽量保证每一门课都有一个好成绩,这样的话最终我的GPA也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对于申请也是很有帮助的。

另外在大学期间我还在很多方面有意提升了自己的背景,从而更好地为留学申请进行准备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历。

在大一、大二阶段,我除了平时的学习之外,还参加了很多的活动和竞赛,这样对于我的能力和背景是一种提升,同时我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接触到更多课堂之外的东西,帮助我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从而对未来的发展进行规划。

我本科学习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当时我们学院也为我们请了很多外教,当时他们也会按照国外的教育模式来给我们上课,每周都会安排一个小测试,同时在上课的时候我们都要穿着正装上台进行模拟并进行小组作业报告。

这种教学模式和我之前在高中接触到完全不同,不仅十分有趣而且特别锻炼人,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找到了学习的乐趣,这也坚定了我申请留学的决心。

更为重要的是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上我们时常要用到英语,我也发现了自己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在平时我都会抽出时间学习英语,而在大二结束外教课程之后我依然保持了这个习惯,这对于我来说也是受益匪浅。而因为我平时的付出,在大二课程结束之后,我也被评为维多利亚大学的“杰出学生”代表。

除了课程的学习之外,我还在大一完成了小说《我们是彼此的青春》 ,并获得了河南省翻译大赛的三等奖以及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优秀奖、二等奖,这些在之后的留学申请中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在进入大三之后随着留学申请的日益临近,我也开始着手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准备工作。

在大三上学期我开始了雅思的备考,因为在之前我很重视英语的学习,不过在雅思备考的时候我还是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英语的学习上,每天我也会五点半起床开始背单词、学英语,因为每天都在高强度学习英语,那段时间我连做梦都是一堆人在和我说英语。

在复习雅思的时候,单词、阅读以及听力对于我来说都没有太大的难度,所以备考主要还是口语的环节。事实上对于大部分国内的同学来说,口语都是最让他们头疼的部分,在我看来想要提升自己的口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敢于去说的自信。因为在大二的外教课上我经常会说英语,所以这对于我来说并没有太大的难度,而在备考的过程中我主要还是利用平时的时间多练习口语之前的题目。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努力下我第一次参加雅思考试就考出了7.0的分数,这个分数也已经满足了留学申请的需要,不过在一年之后我还是选择再考一次雅思,这次我也考出了8.0的高分。

在大三的下学期我们学校提供了去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做交换生的机会,当时我对于这个活动十分感兴趣,因为去台湾这样一个全新的环境学习和生活不仅可以开阔我的眼界,同时还可以培养我的自理能力,这些对于我的留学都是很有帮助的,将这次交换作为我留学前的一次过渡也是再好不过的。

另外这样的经历在留学申请中也会为我带来一定的加分,加上我的父母也十分支持我的这个想法,于是我第一时间就提交了交换的申请。

因为我平时成绩十分优秀,在面试中我的表现也还不错,最后我顺利拿到了公费交换的名额。

在中国文化大学里我除了学习本专业的课程之外,还学习了教育学和新闻学的课程,虽然这些课程对于我来说有些陌生,但是在交换的过程中我严格要求自己,每一个科目的学习都很用心,最终所有的成绩都是A+,我深度报道课程的教授更是在对我论文的评价中称我认真的态度、严谨的构思和流畅的文风让人眼前一亮,而我的自立自勉自制也给所有的老师和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课堂之外我也没有闲着,我充分利用交换的机会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并积极融入其中。有一次我担任了台北国际马拉松的志愿者,早上4点我就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来到了起跑点做准备工作,而一天的志愿工作结束我累得直不起腰,不过我得到了锻炼和成长所以也是十分值得的。还有一次校友马英九来到学校演讲,我也第一次在显示中目睹这位台湾地区的领导人。他的讲座旁征博引且生动有趣,这让我意识到学识的重要性,所以我下定决心已定要更加努力的学习和提高自己。

在结束了交换之后我也开始了大四的课程,在很多同学们还不清楚自己究竟该考研还是工作的时候,我已经有了坚定的目标,那就是申请留学,而欧洲的历史文化吸引着我,所以去欧洲留学成为了我的选择。

我决定到欧洲学习读书,同时体验不同的生活并用笔记录下来,我觉得这是对于我很有意义的经历。这也是因为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在大四的时候我也创办了自己的公众号“甜言”,在上面记录自己平凡日子里的点滴,这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的粉丝。

而在大四进入申请的冲刺阶段之前,我已经有了丰富的实践经历,同时GPA也比较不错,加上我高分的雅思成绩,我在申请中已经有了一些优势。这也是因为我在大学期间时刻关注提升自己的背景,所以我建议想要出国留学的同学一定要尽早规划留学的准备工作,并充分利用平时生活学习中的机会来提高自己,这些对于我们都是很有帮助的。

留学申请工作

在开始申请之前我首先需要选定自己留学申请的国家和高校,在这个过程中我的一个朋友给了我很多的建议。她当时就在荷兰留学,通过她的介绍我对于这个曾经的“海上马车夫”有了更多的了解,我看到了大片的花田和魅力的郁金香,那是我看过最美的春天,这也对我十分有吸引力。

不过因为之前我对于荷兰的高校并不是很熟悉,所以之后我也开始在网上查询了很多荷兰高校相关的信息,我对于阿姆斯特丹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乌得勒支大学、莱顿大学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发现这些荷兰的大学虽然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是很高,但是历史都很悠久而且学术水平也很高。

在这之后我也将荷兰的这些高校和美国、英国以及澳大利亚这些热门国家的高校进行了对比,我发现荷兰的高校和这些国家的高校相比差距并不大,同时申请荷兰高校的花费也要少上很多,加上荷兰高校的奖学金也比较多,所以去荷兰留学的经济压力要小上很多。而且我发现荷兰很多专业都有英语授课的项目,所以我去荷兰留学的话在语言上也不存在不适应的问题。

最终荷兰成为了我留学的首选目标,除了荷兰之外我也对其他欧洲国家的高校进行了考察,之后我结合我的背景条件对高校进行了筛选,将自己的申请目标设定为荷兰的莱顿大学以及比利时的鲁汶大学。

在确定了自己的申请目标之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查询我要申请的大学开放申请的时间以及开学时间,同时到官网上查询了申请的流程以及申请需要的材料。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一定要注意,那就是相同国家不同高校和项目之间的申请时间上会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我们一定要弄清各个项目的申请时间要求,再对申请工作进行规划。

还有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虽然英国的高校在录取的时候采用rolling制度,也就是先到先得,但是欧洲的其他国家像荷兰、比利时、德国等等的高校都没有这个制度,只要在deadline之前提交申请材料和申请费就可以了。

所以我们在申请的时候不要着急进行申请,而是要优化自己的申请材料并提升自己的背景,尽量提升自己在申请中的竞争力。

当时我在申请的时候并不是自己DIY完成的申请,这是因为我对于自己的能力并没有什么自信,尤其我对于文书的创作更是一窍不通,为了更好的完成申请,我采用了半DIY的模式完成了申请,当时请了专业的留学机构帮我完成申请材料的准备工作。在我看来DIY留学申请固然是对自己能力的提升,但是这并不会让我们在申请中占据优势,因此还是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情比较好,我也建议同学们最好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需要来确定自己要不要请留学机构帮忙完成申请,盲目坚持DIY申请是不可取的。

而我之所以选择半DIY申请也是因为这样我可以随时了解到申请的进度,同时我也可以参与到申请之中,这样除了可以提升申请的效果,还可以保证我申请到自己心仪的项目,所以我也很建议同学们选择这种模式。因为专业人员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很多留学准备工作,同时他们对于项目也十分的了解,可以让我们的申请准备工作更有针对性,让我们之前的准备最大程度地发挥优势。

如今和我合作的admitwrite就可以为同学们提供这样的半DIY模式服务,在这里有超过500位和我一样来自海外高校的导师,这些导师都来自不同的项目,所以每一位同学都会有同专业背景的导师来为他们提供服务,这也保证了服务的专业性。

这些导师不仅对于项目十分了解,同时也都经历过留学的全过程,所以他们很清楚同学们在留学申请中的需要,因此他们可以结合同学们的实际需要制定申请的计划,帮助同学们顺利完成申请。

除此之外在同学们进行申请准备的过程中,导师也会提供一些指导,让同学们做的准备工作可以与申请的项目更加契合,这样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在文书的准备过程中,导师也会帮助同学结合项目的需要对文书的内容进行优化,从而让文书的内容可以呈现出申请同学身上项目更加看重的能力和优点,这样可以大大提升文书的竞争力。

而且admitwrite这种半DIY服务模式在价格上也是很有优势的,全部服务的价格只要2万元,这也只是传统留学机构价格的一半,所以对于想要申请留学的同学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而在留学机构的帮助下,按照高校的要求完成了所有申请材料的准备,最后我也顺利地拿到了比利时鲁汶大学以及荷兰莱顿大学的offer,后来经过选择我还是更喜欢荷兰,所以我决定到莱顿大学读书。

留学申请注意事项

因为当时我是请留学机构帮忙完成的最后阶段留学申请工作,所以我并没有怎么参与到申请的工作中,因此也没有太多的经历可以和大家分享。

不过考虑到现在很多同学对于申请荷兰的高校并不是很熟悉,我也和大家介绍一些申请中需要注意的事项,首先我和大家分享一下申请荷兰高校需要准备的申请材料。

在申请荷兰高校的时候我们需要准备的文书材料主要有个人陈述、简历以及推荐信,而它们在准备时需要注意的点也是有所不同的。

首先是个人陈述的准备,这也是文书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我们需要在其中写清楚自己的背景、学术成绩、社会实践经历以及自己申请的动机和理由,所以说高校的老师基本都是通过个人陈述来了解申请同学的软性背景,大家一定要慎重对待。

在写这部分内容的时候首先就是英语的语法绝对不能出错,否则会在老师的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尽量保证语句的流畅以及逻辑思路的清晰,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体现我们的优势和闪光点。

另外想要提升个人陈述的质量,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其内容与项目更加契合,所以我们要在对项目足够了解的基础上,分析项目对于申请同学的要求,之后再对内容进行调整,尽量通过自己之前的经历来体现自己的这些能力,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些经历来展现自己对于项目的了解和兴趣,帮助我们说明自己为什么会申请这个项目。在这个部分我们可以多写上一些细节,这样更容易打动对方,另外通过一些故事来说明自己的申请意愿也可以让个人陈述显得更加生动一些。

而简历的准备就要简单很多了,因为简历只是要呈现出我们的教育背景、实习、工作经历以及实践活动经历,我们并不需要对其进行太多的加工。各个项目一般都会在官网上写明对于简历格式的要求,我们只要按照对方的要求进行准备就可以了,而简历中自然也不要出现语法上的错误。

最后就是推荐信了,因为推荐信是从推荐人的角度对申请同学进行评判,所以高校对于推荐信往往十分看重。一般来说我们至少要准备两份推荐信,也有一些项目会要求三封,我推荐人我们可以请授课老师、实践活动负责老师以及实习中的项目负责人来帮自己完成,我建议大家最好请和自己比较熟悉的推荐人,因为这样他们的推荐信真实性才更强,也更容易受到高校的认可。

推荐信一般也会对格式有要求,因为推荐信基本上都是要推荐人自己发送给高校的,我建议同学们最好可以和推荐人保持沟通,这样也可以避免出现差错。

除了申请的文书之外,我们在留学申请的时候还需要提交本科的成绩单以及相应的英文翻译件,这些都需要有学校的盖章。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提交在读证明或学位证书,以及实习证明、雅思成绩单等文件,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文件也都是要英文译件的,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每个项目对于申请材料的要求可能存在差异,大家在准备的时候也要弄清对方的具体要求,避免出现疏漏。

最后我还有一些建议给大家,首先就是我们在选择留学的国家之前,除了要考察学校的综合排名、未来的发展前景等问题之外,最好还可以了解一下当地的文化,看看自己是否喜欢这种文化,因为这会影响到你留学之后的生活状态,也是十分关键的。

在进行专业选择的时候,则要尽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因为留学的生涯还是比较孤独的,如果我们对于选择的专业并不是很感兴趣,那么我们还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另外拿到offer也并不是留学准备工作的结束,我建议同学们到官网上了解项目的信息,关注后续宿舍申请以及签证准备的事宜,之后还要准备财务证明等资料来完成签证的办理。

在这里我还有一个建议,那就是拿到offer之后我们可以到贴吧或是微博搜索自己的学校,加到校友群里,里面的学长和学姐会给我们很多帮助,同时我们也可以在里面认识一些和我们一样的新人,这也可以让我们的留学之旅不再孤独。

总结

以上就是我留学申请的全过程了,回顾我这段经历,我觉得我公众号中的一句话最能表明我的感受,那就是“若是有缘,不论早晚”。

在我看来生命中的每一个过程都是心急不得的,而我们就是要让自己默默的成长,并等待一个时机的到来促成一段难忘的经历。

留学也是如此,这中间包含了我们和国家、城市乃至于大学的缘分。

所以如果我们有想要留学的念头,那么我们就要勇敢地去追求,相信只要我们清楚自己的方向,并做好准备,那么我们一定会收获一个美丽的结局。

导师背景 LU(Leiden University)公共管理硕士,河南大学经济学学士。 DIY完成研究生申请,方向为公共管理、欧洲研究。 收到包括莱顿大学、鲁汶大学等硕士录取,专注以就业为导向的留学申请。 目前在华为荷兰分公司全职工作,拥有丰富的管理行业、电信行业求职经验和工作经历。



user avatar   ren-sheng-gong-lue-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言

我的留学之旅,从大三学年开始,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了将近6年的光景了。

在英国的这几年来,本来起初我只打算读完本科,到后来准备申请硕士,再到申请博士,这期间经历了很多。

我只能说,只要上了留学这趟车,你所感受到的新环境和新事物,又或者是身边的新氛围,这些都会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你现有的观念,从而改变你的想法。

出国留学对我而言,就像是开启了一扇大门,让我看到了这个世界崭而有趣的一面,虽然可能遇到了很多从未想过、碰到过的困难,但只要你有恒心和毅力,我相信那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背景简述

本科: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均分为92.3%、工学学士学位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BEng)、EEE专业、均分为83%、First Class Honours

MSc offer情况: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 Power Systems Engineering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 Future Power Networks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 Electrical Power Systems Engineering

硕士: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MSc)、Future Power Networks、均分为80%、Distinction
PhD offer情况: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 EEE全奖offer

博士: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PhD)、EEE全奖博士在读

为什么出国留学?

最开始想要出国留学,有一部分原因是和本科学校相关的留学项目相关。本着对英国文化的热爱,对国外教育、丰富的资源平台的向往,在大三的时候,我拼尽全力搭上了去曼大的班车。

因为是学校内部点对点的留学项目,所以不存在选择的纠结,但我需要攻克的第一座大山,就是语言考试。

雅思我只考了一次,我记得当时拿到了6.5分,达到了曼彻斯特大学的录取门槛,我就没有再浪费时间去刷分。

但出国之后,我才发现6.5分的雅思成绩根本不够。上课的时候一旦碰到稍微带点口音的老师,就会开启听不懂的模式...大概过了三个月左右的适应期之后,我才完全适应。

所以不管学校的录取门槛是多少,还是建议题主一定要好好练习口语和听力水平。听力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你能不能听懂国外课堂的内容;至于口语,很多专业都会布置小组作业,如果在小组作业时,你不希望和组员面面相觑,不知道说些什么的话,那么一定要尽可能提升自己的口语雅思分数。

在备考雅思口语、听力的时候,多听多说,多多练习,你前期越努力,后边上课的时候就会越轻松。

在提升自我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拿到一个高分语言成绩,成为申请中的一大加分项,何乐而不为呢?如果你的成绩高于录取门槛,无疑是向学校证明你的语言能力的最好途径,表现出你可以很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让你在同期申请者中更加突出。

虽然我不主张为了刷分而刷分,但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还是建议分数刷高一点的。当然,如果时间本身就不充裕的话,那肯定要另当别论了。

留学申请那些事

就英国留学申请这件事情来说,真正走完流程的时候,其实是在顺利完成本科学习后、申请研究生时,以及研究生毕业后、申请博士时。这两段留学经历对我来说弥足珍贵,接下来,我就来和题主详细分享一下这两段申请经历。

本科 - 研究生

本科在读期间,我读的是Electrical & Electronic Engineering,简称为EEE,大部分大学都会开设两个方向供学生选择,一个是强电,一个是弱点。因为我本人对电网更感兴趣,所以我选择了强电方向,这个方向还会涉及到一些电力电子方面的专业知识。

不过那时,我并没有读博的想法,所以在最后一年打算申请研究生时,并没有选择硕博混申,单纯就是选择了本科专业排名比较高的几所大学去申请。毕竟也在英国读了几年书,所以对英国各所大学的优势劣势,还是有一些了解的,最后拿到了曼大、UCL以及IC的offer。

我的本科GPA成绩还算不错,所以申请时比较自信,打算直接冲刺IC。为了保险起见,我还选择了UCL和曼大这两所学校作为保底校,最后运气比较不错,拿到了比较理想的申请结果。

每当有学弟学妹问我,申请英国硕士项目有什么技巧和窍门的时候,我的答案都是:如果你的个人背景和学校的录取要求比较符合,那么申请一定要尽早!

在网申系统刚开通的时候,学校的录取名额是最充裕的,而且审核标准也会相对而言宽松一些。每个学校的申请截止时间不一样,招生名额都是固定的,一旦录满,或者到了截止时间,不管你多优秀,都会收到拒信。

这里我们就拿IC举例好了,我打算申请的EEE学院的Future Power Networks是从十月中旬左右开通网申渠道的。在开通之后的一周之后,我就完成了全部的网申,随后在十二月的时候就拿到了面试邀请,一月中旬拿到了conditional offer,条件是均分75%及以上,个人项目分70%及以上。

对于曼大EEE本科的学生而言,均分和个人项目分这两项要求是重中之重。对于一些其他学校、其他专业而言,IC可能会有其他的要求,根据不同申请者的个人情况,也会有不同的con offer。

我很早就拿到了con offer,但我一个朋友就没有我这么快了。他是十一月末完成的网申,一月末接到的面试邀请,又过了一段时间才拿到con offer,要求是均分达到78%及以上,个人项目分达到75%及以上。

当然,审核时间的长短也会随着学校对申请者的评估和综合判断而有所差异,不过根据我和我朋友的申请经历来看,我还是建议题主赶早不赶晚。

不过,如果题主的某个方面存在短板,比如说均分要比你所申请的目标项目要求的均分录取门槛低一些,那我还是建议题主准备好了再投。如果没有达到最低的录取门槛,就算投了也没有太显著的效果。

因为对于一些未达到门槛的申请,学校很大概率会扣下你的申请材料,直到拿到了足够多的申请样本,评估了今年申请季的申请水平之后,再决定是否给你发con offer。与其这样,倒不如好好准备一下,确保万无一失再进行网申。

当然,未达到门槛的话,也并不是说一定会被pass,也是有可能收到con offer的,只不过你被con的分数会更高一些。

我身边一个朋友本科前三年的均分为70%左右,申请季很早就完成了网申,并且拿到了con offer。但比较让他头秃的是,个人项目分竟然被con了78%...最后他的成绩只有75%,无奈之下,只能硬着头皮将成绩单提交给学校,但后续就没有什么声音了,一直到八月末的时候,才收到学校的CAS。等待期间他都有多煎熬,我们都看在眼里,不过好在最后运气不错,还是如愿地拿到了CAS。

根据我的申请经验来看,留学申请中,成绩这种硬件条件是一个门槛,其他附加材料所体现出的软性背景,同样需要引起重视。

比如说,刚刚所提到的高分语言成绩,这就属于你的硬件优势;来自于学术界内知名大牛教授的推荐信(一般学校要求提交两封)、一份出彩的CV、一篇逻辑清晰、详略得当、可以凸显出个人优势的PS,这些都属于你的软性实力。

它们不仅可以让你在成千上万的同期申请者中脱颖而出,而且也可以弥补你的某一个短板,为你保驾护航坚持到最后~

推荐信

我所申请的大学均要求提交两封推荐信,我分别找了我个人项目的导师(title为教授)、一门小组合作课程的导师(title为讲师)。之所以选择他们作为推荐人,主要是因为和其他普通课程的老师相比,他们会更加了解我一些。

现在很多导师都会有专门的推荐信模板,然后根据你的个人特点,稍微修改一下就帮你提交了。

为了让我的推荐信更加有针对性和个人特色,没有那么模板化,我和我的导师商量之后,决定先由我自己撰写初稿,随后再由导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事实证明,这种撰写推荐信的方式,要比套用模板会更加真实一些,可以更加突出自己的个人优势。但前提是你的导师认可这种方式,不然就只能用导师的推荐信模板了。

CV&PS

最开始写PS和CV的时候,还是比较迷茫的,不知道应该从哪里下手,CV里应该写什么,不应该写什么?PS又要从哪个切入点写呢?

我先是从网上下载了很多PS、CV的模板,把自己的过往经历直接套用进去。但写着写着,我发现一个问题,我可以在网上搜到的模板,别人肯定也可以搜到,大家提交了一样的文书,只是更换几个例子,换汤不换药,其实还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完全没有任何优势。

随后我咨询了一些中介机构,也把自己的初稿拿给学校是student service的老师看过,最后在看到一位大牛学长写的CV之后,我决定全部推翻重来,准备一个比较有针对性的CV和PS。

本科期间,能发表论文、出版书籍的学生并不多。我在学术方面的表现平平,我只能通过其他方面去凸显我的综合能力。不要小瞧综合能力这一点哦,很多学校都是很看重这个方面的。

在申请季之前的那个暑假,我去一家大型水电站实习了一段时间,还去斯里兰卡做了一个月的志愿者~再加上我本身就是曼大志愿者项目的成员,这样综合起来,也算是有了一些可写的素材。

上面同样的内容,也同样作为素材,被我融入到了PS中。起初我是打算通过PS表现出:我这些年的就读经历,不管是学术也好,还是其他方面也罢,我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这些都是一脉相承的。

这个目标,不仅包括申请到某一所大学,还包括我的未来规划,如果可以如愿就读贵校,那么会为我的终极目标——在某一行业长远发展上提供很大的帮助。

阐述了从对本专业的兴趣启蒙,到课上课下努力学习,朝着目标前景,再到对自己的未来和职业发展进行规划,确定了努力的方向后,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我是如何解决的,我取得了怎样的学术成绩,掌握了什么专业技能。

其中,还写了几个细节和片段,提升文书的真实度和可信性,从而表现出我对目标专业的热爱和兴趣,在我本科就读期间我是如何被影响,从而让成为了更好的自己的;我有着足够的综合实力、极强的性格优势,可以在这个行业发光发热。

很多学弟学妹都希望可以写出一篇优秀的PS,吸引招生官的眼球,从而让自己在一众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对于撰写PS这件事情,我的建议是:

如果你的英文写作水平一般,那么还是将行文逻辑放在第一位,确保逻辑清晰之后,再去追求行文辞藻优美、表达地道。

特别是申请理工科,优美的辞藻并没有太大的必要,只要你可以在PS中展现出你突出的学习能力、逻辑能力,对科研有着坚定的信念、脚踏实地的品格以及无限的热情就好。

研究生 - 博士

在IC读研的时候,我决定后续继续读博。

MSc在课程设置上,更像是广撒网,什么领域的内容都泛泛地学习一下,并不会针对某一个特定领域/方向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索;虽然从第二个学期开始会有个人项目,但一般也只有三个月而已,从五月考试周结束后到八月末,三月能研究得多透彻呢;

学习的时间长了,我渐渐发现,一年学制的研究生并不能满足我读学术的追求,于是我决定继续申请博士。

但有一说一,IC的确是个不错的学校。就我们理工科学生而言,学校给我们安排了很多和社会、企业接触的机会,课程设置上也会很注重学生对实务方面的了解,会邀请一些National Grid的人来学校进行讲座,介绍行业,conferences和workshops的含金量也很高。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是你感兴趣的前沿课题,基本上都可以找到相应的了解途径。

在此期间,我对智能电网、新能源技术萌生了很大的兴趣,同时决定继续读博。

在正式申请博士之前,我还是建议各位先大概了解和确定一下所要申请的科研方向。

博士项目不似硕士,会有学校安排具体的课程设置,很多时候博士都需要学生根据自己主观的科研兴趣,从而确定后续要深入研究的科研分支方向,在导师的指导、协作和探讨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产出科研成果。

读博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英国博士学制一般为三年到四年半。就读博而言,选择一个心仪、适合自己的项目很重要,找到一个不错的选择也很重要。

能否顺利拿到博士的offer,除开以一些基本的硬件要求之外,能否顺利拿到offer,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导师的。

学校官网上,通常都会有各个教授的名录和个人主页,在主页中会对导师的基本信息进行详细的说明,包括毕业院校、主攻科研方向以及产出过的科研成果等等。

如果人脉比较广的话,也可以问问导师的为人,平时是如何和学生相处的,对博士生有怎样的要求等等,以便于可以综合考虑。毕竟你要和这位导师相处三四年,如果两个人合不来的话,还是有些让人头痛的。

至于邮件套磁这件事情,题主可以考虑去相关文献网站上搜一下目标教授的名字,比如说Science Direct、电力行业的IEEEXplore等等。搜索时可以按照时间倒序排列进行搜索,方便了解目前教授最近正在做的科研项目和项目的具体内容。

第一封套磁邮件的篇幅,建议不要太长,毕竟教授平时事情很多,未必有时间去读完你的长篇大论。尽量做到言简意赅地表达你的科研兴趣,当然也可以提几个比较有含金量的问题,同时举一两个例子证明自己在该科研方向上有着一定的优势。同时,邮件的语气没必要太客套,可以稍微中性一点。

还有不要再周一发套磁邮件,据我了解,大部分教授在周一工作都很忙。早上打开邮箱,一般不是很重要的非工作邮件,都会直接pass掉的。

申请博士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双向选择的平等过程。一方面,是你选择导师,导师研究的主要方向吸引了你;另一方面,也是导师选择你,你需要展现出你的优秀的学术能力、学术潜力去吸引导师。双方同时做出选择后,才能拿到offer,顺利进行科研,产出科研成果。

就我而言,英国大学毕业的学生和国内申请者相比,申请博士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和导师直接线下面谈。

因为我确定读博的想法比较晚,所以正式开始申请的时候,已经是二三月份了。除了广撒网之外,也重点联系了几位之前带我做过项目的教授。

比较幸运的是,当时曼大的EEE学院正好有两项院系奖学金还有名额,距离最后的报名截止时间还有一周。在和教授商量过之后,压着截止时间完成了申请,还是比较惊险的。题主如果对奖学金也感兴趣的话,一定要尽早了解和申请哦~

后来我也和IC这边带过我的教授聊过,也得到了一些半奖offer+科研项目补贴的承诺。不过考虑到伦敦的生活成本太高,IC又地处于南肯辛顿富人区,就算是拿全奖offer,也未必可以cover到正常的生活开销,更何况半奖offer了。

除此之外,我的教授当时也建议去申请CSC。不过,CSC要求申请者需要毕业后回国工作一段时间,对实务经验有一定的要求。当时我拿到了国内公司的offer,所以比较犹豫到底要不要申请CSC。

两个月之后我收到了曼大的全奖PhD offer,把我从纠结中解救了出来。和教授讨论了一下,发现曼大的课题也比较符合我对多能源、大数据方向的申请需求,综合考虑之后,我决定继续留在英国读书。

结语

从本科到博士,这一路走来还是有很多感触的。从一个刚到英国什么都不懂,对新的环境无法适应,只能硬着头皮去自己解决的留学小白,到现在什么事情都可以自由应对,妥善解决的选手,这些改变和成长对我来说,都是很宝贵的经历。

有时候干劲十足,有时候忙里偷闲,将劳逸结合贯彻到底的我,每天都过得有滋有味~不得不说,时间真的会改变一个人。

当然,在这段留学生涯中,我也遇到过很多旁人所不知的困难和阻碍,也有过撑不下去,深夜一个人窝在被窝里流泪的时候。但总体来说,我对自己的留学生活还是很满意的,我的运气很不错的。

我想告诉题主的是,申请目标院校、目标项目虽然都说一定要趁早,但如果已经错过了最佳申请时机,你很感兴趣的话,还是可以再尝试一下的。当然,还是建议题主预留出足够的时间,尽早申请哦~

网申提交之后,没有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应也没关系,不要过于焦虑和担忧。放平心态就好,我们只要做好了自己该做的事情,剩下的就交给命运,顺其自然就好。只要你的实力够强,硬件成绩够硬,我相信最后肯定可以拿到梦校的offer~




  

相关话题

  留学主要看什么成绩? 
  如何看待牛津剑桥的中国本科生? 
  国人是怎么看待女留学生的? 
  老师们好,日本留学,请问撤回已办入学的A校的coe,对办B校coe有影响吗? 
  为什么中国的有钱人和当权者要把子女送出国留学? 
  美国研究生出国留学费用? 
  如何看待 AI 方向 PhD 申请竞争过于激烈的现象? 
  美国留学要注意什么? 
  出国后对比当地,发现哪些国内的事物让你感觉值得骄傲? 
  日本留学续签,出勤率只有55%怎么办? 

前一个讨论
决定出国留学后,有哪些需要准备的事情?
下一个讨论
你认为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哪个更好?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