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孙可望怎么做才能在真封秦王的情况下,不和永历朝廷闹僵,不使西营分裂。一致抗清? 第1页

  

user avatar   zhao-gan-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靠孙可望怎么都不行。


说孙可望该学曹操的,你得看曹操当时的外部压力是什么。曹操奉天子以讨不臣之前积累阶段,对手分别是黄巾军、陶谦、张扬、吕布,这个时候郭汜李傕在西边打,袁绍公孙瓒在北边打,袁术、刘表、孙氏父子等在南边打,所以环顾一圈,实力比自己强的没工夫找自己事,能做对手的实力或能力都差于自己,除了吕布外几乎都没有对曹操造成过威胁。迎来汉献帝后,对手是势单力薄的张绣、穷途末路的李傕、内外交攻的吕布、孤家寡人的袁术、羽翼未丰的刘备、已无兵权的董承。这里面依然几乎都是实力和能力都差于自己的,唯一能力优秀的刘备此时实力实在太差。真正可能成为强敌的袁绍和刘表这一南一北两个大佬都几乎毫无干预。同时,除了被张扬吕布偷鸡那次以外,其余的战争基本上都是曹操主动发起的。曹操可以说凭借实力,掌握着积累时期战斗的主动权。

相比之下,孙可望的对手满清,比自己大多少个体量?指望满清此时做袁绍看着自己发育?怎么可能。这时候从政权初期就要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外部战斗,且这些战斗几乎都是被动迎战型。满清凭借更庞大的体量持续施压,永历朝战略上疲于应对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孙可望能有多少精力去腾出手整顿内部?


内部同样道理,曹操是从陈留自己组织起兵的,所以一开始就有一支绝对忠于自己的队伍,夏侯诸曹都是对自己忠心远高于对汉室的人。之后的将领都是招降或吸引来的,本身自己没有足够势力,很容易被吸收融入。而汉献帝身边并没有其他军事力量,完全就是光杆司令模式合作。曹操在挟天子过程中,只要防住刘备、董承这种兵变或政变型人物,就足够了。

而永历朝的内部,且不说除了原大西军外,还有一定武装力量以及原大顺军的联合,即便原大西军内部,李定国和刘文秀也不是孙可望的忠心嫡系。如果张献忠还在倒是好说,张要是想做曹操,孙可望李定国都去做夏侯诸曹还有可能。现在孙可望当家了,指望孙可望与李定国的关系能是曹操与夏侯惇关系么?没有绝对忠于私人的队伍,怎么可能做曹操?


所以说,要想此时的南明小朝廷真的能够不分裂,关键其实不在孙可望,在永历帝。这种危急存亡之秋,只有本身有名分大义的永历帝个人能力特别是政治手腕特别强,才有一定可能将包括孙可望在内的一切反清力量整合起来。而其他任何权臣模式,在内部杂乱、外部强敌的情况下,都不可能顺利成行。当然,现实中的永历帝只能算个很普通的庸主,内不能管住文臣们争权夺势、互坑互害,外不能防住武将拥兵自重、目无朝廷。这种君主遇到盛世能不能守成都难说,遇到这种危急时候,自然不可能阻拦覆灭的道路了。


user avatar   zhang-chen-xu-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然是学曹操了

将永历帝接到贵阳控制起来,其麾下群臣,能外派的一律外派;不能外派的,则和曹操一样,找个借口将其统统消灭。以后孙可望有政令,不署自己的名字,都用永历帝的名义发行;出征也不打自己的旗号,都是永历帝御驾亲征,这叫做“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

和永历小朝廷这帮混蛋,根本不需要缓和关系。这些人家就是天生的贱人,最擅长恩将仇报,后来西营分裂,孙李内讧,永历朝廷最少得占五成功劳。后来孙李内战的导火索,就是永历帝赐张勇金簪,让其伺机暗杀孙可望:

“上赐金簪,令我密行刺也”。

当时的永历帝,一无土地,二无兵将,三无钱粮,四无能臣,早已与亡国无异;农民军同朱由榔合作,不过是为了借他明朝宗室的名头,缓和大西军同明朝遗老的关系罢了。对于这种尚有利用价值的旧势力,在合作的同时,一定要与之坚决斗争,避免他们把明朝内讧不停的风气传染给自己。


user avatar   chi-ban-ling-tai-l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谢

@sxc

邀请。非常非常感谢。

为了防止邀请我的sxc老师撤销邀请,我不得不截图。


@朱峰女士,你的答案,为了防止你进行修改,我已经截图了。没错,如你问题当中所说,礼貌是不是软弱?

当然不是。

我自问是一个普通人,在知乎得到关注多,也只是因为我勤勤恳恳,一个字一个字写得多,仅此而已。

我去咕咚网之前,当过记者,做过公关,我也不是什么名校毕业,但是我深深知道,原创是品德,是节操。做记者,报道要如实,要客观,要中立,要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

我为什么要在微信群“红包体育”里面和你抬杠,为什么要质问你,想必你已经不记得了,然而我记得清清楚楚。


我不关注你的微信号,那是有非常重要的原因的。朱峰女士,你说你没做过亏心事,那么想必在你看来,未经他人许可引用、转载他人原创的内容,不算是亏心事了。


你不记得的事情,我一点一点帮你回忆起来吧。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当你加入“红包体育”的时候,我对群主说了一句话。【我很高兴,我有不删除任何聊天软件当中聊天记录的好习惯。】


这里截图当中的日期是一直就存在的。至今我的iPhone 4S也一直在用呢,不可能改掉。


你为什么和我说抱歉,你忘了?2015年3月3日你所说的,是真的都不记得了?


当时我的反应,算是很克制的了,毕竟当着“红包体育”群里这么多人的面。

为什么我过了这么久,才再次在“红包体育”群里质问你,我想你应该明白。我知道每个人做自媒体不容易,想靠着才华变现,更加不容易,当时你肯道歉,说你会改,那么我也就得过且过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改了吗?如果你改了,你就不会不经过

@式微

同意,转载她的答案,而且还将她列为“第二作者”。

你的所谓声明,夹杂在你的正文内容当中,而不是正式开辟一个子栏目道歉,被诸多的信息噪声遮盖着,这就是你的诚意?

上述三张截图,是2015年6月17日早上8:43时截的。我现在还很怕诸多水军说我图片造假呢。下面两张图,是2015年3月3日晚上20:49时截的。那个时候,你的微信ID还没有“太阳表情”。

这个总不能说我作假了吧?



而你在面对我的质疑的时候,说了些什么话,你还记得吗?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截图的原因。

二次编辑加了些东西,就可以等同于你自己的原创,是吗?


事实证明我当初心一软得过且过,才是真的错误。


你说了“最初开时,格式内容混乱,但转载内容标明了作者”——我还是那句话:用了我的东西,问过我吗?

你说了“微信对于转载格式有了新要求后,我们也跟着学习,把之前来源不明的全部删除。之后再也没有出现不合规的转载“——来源不明?请看看截图,你自己说过的话,怎么就这么快忘了呢?”是从虎扑、知乎、直播吧很多来源的文章“,这还算是来源不明?

你说了“暴力行为冠以道德名义,缺又恰恰选择了一个认真做事的自媒体下手,无论是出于要稿费,还是炒作涨粉,都不会实现的”——暴力冠以道德的名义?我质问你,就是暴力,你不告而拿,拿了我的答案,也拿了知乎上别人的答案,这种偷窃行为,就是道德的?


另外,请弄清楚,到底谁在炒作?我只是把原文作者式微老师带到了“体育红包”群,让她自己和你说清楚,这就是炒作?式微维护自己正当权益没有成功,自己写了篇专栏,以正视听,这叫炒作?

你说了“另外。。。您在背后诽谤我的许多聊天截图我已经给了律师。我们没做亏心事,我们礼貌但不软弱,真的,用法律途径解决,只对我们单方面有利啊。但您若真的要这样苦苦相逼,请也不吝给我一个您的地址,给您去一封律师函”。


我在背后诽谤你?请把截图放出来,让知乎用户都看看,我到底怎么诽谤你了。


你没做亏心事?没做亏心事我会质问你为什么不经过我允许转载了我的内容?


说我苦苦相逼?到底谁逼谁?“咕咚-李旸”是我在“红包体育”群里的ID,那是因为之前说过要标清楚所在的企业、媒体和姓名,所以我这样写。


我再说一次: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我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我的内容;我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式微老师的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式微老师的内容。


知乎上的回答问题,是我业余时间所为,工作忙的时候我只能下班回答问题,晚上写公众号内容,或者把知乎的答案放到我自己的公众号上去。关于足球篮球的内容,和咕咚网没有一点关系,全部是我自己的业余创作。


而你,直接找到了咕咚创始人、CEO申波先生,也就是我的最高领导,去质问我的行为是代表咕咚,还是代表个人。


我在知乎的ID和个人说明写得清清楚楚,没有和咕咚有任何的关联。你没有经过我个人的允许,转载引用我在知乎的内容,被我质疑你转载了别人的内容,居然好意思说是“法律层面的诽谤”?居然还去和我供职的企业对质?


到底是谁苦苦相逼?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把知乎用户的文字答案,变成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放到视频当中去,是吗?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未经他人许可,擅自转载、引用他人在知乎的原创答案,是吗?



最后我很想问一句:你既然深知自媒体人的成长有多么不易,为什么你还要去做“未经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其他自媒体人的内容”这样的事情?


最后,是我放出的所有截图的具体信息。



我在这里声明:我是知乎用户李暘,在知乎的每一个答案,在知乎的每一篇专栏文章,不敢保证完美无缺,逻辑严密,没有错别字,但全部是我自己的原创内容,任何人未经我许可,转载、引用、抄袭我的答案,即为侵权行为。




  

相关话题

  为什么认为明朝火器比清朝先进? 
  蓝玉、于谦、袁崇焕谁的死不冤?谁的死负面影响更大? 
  朱元璋这么残暴,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为他卖命? 
  唐朝怛罗斯之战中,详细的参与人物有哪些,具体的战争经过是怎样的? 
  三千人明军打不过十万装备了红衣大炮的清军,真的很丢人吗? 
  南宋联蒙抗金是不是自掘坟墓? 
  韩愈平鳄鱼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如果没有发生安史之乱,唐朝能征服吐蕃吗? 
  为何宋朝频繁更改历法?? 
  大明后期,吃空饷基本成了惯例,大明宗室“几十万”,本身没有权力,又领超规格“军饷”,有没有可能被吃?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 PBS 高分纪录片《中国剩女》?
下一个讨论
宁远卫城在孙承宗和袁崇焕主辽期间分别有怎样的战略价值?





© 2024-06-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