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两天背下三百页的系统解剖? 第1页

  

user avatar   si-nian-22-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少侠,给你压缩到了30页,只能帮到你这里了,不知道你两天能不能背完这30页

20211128更

没想到这么多人关注,我把电子档的文件挂到附件上了,手机App上访问可能会报接口错误,电脑上没有问题,有需要的自取

全面的系统解剖学重点知识梳理资料.doc
166.9K
·
百度网盘

系统解剖学重点知识归纳

骨 学

  1. 骨的分类、构造如何?骨髓、骨膜各有何作用?

答:●骨按形态可分为四类。

①长骨:长管状,如肱骨。分一体两端,体又称骨干,内腔称髓腔,内有黄骨髓,两端称骺。

②短骨:形似立方体,如腕骨和跗骨(8上7下)。

③扁骨:板状,如颅盖诸骨和肋骨。

④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如椎骨。有些不规则骨内含腔洞,称为含气骨,如上颌骨。

  • 骨的构造主要包括:

①骨质,是骨的主要成分,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

②骨膜,贴于骨表面,内层疏松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对骨具有营养、生长和修复的功能。

③骨髓,位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黄骨髓由红骨髓转化而来。

●骨膜对骨具有营养、生长和修复的功能。

椎骨和髂骨、肋骨、胸骨、肱骨和股骨的近侧端骨松质内,终身是红骨髓。


  1. 椎骨的一般形态如何?各部椎骨有何特征?

答:●椎骨的一般形态:由椎体和椎弓组成。椎体与椎弓围成椎孔;椎弓分椎弓根和椎弓板,椎弓板上发出七个突起:1个棘突,一对横突,一对上关节突,一对下关节突。

●颈椎共7块,椎体较小,椎孔较大,横突上有孔,称横突孔。棘突大部分较短,末端分叉。

第一颈椎又名寰椎,无椎体、棘突、关节突,由前弓、后弓和侧块组成;

第二颈椎又名枢椎,有齿突;

第七颈椎又名隆椎,棘突特长,末端不分叉。

●胸椎共12块,椎体侧面上、下缘有上、下肋凹,横突末端有横突肋凹,棘突较长,斜向后下方,呈叠瓦状排列。

●腰椎共5块,椎体粗壮,椎孔呈卵圆形,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

●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呈倒三角形。上缘中份向前的隆凸称岬,前面有四对骶前孔,后面有四对骶后孔,骶骨内部有骶管,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裂孔两侧的突起称骶角。

●尾骨由3~4块尾椎长合而成,上接骶骨,下端游离。


  1. 椎骨上可见哪些孔?岬、骶角的位置及意义如何?

答:●椎骨上可见椎孔(椎体与椎弓围成),椎间孔(相邻椎骨的椎上、椎下切迹围成),骶前孔(骶骨前面),骶后孔(骶骨后面),骶管裂孔(骶骨下端),横突孔(颈椎横突上)。

●岬位于骶骨上缘中份,向隆凸,临床上常作为测量骨盆大小的标志。

●骶角位于骶管裂孔的两侧,向下突出,临床上常作为骶管麻醉的标志。


  1. 胸骨分几部?肋的概念?肋骨的形态如何?

答:●胸骨分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

●肋由肋骨和肋软骨组成,共12对。第1~7对肋与胸骨直接相连称真肋,第8~12对肋不直接与胸骨相连称假肋。第11和12对肋称为浮肋。

●肋骨属扁骨,分体和前、后两端。后端膨大,称为肋头,肋头外侧稍细,称肋颈,肋颈外侧的粗糙突起,称肋结节。肋体长而扁,内面下缘处有肋沟。第一肋骨扁、宽、短。




  1. 颅前、中、后窝各有哪些主要的孔、管、裂、门?

答:●颅前窝有筛孔;

颅中窝有视神经管、颈动脉管内口、眶上裂、圆孔、卵圆孔、棘孔、破裂孔;

颅后窝有枕骨大孔、舌下神经管内口、颈静脉孔、内耳门。


  1. 鼻旁窦包括哪些?各开口于何处?

答:●鼻旁窦包括额窦,开口于中鼻道;

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

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

筛窦,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后群开口于上鼻道。


  1. 试述眶、骨性鼻腔的形态和结构?

答:●眶呈四棱锥体形。有一尖一底四个壁。

尖端有视神经管口;底呈四边形,有眶上孔和眶下孔;

上壁外侧有泪腺窝;下壁有眶下沟;

内侧壁有泪囊窝;外侧壁有眶上裂。

●骨性鼻腔呈梨形,中间是鼻中隔(犁骨+筛骨垂直板),前为鼻前孔,后为鼻后孔,侧壁上有上、中、下鼻甲和上、中、下鼻道。


  1. 颅侧面观、颅底外面有哪些窝和孔?

答:●颅侧面观有:颞窝、颞下窝和翼腭窝(在颞下窝内侧);颏孔(下颌骨上)。

●颅底外面有:下颌窝、切牙孔、腭大孔、鼻后孔、颈静脉孔、茎乳孔、破裂孔、枕骨大孔、卵圆孔、棘孔。


  1. 描述肩胛骨、髋骨的形态结构。哪些结构在体表可以触及?

答:●肩胛骨为三角形扁骨,有两面、三缘、三个角。

两面:前面有肩胛下窝,后面有肩胛冈、肩峰、冈上窝、冈下窝;

三缘:上缘有喙突和肩胛切迹,内侧缘又称脊柱缘,外侧缘又称腋缘;

三角:上角平对第2肋,下角平对第7肋或第7肋间隙,外侧角有关节盂。

●髋骨是不规则扁骨,中部有深窝称髋臼,下部有大孔称闭孔。

髋骨由髂骨、坐骨和耻骨组成。

  1. 髂骨分体和翼,上缘称髂嵴,肥厚处称髂结节,前端有髂前上棘和髂前下棘,后端有髂后上棘和髂后下棘,内面有髂窝,下界有弓状线;
  2. 坐骨分体和支,后缘有坐骨棘、坐骨大切迹和坐骨小切迹,下端有坐骨结节;
  3. 耻骨分体和上下支,有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耻骨联合面等。

●肩胛骨在体表可触及结构有:肩胛冈、肩峰、喙突、肩胛上角、肩胛下角、肩胛骨内侧缘。

●髋骨在体表可触及结构有:髂嵴、髂结节、髂前上棘、髂前下棘、髂后上棘、髂后下棘、坐骨结节、耻骨结节、耻骨嵴、耻骨联合面上缘。


  1. 肱、尺、桡、股、胫骨上各有哪些关节面?

答:●肱骨的关节面有:肱骨头、肱骨小头、肱骨滑车。

●尺骨的关节面有:滑车切迹、桡切迹、尺骨头。

●桡骨的关节面有:关节凹、环状关节面、腕关节面、尺切迹。

●股骨的关节面有:股骨头、股骨内侧髁、股骨外侧髁。

●胫骨的关节面有:胫骨内侧髁、胫骨外侧髁、腓关节面、腓切迹、下关节面。



  1. 名词解释:
  2. 椎间孔 Intervertebral foramina:由相邻椎骨的椎上和椎下切迹围成。内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3. 骶管裂孔 Sacral hiatus:位于骶骨下端骶角之间的裂孔,是骶管麻醉的进针部位。
  4. 肋弓 Costal arch:由第8~10对肋前端借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相连接而成。
  5. 胸骨角 Sternal angle:位于胸骨柄和胸骨体连接处,体表可触及,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6. 钩椎关节 Luschka joint:由第3~7颈椎体上面侧缘向上的突起(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两侧唇缘相接而成。如过度增生肥大,可压迫脊神经导致颈椎病。
  7. 翼点 Pterion:位于额骨、顶骨、颞骨、蝶骨四骨汇合处,此处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分支通过,易损伤。
  8. 颅囟 Cranial fontanelles:新生儿颅顶骨因未完全发育,骨缝间充满纤维组织膜,在多骨交接处,骨缝间膜较大称颅囟。如前囟、后囟等。
  9. 鼻旁窦 Paranasal sinuses:是上颌骨、额骨、蝶骨及筛骨内的含气空腔,位于鼻腔周围并开口于鼻腔。包括:上颌窦、额窦、蝶窦和筛窦。
  10. 翼腭窝 Pterygopalatine fossa:位于上颌骨、蝶骨和腭骨之间,有神经和血管在此通过。
  11. 颧弓 Zygomatic arch:由颞骨的颧突和颧骨的颞突构成。为体表标志。
  12. 桡神经沟 Sulcus for radial nerve:位于肱骨体后面中部,自内上斜向外下的浅沟,内有桡神经和肱深动脉经过,肱骨中部骨折易伤及桡神经。
  13. 髋臼 Acetabulum:由髂骨、坐骨和耻骨三骨的体合成。是髋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节学

  1. 关节的基本构造和辅助结构各如何?

答:●基本构造包括:①关节面:一般为一凸一凹,表面有关节软骨。

②关节囊:分内外两层,外层为纤维膜,内层为滑膜,能产生滑液。

③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围成的密闭腔隙,腔内呈负压,有少量滑液。

  • 辅助结构有:①韧带:相邻两骨间的致密纤维束,分囊外韧带和囊内韧带。

②关节盘和关节唇:均为纤维软骨,关节盘可调整关节面,分隔、增大关节腔和关节唇可加深关节窝,增大关节面。

③滑膜襞和滑膜囊:由滑膜重叠突入关节腔称滑膜襞,可扩大滑膜面积,有

滑液分泌和吸收;滑膜膨出充填于肌腱与骨之间称滑膜囊,可减少肌与骨的磨擦。

  1. 关节的分类及各自运动形式如何?

答:关节按运动轴数目和关节面形态分三类:

①单轴关节:围绕一个轴作一组运动,包括屈戌关节)(围绕冠状轴作屈伸运动)(指骨间关节)和车轴关节(围绕垂直轴作旋转运动)(桡尺近侧关节)。

②双轴关节:围绕两个互相垂直的轴作两组运动,并作环转运动,包括椭圆关节(桡腕关节)和鞍状关节,均可作屈伸、收展和环转运动。

③多轴关节:具有两个以上的运动轴,可作多方向运动,包括球窝关节(可作屈伸、收展、旋转、环转运动)和平面关节(可作多轴性滑动和转动)。

:颞下颌关节(下颌关节)

组成:下颌骨的下颌头+颞骨的下颌窝和关节结节

特点:关节面表面覆盖有纤维软骨

关节囊松弛,囊内有关节盘,其周缘与关节囊相连;囊外有外侧韧带加强;

关节囊前份较薄弱,下颌关节易向前脱位。

运动:颞下颌关节属联合关节,下颌骨可作上提下降,前进后退和侧方运动。


  1. 肩关节和髋关节的形态、组成、特点及运动如何?试比较其异同点?

答:●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组成。

特点包括:三个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

肱骨头大,关节盂小,有关节盂唇;

关节囊薄而松弛,其前后上壁有腱纤维加强,下壁最薄易脱位;

腔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穿过。

肩关节是球窝关节,是全身最灵活的关节,能作屈伸、收展、旋转和环转运动。


●髋关节由股骨的股骨头和髋骨的髋臼组成。

特点包括:①有髋臼唇;

②关节囊厚而坚,有髂股韧带、坐股韧带、耻股韧带等;

③腔内有股骨头韧带。

髋关节是球窝关节,能作屈伸、收展、旋转和环转运动。


●肩关节和髋关节相同处:①均是球窝关节;②均有关节唇;③均能作屈伸、收展、旋转和环转运动;④组成极为相似。

●肩关节和髋关节不同处:①肩关节囊薄而松,髋关节囊厚而坚;②肩关节腔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穿过,髋关节腔内有股骨头韧带。


  1. 肘关节和膝关节的形态、组成、特点及运动如何?试比较其异同点?

答:●肘关节由肱骨下端与尺、桡骨上端组成,包括:肱尺关节(肱骨滑车+滑车切迹),肱桡关节(肱骨小头+关节凹),桡尺近侧关节(环状关节面+桡切迹)。

特点:①关节囊前后薄而松,两侧厚而紧,有桡侧副韧带和尺侧副韧带;

②有桡骨环状韧带。

肘关节是屈戍关节,主要作屈伸运动,与桡尺远侧关节联合可作旋前和旋后运动。


●膝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胫骨内、外侧髁和髌骨组成。

特点:①关节囊薄而松,周围有韧带加固,前有髌韧带,外侧有腓侧副韧带,内侧有胫侧副韧带;②囊内有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

③腔内有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

④囊内有翼状襞和髌上囊。

膝关节是屈戌关节,主要作屈伸运动,亦可旋转。


●肘关节和膝关节相同处:①均是屈戌关节;②均有三块骨组成;③均能作屈伸和旋转运动。

●肘关节和膝关节不同处:①膝关节腔有半月板,肘关节腔内无;②膝关节囊内有交叉韧带,肘关节腔内无;③膝关节囊有翼状襞和髌上囊,肘关节囊内无。

  1. 具有关节盘、关节唇的关节有哪些?能围绕三个轴运动的关节有哪些?

答:●具有关节盘的关节有:颞下颌关节、胸锁关节、膝关节、桡腕关节。

●具有典型关节盘的关节有:颞下颌关节、胸锁关节。

●囊内韧带有:股骨头韧带、前后纵韧带。

●具有关节唇的关节有:肩关节、髋关节。

●能围绕三个轴运动的关节有:肩关节、髋关节、胸锁关节

  1. 骨盆的组成、分部、性差和功能各怎样?

答:●骨盆由左右髋骨、骶骨和尾骨以及其间的骨连结组成。被界线分为两部,大骨盆(假骨盆)和小骨盆。

大骨盆由界限上方的髂骨翼和骶骨构成

小骨盆是大骨盆向下延伸的骨性狭窄处,可分为骨盆上口、骨盆下口和骨盆腔。

骨盆下口由耻骨联合下缘、耻骨支、坐骨支、坐骨结节、骶结节韧带、尾骨支围成。

女性骨盆短而宽,岬较平,上口圆形,较宽大,下口和下角较大(90~100°);

男性骨盆高而窄,岬较凸,上口心形,较窄小,下口和下角较小(70~75°)。

骨盆具有支持、保护作用,是女性分娩通道。


  1. 脊柱的组成、形态和功能怎样?

答:●脊柱由椎骨及其连结而成。

前后观呈柱状,侧面观有四个生理弯曲:颈曲、胸曲、腰曲、骶曲;其中颈曲和腰曲凸向前,胸曲和骶曲凸向后。

脊柱具有支持、保护和运动的功能。

运动包括:屈伸、侧屈、旋转和环转。


  1. 名词解释:
  2. 关节腔 Articular cavity: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围成的密闭腔隙。腔内呈负压,有少量滑液。
  3. 关节盘 Articular disc:位于关节腔内的纤维软骨,可调整关节面,分隔、增大关节腔。
  4. 关节囊Articular capsule:为纤维结缔组织囊。分内外两层,外层为纤维膜,内层为滑膜,能产生滑液。
  5. 椎间盘 Intervertebral disc:连结相邻椎体的纤维软骨盘;中央为髓核,周围为纤维环;有弹性;有连接、缓冲等作用。
  6. 黄韧带 Ligamenta flava:连结相邻椎弓板间的韧带,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7. 半月板 Menisci:位于膝关节腔内的纤维软骨板,包括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具有适应关节面、缓冲震荡等作用。
  8. 界线 Boundary line:是大小骨盆的分界线。由骶骨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嵴、耻骨联合上缘连接而成。
  9. 胸廓 Thorax:由胸椎、肋和胸骨及其连结而成。呈圆台形,有支持、保护和运动作用。



















肌 学

一、肌的形态结构与构造::

按外形:长肌:大多梭形,分布于四肢

短肌:短小,多位于背部深层 肌性部分(肌腹):红色柔软,可收缩

阔肌:扁平呈薄状,多见于胸、腹部 腱性部分 (肌腱):白色坚韧,不可收缩。

轮匝肌:呈环形,多位于颜面部周围。


  1. 胸大肌和背阔肌,肋间内肌和肋间外肌的作用有何异同?咀嚼肌包括哪些?

答:●胸大肌能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前屈,还可上提躯干做引体向上,提肋助吸气;

背阔肌能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后伸,还可上提躯干做引体向上。

两者相同处是:均能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均能上提躯干做引体向上。

不同处是:胸大肌能使肩关节前屈,提肋助吸气;背阔肌能使肩关节后伸。

●肋间内肌的作用为降肋助呼气;肋间外肌的作用为提肋助吸气。

●咀嚼肌包括:咬肌(颧弓—下颌骨咬肌粗隆)、

颞肌(颞窝—下颌骨冠突)、 上提下颌骨

翼内肌(翼窝—下颌角内面)

翼外肌(蝶骨大翼突外侧—下颌颈)。 下降下颌骨


  1. 使头后仰、与呼吸有关的肌各包括哪些?各有何作用?

答:●使头后仰的肌有: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竖脊肌、夹肌。

①胸锁乳突肌:一侧收缩使头屈向同侧,脸转向对侧;两侧收缩使头后仰。

②斜方肌:使肩胛向脊柱靠拢。若肩胛骨固定:一侧收缩使头屈向同侧,脸转向对侧;两侧收缩使头后仰。(提降肩胛中线靠)

③竖脊肌:一侧收缩使脊柱侧屈,两侧收缩使脊柱后伸和仰头。

④夹肌:一侧收缩使头转向同侧,两侧收缩使头后仰。

  • 与呼吸有关的肌有:肋间内肌、肋间外肌、膈、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和腹直肌。

①肋间内肌:助呼气。②肋间外肌:降肋助吸气。

③膈:助吸气和呼气;增加腹压。

④胸大肌: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前屈;助吸气。⑤胸小肌:拉肩胛骨向前下方;助吸气。⑥前锯肌:拉肩胛骨向前;助吸气。

⑦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和腹直肌:增加腹压,使脊柱前屈、侧屈和旋转;助呼气。


  1. 膈的位置、形态、作用如何?裂孔有哪些?

答:●膈位于胸腹间,属呼吸肌;呈穹窿形,是扁薄阔肌;

收缩时,膈穹窿下降,胸腔容积增大,助吸气并增加腹压; 松弛时助呼气。

  • 膈上裂孔有:①腔静脉孔:平第八胸椎,有下腔静脉通过;

②食管裂孔:平第十胸椎,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

③主动脉裂孔:平第12胸椎,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12主食腔)

膈的薄弱处在各相邻起点之间,若腹腔腔器经此突出胸腔,称膈疝。


  1. 腹股沟管的组成、内容及意义各如何?

答:●腹股沟管有四壁两口组成。前壁是腹外斜肌腱膜,后壁是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上壁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外口为腹股沟管浅环,内口为腹股沟管深环。

  • 腹股沟管内男性有精索通过;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 腹股沟管是腹壁的薄弱区,腹腔内容物可经此管突出,形成腹股沟斜疝。


补:海氏三角的组成、内容及意义各如何?

腹股沟三角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的三角区。

腹股沟三角为腹腔下壁的薄弱处,若腹腔内容物不经深环,而从腹股沟韧带处膨出,则为腹股沟直疝。


  1. 运动肩关节、肘关节的肌主要有哪些?

答:● ① 屈肩关节的肌主要有:肱二头肌、喙肱肌、胸大肌、三角肌。

② 伸肩关节的肌主要有:肱三头肌、背阔肌、大圆肌。

③ 收肩关节肌的主要有: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肩胛下肌、喙肱肌、肱三头肌。

④ 展肩关节的肌主要有:三角肌、冈上肌。

⑤ 内旋肩关节的肌主要有: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肩胛下肌。

⑥ 外旋肩关节的肌主要有:冈下肌、小圆肌。

● ① 屈肘关节的肌主要有:肱肌、肱二头肌、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指浅屈肌。

② 伸肘关节的肌主要有:肱三头肌、肘肌、旋后肌。


  1. 运动髋关节、膝关节的肌主要有哪些?

答:● ① 屈髋关节的肌主要有:髂腰肌、阔筋膜张肌、股四头肌、缝匠肌。

② 伸髋关节的肌主要有:臀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③ 收髋关节肌的主要有: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耻骨肌、股薄肌。

④ 展髋关节的肌主要有: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

⑤ 内旋髋关节的肌主要有:臀中肌、臀小肌。

⑥ 外旋髋关节的肌主要有:臀大肌、梨状肌、耻骨肌、股薄肌、长收肌、大收肌、短收肌等。

●① 屈膝关节的肌主要有:缝匠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小腿三头肌、。

② 伸膝关节的肌主要有:股四头肌。


  1. 前臂旋前、旋后;足内翻、外翻各主要有何肌参与?

答:● 前臂旋前肌:旋前圆肌、旋前方肌。

前臂旋后肌:旋后肌、肱二头肌。

  • 足内翻肌:胫骨前肌、胫骨后肌。

足外翻肌:腓骨长肌、腓肌短肌。


  1. 运动拇指的肌有哪些?

答:●拇长屈肌、拇短屈肌、拇长伸肌、拇短伸肌、拇长展肌、拇短展肌、拇收肌、拇对掌肌。


  1. 名词解释
  2. 斜角肌间隙 Scalenus space:位于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的空隙。内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
  3. 腹股沟韧带 Inguinal ligament:位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由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形成。
  4. 腹直肌鞘 Sheath of rectus:由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腱膜构成。包绕在腹直肌表面。
  5. 腹股沟三角(海氏三角)Inguinal triangle(Hesselbach triangle):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的三角区。此区薄弱,腹腔内容物可经此区膨出形成腹股沟直疝。
  6. 肌腱袖:muscle tendinous stuff 肩关节周围的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的肌腱盂关节囊纤维相互交织形成。加强肩关节的稳定性。
  7. 腕管 Carpal canal:由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围成。内有指浅屈肌腱、指深屈肌腱、拇长屈肌腱和正中神经通过。
  8. 股三角 Femoral triangle:由腹股沟韧带、长收肌和缝匠肌内侧缘围成的三角区。内有股动脉、股静脉和股神经等结构。
  9. 腱鞘Tendinous sheath:是包在肌腱外面的鞘管。分纤维层和滑膜层,滑膜层分脏壁两层,两层间有少量滑液。
  10. 鱼际Thenar:为手掌拇指侧的肌隆起。由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对掌肌和拇收肌组成。
  11. 肘窝Cubital fossa:由肱桡肌、旋前圆肌、肱骨内外上髁间连线组成的三角形凹陷。内有肱二头肌腱、肱动脉及其分支、正中神经。
  12. 腘窝Popliteal fossa:在膝关节后方,呈菱形。由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腓长肌内外侧头围成。内有腘血管、胫神经、腓总神经等。





消化系统

  1. 牙的形态、构造、牙式、分类各如何?

答:●牙的形态分为牙冠、牙根和牙颈三部分。

●牙的构造包括:牙质、釉质、牙骨质和牙髓。

●牙式是指牙在口腔内排列方式。乳牙共20颗,上下左右对称,用罗马数字Ⅰ~Ⅴ表示(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恒牙共32颗,上下左右对称,用阿拉伯数字1~8表示(中切牙、侧切呀、尖牙、第1、2前磨牙、第1、2、3磨牙)。

●牙的分类:按时间先后分为乳牙和恒牙两类;按形状和功能分为切牙、尖牙和磨牙三种。


  1. 三对唾液腺的名称及开口位置如何?

答: ① 腮腺:开口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牙冠所对的颊粘膜。

② 下颌下腺:开口于舌下阜。

③ 舌下腺:开口于舌下阜和舌下襞。


  1. 咽位于何处?分几部?各部交通如何?

答:●咽位于第1~6颈椎前方,起于颅底,止于第6颈椎下缘。

●咽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

口咽部有:舌会厌正中襞、会厌谷、腭扁桃体。

鼻腔部有: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圆枕、咽隐窝、咽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

喉咽部有:喉口、梨状隐窝。

  • 鼻咽部经鼻后孔通鼻腔,经咽鼓管咽口通鼓室;

口咽部经咽峡通口腔;

喉咽部经喉口通喉腔,向下通食管。


  1. 食管三个生理性狭窄的位置和意义如何

答:●第一狭窄位于食管和起始处,平第6颈椎体下缘,距切牙约15㎝;

第二狭窄位于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平第4胸椎高度,距切牙约25㎝;

第三狭窄位于食管穿膈食管裂孔处,平第10胸椎高度,距切牙约40㎝。

●狭窄部是食管异物易滞留和食管癌的好发部位。


  1. 胃的位置、形态、分部各如何?

答:●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胃空虚时呈管状,胃有上下2口、上下2缘、前后2壁。上口是贲门,接食管;下口是幽门,接十二指肠;上缘即胃小弯,凹向右下,其最低处转角即为角切迹,是胃体与幽门部的分界;胃的下缘是胃大弯,凸向左下。

●胃分四部: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幽门管+幽门窦)。


  1. 十二指肠分几部?各部有何特征?

答:●十二指肠分四部: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

①上部:上部与降部转折处称十二指肠上曲,上部近段称十二指肠球,是溃疡及穿孔的好发部位。

②降部:降部与水平部转折处称十二指肠下曲,降部后内侧壁上有十二指肠纵襞,其下端隆起称十二指肠大乳头,是肝胰壶腹的开口处;

③水平部又称下部,平第三腰椎高度;

④升部:升部与空肠转折处称十二指肠空肠曲,此处有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是确定空肠起始的标志。


  1. 肝位于何处?形态怎样?体表投影如何?

答:●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肝呈不规则楔形,分为上、下两面,前、后、左、右四缘。肝上面又称膈面,有镰状韧带将肝分为左右两叶;肝下面又称脏面,凹凸不平,有 “H”形沟,横沟又称肝门,有肝管、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神经和淋巴出入,左纵沟前有肝圆韧带裂,后有静脉韧带裂,右纵沟前有胆囊窝,后有腔静脉沟。肝下面分为左叶、右叶、方叶和尾状叶。

●肝上界用三点表示:右锁骨中线与第5肋交点;前正中线与剑胸结合线交点;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隙交点。肝下界平右肋弓,剑突下约3㎝。


  1. 胆汁产于何处?经过哪些管道排入肠腔?开口于何处?

答:●胆汁由肝产生。经左右肝管、肝总管、胆囊和胆囊管、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

●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1. 阑尾根、胆囊底各投影于何处?结肠有何特征?

答:●阑尾根体表投影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胆囊底体表投影位于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交点处。

●结肠特征有三: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


  1. 名词解释:
    1. 上消化道 Superior alimentary meatus:从口腔至十二指肠的消化管称上消化道。
    2. 咽峡 Isthmus of fauces:由腭垂、腭舌弓、舌根、腭帆游离缘共同围成。是口腔与咽的分界。
    3. 咽淋巴环 Pharyngeal lymph circle:由咽扁桃体、腭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舌扁桃体共同构成;对消化道和呼吸道有防御功能。
    4. 舌乳头Papillae of tougue:舌背粘膜上的小突起,统称舌乳头。包括: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和叶状乳头。
    5. 齿状线 Dentate line:肛柱下端与肛瓣边缘连接而成的环行线称齿状线。为肛管内的重要分界线。
    6. 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由十二指肠悬肌及其表面腹膜共同构成。是确定空肠起始的重要标志。
    7. 胆囊三角(Calot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内有胆囊A通过。
    8. 肝胰壶腹(Vater壶腹):胆总管与胰管汇合形成一略膨大的共同管道称肝胰壶腹。
    9. 肝胰壶腹括约肌(Oddi括约肌):肝胰壶腹周围的平滑肌称肝胰壶腹括约肌。胆总管及胰管末段的平滑肌与肝胰壶腹括约肌合称Oddi括约肌。
    10. 麦氏点(McBurney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是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


呼吸系统

  1. 喉软骨有哪些?喉腔分几部?腔内主要结构有哪些

答:●喉软骨包括: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杓状软骨。

●喉腔分三部:喉前庭、喉中间腔、声门下腔。

●喉腔内有两对皱襞:前庭襞和声襞;两个裂缝:前庭裂和声门裂;喉腔上为喉口,下通气管。


  1. 左、右主支气管有何差异?临床意义如何?

答:●左主支气管细、长、斜;右主支气管粗、短、直。气管异物大多进入右主支气管。


  1. 肺位于何处?形态怎样?如何分叶?

答:●肺位于胸腔内,纵隔两侧。

●肺呈圆锥形,有一尖、一底、两面、三缘。包括:肺尖、肺底、肋面、纵隔面、前缘、后缘和下缘。纵隔面有肺门,内有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神经和淋巴出入。

●肺借叶间裂分叶,左肺借斜裂分为上、下两叶;右肺借斜裂和水平裂分为上、中、下三叶。


  1. 肺和胸膜的体表投影如何?壁胸膜分几部?

答:●肺上界:肺尖高出锁骨内侧上方2~3㎝;肺下界:锁骨中线与第6肋相交,腋中线与第8肋相交,肩胛线与第10肋相交。胸膜上界:胸膜顶高出锁骨内侧上方2~3㎝;胸膜下界:锁骨中线与第8肋相交,腋中线与第10肋相交,肩胛线与第11肋相交。

●壁胸膜分四部:胸膜顶、肋胸膜、纵隔胸膜、膈胸膜。


  1. 名词解释:
  2. 肺根 Root of lung:出入肺门的支气管、肺A、肺V、神经和淋巴被结缔组织包裹称为肺根。
  3. 弹性圆锥 Conus elasticus:是圆锥形弹性纤维膜。位于甲状软骨、杓状软骨、环状软骨三者间。其前缘增厚称声韧带;中部增厚称环甲正中韧带。
  4. 胸膜腔 Pleural cavity:壁胸膜和脏胸膜两层间的腔隙称胸膜腔。该腔密闭,左右各一,呈负压。
  5. 肋膈隐窝 Costodiaphragmatic recess:由肋胸膜和膈胸膜返折而成。是胸膜隐窝中位置最低、容量最大的隐窝。胸膜腔积液常先积于此。
  6. 纵隔 Mediastinum:是两侧纵隔胸膜间全部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泌尿系统

  1. 肾的位置、形态、构造、被膜如何?

答:●肾位于腹后壁,脊柱两侧。左肾在T11~L2间,右在T12~L3间

●肾形似蚕豆,分内、外侧两缘,前、后两面,上、下两端。内侧缘中部凹陷称肾门,内有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和淋巴出入。

●肾分为表面的肾皮质和深层的肾髓质。伸入髓质肾锥体部分的皮质称肾柱。肾髓质由15~20个肾锥体构成,2~3个肾锥体合并成肾乳头,肾乳头顶端有乳头孔,肾乳头被肾小盏包绕,2~3个肾小盏汇合肾大盏,2~3个肾大盏汇合肾盂,肾盂离开肾门变细移行为输尿管。

●肾被膜分为三层:内层为纤维囊,中层为脂肪囊(又名肾床),外层为肾筋膜。


  1. 输尿管三个狭窄的位置及意义如何?

答:●输尿管上狭窄位于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中狭窄位于骨盆上口输尿管跨髂血管处,下狭窄位于输尿管的壁内部。狭窄部是泌尿系结石易嵌顿部位。

  1. 膀胱三角的位置、组成、特点及意义如何?

答:●膀胱三角位于膀胱底内面。由左、右输尿管开口和尿道内口组成。此处缺少粘膜下层。膀胱三角是肿瘤、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


  1. 男女尿道的形态特点、开口部位及功能各如何?

答:●男性尿道细、长、弯;开口于阴茎头;功能为排尿和排精。

●女性尿道粗、短、直;开口于阴道前庭;功能为排尿。


  1. 名词解释:
    1. 肾门 Renal hilum:肾内侧缘中部凹陷称肾门,内有肾A、肾V、肾盂、神经和淋巴出入。
    2. 肾蒂 Renal pekicle:出入肾门的肾A、肾V、肾盂、神经和淋巴被结缔组织包裹称肾蒂。
    3. 肾窦 Renal sinus:由肾门伸入肾实质的凹陷称肾窦。内有肾血管、肾小盏、肾大盏、肾盂和脂肪等。
    4. 肾区 Renal region:肾门的体表投影称肾区。位于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的夹角处。



生殖系统

  1. 精子由何处产生?通过哪些管道排出体外?




答:●精子由睾丸产生。通过附睾、输精管、射精管、男尿道排出体外。


  1. 男附属腺包括哪些?输精管分几部




答:●男附属腺包括:前列腺、精囊、尿道球腺。

●输精管分四部:睾丸部、精索部、腹股沟管部、盆部。


  1. 男尿道分几部?有哪些狭窄和弯曲?意义如何?




答:●男尿道分三部:前列腺部、膜部、海绵体部。

●男尿道有三个狭窄:尿道内口、膜部、尿道外口。两个弯曲:耻骨前弯、耻骨下弯。

●狭窄部是结石易嵌顿的部位;临床上行膀胱镜检和导尿时将阴茎向上提起可消除耻骨前弯,便于操作进行。


  1. 输卵管分几部?各部有何特点?临床意义如何?




答:●输卵管分四部:输卵管子宫部、输卵管峡、输卵管壶腹、输卵管漏斗。

●特点和意义:输卵管子宫部为输卵管穿过子宫壁的部分,有输卵管子宫口通子宫腔;输卵管峡细、短、直,是输卵管结扎的常选部位;输卵管壶腹粗、长、弯,是精子和卵子的受精部位;输卵管漏斗边缘有输卵管伞,末端有输卵管腹腔口通腹膜腔。


  1. 子宫位于何处?形态如何?正常姿势怎样?




答:●子宫位于盆腔中央,膀胱直肠之间。

●子宫呈倒置梨形,分子宫底、子宫体、子宫颈三部分,子宫颈分阴道部和阴道上部。子宫体内的腔称子宫腔,子宫颈内的腔称子宫颈管。

●正常子宫呈前倾前屈的姿势。前倾指子宫长轴与阴道长轴之间的夹角,稍大于90度,前屈指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的夹角,约170度。


  1. 固定子宫的韧带有哪些?各有何作用?




答:●子宫阔韧带: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子宫圆韧带:维持子宫前倾。

●子宫主韧带:固定子宫颈,防止子宫脱垂。骶子宫韧带:维持子宫前屈。


  1. 乳房的位置、构造怎样?乳房手术切口如何选择?为什么?




答:●乳房位于胸大肌表面,第3~6肋间。乳房由皮肤、脂肪、乳腺、纤维组织构成;乳腺由15~20个乳腺叶,乳腺叶由若干乳腺小叶组成,每个乳腺叶有一排泄管称输乳管,开口于乳头。

●乳房手术时一般采用放射状切口,因为乳腺叶和输乳管均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这样可以减少对乳腺叶和输乳管的损伤。


  1. 具有系膜的肠管包括哪些?肝的韧带有哪些?




答:●具有系膜的肠管包括:空肠和回肠、横结肠、阑尾、乙状结肠。

●肝的韧带有:肝胃韧带、肝十二指肠韧带、镰状韧带、肝圆韧带、冠状韧带、左右三角韧带。


  1. 名词解释:




阴道穹 Fornix of vagina:阴道上端与子宫颈阴道部之间的环形凹陷称阴道穹。阴道穹分为前穹、侧穹和后穹。后穹最深,可穿刺引流积液和积血,进行诊断和治疗。

阴道前庭 Vaginal vestibule:是位于小阴唇之间的裂隙。其前部有尿道外口,后部有阴道口。

乳房悬韧带(Cooper韧带):连于乳房皮肤与胸筋膜之间的纤维束,对乳房起支持和固定作用。乳腺癌早期可侵及此韧带使其缩短,导致乳房皮肤表面出现橘皮样变。

会阴 Perineum: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会阴指肛门与外生殖器之间的软组织。广义会阴指封闭小骨盆下口的的所有软组织。

盆膈 Pelvic diaphragm:由盆膈上、下筋膜及其间的肛提肌和尾骨肌组成。中央有直肠穿过。

尿生殖膈 Urogenital diaphragm:由尿生殖膈上、下筋膜及其间的会阴深横肌和尿道括约肌组成。男性有尿道穿过,女性有尿道和阴道穿过。

精索 Spermatic cord:从睾丸上端至腹股沟管腹环的圆索状结构,内有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输精管血管、神经、淋巴等结构。

射精管 Ejaculatory duct:由输精管末端与精囊排泄管汇合而成,开口于尿道前列腺部。

腹膜腔 Peritoneal cavity:脏腹膜和壁腹膜互相延续、移行,共同围成的不规则的潜在性腔隙。内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男性密闭,女性与外界相通。

小网膜 Lesser omentum:位于肝门与胃小弯、十二指肠上部间的双层腹膜结构。包括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两部分。

直肠子宫陷凹(Douglas腔)Rectouterine pouch(Douglas cavity):为腹膜在直肠与子宫之间移行返折而形成的陷凹。该陷凹是腹膜腔的最低部位,腹膜腔积液多聚存于此。


心 脏

  1. 心各腔的分部及主要结构有哪些?

答:●右心房:分为固有心房和腔静脉窦。有梳状肌、卵圆窝、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右房室口、冠状窦口。右心室:分为流入道(窦部、固有心腔)和流出道(漏斗部、动脉圆锥)。有右房室口、三尖瓣环、三尖瓣、腱索、乳头肌、肉柱、隔缘肉柱、肺动脉口、肺动脉环、肺动脉瓣。

●左心房:分为左心耳和左心房窦(固有心房)。有梳状肌、肺静脉口、左房室口。左心室:分为流入道(窦部)和流出道(主动脉前庭)。有左房室口、二尖瓣环、二尖瓣、腱索、乳头肌、肉柱、主动脉口、主动脉环、主动脉瓣。


  1. 心腔内瓣膜各位于何处?何谓二尖瓣复合体?三尖瓣复合体?

答:●二尖瓣位于左房室口、三尖瓣位于右房室口。

●肺动脉瓣位于肺动脉口、主动脉瓣位于主动脉口。

●二尖瓣环、二尖瓣、腱索、乳头肌合称二尖瓣复合体。

●三尖瓣环、三尖瓣、腱索、乳头肌合称三尖瓣复合体。


  1. 心传导系如何组成?各有什么功能?

答:●由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区、房室束、左右束支、Purkinje纤维网组成。

窦房结是正常起搏点,其它结构传导窦房结发出的信号。


  1. 营养心的动脉名称、来源、分支及分布如何?

答:●左冠状动脉:来源于主动脉,主要分支有前室间支、旋支、左缘支,分布于左心房、左心室大部、右心室小部、室间隔前上2/3等。

●右冠状动脉:来源于主动脉,主要分支有后室间支、右旋支、右缘支,分布于右心房、右心室大部、左心室小部、室间隔后下1/3等。


  1. 名词解释:
    1. 卵圆窝 Fossa ovalis:位于房间隔右侧面的卵圆形凹陷,为胚胎时期卵圆孔闭合后的遗迹,是房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
    2. 房间隔 Interatrial septum:位于左、右心房之间,由心内膜和心房肌构成,右侧面有卵圆窝,是房间隔最薄弱处。
    3. 室间隔 Interventricular septum:位于左、右心室之间,分为肌部和膜部。膜部薄弱易缺损。
    4. 隔缘肉柱(节制索)Septomarginal trabecula(Moderator band ):位于前乳头肌根部与室间隔下部的肌束,有防止心室过度扩张的功能。
    5. 窦房结 Sinuatrial node: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心外膜下方,是心的正常起搏点。
    6. 房室束(His束)Atrioventricular bundle(His bundle):起自房室结前端,至室间隔膜部下端分为左右束支,传导神经冲动。
    7. 冠状窦 Coronary sinus:位于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的冠状沟内,收集心大、心中、心小静脉经冠状窦口入右心房。
    8. 心包腔 Pericardial cavity:位于浆膜心包脏、壁两层之间的潜在性腔隙,内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
    9. 心包横窦Transverse pericardial sinus:是心包腔在主动脉、肺动脉与上腔静脉、左心房前壁间的间隙。经此处可阻断主动脉和肺动脉的血流。



动 脉

  1. 颈外动脉有哪些主要分支?

答:●主要分支有:面动脉、颞浅动脉、上颌动脉、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枕动脉。。。。。。


  1. 头颈部、上肢在体表可触及搏动的动脉有哪些?搏动点及意义如何?

答:●颞浅动脉--------------颧弓根部耳屏前方-------------------------压迫止血。

●面动脉-----------------咬肌前缘与下颌骨下缘交点处----------压迫止血。

●颈总动脉--------------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压迫止血。

●锁骨下动脉-----------锁骨中点上方锁骨上窝内----------------压迫止血。

●肱动脉-----------------肱骨中部肱二头肌内侧-------------------压迫止血、测量血压。

●桡动脉-----------------桡侧腕屈肌与肱桡肌腱间----------------触摸脉搏。


  1. 掌浅弓和掌深弓的位置、组成及功能意义如何?

答:●掌浅弓位于掌腱膜深面,由尺动脉末端与桡动脉掌浅支吻合而成。

●掌深弓位于屈指肌腱深面,由桡动脉末端与尺动脉掌深支吻合而成。

●功能意义:使手掌血供丰富,血流通畅。


  1. 主动脉分几部?主动脉弓发出哪三大分支?

答:●主动脉分三部: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胸主动脉+腹主动脉)

●主动脉弓发出: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1. 胃、阑尾、肝、胆、胰各自的血供及来源如何?

答:●胃:胃左动脉-----来自腹腔干;胃右动脉-----来自肝固有动脉;胃网膜左动脉-----来自脾动脉;胃网膜右动脉-----来自胃十二指肠动脉;胃短动脉-----来自脾动脉。

●阑尾:阑尾动脉-----来自右结肠动脉。肝:肝固有动脉-----来自肝总动脉。胆:胆囊动脉-----来自肝右支。胰:胰十二指肠上动脉-----来自胃十二指肠动脉;胰十二指肠下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胰支-----来自脾动脉。


  1. 腹腔干发出哪三大分支?

答:●腹腔干发出:肝总动脉、胃左动脉、脾动脉。


  1. 肠系膜上、下动脉各有哪些主要分支?

答:●肠系膜上A发出:胰十二指肠下A、空肠A、回肠A、回结肠A、右结肠A、中结肠A。

●肠系膜下A发出: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直肠上动脉。


  1. 子宫动脉的起止、分布如何?与输尿管关系怎样?

答:●子宫动脉起于髂内动脉,止于子宫、阴道、输卵管和卵巢。分布于子宫、阴道、输卵管和卵巢。子宫动脉在子宫颈外侧约2厘米处从输尿管前上方跨过。


  1. 股动脉、足背动脉起止、分布如何?搏动点及意义怎样?

答:●股动脉起于髂外动脉,移行为膕动脉,分布于大腿前后。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可触及搏动,并可进行压迫止血。

●足背动脉起于胫前动脉,止于足背,分布于足背。在内、外踝连线中点,?长伸肌腱外侧可触及搏动,并可进行压迫止血。


  1. 名词解释:

① 动脉韧带 Arterial ligament:位于主动脉弓与肺动脉干分叉处,是动脉导管闭锁后的遗迹。

② 颈动脉窦 Carotid sinus:是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为压力感受器。

③ 颈动脉小球 Carotid glonus:位于颈动脉杈后方的扁椭圆形小体,为化学感觉器。

④ 掌浅弓 Superficial palmar arch:位于掌腱膜深面,由尺动脉末端与桡动脉掌浅支吻合而成。

⑤ 掌深弓 Deep palmar arch:位于屈指肌腱深面,由桡动脉末端与尺动脉掌深支吻合而成。

⑥ 腹腔干 Coeliac trunk:由腹主动脉发出的粗短动脉干,分为胃左动脉、肝总动脉和脾动脉。

⑦ 肝固有动脉 Proper hepatic artery:发自肝总动脉,行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经肝门入肝。

⑧ 子宫动脉 Uterine artery:发自髂内动脉,分布于子宫、阴道、输卵管和卵巢等。

⑨ 股动脉 Femoral artery:起于髂外动脉,分布于大腿前后。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可触及搏动,并可进行压迫止血。


静 脉

  1. 上肢主要浅静脉的起止和用途怎样?

答:●头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桡侧,注入腋静脉,是输液的常用血管。

●贵要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尺侧,注入肱静脉,是输液的常用血管。

●肘正中静脉:在肘窝处,连于头静脉与贵要静脉间,是抽血和注射的常用血管。


  1. 面静脉起止、特点、意义如何?

答:●面静脉起自内眦静脉,注入颈内静脉。特点:缺乏静脉瓣,交通广泛(与颅内海绵窦、翼静脉丛及颈内静脉相通)。意义:面部化脓性感染时,若处理不当,可导致颅内感染。


  1. 肝门静脉的组成、特点及主要属支如何?吻合途径有哪些?

答:●组成: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特点:缺乏静脉瓣,两端均为毛细血管。

●属支: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左静脉、胃右静脉、胆囊静脉、附脐静脉。

●吻合:门V→胃左V→食管V丛→奇V→上腔V ;门V→肠系膜下V→直肠V丛→髂内V→下腔V ;门V→附脐V→脐周V网→腹壁V→上、下腔V 。


  1. 大隐静脉、小隐静脉的起止、属支及临床意义如何?

答:●大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弓内侧,止于股静脉。属支:股内侧浅静脉、股外侧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腹壁浅静脉、旋髂浅静脉。意义:是输液和注射的常用部位。

●小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弓外侧,止于膕静脉。意义:是输液和注射的常用部位。


  1. 名词解释:
    1. 静脉瓣 Venous valve:位于静脉壁内面,成对、半月形、游离缘朝向心。具有保证血液向心流动和防止血液逆流的作用。
    2. 静脉角 Venous angle: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的汇合部称静脉角。是淋巴导管的注入部位。
    3. 奇静脉 Azygos vein:起自右腰升静脉,注入上腔静脉。收集胸部的静脉血。
    4. 上腔静脉 Superior vena cava:由左右头臂静脉汇合而成,注入右心房。收集上半身静脉血。
    5. 下腔静脉 Inferior vena cava:由左右髂总静脉汇合而成,注入右心房。收集下半身静脉血。
    6. 肝门静脉 Hepatic portal vein: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经肝门入肝。收集腹盆部不成对器官(除肝)的静脉血。



淋巴系统


  1. 胸导管的起止、组成及收集范围如何?

答:●胸导管起自乳糜池,经主动脉裂孔入胸腔,注入左静脉角。

●由左、右腰干和肠干汇合而成。收集下半身和左上半身的的淋巴。


  1. 全身有哪些淋巴干?各收集何处淋巴?

答:●左、右颈干------收集头颈部的淋巴。

●左、右锁骨下干------收集上肢的淋巴。

●左、右支气管纵隔干------收集胸部的淋巴。

●左、右腰干------收集腹盆部成对器官及下肢的淋巴。

●肠干------收集腹盆部不成对器官的淋巴。


  1. 乳房的淋巴如何回流?

答:●乳房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淋巴管注入胸肌淋巴结;乳房上部的淋巴管注入尖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乳房内侧部的淋巴管注入胸骨旁淋巴结;乳房内下部的淋巴管与腹壁和膈下淋巴管相通。


  1. 腋淋巴结的分群?各群的收集范围?

答:●腋淋巴结分五群:胸肌淋巴结------收集胸腹外侧壁和乳房中央外侧部的淋巴。

外侧淋巴结------收集上肢浅深处的淋巴。肩胛下淋巴结------收集颈后和背部的淋巴。

中央淋巴结------收集胸肌淋巴结、外侧淋巴结和肩胛下淋巴结输出的淋巴。

尖淋巴结------收集中央淋巴结和锁骨下淋巴结输出的淋巴。


  1. 名词解释:
    1. 淋巴结 Lymph node:圆形或椭圆形小体,具有滤过淋巴、产生淋巴细胞和免疫应答功能。
    2. 脾 Spleen:位于左季肋区,具有储血、造血、清除衰老红细胞和免疫应答功能。
    3. 局部淋巴结 Regional lymph node:引流某一器官或部位的第一级淋巴结称局部淋巴结。局部淋巴结肿大常反映其引流范围存在的病变。
    4. 乳糜池 Cisterna chyli:位于第一腰椎体前方,是胸导管的起始处,由左右腰干和肠干汇入。
    5. 锁骨上淋巴结 Supraclavicular lymph node:沿颈横血管分布的淋巴结称锁骨上淋巴结。胸、腹、盆部肿瘤(尤其是食管腹段癌和胃癌),常转移至该处淋巴结。



感觉器

  1. 眼球壁各层的分部、特点、功能如何?

答:●外膜(纤维膜):分为角膜和巩膜。角膜占前1/6,无色透明,有弹性,有屈光作用,无血管,感觉灵敏;巩膜占后5/6,乳白色不透明,维持眼球形态并保护眼球内容物。

●中膜(血管膜):分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虹膜是圆盘形薄膜,中央有圆形的瞳孔,虹膜内有瞳孔括约肌和瞳孔开大肌,分别使瞳孔缩小和扩大;睫状体内有睫状肌,可调节晶状体曲度,睫状体能产生房水;脉络膜富有血管和色素,能营养眼球,吸收光线。

●内膜(视网膜):分为视部、睫状体部和虹膜部。睫状体部和虹膜部无感光作用,又称盲部;视部具有感光作用,其中黄斑处感光最敏锐,视神经乳头为盲点。


  1. 眼球外肌,眼球平滑肌各有哪些?功能如何?

答:●眼球外肌包括:上睑提肌------上提上睑,开大眼裂;

上直肌------使瞳孔转向上内方;下直肌------使瞳孔转向下内方;

内直肌------使瞳孔转向内侧; 外直肌------使瞳孔转向外侧;

上斜肌------使瞳孔转向下外方;下斜肌------使瞳孔转向上外方。

●眼球平滑肌包括:睫状肌------牵拉睫状小带,调节晶状体曲度;

瞳孔括约肌------使瞳孔缩小;瞳孔开大肌------使瞳孔扩大。


  1. 眼球的折光装置,泪器各包括哪些结构?

答:●折光装置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泪器包括:泪腺、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


  1. 房水的产生、循环途径及功能各如何?

答:●房水由睫状体产生。房水循环:由眼后房经瞳孔至眼前房,经虹膜角膜角进入巩膜静脉窦,最后汇入眼静脉。功能:营养角膜和晶状体,维持正常眼内压,有折光作用。

  1. 鼓室位置、六壁的组成、毗邻及临床意义如何?

答:●鼓室位于颞骨岩部的含气小腔。

●上壁(盖壁):邻颅中窝。中耳炎→颅内感染。

●下壁(颈静脉壁):邻颈内静脉。手术时→出血。

●前壁(颈动脉壁):邻颈内动脉。有咽鼓管开口。

●后壁(乳突壁):邻乳突小房。中耳炎→乳突炎。

●内侧壁(迷路壁):邻内耳。中耳炎→面神经麻痹。

●外侧壁(鼓膜壁):邻外耳。中耳炎→鼓膜穿孔。


  1. 骨迷路、膜迷路各由几部分组成?

答:●骨迷路由骨半规管、前庭、耳蜗三部分组成。

●膜迷路由膜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蜗管三部分组成。


  1. 听觉、位置觉感受器包括哪些?各位于何处?

答:●听觉感受器为螺旋器(Corti器),位于螺旋膜上。

●位觉感受器包括:椭圆囊斑和球囊斑(感受静止和直线变速),分别位于椭圆囊和球囊壁上;

壶腹嵴(感受旋转变速运动),位于膜壶腹内。


  1. 正常情况声音传入内耳感受器的途径如何?

答:●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前庭窗→外淋巴→内淋巴→螺旋器(Corti器)。


  1. 名词解释:
    1. 晶状体 Lens:位于虹膜与玻璃体间,双凸透镜状、无色透明、有弹性,有调节光线的作用。
    2. 视神经盘 Optic dise:位于视网膜后部,直径约1.5㎜的白色小区,内有视神经、视网膜中央动脉、视网膜中央静脉穿过,无感光细胞,又称生理性盲点。
    3. 黄斑 Macula lutea:位于视网膜后部视神经盘颞侧约3.5㎜处,由视锥细胞密集构成的黄色小区,感光辨色最敏锐。
    4. 鼓膜 Tympanic membrane:位于外耳道与鼓室之间,椭圆形半透明薄膜,传导声波。
    5. 咽鼓管 Auditory tube:连通鼻咽部与鼓室之间的管道。保持鼓膜内、外两面的压力平衡。
    6. 螺旋器(Corti器)Spiral organ:位于螺旋膜上,是听觉感受器。
    7. 壶腹嵴 Crista ampullaris:位于膜壶腹内,是位觉感受器,感受头部旋转变速运动的刺激。



脊 髓

  1. 脊髓位于何处?外形如何?

答:●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下端平第一腰椎体下缘。

●脊髓呈前后稍扁的圆柱形,粗细不等,有颈膨大和腰骶膨大,末端变细称脊髓圆锥。表面有6条浅沟: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前外侧沟2条、后外侧沟2条。


  1. 脊髓灰质前角、后角、中间带各自主要核团的名称及功能如何?

答:●前角:前角运动细胞,支配躯体运动。

●后角:后角固有核、胶状质等,接受躯体感觉。

●中间带:中间外侧核,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

骶副交感核,是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中间内侧核,接受内脏感觉。


  1. 脊髓白质中主要上、下行传导束的名称及功能如何?

答:●薄束和楔束:传导躯干和四肢的深感觉及精细触觉。

●脊髓丘脑束:传导躯干和四肢的浅感觉(除精细触觉)。

●脊髓小脑束:传导躯干和四肢的非意识性深感觉。

●皮质脊髓束:支配躯干和四肢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红核脊髓束:兴奋躯干和四肢的屈肌。

●前庭脊髓束:兴奋躯干和四肢的伸肌,调节身体平衡。


  1. 何谓脊髓节段?脊髓节段与椎骨对应关系如何?有何临床意义?

答:●每对脊神经相连的脊髓范围称一个脊髓节段,共31个节段。

●颈1-4节平同序数椎骨;颈5-8节和胸1-4节,同序数椎骨减1;胸5-8节,同序数椎骨减2;胸9-12节,同序数椎骨减3;腰1-5节,平第10-12胸椎;骶1-5节和尾1节,平第1腰椎。

●临床意义:脊髓病变,确定手术部位高度。(如: T10节平T7);

椎骨损伤,推算受累脊髓节段。(如: C5平C6节)


  1. 名词解释
    1. 神经核 Nucaeus:中枢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在一起称神经核。
    2. 灰质 Gray matter:中枢内,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聚集的部位称灰质。
    3. 白质 White matter:中枢内,神经纤维聚集的部位称白质。
    4. 纤维束 Fasciculus:中枢内,起自、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集合在一起称纤维束。
    5. 马尾 Cauda epuina:脊髓末端水平面以下,位于椎管硬膜囊内的脊神经根合称马尾。
    6. 颈膨大 Cervical enlargement:位于脊髓第4颈节至第1胸节,此处神经元数量较多,故外形显膨大,与上肢功能有关。



脑 干

  1. 脑干分几部?外形主要结构有哪些?

答:●脑干分三部:延髓、脑桥和中脑。

●延髓:锥体、锥体交叉、橄榄、脑桥延髓沟、舌咽神经(Ⅸ)、迷走神经(Ⅹ)、副神经(Ⅺ) 、 舌下神经(Ⅻ)、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小脑下脚、菱形窝下半(迷走N三角、舌下N三角)。

●脑桥:小脑中脚、基底沟、三叉神经(Ⅴ)、展神经(Ⅵ)、面神经(Ⅶ)、前庭蜗N(Ⅷ)、菱形窝上半(面神经丘、前庭区、听结节)。

●中脑:大脑脚、脚间窝、动眼神经(Ⅲ)、上丘、下丘、滑车神经(Ⅳ)。


  1. 脑干内躯体运动核包括哪些?各自作用如何?

答:●动眼神经核→眼球外肌(除上斜肌和外直肌); 滑车神经核→上斜肌;

●展神经核→外直肌; 舌下神经核→舌肌;

●三叉神经运动核→咀嚼肌; 面神经核→表情肌;

●疑核→咽喉肌; 副神经核→胸锁乳突肌, 斜方肌。


  1. 内脏运动核包括哪些?三对口腔腺各由何神经核支配?

答:●动眼神经副核→瞳孔括约肌、睫状肌;上泌涎核→舌下腺,下颌下腺;

下泌涎核→腮腺;迷走神经背核→大部分的胸腹腔脏器、腺体。

●舌下腺和下颌下腺由上泌涎核支配。腮腺由下泌涎核支配。


  1. 内侧丘系、三叉丘系、脊髓丘系的性质、来源、功能各如何?

答:●内侧丘系为感觉性,由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纤维交叉至对侧形成,传导躯干和四肢的深感觉及精细触觉。●三叉丘系为感觉性,由三叉神经脑桥核和脊束核发出的纤维交叉至对侧形成,传导头面部的浅感觉。●脊髓丘系为感觉性,由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行至脑干合并而成,传导躯干和四肢的浅感觉(除精细触觉)。


  1. 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的性质、功能各如何?

答:●皮质脊髓束为运动性,支配躯干和四肢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皮质核束为运动性,支配头面部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1. 名词解释
  2. 锥体交叉 Decussation of pyramid:皮质脊髓束行至延髓的锥体下端,大部分纤维交叉到对侧,此交叉称锥体交叉。
  3. 菱形窝 Rhomboid fossa:位于延髓和脑桥背面,呈菱形,由延髓和脑桥内的中央管敞开而成,构成第四脑室底。内有面神经丘、舌下神经三角、迷走神经三角、前庭区、听结节等结构。
  4. 内侧丘系交叉 Decussation of medial lemniscus: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纤维在延髓交叉至对侧,此交叉称内侧丘系交叉。
  5. 斜方体 Trapezoid body:蜗神经核发出的纤维横行越边到对侧,此处纤维称斜方体。
  6. 锥体束 Pyramidal tract:由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及中央旁小叶前部细胞发出的轴突组成,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支配全身骨骼肌运动。
  7. 脑干网状结构Reticular formation of brain stem:脑干内胞体散在、纤维交错、分布宽广、功能复杂的区域。具有调节躯体运动、调节内脏活动、影响大脑皮质等功能。





小脑和间脑

  1. 小脑外形怎样?如何分叶与分区?

答:●小脑外形:上面平坦,下面中部凹陷,中间部称小脑蚓,两侧称小脑半球,下面中线两侧隆起称小脑扁桃体。分叶:前叶、后叶、绒球小结叶。分区:前庭小脑(原小脑)、脊髓小脑(旧小脑)、大脑小脑(新小脑)。


  1. 小脑通过什么结构与脑干相连?小脑机能如何?

答:●小脑通过小脑上脚、小脑中脚、小脑下脚与脑干相连。

●机能: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张力、协调肌肉运动。


  1. 丘脑腹后内、外侧核各接受什么纤维?发出纤维至何处?功能如何?

答:●腹后内侧核接受三叉丘系和味觉纤维,发出纤维组成丘脑中央辐射,投射到中央后回下部。传导头面部浅感觉及味觉。●腹后外侧核接受内侧丘系和脊髓丘系纤维,发出纤维组成丘脑中央辐射,投射到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传导躯干和四肢的深浅感觉


  1. 下丘脑外形怎样?内部主要核团有哪些?功能如何?

答:●外形可见:视交叉、视束、灰结节、漏斗、垂体、乳头体。

●主要核团:视上核、室旁核、漏斗核、乳头体核。

●功能:参与调节体温、内分泌、水盐平衡、摄食活动、生殖活动、情绪活动、昼夜节律等。


  1. 名词解释
  2. 小脑扁桃体 Tonsil of cerebellum:位于小脑下面,靠近枕骨大孔,颅内压增高时,小脑扁桃体可嵌入枕骨大孔,形成小脑扁桃体疝,压迫延髓,危及生命。
  3. 第三脑室 Thiord ventricle:位于丘脑和下丘脑间,为矢状位狭窄间隙。内含脑脊液。与侧脑室和第四脑室相通。
  4. 第四脑室 Fourth ventricle: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呈四棱锥体形。内含脑脊液。与第三脑室、蛛网膜下隙及脊髓中央管相通。
  5. 内侧膝状体 Medial geniculate body:位于丘脑后方,接受下丘臂的纤维,传导听觉。
  6. 外侧膝状体 Lateral geniculate body:位于丘脑后方,接受视束的纤维,传导视觉。





端 脑

  1. 基底核包括哪些?何谓纹状体?有何功能?

答:●基底核包括:豆状核、尾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

●豆状核和尾状核合称纹状体。纹状体分新纹体(尾状核+壳)和旧纹状体(苍白球)。

●功能:调节肌肉张力,调整运动姿势,参与学习记忆。


  1. 端脑分几叶?侧脑室的位置、分部及交通如何?

答:●端脑分五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岛叶。

●侧脑室位于大脑半球内。分四部:中央部、前角、后角、下角。交通:借室间孔通第三脑室。


  1. 第一躯体运动区、第一躯体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各位于何处?有何特点?

答:●第Ⅰ躯体运动区(4、6区):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第Ⅰ躯体感觉区(3、1、2区):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特点:左右交叉管理;投影上下颠倒(头正);功能决定面积。

●视觉区(17区):距状沟周围皮质。特点:接受双眼同侧半视网膜冲动。

●听觉区(41, 42区):颞横回。 特点:接受双耳的冲动。


  1. 语言中枢包括哪些?各位于何处?

答:●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Broca区):额下回后部(44, 45区)。

●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话中枢):颞上回后部(22区)。

●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角回(39区)。

●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8区)。


  1. 内囊位于何处?分部及主要结构如何?一侧内囊损伤有何表现?

答:●位置:丘脑、豆状核、尾状核之间。

●分部和结构:● 内囊前肢: 丘脑前辐射+额桥束。● 内囊膝: 皮质核束。

● 内囊后肢: 皮质脊髓束,丘脑中央辐射,视辐射,听辐射,顶枕颞桥束。

●一侧内囊损伤→ “三偏征” :对侧偏瘫(锥体束受损);对侧偏感(丘脑中央辐射受损);

对侧偏盲(视辐射受损)。


  1. 名词解释:
  2. 胼胝体 Corpus callosum:连合左、右大脑半球新皮质的纤维,广泛联系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分为胼胝体嘴、膝、干和压部。
  3. 边缘叶 Limbic lobe:由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齿状回、隔区等组成。是内脏活动中枢。
  4. 边缘系统 Limbic system:由边缘叶加杏仁体、下丘脑、背侧丘脑等共同组成。与内脏调节、情绪反应、性活动、学习记忆等密切相关。
  5. 海马结构 Hippocampal formation:由海马和齿状回构成。与内脏活动功能有关。





脊神经

  1. 脊神经的组成、性质、成分、分布各如何?

答:●组成:由前根和后根汇合而成。性质:混合性。

●成分及分布:躯体感觉纤维,传导躯干和四肢的深浅感觉;内脏感觉纤维,传导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的感觉;躯体运动纤维,支配躯干和四肢骨骼肌运动;内脏运动纤维,支配心肌、平滑肌运动,控制腺体分泌。,


  1. 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各分布于何处?损伤后有何表现?

答:●正中神经分布于:前臂前群肌(6块半),鱼际(除拇收肌),第1、2蚓状肌;手掌桡侧2/3皮肤,桡侧3个半指掌面及中远节指背面皮肤。损伤后:前臂不能旋前,不能对掌,屈指屈腕能力下降,出现“猿手”,相应区域皮肤感觉障碍。

●尺神经分布于: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小鱼际,拇收肌,骨间肌,第3、4蚓状肌;手掌尺侧1/3皮肤,尺侧1个半指掌面皮肤,手背尺侧半及尺侧2个半指背面皮肤。损伤后:拇指不能内收,屈指屈腕能力下降,出现“爪形手”, 相应区域皮肤感觉障碍。

●桡神经分布于:臂、前臂后群肌,肱桡肌,臂、前臂后皮肤,手背桡侧半及桡侧2个半指背面皮肤。损伤后:不能伸肘,不能伸腕,不能伸指,前臂旋后能力下降,出现“垂腕症”,相应区域皮肤感觉障碍。


  1. 膈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的来源及分布各如何?

答:●膈神经发自颈丛,主要分布于膈、心包、胸膜、部分腹膜、肝、胆等。

●腋神经发自臂丛,主要分布于三角肌和小圆肌、肩部和臂外上部皮肤。

●肌皮神经发自臂丛,主要分布于肱二头肌、肱肌、喙肱肌、前臂外侧皮肤。


  1. 前臂旋前、旋后;手掌、手背皮肤各由何神经分布?

答:●前臂旋前功能由正中神经支配。旋后功能由桡神经和肌皮神经支配。

  • 手掌面皮肤由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分布。手背面皮肤由桡神经和尺神经分布。


  1. 股神经、闭孔神经的来源及分布如何?

答:●股神经发自腰丛,主要分布于股四头肌和缝匠肌、大腿前面皮肤、小腿内侧面及足内侧缘皮肤。

●闭孔神经发自腰丛,主要分布于大腿内收肌群、大腿内侧面皮肤。


  1. 坐骨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各分布于何处?损伤后有何表现?

答:●坐骨神经主干分布于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损伤后:髋关节不能伸,屈膝能力减弱,小腿及足瘫痪,相应区域皮肤感觉障碍。

●胫神经分布于小腿后群肌和足底肌、小腿后面及足底皮肤。损伤后:足不能跖屈,内翻减弱,出现“钩状足” ,相应区域皮肤感觉障碍。

●腓总神经分布于小腿前群肌和外侧群肌、足背肌、小腿外侧皮肤、足背和趾背皮肤。损伤后:足不能背屈,趾不能伸,出现“马蹄内翻足”和“跨越步态”,相应区域皮肤感觉障碍。


  1. 足内翻、外翻功能各由何神经支配?

答:●足内翻功能由腓深神经和胫神经支配。足外翻功能由腓浅神经支配。

  1. 股二头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各由何神经支配?

答:●股二头肌由坐骨神经支配。股四头肌由股神经支配。小腿三头肌由胫神经支配。


  1. 胸神经前支的分布有何特征?

答:●胸神经前支的皮支分布呈节段性:

第2胸N前支→胸骨角平面皮肤; 第4胸N前支→乳头平面皮肤;

第6胸N前支→剑突平面皮肤; 第8胸N前支→肋弓平面皮肤;

第10胸N前支→脐平面皮肤; 第12胸N前支→脐与耻骨联合间平面皮肤。


10. 名词解释:

① 神经节 Ganglion:神经元胞体在周围部的聚集处称神经节。

② 前根 Anterior root:由脊髓中间外侧核和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的突起组成,属运动性。

③ 后根 Posterior root:由连于脊髓后角和后束的纤维组成,属感觉性。

④ 颈丛 Cervical plexus:由第1~4颈神经前支组成,位于胸锁乳突肌深面。

⑤ 臂丛 Brachial plexus: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组成,位于颈根部锁骨上窝内。

⑥ 腰丛 Lumbar plexus:由第12胸神经前支和第1~4腰神经前支组成,位于腰大肌深面。

⑦ 骶丛 Sacral plexus:由腰骶干和骶、尾神经前支组成,位于梨状肌前面。


脑神经

  1. XII对脑神经名称、性质、连脑、出入颅部位怎样?


答:●Ⅰ嗅神经:感觉性,连于端脑,经筛孔入颅。

Ⅱ视神经:感觉性,连于间脑,经视神经管入颅。

Ⅲ动眼神经:运动性,连于中脑,经眶上裂出颅。

Ⅳ滑车神经:运动性,连于中脑,经眶上裂出颅。

Ⅴ三叉神经:混合性,连于脑桥,经眶上裂、圆孔、卵圆孔出入颅。

Ⅵ展神经:运动性,连于脑桥,经眶上裂出颅。

Ⅶ面神经:混合性,连于脑桥,经内耳门出入颅。

Ⅷ前庭蜗神经:感觉性,连于脑桥,经内耳门入颅。

Ⅸ舌咽神经:混合性,连于延髓,经颈静脉孔出入颅。

Ⅹ迷走神经:混合性,连于延髓,经颈静脉孔出入颅。

Ⅺ副神经:运动性,连于延髓,经颈静脉孔出颅。

Ⅻ舌下神经:运动性,连于延髓,经舌下神经管出颅。


  1. 三叉神经、面神经各含几种成分?主要分支及分布如何?


答:●三叉神经含两种成分:躯体运动和躯体感觉。主要分支及布:眼神经→眼裂以上皮肤;上颌神经→眼裂与口裂间皮肤;下颌神经→口裂以下皮肤,舌前2/3粘膜,咀嚼肌。

●面神经含四种成分:躯体运动、内脏运动、躯体感觉、内脏感觉。主要分支及分布:鼓索→舌前2/3味蕾,舌下腺,下颌下腺。岩大神经→泪腺。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表情肌和颈阔肌。


  1. 迷走神经的性质、成分如何?分布概况?喉上神经、喉返神经分布至何处?


答:●迷走神经为混合性。含四种成分:躯体运动、内脏运动、躯体感觉、内脏感觉。

●分布于:喉、心、肺、肝、胆、胰、脾、肾、结肠左曲以上消化管。

●喉上神经→环甲肌,声门裂以上喉粘膜。喉返神经→喉肌(除环甲肌),声门裂以下喉粘膜。

  1. 舌的一般感觉、味觉、运动各由何脑N管理?面部感觉、表情肌各受何脑N管理?


答:●舌的一般感觉:三叉神经→舌前2/3粘膜,舌咽神经→舌后1/3粘膜。味觉:面神经→舌前2/3味蕾,舌咽神经→舌后1/3味蕾。运动:舌下神经→舌肌。

●面部感觉:三叉神经。面部表情肌:面神经。


  1. 运动眼球的脑神经有哪些?与海绵窦关系密切的神经是哪几对?


答:●运动眼球的脑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

●与海绵窦关系密切的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展神经。


  1. 名词解释:
    1. 鼓索 Chorda tympani:是面神经的分支,分布于舌前2/3味蕾,舌下腺,下颌下腺。
    2. 三叉神经节 Trigeminal ganglion:位于颞骨岩部的三叉神经压迹处,传导头面部的浅感觉。
    3. 迷走神经 vagus nerve:为混合性脑神经,连于延髓,经颈静脉孔出颅。分布于:喉、心、肺、肝、胆、胰、脾、肾、结肠左曲以上消化管。
    4. 舌下神经Hypoglossal nerve:为运动性脑神经,连于延髓,经舌下神经管出颅,支配舌肌。




内脏神经

  1.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有哪些异同点?其低级中枢各位于何处?

答:●相似处:均为内脏运动神经,均需交换神经元,常共同分布于同一器官。

●不同点:低级中枢部位不同,周围神经节位置不同,分布范围不同,作用不同。

●交感神经低级中枢:脊髓胸1~腰3节的中间外侧核。

●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脑干内脏运动核和脊髓骶2~4节骶副交感核。


  1. 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有哪些不同处?

答:●功能不同:内脏运动支配心肌、平滑肌、腺体(不随意);躯体运动支配骨骼肌(随意)。

●神经元数目不同:内脏运动有2个;躯体运动1个。

●纤维成分不同:内脏运动有两种(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躯体运动只有一种。

●分布方式不同:内脏运动以神经丛分布;躯体运动以神经干分布。

●中枢位置不同:内脏运动在边缘叶、下丘脑、脑干内脏运动核、脊髓中间外侧核和骶副交感核;

躯体运动在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前部、脑干躯体运动核、脊髓前角。


  1. 交感神经节前、节后纤维的走行规律如何?

答:●节前纤维:终止于相应的椎旁神经节,并交换神经元;在交感干内上行或下行后终止于相应的椎旁神经节,并交换神经元;穿过椎旁节后,至椎前神经节换神经元。

●节后纤维:返回脊神经随脊神经分布;随动脉行走而分布;直接分布到相应脏器。


  1. 副交感神经的起始、换元及分布如何?

答:●动眼神经副核(E-W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换元→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上泌涎核→面神经→翼腭神经节换元→泪腺。

上泌涎核→面神经→下颌下神经节换元→舌下腺、下颌下腺。

●下泌涎核→舌咽神经→耳神经节换元→腮腺。

●迷走N背核→迷走N→器官内节换元→心、肺、肝、胆、胰、脾、肾及结肠左曲以上消化管。

●骶2~4节骶副交感核→骶神经前支→器官内节换元→结肠左曲以下消化管及盆内脏器 。


  1. 名词解释:
    1. 内脏运动神经 Visceral motor nerve: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心肌、平滑肌的运动,控制腺体的分泌。
    2. 交感干 Sympathetic trunk:位于脊柱两旁,由交感干神经节和节间支连接而成。
    3. 交通支 Communicating branches:连于交感干N节与脊N之间的支。分白交通支和灰交通支。
    4. 内脏大神经 Greater splanchnic nerve:由穿第5~9胸交感干神经节的节前纤维组成,终止于腹腔神经节。



神经传导通路

  1. 躯干、四肢深、浅感觉传导路如何组成?

答:●躯干四肢深感觉→脊神经→脊N节→后根,簿束和楔束→薄束核和楔束核→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腹后外侧核→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中上部及中央旁小叶后部。

●躯干四肢浅感觉→脊N→脊N节→脊神经后根→脊髓后角→纤维交叉→脊髓丘脑侧束和前束→脊髓丘系→腹后外侧核→丘脑中央辐射, 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中上部,中央旁小叶后部。


  1. 头面部浅感觉传导路如何组成?

答:●头面部浅感觉→三叉神经→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根→三叉N脑桥脊束核→纤维交叉→三叉丘系→丘脑腹后内侧核→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下部。


  1. 视觉传导路如何组成?何谓瞳孔对光反射?

答:●视感受器(视C)→双极细胞(Ⅰ)→节细胞(Ⅱ)→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Ⅲ)→视辐射→内囊后肢→距状沟周围皮质(17区)

●瞳孔对光反射:强光照射一侧瞳孔,引起双侧瞳孔缩小的反射。

视锥细胞→双极C →节C →视N,视交叉,双侧视束→顶盖前区→双侧E-W核→双侧动眼神经→换元→双侧瞳孔括约肌。


  1. 锥体系如何组成?传导通路怎样?

答:●锥体系由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组成。

●皮质脊髓束:中央前回中上部,中央旁小叶前半(上运动N元)→内囊后肢→大脑脚→锥体→锥体交叉(80%)、未交叉(20%)→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脊髓前角(下运动N元)→脊神经→四肢、躯干肌。

●皮质核束:中央前回下部(上运动N元)→内囊膝→脑N躯体运动核(下运动N元,共8对)→眼外肌,咀嚼肌,表情肌,咽喉肌,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舌肌。


  1. 锥体系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各有何表现?

答:●上运动N元损伤(核上瘫):痉挛性瘫痪(硬瘫) 肌张力增高 肌萎缩不明显

病理反射阳性 深反射亢进 浅反射减弱或消失

●下运动N元损伤(核下瘫):弛缓性瘫痪(软瘫) 肌张力降低 肌萎缩明显

病理反射阴性 深反射消失 浅反射消失


  1. 名词解释:
  2. 锥体系 Pyramidal system:锥体系由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组成。支配全身骨骼肌运动。
  3. 上运动神经元 Upper motor neurons:指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半的胞体及其突起。
  4. 下运动神经元 Lower motor neurons:指脑干内躯体运动核和脊髓前角的胞体及其突起。
  5. 锥体外系 Extrapyramidal system:指锥体系以外所有影响和控制躯体运动的结构。主要功能是:调节肌肉张力、协调肌肉活动、维持身体平衡等。





脑脊髓的被膜血管、脑脊液

  1. 脑脊液产于何处?怎样循环?功能如何?

答:●产生:脑室脉络丛。

●循环: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正中孔,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硬脑膜窦→颈内静脉。

●功能:运送物质,缓冲和保护,调节颅内压。


  1. 大脑动脉环(Willis环)的位置、组成及意义如何?

答:●位置:脑底部,围绕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

●组成:大脑前A,大脑后A,前交通A,后交通A,颈内动脉。

●意义:沟通颈内A和椎A;调整脑的血供。


  1. 脑和脊髓各由什么动脉供血?大脑中动脉的来源、分布怎样?特点、意义如何?

答:●脑由颈内动脉和椎动脉供血;脊髓由椎动脉和节段性动脉供血。

  • 大脑中动脉发自颈内动脉,分布于大脑半球上外侧面大部分和岛叶。特点:分支多、细小、呈“S”形弯曲。意义:易破裂→脑溢血,出现“三偏体征”(偏瘫、偏感、偏盲)。


  1. 名词解释:

① 硬膜外隙 Epidural space:位于硬脊膜与椎管壁之间。间隙内呈负压,有脊神经根通过,临床上常进行硬膜外麻醉。

② 蛛网膜下隙 Subarachnoid space:位于蛛网膜与软膜之间。内含脑脊液。临床常进行腰椎穿刺进入此隙抽取脑脊液或进行麻醉。

③ 硬脑膜窦 Dural sinuses:由硬脑膜两层分开,内面衬以内皮细胞而形成。窦内含静脉血。

④ 海绵窦 Cavernous sinus:位于蝶鞍两侧,由硬脑膜形成的不规则腔隙。其交通广泛;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展神经、颈内动脉通过。




  

相关话题

  小说中的挑断手脚筋,是哪个地方? 
  失去下肢是怎么生存的? 
  有哪些关于医学知识形象的、巧妙的比喻? 
  以人皮的强韧度是否可以用来做鼓?如果可以,什么类型的鼓?跟其他动物的皮比起来怎么样? 
  如果我的遗体捐献解剖,使用完毕后会被火化还是把我扔在垃圾桶里? 
  为什么古希腊裸体雕塑在现代解剖学出现前就能精准地表现肌肉线条? 
  为什么手臂或腿压麻了再伸开会感觉到细细密密的刺痛? 
  以人皮的强韧度是否可以用来做鼓?如果可以,什么类型的鼓?跟其他动物的皮比起来怎么样? 
  如何评价《尸体变化图鉴》这本书? 
  高科说的「若弯腰无法用手指摸到脚趾,可站直用双手在眉毛上方揉搓二十下,然后便能摸到」,是何原理?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捏住鼻子就不会尝到味道?
下一个讨论
变异系数法怎么确定权重?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