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宗法制度,立嫡立长,其次立贤,最次立爱。
如果你细心观察,这个顺序的继承人,其稳定程度是逐渐下降的。
早在君主大婚的时候就知道哪个娘娘生出来的会是嫡子,哪怕这个孩子还没降生,其地位就是确定的,嫡子的稳定程度最高。
然而正宫娘娘不一定第一个生产,尤其是不一定第一个生出儿子,所以君主的长子很有可能是庶出,但是毕竟只要这个孩子一生出来,他的地位也就随之确定了,所以虽然立长不如立嫡稳定,但是依旧是一个确定了的、结果有保障的游戏规则。
如果君主不尊宗法,非要立贤废长,那么这个时候不确定性就大大增加了。没有人规定过『贤能』的标准究竟是什么,也没有能保证君王眼中的贤能和群臣以及百姓眼中的贤能是同一个东西,更糟糕的是,如果君王同时拥有好几个『贤能』的儿子,那么到底哪一个才是最贤能的很可能连君王自己都稀里糊涂。早上觉得老三是个天才,晚上又觉得老五似乎更加稳健,如此这般,自然会导致群臣党俯,首鼠两端。而如果情况更加等而下之,君王选择立爱,那么到底君王会最宠爱哪个孩子就真的只有天知道了。
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是一次朝中势力的大洗牌,如果下一任君主人选早早就能确定,那么在现行的实力等级之下,现有的既得利益者自然能够更加轻松的保证自己的利益得以延续;如果不确定性增加,那么既得利益集团就不得不选边下注,下错注或者不下注的人面临的将会是非常严重的后果,这种情况往往使得局势难以控制;而最坏的情况,储君人选全凭君王喜恶,完全不可控制,那么除了一小部分可以鸡犬升天的人,其他实力派自然是一万个不愿意的。
士大夫们正是本朝的既得利益集团,他们当然希望自己的利益顺顺当当的延续到下一朝,所以他们要争一争『国本』,实际就是争一争未来的荣华富贵;也有个别野心家想要一步登天,而这会冲击几乎所有比他位次更高的人的利益,自然是不受欢迎的。
但是这种宗法制度虽然最大限度的保证了继承人和朝局的稳定,但是想要产生一个贤明的君主,那就只能凭运气了。
郭淮认为诸葛亮占领北原,就能断陇的结论,纯属YY。假定诸葛亮占领北原,就是下面这个局面:
所以,这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去陇右。
断陇,就是断绝陇道,切断陇右和关中的联系,以达到蚕食陇右的目标。
源于陇右和关中平原,都在黄土高原上,而陇右地势高于关中平原,两地之间主要靠谷道联系,所以连接陇右和关中,主要就是依靠2条谷道,一是陇山道,二是陈仓渭水道。
诸葛亮在一伐时,从祁山道出兵陇右,三郡投降诸葛亮,诸葛亮派马谡守住陇山道的西口-街亭,诸葛亮本人“称兵上邽”(《曹真碑》),亲自围住陈仓渭水道的西口-上邽(郭淮驻守)。
诸葛亮五伐,在关中断陇,即使断成功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诸葛亮压根就没有派兵去陇右。
在关中断陇,周边都是敌人,要守住开阔地几十公里,才实现断陇,完全是搞笑。
所以估计郭淮这种说辞,也许是为司马懿守不住渭南,而在后世补写的开脱之词。
欢迎关注我 @大内义兴 ,以及我的历史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