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明朝王爷地多还是清朝圈地多? 第1页

  

user avatar   mao-shen-er-h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应当是清朝圈地多,因为很多人只知道一个清朝在直隶地区圈地16万顷,可你们是否知道原辽东地区的圈地呢?是否知道清朝在其他地区的圈地呢?

乾隆敕修《清朝文獻通考》则记载,直隶全省旗地占順治顺治末年全国土地5,493,576頃的4.32%,占当时直隶全省土地 159,772 頃的52.59%。

除此之外,满清皇室与八旗王公圈占庄田6万余亩,合计共圈占汉族人田地 224982 顷。

清朝在辽东,山东、山西、陕西、江苏、宁夏等地也进行过圈地,我来举几个例子。

1驻防八旗通过马场进行的圈地行为。

杭州驻防八旗17世纪中期旗营马匹总数在一万以上,朝廷为此强占了接近84000亩田地作为马场,约合840顷。

而这些田地大部分在18世纪后被杭州八旗出租给汉人耕种。

可以看看八旗兵马拥湖山:清代杭州旗营史话这本书。

难道杭州也被明代藩王侵占了?

乍浦驻防八旗

乍浦八旗设防后,为了供给士兵马匹,在乍浦圈二万亩作为马厂(约200顷)。

乾隆五十六年,乍浦驻防四筹度,并无长策。若欲增编佐领,恐天下正项米石不得不让满营交出过去削减马匹后多余的1.5万亩充做旗田,耕种。

西安驻防八旗马厂合计960顷。

山西右卫马厂合计2625顷余84亩

绥远八旗马厂总面积高达32400顷。

甘肃凉州八旗马厂总面积高达4000余顷(周围广阔,计890里)

庄浪八旗马厂总面积高达6000余顷(一处周围广阔计80里,一处南北20里,东西50里)

宁夏八旗马厂坐落于黄河两岸,设堤拦之,堤外民田,堤内马厂,计约2000余顷。

江宁八旗马厂设于城南钟山与芜湖万春湖,计千余顷。

荆州八旗马厂总计63000亩,约合630顷。

成都驻防八旗马厂周围17里,约合980顷。

合计全国满城仅仅是圈占马场就超过了8万顷土地。

ps有人质疑说这些土地是牧场不能算作耕地,这里我就很纳闷了,成都八旗在金井湾设立的马厂不是强占民田的 ?

宁夏八旗设立在黄河岸边的马厂不是强占民田?

杭州,乍浦,江宁,芜湖,这些地方不是强占民田的?

绥远八旗那个3万2千6百顷我是根据清末出租民田计算,可没有计算牧场捏

我给你计算的三万两千六百顷是清末绥远八旗出租后的土地。

绥远八旗马厂地在乾隆嘉庆道光开放过5次,共放出七千九百四十五顷 。

乾隆六十年放厂地4230顷,嘉庆十一年放地2750顷,嘉庆十四年放地七百九十顷,道光六年放贷260顷,光绪二十年放地3814顷,光绪二十三年,3382顷,皆允满蒙八旗收租过活。

光绪二十九年,全面开放马厂,允许八旗招民户耕种。

2直接的圈占的田地

这里实在太多,我只居几个例子。

太原八旗的驻防点圈占了484顷。

德州八旗圈占了30695亩田地,约合307顷。

除开在直接由满清直接强占的田地还有各地八旗自己强占的田地。

如江宁京口两地满城将沙州充做八旗公产,江宁八旗的八卦州15310亩,京口八旗的征人州7980亩,德兴州7970亩。

这些资料实在太多,不赘述了。

各地驻防八旗的校场,以及满城普遍每处在100顷上下,全国合计1900顷。

在最早被满人圈占的汉地—辽东,圈占更是触目惊心。

其中辽东—盛京驻防点共24个,分别为兴京、辽阳、宁海(金州)、盖平、广宁、抚顺、铁岭、巨流河、白旗堡、小黑山、闾阳驿、锦州、义州、小凌河、宁远、中前所、中后所、熊岳、岫岩城、复州、牛庄、凤凰城、旅顺。

据乾隆朝《钦定盛京通志》记载,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盛京地区总计有耕地18167711亩,其中民地有3510957亩,约合3510顷,旗地14656754亩,约合146567顷。

1801年5月,盛京将军清查出马场地近39万亩,令各城旗兵开垦升科。

次年八月,盛京将军富俊等奏报,“自上年九月至今,业据旗民首报地,约计二十一万余亩”。

这1802年,辽东旗地就高达15万2千567顷。

清末由于闯关东的出现,满人掀起了圈地狂潮,东北旗地更是快速飙升。

黑龙江吉林也是如此

这里只列黑龙江,雍正十三年(1735),黑龙江将军辖区内旗地合计为113902垧,另有八旗、水手、拜唐阿等承种公田8801垧。至乾隆晚年,齐齐哈尔城旗地计72371垧,墨尔根城旗地计20602垧,黑龙江城旗地计36961垧,布特哈城旗地计22100垧,呼兰城旗地计20685垧,五城旗地总计172719垧。每垧以6亩计算,合计为1036314亩,约合10363顷。

到乾隆四十八年(1783),就有耕地六十一万多垧,约合366万亩,也就是3万余顷,几乎都是以雇工和家仆为主体的汉人开垦而来。

在1805年,汉地旗地(各个地区的旗地与八旗马厂加上辽东地区的八旗旗地)共有接近50万顷,也就是5000万亩土地,约合当年全国总耕地13亿亩的26分之一。

在《清代白莲教研究集》中,开篇点题到清代官田,旗地达到史无前例的90万顷,诚不欺我也(除去旗地外的官田又是一个概念)。

清代圈地几乎都在北方与江南居多,而且不仅仅是只有清初圈地,在康熙,乾隆,嘉庆等朝八旗仍然继续投充土地(例如沙洲之事),在清末汉人闯关东时,又掀起了一波圈地狂潮。

而且清朝不只有八旗一个圈地对象,还有绿营,官地,同理,明朝也不至于藩王一个圈地对象,所以这题目我感觉不太好。

最上面的回答说

说实话,清朝入关真没必要抢占民田,只需要把明代宗王庄园全部没收即可,完全没有任何必要多侵占民田

所以辽东有藩王是吧,所以荆州有藩王是吧,南京有藩王是吧,芜湖有藩王是吧?

他又说到

清朝实际上灭掉明朝还解放了生产力,至少清代成都平原可耕地绝大部分是属于民人的。

怎么解放生产力解放着解放着自己到了1800年左右圈了50万顷土地?明朝至少直隶的绝大多数是明人的,南京宁夏荆州江口等等城市是汉人自己居住的,没有八旗马厂。


《明黔国公沐氏庄田考》我直接粘贴一下。

据《大明会典》,万历六年云南布政司田土为一万七千九百九十三顷五十八亩零,②万历七年云南屯田为一万一千一百七一顷五十四亩零,③两项合计共二万九千一百三十五顷零。而沐府庄田逐年增加,至万历三十九年查出数额已近九千顷。增加之数多是侵夺的民田,也就是原隶布政司的土地。此增彼减,粗略计之,沐氏庄田所占,约为全省田土总额的三分之一。

明朝蜀王府以及官田已经占到成都所有可耕地的90%,而清朝维护明朝的土地制度仍然沿袭明代官田,成都平原在清中期接近百分之四十五为官有田地,但是伴随着民人涌入成都,当地的土地开垦快速进行,虽然成都的官田数量一直在增长,但是比例却快速下降。

学界对明代藩王土地研究最为深刻的当为王毓铨先生,他的《明代的王府庄田》中对全国藩王田问题做出了探讨,截取一段,感兴趣可以自己买来看看。





学界争论明代藩王土地占有160万顷土地是哪国的学界?

泰国学界吗?读了个书名就装起来了是吧?

ps @李依

小兄弟 谁TM拉黑你了?虚空索敌很厉害?

众多周知,知乎拉黑后@是收不到消息的。

虚空索敌一波是吧。


user avatar   gao-lei-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清朝跑马圈地,除了北直隶之外,全部圈的是明朝宗藩的王庄,有什么问题?


我不是说不能批判清朝跑马圈地,清朝在北直隶把大量民田划入旗地是非常值得批评的事情。


但是,实话实说,和明朝王爷圈地相比,清朝跑马圈地根本不算什么。


这里推荐大家看一篇论文《潞王府的庄田、店业考述》,潞王就藩的时候,万历帝为了显示自己做哥哥的“友爱”,把之前景王的封地封给了潞王。


但是景国除国的时候,所有封地都退还给民众了,结果分封潞王后,又重新圈地:


一直到万历二十一年,终于把潞王王庄补齐了,被万历帝停俸的官员才重新开始领工资。


那么,潞王一共有多少庄园呢?四万顷。


而明代一百亩为一顷。


明朝文官里名义上拥有田亩数量最多的徐阶,按照他自己说,家里算上挂靠也才不到2万亩。也就是200顷。


家下田亩,其载书册不过二万,册外又别无户,不知所谓四五十万者安顿何处? 若当道诸公肯加查核,有无便立见矣。——《徐阶致曹贞菴书》


就算是十万亩,也不过1000顷,仅仅只是万历皇帝弟弟潞王全部庄园的2.5%。


有人说,明朝藩王不能自己管理庄田,都是地方官按照《大明会典》里规定“上田征银三分,中田二分,下等田一分五厘”。来征收田赋给宗王的。


然而《潞王府的庄田、店业考述》作者苏德荣教授研究发现,潞王有大量“自行管理”的王庄,不仅潞王,相当多的亲王都通过上书皇帝,获得特许的形式拿回了自己王庄管理权:


那么,明朝藩王是怎么自行征收田赋的呢?


这下大家知道为什么明末起义军抓着藩王就处死了吧。


根据《明神宗实录》、《明黔国公沐氏庄田考》等学术著作,明朝蜀王府以及官田已经占到成都所有可耕地的90%,而云南所有耕地里有49%属于黔国公以及官田。


说实话,清朝入关真没必要抢占民田,只需要把明代宗王庄园全部没收即可,完全没有任何必要多侵占民田。


清朝实际上灭掉明朝还解放了生产力,至少清代成都平原可耕地绝大部分是属于民人的。


user avatar   qu-chi-tu-dou-b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叫兽阎崇年在百家讲坛上说万历乱封滥赠:

“万历帝自己的皇庄占地210万亩,赐给他弟弟潞王翊镠田400万亩,赐给他儿子福王常洵田200万亩。没有田了,就将周围郡县的土地划过来。他们父子、兄弟三家占地810万亩,而万历六年,全国的田地是5.1亿亩,他们三家占全国总田地数的6.3%”

先不看内容真假,先说里面的小学生算术题,810万亩除以5.1亿亩等于多少?

结果约等于1.59%

他阎崇年是怎么算出来的“他们三家占全国总田地数的6.3%”呢?阎叫兽什么学历?

然后看上面他说的话。第一句就是错的,明代的“皇庄”,兴起于永乐末年,于正德时期达到高峰,然而到了明世宗即位后的嘉靖年间,皇庄就已经被废除。

这些内容就连另一位叫兽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都有记载。

嘉靖年间废除后,明朝皇室宗族的皇庄改为官地,这个官地是不属于皇家的,原来的皇庄等同于皇族的私人财产,改革后“户部派州县官取代,即‘有司代管’”。这些官地由谁耕种呢,是租给佃户。而这种性质的田租比例远小于一般地主征收的田租(按每亩三分征)。可以说耕种这些田地的佃农负担小于一般地主田地的佃农。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佃户交的税是给皇家使用的,与改革以前所不同的是,以前皇庄收入都归皇家,而现在皇家名义上享受这么多土地的供奉,但只是收取比一般土地更少的田租而已。这样佃户种田解决了自己的生计, 同时也解决了供奉问题 ,

这就是众人诟病的天下养朱的真相。

另外“ 嘉靖二年(1523)九月,明世宗又令户部清核畿辅庄田。”,清查的结果又把大部分原本属于皇庄的官地归还给民间。也就是说清查出来的这些土地连官地都不算了。

叫兽阎崇年所谓的“万历帝自己的皇庄占地210万亩”,也是毫无常识的信口雌黄,因为嘉靖以后,就根本不存在所谓皇庄了。

关于明代的所谓皇庄王庄性质的问题,黄仁宇在《十六世纪明代中国财政与税收》一书有比较具体的论述。现摘引如下

“16世纪晚期,这些财产与先前的草场,可以被分成下列六大类(a)皇庄;(b)王庄;(c)其他贵族庄田;(d)京军草场,……

所有这些田产都同纳税土地分开,……然而实际上这些土地的租金也产生了一个与田赋相类似的情况。除了很少的例外,它们都由地方官员管理。甚至租率也和田赋正税相同。……到了16世纪晚期,绝大多数的牧场和苑囿都已经转化为耕地,收取同样的租米。贵族作为土地收益的接受者,除非他们自己耕种,否则是不允许他们以田地为生,因而他们的永久佃农也就是事实上的田主。”

结合这段话来看,严格的说从嘉靖以后,所谓的皇庄也即官地,和皇室唯一的联系,无非是每年向皇室交一笔银,而不必再另外交税。就如黄仁宇所说“永久佃农也就是事实上的田主”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第三章,注释二中的一段话 “对于福王庄田的若干情节,中外学者多有误解,当时万历指令湖广、山东、河南三省以田土4万顷作为福王庄田。……对于这些田地,如果按照传统的封建主义方式的控制,则福王必当封茅裂土,层层分割,由各级亲信掌握管理,……因为以私人而占有大量耕地及农民,必须有私人的武装和法庭,否则就不能有效的管理。这些权力通常也为自上而下的各个世代所继承。然而福王并未具有这样力量。……因此,对研究者来说,不能只看到一些明文的记载,而应该透过资料,彻底查清事实的真相。万历指令以4万顷为福王的庄田,不过是和群臣讨价还价的办法。讨价还价之余,万历就减价为2万顷,福王本人也再三表示‘推辞’。而万历所真正为福王索要的,则不在田土而在佃金。因为河南在明初地广人稀,其后民间开垦所增田地,称为‘白地’,其所有权常常发生问题。地方官对这种田地所征取的赋税,既不归入一般的田赋,也很难视为官田的地租。山东由于黄河河道的变迁,被淹后的田地重新开发,情形亦复类似。湖广则因河流湖泊众多,昔日之湖沼成为圩田,河岸瘠土仅征‘芦课’者至此也有成为良田的趋势。此外各省还有被抄没的庄田等,情况极为复杂。这些土地的赋税收入,纵未尽入地方官之私囊,但也从未作公开而详尽的交代。万历的意图,即要三省地方官从这笔收入中每年缴纳银46000两,以作福王府的开支。迟至1617年,湖广官员只表示承担3659两的银子。福王本人,曾因为不相信各地的报告,而派人在河南丈量上述田土,以致与当地官民发生冲突。请参阅《神宗实录》页9771、9773、9825、9901、9920、9924、9942、9946、9957、10089、10339、10526、10611”


黄仁宇这段话什么意思?也就是说所谓赐予福王两万顷土地,并非是福王就真的拥有这两万顷土地,而仅仅是相应的省份,每年提供给福王对应这些土地相应的一笔银子,仅此而已。


user avatar   hu-pu-deng-k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也没什么考据,只是以我朴素价值观来看。

1.一个王朝养活一亿多百姓,一个王朝养活四亿百姓。

2.个人判断地主阶级应该不会主动把自己口粮给百姓吃。

3.高产作物到民国产量不足10%。

4.小冰河最低温度记录是四亿王朝。

5.一亿王朝农民起义历史之最。

哪个王朝剥削阶级剥削的更狠起码我自己是有判断的。


user avatar   zheng-lu-da-jiang-jun-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元清正统论能成立,那外人来侵略咱也别反抗了,不反抗会增加我们的法理领土。元清正统论的本质是“认为中国是地理概念”,谁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谁就是中国。那么不论是美国人、日本人还是外星人,如果他们把这片土地上的人都鲨光了,他们自己住在这里了,按照元清正统论,他们就是中国人了。

把“中国人”变成了“罗马人”的概念,变成了蛮族谁都可以用的荣誉称号。目的就是害怕汉族团结起来产生民族意识,所以要虚无化中国,讓群众跪拜征服者,还要自觉为征服者的赫赫武功感到自豪。

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后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有不从者,杀戮亿万。我汉人为亡国之民者二百六十年于斯!——同盟会誓词

邹容《革命军》:“满洲人率八旗精锐之兵,入山海关定鼎北京之一日,此固我皇汉人种亡国之一大纪念日也!。”

雷铁崖的《中国已亡之铁案说》“故夫中国之亡非亡,定于汉人之为主与否。历朝易姓而汉人不易,故中国不亡,若中国之君为异族,则中国决定为亡国,次直截了当之言,一见而解,无须援拒法理。”

章太炎《革命军约法回答》一文对此曾有透彻的说明:“言种族革命,则满人为巨敌,而欧美稍轻,以异族之攘吾政府者,在彼不在此也。


user avatar   qiu-ri-he-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明朝王爷圈地和满清圈地是一回事吗?

第一。明朝王爷有几个人?整个满族又是多少人?难道朱元璋能生出10几万儿子?

第二。无论哪个地主圈地多少,重点是对土地上的民众如何。明朝王爷的圈地是按照爵位朝廷合理分封的。满族圈地却是一场野蛮抢劫。

明朝被黑得再厉害,你听过明朝王爷的土地上的雇农造反的吗?

八旗是怎么圈地的呢?那么这些八旗子弟们是如何圈地的呢?他们前往各地圈地只带绳子和马匹,所骑的马匹能跑多远,所跑过的土地,就被划为八旗土地,同时这片土地上的所有房产、山林都属于八旗所有,把原有土地的主人农户们,不但突然失去了所有的财产,自身也被强行投充到八旗的庄园,作为佃农乃至奴仆,有的只能流落他乡,成为乞丐,流民。

你出这样的题目本身就是为了忽悠那些不懂历史的人的,就是为了黑明朝。


57个民族,没有一个像满族这么滑稽的。 明清毫无可比性,清朝是各民族养整个关内满族, 明朝只是养王族,但明朝王族不能从政,所以明朝王爷很惨,想腐败都没可能。满清整个八旗可以随便腐败。满族是马跑到哪就是他们的地,抢劫。明朝是分封地,安排得好好的。其实比这些也毫无意义,满清屠杀一个多亿2个亿万汉人+蒙古人,中国文明倒退3000年。


user avatar   ye-bao-y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既然这么在意的话。。。

那就找理由举报男朋友学术不端,把论文撤掉!

如此一来,论文、硕士、男朋友就都没有了呢!完美解决问题!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女真人和原辽东军为主的重甲步兵(包括各种工程兵,像推盾车的)、重甲骑兵。

以蒙古人为主的冷兵器轻骑兵。

以三顺王(孔、尚、耿)军队、佟氏武装为主的汉军重炮兵。

以原辽东军火器兵为主的火器营。

全员重甲,全员骑马机动。

1、后金军的甲胄、装束、武器,与大明辽东军基本一样,这个之前我科普过,这里不再赘述。

后金、清军在关外推行剃发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战场识别。不然两边打起来,都不知道该砍谁。

2、明军的红衣炮是找葡萄牙人代工的,后金(清)军的红衣炮,才是国产的。后金的铸炮技术,原胜于同时期的明军。

明军的红衣炮,都是从澳门运过来的,后金第一次入关的时候,葡萄牙人将红衣炮运到涿州,发现了后金骑兵,葡萄牙人死活不往前走了。这时,被崇祯打为阉党的冯铨主动出资,招募家丁、乡勇,这才把这些炮运到了北京。

明军装备的红衣炮少得可怜,松锦大战中,十几万明军装备的红衣炮不足二十门,而同时期清军一年就可以造六十门。

下面为松锦大战之后,清军缴获的明军火器。

松山之战,获红夷炮5门,发熕炮2门,大将军炮146门,二将军炮737门,三将军炮1237门,行营炮200门,佛郎机33门;

锦州之战,获红夷炮7门,发熕炮1门,子母炮3门,大将军炮18门,二将军炮147门,三将军炮176门,行营炮33门,佛郎机12门;

塔山之战,获缴获红夷炮1门,发熕炮2门,大小将军炮409门,佛郎机37门;

杏山之战,获红夷炮2门,大将军炮6门,二将军炮122门,行营炮182门,佛郎机65门。

清军共缴获大小火炮3583门,其中红衣炮仅15门,佛郎机也只有百余门,其他大多数火炮都质量低劣,不堪使用。

说说后金将红衣炮国产化的过程。

孔有德投降,他在登州跟着孙元化打过工,孙元化是火炮专家,所以孔有德的几个部下,像王天相与金世祥也学习了不少火炮知识,对原理、架构都很精通,结构制造就没有问题。

然后需要解决的就是制作工艺。当时后金军中有一名汉族工匠刘汉,他精通冶铁技术,以复杂的退火、淬火程序处理火炮的不同部位,造出的铁炮接近钢炮的水准,质量已超越欧洲同时期水平。

崇祯四年,后金成功仿制了明朝的红夷炮,因满人对“夷”犯忌讳,故改称“红衣大炮”,定名“天佑助威大将军”。相较明朝的红夷炮,后金版的炮架先进,高低角可调,转向也方便,并有瞄准装置。

皇太极在八旗军设置新营“重炮军”,满语为乌真超哈,汉旗军都统佟养性任总兵官,曹振彦任教官,开始在战争中大规模使用重炮兵。

3、入关初期的清军,从人员构成上来说,是吴三桂辽东军(4万,打完李自成后约2万)+三顺王辽东军(1万)+佟氏兄弟手下零散投降的辽东军(1万)+祖大寿系辽东军(1万)+建州女真本部(2万)+努尔哈赤、皇太极掳掠的东北索伦诸部壮丁(1万)+漠南蒙古军(3万)。

以上人数为估算值,但误差不会太大,合计约11万人,原辽东军占了约半数,这就是入关前后清军的全部家当。

入关后,姜瓖的宣大军8万、河南地主武装约10万、南明江北四镇23万、左梦庚部(左良玉之子)约8万,先后投降清军。

这才让清军有了绝对的兵力优势。

而后期抵抗清军的,湖南何腾蛟,主力为原李自成大顺军的李过、高一功部;东南郑成功,主力为原海盗集团;西南孙可望、李定国,主力为原张献忠的大西军。

基本就这么个情况。


说明一下。

辽东军所谓的“军事地主制度”,就是明朝的卫所制度,即军籍即户籍,平常当地主,打仗的时候每户抽丁上阵,打仗→抢人、抢地盘→分地、种地。

努尔哈赤把这一套学来,搞出了八旗。

在清军入关前,关外最大的三股地主势力,即为吴襄系(辽西走廊南侧)、毛文龙系(辽宁半岛沿海)和祖大寿系(辽西走廊北侧)。在清军入关时,这三大系都给清军打工了,你说这得分多少地。

有很多朋友会说,人家毛文龙就占着个皮岛,怎么成地主了?

其实呢,在毛文龙死之前,东江所控制的地域甚至要大于明军在关外控制的地盘,请看下图:

图中深红色部分,即为毛文龙屯过田的地方。

所以,满洲不等于女真,八旗更不等于女真,它是一种满、蒙、汉相结合的军事贵族团体。

八旗军的主力,就是辽东军+爱新觉罗宗室+北方来的野人女真、海西女真+漠南蒙古。

上文所谓“祖大寿系”,并不是祖大寿一个人,而是一个利益集团,简单列一下辽东军投降后金军的情况。

李永芳,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游击,带500人投降;投降后金后授三等总兵官。

这位仁兄有点意思,明明是一个地道的汉人,投降后却处处满洲化,最典型的就是给他的儿子起名,请看:

三儿子,李·刚阿泰,后官至宣府总兵;四儿子李·哈什库;五儿子李·巴颜,一个汉人,官至正蓝旗二把手,后封一等昭信伯;六儿子李·呼图礼;七儿子李·胡拜;八儿子李·克胜额;九儿子李·克德。

个性不?

孙得功,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游击,开广宁城投降;投降后后金封爵封三等梅勒章京。

石廷柱,瓜尔佳氏,汉化满族人,投降前为关宁军广宁卫守备,协助孙得功开广宁城投降;后历任昂邦章京、总兵官、镶红旗汉军固山额真、镇海将军,因战功卓著,死后追封太子太傅。

金砺,汉族,投降前为辽东军武堡都司,协助孙得功开广宁城投降;投降后金后战功卓著,官至川陕总督,加太子太保,授一等阿思哈尼哈番。

孔有德,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皮岛总兵毛文龙麾下参将,带3000人投降;投降后初封恭顺王,后改封定南王,顺治九年因被李定国击败,自焚而死。清廷破格予以厚葬,并追谥为武壮。

耿仲明,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皮岛总兵毛文龙麾下参将,带3000人投降;投降后初封怀顺王,后改封靖南王。顺治六年,因其私藏逃人,多尔衮追查不休,耿仲明畏罪自缢于进军广东途中的江西吉安。

尚可喜,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皮岛总兵毛文龙麾下副将,带军民万余人投降;投降后初封智顺王,后改封平南王。康熙十五年被其子尚之信逼迫而死。

祖大寿,汉族,李成梁管家祖承训之子,李家衰落后辽东最大的地主家族,吴三桂之娘舅。投降前为大明辽东军总兵,先是被围大凌河投降,再是被围锦州投降。投降后授汉军正黄旗总兵,跟随清军入关。

祖大乐,汉族,祖大寿之堂弟,投降前为关宁军副将,松锦之战后投降;投降后无记载。

祖大弼,汉族,祖承训次子,祖大寿之弟,投降前为关宁军副将,松锦之战后投降;顺治时授散秩内大臣,隶属汉军镶黄旗。

祖泽远,汉族,祖大寿从子,投降前为关宁参将,松锦之战后投降;投降后战功卓著,官至湖广四川总督,一个人管半个南方,爵位为得世职一等阿达哈哈番。

祖可法,汉族,祖大寿养子,大凌河之战中作为祖大寿的人质被扣在后金营中,祖大寿降而复叛后归降后金。皇太极对其信任有加,授汉军正黄旗副都统。后跟从睿亲王多尔衮入关,战功卓著,封为左都督,充任镇守湖广的总兵。

祖泽润,汉族,祖大寿从子,投降前为大明锦州副将;投降后战功卓著,为汉军正黄旗固山额真。

吴三凤,汉族,吴三桂长兄,投降前为辽东军参将,大凌河之战后投降;

张存仁,汉族,投降前为辽东军副将,大凌河之战后投降;投降后因其文武兼备,备受多尔衮赏识,先后任兵部尚书、直隶三省总督,爵位为一等精奇尼哈番。

洪承畴,不介绍了;吴三桂,不介绍了。

东北黑龙江流域的索伦诸部,也是八旗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雅克萨原住民,达斡尔族博穆博果尔叛逃,皇太极北伐,一次性抢回来近5000人;

尼布楚原住民,茂明安蒙古人,一千余户南下,加入后金;

索尼的赫舍里氏、沙尔虎达的瓜尔佳氏等等,之前都不是建州女真,都是从北边过来的。

真正的建州女真,能凑出一万壮丁,就顶天了。


user avatar   tian-ma-xiao-xiao-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女真人和原辽东军为主的重甲步兵(包括各种工程兵,像推盾车的)、重甲骑兵。

以蒙古人为主的冷兵器轻骑兵。

以三顺王(孔、尚、耿)军队、佟氏武装为主的汉军重炮兵。

以原辽东军火器兵为主的火器营。

全员重甲,全员骑马机动。

1、后金军的甲胄、装束、武器,与大明辽东军基本一样,这个之前我科普过,这里不再赘述。

后金、清军在关外推行剃发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战场识别。不然两边打起来,都不知道该砍谁。

2、明军的红衣炮是找葡萄牙人代工的,后金(清)军的红衣炮,才是国产的。后金的铸炮技术,原胜于同时期的明军。

明军的红衣炮,都是从澳门运过来的,后金第一次入关的时候,葡萄牙人将红衣炮运到涿州,发现了后金骑兵,葡萄牙人死活不往前走了。这时,被崇祯打为阉党的冯铨主动出资,招募家丁、乡勇,这才把这些炮运到了北京。

明军装备的红衣炮少得可怜,松锦大战中,十几万明军装备的红衣炮不足二十门,而同时期清军一年就可以造六十门。

下面为松锦大战之后,清军缴获的明军火器。

松山之战,获红夷炮5门,发熕炮2门,大将军炮146门,二将军炮737门,三将军炮1237门,行营炮200门,佛郎机33门;

锦州之战,获红夷炮7门,发熕炮1门,子母炮3门,大将军炮18门,二将军炮147门,三将军炮176门,行营炮33门,佛郎机12门;

塔山之战,获缴获红夷炮1门,发熕炮2门,大小将军炮409门,佛郎机37门;

杏山之战,获红夷炮2门,大将军炮6门,二将军炮122门,行营炮182门,佛郎机65门。

清军共缴获大小火炮3583门,其中红衣炮仅15门,佛郎机也只有百余门,其他大多数火炮都质量低劣,不堪使用。

说说后金将红衣炮国产化的过程。

孔有德投降,他在登州跟着孙元化打过工,孙元化是火炮专家,所以孔有德的几个部下,像王天相与金世祥也学习了不少火炮知识,对原理、架构都很精通,结构制造就没有问题。

然后需要解决的就是制作工艺。当时后金军中有一名汉族工匠刘汉,他精通冶铁技术,以复杂的退火、淬火程序处理火炮的不同部位,造出的铁炮接近钢炮的水准,质量已超越欧洲同时期水平。

崇祯四年,后金成功仿制了明朝的红夷炮,因满人对“夷”犯忌讳,故改称“红衣大炮”,定名“天佑助威大将军”。相较明朝的红夷炮,后金版的炮架先进,高低角可调,转向也方便,并有瞄准装置。

皇太极在八旗军设置新营“重炮军”,满语为乌真超哈,汉旗军都统佟养性任总兵官,曹振彦任教官,开始在战争中大规模使用重炮兵。

3、入关初期的清军,从人员构成上来说,是吴三桂辽东军(4万,打完李自成后约2万)+三顺王辽东军(1万)+佟氏兄弟手下零散投降的辽东军(1万)+祖大寿系辽东军(1万)+建州女真本部(2万)+努尔哈赤、皇太极掳掠的东北索伦诸部壮丁(1万)+漠南蒙古军(3万)。

以上人数为估算值,但误差不会太大,合计约11万人,原辽东军占了约半数,这就是入关前后清军的全部家当。

入关后,姜瓖的宣大军8万、河南地主武装约10万、南明江北四镇23万、左梦庚部(左良玉之子)约8万,先后投降清军。

这才让清军有了绝对的兵力优势。

而后期抵抗清军的,湖南何腾蛟,主力为原李自成大顺军的李过、高一功部;东南郑成功,主力为原海盗集团;西南孙可望、李定国,主力为原张献忠的大西军。

基本就这么个情况。


说明一下。

辽东军所谓的“军事地主制度”,就是明朝的卫所制度,即军籍即户籍,平常当地主,打仗的时候每户抽丁上阵,打仗→抢人、抢地盘→分地、种地。

努尔哈赤把这一套学来,搞出了八旗。

在清军入关前,关外最大的三股地主势力,即为吴襄系(辽西走廊南侧)、毛文龙系(辽宁半岛沿海)和祖大寿系(辽西走廊北侧)。在清军入关时,这三大系都给清军打工了,你说这得分多少地。

有很多朋友会说,人家毛文龙就占着个皮岛,怎么成地主了?

其实呢,在毛文龙死之前,东江所控制的地域甚至要大于明军在关外控制的地盘,请看下图:

图中深红色部分,即为毛文龙屯过田的地方。

所以,满洲不等于女真,八旗更不等于女真,它是一种满、蒙、汉相结合的军事贵族团体。

八旗军的主力,就是辽东军+爱新觉罗宗室+北方来的野人女真、海西女真+漠南蒙古。

上文所谓“祖大寿系”,并不是祖大寿一个人,而是一个利益集团,简单列一下辽东军投降后金军的情况。

李永芳,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游击,带500人投降;投降后金后授三等总兵官。

这位仁兄有点意思,明明是一个地道的汉人,投降后却处处满洲化,最典型的就是给他的儿子起名,请看:

三儿子,李·刚阿泰,后官至宣府总兵;四儿子李·哈什库;五儿子李·巴颜,一个汉人,官至正蓝旗二把手,后封一等昭信伯;六儿子李·呼图礼;七儿子李·胡拜;八儿子李·克胜额;九儿子李·克德。

个性不?

孙得功,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游击,开广宁城投降;投降后后金封爵封三等梅勒章京。

石廷柱,瓜尔佳氏,汉化满族人,投降前为关宁军广宁卫守备,协助孙得功开广宁城投降;后历任昂邦章京、总兵官、镶红旗汉军固山额真、镇海将军,因战功卓著,死后追封太子太傅。

金砺,汉族,投降前为辽东军武堡都司,协助孙得功开广宁城投降;投降后金后战功卓著,官至川陕总督,加太子太保,授一等阿思哈尼哈番。

孔有德,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皮岛总兵毛文龙麾下参将,带3000人投降;投降后初封恭顺王,后改封定南王,顺治九年因被李定国击败,自焚而死。清廷破格予以厚葬,并追谥为武壮。

耿仲明,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皮岛总兵毛文龙麾下参将,带3000人投降;投降后初封怀顺王,后改封靖南王。顺治六年,因其私藏逃人,多尔衮追查不休,耿仲明畏罪自缢于进军广东途中的江西吉安。

尚可喜,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皮岛总兵毛文龙麾下副将,带军民万余人投降;投降后初封智顺王,后改封平南王。康熙十五年被其子尚之信逼迫而死。

祖大寿,汉族,李成梁管家祖承训之子,李家衰落后辽东最大的地主家族,吴三桂之娘舅。投降前为大明辽东军总兵,先是被围大凌河投降,再是被围锦州投降。投降后授汉军正黄旗总兵,跟随清军入关。

祖大乐,汉族,祖大寿之堂弟,投降前为关宁军副将,松锦之战后投降;投降后无记载。

祖大弼,汉族,祖承训次子,祖大寿之弟,投降前为关宁军副将,松锦之战后投降;顺治时授散秩内大臣,隶属汉军镶黄旗。

祖泽远,汉族,祖大寿从子,投降前为关宁参将,松锦之战后投降;投降后战功卓著,官至湖广四川总督,一个人管半个南方,爵位为得世职一等阿达哈哈番。

祖可法,汉族,祖大寿养子,大凌河之战中作为祖大寿的人质被扣在后金营中,祖大寿降而复叛后归降后金。皇太极对其信任有加,授汉军正黄旗副都统。后跟从睿亲王多尔衮入关,战功卓著,封为左都督,充任镇守湖广的总兵。

祖泽润,汉族,祖大寿从子,投降前为大明锦州副将;投降后战功卓著,为汉军正黄旗固山额真。

吴三凤,汉族,吴三桂长兄,投降前为辽东军参将,大凌河之战后投降;

张存仁,汉族,投降前为辽东军副将,大凌河之战后投降;投降后因其文武兼备,备受多尔衮赏识,先后任兵部尚书、直隶三省总督,爵位为一等精奇尼哈番。

洪承畴,不介绍了;吴三桂,不介绍了。

东北黑龙江流域的索伦诸部,也是八旗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雅克萨原住民,达斡尔族博穆博果尔叛逃,皇太极北伐,一次性抢回来近5000人;

尼布楚原住民,茂明安蒙古人,一千余户南下,加入后金;

索尼的赫舍里氏、沙尔虎达的瓜尔佳氏等等,之前都不是建州女真,都是从北边过来的。

真正的建州女真,能凑出一万壮丁,就顶天了。




  

相关话题

  松锦之战,皇太极为什么敢和明军决战? 
  曾国藩攻陷天京后为何要屠城? 
  如果野猪皮和朱元璋的后人参加高考会有什么情况? 
  当年清军入关时,百姓们真的夹道欢迎吗? 
  “大礼议”前,嘉靖凭什么资本和中央当权文官们讨价还价? 
  朱元璋和朱棣两个半文盲,怎么练就这么高的军事素养和决断能力,以及高超的帝王水准? 
  为什么可以打开城门迎闯王,而不能打开城门迎清军,清军可比闯王能力强多了? 
  老奴在萨尔浒的那六万人穿越来到山海关,和李自成的六万人对决,会是什么结果? 
  如果明朝的统治维持到19世纪,工业革命会发生在中国吗? 
  水浒传写的是宋朝,可是施耐庵是明朝人,那这本书中的生活细节部分是宋朝的还是明朝的?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王力宏爸爸手写信称李靓蕾要求数亿新台币,以及李靓蕾的回应?
下一个讨论
如果朱元璋传位给朱棣,大明会不会走上历史巅峰?





© 2024-05-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