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日更新
17.健锐营设立于乾隆时代,康熙雍正时代没有
18.禁旅八旗没有设立丰台大营,丰台驻军仅有百余人,禁旅八旗一般就是驻扎在北京内城
19.隆科多是佟国维儿子,而非佟国纲儿子
20.诚亲王并不像剧中那样过的平稳,雍正对其一直不是特别喜欢,最后更是借口诚亲王在怡亲王丧礼上表现不够悲痛,把他整的死去活来
21.果亲王和庄亲王在雍正朝中后期是很有份量的,一定程度上接替了怡亲王去世后留出的位置,对皇权的集中造成了一些障碍,这也是后来乾隆掀起“弘皙逆案”打击雍正朝得势宗室的原因之一
22.张廷玉真正进入中枢是雍正朝而非康熙朝,同样雍正朝很多比李卫田文镜重要的大臣都没有出现。而在电视剧中仅仅只有几个镜头的尹继善,实际上在雍正朝的际遇比虚构的刘墨林要精彩很多
23.上书房大臣可能是康熙朝南书房翰林的文学加工扩大版。康熙朝没有这样一个近似于军机处的机构存在。但是的确有大臣在上书房当值
24.罢黜爵位不等于废为庶人,罢黜爵位后只要没有逐出宗室,一般就是闲散宗室,而不是庶人
1.清代,汉人不可能兼任领侍卫内大臣,也不可能董帅侍卫亲军
2.钦天监没有大学士,侍读学士也不会加侍读“大”学士
3.如果八王党想夺权,所谓恢复“八王议政”是硬伤,真正应该恢复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决策权
4.廉亲王、隆科多从来没有进入军机处
5.雍正朝削夺八旗旗主、领主的主要措施就是解除旗主、领主与其所属拨给佐领的实际隶属关系
6.清代监察御史不是正三品,真要超拔,孙嘉诚其实可以加佥都御史(乾隆朝废)
7.清代赐宗室贝勒以上“花翎”是乾隆朝时期,此前花翎作为“臣僚之冠”,贝勒以上宗室例不戴,后来乾隆朝,因为宗室勋贵觉得花翎美观,就以充任侍卫官(侍卫官例戴花翎,而清代高级宗室一般都强制当差,大部分是在侍卫和八旗系统任职,极少数转部院系统)请求皇帝赐予,才慢慢使得贝勒以上宗室戴花翎,而即使这样,贝勒以上的宗室们也只是在穿常服和吉服时候戴花翎,正式的朝服冠也不会戴花翎,因为虽然美观但是掉价。所以雍正赐怡亲王三眼花翎的桥段,虽然谈不上是羞辱,但是怡亲王绝对内心很崩溃。
8.富察马齐性格相当骄横跋扈,当年一废太子时因为举荐八阿哥,和康熙当面顶缸,还拂袖而去,气的康熙大骂其“无人臣之礼”。不过吊诡的是,虽然他是坚定的八爷党,但是雍正对他相当敬重,登基后不仅恢复了他的世职,还把他侄女嫁给了宝亲王,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孝贤皇后
9.康熙说“孝懿仁皇后”。。。然而仁是康熙驾崩后才附谥的,康熙当时不知道自己会被谥为“仁皇帝”,这和“我孝庄”有异曲同工之妙。。。
10.睿王系对雍正的确有支持,但是当时睿王号并没有恢复,而是其过继的儿子夺爵归宗后世袭的一位辅国公,叫塞勒,因为爱酒,号称“醉公”,一废太子的时候,这位大哥公然宣称只有雍亲王才能入承大统,把雍正吓得半死,继位后专门训诫了一顿。不过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乾隆二十七年,信郡王德昭去世,在大宗尚有子嗣的情况下,乾隆命塞勒孙子如松袭爵,从而追封塞勒为信郡王,到了乾隆四十三年,睿亲王复爵,多尔衮谥为“忠”,而塞勒也被追赠为睿亲王。
11.十阿哥因为身份贵重,爵位一直很高,康熙时期被封为“敦郡王”(比八爷党其他人同时期都高),他的福晋也不不会是那种泼妇形态。
12.年妃有个儿子叫福惠,深受雍正宠爱,比年妃还晚去世,他在雍正心中比年羹尧重的多。
13.依兴阿如果是简亲王儿子,一般不会是镶黄旗这样的上三旗,上三旗内一般没有入八分公家庭(因为入八分公以上要分佐领,但是上三旗是天子自将,无法拨佐领),只有早期的一些低级宗室。
14.李德全一个太监,敢呵斥侍卫。。。这在康雍乾朝属于作死行为。同样,太监也不敢给雍亲王脸色看。
15.弘历的年龄很迷,康熙驾崩时,他的年龄只有11~12岁。所以一废太子的时候他怎么可能和康熙发生对话。。。
16.康熙在清理户部欠款失败以后的朝会上,戴的是女性暖帽。(至于其他服饰问题,都是清代剧通病了)
未完待续
1、已删除
2、已删除
3、已删除
4、已删除
5、已删除
6、已删除
7、已删除
8、已删除
9、已删除
10、已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