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们认为清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啥? 第1页

           

user avatar   yan-wo-61-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英国人不愿意支持,也不允许日本人支持。

事实上载沣在1910年谈拢了一笔1100万英镑的借款,英国人有心支持的话,完全可以把这笔借款提前给清政府。

有1100万英镑在手,关键有英国的态度,清廷能挺过辛亥年。

就算英国人不愿意冒险,只要英国默许日本“自由行动”,日本从本土开过来几个师团,扑灭武昌起义不跟玩一样?

但是,英国人一开始就表态不愿意支持日本“武装保卫清廷”的提议,所以,当时还是列强小学生的日本最终也偃旗息鼓。

严格来说,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结束,近代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都是外因决定内因。

辛亥革命也不例外。

另外,清廷自己最大的问题是一直摆着天朝上国的架子放不下,不愿意拉下脸真给某一个列强当狗。

清朝要真是给英国人当狗,也不至于辛亥革命所有列强都袖手旁观。


user avatar   yang-he-zi-da-l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根本原因就是气数尽了,时代需要罢了。

清朝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将东亚大帝国的法统权完全的交付给了民国。这就是最大的功绩。至于很多明粉觉得法统无用,那是他们读书少,见识短。也不用跟傻子们论短长。

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顶峰上限可以说远迈过往王朝。而末期的下限,看似狼狈,可对比下历朝历代的灭亡,反而不是最下限的,并且还能体面的收场。可以说是极为的不容易。也算亡的幸运。


user avatar   liao-zhao-hui-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1.洪杨之乱后,由于常年军事行动,导致行政权下沉,形成尾大不掉的藩镇割据局面。地方掌握财权,人事权等核心权力。

2.晚清新政动了地方实力派的奶酪,导致地方离心离德。

改革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革要顺利推进,首先一定要确保中枢权力的稳定和中枢权威,协调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利益冲突,否则很容易出现崩盘。慈禧在世的时候,新政推进过程中就经常出现各种中央和地方的矛盾,都是靠慈禧本身的威望摆平。慈禧去世后新政的灵魂人物没有了,也就是没有了守护神。摄政王载沣太年轻,屌毛都没长齐。一个是缺乏威望,没有认同,然后缺少政治历练,缺乏灵活的政治手腕。很容易激发矛盾,搞得大家离心离德。

晚清的现代化改革有两条进路,一条进路承认地方坐大的既成事实,在立宪体制内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冲突。当然就是引进联邦体制,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建立财权和事权相匹配的现代财政体制。这条进路首先需要在中央层面晚清朝廷拿出立宪诚意,重构合法性,建立现代政治权威。在地方层面,必须建立约束地方行政长官的现代政治体制。晚清废除科举后,很多读书人失去了传统的晋身通道。而这部分人是社会的精英阶层,威望高,具有动员能力,具有一种自带光环的合法性,如果能把这部分人纳入到新体制,构建新的政治秩序,比如让这些人进入地方立法机构,那就拥有充足的合法性,形成对地方长官的强大制约。社会中坚分子处理不好,往往是动乱之源。很遗憾,这条进路并没被皇室中枢认可。

第二条现代化改革进路,那就是通过中央集权的方式推动。比如建立现代司法,财政,教育,军事等政府架构,这些机构从中央到地方,实施垂直管理。这种进路比较适合中央对地方有高度管控的国家。但显然,晚清的藩镇割据局面根本不适合。只会加剧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所以在慈禧去世后,朝廷和地方的矛盾频发,载沣忙得焦头烂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载沣的不自量力,后面还搞出皇族内阁的丑闻,中央权威和合法性丧失殆尽。地方实权派离心离德,再加上废除科举改革后,读书人丧失了晋身通道,被抛到体制外。所以到后面,满清的精英阶层,人心浮动,都在静静的等待出事。

武昌城那一夜的枪响,最后把这个纸糊的帝国送进了历史垃圾堆。各地纷纷独立,起主导作用的就是地方实力派和咨议局的那些地方精英。一夜之间,他们摇身一变,凭借自己的资源和威望,迅速建立新政府。


user avatar   shaung-zi-shi-zi-z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和题下诸位唱个反调,我并不认为清朝是所谓“遇到了更先进的工业文明”才灭亡。实际上,清朝自开国以来带来的严重缺陷,导致一直有一条非常明显的下滑轨迹,即便没有西方入侵,清朝也会在19世纪中叶亡于农民起义。

而西方的入侵,恰恰给清朝带来了关税和贷款这一其他朝代末期渴求而不可得的优势,而西方制度与清朝制度的巨大差距,更是反而让士大夫们都纷纷团结在了清廷周围。总的来说,反而是为清朝续了命。


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清政权之所以能在17世纪的群雄逐鹿中胜出,不在于他多么先进或开明,而是恰恰在于他最反动,最能满足满蒙亲贵和汉族反动地主的利益,才能最大程度上动员起这些人的力量,最终得了天下。

政治的力量来自于组织和秩序,而非开明与进步。满清虽然反动,但再反动也是一种组织,再保守也是一种秩序。就如ISIS虽然反动却能击败叙利亚政府军一般,虽然南明具有正统,闯王带有大义,但他们都没有来得及建立稳固的秩序,便被满清击败。

为什么说满清反动,因为满清是历朝历代中把“少数人的暴政”贯彻到最彻底的。从屠城圈地到剃发易服,满清的开国秩序证明了一点:仅靠少数人的屠刀和成体系的官僚组织就可以违背大多数人的本愿,让大多数人屈服——这一点在前朝从未得以实现。这套“少数人的暴政”固然迅速给满清的统治区带来了秩序,然而这样的秩序也成了满清乃至中国永恒的国殇,而在这过程中衍生出的对多数人力量的恐惧,更是像基因一样烙印在清廷统治者的思想中。那对皇权和专制的痴迷,那对“弃智绝圣”和愚民的贯彻,那偏执到近乎奴隶制的封建愚忠就是大清在高度不安之下的必然举动,而文字狱不过是这一思维的延续。

既然满清政权是在“少数人的暴政”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那么,反动和保守就是支撑清廷的唯一支柱。满清政权必须不断站在少数地主和八旗这一边。当成群结队的流民涌过川楚的山地,当秦川的森林如蝗虫一般被啃噬,当人均田亩坠入四亩这条生命线,当全国的农民九死一生也要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渡台海,当清代农业坠入史无前例的崩溃,当白莲与天宁不堪折辱而奋起的时候,当帝国遍地的火药桶终于被来自广西的火苗点燃时,清朝也只能站在少数地主和八旗这一边,放弃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多数人,哪怕打光国库和最后精锐,哪怕饮鸩止渴眼睁睁看着自己日渐穷途。满清这个带有原罪的政权,绝无可能,更不敢动员起开明的力量和多数人的意志,否则他将面临着开国叙事的重建和合法性的重构。因为满清政权得以维系的秘诀,恰恰在于自开国以来,对开明力量的打压和对“少数人的暴政”的维持。所谓“朕以为朝纲整肃,应既无名臣,亦无奸臣”是也。对一个专制君主而言,如果一个奴才有了思想,那么他的威胁性就和奸臣一样大。如果开明的力量得以发展,即便这股力量不对满清抱有敌意,满清一样对其抱有最高的戒惧,乃至在猜疑链下灭之而后快。在此后的历史中,清廷不断用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是的,满清就是这么一个娘胎带病,并且病情只能眼睁睁看着不断恶化的先天不足的政权。

如果不是近代的炮声响彻帝国的东海岸,洋人的银行意外带来了新的血液,失血而死、四分五裂就是满清的标准结局。其寿只两百年耳。

然而洋人除了带来了贷款和关税,也彻底宣告了清朝反动秩序从基础上的破灭,因为洋人证明了一点——开明可以带来更强的组织和秩序。动员多数人的力量,才是世界各国的大势所趋。由此,清朝赖以支撑两百年的,根深于汉族地主内心的合法性至此绝矣。从1860年以后东南汉族军阀对清廷的反抗,绝非仅仅是力量的此消彼长,更重要的是清朝的神圣性已经崩塌。两者之所以在太平天国之后仍然得以苟合,不过是迫于列强带来的压力与列强赐予清廷的关税而已,与清朝前中期汉族地主对君主的忠信已是截然不同。所以,洋人所带来的东西与其说是输血,不如说是毒品,看似精神奕奕,实则掏空脏腑,不过是用最后的元气来支撑一个骨架。到了辛亥年,大清的形象,其实也就和那些电视上瘦到怕人的吸毒瘾君子差不多了。

正因为清朝连同其立国思想被彻底否认,在清亡之后很长的时间里,清朝是“鞑虏”而不是“前朝”。这点,和唐宋元明清开国时皆部分继承前代立国思想,也继承了前代的秩序,是有很大不同的。就算是以“驱逐胡虏”为口号的明朝,也可承认元朝为前朝,因为他们的确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元朝的秩序;同样,就算是PRC,也在部分程度上继承了ROC的秩序和立国思想。而这套清朝的秩序,在之后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是没有继承者的。

有很多政权,终其一生都无法解决开国时就有的问题和缺陷,满清也不例外。


user avatar   jay-mik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清朝,一直是靠着高压支撑的

高压,就是让你活着就够了,其他,免谈

经历了甲申之变,汉人政权,就像着了魔,费拉不堪。南明那个鸟样,实在太难扶。

顾诚在南明史里感慨过,满清残暴,弑杀,不得民心,但好歹他们是团结一致的,能够整齐划一地行动,而汉人的南明,则是一盘散沙,空有万民支持,却不争气。简单说,这是一次内部的溃败。

但清朝依旧是垃圾,因为满清统治阶级他们心里明白,自己属于摘了李自成的桃子,这种机会可是百年不遇的。但却把这种摘桃子的心态保持了两百年,你们费拉不堪,所以我来了,所以我征服你们,所以我手段要狠。

高压,用一切能想到的高压手段控制和压制主体民族。

老实说,满清这套东西,要是没有人来打破,大清这个怪胎政治体制(以明朝政治体制为框架为形式而改造而成的部族专制体制),恐怕还能稳稳运行一段时间。

可洋人的打破了满清的防线,汉人发现,又多了一个压迫者,而且加码越来越大,而满清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是能卖就卖。逼不得已搞自强,又畏手畏脚怕汉人做大,处在一种想靠改革从洋人手里救自己的命,又怕改革后汉人反过来要自己命的情况,尴尬了。

清朝的一切变法改革都坏在这里,人统治者最顾虑的不是外邦,是自己的国人。

因为一直靠高压所维持的稳定,是禁不起太多的冲击的。原本是一道密不透风的墙,洋人过来开了个洞,紧接着要砸墙了,再后来破门而入,再后来横冲直撞。本就在高压下奄奄一息的人民,被折腾的一来一去,顶不住了。

太平天国如野火般肆虐,正是农民百姓苦痛的表达,日子都活不下去了,才会想着造反。

清朝为什么亡?亡在部族统治集团的傲慢,愚蠢,歧视。如果能学孝文帝改革,事情就不一样了。

有的人都说孝文帝害了北魏,是这样嘛?孝文帝最大的问题就是死的太早了,一手推动的改革,结果自己走得太快。这是一个雄才大略而有远见的君主,才能做出的决定,努尔哈赤,皇太极之流,给他提鞋都不配。而清朝的结局,也从他们从未改变过的征服者心态开始,就注定了


user avatar   peng-zhan-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清一代,有三个节骨眼,清帝国面临亡国的风险。

第一个节骨眼发生在顺治三年,前一年多尔衮下全民剃发令,同时在北方推行圈地、投充、逃人三大弊政,引起全国各地民变。

与此同时,何腾蛟与大顺军李过、高一功部合流,军力达20万众,占据两湖;郑成功在厦门外海誓师抗清;孙可望、李定国重新整合大西军,向云贵发展;永历帝在两广称帝;内蒙古腾机思部叛乱,投奔外蒙;沙俄波雅科夫率部进入黑龙江流域;北方草原喀尔喀、卫拉特两大部族结成联盟,从大兴安岭到额尔齐斯的蒙古部落全部入盟。

一时之间,清帝国的四面八方危机不断,形势如累卵之危。

多尔衮的应对之策。

相继罢圈地、投充,减轻对逃人的惩罚,对逃人加以甄别区分,因主家迫害的逃人不予惩罚。需要说明的是,多尔衮当政期间,八旗累计圈地不足2万顷,且全部在直隶境内,其总和不及万历赐给福王一个人的土地。之后鳌拜当政期间,又重新圈地。

坚决打击内蒙分裂势力,派多铎胖揍了外蒙一顿,差点兼并了喀尔喀蒙古左翼。

南方平叛重用汉将,李成栋、金声桓、刘良佐及三顺王,都在此时大放异彩。

顺治帝亲政后,基本继承了多尔衮的内外政策,但顺治帝更为老道。

对盘踞在东北的沙俄,顺治帝豁出血本去打。让兵部尚书明安达礼亲自挂帅,统辖不足两千人的军队,在黑龙江流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内搜寻俄国人,经过数战,将东北的哥萨克赶尽杀绝,彻底驱逐了沙俄的势力。

对内更加倚重汉将、汉臣。

多尔衮当政期间,吴三桂并没有受到重用,他打的都是边边角角的小战 ,多尔衮更倚重的还是多铎、阿济格、勒克德浑、硕塞等满将。顺治当政后,十分倚重孔有德、吴三桂等人,给了他们充分的临机决断权,西南半壁基本就是他两打下来的。

同时,对南方反清势力,顺治帝不厌其烦地招抚,尤其是郑成功,顺治帝曾两年之内五下诏书招抚,要爵位给爵位,可以世袭罔替,可以封藩半个福建等等。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顺治帝交班前,何腾蛟身死,孙可望投降被杀,李定国被打成了残军,永历帝跑到了缅甸,郑成功失去了在大陆的根据地,被迫转移台湾,东北沙俄已经被清除,外蒙被揍后年年进贡。

这是第一个关,清朝挺过去了。

第二个节骨眼发生在康熙十二年。

康熙十二年,尚可喜上疏再次请求回辽东养老,请求其子尚之信承袭爵位。吴、耿也紧接着上疏,表示愿意跟尚可喜一起去养老。

20岁的康熙力排众议,不顾满朝上下的反对批准了尚可喜的养老请求,却不同意尚之信承袭爵位,令其子一同北归,同时撤销平南藩国。

让人无语的是,在接到了这个让人无法接受的旨意后,尚可喜却没有丝毫反抗的打算,开始将兵员和所需物资一一登记造册,准备北迁。

但是吴三桂不干了,他随即打出“兴明讨虏”的旗帜,宣誓反清,这才点燃了这场大火。

在战争初期,局势顺利的超出了吴三桂的想象。

他的义旗一举,南方半壁江山应者如云,连跟他势不两立的郑经都表示愿意合作,共同反清。他仅用了一年就控制了云、贵、桂、川、湘。随即,陕西王辅臣也起兵响应,不久之后内蒙古察哈尔王也反了,率军向北京进发。

同时,以“朱三太子”为首的反清势力在北京起事,占据青藏高原的和硕特汗国与吴三桂暗通,提供军马,俄军重返东北,占据雅克萨。

又是一片大厦将倾之势。

而在这诸路叛军中,除了吴军之外,对清廷威胁最大的是王辅臣。

这位老兄在《康熙王朝》中亮过相,所以知名度很高。但是电视剧毕竟是电视剧,并不能准确描写其王八蛋程度。

他本是农民军一员,跟着闯王反明朝;后来看闯王兵败山海关就投靠了明朝大同总兵姜镶,开始镇压农民军;清军入关后势如破竹,他又跟着姜镶降清;不久之后,姜镶对自己献出大同重镇、清朝却没有重赏十分不满,认为这个汉奸算是白当了,就起兵反清,他也跟着反清;为平定姜镶叛乱,多尔衮两次亲征未果。在此过程中他作战勇猛,连八旗兵都畏惧其锋芒。姜镶叛乱平定后,他被抓了起来。

此时多尔衮已死,顺治亲政,顺治感其作战勇猛,同时本着“多尔衮干啥我都反着来”的原则,没处死他,只是没入辛者库为奴。

在他的前半生,他经历了反明、降明、降清、叛乱、再降清的精彩历程,其精彩程度比之大汉奸冯铨老兄都不遑多让。

然而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早着呢!

按说他跟着姜镶反叛,不被处死已经是万幸了。后来,他竟然又得到了知名汉奸洪承畴的保举,再次投身军旅,加入了剿灭南明的战斗中。

且慢,请容我先啐亨九一口,啊呸!

不仅如此,他还找到更粗的一条大腿,吴三桂。吴三桂对其十分赏识,两人情同父子。

于是,当三藩之乱爆发后,他在康熙十三年再次反叛,加入吴军,并很快攻占了半个陕甘。

至此,王辅臣据陕西陇右,经略关中,吴三桂占云贵、四川、湖南,即将自荆襄北上,这正是武侯曾经梦寐以求的战略格局,形成了钳击中原之势。


就在此时,发生了几件不大不小的事儿。

先是郑经率军前来助阵,同耿精忠会师,双方之前一个反明、一个保明,本来就心有芥蒂。见面后郑经提出要求,以漳州、泉州作为郑军基地。耿精忠不允,又嫌弃郑军数量少,打算将双方的合作关系变为从属关系。郑经听闻,二杆子脾气就上来了,滚你娘的,嫌我人少,老子还不伺候呢,随即下令郑军返回台湾。

按说这就该完了,可是人家郑经毕竟有1/4的日本血统,二杆子精神一旦爆发就没法收拾。他回去后越想越气,于是下令郑军全线出击、劫掠东南沿海,当然包括耿精忠的地盘儿福建。

郑军先后攻克泉州、漳州,而此时康熙又派康亲王杰书率兵进入福建,耿精忠腹背受敌,加之他本来就兵弱势微,不久就投降了。

第二件事儿是康熙把王辅臣的儿子王吉贞放回去了。

王辅臣叛乱时,他的儿子王吉贞在京城为官。他爹叛乱后康熙并没有抓他,仍然让他继续照常上班。王辅臣反叛一年之后,清廷在陕西的局势已经势如累卵,在这个时候,康熙放王吉贞回去,并让他带话给王辅臣:“如能迷途知返,朝廷既往不咎。”

王吉贞回去后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但王辅臣自此之后确实停止了军事上积极的进取行动,给了康熙一年的准备时间。康熙十五年,康熙任命图海为抚远大将军,进军陕西,不久之后王辅臣被迫投降。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王辅臣反复反叛,堪称五姓家奴,但是康熙兑现了他的诺言。王辅臣投降后,康熙仍然任命王辅臣为平凉提督,加太子少保头衔。

比较搞笑的是,王辅臣自己反而十分不安,曾经试图自杀,被图海及时发现救了下来。康熙听闻,就告诉王辅臣,你安心干,不要有顾虑,如果你再自杀,我就让图海与你同罪之。

康熙二十年,三藩之乱平定不久,王辅臣感觉自己的榜样作用已经到头了,先暴揍了一顿刚刚娶进门的小媳妇儿,然后以水宣纸压面而死(怕连累图海)。

这么看来,康熙真的是很厚道的。

但是康熙的这种厚道不是因为其本身的性格,也不是王辅臣这个人有多么重要,而是做给其他叛军将领看的。

康熙这种处理方式,使得所有参与反叛的将领都发现了,原来朝廷的政策是宽大的、自己是有后路的、脑袋是可以保住的。于是,两位重量级的人物,广西孙延龄和广东尚之信先后投降了,其中孙延龄投降未遂被杀,其属下率军降清。

至此,参与起兵的各方势力,广西孙延龄、广东尚之信、福建耿精忠、台湾郑经、陕西王辅臣,都消停了。

但是对一个人,康熙坚决不开招抚之门,那就是吴三桂。

其实吴三桂是非常、非常想和谈的,即使让他吐出占的一部分地方,他也愿意。他只想当一个顺从中央的独立王国的国王,管两三个省,让自己安度晚年。至于“兴明讨虏”这种事情,并不在他的考虑之列,他的一生都是个毫不利国、专门利己的军阀,这是辽东系将领自李成梁时期就传下来的良好传统。

反映在他的军事策略上就是,起兵第二年他就打到了湖南,然后他突然不打了。其实他此时完全有能力过江北上,配合陕西王辅臣形成钳击之势,经略中原;再不济他也可以顺江而下,攻占南京,与清廷隔江对峙。可是他都没有做,打到湖南就不打了。

他的想法就是占着西南五省,以此为筹码同清廷议和,保全自己的富贵。但如果自己主动要求议和,这就很被动了,所以他想等清廷前来议和。

但是康熙的原则是,跟谁议和都行,管你是附逆还是从犯,连王辅臣这种五性家奴都成,就是不跟你这个首逆议和。

吴三桂等啊等,等得各路叛军败的败、降的降,也没等到康熙的议和使者。

其实从吴三桂个人的角度而言,他是比较成功的,到他死的那会儿,他已经占了湖南7年了,清廷拿他毫无办法,如果他多活几年,虽说翻盘无望,但割据西南还是可以想一下的。

但是从整体战略局势而言,他是很失败的,事实上,是他出卖了所有随他起兵的人。其他人起兵的目的不是要挟清朝,而是推翻清朝,不然他们就是乱臣贼子,不得好死;而唯独他吴氏,用大伙儿的鲜血可以换取一门的安稳。

康熙敏锐觉察到了这一点,所以他针锋相对。凡是反叛者投降的,都允许并妥善安置,唯独你吴三桂坚决不行。

这就是康熙的厉害之处,而此时他只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青年。

三藩之乱确实是康熙为政的失误,是他操之过急导致的。但是在这场叛乱中,他处乱不惊,纵横捭阖,拿出他爷爷皇太极拉人的那一套,凡是有用的人,管你是汉、是叛,都拿来用,对首逆坚决打击,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我之前曾写过,康熙后来同各种外部势力打交道,都是后发制人,都是等你们打得精疲力尽时再上去踹一脚,像一个腰缠万贯却买根白菜都要讨价还价的商人,而其精明的发端,就来自于平定三藩。

说句题外话,三藩之乱初期,南方各省群起响应,一时清廷如大厦将倾。此时大部分的皇帝,不管是哪个民族,首先想到的是调兵平叛,或是自己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

但是康熙没有,他的第一反应是御驾亲征。虽然后来被群臣阻拦没有成行,但是这份勇气足以让人感佩。

第三个节点,就是咸丰死的这个节点。

北京刚刚被英法联军攻破,清帝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法俄都准备对这个东亚病夫动手。后来它两也都真动手了,俄国人出兵占了伊犁,法国人出兵占越南,引起中法之战。

中原地区是接班太平天国的捻军。赖文光、张乐行、张宗禹、任柱等各率捻军,流动作战,纵横关中、中原;

在陕西和甘肃,是敏感的词汇,之后,我会用"XX"来描述某个宗教的信徒;

在东南方向,湘军虽然攻占南京,但在浙闽赣粤四省尚有数十万太平军在李世贤、汪海洋等率领下继续作战。

最危险的是新疆。

1864年4月1日,西安将军兼正红旗蒙古都统多隆阿于陕西关中被XX击毙;

7月15日,新疆XX攻入乌鲁木齐,乌鲁木齐提督业布冲额服毒自尽;

10月5日,XX攻占乌鲁木齐全城,乌鲁木齐都统平瑞点燃炸药,举家自尽,自此整个南疆脱离清廷控制。

俄国人此时趁火打劫,要求划定俄国、清国、浩罕汗国三国边界。慈禧拒绝,然后俄军频频与清军发生武装冲突。

1865年1月,在沙俄的支持下,浩罕国将领穆罕默德·阿古柏(塔吉克族)率76人越境进入新疆;

1865年9月1日,阿古柏一举攻陷喀什及疏勒,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奎英举家自焚;此后阿古柏横扫新疆南北,于当年年底建立毕杜勒特汗国,定都喀什。

这个“毕杜勒特汗国”是音译,它还有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East Turkestan”。

又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的局势,内外交困。

比以上情况更、更麻烦的是,咸丰为他死后所安排的政局。

临死前,咸丰命令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大学士肃顺,额驸景寿,还有原来的五个军机大臣中的四个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8人为"赞襄政务大臣",辅佐年幼的皇帝载淳。

很有可能是对八个人辅政还是不放心,咸丰又将自己刻有"御赏"和"同道堂"的两枚御印,分别赐给了皇后和懿贵妃,并颁诏说,此后新皇帝所颁的一切诏书,都要印有这两枚御印才能有效 。

应当说,咸丰的这个安排蠢到了极点。如果非要给清朝这群皇帝的能力排名,把溥仪排除在外的话,咸丰是当仁不让的倒数第一,倒数第二是光绪。

清朝也是运气不佳,偏偏最要命的时候,前后出来两个废柴。

因为不管是古代政治还是近代政治,从来没听说过托孤托十个人(八个辅政+两个后宫)的情况。所谓集体决策,从来就无法形成决策,必然会引起权力的争夺和第二次集中,而权力第二次集中,往往伴随着暴力政变,会让政局更加动荡。

以上这些种种,都被懿贵妃即后来的慈禧化解了,以最小的代价。

她联合恭亲王,兵不血刃地搞定了八辅政;重用曾国藩,搞定了东南的太平天国;重用李鸿章,搞定了中原的捻军;重用左宗棠,搞定了西北某宗教信徒起义,又进军新疆,干掉了阿古柏,并逼迫沙俄吐出了已经占领了的伊犁地区。

这期间,慈禧就像是一个精明的家庭主妇走进了一间破败的房子,她一点一点收拾,一桩一桩地干,收拾了十几年,屋内又井井有条了。

随后在她的大力支持下,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刘坤一、沈葆桢开始搞洋务运动。

我再强调一句,19世纪80年代,清帝国绝对不是一个弱国,没有割让过一寸实控领土,反而收回了沙俄实控的伊犁和阿古柏实控的南疆。

中法之战中,英国宣布保持中立,对法国军舰关闭了远东所有港口,并允许中国购买的德国军舰悬挂英国国旗回国。如果清帝国是一个弱国,世界第一强国英国会这么给面子吗?

当然,中法之战清军打得够窝囊。现代化装备的清军陆军在一众淮军将领的带领下打出了瞠目结舌的战损比,而对法军杀伤最大的竟然是前天地会成员刘永福和原地方治安部队冯子材。

然而,刘永福正是慈禧重用提拔的,刘永福作为曾经的反清势力,慈禧不计前嫌,称其为“国士”,从内库中给他拨军饷,令清军接济、给他发军备,这是真的,都是慈禧干的。

综上,即便是到了1880年代,清帝国也没有亡国相。而以上三大节骨眼,换了其他任何一个王朝,基本就可以退出游戏了。

慈禧精明了一辈子,就干了两件蠢事,一是将军事、外交权交给了李鸿章;二是允许光绪亲政。

李鸿章的事儿我之前写过很多了,今天说说光绪亲政。

1889年,光绪亲政,之后发生的事情。

一、北洋舰队再没有增添一艘千吨以上的军舰。

现在都说慈禧修园子挪用海军经费,但是提出要修园子的是光绪。在光绪看来,修园子有三大好处。

一是园子越贵,表明自己越孝顺,让慈禧放心交权;

二是挪用海军的军费,就可以限制李鸿章的实力,毕竟全世界都知道,李鸿章是慈禧的人;

三是园子是给慈禧修的,就算朝中清流们骂,也骂不到自己头上。

这个主意大概率是翁同龢出的。

二、琅威理被驱逐,中英军事交流中断,清廷开始奉行联俄抗英的外交策略,英日开始接触,并最终结盟。

这才是致命的。

慈禧虽说不像李鸿章那么“精通”外交,但她是懂人情世故的。谁最强大,就跟着谁,大概率不会吃亏。

慈禧跟清廷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私人关系;她一度打算让赫德主导中国的近代海防;李鸿章主张所有军舰都从德国买,也是她否决的,坚持要从英国买两艘巡洋舰,平衡列强间利益;她批给琅威理年薪8000两白银,而当时北洋水师一年的常规预算总共才200万两。

总之,慈禧是相当亲英的。但是因为两次鸦片战争,她这种态度不能表现得太明显,不然会被朝中的清流们骂死。

英、清的准联盟关系,通过巨文岛事件就可以看出来。

1884年朝鲜亲俄派政变,试图脱离清帝国的藩属国地位,遭到袁世凯的铁血镇压。日本趁机以保护侨民的名义出兵朝鲜,沙俄随后也与朝鲜内部的亲俄派达成密约,准备在朝鲜东海岸占据一个暖水港。

此时清帝国正在打中法之战,无暇北顾。英国直接出兵,占领朝鲜巨文岛,并照会沙俄,如果沙俄敢在朝鲜东海岸建立海军基地,英国不惜一战。并表示朝鲜为中国属国,朝鲜领土等同中国领土,任何未经清廷批准的条约均无效。

最终,在得到日俄两国均承认清帝国对朝鲜的宗主国地位,并保证不在朝鲜建立军事设施的承诺后,英国撤军。

慈禧主政期间,英清双方还是非常铁的。

然而光绪亲政后,大大改变了这个现状。当然,真实的情况也有可能是,摆脱了慈禧控制的李鸿章,开始由着自己的性子开展外交活动,而光绪这个小白,基本完全照着李中堂的方案走了。

接下来就是甲午之战了。

战后,康梁开始戊戌变法,简单讲讲过程。

慈禧一开始并不反对变法,而且相当支持。光绪皇帝发布《明定国是诏》开始宣布变法,是经过慈禧太后点头的,许多现存的清代内档也非常清楚地显示,慈禧太后在初期给予了光绪皇帝非常大的支持。

光绪皇帝变法期间的诸多奏折、批复等重大文件,基本上都抄送给了慈禧太后,换句话说,慈禧太后这段时间虽然人在颐和园“养老”,实际上她对变法,事无巨细,基本上都了如指掌。

就在慈禧大力支持变法期间,康有为曾策划过刺杀慈禧。

当时维新派内部盛传(有可能是他们自己放出的消息),秋操(阅兵)的时候慈禧和荣禄将要废掉光绪皇帝,康有为力主先下手为强,杀掉慈禧。

于是,康有为派谭嗣同找了袁世凯,谭嗣同的计划是:要求袁世凯出兵包围颐和园,然后谭嗣同带着湖南豪杰毕永年等一百多号人杀入颐和园,直接杀掉慈禧。

袁世凯对谭嗣同的提议采取了虚与委蛇的态度,实质上是拒绝了。

但当时慈禧并不知道此事。

真正触怒慈禧的,是光绪皇帝拟用外臣,听议合邦。

变法开始之后,康有为、谭嗣同等维新派,向光绪皇帝建议,聘请日本前总理伊藤博文为国务总理,聘请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为国策顾问。

与此同时,伊藤博文和李提摩太都对维新派提出建议,提议中、英、美、日四个国家,合并成一个,这个提案,叫做“合邦之议”。这个提议由六君子之一的杨深秀向光绪皇帝提出,具体做法,是说从中、日、英、美四个国家中,选出100个能人,共同掌管四个国家的税收、军事、外交等国家大事。

如果此案英美不同意,则退而求其次,由中日合邦。

但是,这件事还在听议阶段的时候,被杨崇伊得知。这个人政治嗅觉特别敏锐,他觉得大事不妙,于是,他跑到慈禧太后那里举报了此事。

慈禧太后也灵敏地嗅到,一旦境外敌对势力参与了朝政,那么大清的政局必然失控,主权会受到外来势力的侵夺,那会儿就真的国将不国了。

想到这里,慈禧太后一刻都没有等,立马带人从颐和园赶回了紫禁城,对光绪皇帝喊停,控制了光绪皇帝,并下令逮捕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

与此同时,袁世凯见了谭嗣同以后,心里忐忑不安。他先去北京觐见了光绪皇帝,然后赶回天津向荣禄告密。也就是说,慈禧叫停变法,与袁世凯是否告密无关系。但是袁世凯告密后,慈禧才从荣禄处得知了维新派的刺杀计划,让慈禧下定决心以死刑报复谋逆者。

以上种种让慈禧伤透了心,光绪作为她的亲外甥,从小由她抚养长大,将国家搞得内忧外困,现在又与外人合伙算计她。

从那之后,慈禧开始像对待亲儿子般对待袁世凯(慈禧比袁世凯大24岁),直到她死。

后来的八国联军侵华确实是慈禧一生抹不去的污点,但“宁赠友邦,不予家奴”这句话真的不是慈禧说的。

即便是八国联军侵华后,慈禧在国内依然有不可动摇的威望。八国联军侵华过程中,南方诸省已经事实独立,等慈禧回到北京后,又重新听诏听宣,这在其他朝代根本是不可能的。

然而当慈禧死后,就像房屋被抽去栋梁,大清也就垮了。

其实呢,如果袁世凯保大清,革命军是打不过北洋军的,所以说清帝国被起义推翻是不恰当的,实际上是被袁世凯篡了权。这也是后来他是大总统的原因,实力在那。

大致如此吧。


user avatar   fei-fan-74-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国家而已。”
国家主义主张全民利益。原则上,国家主义不反对专业人才治理国政,但专业人才必须在国民和国家契约法律下进行,不可以违反国家法律,国家主义反对独裁和政治寡头和政治精英控制国家政府,体现在于政治寡头和所有的精英凌驾于法律之上;把控着国家维护官僚阶级的利益,而使官僚由国家工具异化为国家的唯一主宰,破坏了全民利益。

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使人们不得不思考未来中国的道路建设和前进方向。

而清王朝实质上是不能实现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

从洋务运动到后来清王朝一系列政治制度改革,人民给予了清王朝充分的时间和机会,但是最终清王朝的所有改革全部失败,宣告在清王朝的统治下,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是不可能在中国实现的。

为了确保中国的发展方向能够跟上世界的步伐,走向新的道路,就不得不结束清王朝的统治。

清王朝不是被武力推翻的,而是实现了权力的和平移交,这是中国唯一一个也是最后一个以和平的方式移交政权的王朝,自此中国开始了走向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为路线的新道路。

旧王朝体制在近代已经被证明失败的体制,继续这个体制,那么必然将中华民族拖向深渊,所有人都清楚这一事实,清王朝已经不能回避这个历史趋势要么被武力推翻,要么接受失败的命运,将权杖交出来。

王朝是皇帝和士大夫的天下,不是全民的国家。

中国的主体民族是汉族,不是占据统治地位的满族。汉族的力量被时代唤醒,越是混乱的局面,统治阶级的力量越弱,越有利于主体民族的觉醒和反抗,从而产生建立起以主体民族为核心的新的国家体制的理想。

路线斗争逐步演变成以推翻清王朝为目的的军事斗争,武装起义层出不穷,最后清王朝体制内的军阀和地方官僚认识到如果清王朝继续存在,那么所有人的利益都将难以保证,帝国主义列强将继续加大力度瓜分中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因此,推翻清王朝就成了所有人的利益共同点,除了少部分反动派和清王朝的既得利益者。

近代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的兴起,是促使清王朝最终灭亡的主要原因。根子上中国必须实现新的国家政治体制,彻底推翻王朝制度,以保障所有人的利益,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完整。

中国的历史进程走到了这一步,是大势所趋,任何人都没有能力抵挡,皇帝和士大夫的天下退出历史舞台,最终进化成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user avatar   chen-sui-yun-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满洲这个民族就是一群多民族利益集团虚构出来的。正所谓生于不义,死于耻辱,不管怎么说,爱新觉罗这个群体简直是集一切封建压迫,民族压迫为一体的垃圾中的垃圾。

能把自己老百姓逼得想念前朝且屡次打着前朝旗号造反的,中国几千年唯一能与之匹敌的也就死妈家。可问题是汉朝好歹特么在老百姓中声望一直很高啊。而明朝呢?明朝末年一群饥民简直对明朝宗室恨之入骨好吧!

大清倒好,把一群对前朝恨之入骨的饥民逼到和前朝站在一起,所以要论垃圾,爱新觉罗家至少在死马家的十倍以上。


user avatar   yi-li-bi-ya-bu-b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封建王朝。(纵向对比)

但由于其劣根性及其残暴统治的手段,只能当一个优秀封建王朝而无法西方化。

强大的中国(横向对比)是无法与大清共存的。

大清存则中国弱,中国强而大清亡。

鞑清也尝试过西化,结果呢?

西方列强为了获取廉价且士气高昂的炮灰而大肆鼓吹民族主义。

随着西化,民族主义也吹进了中华大地。

于是中国人发现孔子的脑袋上没有丑陋的辫子。清朝统治者依旧无法等视汉人旗人,清粉汉人也将无辜汉儿的头颅当成向主子证明忠诚之物。(太平天国起义后,长江沿岸损失惨重,皖南地区有很多县至今未恢复至当年人口。)

于是大清亡了。亡在自己主导的西化与新军手里。


众所周知,清朝灭亡后的民国政府是一个腐败无能落后残暴的军阀政府。

但即使如此落后,也能在日军面前坚持八年(抗战后期tg牵制了很多日军)即使首都被屠也没有投降。

为什么?

因为鞑清的根本在于北京城的八旗子弟。北京被屠鞑清就亡了。

而全中国都是国军的兵源地。


user avatar   li-meng-yang-88-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世纪初,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沙皇俄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这些大帝国都亡了,在世界范围内的近代化冲击之下,腐朽的清朝有什么理由不亡。

中国也就是运气好,仁人志士多,横空出世了个兔子,才没有分崩离析,否则国中二哈这个名号还不知是谁呢。




           

相关话题

  宝钗上京待选秀女这事,怎么一点后文都没有了? 
  如何评价马进忠? 
  为什么各个影视剧中的清朝官员帽子都不同? 
  为什么大家觉得南宋屈辱,而不觉得明朝屈辱? 
  英国人断了漕运,满清立刻缔结《南京条约》。太平军占领了东南几省,断了漕运,为什么大清还能撑过来? 
  为何太平天国没能建成一支富有战斗力的水师 ? 
  慈禧为啥一定要在死之前也毒死光绪? 
  日本侵华时候的汉奸和清军入关时候的汉奸有什么区别呢? 
  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清朝? 
  晚清时期,日本为什么同意接纳清国留学生? 

前一个讨论
央视评论称「触碰底线耐克也必被攻克」,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下一个讨论
现代战争中,军师与计谋这些因素是不是已经不太重要了?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