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网上总吹清朝而贬低明朝? 第1页

  

user avatar   xia-hou-35-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鼓吹清朝,贬低明朝其实都是从贬低明朝开始的,而贬低明朝并不仅仅是从网上开始的,可以说贬低明朝是一定时期内的民间大环境。

首先,贬低明朝很早就开始了,也就是在清朝

康熙曾经面谕,“自古得天下莫如我朝”。乾隆则更进一步,将所谓“诋毁本朝之语”的图书“尽行销毁”,你猜,但凡明朝有超过清朝的地方,清朝是不留啊还是不留啊?

当然了,这两位“圣祖明君”的教诲也是效果显著的,比如大才子纪晓岚,就心领神会,提出所谓“明人积弱,自其盛时已然”,而这位可是编纂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啊,你猜,当纪晓岚发现与自己观念相左的史料记载,他是不留啊还是不留啊?

他们要推崇清朝“功德”,把明朝有显著成绩的地方一笔抹杀。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一是从史籍中压缩或者削减明朝的武功和疆域,例如明朝曾在东北设立一百八十多个卫所,出使过西域和中亚细亚;明永乐时在北海湾库页岛上建立过“永宁寺定界碑”。如此等等,清朝官修史籍,均避而不谈。二是轻视明代的学术思想,认为是极其肤浅,徒尚空论,著作诸书是“小说害事”。”(《明清史谈丛》谢国桢)

也许有人会说,“不对呀,清修明史我看了啊,对明朝挺捧的啊。”我想说如果真的是写的挺好的话,请问从哪流出来的明朝皇帝无能残暴,只会“斗蛐蛐”、“不上朝“,“灭族“的印象呢?要知道那几位可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洪永熙宣盛世”中的执政者,而万历朝虽然不如前辈,但对外三大征,对内民生文化远超所谓的“康乾盛世”啊。至于成化帝更惨,好好的武功“犁庭扫穴”不写在本传里,倒是后宫八卦充斥其中,这也算捧?

许多脑袋天真的人以为,既然是贬低,应该一点好不说,全面抹黑才对啊,说实话那样做太假,一眼就能识破,明捧暗贬才是高手

其次,西方思想不遗余力的助推

以下引自《明史十讲》:

西方的学者最早是通过来华耶酥会士的报导和随后兴起的中学西渐,了解明代的中国的。当时中国的繁荣、强盛和高度发达的文明曾引起他们的极大惊奇和高度赞扬。但是,到19世纪欧洲完成工业革命加紧对外扩张之时,在西方的思想文化领域便出现西方中心论,继而产生了中国历史“停滞论”,认为数千年的中国社会是停滞不前、愚昧落后的,只有西方势力的进入,才能推动中国的进步和发展。20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又提出精神文化决定论,为中国历史“停滞论”披上理论外衣。他在《新教理论与资本主义精神》、《儒教与道教》等著作中,强调只有西方精神才能产生和发展近代资本主义,中国、印度等东方文化不具备独自产生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气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法西斯学者曾极力鼓吹这种中国历史“停滞论”,为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战争服务。二战结束后,美国等西方学者将这种“停滞论”加以发展,提出“西方冲击——中国反应”论、“传统——近代”论和“东方专制主义”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又相继提出中国明清时期“高水平平衡陷阱”论、“有增长无发展论”、“过密型商品化论”、“明代倒退论”,将中国历史“停滞论”提升到更高的理论形态。

对西方学者的中国历史“停滞论”,我国曾有少数人加以呼应。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社会史论战中,托派和新生命派提出的中国资本主义“外铄论”,实际上是西方中国历史“停滞论”的翻板。50年代以后,由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的展开,中国历史“停滞论”遭到反驳,逐渐趋于沉寂。但到80年代,随着对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批判和中国封建社会地长期延续问题论争的展开,又有学者提出近代资本主义为欧洲文明独有论、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论、中国单纯农业经济论。在中外各种历史“停滞论”的视野里,明代的中国自然也是停滞不前的,只有依靠外力的冲击才能打破平衡的状态。(参见张显清《中国历史“停滞论”的由来与发展》,见《张显清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 中外学者上述的诸种观点,都程度不等地贬低甚至全盘否定明朝的成就及其历史地位,影响着人们对明史的客观评价。

现实中,明朝虽然有落后的地方,但并不像清朝那种什么都落后,明朝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和科技文化不仅远超前代,也不落后于西方,以综合国力而言,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再次,历史学者有目的性的贬低

说到这就不得不一下吴晗先生了,吴晗先生也是我尊敬的历史学家,但是他为了影射蒋介石,不惜未加审核地引用一些明后期野史关于文字狱朱元璋的史诗记载,将朱元璋刻画成多疑猜忌、残暴嗜杀的暴君,(此外还有叶丁易著的《明代特务政治》,是为了影射国民党)这种服务于影射、嘲讽某些特定人物(就是蒋介石)的著作已经不能算史学,而更应该算是影射史学,但由于吴、叶两位的知名度,无形中对明朝的形象造成了极大的贬低。

吴晗先生虽然在朱元璋传中进行了改写,也盛赞朱元璋是卓越的,但处于年代的局限(朱元璋毕竟是个封建皇帝),未做大改,只能作罢。而叶丁易则早早去世,没来得及改写。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万历十五年》,这可以算是一本畅销历史著作了。不过遗憾的是作者深受西方停滞论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倒退论。其实,纵向比较,明朝远超元朝,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谈不上倒退,而且明后期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工商为本的概念也逐渐出现。

朱元璋本人是修养老院,古代版公租房、平价药房,甚至为了让生活困难的老人能够养活自己而制定了六谕老人的政策。他为了让百姓能够接受新的户籍制度,不惜大幅延长时间,逐步让老百姓适应。他特喜爱平民子弟,不仅让他们可以读只能由贵族或者官员子弟读的国子监,还不经科考,委派他们管理地方政务。

这样的皇帝怎么也称不上“暴君”啊(对老百姓而言)。

最后,精神地主(或者贪官)与研究地摊文学的民间历史发明家成为了网上贬低明朝的主力。

朱元璋杀的主要是贪官、豪门、权贵,我觉得身为一个老百姓,这三类人哪一类都不值得同情,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还在指责着朱元璋?难道都是豪门、贪官?这些古代的前辈被杀让自己感到害怕?如果不是的话,话说多天真会以为这三类人有冤枉和值得同情的?而且更让我无语的是,这些人根本不管前因,直接按照自己脑补的内容瞎猜,把朱元璋杀这三类人当成是为了度量小。简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知道朱元璋为什么杀勋贵和地主豪门吗?那是因为元朝的奇葩管理导致地主豪门拥有了大量实权,以至于明朝统一后,地主豪门还继续的攫取权利,并把义务转嫁给平民。而新兴的勋贵阶级更是着急变现享受,他们的压榨对象也指向了老百姓,基于此,朱元璋对这两类人进行了惩罚和杀戮,因为在朱元璋眼里,老百姓才是最重要的,才是天下稳定的基石。

而杀贪官也是如此,朱元璋自己说过为什么杀贪官,因为不杀贪官,老百姓就活不下去!我觉得在这方面朱元璋确实没什么可黑的。

胡惟庸案夺回相权被曲解为是朱元璋的独裁欲望,但其实有几个人知道这是其实是对元朝中书省(丞相)的权力过大的制度改革?不用说中书省,单说由其衍生的行中书省,那都是轻易掌握一省军政大权的“外政府”,不该收回吗?

蓝玉案,打击的是权力逐渐强大的外戚势力,为下一代王朝的稳定铺平道路,李世民打压徐世勣,留给下一代使用,成为佳话,而朱元璋正常打击勋贵外戚,反而是残暴?真不知是哪位勋贵的后代为自己祖先鸣不平啊,呵呵。

空印案打击的主要是元朝残留下来的污吏,郭恒案打击的是贪官和地主豪门。

有些人特别喜欢用道德绑架来贬低历史人物,不管杀的对象,只要杀人多就是残暴?呵呵,哪位开国皇帝手上的沾的血少?历史评价标准和道德评价标准是一回事?

而那些笃信地摊文学的历史发明家们则让人既觉得可笑又觉得可悲,曾几何时,火烧庆功楼,徐达吃蒸鹅都成了他们嘴里严肃的历史史料,我甚至在知乎遇到过某个发明家,竟然说朱元璋对待百姓不好,理由是朱元璋杀过囚犯,我只能呵呵了。

稍微高级点的,说朱元璋通过限制百姓从业从而限制百姓流动就是对百姓不好,请问限制百姓流动,保持中央集权不就是封建社会的准则吗?朱元璋不是圣人,没法超脱时代局限性还真是对不起啊。

说朝贡,请问只有明朝是朝贡?其他朝代回赠的财物都是少于进贡的?

说不尊重军人导致战斗力差,拜托,战斗力差让明朝屹立了二百多年,在朱元璋朱棣手里让异族铁骑闻风丧胆?那备受尊重的八旗不到几年就腐化成渣,战斗力如何?靠精神附体汉军绿营打仗是吗?

真的,跟这种不思考也不管前因后果,非要鸡蛋里挑骨头的人是无法讲道理的,因为他们根本不讲道理。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下为什么要吹清朝,不吹清朝怎么能贬低明朝?当然现在网上有些人为了贬低明朝,连奇葩的元朝都开始吹了,我也是醉了。。。




  

相关话题

  满清入关,是不是为了解放广大汉民,让他们过上幸福生活? 
  清朝统治者一直存在防汉制汉的思想吗? 
  孙承宗和王在晋哪个战略更的当? 
  15世纪初,明朝占领今越南北部地区后,为何没能成功消化这块领土? 
  为什么同治中兴后,大清还是输给了日本? 
  慈禧和赵构哪个更丧权辱国? 
  毒品在中国的发展史是怎样的? 
  明成祖有没有必要征蒙古? 
  崇祯皇帝这么勤政,为什么明朝仍然亡国了? 
  从历史发展趋势上看,满清的建立是历史的倒退吗? 

前一个讨论
如果八国联军没有侵华清朝国祚会不会超过300年?
下一个讨论
网络上的满族汉族互相争执和谩骂实质上是一种什么现象?





© 2024-06-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