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清朝没有入关,真的会像某些人说的那样,华夏的领土就会变小了吗?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是的。

最直观的体现是,虽然在各种历史教材中,官方对于清朝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进行了非常多的批判,可对于清朝对边疆的治理一直都是持肯定态度。无论是康雍乾时期的平定西北诸部,还是晚清时期的收复新疆、镇南关、西藏、台湾、朝鲜等地的战役,在主流的话语里都是作为中国对这些地方管辖的证据而存在的。

虽然官方在发言中总爱强调某些领土是“自古以来”,但“自古以来”这种东西如果没有武力做依托,是没人承认的。克里米亚半岛是俄罗斯从奥斯曼帝国那里夺过来的,到苏联时期划给了乌克兰,今天又重新回归了俄罗斯。到今天,土耳其如果再说克里米亚是土耳其“自古以来”的领土,放到国际上就是个笑话。

就拿对新疆的控制来说,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西域一去一千年,再回已是伊斯兰”。自安西都护府被吐蕃攻陷,唐朝失去对西域的控制后,自晚唐到明近一千年的时间里,除去西辽曾短暂管辖过这里外,华夏文明以及佛教基本丧失了对这里的影响力。明朝时期,中国的管辖范围最远也就是到哈密、敦煌这一带。直到清朝中期,新疆才重回中原王朝的控制。到19世纪末,新疆才正式设省。

正是因为从清朝到民国再到当下,中国对新疆一直能实行有效的管辖,所以今天说新疆是中国“自古以来”是站得住的。而清朝征服边疆,基本上都是靠武力打下来的。从康熙时期的三征噶尔丹到后来的乾隆十大武功,虽然中间不少战役的确有水分,但至少也说明当时的边疆地区只要敢有动作,朝廷就能立即平叛。这种武力上的绝对威逼,是一个国家对边疆实行有效统治的基础。

上面说的是武功,清朝对中国边疆治理影响最大的另一个手段靠的则是文治——也就是初高中历史课本上必讲的改土归流。在清朝以前,云贵川藏这些地区的不少地方,虽然名义上是中国领土,但实际管辖者却是当地土司,实际上就是国中之国。这些土司见风使舵的能力非常强,对于中国的认同感并不高,就是谁给的钱多、谁的势力大就跟着谁。因此,这些土司的统治甚至能跨越几个王朝。比如贵州地区的播州杨氏,自唐代以来直至明朝,王朝更替了好几个,人家依然是播州的土皇帝。

而清朝大规模推进的改土归流,以流官的方式逐渐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治理能力。这种治理能力,同样是中国对边疆领土实行有效管辖的基础。设想一下,如果清末的云南、广西等地区仍然是被一堆土司所实际统治,那么当时的西方国家会不会通过扶持这些土司搞民族独立来分裂中国?如果真的这么搞了,这些领土还能不能要回来?

别忘了外蒙古是怎么出现的。

当然了,你可以假设如果清朝没有入关,明朝灭亡后另一个汉人王朝同样可以实现这样的成就,但在真实的历史上,完成这一切的就是清朝。而清朝能实际控制的领土,就是除元朝以外,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假如说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大规模冲突不是发生在清末而是明末,那么今天你去新疆是肯定要办签证的。

————————————————————————————————————

我看评论区里不少人持有一种观点,既法理不重要,拳头大才是硬道理。但在现实世界中,

实力与法理要相互支撑才有意义。

历史上,香港的回归就是典型的例子。香港岛和九龙是当年清朝正式割让给英国的,是有法理依据的英国领土。只有新界是被租借给英国的,租期是99年。如果按照严格的国际法来说,在1997年,英国只要不“续租”新界可以了,但实际上中国不仅在1997年收回了新界,还顺带着将香港岛和九龙要了回了。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也算是“占领”了英国的土地。

那么,这跟法理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当年英国是“租”的新界,所以就可以模糊处理,将香港岛和九龙合并到一起,说英国将香港“还”给中国。可要是没有当年英国“租”新界的法理依据在,中国让英国归还香港,那就等于是让英国直接割让国土了。1980年代刚刚打赢了马岛战争的大英,是丢不起这个人的。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没有解放军的实力在背后撑着,刚刚打赢马岛战争的大英是不介意再搞一次香港战争,让新界也变成正式的英国国土的。

而当下最具代表性的,则是台湾问题。

目前的海峡问题其实就是中美问题。而中国当下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美国对台湾的“态度”问题,也就是是不是承认一个中国的问题。如果美国承认“一个中国”,那就等于西方主流默认了中国收回台湾是有法理依据的,也表明了自己不会直接干预对外战争。反之,如果美国不承认一个中国,那么当台湾爆发战争的时候,美国就必须出面,否则没了“说杀你全家就杀你全家”的信用,美国也就不用在地球上混了。

当然,无论美国对台湾的态度如何,大陆方面的扩军备战不会停下,也不会改变美中实力此消彼长的趋势。只是,有了“一个中国”的“法理”在,中美两国在处理台湾问题上的转圜余地更大,也更利于中国发挥自己的实力。而没有“一个中国”的法理,中美关系就没了任何缓冲的空间。

在国际争端中,法理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外交上,而实力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军事上。虽然兵者是国之大事,但正常国家解决争端,首选的还是和平方式。这也是为什么在国务院的部委排名中,外交部始终排第一,而且要比国防部高出十几个位次的原因。


user avatar   yu-chen-tian-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拿来比较的都是今日疆域。我觉得不妨可以换个思路,思考一下清朝之前历代甚至各位皇帝认为的“天下”还有“一统”的标准是什么?

举个例子,金朝著名的暴君,后来被废除皇帝称号的完颜亮(海陵王),他心中的一统需要满足这几个条件:灭宋,灭西夏,灭高丽。

海陵与仲轲论《汉书》,谓仲轲曰:“汉之封疆不过七八千里,今吾国幅员万里,可谓大矣。”仲轲曰:“本朝疆土虽大而天下有四主南有宋,东有高丽,西有夏,若能一之,乃为大耳。”......海陵曰:“然则天与我也。”既而曰:“朕举兵灭宋,远不过二三年,然后讨平高丽、夏国。一统之后,论功迁秩,分赏将士,彼必忘劳矣。”(《金史·列传六十七》)

宋夏之外,完颜亮将灭高丽也作为自己“一统”大业的一部分。这或许是因为女真历史上与高丽爱恨交缠的渊源所致。或者也可能是干脆阿亮就觉得,但凡跟金朝接壤的,都该灭掉!

但是放在今天,如果有人跟你说,明朝或者清朝时候华夏的领土缩小了,因为他们没把朝鲜灭掉,大多数人估计只会觉得离谱。


user avatar   di-ta-ye-qiu-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少答主是挺理想呀。

打东北、蒙古、西域、西藏能保证安全朝廷就会打??? 这是什么逻辑??? 我大明不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定都北京结果就开始缩边了,大宁扔了、河套扔了,卫所兵变成了穷鬼,结果蒙古人三天两头来打草谷也没见过朝廷多着急呀。

清朝砸七千万两银子活生生把大小金川砸死这事不是啥正常事,为了边境上鸟不拉屎的一片地清朝有哪怕砸光国库也要打下去的气魄你以为是啥正常的事吗?

而且一个个把解放军当什么人了? 解放军能统一中国的前提是那些地方政府虽然割据,但是好歹还是中国的割据势力,没有清朝人家八成直接就变成了独立的蒙古国、准噶尔国什么的,人家有自己的政权传承有自己的正统可汗,我咋看这么一帮人眼里解放军跟法西斯似的连宣战灭国的事都能轻松干出来? 在他们眼里解放军到底是啥玩意?


user avatar   wang-you-ling-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答主秉承着这样一种幼稚的观点:没有清朝入关,就一定会有一个新王朝接手中国,为了保卫帝国的安全,新王朝一定会和清朝一样对北方持续征服,犁庭扫穴,并且一定能够完成。我毫不客气地说,这是把国家人格化的典型错误,是对政治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的表现。

政治是你想做,就能做到的吗?天下哪有这么简单的事?

………………………………………………

先问一句:你说清朝没有入关,那说清楚,是怎么个没有法?

是努尔哈赤不存在?是萨尔浒之战输了?是皇太极昏庸无能?还是一片石之战失败?这几种假设都会导致“清朝入关”不发生,但对后世影响差别可大了去了。

明肯定要亡,但改变了清的世界线,明什么时候亡,怎么亡,亡了以后怎么样,充满了偶然。

第一,历史上每个朝代结束以后,接盘的是大一统王朝的概率只有一半多,没有清入关,不等于接盘侠就自动是大一统王朝了。谁知道会不会出现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的分裂状态?会不会出现宋辽宋金对峙的局面?会不会出现隋和元这样的短命王朝?就算是长寿王朝,会不会出现土木之变、安史之乱这样打断国运的事件?

第二,就算你假定“大一统”+“长寿王朝”自动满足,但帝制家天下的特点决定了只要出一个昏君就可能把国运毁于一旦。历史上后金/清前六个统治者水平基本在线本身就有相当的偶然性,别说换一个政权,就算让努尔哈赤重新来一局,连续一两百年没出误国昏君也不是什么必然的事情。

第三,就算假设统治者都在线,开国皇帝保证定都北京吗?他会不会考虑到京畿重地的军事风险,北方的灾荒问题和漕运成本,定都南京呢?这种可能性完全不能排除。一旦定都南京,皇帝们是否有足够的危机感,把草原、关外和西北的征服作为长期国策?

第四,即便定都北京,皇帝们也为帝国的安全有充分的向北征服欲望,但是,想做就一定能持之以恒地做到吗?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帝国中央存在强大的军事贵族集团,是长期高强度征服的必要前提。只有军事勋贵集团能够从长期的征战中稳定获益,而长期高强度征战对国力的重大消耗和对武人地位的强化又和文官系统的利益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结构性矛盾。那么最关键的问题来了:如何避免科举制度对军事贵族的毁灭性打击

科举出现前,文官没有稳定上升通道,世家力量强大,文臣武将往往同时出于世家,军事勋贵集团作为世家大族的一部分可以稳定存在。然而科举制成熟后,文官形成稳定的上升通道,世家时代结束,文武从此分家。文官系统作为独立体系力量膨胀,文臣武将的结构性矛盾迅速深化。为了政治稳定和皇权安全,以文治武的维稳策略成为几乎必然的选择。加上武举的存在,进一步动摇了军事世家的地位。科举直接导致文武失衡和武将地位低下,并宣告了军事勋贵集团的末日。

清朝的特殊在于,它是一个以八旗为核心统治集团的帝国,为了维持满族的统治地位,清朝不断强化八旗勋贵的特权,在中央形成一个国中之国的军事贵族集团以凌驾于汉官,它的上升通道和文官阶层分开,地位不受文官系统节制,故从创立开始,保持了约两百年的征服欲望。这种欲望不是清帝和八旗贵族的个人私欲,而是强化八旗政治地位,维护清朝统治的客观需求。

而作为汉人王朝,不会有八旗这样的国中之国,那么如何确保不会出现过度以文治武,征服缺乏后劲的现象?要知道对北方的征服可不是短短几十年的事。当然,也许这个新朝代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在科举制的地位不可动摇的情况下,你敢保证一定能解决吗?如果无法解决,征服的惯性就会随着开国军事勋贵的逐渐衰落而消失,表现为国家战略转为收缩。

第五,OK,你可以假设新王朝把这问题成功解决,构筑一个稳定的军事贵族集团。接下来问题又来了,财源够稳定吗?百年以上的长期征服,耗费国帑巨大,如果没有足够强的税收体系,难以保证长期稳定的高收入。有人说清政府有钱仅仅因为“有更多的人口和手工业”,这就错了。清朝能够长期保持对士绅阶层的高强度压制,避免过度朋党和地方官绅坐大截留税源,靠的是八旗勋贵集团对文官系统的独立性和种族隔离制度下满人武装对地方的监视及压制。而不会有种族隔离制度的汉人王朝,是否也能做到同样高强度的吸血?这也是要打个问号的。

清朝是一个为征服而生的军事帝国,这个帝国的体制对人民的压榨很残酷,但这也是它能够自建立伊始维持两百年扩张的根源。忽视清的异族属性所相关的军国体制的特殊性,自动觉得换个王朝都能做到,是缺乏基本理性的。

第六,就算新王朝把以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你以为单靠军事征服就能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稳定控制北疆?会说出“清朝掌控边疆纯靠军队”这种话的人,脑子里完全没有400毫米等降水线的概念。无论士兵手上拿什么武器,在工业时代之前,400毫米等降水线以外都不可能农耕化,对线外疆域的征服都是性价比极低的赔本投入。打赢只是长征第一步,这还远远不够,打赢以后怎么在帝国可承受的成本内控制才是关键。

有人觉得文化、精神、联姻、传统在领土上全是扯谈,是不是以为清军天下无敌?知不知道唐朝和明朝前期对草原的武力优势比清朝更大?汉人王朝的问题从来就不是打不过,更不是不想打,而是无法持久。因为国力总有下降之时,等你国力下降,你还有多少余力能继续对远离农耕区的疆域进行高强度征服?这时软实力就很重要了没有“文化、精神、联姻、传统”这些唯武力论者看不起的玩意,胡萝卜大棒并用,中央就无法在衰落期让边疆继续维持宗主认同。

清朝的异族属性导致它能够以联蒙治汉为国策,能够形成“清朝皇帝是皇帝、大汗和族长三重身份的综合”(汪晖语。实际上还有第四重身份:黄教施主和文殊皇帝)。这对蒙古和西藏的宗主认同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是汉人王朝,必然背负着华夷之辩的意识形态,能否在少数民族政策上把自身塑造为强有力的文化和体制宗主?这还得打个问号。很多事情不是你想做就可以做,因为历史的遗产,你不可能想扔就扔。

第七,顺便再提一嘴,上面的条件都满足了,也千万别忽视列强。沙俄在17世纪已经到达黑龙江流域,康熙之所以要投送大量军事成本到鸟不拉屎的地方和沙俄打仗,核心原因在于满人对龙兴之地的安全极为敏感。若是汉人王朝,没有保卫东北龙兴之地的迫切需求,统治阶级会不会有足够的危机感,一定要远征黑龙江和俄国人死磕?在台湾这边,历史上郑成功征台湾是为了建立抗清基地,他没有退路,必须倾其全力;康熙征台湾是为了消灭明郑政权以彻底熄灭前朝余烬。世界线改变以后,中央政权是不是一定有远征台湾打败荷兰殖民者的迫切需求?

总结下来:许多答主眼中“新王朝对边疆强势征服并长期控制”是嘴皮一张,随便来一个接盘侠,有愿望就能完成的事,未免太过离谱。实际上这一成就的达成,需要“大一统+长寿+不出祸国昏君+定都北京+构建稳定的军事贵族+高效率的征税体制+控制少民的文化体制+对俄、荷等列强采取高度对抗性措施”这些条件的完全满足。其中一两条办到不难,但是全部点亮,就没那么必然了。

这些条件的完全达成,只是发散的诸多世界线中的一条,你直接拿这一条世界线去取代清朝,默认拿走时间宝石以后的历史就必须沿着你规定的这条世界线走,没发烧吧? 你以为你是奇异博士,算准了想让钢铁侠打响指就打响指?妇联看魔怔了吧?

所以结论是:没有清朝入关,换别人上来,今天的华夏领土当然有可能不会变小,但这只是一种可能,绝不是随便来个朝代都理所应当办得到的。正如你可以假设没有秦始皇,秦也会统一;没有汉武帝,也能北逐匈奴;没有朱元璋,也可以驱逐鞑虏;没有皇太极,清也能入关;没有于敏,也会有氢弹——但是能不能像真实历史那么强,可就完全未知了

历史唯物主义是指长期历史跨度下的总趋势上存在必然性,不是事事必然,心想事成,更不是谁上都行的儿戏——后者这叫机械决定论。拜托,哲学家给你们发明形而上学,不是让你们这么乱用的。


user avatar   lei-ting-zi-c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扩张领土归根结底就两个因素:

意识和钱。

不可否认的是女真皇帝在应对外敌的意识上的确强于汉人皇帝,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外敌,自然会将战略重心放到扩张战略纵深,保护农业社会不受外敌威胁这一角度。而身为武力持有者对地主们的依赖程度比较低,能更好的剥削小地主以填充国库。

如果明末是汉人皇帝击败了外敌一统天下,太祖太宗两代的确会重视边患,但到第三代基本就会被儒家驯化成功,无法剥削小地主阶级,没有钱再有意识也只能守边不能拓边。

所以领土会变小是大概率事件。

但正因为集权程度比较低,东南地主在接触西洋势力以后可以以较快的速度产生蜕变,本就钱粮充足的东南地主获取了超越农业社会的武力,会加速大一统王朝的分崩离析。进而演变出大统一君主立宪和东南分裂成立共和国以及其他新的若干选项。


user avatar   zhong-zi-bin-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实在空到不能再空,唯一正确的回答就是:我不知道。

因为这个命题牵扯了太多不确定性,只要我们抛开明清的立场,换一个国家来看你就知道这问题有多无聊:

假如不是奥斯曼入关,东罗马帝国能幸存下来吗?

假如不是莫卧尔入侵,印度的领土会更大吗?

假如不是莫斯科大公国崛起,还会有横跨欧亚的大帝国吗?

假如不是勃兰登堡侥幸得到了普鲁士/假如腓二被三国瓜分/假如法兰克福议会取得了胜利,德意志帝国的领土会缩小吗?

这怎么答?

能回答个屁,只能最佳答案:我不知道。

写架空小说好歹还要细节呢?何况你当个严肃话题讨论,纯属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大清不入关是什么设定?闯军比大清还强暴打大清?还是大清自己内乱自我瓦解?闯军接下来继承顺序怎么样?接班人素质怎么样?这些随随便便一个因素就能影响整个历史的发展。

即使是本位面的大清,能取得它的版图也是得自若干的“侥幸”,这真没有什么丢人的,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所以说王朝能整出粉圈真的令人匪夷所思,电竞圈公平竞赛还要分版本和选手状态讨论强弱呢,键史一上来就是关公战秦琼不带喘气的。


user avatar   ni-ni-gou-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没有朱元璋和朱明政权,换陈友谅上去,他的帝国是否依然会像明朝那么强?

如果你们的答案为“是”,那么说“没有清朝华夏领土不会变小”也行,反正你们确实认为大势不可违,换一拨人上去也差不多,有没有朱元璋根本无所谓,没有他也会有其他人完成他的成绩。那你们标准是统一的,没问题。

如果你们一方面认为“没有朱元璋就未必有这么强的汉人帝国”,一方面又鼓吹“没有清朝的话换了别人领土还会这么大”,那就是可笑的双重标准了。甲做到的事情离了甲不一定行,乙做到的事情换谁都行,这话说出去我都替你们脸红。

多问一句:按照“谁上谁都行”的逻辑,是不是可以说,新中国的建立,是“清帝国灭亡后华夏民族主义觉醒并在列强压力下整合内部的必然结果”,我党只是顺应了历史的趋势?没有党,没有他,也总有其他汉人能做到,对不对啊?


想怎么假设都没问题,不要双标就行了。


user avatar   xiang-tian-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只要二战打输了,柯尼斯堡都能变成加里宁格勒。

17、18世纪的封建王朝再怎么折腾也就那么回事。抗战要是打输了,日本人能看在皇太极和康熙的面子上把东北和台湾送回来?1949年要不是大军入疆、陶峙岳反正,苏联会因为乾隆承认三区应该归属中国?要是没有横渡金沙江,解放昌都,藏地贵族能出于感激福康安拥护统一?

卫青、霍去病再厉害,他们打下的地盘东晋能继承?唐朝那一堆都护府,和赵构又有什么关系?


吃了二斤酱牛肉之后,还需要考虑吃饭之前嗑瓜子对于这顿饭吃饱的重要意义?


没有辽东,北京的安全就无从谈起,没有河套,陕西的安全就无从谈起。清朝和中原王朝长期对峙那是不可能的。要是哪个皇帝能在彻底消灭明朝、统一内地之后,还放任清朝和漠南蒙古的联盟在长城外虎视眈眈,觉得可以关起门来当中原皇帝。那他以后感冒的时候就得小心点了,留神打喷嚏都时候别把脑仁从鼻子眼里喷出去。

要是打不赢清朝,那自然一切玩完,还是大清的天下,要是打赢了清朝,那中原皇帝又得有多大的心才能对女真故地弃置不顾?

想阻止俄国把通古斯人都变成哥萨克,不控制喀尔喀蒙古怎么能行。如果有准噶尔存在,又谈何控制喀尔喀。要对付信黄教的蒙古,又怎么能不保障西藏的稳定?

要是有谁把这些为了国家安全必须做出的战略选择当成大清皇帝的英明神武,那我觉得他上中学的时候学的应该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而是赵尔巽主义的历史。不管紫禁城里的皇帝是谁,只要能达到和清朝差不多的财政水平和军事实力,清朝皇帝做的这些事他就一样得做。

大清的特殊贡献也是有的,限制闯关东,禁止蒙汉通婚,禁止蒙古人学汉语,屠杀陕西的格底目派导致门宦势力坐大,灭绝准噶尔部让和卓失去牵制等等这些个奇招,换个王朝还真不见得想得出来。

至于台湾就更不用提了。清朝想尽办法限制移民台湾的数量,不许去台湾谋生的人带家眷,不许汉人和原住民通婚,动不动还要把移民遣返,弄得移民台湾的人经常无法在港口登陆,不得不选择那些水文、地形不好的地方上岸,死者不计其数。最后再加上出卖简大狮。整个清代,都是福建的老百姓拼命想把台湾变成自己的家园,大清拼命拖他们的后腿。


什么文化、精神、联姻、传统这些理由,在领土问题上基本都可以用两个字来评价——扯淡。

要是有谁去劝某个蒙古贵族为了文化而造反,他能一鞭子抽得你原地转仨圈。

清朝能开疆拓土,和哪个民族的人当皇帝半点关系都没有,就是因为清朝够强。

清朝有比之前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强大的军队,有比任何一个朝代都先进的枪炮。

清朝有比之前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多的人口,有比任何一个朝代都高的粮食总产量。

清朝有比之前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庞大的手工业,能向北方前线供给比任何一个朝代都充足的物资。

所以,清朝就能比那些朝代更有效地掌控北疆。这是数学问题,而不是靠什么满蒙一家之类用鼻子想都知道是骗人的口号。


我再提一个人:傅作义。他治理绥远的政绩比大清如何?为什么没人吹他能治理绥远是因为他是汉人?


user avatar   lin-xiao-63-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至少对于东北特别简单,就是东北根本就不是清代的“嫁妆”。

你就看,连朝鲜人都可以慢慢慢慢的,把朝鲜半岛全部变成单一民族——

在10世纪,平安道、两江道、慈江道、咸镜道,都是女真人,为什么朝鲜人这样被认为历史上武力值平平的民族,却可以把半岛完全朝化?朝鲜人15世纪就推进到图们江口了。

就是因为,农耕的条件合适了,农民就一定会占据。农民占据不了的,说明条件还不够合适。

女真人想要阻挡朝鲜人的推进,唯一办法,就是把自己也变成跟朝鲜人同一生产力的纯农民。


所以从汉人的角度,也是一样简单,辽东长城内一直就是汉地,这个不用多说;

黑吉,只要什么时候开始适合农耕,什么时候就会被汉人农民占据绝大多数,同时朝鲜人农民也会有部分加入,然后女真人在原地也变成纯农民。并不是清代恩赐汉人才能去东北。

西辽河流域,什么时候开始适合农耕,也一样会被汉人农民大量进入,科尔沁/喀喇沁的蒙古人在这个变局之下,也成为了农民。


清代中央根本就是在拼命阻拦这一过程,最后外东北变成俄人的了。实际上黑吉当地的满洲旗人地主从18世纪中期开始就一直在偷摸的雇用汉人农民去种地,就跟蒙古王公一样。

农业化的条件一旦够了,满蒙的地主会立刻发现本族农民的人手完全不够,于是就要招汉人过来当剥削赚钱的工具,汉人多了就掀桌自己当地主了,最后就是自然完成人口结构变化。所以怎么样结局都不会变的,农民就是会跟随农业的条件合适与否,去占据所有的可耕地。

所以我以前就说过,如果女真人不入关,最后会很类似于科尔沁蒙古人,以抚顺、通化、白山的部分乡村为核心聚居区,农民化,“满语教学、满授课程”等等,人口200万左右,跟朝鲜族差不多刚好一个规模。抚顺通化白山三市的市区和县城、多数人口仍然是汉族和东北汉语,类似于赤峰、通辽、兴安。

但因为清代入关了,女真人被调配到各个驻防点,完全分散了,没有聚居区了,所以最后语言也留不下。人口占比最高的也就是 岫岩、凤城 这种旧驻防城 20%左右(真的满洲旗父系后裔)。


user avatar   chen-xin-35-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所有的汉人王朝,请注意,我说的是所有的汉人王朝,都没有解决过蒙古问题,那么凭什么相信明后面的汉人王朝能解决蒙古问题?是他们不知道蒙古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吗?他们太知道了,汉武帝,唐太宗,明成祖都试图解决过,解决了吗?

假如明朝末年的情况是1840年,那么蒙古独立是非常大概率的事件,满清“满蒙一家”的政策都实施几百年了,可挡不住外蒙古的独立,那么在明朝,蒙古实际上就是一个独立的ZZ实体的情况下,人家凭什么不独立建国?

有奶就是娘,有棍就是爹,明朝末年是既没有奶,也没有棍子,其它国家随便蛊惑一下,给点烂火枪,蒙古大汗分分钟独立给你看。到那个时候还指望1949年的解放军去解放?人家都独立100多年了,到时候召唤身后的苏俄怎么办?真能打吗?

~~~更新~~~

评论区很热闹啊,我向来不喜欢在评论区和人争论,所以在正文更新一下吧。

在这里我郑重道歉,因为我打碎了很多人莫名的迷梦。

从“中国”建立之日起,北疆的边患就是个绕不开的问题。

西周是怎么灭亡的?犬戎。犬戎是谁?西北的游牧民族。

战国七雄中赵国的李牧,前期的主要业绩就是对匈奴的大胜。匈奴在哪里?北疆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什么要建造长城,而不是派出精锐之师,将北疆涤荡一空?

汉武帝封狼居胥,据说把匈奴打到欧洲去了,但是北境并没有就此平息。哪怕是到了燕然勒功,东汉的统治区域到达最顶峰的时候又怎么样?西晋一旦衰弱,立刻就是五胡乱华。

唐太宗固然神武,将突厥人打得找不到北,但到了唐玄宗时期,位于河北,辽东的安禄山,史思明成为最大的节度使,那么他们的军功又是从哪里刷的?

宋就不说了,我大萌对北疆重视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天子守国门,五次北伐,皇帝都死在北伐归来的路上,结果不过25年后,被人反手一个土木堡之变。所以最后发现还是老办法,长城最管用。

因为科学技术的限制,没有火车,没有火枪,没有棱堡,兵力少了,战斗扛不住,兵力多了,后勤扛不住。就算是短期胜利,也只能建立都护府,建立护乌恒校尉,建立漠北三卫,有什么用?没有办法就是没有办法。

从蒙古高原到西伯利亚大平原上,生活着无数的“野蛮人”,他们默默无闻的出生,又默默无闻的死去。为了暖和的天气与肥沃的土地,他们向南方进发,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只能被动承受他们一波又一波的冲击。

失败了,就会被大肆劫掠一番,成功了,也最多是把国境线向北推移一点点,就算打到捕鱼儿海,阴山,燕然山又怎样?更北一直到北冰洋的广袤大地上,依然有着无数的兵工厂在不断的爆兵,等到汉王朝衰弱的时候再反推一把,而汉人王朝却永远也无法触及这些兵工厂。

只有魔法才能击败魔法,中原王朝永远也没办法用自己的方式去统治北方草原,这个工作还就只能由渔猎民族后金来完成。而且让我惊异的是,他们居然能完成的这么好。

现在我再来魔改一下,最后一个王朝不是满清而是大顺。那么到了大顺末年,顺哀帝的时候,也工业革命了,也君主立宪了,也资本家当权了,他们就一定会把注意力放在北疆吗?

北疆的背后是俄罗斯,哪里的天气苦寒,土地贫瘠,人口稀少,在不开金手指不计算地下的矿藏的条件下,明面上能看到的大宗产出就是羊毛,不巧的是,羊毛也是欧洲的主要产出物之一。

但是瓷器,丝绸和香料就不同,那是通行世界的抢手货。而东南亚乃至南亚一带,气候温暖,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众多,敌人的力量薄弱而且还彼此勾心斗角。所以大顺政府除非瞎了眼,否则是一定会将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东南亚和南亚而不是北疆。

所以与现在相比,北方和西北的面积会小很多,而取而代之的是,东南亚的面积会增加很多,至于总面积怎么变化,可能只有P社玩家才会知道吧。




              

相关话题

  在金的朝贡体系中,南宋和高丽哪个等级更高? 
  八旗子弟是怎么衰落的? 
  相比明朝,清朝留给中国的领土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亦或是基本没贡献? 
  明朝哪个皇帝最差? 
  地主富农为什么是敌对分子?就因为有钱才这样划分的吗?为什么地主可耻,贫农光荣? 
  清朝覆灭后,满清皇室为什么还能继续住在紫禁城? 
  北京石景山发掘的龙袍干尸“黄拙吾”到底是谁? 
  为何感觉明朝文官将兵都很厉害? 
  历史上有哪些「奋六世之余烈」的故事? 
  为何历史上的开国皇帝都很难处理与开国功臣的关系? 

前一个讨论
是否应该禁止文艺作品里出现违背现实道德伦理纲常的设定?创作者如何把握尺度?
下一个讨论
新的Macbook Pro M1有必要选配16G内存吗?





© 2024-05-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