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在辛亥革命中覆灭,大致上的原因有几方面组成,清政府在辛亥革命中灭亡的主要原因大概是几方面的:
1.清政府自从清末新政以来,就走向了托克维尔式的发展定律及其带来的悖论,即对于清政府这样的封建集团,在近代的改革是必须的,但是改革的尽头有可能走向清政府自身的消亡。清末新政的改革是必须的,这是由内外两部分原因组成的,其一是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列强需要一个具有一定行政效率和近代化行政能力的清政府作为合格的代理人,以便在中国的各项事务的运作中能够得到有效的接洽与执行,一方面是因为清政府在八国联军战役后,其旧有的各项封建运作机制彻底毁坏,不得不寻求近代化制度改革,以满足近代中国的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快速发展,除此之外,清末新政的快速上马,还有两点直接原因,其一是根据辛丑条约,需要惩办在八国联军战争前后,盲目排外和支持无差别突袭在华外国人的大臣,这些大臣中即包括绝大多数自洋务运动以来的最为顽固的守旧派大臣,如徐桐,刚毅,载漪等。其二是根据辛丑条约,华北绝大多数省份需要“停止文武考试各三年”。徐桐,刚毅等被作为“祸首”加以集中严厉处罚,令清末新政的充分执行提供的必要保证,事实上在清末新政期间,“要不要彻底改革”已经不成为一个值得进行缠斗的话题,各方势力争夺的是改革的主导权,而不是改革本身的合理性(如瞿鸿机和袁氏的矛盾,不在于是否废除军机处,而在于废除军机处以后,是否需要建立袁氏集团主导的内阁。)。而人才的积压令清政府不得不考虑废除科举制,建设近代教育制度,科举制度的废除一方面导致传统文化受到致命一击,从此不能在中国文化脉络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另外一方面科举制度的废除令大量的受过私塾教育的人才(最起码识字)得以向中心大城市集中,一方面这些人为清末发展工业技术和编练新军以及进行基层组织构建提供了大量的人才积累,另外一方面科举废除以后,中国教育的核心彻底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更进一步向中心大城市集中,从而令小知识分子得到进一步集中,有利于其作为一个整体,接受近代化的知识和教育并结成体系展开工作(比如新军),中小知识分子在城市集中,又接受了当时先进的西方近代文化,便成为中心大城市中立宪派或歌名档的中层节点,推动了清末中国社会的转型。
清末新政的核心是清代行政机制的近代化革新,在这个问题上,清政府处于典型的托克维尔悖论中,一方面清政府迫于各方面形势,不得不进行比较大幅度的近代化改革,另外一方面,清政府改革需要大量留学学习近代行政,经济,法律,工业技术,教育等方面的人才,而这些人才在海外留学期间,看清了当时近代中国的贫弱的局面,又主动或被动的大量接受了西方近代的一系列先进的zz经济学知识,加上20世纪初兴起的民族主义热潮,令其回国以后对清政府本身及其一系列的封建保守的做法存在很强的抵触心理,导致了清政府自身面临的局面更加棘手。
2.民族主义在欧洲的兴起以及日俄战争的连带效应。准确的来说,清政府的运气既可以说不好也可以说很好,清末新政启动的时候,恰恰是欧洲民族主义思潮夹杂着垄断资本主义一同兴起的年代,清政府作为满洲亲贵为主导的一个封建统治集团,在这方面处于天然的被动状态,1905年日俄战争之后,旧日本击败旧俄罗斯帝国,更加加剧了这种思潮的发展和壮大,同时也成为了反对清政府的各个势力进行动员的最合适理论,无论历史真相细节是否如史料记录,扬州十日,入关圈地以及剃发在清末小知识分子及粗通文字的下层青年中均被认为是完全真实的。清政府的幸运在于1912年清帝溥仪主动退位,如若清政府继续顽抗,或可以支持到1919年,但那以后,伴随着德奥集团战败,清政府或遭到更加彻底的清理和毁灭性打击。
3.清末地方督抚军政集团离心力的加强,总的来说,自太平天国覆灭以后,清末地方督抚和清政府之间关于地方自理权限的划分,是一个反复拉锯的过程,但自从东南互保以后,地方督抚绕过清政府,直接联合上海的英法公使及领事,在所管辖的省份内压制义和团,保证社会秩序,标志着地方督抚的权限得到了极大的巩固,清末新政以来,由于辛丑条约的巨额赔款的限制,清政府财力枯竭,不得不编练北洋新军(仅六镇,兵力最多时15万人)自保,地方秩序仰赖地方督抚自行编练的新军,这些新军一方面用于保证地方秩序,另外一方面也是地方督抚权力的保证,更加标志着以省籍编成“省军/系”同时利用师生,宗族及同乡关系加以严密控制的以“近代化省军”为核心实力进行利益争夺的民国早期基本军政架构的形成(1912-1945,典型的如后来的直军(吴佩孚,曹锟的新直军),奉军(张作霖),粤军(许崇智,张发奎),浙军(陈其美(陈士英)),旧桂军(唐继尧),晋绥军等)1945年以后中央军系统极大的合编了地方系部队,东北军,西北军,粤军,川军系统基本上丧失自主权,有战区级别,可以自由行动的省军仅留下果脯内部有充分zz支持的桂系,滇系,晋系和绥系4支。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等不是近代化军队,且在甲午战争以后基本上自行解体了,故不计入其中)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以后,首先建设咨议局,咨议局的出现,给各省地方军政经学等各方面负责人提供了一个合法且自主的议事机构,对地方督抚的自治进行了长期合法化保证,进一步加速了地方集团的离心化。1908年以后,清政府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强行推动地方督抚权力的整合,而拒绝在清政府架构内给予足够的zz地位进行交换,加速了地方督抚的离心,导致了南方地方督抚在辛亥革命时快速脱离清政府。
清末自曾国藩起,地方督抚的离心便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清政府自身的各方面的限制导致清政府加速整合地方的行为不仅因“满汉之辩”的问题而得不到足够支持,而且会很大程度上刺激地方集团的加速离心,反而削弱了清政府高层自身在清政府整个官僚集团中的公信力,令辛亥革命的进程进一步加速了。
辛亥革命的直接原因大致上有三个:
1.清政府在1908年整合地方以及建立“皇族内阁”
2.立宪派三次立宪诉求的驳回
3.川汉铁路事件(最直接原因)
清末局势走向,准确的说是清政府,立宪派,歌名派的三方博弈,其中,袁氏则在三面均下注,利用北洋军的力量作为支持,实现了其个人的利益最大化。
从清末新政的情况来看,清政府和歌名派处于两极,二者的冲突基本上不可调和,立宪派则居于中间,但是立宪派本身就包括了绝大多数的洋务官员,地方督抚,地方民族企业家,部分留学生,地方开明士绅等,因而其实是具有相当庞大力量的一个集团。其本身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立宪派身为清政府的组成部分,其合法性来自清政府,因此其需要和清政府进行合作。另外一方面立宪派自身利益及话语权的扩大来自清末的改革,因此立宪派对建设近代化国家结构及其行政体制的推广和深入是持欢迎态度的。
1906年以前,清政府和立宪派的关系是比较融洽的,清末新政在这个阶段主要是立足于近代化行政体系的形成,对清政府而言,其需要立宪派及其麾下人才进行具体的制度设计和落实,对立宪派而言,清政府毕竟维持了表面上的统一,为清末新政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大环境,这一时期的改革主要在于建立近代化新军,推动「商法」,建设商部,令地方及民间资本开设民营近代化企业完全合法化,建设近代化的法律体系,如改刑部为法部,取消大理寺,废除繁冗无用的机构,如漕运总督,河道总督,以及废除科举制,落实「奏定学堂章程」,建设近代化的小学-中学-大学教育体系,开办国立/省立大学堂,这一系列措施改变了清代的行政机制,令清政府有了初步的近代化行政架构,受到社会的欢迎,因此这一时期,立宪派和清政府基本上没有矛盾。但这一时段的改革不涉及清政府的最终决策机构,如军机处,预示了后一阶段更激烈的博弈。
准确的说,清末新政第一阶段应该持续至少十年,1901-1906年这五年时间进行制度建设,即使建成近代化行政单位,新政的落实和贯彻也需要时间,但1906年的日俄战争彻底改变了清末各方的博弈平衡,1906年日俄战争,日本战胜俄国,打破了白种人横行世界的“种族神话”,在当时的中国知识界看来,这是“立宪国的胜利”,因此地方督抚以下便要求清政府讨论立宪的问题,立宪涉及到清政府军机处为代表的最高决策机制的变革,因此各方都非常深重,就慈禧本人而言,她不希望自身权力受到限制,但是日俄战争失败的俄国爆发了1905年歌名,令其不得不考虑不立宪的危机,因此最终慈禧宣布预备立宪,时间9年,从时间上看,9年时间并不是严重的拖延战术,中国在2000年的封建制度下,突然转化为立宪国,其中的过渡与平衡都需要时间,何况清末新政的落实尚且有待完成,因此这个结果是各方面都能比较满意的。立宪本身被确认合法性,但是究竟是进行英氏虚权君主立宪还是德式实权君主立宪,就成为接下来的双方斗争交点。
清政府预备立宪以后,突然爆发出来的一系列问题,起源于慈禧在1908年病逝并在死前干掉了光绪帝,就问题本身而言,这是慈禧一生中最后一次误判,慈禧干掉光绪,本身是出于维护叶赫那拉氏的利益考虑,光绪帝不在,溥仪继位,生母和嫡母都是叶赫那拉氏,溥仪对叶赫那拉氏并没有切身的仇恨,且可以让同治皇帝有名义上的子嗣,与慈禧家庭内部是合适的做法,但是这对于清政府而言,总体是弊大于利的:光绪帝是清末新政期间虽然没有过多实权,但是他是国内外君主立宪派的“精神领袖”,且光绪帝在死前年龄仅40左右,恰好人到中年,行事稳重,可以平衡清政府和立宪派,且光绪帝本人主张推动立宪,有利于落实立宪。
光绪帝的病亡和溥仪的登基,导致了两个恶性后果:1.光绪虽然在大多数年代没有实权,但是他已经名义上执政34年,其位置没有争议,有利于整合清政府内部和立宪派,同时光绪帝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后来成年以后又有很长时间的洋务事务办理的经验,均强于后来的载沣。载沣16岁以前(1883-1899),慈禧对载沣并没有过多的zz要求,当时的想法是光绪亲政,因此载沣受到的教育,明显宽松于光绪,这对载沣人格和能力的形成产生了先天性影响。溥仪继位,载沣辅政,则导致一票同治旁支的亲贵(如恭亲王溥伟)产生了竞争的想法,导致了清政府内部的内讧。
2.溥仪-载沣-隆裕的体系,倒挂了同治光绪年间的“叔嫂共治”体系,这个体系是晚清特有的现象,慈禧以同治/光绪的名义,掌握主导地位,而具体行政事务,尤其是洋务的决策和办理及落实,则由皇帝的生父或者近亲进行总管,二者是合作和矛盾并存的关系,尽管这个体系在当时是权宜之计,但是由于同治早亡,光绪帝因为各种原因不能亲政,因此这个体系是晚清最高决策体系的构建形式。由于在这个体系中,总的来说是太后强势而亲王弱势,慈禧占据主导地位,先后更换了恭,醇和庆三位亲王,每一次易枢都加强了慈禧的主导地位,到了最后,庆邸对慈禧完全唯命是从。慈禧死后,隆裕根本没有能力占据这个主导地位,大事仰赖载沣,载沣性格并不强势,只是他在清政府中的角色比较强势,又造成了载沣是“弱势人物占据强势位置”的问题,叔嫂共治位置的倒挂及载沣自身威望,能力的缺陷共同导致了慈禧死后,清政府内部的混乱,以及清政府同立宪派更为激烈的争执。
清政府的立宪过程,理论上应该是清政府和立宪派合作,通过立宪削弱淡化歌名派的立足要点的过程,实际上由于清政府糟糕的执行情况,实际上是一个把立宪派不断推向清政府自身对立面的过程,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以后,立宪派和清政府初步达到了一个平衡,但是在其后,双方就“模仿何种体制进行立宪”又产生了激烈争执。虽然德式/日本式立宪不符合立宪派的根本诉求,但是当时中国整体的旧思想依旧较为浓厚,寻求稳妥保守的德式立宪并不能说没有可取之处,可是,接下来清政府的行为却不断触碰立宪派的底线。首先,清政府最后颁布的模仿旧日本宪法的「钦定宪法大纲」,相比于旧日本的模板,进一步强化了皇权,弱化了国会,就其本身而言即存在问题,更何况清政府与旧日本天皇的性质不同,旧日本自诩“万世一系”,天皇在旧日本的确具有极大的国民认可度,清政府本身作为满洲亲贵集团,在近代民族主义思潮兴起的大背景下本来认可度就不会高于旧日本,因此钦定宪法大纲颁布,进一步加剧了立宪派对清政府的不满,但立宪派此时尚且认为,落实行宪是第一位的,因此依旧配合清政府制宪。
其次是载沣集团的两方面行动导致了清政府和立宪派合作的最后破裂,就载沣个人的能力,行为和性格而言,载沣是弱势人格者,但却居于强势地位上,因此其威望远不及慈禧,载沣对自身威望不足的焦虑导致其不断集中自身权力,因此载沣首先罢免了袁氏,其次又组织了“皇族内阁”,载沣试图逐步收回地方督抚集团及立宪派权力的行为刺激了立宪派,导致后者更加急迫的要求清政府召开国会,立宪派的三次请求均被清政府驳斥,最终导致其对清政府完全的失去信心,进而寻求和革命派合作。同时,虽然载沣试图整合清政府内部,并将自身基本盘人员大量安置在各个关键部门,但是载沣没有能力对清政府内部的实力派进行充分压制,载沣对清政府内部的整合措施往往不能充分执行,反而加剧了清政府内部的分裂。同时也导致清政府的基本盘急剧缩小,加剧了清政府自身的危机。
在这样的情况下,歌名派快速的和立宪派取得共识,立宪派在载沣三次拒绝召开国会以后终于被逼到底线,因此,立宪派占据的大量社会及经济资源被大量用于支持歌名派,从而导致了辛亥革命得以快速灭亡满清。在整个三方博弈中,袁-庆集团作为晚清唯一一支整合了清政府高层行政资源,中层管理资源(北洋大臣下属各近代化机构,如天津机器局,保定军校,北洋军各镇管带(即师长,如曹锟))和基层军事力量(北洋军)的集团,在清末博弈中居于超然且独特的地位,在整个过程中,庆-袁二人对清政府和立宪派+歌名派分别反复博弈,各取所需,最终在各方基本满意的情况下,达到了各自的预定目标,这个问题就是之后需要论述的了。
时间所限,以后再增补吧
没有亡于太平天国只是表面,因为太平天国运动彻底动摇了清朝的经济、政治、军事根基。
在1853年英国人做了个统计,发现人口超过2亿的中国,从英国进口的纺织品——当时的主要工业品——还不如中美洲的洪都拉斯多,对于这个数据,英国人的看法是中国当时的小农经济足以自给自足以至于不需要从国外进口工业品。
而太平天国运动则彻底打破了中国经济的稳定,由于运动波及富裕的江南、甚至延伸到中原、山东等传统农业区,几乎当时中国的主要农产区除了四川以外都受到影响,这种影响彻底破坏了当时中国的经济基础和收入,使得作为中央政府的满清朝廷无力再维持统一的政治与军事行动,允许当地豪强自行招募军队平匪。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期间,刘虞也上书朝廷要求允许地方自行征募壮丁平乱,这是东汉后期军阀割据以及三国演义的开始。同样,在满清允许地方征召团练的时候,也代表自己走上了与东汉一样的不归路。
同时,满清掌握的八旗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失利后,能够使用的军事力量基本只有汉族地主武装的湘军、淮军等,而这些地主武装的代表曾、左、李等后来也因此进入中央,成为实力权臣。再往后,就是地方大员的强势化,最终在庚子之变中引发了代表着王朝崩裂前兆的“东南互保”。
庚子之变之后,当时的中高级官员都已经看出,改朝换代时机已到,需要的只是点燃引子的火星。所以辛亥革命只是凑巧成为点燃这个引子的一个火星,而引子本身在太平天国北伐时就已经完成了。
其实清朝也可以说是亡于天国
本来清朝是把儒家大师当狗的,一点兵权都不给,伸手剁手伸脚跺脚
天国之后,天国经常屠满城不是
最后只好让各地兴办团练,这时候儒家大师们才掌握了兵权
摆脱了让清朝杀着玩儿的窘境
然后逐渐就是和以前的朝代一样了,乡贤治国,各地割据,欲望越来越大
等到清朝政府满足不了他们越来越大的胃口之后
自然就爬上墙头,摔了两块瓦,宣布革命,我现在是革命军的都督了!
所以辛亥革命叫不彻底的革命,就是这个意思了,全国大部分地方根本就没有任何变动
就是改了一个名字
说起来也是好笑,反儒的太平天国,救了儒家··········
当然也没续住,因为1905年,爱因斯坦已经搞他的相对论了·······
这时候儒家没用了
好了好了,这本来就是答主随手打的“片面之词”。大家看个乐子就行了。
真要分析一起……这里是两起重大的历史事件,怎么可能三言两语就能面面俱到的呢?
而且题主这个问题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相差了整整半个世纪,这有什么可比性?
要说最大的区别就是太平天国的时候,绝大多数中国知识精英还没有意识到这是“三千年之大变局”,而到了辛亥革命的是,天下凡是有点政治敏感度的人都知道我大清吃枣药丸呐。
因为我大清就是死活过不了民族国家这一关,所以不改是等死,改了是作死。
作死而死,夫复何言?
………………原答案的分割线………………………
因为1905年停了科举,因为1905年停了科举,因为1905年停了科举。很重要所以说三遍。
试想一下,你是一位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传统知识分子,寒窗十年的你心中怀抱着成为“曾左李胡”让我大清再活五百年的宏伟志向。当然啦,要达成这个宏伟志向,科举乃是正途之中的正途。
然而,我大清把科举给停了!
这样得罪整个士大夫阶层的事情,史上也就这么一遭。
那你老兄怎么办?
老子特么“保大清不保中国”还能当官发财,现在你们连大清都不让老子保了,老子就敢笑黄巢不丈夫。
这些传统知识分子既然当不了“曾左李胡”,那只好当一当“孙黄毛蒋”了吧。
然后,我大清就凉凉了。
淘宝流量那么多,李佳琦和薇娅作为头部中的头部,成交额高不意外,但是实际成交额还是有不少水分的。
首先,淘宝直播排行榜上的成交额与我们平时所说的销售额及销售利润完全不同的概念。
淘宝直播上的成交额的数据,指的是定金锁定的GMV的总数据。
我从阿里巴巴的官网上找到了其披露的2019年财报[1]。在财报中,阿里对其GMV的定义是:GMV是包含了运费在内的所有已经拍下的订单价值(包含未付款订单)。
“ GMV”或“商品总价值”是指我们市场上已确认的产品和服务订单的价值,无论买卖双方如何或是否结算交易;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GMV涉及我们的市场仅包括通过我们的中国零售市场交易的GMV; 我们针对中国零售市场的GMV计算包括买方支付给卖方的运费; 为谨慎起见,目的是消除对潜在欺诈交易对我们的GMV的任何影响,我们在计算某些产品类别中超过一定金额的GMV交易以及每天购买特定产品类别中的某些产品类别的买方的交易时排除在计算之外。
简单来说,GMV计算的不是实际交易数据,而是“销售额+取消订单金额+拒收订单金额+退货订单金额”的一个总和。
举个极端点的例子,我在淘宝上下单了100台iPhone 12 Pro,每台单价1万元,但是我没付款,但是按照GMV的角度,我这么一个操作,直接搞了100万。
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GMV可能远远超过实际成交金额,这也为啥电商都愿意公布GMV的原因之一。因为数据好看啊!
更何况,双十一李佳琦的销售额计算的是预售销售额,也就是定金锁定的GMV,这个水分就更大了,我就问问在座的各位,你们预售有不退款的吗?
其次,就是一晚上100多亿的销售额确实过于恐怖了。
有人可能对一百亿没有啥概念····
就拿我来说,我一个月2000块的工资,要不吃不喝41.5万年才能挣到这个数···
换算到公司上,李佳琦和薇娅一晚上的营业额,几乎等同于半家中国五百强企业一年的总营收···
如果最后全部都是实际成交的话,那阿里的地位就不会受到另外两家的威胁了。
以上,我是 @Puddle ,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淘宝流量那么多,李佳琦和薇娅作为头部中的头部,成交额高不意外,但是实际成交额还是有不少水分的。
首先,淘宝直播排行榜上的成交额与我们平时所说的销售额及销售利润完全不同的概念。
淘宝直播上的成交额的数据,指的是定金锁定的GMV的总数据。
我从阿里巴巴的官网上找到了其披露的2019年财报[1]。在财报中,阿里对其GMV的定义是:GMV是包含了运费在内的所有已经拍下的订单价值(包含未付款订单)。
“ GMV”或“商品总价值”是指我们市场上已确认的产品和服务订单的价值,无论买卖双方如何或是否结算交易;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GMV涉及我们的市场仅包括通过我们的中国零售市场交易的GMV; 我们针对中国零售市场的GMV计算包括买方支付给卖方的运费; 为谨慎起见,目的是消除对潜在欺诈交易对我们的GMV的任何影响,我们在计算某些产品类别中超过一定金额的GMV交易以及每天购买特定产品类别中的某些产品类别的买方的交易时排除在计算之外。
简单来说,GMV计算的不是实际交易数据,而是“销售额+取消订单金额+拒收订单金额+退货订单金额”的一个总和。
举个极端点的例子,我在淘宝上下单了100台iPhone 12 Pro,每台单价1万元,但是我没付款,但是按照GMV的角度,我这么一个操作,直接搞了100万。
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GMV可能远远超过实际成交金额,这也为啥电商都愿意公布GMV的原因之一。因为数据好看啊!
更何况,双十一李佳琦的销售额计算的是预售销售额,也就是定金锁定的GMV,这个水分就更大了,我就问问在座的各位,你们预售有不退款的吗?
其次,就是一晚上100多亿的销售额确实过于恐怖了。
有人可能对一百亿没有啥概念····
就拿我来说,我一个月2000块的工资,要不吃不喝41.5万年才能挣到这个数···
换算到公司上,李佳琦和薇娅一晚上的营业额,几乎等同于半家中国五百强企业一年的总营收···
如果最后全部都是实际成交的话,那阿里的地位就不会受到另外两家的威胁了。
以上,我是 @Puddle ,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为知友们补充更多信息:
11月22日,据普洱市失联人员搜救联合指挥部通报,此前失联的4名地质调查人员,于11月21日被搜救队伍发现时已不幸遇难。11月23日21时50分,4名失联人员遗体已移交失联人员单位。
11月20日,云南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曾派遣24名搜救人员组成3支重装穿越小组,计划在无补给的情况下,连续5天长途跋涉进行搜救。他们选择的道路与遇难者被发现的地方仅相隔一条山脊。
↑搜救人员发现的失联人员的雨衣碎片。图据央视新闻
云南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会长胡文琨带领了重装突击队参加救援,他向红星新闻记者详细讲述了救援过程。
“我们指挥部在测量该地的磁场时发现,救援地的磁场是四川黑竹沟磁力强度的两倍。”胡文琨认为,失联疑主要是受当地的磁场干扰造成迷路,在遇难者自身没有认知到危险的状况下,发生了失温意外。“在事故发生前,四名调查员可能还在寻找工作点样地,他们个人认为还没有产生危险,所以没有打开装备发出求救信号。”
24人重装队伍曾做好长期搜救准备
红星新闻:这次派遣去哀牢山救援的重装突击队是怎么组建的?
胡文琨:我们带领了三支重装队重装突击队去哀牢山救援,因为这次搜救的道路非常艰难,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队员也会发生摔倒、罗盘方向受到干扰等情况,所以队员都是从云南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中,挑选出搜索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强的成员,组成8人一队展开搜救任务。
重装的意思是吃穿住行的装备全套。因为重装穿越基本上没有后援,所以吃穿住行的装备全要背在身上保障自己。这次重装突击队按照五天的给养定位,配备有帐篷、睡袋、GPS卫星电话、做饭的反应堆、燃料气罐、五天的食物、防寒保暖的衣物等。
↑11月21日,救援组在哀牢山中搜寻失联人员。图据镇沅县委宣传部
红星新闻:重装突击队进入哀牢山救援的情况如何?
胡文琨:在昨晚(23日)九点五十分,遇难者的遗体被护送下山送至镇沅县。这次搜救任务中,重装队扮演的角色是远距离搜索队,搜救选择的道路与遇难者被发现的地方相隔一条山脊。因为当时通过总部对现场的分析判断,认为这个方向比较重要,考虑到各种机会都不要放弃,所以重装队就沿着这条山路往下搜索,大方向没有错,只隔了一个山沟。
事故原因疑为迷路+失温 未打开RTK或因未意识到危险
红星新闻:根据遇难者被发现的现场,您认为意外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胡文琨:通过对他们遗物的判断,当时食物和汽油都还有剩余,所以根据我个人的分析,我认为主要是受当地的磁场干扰造成迷路,在遇难者自身没有认知到危险的状况下,发生了失温意外。在外面的搜救过程中,电子罗盘和机械罗盘都有受到磁场干扰而紊乱。我们都是通过画图重新确定位置。
而14-16号三天大雨,山上一下雨就起雾,容易迷失方向。所以当时四名调查员受大雾和罗盘指向的影响,没有寻找到工作点的正确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他们还在工作的状态,没有意识到发生危险,而失温的发展又很快,所以在很短时间里,发生失温意外。
因为意外发生得比较突然,遇难者没有表现得不好的状况,而是呈现失温者微笑的面部表情。四名遇难者相隔不远,有两个人并排躺在一起,一个人顺着一个方向,另外一个人跟他们间隔10米左右。只有户外失温这种情况才会很快地把人的生命带走。
红星新闻:遇难者都配备了RTK装备(实时差分定位)帮助定位,但他们并没有按下该装备,您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胡文琨:没有按下定位装置可能正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危险和问题。我们指挥部在测量该地的磁场时发现,救援地的磁场是四川黑竹沟磁力强度的两倍。所以在事故发生前,四名调查员可能还在寻找工作点样地,他们个人认为还没有产生危险,所以没有打开装备发出求救信号。
遇难者野外生存经验丰富,救援难度巨大
红星新闻:您在看到救援现场和遇难者的照片后,您对四名遇难者有什么判断吗?
胡文琨:四位遇难者一位是干部,三位是战士。他们以前都是中国人民武警黄金部队的战士,最大的32岁,最小的是25岁。我们在这次任务中和他们的战友一起搜救,战友告诉我们,他们的能力非常强。他们主要负责林地调查、地质调查、冶金矿产等工作,至少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在野外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野外生存经验。
他们作为户外调查的地质队员,户外生存能力比我们普通户外爱好者强大得多,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比我们有些户外专家都要强大。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没有带那么多装备的原因,因为他们野外生存经验很丰富,就像猎人一样。
消防、武警、当地村民等组成搜救小组,在哀牢山中搜寻失联人员。图据镇沅县融媒体中心
他们能认识云南山地95%以上的可以吃的东西,可以就地取材寻找食物和水源。说个小技巧,他们可以用冷水把袋装的方便面煮熟,所以他们不会带很多东西上山。刚好哀牢山在14-16号连下三天的大雨,大雨就会有雾,有雾就会容易产生意外,而这次失温就是个意外。
红星新闻:在您从事的10多次救援行动中,您认为此次救援的难度如何?
胡文琨:哀牢山的地质地形格外复杂一些,这一次测了他们的磁场,发现是四川黑竹沟磁力强度的两倍。我们户外运动协会成立有六七年了,组织了包括山地、洞穴等多次救援行动。今年哈巴雪山就有三次,苍山有两次,洞穴有一次,但从来没有遇见过比这次大的任务。
这次救援行动在中国来说都是最大的了,它的救援难度应该是排在第一。它和其它的救援不一样,比如梅里雪山救援、泰国的洞穴救援和珠峰的雪崩,因为他们的位置比较明确,上山的道路比较简单,指向性非常明确,所以救援很容易开展。
但这一次是在几十平方公里进行大范围搜救,再加上遇难者没有信号、没有报警、没有定位,没有各种信息资源,救援全靠大海捞针。所以这次救援在世界山地救援史上,其难度都算大的。
来源:红星新闻
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4名队员在云南哀牢山失联遇难,牵动各方关注。11月24日零时左右,4名失联人员遗体已运送至镇沅县殡仪馆。有救援人士向南都记者介绍,遗体被找到时呈现出失温特征。针对人员装备问题,24日,该中心党委书记范忠禹回应南都记者表示,中心给所有野外工作人员配备防水防雨保暖衣裤鞋,此前引发关注的一次性塑料雨衣,用途主要是防护粘性草籽。
南都此前报道,11月15日,云南省镇沅县政府接到报告: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4名队员,于11月13日进入镇沅县者东镇樟盆村哀牢山后失联。失联地位于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形陡峭、树木茂密、沟壑纵横,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地理环境十分复杂,加之连日阴雨大雾,给搜救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此番搜救规模浩大。据央视报道,普洱和玉溪两地协同合作,从两头向中间合围搜救,玉溪前方指挥部也不断前移,并在救援中加大无人机、直升机的喊话频次。搜救投入专业救援人员和当地干部群众8000余人次、车辆150余辆、卫星电话100余部、无人机50余架、直升机10架次及相关物资、技术装备。搜救人员需要从海拔1700多米的山脚出发,翻越海拔2800多米的多座高山。
11月20日,搜救人员在失联人员简易宿营窝棚的下游发现了他们的雨衣。附近同时发现了排泄物。
11月21日18时33分,搜救指挥部接到搜救人员报告,在哀牢山玉溪市新平县水塘镇,调查样地东南方向直线距离1.85公里处发现3名失联人员,已无生命体征。11月22日8时32分,发现第4名失联人员,已无生命体征。
24日零时左右,4名失联人员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运送至镇沅县殡仪馆。整个转运过程长达40小时。
参与搜救行动的岳麓蓝天救援队队长谭章此前向南都记者介绍,“失踪人员的户外生存能力还是非常强大的”,痕迹表明,他们曾经顺着河流、溪流往下游走,用油漆在石板上面留下标志,应该是希望沿着水道找到村庄。被发现时,其中一名遇难人员衣物掀起,呈现典型的失温症状。搜救队伍认为,4人的遗体分隔两处,有可能是中途决定由一名队员外出求救,剩下三人原地保存体力。
而据媒体披露,4名失联人员携带的食物包括:2包蛋黄派、4罐八宝粥、1包巧克力、1包瓜子、4包鸡翅、4瓶饮料;香烟若干。
衣服包括:张金榜(黄色冲锋衣+保暖内衣),杨敏、张瑜(迷彩服+保暖内衣),刘宇(羽绒服+配发的冲锋衣)
作业工具包括:每人一台RTK,森林罗盘,2把工兵铲,3把砍刀,油漆,排笔,树牌,卷尺,皮尺,钉子,一次性雨衣,1个2万毫安充电宝,1矿泉水瓶汽油。
上述信息引发关注后,公众热议失联人员的装备是否妥帖齐全。11月24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党委书记范忠禹回应南都记者提问表示,“我们给野外所有人员配备探路者防水防雨保暖衣裤鞋。妄自揣测一次性雨衣就更荒唐了,那是工作人员在山上作业时视具体情况用来防护粘性草籽的。”
目前,4名失联人员的遇难原因正在深入调查中。
来源:南方都市报
为知友们补充更多信息:
四人殒命哀牢山,为何进山时穿着“一次性雨衣”?
新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消息,最近两天,“哀牢山”这三个字一直占据热搜位置,引发网友关注。
在失联整整8天后,4名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工作人员全部找到,但都不幸遇难。四个年轻的生命,把心脏跳动的最后时刻留给了雨雾迷离、野兽出没的哀牢山,那个左手写字的张金榜再也没机会提笔写出漂亮的字迹了。
11月13日,这4名工作人员徒步进入云南哀牢山内部,开展野外作业时失联。他们中,最大的32岁,最小的25岁,都曾当过兵,具备野外作业经验和一定野外生存能力。
在为4名遇难人员扼腕叹息的同时,笔者梳理了整个事件,提出几点疑问:为何专业人员也会失联?进山人员的装备配发是否合乎标准?为什么哀牢山的搜救难度这么大,需要投入8000余人次和10架次直升机?
目前,救援队伍正在开展失联人员遗体的转移工作,事件原因仍在调查当中。
失温或是罪魁祸首?
据搜救队员描述,4名遇难者被发现时,衣冠较为完整,没有被野兽侵害的迹象,初步判断遇难原因最大可能是失温。
失联人员所在哀牢山正值入冬天气,昼夜温差较大,白天能达到二十度左右,到了晚上则降到七八度,山区树木高大茂密,加之近期连日降雨,林中有雾,能见度极低。而0-10℃是失温的高发温度区间。
初期会觉得很冷,手脚不自主抖动,中期会出现意识不清,后期可能造成昏迷、心脏骤停。一般在低温下,正常成年人超过两个小时就有可能出现失温症状。
如此低温的环境下,再来看,工作人员携带了哪些装备。据现场救援人员透露,4名失联人员携带的食物不够4人吃一天。具体包括:2包蛋黄派、4罐八宝粥、1包巧克力、1包瓜子、4包鸡翅、4瓶饮料;香烟若干。
衣服包括:张金榜(黄色冲锋衣+保暖内衣),杨敏、张瑜(迷彩服+保暖内衣),刘宇(羽绒服+配发的冲锋衣)。而这些基本的御寒装备,御寒的是够用了,但放在险恶的哀牢山,似乎无法撑过一个夜晚。更离谱的是,救援人员分别在宿营地和下游两条小溪的交汇处发现了粉色雨衣碎片。
经过比对,确认这些雨衣就是由失联人员携带的物资。
笔者在淘宝上搜索了同款雨衣批发价,0.4元/件。你没看错,就是这件粉色雨衣,与游乐场玩激流勇进的一次性雨衣一样,被发给队员们带上山去遮风挡雨,给队员们提供生命保障。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顾伯健告诉《新民周刊》,这种一次性雨衣野外根本没法使用,树枝轻轻一刮就烂掉了。
难道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经费紧张,置办不起专业的防寒装备?资料显示,2020年9月2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接受转业的武警官兵就成了这家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2021年4月,发布的一则车辆租赁服务中标公告显示,因工作需要,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需租赁四驱高性能越野车用于野外任务使用,租赁车辆不少于20辆,年度预算人民币406万元。
一个一年用400万元预算来租车的单位,为何连基本的专业装备都无法提供?
为何专业人员也会失联?
既然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为何也会迷路和失联?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副站长杨效东教授说,进入哀牢山上的密林,和你在电影《侏罗纪公园》看到一样的。人一旦进到林子里,明明外面的阳光很好,但密林深处光线不好,尤其雨天,特别不容易看清路,很快就会迷失方向。
恰恰,遇难人员的失联位置属于哀牢山地形地貌最为复杂的区域,山壁坡度较大、多悬崖峭壁,就算是巡护人员,在平时走得少的地方也可能出现短时间的迷路现象。遇难人员当时处在高山密林的环境中,一旦迷路,很难再找到原来的路了。
杨效东教授说,即便长久驻扎在哀牢山,但每次上山都非常小心,要防着黑暗中的树枝、溪流深沟的拦阻。还要小心地质塌方和滑坡,出发前都会做好方案,请山民或护林员来做向导。
一名护林员还提到,哀牢山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随着管理逐渐规范、完善,进入保护区需获得准许,“游客是不允许进入的,专业人员也需要护林员陪护”。
多位樟盆村村民也提到,近些年他们很少有人进入哀牢山。有村民提到,一二十年前,当地村民曾上山采药,“但到的地方也都是边缘地带,而且都是跟着长辈走原来人留下的路”。
杨效东说,每次出去,大家都要携带对讲机来确保安全。但也不是所有先进的救援设备都可以在哀牢山被用上。当时4名遇难人员每人携带了一台RTK。
RTK是一种能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失联的4人各有一台RTK设备。按计划,他们应该在11月14日打开RTK设备。只要按下设备按钮,救援人员就能根据卫星系统传回的数据找到4人所在的位置。
但从11月14日至21日11时,失联4人从未打开过RTK设备,因此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无法据其定位。
不过,有从事地质工作的人士表示,原始森林中如果失去通信信号,即便打开,后方人员也收不到信息。而即便是早早地把RTK设备打开,当救援队的无人机在这里飞行时,也会因为某些地方信号太弱而失去联系。
参与救援的张先生也给出了同样的说法。在搜救过程中,他的手机信号时断时续,经常收不到消息。“主要是雨后雾很大,能见度低,容易找不准方向;而且下了雨温度太低,他们身体上可能也受不了。”张先生分析。
搜救难度为什么大?
据了解,整个搜救行动,云南以普洱市为主,玉溪市、楚雄州协同展开,截至目前,投入专业救援人员和当地干部群众8000余人次、车辆150余辆、卫星电话100余部、无人机50余架、直升机10架次及相关物资、技术装备全力开展搜救。
为什么一次救援要持续8天,先后投入8000余人?这与哀牢山本身的地貌相关。
哀牢山位于云南中部,是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的分界线,也是全国最大的原始常绿阔叶林区,最高海拔3156米。失联人员位处的区域是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此前,搜救工作存在三方面主要困难:
首先,哀牢山在镇沅境内面积达13.5万亩,此次人员失联的区域,地处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属原始森林无人区,山陡林密、遍布山崖和沟壑,地形极其复杂。
其次,正值入冬天气,昼夜温差较大,白天能达到20度左右,到了晚上则降到七八度,山区树木高大茂密,加之近期连日降雨,林中有雾,能见度极低。
最后,搜救路线距离较远,从山脚前往搜索区域需要爬山约4个小时,随着搜索范围不断扩大,山中无路,行进困难,不具备夜间搜索的条件,队员往返宿地耗时较长。
11月22日,遇难者张金榜曾经的战友李先生讲述,他和张金榜是2015年武警黄金部队新兵连的战友,“一起入的伍,当时在新兵连,我们一起训练、聊天,他平时非常踏实,训练也很认真,我记得他是左手写字,字迹非常漂亮”。
后来,他们各自退伍转业,分别被分到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的下属单位,“他是昆明单位,我是成都单位。”李先生表示,他们的工作项目大致相同,都是日常进行森林蓄积量调查。
事发后,中国地质调查局官方网站切换成黑白色,并发布公告,对因公殉职的4名野外地质调查人员,致以最沉痛哀悼。
来源:新民周刊
辽东的问题是在万历的手上直接爆发的,但是万历却没有在自己去世前解决。最终辽东就变成了大明的一个伤口,让大明不断失血。
如果能够遇到嘉靖那种皇帝还好,偏偏遇到了崇祯帝。刚愎自用,还有点儿死脑筋。本来只是伤口出血硬生生被搞成了大动脉出血。
所以啊,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因为你还真不知道你的后人是什么货色。
我努力工作,年收入突破百万。我楼下小卖部老板眼红了。
他说他每天7点开店,晚上10点关店,工作时间比我长,收入却比我低,这不公平。为此,他甚至发展出了一套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要求将卖给我的可乐从一瓶2块钱涨到100块钱。
他说之前他受太多委屈了,等他觉得委屈弥补回来了,他会把价钱降到一瓶4块钱的。但想像原来一样2块钱一瓶那是永远不可能的。
我默默想了一下,走多一百米,用2块钱在另一家店买了一瓶可乐。
这件事被小卖部老板知道了,他生气了,他跑去骂另一家小卖部老板,骂他不尊重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并且在我家楼下贴大字报隐晦地骂我。
你说我为啥讨厌他?
我不只讨厌他,我甚至想报警呢。可惜警察说这事他们管不了。
……
这件事还有后续。
后来,小卖部老板人权组织找到了我,跟我说我楼下的小卖部老板的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不是正宗的,他们才是正宗的。
我说,那你们的是怎么样的?
他们说,我们卖3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