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参战国的师编制? 第1页

  

user avatar   Ekisama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说德国人的(因为我只看了德军)。德皇陆军在一战的编制只有过一次大规模变化,其主因在于他面临的战局,可以说,在1914年9月-1918年3月这段时间,每半年或一年德军步兵师都会在不断缩减自己人员编制的同时获得大量的玩具(大炮、迫击炮和机枪)。

1914年8月战争爆发时,德军一个普通步兵师下辖两个步兵旅,四个步兵团,12个营,48个连,每个连3挺MG-08机枪,除此外还有一个机枪连(6挺)。除此外下辖一个骑兵团,但这个编制经常会因为被拿去集中到集团军属骑兵指挥部常常只有一个营甚至1-2个连的兵力。最后就是师属炮兵旅,下辖两个炮兵团,4个炮兵营,12个炮兵连,共12门105毫米榴弹炮(1895/1905式)和54门77毫米轻野战炮(1896式)。

1915年初,为了应对逐渐转向防御的战局,德军高层向每个步兵团下发了六挺机枪,成立了第二个机枪连。

1916年中旬,每个步兵团又得到了6挺机枪,这使得团属机枪连达到了3个,其中一个连被拆散平均分配给每个步兵营,使得每个步兵营可用机枪达到14-16挺。

到1916年底,机枪与步兵的比例从1:12增加到1:4。到战争的最后一年当人力短缺迫使每个步兵营不得不解散一个步兵连时,这一比例还会继续变化。在某些得到特殊关照的师里,机枪连与步兵连的比例甚至超过了1:2,这在1915-1917年西线以外的德军大搞重锤破袭的时代(在某一地段集中4-6个精锐师旅,再予以大量的机枪火炮加强进行大规模破袭战,典型的如马肯森1915年于加利西亚的攻势和贝洛1917年于卡波雷托的攻势)是很常见的现象。

迫击炮数量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上升,1915年2月,德军每个步兵连得到了6门轻型迫击炮。到那年年底,每个师又分配到一个迫击炮连,包括四门中型(170mm)和六门轻型迫击炮(75.8mm和91mm)。在1916年期间,每个连的轻型迫击炮的数量增加到12门,等到1918年编制缩减后每个步兵连得到了更多的迫击炮。

在1917年,德军师编制开始了大变革,主要内容在于从每个师砍掉了一个步兵团和一个炮兵营,同时每个团下辖的营从三个被缩编为两个,每个师在缩减人员编制时的同时少了18-24门77炮。然而77炮的损失却得到了重型火炮弥补:每个师得到了一个装备着6门的150mm重榴弹炮连(1902式)和一个装备着两门210mm臼炮(1910式)的重迫击炮连。同时,师直属突击连也建立了起来,这个1917年德军编制大部脱胎于凡尔登式步兵师编制。

除此之外,每个步兵连的满编兵力从240人减少到180人,到了17年下半年,德军每个营下边的连队又从四个被缩减为三个,但与此同时德军步兵连的火力却得到了大量轻机枪的强化。有意思的是,尽管德国是最早看到重机枪潜力的国家,但她却是一战中最后一批向步兵发放轻机枪的主要交战国(这就很迷),所以我们经常在电影里看到英国人拿着刘易斯机枪或法国人提着乔查沙轻机枪扫射拿着毛瑟步枪冲锋的德国兵,直到1916年中旬,德军高层为了加强凡尔登地区的步兵火力才开始向步兵单位发放轻机枪,这就使得德军很多基层部队都在使用缴获的轻机枪作战,很多德国人都对英国人手上的刘易斯机枪赞不绝口。

第一次有系统地组建使用缴获的轻机枪的部队是“火枪兵营”。每个火枪兵营有三个连,每个连分成10个四人小队。他们大都在使用从俄国缴获的丹麦造马德森轻机枪和刘易斯轻机枪,由于火力强悍,火枪兵营大部分用于作为“消防队”,不过在1918年4月之前,在德国军工部门大规模生产1915型(MG-15)伯格曼轻机枪后,这些火枪兵营也慢慢地消失了。


user avatar   sen-lin-mu-42-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大佬写了德军一战步兵师的编制,那我就写写一战英军步兵师的编制

在开战时英军一个师的官方编制表如下:

师(英军一战时步兵师就叫xxth Division,名字内没有包含Infantry)

-师部(15O,67OR,O代表军官;OR代表士兵和士官)

-步兵旅x3,每旅各含

--旅部(4O,23OR)

--步兵营x4,每营各含

--- 营部、步枪连x4(通常是A-D连,有时会是W-Z连,每连四个排)和机枪小分队(两挺机枪)(共计30O,997OR)

-师属皇家野战炮兵部(4O,18OR)

--野战炮兵旅x4,皇家野战炮兵,其中三旅下含

---18磅野战炮连x3,每连各有6门(共计23O,772OR)

其中一旅下含

---4.5英寸榴弹炮连x3,每连各有6门(共计22O,733OR)

--重炮兵连及弹药纵队,皇家驻防炮兵,4门60磅重炮(6O,192OR)

--师属弹药运输队(15O,533OR)

-师属皇家工兵部(3O,10OR)

--野战连x2,皇家工兵(共计12O,422OR)

--信号连,皇家工兵(5O,157OR)

师直属队有

-骑兵侦察中队(6O,153OR)

-野战急救所x3,皇家陆军医疗军团(共计30O,672OR)

-师属运输队;有4个连,其中第一连为师部直属(26O,402OR)

整师共计585O,17488OR

相比其他国家军队大刀阔斧地由方块师整编为三角师,英军在整场战争中几乎没有怎么动过步兵师编制。主要是因为英军在过去的20年已经就多次海外作战的经验整改了多次,从抛弃团这一级别到较为弹性的旅直辖营编制;再加上英军正规军主要用于海外驻军防守殖民地较多,英军高层偏向于抛弃欧洲大陆常用的营团旅师编制,转而编成较小型但益于调动的营旅师编制

主要变动如下:

  • 步兵营像其他国家一样变动很大,在开战时英军步兵营除了两挺机枪外其他全部都是步枪手。而到了战争快结束时,英军步兵营中有36挺陆易斯轻机枪(除每排两挺外,另有四挺直属营部)在索姆河战役后,英军重新整改步兵排编制,新的编制下步兵排分为排部、步枪分队、枪榴弹分队、轻机枪分队和手雷“轰炸”分队,排中全员官兵都要学会使用陆易斯轻机枪和投掷手雷加枪榴弹。营中担架手也逐步从16人增加到32人
  • 炮兵旅在15年改为4连每连各4门炮,17年改为4连每连各6门炮。通常战争快结束时大部分步兵师只有两个炮兵旅
  • 1915年末在机枪军团成立时,各旅步兵营机枪小分队抽出,合併后扩编到机枪连(16挺机枪)后编入相应的步兵旅中。1918年初这个机枪连再度从旅中抽出整编为机枪营(4个连,每连16挺)后改归师属
  • 在编入机枪连的同时也编入了轻迫击炮连(8门炮)
  • 1915年1月时增编多1工兵连
  • 1918年初各旅步兵营从4营减少为3营
  • 骑兵中队和重炮连移出固定编制
  • 加入机动兽医站和师属劳工连(负责勤杂工作)

在战争一开始时英军正规军有6个步兵师,乡土军有14个一线师。当战争爆发后,正规军通过用整编从海外召回的正规军部队再编多了5个步兵师,外加在法国编成的禁卫师。乡土军也组建了多14个二线师,而战争部长的“新军计划”又另外组建了多36只步兵师。皇家海军也组建了一只短命的步兵师(第63皇家海军师)

其他英联邦国家的师和英国本土军的在战斗部队编制上大同小异,无非其他国家如印度,并没有像1918年英军因人力危机时那样在旅中削减一个步兵营。而一些国家也有额外编入部队,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有额外编入一个“先遣”营(其实就是用于非战斗时建造和杂务的工兵,这种部队英军也有但却不是师固定编制的一部分),又或是有保留到师属侦查单位或是编入一些无关痛痒的勤务单位


忘了骑兵师,1914年开战时的骑兵师编制如下:

骑兵师(Cavalry Division)

-师部(15O,81OR)

-骑兵旅x4,每旅各含

--旅部(4O,23OR)

--骑兵团x4,每团各含(说是团,但英军和这个时间的欧洲军队骑兵团都只是营级规模,因为团直辖各骑兵中队,略过大队一级)

--- 团部、骑兵中队x3和机枪小分队(两挺机枪)(共计26O,523OR)

---信号小队,皇家工兵(1O,23OR)

【若该旅从师中抽出作为军或集团军一级的直辖队的话,则会额外加编:

---皇家骑炮兵连及弹药纵队(6门13磅野战炮,9O,330OR)

---野战小队,皇家工兵(3O,74OR)

---信号小队,皇家工兵(1O,42OR)

---骑兵野战急救所,皇家陆军医疗军团(6O,118OR)

此外旅部还会多编入1O,6OR】

-师属皇家骑炮兵部(3O,17OR)

--骑炮兵旅x2,皇家骑炮兵,每旅各含

---13磅野战炮连x2,每连各有6门(共计19O,662OR)

师直属队有

-野战中队,皇家工兵(7O,184OR)

-信号中队,皇家工兵(8O,198OR)

-骑兵野战急救所x4,皇家陆军医疗军团(共计24O,472OR)

-师属运输部(2O,22OR)

-机动兽医站(在法国编成并调入)

整师共计439O,8830OR

整场战争骑兵师倒是没怎么改过编制。。。


user avatar   ai-si-ji-mo-ren-19-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开心说了帝德的,我介绍一下奥匈帝国陆军师在开战时的编制问题。这里必须先提一句,和平编制和战时编制是不一样的,下面所有数据都是战争爆发时动员后的编制。

奥匈陆军全称为“奥匈地面武装力量”,从行政管理上看共有三支军种。其中担任一线主力的为共有陆军(Heer),在1914年开战时共有33个步兵师(Infanterietruppendivision,简称“ITD”);其次是在1912年后就算进“准一线”的帝国王家地方防卫军(简称“奥地利防卫军”,Landwehr)和匈牙利王家防卫军(Honvéd),前者由内莱塔尼亚兵源组成,共8个步兵师(LITD);后者则是匈牙利王国的部队,也是8个步兵师(HITD)。

标准的共有陆军师每师下辖两个旅,每旅下辖两个团,每团有四个营,全师也就是16个营。单个步兵营满编1000名军官与士兵,每营会分配到一个机枪分遣队(MGA),两挺机枪。使得全师步兵数量为1.6万人、骑兵360人(两个中队)、炮兵约1372人(七个炮兵连,平均数),再算上师旅团级军官和管理弹药和补给车队的一个补充干部营,一个标准的ITD有1.8万人。(后面会提到非标准的ITD)

另根据Hell in the Trenches的说法,ITD有18000名士兵和士官、450名军官。

奥地利防卫军和匈牙利防卫军的师相比较共有陆军师有点些缩水,它们的每个团都只辖三个步兵营,全师为12个营,机枪分配情况不固定。全师步兵数量为1.2万人、骑兵360人(两个中队)、炮兵约为1568人(七~九个炮兵连,平均数),全师兵力超过1.4万人,和英国人那张图比较接近。

ITD下辖的团有共有陆军步兵团(IR)——总共有102个、4个奥皇猎兵团(KJR)、32个野战猎兵营(FJB)、4个波黑步兵团(HB IR)和1个波黑野战猎兵团;奥地利与匈牙利防卫军也有自己的步兵团,不会出现三个军种间兵种混用的情况。

接下来说师属火炮的编制,这比步兵复杂一点,我先上一个之前做的火炮数量表:

ITD的师属炮兵旅有24门8cm野战炮、6门9cm野战炮和12门10cm的榴弹炮,总共42门,主要参战国中只比法国师属火炮多一点。编制上,ITD炮兵旅下辖一个共有陆军野战炮兵团(FKR)和一个共有陆军野战榴弹炮兵团(FHR)中的一个营(Division)。FKR下面有两个炮兵营(FKD),其中一个营有三个连,另一个营为两个连,总共五个连*,奥匈采用六炮连制,所以一个标准的FKR有30门炮 (当然也有非标准)。FKR隔壁的FHR只有两个连,12门榴弹炮。(因为一个FHR要供给两个ITD用)

*实际上,在1913年之前FKR只有四个连24门炮,奥匈为应对俄国威胁紧急组建了“第五炮兵连”,但直到开战还有8个FKR仍只有四个连,其背后原因究竟是.........

LITD的师属炮兵旅可以看做ITD的数量增强、质量劣化版,有12门~16门8cm野战炮、18门~24门9cm野战炮和12门10cm的榴弹炮,总数48门*。编制上,LITD炮兵旅有一个隶属共有陆军的FKR,既上述的只有四个连的那8个FKR们。与此同时,LITD炮兵旅还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奥地利防卫军野战炮兵营(LFKD),这个营有两个连,共12门野战炮。最后再加上一个奥地利防卫军榴弹炮兵营(LFHD)的2个10cm榴弹炮兵连,组成了师属炮兵。

*至于为什么准一线部队的火炮数量会比一线多这个问题,是因为上述的那8个仍只有四个连的FKR把他们的第五连分出去组建LFKD了。(不然LFKD只有一个连,实在不好看)

HITD的师属炮兵历程可以说是非常艰辛。在1913年以前,匈牙利人没有自己的野战炮兵团,所有他们的师的炮兵都是找共有陆军“借”来的。维也纳战争部只拨了4.5个FKR给8个HITD用,这造成HITD的火炮数量既少也非常不均衡。

这个问题直到1913年开始组建匈牙利王家防卫军野战炮兵团(HFKR)时才得到缓解。布达佩斯总算在战争打响前四个月花吃奶的力气组建起来了8个HFKR——其中1个五连、5个四连、3个三连,每师各分配一个,至于从维也纳借来的FKR就不还回去了,导致某些HITD的火炮数量高达54门,有的才42门。同时匈牙利仍然没来得及组建自己的榴弹炮兵营。

总之,不管奥匈师属野战炮兵的编制如何繁杂,1912年担任战争部长的奥芬贝格就强制下令每个奥匈帝国的步兵师——无论是哪个军种,都必须装备七个炮兵连,也就是42门炮。

说完理论编制,举个例子谈下实际情况。

共有陆军最有名的第8步兵师(8.ITD),是一个兵源主要来自蒂罗尔的阿尔卑斯师。该师曾经的一位师长是康拉德.冯.赫岑多夫,在他的带领下第8师官兵于1905年度军事演习上的表现非常出众,师长康拉德得到费迪南大公的青睐,之后当上总参谋长。同时,康拉德手下的两个旅长——维多克.丹克尔和赫尔曼.克费斯,都是日后加利西亚战役中的集团军级司令。

该师在1914年8月属于第三集团军第十四军,战斗序列如下:

第8步兵师

⊙第16步兵旅
♢第1、第13、第14、第16和第18野战猎兵营
⊙第96步兵旅
♢奥皇猎兵第3、第4团(各3营)
⊙第121步兵旅
♢奥皇猎兵第1团(3营)、第27野战猎兵营
师属骑兵=奥地利防卫军第6乌兰骑兵团第3、第4中队
第8野战炮兵旅=FKR.42 (5连)、FHR.14一营(2连)

可以看出,这个师,一个步兵团/步兵营都没有。猎兵作为一种轻步兵单位,比线列步兵更加灵活,枪法也更好,在1864年和1866年的战争中通常每个步兵旅会配置一个野战猎兵营作为先锋部队,但到1914年猎兵和步兵已几乎无区别。至于上述的“奥皇猎兵”,既著名的“Kaiserjäger”,也称蒂罗尔步枪兵,由德意志人和意大利人组成的精锐山地部队,共四个团,第8师就占了三个(不过各只来了三个营)。也正因此,第8师在1916年12月改名为“奥皇猎兵师” (Kaiserjägerdivision)。

第8师是也为数不多有三个旅的师,它的姐妹师——来自上奥地利同属第十四军被誉为“雪绒花”的第3步兵师(Edelweiß Division),也只有两个旅。但如果计算营的数量,第8师只有15个营而非常规ITD的16个营;第3师虽然是两旅,但也是15个营(11个步兵营+4个奥皇猎兵营),因此第8师只是编制复杂了而已。

再来看另一个例子:匈牙利王家防卫军第42步兵师(42.HITD),隶属于巴尔干方面第五集团军第十三军,奥匈在第一次入侵塞尔维亚(Cer山战役)中的主力,然后被塞军橄榄了。瓦夫罗带师在《哈布斯堡灭亡》中将该师的遭遇描述的十分狼狈。

第42匈牙利王家防卫师

⊙第83匈牙利防卫步兵旅
♢第25、第26匈牙利防卫步兵团(各3营)
⊙第84匈牙利防卫步兵旅
♢第27、第28匈牙利防卫步兵团(各3营)
师属骑兵=匈牙利防卫军第10骠骑兵团第3、第4中队
▼第42野战炮兵旅= FKR.37 (4连)、HFKR.6 (4连)

从编制上看,这是一个非常标准的奥匈步兵师。深入查一下,就会发现这四个匈牙利防卫步兵团,几乎全由塞族、克族等南斯拉夫民族组成,是属于外莱塔尼亚的非马扎尔部队。

最后,除了上述的ITD、LITD和HITD,奥匈陆军在开战时其实还有一种步兵师,是由地方突击队(Landstrum)拼凑出来的,隶属于奥匈左翼屏护部队“库默尔集群”的第95地方突击师(95.LstID)与同一集群的第106地方突击师(106.LstID),两师编制一样,每师下辖两个地方突击旅,第一旅有4个团,第二旅2个团。每个团都2个机枪分遣队。师属炮兵为山地炮兵团(GAR)的两个榴弹炮兵连和FKR的四个连。

奥匈陆军的步兵师就写到这里了,骑兵师之后看有时间就更新。至于1915年后奥匈师和师属火炮的更新衍变我也不是很清楚,但就1914年来说是兵力越来越少,编制没有什么改动。

当哈布斯堡陆军在1914年9月10日打出加利西亚战役最后一次进攻时,第三集团军司令部统计其麾下的步兵连普遍减员一半,有许多只剩50~60人,而17天前这些连还是满编的250人。

上文提到的第8步兵师和第3“雪绒花”步兵师以及第44地方防卫师所组成的第十四军,是哈布斯堡君主国最能拿得出手的部队,在与俄军激战两周后,全军只剩下一万人还能站着回到桑河南岸。在一线作战的奥军步兵团,经过21天的战斗,士兵普遍损失了60%,军官70%。即便是经过补员的步兵师,其兵力也不过刚开战时的一半。

加利西亚战役后,维也纳战争部下令每个步兵团都将得到两个行进营(Marsch Bataillon)的补充,而当时的共有陆军步兵团已有两至三个行进营了。到1914年终之际,最初那批与俄军在八月交火的90万奥匈军人,只剩下4.5万名步兵还在一线作战。那时共有陆军、奥地利和匈牙利的地方防卫军,三个军种加起来在东线的兵力只剩下30.3万人,其余69万全都由行进部队、地方突击队和补充预备役组成。每个步兵师平均不到6000名步兵,满编人数的三分之一,相当于一个半团。

1914年12月31日东线45个奥匈步兵师/师级单位和两个归AOK指挥的德国预备师的兵力表。其中第一集团军8个步兵师平均7971人;第二集团军6个步兵师平均6004人;第三集团军10个步兵师平均3756人;第四集团军17个步兵师/师级单位平均5138人;第七集团军6个步兵师平均6670人。图源:ÖULK


user avatar   wu-hao-1-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政府军出征西伯利亚出动的是以第9师第33团为基干的一个支队,第9师是由原先陆军第5混成旅升格而来,辖单位如下:

第33团

第34团

第35团

第36团

骑兵第9团

炮兵第9团

但是由于第9师是混成旅升格而来,考虑到第33、34团即将外调不同地方执行任务,没有必要再多设一层机构,并没有设立旅部,所以并不算常规编制

在民国早期,一般地说陆军师的标配如下:每师辖步兵2旅,骑兵、炮兵各1团,工程、辎重兵各1营,电信1连,气球1连,军乐1队;每步兵旅辖2团,每步兵团辖3营和1个机关枪连,每营辖4连;骑兵团原先辖3营,每营辖4连,后改分甲乙两种,甲种由4连编成,乙种由3连编成(实际情况中只有后期建立的部分部队采用了团辖连的新编制),视驻地之情形规定之;炮兵团辖3营,每营辖3连;工兵营、辎重营均辖3连。根据这种编制,每师规模在12000人左右,每个步兵旅在4000人左右。在命名规则方面,步兵、骑兵和炮兵,团以上按全国排序;工程兵、辎重兵,营以上按全国排序

而作为第9师前身的第5混成旅,因没有法定编制的制约,混成旅的编成便各有不同。一般来说,混成旅下辖有步兵2个团(后期的奉军有3个团),骑兵1个连至1个营,炮兵1个连至1个营,工兵、辎重兵1个连,电信、气球等兵种也保留半个至1个连不等,几乎都是比按师小一号的规格编练。一个标准配置的混成旅一般在4000人左右。也有增加机关枪营(或连)的,有把工兵连、辎重连高配为工兵营、辎重营的,两个都占的,例如第5混成旅

第5混成旅

第1团

第2团

骑兵营

炮兵营

工兵营

辎重营

机关枪营




  

相关话题

  闪电战的基础是什么? 
  2019年2月,乌克兰内战俄罗斯支持的反政府武装是不是要输了? 
  如果二战期间艾森豪威尔想强行占有伊丽莎白二世,英国有能力反抗吗? 
  英国政权为什么能在长期保持理性? 
  为什么二战时期苏联没有仿制单兵火箭筒?是因为技术水平达不到吗? 
  日本官方为何不就二战罪行明确道歉? 
  二战时日本侵略中国时期,日本兵吃啥? 
  党卫军制服颜色问题? 
  二战德国人是不是傻?居然不打英国去打苏联,苏联不比英国难打多了?放着软柿子不捏去啃硬骨头? 
  关于诺门罕战役的争议最多的是关于战损比,那么双方到底是怎样的战损比? 

前一个讨论
00后女孩对cosplay、lo裙、Jk、汉服都不太感兴趣,她还可以混什么圈呢?
下一个讨论
114514是什么意思?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