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感觉明朝与国同休的勋贵比其他朝代多,只是错觉吗? 第1页

  

user avatar   shen-long-tian-l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错觉,明朝与国同休的勋贵数量,在享国久的历代大一统王朝中,确实是数一数二的多。

就我目前读过的史料来看,明朝与国同休的勋贵数量仅次于清朝,清朝是最多的。


大一统王朝的史书里好像只有《史记》、《汉书》、《明史》和《清史稿》修了功臣世表

史记、汉书皆表列侯,明史世表亦及功臣。清於封爵,皆仿古制;世及为礼,视汉特优......今并为表,最初封者,恒越十代,除爵既鲜,延世莫废,非汉列侯所敢望也。

唐宋似乎是降等袭爵为主,勋贵难以与国同休;只《新唐书》因为士族门荫,修了宰相世表

唐为国久,传世多,而诸臣亦各修其家法,务以门族相高
其材子贤孙不陨其世德,或父子相继居相位,或累数世而屡显,或终唐之世不绝。呜呼,其亦盛矣!

清朝史学家万斯同修了《历代史表》,用来补充历代史书的表,但是有学者说他的“唐功臣世表”等草率未就,再加上我手上没有《历代史表》这套书......

所以咱们拿西汉、清朝和明朝比一下吧:

肯定有所疏漏和混淆,特别是我手上没有《清史稿》也没找到电子版的诸臣封爵世表,欢迎评论区补充和指正,或者等我有功夫把《清史稿》的扫描图好好啃一遍......)


先数一下明朝,

只算撑到思宗朝的太祖-太宗(成祖)朝世袭勋贵,太宗朝以后始封的世袭勋贵就不算了(以下结果来自于《明史·功臣世表》,子爵、男爵后来被废除了,所以不数):

公爵5,

魏国公,定国公、成国公、英国公、黔国公;

侯爵11,

武定侯,泰宁侯、镇远侯、西宁侯、阳武侯、永康侯、安远侯、武安侯、丰城侯、宁阳侯、隆平侯;

伯爵14,

诚意伯,兴安伯、襄城伯、新宁伯、应城伯、忻城伯、平江伯、成山伯、安乡伯、遂安伯、彭城伯、广宁伯、武进伯、成安伯。

朱元璋是真的狠,太祖朝延续到明末的世袭勋贵只有一公两侯一伯(西平侯在太宗朝因功升为黔国公了)......不过跟着朱棣的就比较爽了。


再数一下西汉,

只算撑到哀帝朝的太祖(高帝)-太宗(文帝)朝世袭勋贵,也是太宗朝以后不算(结果来自于《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中宗(宣帝)“诏复家”的就不算了):

侯爵3,

平阳侯、酇侯,弓高侯。

没错,延续到西汉末的勋贵只有三家,其中太宗封的弓高侯还是投降的匈奴人......

不过一部分被除爵的勋贵子孙,被中宗“诏复家”免除赋役、赏赐钱财等:

故孝宣皇帝愍而录之,乃开庙臧,览旧籍,诏令有司求其子孙,咸出庸保之中,并受复除,或加以金帛,用章中兴之德。

明朝也是,很多勋贵被除爵后,子孙又被恢复了爵位。

例如常遇春之子郑国公常茂,子孙被孝宗封了世袭锦衣卫指挥使、世宗封了世袭怀远侯:

五世(常)复,弘治五年授世袭南京锦衣卫指挥使。八世怀远侯(常)玄振,嘉靖十一年四月辛卯继封怀远侯,禄千石,世袭;十四年领南京后(军都督)府。


最后数一下清朝,

只算撑到德宗(光绪)朝的太祖-世祖(顺治)朝世袭勋贵,世祖朝以后不算(结果来自于《清史稿·皇子世表》和《清史稿·诸臣封爵世表》):

亲王6,

(郑亲王)舒尔哈齐-济尔哈朗-巴尔堪、(礼亲王)代善-满达海、(睿亲王)多尔衮-多尔博、(豫亲王)多铎-多尼、(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

郡王2,

(克勤郡王)代善-岳讬/(顺承郡王)萨哈璘;

公爵8,

扬古利、图赖、赉塔、黄梧、和硕图、恩格德里、费英东、多尼库鲁格;

侯爵6,

伊尔德、马德功、张勇、田雄、巴世泰、李国翰;

伯爵8,

莽古尔代、舜保、明安、尼堪、石廷柱、王之鼎、车尔布、巴都礼;

子爵30,

多尔机达尔汉诺彦、祖泽润、张存仁、阿尔津、冷格里、顾尔布锡、敦拜、准塔、范文程、马光远、郭尔图彻臣、德参济旺、布尔哈都、胡有陛、阿山、根笃扎布、七复、达连、叟格都兰、古鲁格、觉善、多尔济、霸拜、马喇希、张大猷、霸奇兰、刘之源、希福、噶尔玛叶尔登、夏成德;

男爵,

略(估计得50+了)......

清朝宗室出身的开国功臣很多,其实有不少也与国同休了,但因为宗室爵位要降等袭爵而没被我算上:

例如穆尔哈齐-务必海-托克托慧有两支奉恩将军、褚英-杜度的有一支辅国公和几支将军等等,毕竟同姓宗室总体上比外姓勋贵待遇好,开枝散叶更多且更容易获得爵位。

此外,很多与国同休的蒙古勋贵(清朝有三套爵位,对应着宗室、外姓和蒙古)我也没数上......

PS:

西汉、明朝也有宗室出身的开国功臣,如荆王刘贾、楚王刘交、靖江王朱文正等。

之所以不如清朝那么多,是因为刘邦、朱元璋的家族没有努尔哈赤那么显赫,起兵争夺天下的时候诸子年龄太小,夺取天下太快没给子孙什么发挥的空间。


user avatar   ri-mu-cang-shan-yuan-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是的,因为明朝开国两次。


user avatar   xie-hong-c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问题是问人品

比较复杂,因为除了郭老私人感情,他朋友上下级对他评价都很好。

私人感情上你单看结果,确实不该借鉴

但你放在当时时代,滚滚历史长河,都是裹挟人前进的。郭老也逃离不了时代。他真的不爱第一个夫人,因为包办婚姻。没什么好说的,至于第一个夫人怎么怎么为郭家,那都是她自己的事,她做的好,后人会评价她好,她离开了,后人也没资格指责她。

第二个夫人,也是最多人怜悯的,郭安娜

确实是遗憾,因为郭老和她是相爱的。你看他们生了几个就知道了。而且处境那么困难。至于说什么婚内出轨,真的什么野史都有,要是有,都会有记录。目前来看,更为信服的是没有。

郭老有三段婚姻,五段感情史 。但没有婚内出轨过。发生三段感情都是有历史原因的。

为什么抛弃郭安娜,不是他故意。是必须这样做!郭老是回国抗战,代表中国对抗郭安娜一家的日本右翼势力。这时你带着右翼主要家族来中国抗战,你有多少信服度?你能保证你妻子儿女不会因为民众迁怒遭遇危险?

而且郭安娜也是右翼分子,她不过是因为对郭老的爱,才没表现那么严重。但她也是不支持郭老回国的。在中国,一个男子要为国报效是至高荣誉,此时一个人对此表示不支持,你会气愤吗?理智点,他妻子是大家族女儿,留在日本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虽然安娜父母不支持,但起码日本不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后来安娜遭到监禁,但也恢复日常生活。

至于后来遇到第三任夫人,我老师就说过,感情的事,没有对错 。真的情来了,你是躲不掉的。何况大家忽略了一点,当时抗战到什么程度?郭老作为对日宣传工作的高官,深知中日绝不两立,你死我活。你觉得和日本妻子相聚有可能?这不是多爱的问题,这还是民族气节的问题。

做大事者,不拘小节

很多情况,你是很难全的。难道普通人家庭不幸福吗?但那就是普通人的幸福,因为他们没有付出代价。所以为什么城外的想进去,城内的想出去了。

后来遇到第三位夫人,你觉得你是重新和第二位夫人和好?无论怎么做,郭老都是要被后人指责的。但当初他回国是写好遗书了,因此他活下来,是幸运的。安娜还能遇到郭老也是幸运的。很明显,十几年,是你你也是喜欢现任,对前任更多是抱歉和遗憾。

众人遗憾这感情,是因为安娜很棒,她移居大连,转为中国籍,为中国奉献一生,死后捐出全部遗产。子女为中国建设出力。但我们也没有一直说郭老没错啊,我们慰问她,选为政协委员。说明我们也是遗憾这感情的。

但再遗憾,也是别人的感情。倘若你你能让几位女子对你那么痴情,你此生也满足了。何况你还是单身狗,感情都没经历几年就讲对错。恕我直言,严他不律己

第三位夫人,那这。不太好评价。

这位夫人是自杀的,原因一方面是子女意外离世,原身体不好。精神状态不好。加上郭老先走了,和知道与姐姐的感情史。嗯,复杂。

但我对此表示怀疑,为何结婚这么多年,都不知道与她姐姐的感情史?真的在后面才知道的吗?这要考究。

总有人说是受不了自己是姐姐的替代品,原来先喜欢姐姐什么的。人家都结婚几十年了,那个年代什么风浪没见过,一根稻草就压垮了我们共产党员?很明显还有其他的事情嘛。

这个锅,郭老不能背,毕竟他是先结识于老的姐姐,也没结婚同居什么啊 只是相中。

后来和于老结婚,说明是爱这位夫人的。

因此,抛开郭老全部功绩来说

评价郭老应该说

是个感情史丰富的人,他多情,他对于感情事情处理不够圆滑。

他对几位为他付出一切的女人抱有愧疚,有遗憾。

结合他对感情的处理

他不是渣男,不是故意的,不是背叛家庭的人。第一位夫人,他不爱,但他知道她一直守寡在老家,后来特意去拜访,鞠躬表示愧疚。第二位夫人,因为时代原因,错过了,便不爱了。但他没有推卸责任,人们评论时,他都没有反驳。子女他让他们回国了,文哥郭老一家承担了,他还是有爱,但这爱已经不能表现出来了。第三位夫人,他没有错,子女离世,他也痛苦,倘若他知道妻子在意之前的和她姐的感情过往,他一定会好好请罪。可惜,郭老师先于老走了。

加上郭老的功绩

这些都是小事,放在国家危亡之际,放在那个民族困难年代,这些值得一提?

天天提这些的还不是你们这群能站在前人鲜血搏杀获得的安逸的人。恕我直言,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你是这剧情的主角估计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一名国外著名大学优等生,奖学金拿到手软。在自己领域成为风云人物。被前政府邀请为部长级人物,委员会一员,打仗时担当将军。后即使抛开政治研究学术,也是科学院主任级别等等等。你和我谈他年轻时恋爱次数多,感情多么渣?

对不起,这样痛苦我也想承担一下,请问你能告诉我怎么像他一样吗?




  

相关话题

  明朝实行独特的两京制度(两个政府班子,考试还分南北榜)不会引起国家南北分裂的危险吗?朝廷不会乱吗? 
  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正面战场上,国共两党谁付出了主要贡献和牺牲。? 
  为什么蜀汉叫季汉? 
  有没有比 "Emperor"「皇帝」更高的头衔? 
  如何看待此次印度越境进入中国,网上战争叫嚣与指责政府军队不作为的舆论声? 
  古代黄河泛滥要死人,人民要造反;征用人民治理黄河,徭役过重人民要造反,那朝廷该怎么做?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的的弥勒信仰是怎么回事? 
  三十年战争为什么会发生,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对后来的历史进程有什么影响? 
  清初的军队为什么这么强大,蒙军打了两百年都没能攻克明朝,而清军仅靠十三副铠甲就能攻克三征后的明朝? 
  为什么明朝在思想、文学、科技、医药、地理等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而清朝在这些方面却很少有建树? 

前一个讨论
土耳其的气候特征地形特征以及对其农业的影响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昆明某公园内商贩疑似把「狗粮」当「鸥粮」售卖,这会对海鸥造成伤害吗?文明观鸥应该注意什么?





© 2024-06-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