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专业来到了一个新的领域读研究生,作为导师跨入深度学习方向试水温的小青蛙,又允许让我自行选择研究方向。
跌跌撞撞摸爬滚打胡乱看了很多领域的论文,没有可以请教的师兄师姐,但同时也很幸运的让我能够没有束缚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当时调研到现在研究方向的时候还是个比较小众的领域,叫联邦学习。浅显点讲就是如何在更好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便利性前提下保护个人/机构隐私数据不泄露。
一知半解的我开始沿着论文提出的背景读起,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 发现了以前大家都是在大数据下纯裸奔,接着两会开始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慢慢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
李彦宏开始拿数据隐私当玩笑:中国人愿意用隐私换方便。
携程大数据杀熟、个人隐私数据公开售卖、摄像头被破解盗取摄影内容......
我觉得很难过,我希望我能做点什么事情来试图阻止这些科技碾压道德法规的发生。我思考了很多关于科技的道德观,快播曾宣扬过 技术中立 的观点,但是现在无所顾忌地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让人很愤怒。越来越多地 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设备)走进千家万户,但是从技术设计方、生产商家到消费者都很少注重其中的问题。
那我能做什么呢?
作为一名普通的小硕士,我好像力量很微弱,知识水平也不够做一些突破性的工作。但是我还是喜欢每天起床看看网上关于这一方向做出了什么新的成果,有没有出现什么好玩的内容。
我就开始整理相关文献供未来可能的大牛们做调研用。
慢慢完成了几百篇论文索引的分类归纳并写在了 GitHub 里;写了些入门级的教程 和 论文导读 给后来者省了一些走弯路的时间;写写相关 隐私安全问题 的 知乎回答。
硕士的学习时间虽然只有短短三年,不够做出扬名天下的成果,但是我这些工作肯定会一直持续下去。因为这对我来说好像又不仅仅是个学位学历的问题,把学术上的东西一点点搬到生活中来给大家看到冰山一角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我需要努力很久的事情。
与诸君共勉,学术科普道阻且长,行则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