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坚持的,思想干净吧。
我家一位老人,打游击的时候跟部队走散了。不敢随便去老乡家里,把武器埋起来,准备去联络点。但是距离很远,只能步行。十几岁长身体的时候,总是饿的很快。一整天下来又累又饿,猫在路边树丛里睡着了。有马车拉着一大车绿萝卜经过,他被声音吵醒。他赶紧起身往外看,发现是马车,因为土路颠簸,掉出来一个萝卜。他第一反应就是捡起来萝卜就去追,因为太饿,跑了一段,扑通一声跌倒在地上。马车走远了,他又回到树丛,想了很久,拿衣服擦了擦萝卜,吃掉了。
他讲这个故事本来是教育我不要挑食。
一直没有成家,后来胜利了他回到地方当了一方父母官,结婚的时候同龄人已经抱孙子了。我们这边防汛工作任务很重,二儿子因为采购沙袋获利,被他送进了公安局。孙女重病儿媳让司机驾车送到上级医院,他得知后大发雷霆。他要去三十多公里以外的地方办事,天亮就骑上自行车和秘书一起出发。后来那个小秘书也成独当一面的领导,作风和他很相似。我工作以后跟着秘书的小兵当过小兵,这夏天给我热的,这冬天给我冻的,咱虽然普通家庭,但也是爸妈宠着长大的,热了给开空调冷了给开暖气,这上班以后被热出痱子你信么。之前加班起码还能管顿份饭,一人一碗白菜炖红烧肉馒头管够,这个大佬加班就给吃包子,加班就给吃包子,我都怀疑他跟卖包子的有亲戚。一上任就雷厉风行的取消了所有公休(劳动法适用对象不包括公务员),并且每天四打卡,每月公示打卡结果,开会的时候让后三名自己说明情况,这你咋说!我睡太死没听见闹钟?谁要是有事请假大家都欢呼雀跃的,死道友不死贫道,不用上台真好!
我家这位老爷子一辈子又倔又硬,对小辈却很好。以前物质匮乏,鸡蛋都是稀罕东西,家里老人跟我说我小时候常跟着老爷子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大梁自行车上卡着个木头版儿童座椅,载着我,爷孙俩出去就是一整天。走之前我妈会给我挎一个布书包,每逢我去了,敬老院的老头老太太就会拿出不舍得吃的花生,鸡蛋什么的给我,我乖乖装进小书包后就奶声奶气的给他们背古诗,讲故事,唱儿歌,做数学题,就是山上一群羊山下一群羊那种。。是不是暴露年龄了。。。。。因为我会的多嘴巴甜,老爷子总是带着我。。。。。。
回家以后我就把布兜里的东西上交给我妈或者我奶奶。那时候住政府大院,都在伙房吃饭,每次我家去吃饭端着加餐去分,大家就知道我又去当吉祥物了。。。。。所以在院里我人缘也挺好的。也许是因为我经常出门,导致整个幼年阶段比同龄娃黑很多,绰号小二黑。
写过家中好几位祖辈的事迹。要说对我有什么影响,真的说不出来。有的很早就去世了,有的影响过我的童年,我一开始是很不屑那些形式,身份的,觉得他们太老派。后来走上服务人民的路,也一直觉得脚踏实地就好。
家里还有一个亲戚,当时经济条件很好,是京津地区大官的偏房生的,当时的家主跟张老帅都能称兄道弟。后来这一房回到老家定居下来。这个亲戚买了个伪县长做,用这个身份掩护同志开展地下工作。但是单线联系的上线在胜利前夕牺牲了,空口无凭,到死都没有恢复身份。他一直没有埋怨过,最常说的是胜利了就好,家里替他不值,他却乐呵呵的,他妻子要去找,他也不同意。这个亲戚我见都没有见过,事情也只是听家里说。
很多年后因为别的事情的牵扯和别的证明证实了他的身份。民政部门让家里写了证明材料,给他恢复了名誉。我们专门带着文件去坟前告慰,我特意带去了一枚党徽。
回来以后我也写了申请书,单位的小组织委员震惊的说,姐,我们以为你一直要坚定的走非党呢。。。
我从来没想过走什么路,原来只想脚踏实地一步步的走。可是那天以后我想明白了,我要跟着旗帜走。
不能用今天的眼光看,横向对比同时代,会发现红军在当时的大环境里并不算“艰苦”。抛去信仰意识形态等虚无缥缈的东西,贫穷佃农跟随红军长征,其实是很理性的选择,随便截取两段20—30年代的文献:
加拿大人任不寐《在一场大灾变前的反思--重申“灾变论”》
:“1920--1921 年,发生在华北四省区的旱灾和饥荒饿死了1000万人。直隶的800万饥民几乎只有一半活下来,妻儿被卖,数百万人闯关东,饶阳境内一片荒芜。 1850-1932年,华北每一代人口中平均有8.8%死于饥荒,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
3、1925年,川黔湘鄂赣五省大饥荒,饿死人数和灾民数不详。
4、1928年—1930年,北方八省大饥荒,饿死1300多万人。
1928年延续到1930年的以陕西、甘肃为中心,遍及山西、绥远、河北、察哈尔、热河、河南八省,并波及鲁、苏、皖、鄂、湘、川、桂等省的一部或大部灾荒,造成的逃荒人流无法数计,倒毙在荒原上的饿殍大约1000多万。陕西原有人口1300万,在三年大荒中,沦为饿殍、死于疫病的300多万人,流离失所者600多万,两者合计占全省人口的70%。1928年延续到1930年的大荒,难民估计达五千多万。
另一段是鼎鼎大名的《西行漫记》
四年!”我不信地叫道。“那末你参加红军时准是才十一岁啰?你还参加了长征?”
“不错,”他得意扬扬有点滑稽地回答说。“我已经当了四年红军了。”
“你为什么参加红军?”我问道。
“我的家在福建漳州附近。我平时上山砍柴,冬天就采集树皮。我常常听村里的人讲起红军。他们说红军帮助穷人,这叫我喜欢。我们的家很穷。一家六口,我的父母和三个哥哥,我们没有地。收成一半以上拿来交租,所以我们老是不够吃。冬天,我们烧树皮汤喝,把粮食省下来作来春的种子。我总是挨饿。
“有一年,红军来到漳州附近。我翻过山头,去请他们帮助我们的家,因为我们很穷。他们待我很好。他们暂时把我送到学校去读书,我吃得很饱。几个月以后,红军占领了漳州,来到我们村子上。地主、放债的和做官的都给赶跑了。我家分到了地,用不着再缴税缴租了。家里的人很高兴,都称赞我。我的两个哥哥参加了红军。”
你想想,在一个动辄每年饿死数百万人,军阀混战,人相食已成常态的生存环境里,红军长征队伍至少有基本的生存保障(有武器,能在沿途村庄对土豪劣绅扫荡进行自给自足),即使随时都要准备投入战斗,也比每天濒临饿死所受的折磨强,更重要的是,人在生死线上挣扎时,精神上是很需要一个集体来依赖的,对于贫农阶级来说,除了红军,就是地主军阀国民党,后三者都是不愿意接收或者是要剥削他们的。
人民创造历史,人民选择红军
当时,所有人被囚在无尽长夜中,既困且饿,都将死。
红军将饿死,有人把自己的口粮递给红军:让我的后代吃饱,不再遭受如此险恶。
于是红军多活了一天。
红军手无寸铁,有人把自己的骨头拆下:那些畜生吃尽了我的血肉,把我的骨磨成矛,替我复仇。
于是红军有了武器。
红军无法视物,有人点燃了自己:我愿为你驱散黑暗,只要你能终结这黑夜。
于是红军有了光。
所有人拢过来,围着红军大喊:我们有的都给你,只要你能终结这黑夜,只要你能终结这黑夜。
于是,红军活了下来。
等到黑夜被终结时,无数人早已死去。可毕竟,天亮了。
——————————————————
黑暗中的蛾子尚能为了一点温热扑向火焰,何况是人呢?
当年红军还是一点烛光时,无数人为了黑暗中的这一点希望,以自身为柴薪投入其中,终于将这一点烛光烧成焚天烈焰,烧尽了黑暗。
可畏可怖,可悲可敬。
————————————————————————
想引用此文的小伙伴直接引用即可,不需要询问。
因为虽然文字属于我,但这段历史的所有权属于我们的父辈,我无权许可或禁止。
现讲一个故事:
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盘踞辽东的一个地方部落政权清国在睿亲王多尔衮率领下倾国出动,开启了征伐明国之路。
多尔衮
那么,多尔衮入关带了多少军队呢?
据史载, 多尔衮率领的清军包括满、蒙、汉八旗主力和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顺王的部队,总共有十余万人。
后来在山海关又招降了吴三桂的5万“关宁铁骑”,加上吴三桂的降军,估计总人数达到20万左右。
20万大军看上去很多,其实是一个满、蒙、汉混杂的杂牌军,真正的核心主力满族八旗士兵只有几万人。
清太祖努尔哈赤立国建立的是一个满族政权,整个政权核心制度就是八旗制度,所有的满族人口都纳入八旗体制下。
八旗之下的基础单位叫牛录,每个牛录大致有200—400不等的成年男子,清国入关之时,全国也只有三百多个牛录。
这样一个只有几十万人口的民族,成年男子不超过10万人,能动员出几万人的军队已经是极限。
而所谓的蒙古八旗不过是历年从蒙古部落逃散投靠清国的蒙古人,在清朝立国初期还属于满族之下的二等公民,汉八旗更是不堪,主要人口是努尔哈赤占据辽东后的汉民加上历年入侵明朝抢掠的汉人。
不管是蒙古八旗还是汉八旗组建的军队战斗力是很差的,主要就是依附满八旗打打顺风仗。
而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顺王的部队以前都是明朝东江镇的士兵,东江镇的士兵都是辽民,因为努尔哈赤在辽东几次野蛮的屠杀政策,与满族仇深似海,本来属于最坚定的反抗清朝的军队,但是明末后期统治者一系列不可思议的政策失误,几乎就是逼迫这三部投降了满清。
这么一只大杂烩的军队,看上去数量很多,但是真正有战斗力的就是满八旗那几万人。
这几万满族军队虽然骁勇善战,但是满族人口极其有限,根本就没有长期消耗的战争潜力,也就是说,一旦满八旗军队受到一次重大挫折,这只大杂烩的军队就会灰飞烟灭。
但是,多尔衮入关征讨的对象却是明国这样的庞然大物。
明末疆域广阔,总人口超过2亿人,多尔衮入关之时,当时的中国大陆有两个政权,北方是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政权,其麾下的军队超过100万,南方是南明政权,其麾下军队也超过100万。
中国大陆的两个政权无论是人口、资源还是战争潜力都完全碾压清国。但是,历史的进程却让人大跌眼镜。
清军入关之后,势若破竹,先灭大顺,再灭南明;旌旗所指无论是大顺的农民军,还是南明的军队不是望风溃散,就是望风而降。短短几年时间,清朝就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在冷兵器时代,一个几十万人口的部落吞并一个2亿人口的大国,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奇迹。
这都不是蛇吞象的概念了,准确的说,这是蚂蚁吃掉了大象。
为什么会有这种蚂蚁吃大象的奇迹?
研究明末清初这段历史的文章与书籍很多,我就不展开了,这里就谈一点,任何分析这段历史都绕不开的一个关键因素:
明末汉人社会缺乏凝聚力!
没有凝聚力,人再多也是一盘散沙。
请记住,数量不代表力量。
力量来自于组织系统焕发的凝聚力。不管国与国的竞争,还是企业之间的竞争,拼的永远是力量。
现在问题来了,凝聚力来源于哪里?
1 布尔什维克的崛起
1236年元太宗窝阔台汗派遣拔都率军开启欧洲征伐之旅,史称拔都西征。
13世纪的俄罗斯还未立国,在伏尔加河以西的广阔疆域上分散着无数个不同民族的小公国。
这些小公国的军队面对彪悍的蒙古大军节节败退,到1240年拔都先后征服了钦察草原、克里木、高加索(到打耳班)、保加尔(保加利亚)、伏尔加河和奥卡河地区以及第聂伯河流域的罗斯各公国。
被征服的这一广大地区成为拔都的封地,从1242年以后称为“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拔都把伏尔加河地区作为政治中心,在入口处建立了首都萨莱城(今阿斯特拉罕附近)。
金帐汗国疆域图
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去世,1260年庞大的蒙古帝国分裂成四大汗国。金帐汗国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这个被蒙古人统治的金帐汗国就是俄国的前身。
这个被金帐汗国统治的历史是俄罗斯的黑历史。在俄罗斯广阔的疆域上,上千万俄罗斯民族人民以及其他民族人民被几万蒙古人骑在头上作威作福统治了240年。
你看看,没有基本的凝聚力,数量就不代表力量。
15世纪末伊凡三世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国。
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沙皇,改国号为俄国。
俄国立国之后虽然建立的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但由于国内多民族混杂,各个民族之间文化的差异导致国内纷争动乱不断,整个国家缺乏凝聚力,所以,俄国即使有一个庞大的身躯,但也只是一个虚弱的“巨人”。
直到20世纪初,欧洲列强都纷纷进入工业时代,俄国还是一个农业国家。
1914年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土耳其人掐断了土耳其海峡这条英法给俄国输血的生命线,3年后俄国崩溃,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
当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成立之后,这个国家突然拥有了一种过去从未具备的凝聚力。
列宁同志宣告苏维埃政权建立
1919年一战结束之后,协约国立刻组织了对苏联规模空前的武装干涉:
在西伯利亚高尔察克组织了40万白军向苏维埃政权发动进攻,在西边盘踞高加索的邓尼金也组织了30万白军发动攻势,英法舰队进入黑海,英国军队占领巴库,国内还有捷克军团暴乱。
立国之初的苏联只有五万红军,虽然内忧外患,敌我力量对比悬殊,但是在布尔什维克这个坚强的共产主义组织领导下,俄罗斯人民团结一心,越战越勇,迅速平息了国内的叛乱。
这是俄罗斯第一次向全世界展现了自己的凝聚力,那个一盘散沙,被几万蒙古人就可以统治数百年的俄罗斯已经成为历史,俄罗斯有布尔什维克这个政党的领导,已经变成一个坚强的整体。
俄罗斯第二次展现惊人的凝聚力是二战。
二战东线战场(卫国战争)是著名的绞肉机,这是一个空前残酷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战前不过1.8亿人口的苏联死亡了2600万人,光是军队阵亡就达到880万。
今年是2019年,假如某个人有机会穿越,那么他一定要祈祷不要穿越出生于100年前的苏联。
如果你不幸穿越出生在这个年份(或者1920年、1921年),那么,他活到25岁的几率与买彩票中奖的差不多。不仅这个穿越者难以活命,他的同桌,他的同班同学,他的同年级同学,甚至全校同学都会死。
1941年苏联红军人数是460万。在东线这个地狱战场,苏联红军阵亡880万,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基层士兵换了两轮!
也就是说,1941年的红军与1943年的红军是两波人,1943年的红军与1945年的红军还是两波人。
不仅士兵换了两轮,指挥官战损也非常惊人。以师一级的高级指挥官为例,1941年的苏联红军师一级的指挥官除了一个库兹涅佐夫(不是那个海军元帅),基本全灭。
如此残酷的战争,苏联差不多将整个20后左右的一代人全打光了,换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能早就跪下来投降了,但是苏联没有!
成年男人死光了,老人上!老人死光了,妇女上!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前仆后继,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红军政委率先冲锋
这是何等的凝聚力?
在战前,希特勒乐观的估计:苏联就是一栋破房子,只要踢上一脚,这栋房子就会轰然倒塌。
但是,希特勒踢到的却是一块铁板,一块布尔什维克将苏联各个民族凝聚在一起的铁板。
布尔什维克重塑了俄罗斯民族的凝聚力。
2 凝聚力就是战斗力
1921年7月23日,同样以马克思列宁理论为指导的中共成立。
这个政党首先就是重塑了军队的凝聚力。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红军离开苏区根据地,开启了伟大的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历时近2年。
大家知道这段历史描述的是什么吗?
一只数万人的军队,在没有补给,没有修整,周围是十倍以上的敌军围追堵截,在这个星球所有能想到的复杂的地形上转战上万公里,连续作战长达2年!
最后这只军队没有溃散,还能保持良好的军纪以及旺盛的战斗意志!
这是不可思议的奇迹!
这种奇迹的背后就是这只军队拥有惊人的凝聚力。
历史上不是没有农民起义军长期流动作战的先例,比如唐末的黄巢,明末的李自成;但是,大家知道这些农民起义军流动作战靠什么来维持士气吗?
烧杀抢掠!蝗虫一般走一路就一路尸骨遍野的烧杀抢掠!
历史上农民起义在很长一段时间是看不到前景的,造反的农民军组织涣散,而且长期在生与死边缘挣扎,精神压力很大,如果不是靠烧杀抢掠来刺激,任何农民军都会很快溃散。
即使有烧杀抢掠来提振士气,农民军也在不断溃散,烧杀抢掠另一个作用就是消灭小农经济的生产基础(房子、田地全烧光,基本物资全抢光),让更多的农民无法生存,只能主动的加入农民军的队伍,让农民军人数滚雪球一般不断扩大。
而中共领导的红军在长征历史上却能保持良好的军纪。
在长征路线上现在有很多红军长征纪念馆,这些纪念馆保存着大量红军长征的文物与红军长征的记载。这些记载与文物都证明红军良好的军纪。
中国工农红军布告
从红军到解放军,这只军队的军纪是无可挑剔的。在战争年代,强大的凝聚力不仅能带来良好的军纪,更能带来惊人的战斗力。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以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无论是装备、后勤、机动性、火力等等各方面都全面碾压中国志愿军,为什么反而被志愿军从鸭绿江边赶到三八线,最后不得不签订停战协议?
就因为志愿军在当时已经达到人类历史上轻步兵的巅峰!
也就说,志愿军在轻步兵单一军种具有的特质足以抵消美军在海陆空优势以及装备、机动性、火力等等各方面所有的优势!
这个特质是什么?
兵者,以能聚能散为要!
就是这个,志愿军将这个“能聚能散”做到了极致。
聚集起来就是“拳头”,散开来就是水银泻地——任何变态的地形都可以迅速部署、快速机动,不依赖后勤,不需要重装备,不仅具有超强的隐蔽能力。
更重要的是一只轻步兵居然可以打出大纵深快速穿插的的战术(职业军队只有精锐的装甲部队才能做到这一点),军一级的野战部队也能变成风暴突击群,居然可以成军成师的打出胡蒂尔战术(这是少量精锐特种部队的专利)!
二次战役,志愿军113师在山地穿插72.5公里,先敌五分钟赶到三所里、龙源里,在这两个阻击点上,113师“聚集”起来就是一块砸不烂的铁板,一只轻步兵硬是硬抗数倍于己的美军重装部队的反复冲击,一线部队后来基本打光了,但是美军士气也打崩了。
一个“聚”就打出了二次战役的大胜。
五次战役,在铁原阻击战中,为了完成无地形优势,无野战工事却要阻击7倍于己的美军重装集团3天的“不可能的任务”,189师师长蔡长元将军毅然“解散”了部队,以天女散花的阵型,用9400人的轻步兵硬抗了美军7万人的重装集团3天3夜!
一个“散”就扭转了五次战役不利的局面。
为什么志愿军能将这个“能聚能散”做到极致?
因为基层党组织让部队具有非凡的凝聚力!因为有这个党组织的凝聚力,所以,志愿军才能“能聚能散”任意变化。
基层党组织与党员的作用请看一个案例。
《上甘岭》电影中党员站出来的场面
这个片段看起来平淡无奇,却非同凡响。
大家想一想,一只部队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之后,伤亡惨重撤退到坑道中,就算是最精锐的职业部队这个时候也急需修整才能恢复战斗力。
但是,这个时候上级却突然命令他们在坑道中坚守——没有修整、没有补给、没有援军,而且坚守的时间还可能是“无限长”——这不仅是一个九死一生的任务,而且简直就是不可理喻的命令!
所以当时士兵有情绪非常正常,换其他国家的军队可能就要暴动了。但是,这只志愿军军官只要喊一句:“共产党员站出来!”
基层的党员、团员就义无反顾的站出来,他们“站出来”不是震慑其他的士兵,而是要充分发挥核心骨干作用,承担最艰巨最繁琐的任务,这就是基层党员的表率!然后党支部建立起来后,一点风波就烟消云散。
大家注意一下志愿军军官是怎么给部队宣讲的——“这个党交给我们的任务!我们一定要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有了党组织作为核心,军队的战斗力就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韧性与凝聚力。
在美军强大的炮火封锁下,知不知道上甘岭的坑道部队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喝尿!成建制的部队集体喝尿,最长的部队坚持喝了21天的人尿!
党组织就是在最艰苦的情况下军队凝聚力的源泉。
在铁原阻击战中189师师长蔡长元将军为什么敢于采用空前绝后的“天女散花”的阵型去挑战最艰苦的阻击任务?
因为当时蔡长元将军既是师长,还是师政委;既是有深厚军事素养的军事指挥官,还是有深刻洞察力的党的干部——
只有党的干部,才有可能具备对部队“散开”依然保持凝聚力的自信——源于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自信。
3 凝聚力就是强悍的动员能力
我们把视角拉回现代,在和平年代,政府的凝聚力就代表拥有广泛强悍的动员能力。
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中,我觉得中国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我们具备任何国家政府都不具备的动员能力。
在国际舆论冷嘲热讽之中,中国却发起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抗疫战争。
武汉在经历的短暂的慌乱与无序之后迅速进入战时状态。
上千万人居家隔离,十天建成火神山医院,在一个月内建设16家方舟医院,设立定点医院255家,隔离病房22.5万间,救治病床11.7万张;
来源:新华社
核酸检测量从疫情之初每日300份提高到5月的132万份;
累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10万人,追踪管理密切接触人群28.5万人;
供应链运行良好,武汉封城期间物资供应充足,物价平稳;
在这一切成绩的背后,是全国人民对武汉的鼎力相助——
在疫情期间有346支医疗队,4.26万名医务人员,965名公共卫生人员火线驰援,19个省对口帮扶。
全国10%的重症医护力量集结武汉,25%的ECMO集中在湖北,社会各界捐款151亿,捐物1.59亿件,无数医护人员、志愿者争先恐后驰援武汉,可歌可泣的事件层出不穷。
2月之后,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开始实施最严格的防控措施,14亿国民自动服从国家号召居家隔离,几百万公务员,几千万共产党员被有效组织起来在抗击疫情一线冲锋陷阵——迅速完成社区隔离、疑似患者筛查、供应链组织等工作。
在西方智库评价体系里,中国这个应对流行性疾病排名只有51位的国家以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表演让全世界媒体都目瞪口呆。
在中国,筛查如同战争片——
中国一个最基层的居委会只有几个工作人员,但是只要动员令一下,却能迅速组织几百名志愿者(大部分都是共产党员),迅速完成社区封闭、监管、排查、宣传工作。
在中国,追踪就是侦破片——
对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人群的追踪我们不但在社区进行拉网式反复筛查,更要联合卫健、公安、统计、通信部门进行抽丝剥茧式追踪,将潜伏在人群中的无症状感染者全部找出来,有效防止了疫情的扩散;
中国政府与人民出色的表现,以至于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在介绍中国经验时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一生从未见过这样的动员!”
现在网络上很流行一个“印吹”观点,呃,印度人口众多,平均年龄较低,所以,印度可以复制中国的发展道路,靠人口红利而崛起。
对于这种观点我是很怀疑的。
人口众多就一定崛起?
数量不是力量。
数量要凝聚起来才有力量。
印度执政党有中共的凝聚力吗?有中国政府的动员能力吗?就凭印度那种拖拉疲沓的效率,怎么与中国类比。
4 凝聚共识
2018年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当时舆论场上乌烟瘴气,各种投降论层出不穷——这是汉奸文化作祟。
我个人是不大担心美国佬的贸易战的。原因很简单,美国现在是一个割裂内卷化的社会,美国政府不具备广泛动员的能力。
所以,只要我们做好自己的事,就什么都不怕。
那么,我们要做好什么事?
结构调整、产业升级!
这是当下中国最紧迫的事情。
国家命运有时与个人命运一样——关键时刻咬咬牙赶上去了就上一个台阶,中国就进入发达国家俱乐部,上不去,就掉进中等收入泥潭中打滚,各种存量矛盾都会爆发。
我是对中国实现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是很有信心的,因为中国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我们的党有凝聚力,我们的政府有动员能力——对外表现就在国与国竞争中我们有战斗力。
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让我们的战斗力在存量厮杀的世界能发挥到极致?
这就需要凝聚共识。
整个社会凝聚共识。
这个共识就是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坚决支持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方向。
有舆论共识的支持,我们政府就能更广泛的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就能更快推出改革措施以及产业扶持政策,就能更快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目标。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有凝聚力的,但是也有一个汉奸文化这个病毒在侵蚀我们文化的凝聚力。
要坚决与投降论与汉奸文化做斗争。
同时也要对我们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
中国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是伟大的中华文明;
是勤劳的民族性格;
是执政党强大的凝聚力;
是我们政府拥有其他任何政府都不具备的广泛动员能力与大规模投资能力;
没有谁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会实现。
这里是@花猫哥哥,更多深度内容,请关注公众号:猫哥的视界、猫哥的世界;哔哩哔哩:花猫哥哥713
相关阅读(点击下方标题可直接阅读):
江西苏区,彭德怀因急赴前沿指挥,传令兵喊:“让让路!”一战士坐地上不动,彭德怀训斥他“躲开”。不料战士爬起来,突然冲着彭德怀就是两拳。
彭德怀不加理会,让过那个战士,匆匆向前赶去。
这个部队的排长看见这事,大吃一惊:“战士竟然打起总指挥来了,怎么得了?! "赶紧下令把这个战士绑上。
战斗结束后,排长押着打人的战士来到彭德怀面前请示说:“军团长,打人的战士如何处理?”
彭德怀双眼一眯,笑着说:“谁叫你们捆来的,小事情,快放回去! ”
这个战士知道自己拳打了军团长后十分难过。彭德怀却说:“这也, 怪我当时的态度不好嘛!’
彭德怀常年带兵,爱兵如子,对手下官兵饱含深情。
北上三边时,在穿越苦水沙漠的行军路上,人人干渴难耐,彭德怀见一个小战士因发烧躺在路旁,连忙把留给自己的一点水递了过去,让小战士喝。小战士爬起来后,行走困难,彭德怀又将他扶上自己的马,自己跟在马后面前进。
西府战役中,彭德怀看到一个战士受了伤,还坚持带上机枪去赶部队,很感动,立即说:“派人去给这个战士洗脸、洗脚包扎,然后将他送到医院。
1947年沙家店战役,一个营支起锅灶却没一粒粮食,营长和炊事员正在发愁时,一个战士背着一袋东西过来,气喘吁吁地说:“彭总听说你们没粮食了,派我把这些小米送来。
过了一会儿,战士们就喝上了香喷喷的小米稀饭,感动得热泪盈眶。然而,他们吃的是彭德怀的粮食,此刻彭德怀本人却没饭吃了。
随后,老乡只搞到些粗糠和压得像钱钱一样扁的黑豆,把它们熬成稀粥,给彭德怀做了一顿"钱钱饭”。
这次彭德怀指挥战斗两天两夜,由于缺粮仅吃了一顿这样的“钱钱饭”。
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赶不上队伍了,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让我们走在后面。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他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三个病号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来里路。一路上,老班长带我们走一阵歇一阵。到了宿营地,他就到处去找野菜,和着青稞面给我们做饭。
不到半个月,两袋青稞面吃完了。饥饿威胁着我们。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其实他这些天瘦得比我们还厉害呢!
一天,他在一个水塘边给我们洗衣裳,忽然看见一条鱼跳出水面。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这天夜里,我们就吃到了新鲜的鱼汤。尽管没加佐料,可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端起碗来吃了个精光。
以后,老班长尽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把我们安顿好,就带着鱼钩出去了。第二天,他总能端着热气腾腾的鲜鱼野菜汤给我们吃。
我们虽然还是一天一天衰弱下去,比起光吃草根野菜来毕竟好多啦。可是老班长自己呢,我从来没见他吃过一点儿鱼。
有一次,我禁不住问他:“老班长,您怎么不吃鱼啊?”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 ,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老班长猛抬起头,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就支吾着说:“我,我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
“不,我全知道了。”我打断了他的话。
老班长转身朝两个小同志睡觉的地方看了一眼,一把把我搂到身边,轻声说:“小声点儿,小梁!咱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人。”
“可是,你也要爱惜自己啊!”
“不要紧,我身体还结实。”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人交给我,他临走的时候说:‘他们年轻。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小梁,你看这草地,无边无涯,没个尽头。我估计,还要二十多天才能走出去。熬过这二十多天不简单啊!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了困难出来啦’?”
“可是,你总该跟我们一起吃一点儿呀!”
“不行,太少啦。”他轻轻地摇摇头,“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
我再也忍不住了,抢着说:“老班长,以后我帮你一起找,我看得见。”
“不,咱们不是早就分好工了吗?再说,你的病也不轻,不好好休息会支持不住的。”
我还坚持我的意见。老班长忽然严厉地说:“小梁同志,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你的任务是坚持走路,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增强他们的信心!”
望着他那十分严峻的脸,我一句话也说不上来,竟扑倒在他怀里哭了。
第二天,老班长端来的鱼汤特别少,每个搪瓷碗里只有小半条猫鱼,上面漂着一丁点儿野菜。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啦!”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
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
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挨了一天又一天,渐渐接近草地的边了,我们的病却越来越重。我还能勉强挺着走路,那两个小同志连直起腰来的力气也没有了。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我们就这样扶一段,搀一段,终于走到草地边上。远处,重重叠叠的山峰已经看得见了。
这天上午,老班长快活地说:“同志们,咱们在这儿停一下,好好弄点儿吃的,鼓一鼓劲,一口气走出草地去。”说罢,他就拿起鱼钩找水塘去了。
我们的精神特别好,四处去找野菜,拾干草,好像过节似的。但是过了好久,还不见老班长回来。我们四面寻找,最后在一个水塘旁边找到了他,他已经昏迷不醒了。
我们都着慌了。过雪山的时候有过不少这样的例子,战士用惊人的毅力支持着自己的生命,但是一倒下去就再也起不来了。
要挽救老班长,最好的办法是让他赶快吃些东西。我们立即分了工,我去钓鱼,剩下的一个人照料老班长,一个人生火。
我蹲在水边,心里不停地念叨:“鱼啊!快些来吧!这是挽救一个革命战士的生命啊!”可是越性急,鱼越不上钩。等了好久,好容易看到漂在水面的芦秆动了一下,赶紧扯起钓竿,总算钓上来一条两三寸长的小鱼。
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我几乎要哭出来了。
“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
老班长用粗糙的手抚摸我的头。突然间,他的手垂了下去。
“老班长!老班长!”我们叫起来。但是老班长,他,他的眼睛慢慢地闭上了。
我们扑在老班长身上,抽噎着,很久很久。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金色的鱼钩》
纵向比较,红军待遇的确相当艰苦;但如果跟当时国内其它派别的士兵们横向比较,红军可不算差: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中共并未完全实行后来的供给制,而是薪金制与供给制相结合,比如当时主力部队红军战士月饷10元(白军月饷6-8元),另有从红军口份田获得养家粮食,所以当时负责财政的毛泽民认为红军战士实际收入比白军高两倍。
更别提还有“官兵平等”、分田分地这些额外的精神加物质激励了,加入这样一支团队,干劲怎么能不足呢
---------------------补充部分资料-----------------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编辑,1982年11月战士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刘伯承军事文选》中有一篇《军事问题补充报告(一九二八年七月三日)》,是刘伯承在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里面直接提到了红军和各路军阀士兵待遇的对比。
网上有这本书的PDF版本,这篇文章收录在第8页--第20页。
第10-11页,刘提到了四川、广东等地南方军阀的饷银状况:
第11页,刘提到了“南方的新军阀”即南京国民政府辖下的军队,其饷银如下:
从第12页开始,刘在“对军阀军队的工作”一节中,直接列出二十一条“与士兵有切身利害而且容易了解的口号”,开展“士兵运动”;其中直接提到饷银的共有八条:
“⑴兵士月饷二十元;⑵发清欠饷;⑶按月十足发饷;⑷反对克扣军饷;⑸军饷公开”;“⑻兵士要有疗养零用钱”;“(14)打倒财主佬,分银钱,分土地;打倒不发饷的新军阀”;“(15)士兵要分土地”。
刘伯承当时的身份,是红军总参谋长,这些话敢说出来,就等于立了军令状,他是不敢玩情怀忽悠人的。
曾有人整理了相关资料放到网上,有兴趣者可搜索”红军士兵的军饷、人均薪水是国民党军士兵的2倍“,也可下载”刘伯承军事文选“直接翻阅原文。
认知,就是想象幻象幻想幻觉虚构虚拟推测推断,可以激励人心的那种,好的,叫科学理想,坏的,叫迷信骗局。
没有人不是被好的或坏的认知在牵着鼻子走。
任何一个组织,能待下去的原因无外乎五六:
1.有形而上的追求(理想信念)
2.能学到东西
3.有物质报酬
4.组织气氛好
5.契合个人追求(一般指小处,比如你喜欢悠闲、喜欢打牌)
6.横向对比的优选
我们来看一下红军
第一点在领导层里没问题。基层士兵虽然没办法说明白啥是共产主义,但领导层一直在试图以浅显的方式让大家学习
第二点在红军中很明显。各种各样的学习班是红军特色,不少高级军官都是在长征途中从红小鬼开始学习文化知识
第三点红军红军做的并不太好,一方面是确实穷,另一方面大部分时期都在颠沛流离,无法稳定发展
第四点红军可以说秒杀一切同时期军队(包括美军、德三、苏联,国内就更不用说了),官兵一致不是闹着玩的。这一点极大地补偿了第三点的不足
第五点在红军基层官兵中表现的并不明显,但在中高层中却很明显。贺龙、朱德、刘伯承、彭德怀等一大批核心层都是放弃了旧军队的优渥生活而追求更高层次的理想
第六点的对比是双向的。同时期的国军物质条件优于红军,但其他各方面可以说都不如红军
所以我们看到,最终星星之火把果党烧成了孤家寡人
从前的communist party真是一种高山仰止般的存在,如今我才明白小学课本上的那些有关革命先烈的文章究竟是多么感人,这样朴素而又深刻的热爱,这样坚定不移的信念,这样威武不能屈的意志。communism绝不是和自由民主对立的东西,也绝不是如它后来的背叛者们所维持的那些僵化垂死的虚假教条,它是每一个人追求的自我解放,是所有人的共同奋斗,是真善美,是不惜燃烧自己照亮世界的炽热焰火。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他们的观点,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在用暴力推翻一切现有政权之后才能满足,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失去的只有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啊,人类再也没有那样的浪漫了,苏联的解体虽是自取灭亡,中国的改开虽是顺天应人,然而正因如此,才更让人悲哀,悲剧之为悲剧便在于那些美好崇高的东西不可避免的毁灭,而且它们灰烬中的尸骨还会被踏上万千臭脚,压迫者们恨不得communism永世不能翻身,而被压迫者们竟然还拍手称快,真是可笑又可怜。赵老爷们所害怕的绝不是那些战五渣的公知和所谓的民主自由派,这些人最好的也是仅有的一线希望在二十七年前就已然破灭了(其实我想这些人就算上台也无非是同流合污甚至变本加厉罢了),恰恰他们害怕的却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们,信仰坚定组织严密不惧牺牲并且对待敌人有如凛冬般严酷,毫不留情。他年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台上的人还唱着国际歌,等哪天台下的人明白了谁才是真正吃尽了我们的血肉的毒蛇猛兽,那才好看吧。只要这个星球上还有一个人被压迫,共产主义就绝不会灭亡,真正担得起共产党人这四个字的人,也绝不会为人民所遗忘,也绝不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一个有觉悟的工人,不管他来到哪个国家,不管命运把他抛到哪里,不管他怎样感到自己是异邦人,言语不通,举目无亲,远离祖国——他都可以凭《国际歌》的熟悉的曲调,给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而一旦他们自己背叛了自己,脱离了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脱离了人民群众,埋头于蝇头小利、权势地位,那么即使拥有再强大的武力,和剥了壳的鸡蛋也没有什么区别。想起来在波兰推翻communist party的却是靠组织工人罢工起家的团结工会,也是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