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近几年国内开源的现状?你是如何理解开源的? 第1页

     

user avatar   masterp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就是全职在做开源,我们整个公司都是基于我们的开源产品设立的:

gitee.com/gaasdev/GAAS

GAAS 是一个为飞行器全自主飞行所设计的开源框架,基于 BSD-3 协议。

所以我感觉还是可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因为我不光是开源的使用者、也是开源项目的创造者、更是这整套体系的受益者。


一. 大环境

国内和开源世界的融合越来越深,绝大部分开发者离不开开源。

2018 年底我和 @时冰蓝 一起去了趟美国,因为我们想知道一家正儿八经的开源公司是怎么运作的。因为当时我们正在纠结要不要完全投入开源。

在伯克利,我俩见到了 Chris Anderson。Chris 是无人机公司 3DR 以及无人机社区 Dronecode 的创始人,他另外一个著名身份是前连线杂志主编,《长尾理论》的作者。我们一起看的是 PX4 飞控的数据库,PX4 是全球最流行的无人机开源飞控,可以帮助无人机进行姿态控制,让人类飞手操作起来起来更轻松。

Chris 对我们说到:「过去几年里有几百人为 PX4 贡献过代码,帮助测试的人更是不计其数。这一切都是因为 PX4 是一个社区主导的开源项目,如果我们是闭源的话,那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PX4 每天收集的测试数据可能比不少公司一年能收集到还多。」

可以说没有开源,就没有今天的无人机产业。

2008 年开源飞控开始流行,然后带火了整个无人机行业。

这样开发者们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无人机的感知层和应用层上面,而非处理无人机最基本的控制层。控制完全交给飞控处理。GAAS 和其开发者只需要让机载电脑给飞控发送指令即可。

所以说,我们是开源体系的受益者。

我相信国内绝大部分开发者都是开源的受益者。任何鼓吹某家公司或某个人可以所有东西都自己搞的,「自主研发」,不是蠢就是坏。不信你就去各个大学里面,985 211 还是二本三本都行,去学生群里面潜伏,再去各个开发者社群里面潜伏。

就能发现绝大部分问题都在于:如何把 XXX 开源项目的环境配出来,如何把 XXX 跑通。

所以我国最近几年开源的第一个现状就是中国越来越离不开开源。我们和开源世界的融合越来越深,当然,我认为这是绝对的好事。

同时,开源世界也愈发离不开中国。

这是答主今年演讲用的一张图。

这张图是从阿帕奇基金会截得,阿帕奇基金会是全球最大的开源运行组织。他们从 2018 年到 2019 年最大的访问量来源其实是中国,而不是美国。我们仔细看可以发现,中国的访问人数是美国的一倍,中国并不是一个远离开源的国家。

最简单一个例子:

这个是 GitHub 的 Trending,要是能有一天在上面没有至少一个中国项目,算我输。

其他回答对大公司开源的贡献写的也不少了,大家也可以看看,挺不错的。


二. 问题

但中国开源的问题也不少,之前我还单独和开源之道(开源之道 : 开源之道)的负责人适兕录过一期播客聊这个事情:

在节目里适兕有一句话说得特别贴切:

「你拿了一个几亿美金的东西,提交了一个补丁,就改了一个字符串拼错,这叫回馈(开源)?这是不成等价的。」
  • 第一个国内现在开源的问题是用的多,参与的少。

绝大部分开发者,从国内找个网站下不知道什么版本的代码,然后基本功能能跑就完事了。每次都重复同样的过程。这样就导致一个问题:

对比国内使用人数,我们对开源项目的影响完全不成正比。

我们还停留在用的阶段。而开源应该是一个循环:

使用 - 发现问题/做了新功能 - 提交代码给项目 - 更多人用

目前我们就停留在了第一步。我们和开源世界像是一个孤岛面对大陆一样。而其实中国的开发者完全有能力参与的开源项目的进程中,并且去影响这个项目。


  • 第二个问题是国内的开发者缺乏对整个开源体系基本的理解。

你能想象上学的时候有人问你怎么写字吗?我经常遇到类似级别的问题:

开源会不会之后突然找我要钱?

啥是 GitHub?为啥我不能从 GitHub 下载?

代码咋用?为啥没人教我?

(开发者)凭啥不按我的需求更新?

看不懂英语文档怎么办?

在 A 项目问 B 项目的问题(情况特别多)

这也不能完全开发者有问题,毕竟这些东西也不是上学的时候能学到的。

但问题在于,电子竞技,菜是原罪。

我看到很多国内的开源作者,被这类问题搞得不耐其烦。有些不想受这个气就直接不管了,还有部分完全无视小白开发者。

这样就是个死循环,我国大部分开源社区一直就处于一个菜鸡互啄的水平。

一群小白在里面问一堆根本没人回答的重复问题。

对了,我们开源后遇到最多的问题是:你们开源怎么挣钱?

而且即使是公司层面,也有很多对开源的误解。比如把开源当成 KPI 项目;不知道该如何从头运营一个开源项目;不知道开源如何和业务做结合。


  • 导致第二个问题是原因是另外一个问题:很多开发者不去主动阅读文档和搜索。

我们在运营自己的项目 GAAS 的时候发现,基本上 80% 的问题都是重复问题。我们和其他开发者交流的时候发现大家都有同感。

有时候我们都纳闷,类似 Ubuntu 咋安装这个问题为啥会不断的被人问呢?网上资料一把抓啊。

后来我想明白了,面对这种事,别去理解,万一我理解了呢?

不是我灭自己志气,我平时打交道的开发者国内、美国、欧盟、日韩和印度都有,这类重复问题我在国内遇见的最多。有时候我就劝自己,说我们毕竟接触开源时间短,啥事咱一步步来。

但还有个问题是,国内开发者非常抗拒是用英文做搜索。可这没办法,这世界上绝大部分开源项目都是用英文写的,要是不想用英文,那永远都会比别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差不少。


但总体来看,我对国内开源还是有信心的。

抱怨归抱怨,国内开源环境还是肉眼可见的越来越好。据某个消息源,我国政府也在准备相应的开源基金。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要是我们希望 2025 年我们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以充满自豪的回答:国内的开源越来越好了——那最好的办法,就是从现在开始,一起为中国开源事业做贡献。

功成不必在我,共勉。


最后顺便给我们自己的项目打个广告:

GAAS(Generalized Autonomy Aviation System)

我们认为借助开源的力量,中国的无人机开发者将迎来一个无比光明的未来:我们能发明载人的全自主飞行汽车----中国人发明的飞行汽车----15分钟零32秒从中关村抵达T2航站楼某某出口,通勤拥堵的痛苦将彻底被下一代人遗忘,就像我们遗忘modem拨号上网加载图片的痛苦一样。人人都有自己的飞行汽车,享受汽车出行时代人们“难以言喻的自由”;飞行汽车(而不是电动汽车)成为新时代的新汽车工业----而这正是我们这代开发者亲手创造的。(语出: @时冰蓝

GitHub 地址:generalized-intelligence/GAAS

Gitee 地址:Generalized_Aviation/GAAS



这道题貌似被某个公司给盯上了。

我不否认这家公司对我国开源的贡献,但「是 xx 让我们来到了国内程序员最好的时代」?

可真典型的反映出了我国开源现在啥样。


user avatar   emily-chen-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最早参与开源的时间是在2004年,时间轴可以拉得长一些, 来观察中国开源的过去十几年和现在的发展状态。

1)从时间的维度

全球开源运动发起距今已有二十多年,管中窥豹,我观察到国内开源技术的发展其实存在着一些明显的趋势。

十几年前的时候,开源 = Linux。 Linux 操作系统、桌面办公软件(GNOME, OpenOffice)和浏览器(Mozilla)作为当时开源项目的主战场,掀起了第一波开源的浪潮;

近十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开源的项目和技术越来越百花齐放,从数据库到中间件,从前端到后端,从编程语言到编译器,从物联网到微服务,从大数据到人工智能,开源的技术和项目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化;

最近五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我们看到了中国开源崛起的力量。从时间这个维度,我们清晰看到中国开源从早期的跟随者、参与者,逐渐变成影响者和创作者。

中国开始涌现出大量开源项目的创作者,中国企业的开源项目开始捐献给基金会孵化,中国开始定义自己的开源许可证协议(木兰宽松协议)并被 OSI 接受,中国开始成立中国的开源基金会(开放原子基金会),这些都是中国开源开始成熟的很重要的标志。

2)集中与分布式

在早期的时候,开源主要集中在几个主要社区,这些社区成熟的标准之一就是 是否有开源基金会。当然全球的开源基金会也是掰着手指头可以数出来的,如经典老牌的 Linux、Apache、Mozilla 基金会等,聚集了一大群优秀的开源人才和企业的参与,并且在长达 20 多年的开源历程中经久不衰。这是经典的开源 1.0 模式。

当开源技术开始多元化,尤其当代码的分享和开发变得便捷,基于 Git 的代码托管平台的流行,开源进入了一种新的分布式状态。更细分领域技术和项目的出现,促成了更低的沟通成本和更多开源人才的聚集。

如同互联网早期是通过主要的门户网站来服务于全球网民,发展至今每个人都很容易创建并运营自己的自媒体账号。

2019 年 GitHub 发布的行业报告中,用户群和活跃贡献度排名第二的是中国,我们看到了中国开源环境的成熟以及呈分布式状态发展的势头。这也意味着进入到了开源 2.0 模式。

3)小众与出圈

十几年前,我们参加北京 Linux 用户组,经常会去北京一家位于东直门的餐厅的地下一层,“地下”这个词有着双重含义。那个时候的开源圈子,还鲜为人知,活跃于一小群早期的开源人之间。到了 2021 年的今天,开源呈现出一种出圈的状态。

在横向上,更多的领域开始谈论开源,开始了解开源。近年以来,政府部门开始关注开源,学校开始推广开源的课程和认证,企业们开始考虑成立开源委员会,VC 创投开始垂青开源项目,开源已经成了多轮融资以及上市评估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和评价方向。

纵向的从开源项目之间去看,我们观察到的更多是「融合」,领域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开源项目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

4)从个人到生态

中国开源社区早期的时候更多是以用户的方式去参与,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听到北京某某用户组,上海某某用户组。

到了 2021 年,我们比较少听到新成立某某用户组这个词了,更多地听到了联盟、基金会、行业联盟、组织。这意味着开源不再是以个人用户的方式在参与,而是以开发者、项目、企业、联盟、基金会的方式来呈现,这也同样印证了中国开源的成熟,规模化,进阶和蓬勃发展的势头。


user avatar   SeptEnd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女王:求求题主放过我,我可不敢有什么政绩。。。


user avatar   tian-weis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这是Fed一月 memo

先说结论:

FOMC 维持利率在 0-0.25% 不变。且确定 3 月完全停止 QE,同时 3 月加息也是箭在弦上,基本会后声明皆符合市场预期,没有太多的意外。

Powell 记者会确实是偏一点点的小鹰派,但我也认为,Powell 的说法不至于拉升市场加息预期至 5次 、并拉升缩表预期至上半年,反而比较像是在强化加息 4 次之预期。

另外我个人觉得,一些中文媒体似乎误读了Powell 记者会的部分片段,下面 Allen 再进一步说明。


1. 3 月加息停止 QE 早已定价

本次会议 Fed 再次确认 3 月将准备第一次加息,并同时停止 QE。

Fed 也再次重申,货币政策是要支持美国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与通膨长期均值维持 2.0% 的两大目标。

这部分我想市场早已定价,这裡完全不会是问题,所以我们不讨论太多。


2.未来加息在每次会议都可能发生 (?)

Powell 的原文说法是:Won't Rule Out Hike Every Meeting.

但我有看到部分中文媒体写:不排除每次会议都加息的可能性。

上述我想或许是误读了 (还是其实是我自己误会中文的意思 ?)

我的理解是:Powell 是说加息在未来每场会议都可能发生,指的是“不会在特定月份才加息”,不是说每场都要加息。

Powell 说得很合理,经济本来就是动态的,加息本就不会侷限在什麽月份才启动,端看当时的经济状况而定。

我认为Powell 上述说法,并未延展今年加息预期至五次或更多,若有这种想法,那绝对是误读了。


3.更大规模的缩表?

Powell 在记者会上提到,Fed 需要更大规模的缩表,但请大家不要恐慌,因为我又觉得部份中文媒体过度解读了。

我认为Powell 说到的“更大规模缩表”,在思维上指的是:

因为当前 Fed 资产负债表高达 8.9 万美元,这是新冠疫情爆发之前的两倍大,显然在绝对规模上是非常巨大的。

而上一轮 2017-2019 年 Fed 缩减资产负债表,是自 4.4 万亿美元缩到 3.7 万亿美元停止,缩表的幅度大概是 15.9%,共缩减了约 7000 亿美元。

确实每次缩表的经济背景绝对是不一样的,所以幅度也绝对不会相同,但我们随便抓,假设本轮缩表将缩减 10% 资产负债表规模,那麽这也要降低 8900 亿美元,规模当然很大。

但我认为,不需要过度恐慌在“更大规模缩表”这几个字上。更重要的,我认为是“Fed 缩表的速率是多少?”

我相信缩表没问题,缩表太快才是问题,因为缩表速度若太快,将直接影响的会是美债殖利率升速、以及殖利率曲线的斜率。

这点Powell 也非常清楚,Powell 在记者会上也不断强调,联准会内部尚未具体讨论到一切缩表的进度,要等到 3 月再说。


4.缩表比较可能落在下半年

Powell 在记者会上说明,希望在加息至少一次之后,再来开会讨论缩表的事情,且委员会至少将讨论一次,才会做最终拍板。

更重要的,Powell 希望缩表的进程是有秩序的、是可被预见的过程。

从上述Powell 丢出的时间表看,我个人认为缩表将落在 2022 下半年,最快可能是 6 月份,因为在 3 月加息后,Fed 才会来讨论缩表。

我个人相信 Fed 现在内部早已在讨论缩表,但委员会显然尚未准备好来与市场沟通缩表的前瞻指引。

而缩表这麽大的事情,我个人认为 Fed 需要起次跟市场沟通 2 次,并把缩表规划说得非常清楚之后,才会开始进行,所以比较合理的缩表时间,估计将会落在下半年。


5.最大风险:高通膨

Powell 在记者会上,大概提到了 800 万次的“高通膨压力”,并认为目前美国通膨风险仍在上升阶段,但预计 2022 通膨还是会回落。

Powell 说明,目前美国通膨居高不下,主要仍是供应链所致,白话来说就是供需仍然失衡,且供给侧 (Supply Side) 改善的速度是低于预期。

Powell 强调,目前美国高通膨持续存在,而美国经济要的是长期扩张,所以若要长期扩张,物价势必需要保持稳定。

这边开始进入正题了,我认为这是本次会议的最重要核心,是让我体感上,觉得 Fed 鹰派的地方。我认为 Fed 承认自己落后给菲利浦曲线 (Behind the curve),简单而言,Fed 这次的加息速度大幅落后给通膨。

由于 Fed 在 2021 年对于通膨的误判,先前 Fed 在 2021 年认为通膨在年底就可望自然回落,但也就是因为这件事没有发生,反而通膨还更为严重,所以目前才有使用加息来追赶通膨的压力。但当前宏观环境看,通膨的压力是来自于缺工、供应链紧俏等问题,再加上拜登政府的大力推行财政刺激在那边推波助澜~

所以这一次的通膨是来自于实体经济上的供需失衡问题,并不是金融市场过度投机、企业超额投资等问题,我认为 Fed 在这次的通膨问题上,能做得空间非常有限。

这裡将产生一个不确定性的较大风险,就是 Fed 只能靠货币紧缩去压通膨预期,但实体经济的根本性通膨问题,还是没有获得解决。变成最终 Fed 只能再用更剧烈的紧缩政策,去引导通膨预期走低后,尝试来压低实际通膨率,所以这裡将让 Fed 的紧缩路径,存在著较大不确定性。

比较好的处理方式,应该是直接去解决实体经济上的缺工和供应链/例如我之前提到的塞港问题,让实际通膨率自己走低、而不是靠 Fed 挤压通膨预期之后去引导。

谁可以去把坐在白宫裡疑似患有阿兹海默的白髮老头一巴掌打醒...还我特~


结论:我个人认为 Fed 今年将加息四次,不至于加息五次,而加息四次之预期,相信市场应该已经定价;至于缩表,相信市场尚未定价,估计将落在 2022 下半年,最快可能是 6 月。

如果 Fed 今年加息五次,我会感到非常意外,因为这意味著 Fed 很可能在 2023 年底、2024 年初,就因为美国经济放缓太快而需要降息,Fed 这波操作就会变得非常韭。

最后说说股市的想法目前 Nasdaq 已经插水一段时日,抑制通胀是当务之急,而股市所谓修正才多久已出现V转。对通胀而言意义不大,修正数月才可能有帮助~所以我之前一直描述为“恐慌”。因此对白髮老头而言,怎麽做才有利于中期选举就很清晰了。

最好还是坚持认为市场或已定价加息四次之预期,但缩表预期则是尚未定价的观点。

配置上美股我倾向持有科技权值股,一些 Megacap 的估值我认为合理、前景确定性较高,而这样也可以让你的收益贴著 QQQ 走。

考虑到一堆成长股腰斩,我也愿意加仓接刀成长股,但建议佔据投资组合的比例,或许不要超过 15%,如果选股功力不错,这裡就会开始让你的收益拉开与 QQQ 之类的差距。

最后,我相信人人都会想在市场下跌的环境裡接刀,接刀不是不行,但若接刀失败,斩缆我建议速度要快,我个人不考虑价投的话一次斩缆的比例都是 50% 以上。


user avatar   crowowrk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克劳备忘录也好,凯南电报也好,有两大共同点。首先,都是以现实主义的眼光去分析双方的关系。然后,给出的建议都是阳谋,并不是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执行起来需要的不是鸡鸣狗盗的小聪明,而是惊人的意志力。

而美国现在战略界现实主义被边缘化,我推测,布热津斯基,基辛格那帮人应该写过不少。不过没所谓,美国能执行大战略的时代过去了。现在这一代精英上半年能管下半年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一个需要两代人以上持之以恒去完成的大战略,搞出来他们也执行不了。

冷战时期,从杜鲁门艾森豪威尔到肯尼迪尼克松,最后到李根老布什,个人性格和政治偏好差距不要太大,但是都忠实地完成了他们历史任务,沿着围堵政策做下去。这种战略定力和延续性,世间少见。在中国领导集团上能看见一些相似的东西,但是我们离得距离太近,反而看不清。但在美国精英层身上完全看不到这一点。

个人愚见。


user avatar   jiayangq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克劳备忘录也好,凯南电报也好,有两大共同点。首先,都是以现实主义的眼光去分析双方的关系。然后,给出的建议都是阳谋,并不是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执行起来需要的不是鸡鸣狗盗的小聪明,而是惊人的意志力。

而美国现在战略界现实主义被边缘化,我推测,布热津斯基,基辛格那帮人应该写过不少。不过没所谓,美国能执行大战略的时代过去了。现在这一代精英上半年能管下半年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一个需要两代人以上持之以恒去完成的大战略,搞出来他们也执行不了。

冷战时期,从杜鲁门艾森豪威尔到肯尼迪尼克松,最后到李根老布什,个人性格和政治偏好差距不要太大,但是都忠实地完成了他们历史任务,沿着围堵政策做下去。这种战略定力和延续性,世间少见。在中国领导集团上能看见一些相似的东西,但是我们离得距离太近,反而看不清。但在美国精英层身上完全看不到这一点。

个人愚见。


user avatar   mli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克劳备忘录也好,凯南电报也好,有两大共同点。首先,都是以现实主义的眼光去分析双方的关系。然后,给出的建议都是阳谋,并不是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执行起来需要的不是鸡鸣狗盗的小聪明,而是惊人的意志力。

而美国现在战略界现实主义被边缘化,我推测,布热津斯基,基辛格那帮人应该写过不少。不过没所谓,美国能执行大战略的时代过去了。现在这一代精英上半年能管下半年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一个需要两代人以上持之以恒去完成的大战略,搞出来他们也执行不了。

冷战时期,从杜鲁门艾森豪威尔到肯尼迪尼克松,最后到李根老布什,个人性格和政治偏好差距不要太大,但是都忠实地完成了他们历史任务,沿着围堵政策做下去。这种战略定力和延续性,世间少见。在中国领导集团上能看见一些相似的东西,但是我们离得距离太近,反而看不清。但在美国精英层身上完全看不到这一点。

个人愚见。


user avatar   tianshiyeb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想搞笑,低俗是最快速的手段。

日本的志村健在三俗的路上走了快40多年了,

现在依然还是依靠这个维持人气的。

可是,一直依靠低俗笑料

迟早会遇到玻璃天花板的。

日本有个叫 快乐亭黑的混血,是说单口相声的,

说的全部都是下三滥的笑料,不是一点,而是全部。

结果就是没人敢找他上电视,广播,或者剧场演出。

翻过来说,保持一点三俗笑料不用,纯靠幽默和擦边球的相声演员,

依然不多。

而且要一直维持这种作品的风格是极其困难的。

侯老,马老就是典范。

(马老后期说的很多小段,其实就是外国笑话,当然是自己加工过的)

反过来说

七口人这个死杠死口 的内容

说了有一百年了吧?

不用解说大家不还是听的懂?


user avatar   k8seasy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想搞笑,低俗是最快速的手段。

日本的志村健在三俗的路上走了快40多年了,

现在依然还是依靠这个维持人气的。

可是,一直依靠低俗笑料

迟早会遇到玻璃天花板的。

日本有个叫 快乐亭黑的混血,是说单口相声的,

说的全部都是下三滥的笑料,不是一点,而是全部。

结果就是没人敢找他上电视,广播,或者剧场演出。

翻过来说,保持一点三俗笑料不用,纯靠幽默和擦边球的相声演员,

依然不多。

而且要一直维持这种作品的风格是极其困难的。

侯老,马老就是典范。

(马老后期说的很多小段,其实就是外国笑话,当然是自己加工过的)

反过来说

七口人这个死杠死口 的内容

说了有一百年了吧?

不用解说大家不还是听的懂?


user avatar   michael-15-62-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想搞笑,低俗是最快速的手段。

日本的志村健在三俗的路上走了快40多年了,

现在依然还是依靠这个维持人气的。

可是,一直依靠低俗笑料

迟早会遇到玻璃天花板的。

日本有个叫 快乐亭黑的混血,是说单口相声的,

说的全部都是下三滥的笑料,不是一点,而是全部。

结果就是没人敢找他上电视,广播,或者剧场演出。

翻过来说,保持一点三俗笑料不用,纯靠幽默和擦边球的相声演员,

依然不多。

而且要一直维持这种作品的风格是极其困难的。

侯老,马老就是典范。

(马老后期说的很多小段,其实就是外国笑话,当然是自己加工过的)

反过来说

七口人这个死杠死口 的内容

说了有一百年了吧?

不用解说大家不还是听的懂?




     

相关话题

  从中兴研发主管坠亡来看,什么是程序员的不能承受之重? 
  如何看待人民日报评社区团购:别只惦记着几捆白菜? 
  写代码过程中最忌讳的是什么?总感觉最近太过于急于求成? 
  如何看待火神山、雷神山建设在线直播?你从直播中看出了什么? 
  如何看待百度李彦宏表示的「中国人更开放,愿用隐私换效率 」? 
  有哪些东西让你觉得用二手的比一手的还舒服? 
  网传钉钉将上线「下班勿扰功能」,开启后将不再收到私聊、群聊以及提到自己的消息,这一功能意义大吗? 
  12306 外包给阿里巴巴、IBM 等大企业做是否可行? 
  假如制作一款软件,它能计算你到红灯路口的距离然后提醒你应该用多少时速行驶,便可在通过红灯路口时是绿灯? 
  张勇在阿里内网发帖回应「女员工被侵害」,表示震惊、气愤、羞愧,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前一个讨论
53 岁农妇停武 30 年重拾武侠梦,她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中国女商人海外走私象牙被坦桑尼亚法院判刑 外交部称不袒护?





© 2025-01-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