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个我印象深刻的。
斯坦福大学刘莉女士及其团队对中国仰韶时代酿酒史的考古探索。
20史记20年代,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大量富有特色的彩绘陶片,进而发现中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为中国考古学翻开了新的篇章。在仰韶文化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器物莫过于小口尖底瓶:
小口尖底瓶只有一个很细、凸出于瓶身的瓶口,瓶腹鼓起,配有两个小而圆把手,而瓶底部则快速收窄形成一个尖底,两头小中间大,让整个罐子好像一只纺锤。
此类小口尖底瓶在仰韶遗址中极为常见,在仰韶文化早期~晚期、各类不同的地方类型中均有发现,数量庞大,这表明小口尖底瓶在仰韶先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如我们所见,小口尖底瓶造型奇特,与我们常见的日常生活使用的陶罐、陶瓶大不相同,那么这类陶器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怎么用的?这就是人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了。
在一些历史教科书里,专家们认为小口尖底瓶是先民们用于在河流或者水井中汲水的工具。他们设想,先民将麻绳系在小口尖底瓶的耳朵上,再将瓶子躺着放进水中,小口尖底瓶在被水灌满之后会自动站立在水中,等在岸边的先民就可以用绳子将满当当的瓶子提起来背回家去。
然而故事讲得虽然好,但是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88年、1989年,西安半坡博物馆工作人员和北京大学的专家分别用小口尖底瓶做过汲水实验,按照想象中的方式,将麻绳系在小口尖底瓶的把手上浸入水中。出乎意料的是,小口尖底瓶并不会像预想之中一样灌满水后立起来,而是会一直平躺在水面上,达不到理想中的取水效果。显然,小口尖底瓶并不会比其他任何器物在汲水上有特殊优势,流传了几十年看起来很美的小口尖底瓶“取水”说不攻自破。
那么,小口尖底瓶的真实功能是什么呢?
2017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东亚考古研究所刘莉教授团队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合作,对陕西省西安市米家崖遗址出土的属于仰韶文化包括小口尖底瓶在内的一系列陶器内壁的残留物进行了科学分析——使用生物显微镜观察附着物形态。
在生物显微镜下,这些在陶片上附着了五千余年的残渣终于露出了真面目。
这些残渣实际上是植物淀粉,来自黍(小米)、大麦、薏米、块茎等多种农作物。这些古代淀粉形态特殊,在显微镜下呈现出多坑、变形、与其他淀粉粒聚合等损伤。
这些损伤特征对于熟悉酒酿造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在酿酒工艺中有一个被称为“糖化反应”的环节,在这个环节里用于酿酒的谷物淀粉加水分解甜味产物,为下一步的发酵做好准备。在“糖化反应”中,淀粉上出现的损伤特征与小口尖底瓶瓶壁沉淀中淀粉的损伤特征几乎一模一样,这有力证明小口尖底瓶中盛装的谷物淀粉是经过了酿酒流程中糖化反应的特殊处理。也就是说,小口尖底瓶确实盛装过经过精心处理的古代酒液。
同时,专家们又在和小口尖底瓶同时出土的陶制漏斗上发现了草酸根离子,而草酸钙又俗称为“啤酒石”,是谷物酿酒中常见的副产品,是谷芽酒类酿造过程中析出的草酸钙结晶。
同年,刘莉团队对西安市杨官寨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庙底沟期陶器进行了相同的实验,实验显示这批5700~5300年前的陶器残留物仍然是经过了糖化发酵的黍,同样是酿酒产物。
刘莉团队认为,在约5000~6000年前,仰韶人已经掌握了成熟的酿酒技术,并将漏斗、陶罐、小口尖底瓶等一系列人造工具用于酿酒。而盛装缓慢发酵的酒液,即便不是小口尖底瓶的唯一功能,也是其重要的功能之一。
那么用于酿酒的小口尖底瓶为什么要做成这样一种特殊的形状呢?
酿造史研究者认为,这类小口尖底的器物在盛装酒液时有这样一些好处:
1. 小口利于封闭,在酒液装满瓶内空间、排出全部空气之后,酿酒者用绳子将树叶在瓶口固定结实后,在这层“密封膜”上敷上泥土即可保持“酒瓶”的长期密封,便于酒液保存;
2. 在密封放置之后,酒体内的悬浮杂质会沉淀到瓶子的“尖底”部分,有效地促进了酒液的澄清,在插入芦苇杆等原始的“吸管”后,也不像平底瓶子一样容易搅起沉渣;
3. 在酿酒时,古人可以在地上挖坑,然后将装有正在发酵酒液的尖底瓶插入地面,用土埋好,以便于取得较为恒定的发酵温度;
4. 尖底瓶腹部设置圆形把手,方便困扎,这样古人就可以将许许多多装满酒液的尖底瓶 用麻绳困扎在一起,装上木筏顺水漂流,这也许就是小口尖底瓶分布如此广泛的原因。
实际上,在远古时代,不仅中国的仰韶先民利用小口尖底瓶酿酒,美索不达米亚、尼罗河三角洲的古代先民也使用形状类似的陶瓶酿酒饮酒,这显然是因为小口尖底瓶的特殊形状为酿酒活动带来的便利和优势所致:
在传统的历史故事中,中国用谷物酿酒的鼻祖是夏代的杜康,从目前的考古发掘来看,至少在5000~6000年前的仰韶时代,古代先民已经掌握了谷物酿酒技术,并将其优化为一门专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