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一个人心理成熟的具体表现都有哪些? 第1页

  

user avatar   zhou-ruo-yu-99-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内心成熟人的四个标准


曾经,我是那么讨厌听见成熟一词。


因为我每次听见别人说:“渔,你要成熟一点。”我就立即明白,又到了需要自我牺牲的时候了。渐渐地我发现,别人嘴里要求我的“成熟”,并不是真成熟。他们所谓的“成熟”是绑架在他们对我的要求上的。


但自从成为一个网文写手,我开始喜欢起成熟一词。我在长辈们认为最不成熟的地方——网络,发现了真正的成熟。在网络上,即有叛逆的个性张扬,也有理性的客观思辨。看似互喷的网络,所有人都在进行一项重要活动,那就是不停更新自己,我想这才是真正的成熟。


所谓真正的成熟是一个不断觉得过去的自己是傻逼的过程,那些开口就“想当年”,喜欢为自己过去辩解的人,都是生活越过越糟的人。


一本书上写着:真正的成熟是经历了世态炎凉之后的通透,是饱经沧桑之后的洗练;而不是经受挫折之后的苟且。很多貌似成熟的人,就像没有成熟就落到地上的果子,看似成熟了,实际上是被虫子咬了,烂了。


我恍然大悟,我总结了几个真正成熟的标准。




一、当你终于沉默,成熟才刚刚开始。


清晨上班,年级主任又开始传达校长的精神,学校要三年初中第一,高中第三。全场的老师像打了鸡血一样恭维主任,拍着胸脯说跟着领导走前途无量。我高兴不起来,因为我意思到疯狂的加班又要来了,不过工资却不会加。我沉默了,年级主任白了我一眼,散会的时候对我说:“小渔老师,要支持学校工作!”,我对主任笑笑,没有说话。


接着一个星期的加班,不断有老师去教育局上访要求学校改善待遇,办公室里问候年级主任全家的脏话喷涌而出。还有几个老师约我一起辞职,不要在这个破中学干下去了,我笑了笑拒绝了他们,埋头写我的材料,准备我第二天的课。


一年后,我成了大学老师,每周只有十几节课,是原来工作量的一半。不用再熬夜写材料,守自习或者帮领导按电梯门。我打开朋友圈,看到当年邀约我辞职的小伙伴还在苦苦煎熬着,有的在朋友圈怨气冲天,诅咒学校早早倒闭。有人在呻吟自己多么辛苦,朋友圈配上半夜赶材料的照片,祈祷领导能够看到。


我不是个内向的人,我之所以沉默是因为我不想恶心自己去迎合别人。真正的强大是沉默的,假如你还想对这个世界了解的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 。在这个希望和失望已经浑然一体的时代里,沉默是对生活最好的轻蔑。




二、在这个功利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某天一家培训机构邀请我和杨师兄一起去讲课,课酬很丰富,机构负责人甚至开车来接我们。负责人很客气,开车送我们去上课的途中,他接了个电话。电话内容似乎是有一个快递到了,负责人说他在外面让快递员明天送来,而快递员似乎不方便。


“我正在接送老师去上课,有什么事回头说!”负责人粗暴挂上电话。


我对负责人对我们的重视感到荣幸,但我也劝他还是回去先拿东西,我们自己过去就行。


然而杨师兄当场要求下车并取消课程,我和负责人惊呆了,我无论怎么劝说他都不听,他也不解释理由。杨师兄劝我一起走,但我舍不下那点高昂的课程。


事实证明,杨师兄是对的,我尽心尽力讲完五天课后,负责人没有支付我报酬,之后电话也打不通。最不要脸的是,他也没有跑路,他的机构依旧红红火火的招生,我多次讨要课酬无果,负责人还用黑社会威胁我。


吃了这次大亏,我佩服起杨师兄的先见之明,我问杨师兄为什么他能提前洞察这个负责人是一个骗子。


“渔师弟,你被一点蝇头小利就迷失了眼睛,亏你还是学心理学的。”杨师兄狠狠地责备了我,“一个对服务员态度恶劣的人,必然是一个自私的人,我并没有意识到他是一个骗子,但我可以肯定,与这样无情的人来往有弊无利。”


我突然明白了,即便再赤裸的利益交换背后其实都有人情在。幼稚的人往往会把这种利益关系看成是嫖娼式“一手交钱,一手脱裤”的赤裸交易,由于阅历的欠缺,他们在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时候往往过于开门见山而缺乏必要的情感判断,最终遭遇骗子。


从此我对快递小哥永远报以微笑,对服务员永远说着谢谢。也许是我的错觉,但是感觉来找我合作的人越来越多了。有所大学经常找我讲课,一个朋友跟我说,他们校长很喜欢我,因为我每次来讲课都是自己打车来的。




三、不要去别人嘴里要一个答案


很多女生在发现男友出轨后,喜欢去找小三和男友讨说法,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不明智的事情。当你气势汹汹的指责男友,而小三楚楚可怜的躲在男友身后时,你就把一个摇摆不定的男人彻底推向了对面。


其实这个问题答案不在男友嘴里,即便他保证一万次“他爱的是你”,也无济于事。答案其实在你心中,如果你愿意宽容他一次,你可以选择给他次机会把他拉回正轨。假如你无法接受,你可以当场一刀两断。


这个世界没有所谓的正确选项,只有“取舍”二字罢了。取舍是一种大智慧,这件事只能我们亲力而为,从别人嘴里要答案,只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对你而言,真正重要的东西,只藏在你内心深处。




四、成熟的人是更加接纳自己的人


成熟的人,永远内外是一致的。不要责怪你的柔软和脆弱,正如光月亮影子也就越暗,强大和脆弱是永远相随的。一个人不用活得像一支队伍,一个成熟的人只要活得像一个人就行了,有汗水也有眼泪。或者说,如果你不能接受你的软弱,自然也找不回你的强大


更不要羡慕某些人的成功,我“做不到”没有什么可耻。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你能做到的事,你需要找到它,而不是把别人的成就弄成你一生的负担。


假如你问我:喵大师,你自我感觉成熟吗?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我很不成熟。当我写下成熟标准这个题目时,我就已经不成熟了,因为标准是会变的,成熟是没有最终标准的。当我十年后再回头来看,也许我会觉得我今天的想法很幼稚。但我今天必须写下来,时刻提醒我的幼稚。成熟者应该牢记自己的稚嫩,就像疯子总觉得自己很有道理似的。



user avatar   Orzh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1、不要因为别人的缺点,就做不到点头之交。这世上彻彻底底的坏人是很少的,如果你周围都是彻彻底底的坏人,要检讨的就是你自己了,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太刻薄。

2、这世上不讲道理的人太多了,因为不同人眼里的道理是不一样的。有些事不要一味的担当,你可以选择拒绝与逃避,只是不要选择自杀来逃避。

3、不要因为朋友成功或者有钱,渐渐地和你联系少了,就认为是他变了。你这样感受的原因,是因为你嫉妒了,要多联系这样的朋友。

4、明白无论自己还是别人,说永远比做容易。因此评判一个人,不要看他对你说什么,要看他到底你帮你什么。有些人说话刻薄,让你感觉他看不起你。也许他真的看不起你,但你求不求他都不会妨碍他看不起你,事情解决了被别人看不起,总比事情没有解决被别人看不起好。

5、求人不丢人,丢人的是无人可求,要明白路越求越宽。

6、人一生可以不断的进步,不要让自己能力永远停留在25岁。

《老炮儿》里最成熟、最有人情味的人其实是洋火儿,最幼稚其实是六爷。如果你觉得六爷是纯爷们,那你就幼稚的可怜。


user avatar   zhang-jia-xi-21-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1、朋友圈越来越干净。超五星酒店的海鲜大餐、深夜十二点灯火通明的办公室外景、晚八点健身房私教的肱二头肌、自己不想发,看到别人发也懒得点赞了,除了给谁家又添了个新丁,重要客户新买了辆保时捷点赞以外,对于朋友圈的求点赞视若罔闻。

2、社交圈子越来越小。百无聊赖的饭局去的少了,有漂亮无主MM的除外。挤不进或是够不到的圈子终于还是放弃了,死皮赖脸的往人身上蹭的那种贱兮兮的样子连自己都越来越讨厌,陪客户的时候除外。

3、自己不再喜欢装逼,别人装逼的时候尽量不揭穿。老吴经常带着新来的女助理去兜风,他那辆宝马是二手市场淘来的事情我也不会拿来开玩笑了,自己之前去烫个头,老吴一直嘲笑我说是装嫩,老实说真的是听理发师说的烫了看上去头发更多一点,这种心情估计也就中年人可以理解,我也不怪他。

4、看纪录片和新闻联播的时候越来越多,看连续剧的时间越来越少,有刘亦菲的除外。非洲大草原上年复一年在循环上演着狮子和水牛你死我活的故事,和新闻联播里谁谁谁的楼起楼塌好像挺神似的,至少比偶像剧更务实。

5、能更好控制自己的欲望。老王刚提了一辆E300,说不羡慕肯定是太酸了,但除了蹭个座好像也没有其他想法。曾经在知乎中看到过一个问题:开豪车是不是更容易撩到妹子?看看老王那第二春绽放的样子,我想答案应该是偏肯定的。虽然看到老王的第二春,自己也心潮澎湃,恨不能向天再借五百年,但是一个冷水澡也能浇的醒。

6、学会尊重别人。甲方爸爸、公司领导、前台小妹、保洁阿姨、下班路上的公交司机、小区里面巡逻的保安、马路上碰到的环卫工人,越是有身份的人越是对身边的普通人给予足够的尊重,因为他们明白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7、学会闭嘴。很多人学会说话不过一年半载,但学会闭嘴可能需要一辈子。

8、学会承认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能够坦然的面对不够帅气、不够有钱、不够有能力、甚至不够年轻的自己,然后继续没心没肺的努力去生活。

9、学会自我疗伤。年少时的万丈雄心被一次次打击之后,面具越来越厚了,看事情以云淡风轻为主了的,虽然没有世外高人那种淡定但基本上也水来土掩兵来将挡了, 尽管被生活一直蹂躏但还是对生活充满热忱。


user avatar   shen-ke-ru-ci-s-k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心理学家赫威斯特曾提出一个“心理成熟任务”学说,此外再掺杂一些作为情感、心理咨询师的工作经验,来阐述一下我所认为何为“心理成熟”的具体表现:

1、在亲密关系中,互相尊重并互相支持

在赫威斯特的说法中,一段成熟“爱”该是平等且具有推动力的。

平等表现在“互相尊重”:即便两人有生活差异,观点分歧,却不成为威胁对方一定要与自己同一观点的原因。

推动力表现在“互相支持”:双方的爱是礼尚往来的,不存在某一方得单方面付出,自我感动;或单方面索取,发展到理所应当。

2、人生的重中之重是——了解自我

看起来简单,但没几个人能真正做到“了解自我”。一个心理越成熟的人,越能懂得了解自我的重要性。因为这个世界的状态其实是主观的,是自己与外界的交互方式决定了你如何认识这个世界。

不妄自菲薄,也不狂妄自大,全面认识并接受自己身上的优缺点;并适度自信,在任何事情没下定论之前,你没有理由第一个否定自己。

3、拥有“交换思维”

拥有交换思维是一个人成熟和情商高的重要表现,所谓交换思维就是懂得“预先取之,必先予之”,想要得到什么,得学会先付出,给予对方对方需要的,对方才会给你你需要的。

这在亲密关系中也很重要,你如果希望对方喜欢你,你得先要满足对方喜欢的点,不然你的喜欢可能就变成了索取。

交换思维』——“互利原则,各取所需”。


这个思维无论是在生意上,还是感情上都一样适用并且发挥很大的作用。

比如生意上懂得“交换思维”的销售人员,不会低姿态的去求客户购买他们的产品,而是让客户明白购买他们的产品是符合客户的利益的。

情感关系上,懂得“交换思维”的人,不会因为喜欢对方而讨好和巴结对方,不会在分手之后跪舔,因为他们明白靠这些是交换不来爱情的,自己需要去提升自己,有足够的价值,对方自然愿意来和自己做交换。

4、懂得“利他思维”

高情商的人和成熟的人,更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替他人着想。当你能学会替对方着想,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有利于他人,那么你也会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支持。

利他思维』——“一定要有利于对方”。

试想,当别人有求于你的时候,你可能很忙,你可能和这个人关系一般,你不愿花时间精力去帮助他,但如果这个时候他让你知道,帮助他是有好处和回报的,你可能就会愿意帮助他。

情商高的人,是善于运用利他思维的人,比如生意上,你托别人去帮你介绍生意,可能没人愿意帮忙,但如果你告诉对方:“记得报价的时候,扣除你应该得的20%利润”,情况可能就不一样

包括向我求助的朋友,一些人会因为我回复的不够及时和详细而不满,可却没想过其实我本来完全可以不帮忙的,帮你又给我带来了什么呢?我为什么要帮你?

5、懂得坚持底线

一个人成熟的体现,往往是有更高的自控力,懂得坚持自己的底线,换句话,哪怕一样东西和一个人自己再喜欢,但如果有一些触及自己底线的问题,也敢于离开和不要。相反,不懂得坚守底线的人,往往无论在亲密关系中,还是事业之中,都会更容易无原则的妥协,导致自己失去尊严甚至是自我。

6、以目标为导向,而不是以绝对公平为导向

不成熟的人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公平为导向”,做什么事情过分得追求“公平”,付出了就要回报,对对方好也希望对方对自己同样的好,对方犯错了,那自己也要还击,不然就觉得委屈,这也是往往很多人特别是女生,在亲密关系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最容易让自己的婚恋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比如就有女士常常和我说:“这本来就是他的错啊,我还不能说么?”。

而懂得为目标为导向的人,会在做每一个行动的时候,以是否有利于自己的目标为出发点,比如和自己的爱人辩论对错,是不是能有利于彼此的感情呢?成熟的人往往会放弃对对错的争辩,而以更好的方式表达自己,从而建立更稳固的感情关系。

7、拥有“大局思维”

大局思维,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大格局”,拥有大格局的人往往是更加成熟的,具体的体现是不去在意一时的得失,不去在意眼前一城一池的成败。大局思维会让人变的更加豁达和从容,特别当面对生活的挫折的时候,大局思维往往是让你可以绝地反击的关键思维。

比如同样是失恋,拥有大局思维的人会想:“现在虽然他暂时离开我,但不代表后面他不会再喜欢上我”

8、拥有“延迟满足”的心理特征

咨询中总是遇见关于断联的一些错误和问题,最常见的就是不听我的话,因为自己忍不住擅自去联系,结果可想而知, 最后没办法又来求助我怎么办

首先和大家分享一个心理学的实验-棉花糖实验

棉花糖实验是斯坦福大学WalterMischel博士1966年到1970年代早期在幼儿园进行的有关自制力的一系列心理学经典实验。在这些实验中,小孩子可以选择一样奖励(有时是棉花糖,也可以是曲奇饼、巧克力等等),或者选择等待一段时间直到实验者返回房间(通常为15分钟),得到相同的两个奖励。 在后来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能为偏爱的奖励坚持忍耐更长时间的小孩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如更好的SAT成绩、教育成就、身体质量指数,以及其他指标。

这些孩子展现出了一种叫做延迟满足的情商技能。他们愿意站在得到奖赏之前继续等待。

而那些没法忍受等待,想立即就吃掉棉花糖的孩子则体现了一种「追求及时满足」的低情商心理,那就是“我想要吃,并且现在就要吃”。

在我的咨询中同样存在着类似棉花糖实验中的两种“孩子”:

一种是我断联了一段时间了,应该有点效果了,所以我要马上去得到断联带给我的奖励。

一种是明白断联的时间还是不够,虽然可能有点作用了但如果自己能忍住不联系将会取得更大的回报。

咨询的案例证明,『那些能忍住联系对方的欲望,断联时间更久并且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女生普遍具备更高的情商,复合几率也明显要高于前者

9、犯错懂得反思,但不过度“自责”

犯错了懂得反思是好事情,可如果过于的自责,和自我惩罚,往往会让事情更加糟糕。成熟的人,会自省和反思,但不会不断的伤害自己。

10、在社会交往中,懂得详略得当

“无用的社交,是浪费生命。”

但有些人偏偏抓不准何人在自己的人生中是主角、何人是配角。导致对所有情感支线都掏心掏肺,把自己累得苟延残喘,但在客观程度上来说,却没对自己产生一点好处。

11、渴望并实现自我独立

在赫威斯特的十项成熟任务中,好几点都在讨论生而为人的“独立性”“自主性”。

一个渴望自由、并愿意为之承受代价的灵魂,我们很难评价它是一意孤行、幼稚自私的;反而是那些窝在安全圈里不敢出来,还依附着比自己更强大的力量勉强生活的人,才是真正的不敢直视自己的内心,更妄谈独立。

12、能够挖掘自己内心深处的兴趣,并与生活结合

有的人生来喜欢文学,喜欢艺术,但不敢赌一把,宁可把自己的天赋和真正所长埋在骨子里,去随着“多数人”寻找所谓更能被世人接受的能力,然后在这个领域内被更有造诣的人抛在身后。最终,在哪个领域都没达成自己的目标,抱憾终生。

了解自己,挖掘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然后在梦想和现实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才是一个成熟的人该做的。

13、在个人的行为导向上,能建立起自己的道德标准

换言之,有原则,且这个原则不会因为某个人或某件事而轻易动摇。

众所周知,谁都渴望真正“做自己”,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前提,让无数头脑不清醒的人只想着如何“放飞自我”,却不曾给自己设立一个阈值,划分一个范围——最终结果就是把自己放飞了老高,却忘却翅膀承受不住高压,狠狠跌下,摔得头破血流。

14、理解并接受他人的阴暗面

一个成熟的人之所以包容,只因为他早对这个世界的阴暗面有所准备,并不以之为奇,更不如临大敌。

人非圣贤,即使在你心目中纯洁无暇的“男神女神”,也摆脱不了生而为人的世俗私欲。而有些人就是接受不了这个,并按照自己的逻辑同理推出:只有自己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的时候,才值得被爱——虽然人类压根不会有那么一天。

15、对待回忆,会记得,但不会沉溺

人的一半痛苦,出自对于往事的介怀。如果说不切实际的人喜欢活在未来里,那么不够成熟的人往往喜欢沉浸在过去。

而更可笑的是,其实多数喜欢沉溺在过去的人,并不是因为他的过去有多么美好,而是因为他在当时没有把握住某样东西,导致未来的他耿耿于怀。

这是一种恶性循环——之所以他当时没有把握住,是因为他生活在过去;之所以现在的他耿耿于怀,也是因为他生活在过去;

并且能预知未来:未来的他耿耿于怀,是因为现在的他沉浸在过去,错过了现在。

16、宠辱不惊

宠辱不惊四个字乍一听好像境界太高,很难做到。其实秘诀就是四个字:了解自己。

一个人说姚明太矮,姚明不会因此而沮丧厌世,因为姚明多高他自己心里有数。

同样的道理,当你足够了解自己,并接受自己的同时,你就已经自成一派了。无需谁的证明,旁人的怀疑自然也伤不到你。

17、亲密关系中,懂得适时的放手

不成熟的人在挽留感情的时候,跟5岁小孩要不到玩具的表现如出一辙。

对方明明白白地告诉你,要分手,要离开;你的反应是一哭二闹三上吊,死缠烂打求原谅。这种表现与其说是挽留对方,倒不如说是你自己的情绪宣泄。

成熟的人则会静下心来问问自己:为什么他不爱了?是我们的相处方式有问题,还是我本身没有之前的吸引力了?然后有头绪和目标地去解决眼前的问题,一步一步地拨云见日。

18、懂得取悦自己

很多人被时间和经历洗礼了一通,或垂头丧气,或黑化世故,满脑子都是如何对付生活,如何对付他人。

然而,有一类人,在被塞满的杂乱思绪中,能留出一处用来取悦自己,给自己一个对周围一切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机会。

知世故却不世故,才是最大的成熟。

码子不易,感谢下方点赞支持下~


我是 @深刻如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马歇尔博士书籍《非暴力沟通·两性篇》《非暴力沟通·情绪篇》译者/校译者,知乎百万收藏创作者,愿意分享我的态度~


user avatar   liu-liu-34-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人50岁,丈夫03年意外过世,自己带儿子至今。事业单位工作,业务优秀,职称也评下来了,目前做行政。在帝都,工资不高,再带个儿子,压力还是蛮大的。曾经数年,周末在外面兼职,直到儿子工作。目前一大一小两套房,大房子和车都给儿子,自己去住上班更远小房子。总之,做了一个母亲能做的一切。

工作上并不开心,我应该是个业务型,不适合行政,每天各种瞎忙,也没什么成就感。

至于想什么,感觉自己只有眼前的苟且,攒钱给儿子结婚,自己熬到退休,那时经济压力就小了。

我的诗和原方,就是退休后能去四处走走,好好锻炼身体,拥有好的生命质量。至于再婚,已经不抱希望,过往的经历让我清醒了,有的男人一听说你是儿子,连面都不想见。交往过的,有的对我各种算计。好容易遇到不算计的,却出轨……呵呵,而我偏偏眼里不揉沙子,即使有时候一个人很孤独,也不想将就。

原本不信命的我,现在信了,任凭命运安排吧!


user avatar   fengliu18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借用一下德国的观点,我觉得非常合理。

我记得一个德国UP主关于纳粹暴行的言论,让我觉得德国部分民众是对历史有敬畏之心的。

1.不支持纳粹的德国民众不应当承受纳粹的战争暴行罪责,因为他们不支持纳粹。如果将来纳粹复辟,他们也拒绝成为纳粹的帮凶,他们出生在战后也没有事实性的帮助纳粹。

那么谁来承受纳粹的战争暴行的罪责呢?新纳粹应该承受,那些叫嚣这纳粹无罪的人应该承受,那些试图将法西斯在德国复辟的人应该承受,他们是纳粹的后继者。

二战的德国民众有罪责么,有的,他们有的真心诚意帮助纳粹,有的事实性的帮助纳粹。

2.德国人民即使不支持纳粹,也应当承担传递历史真相的使命。

不支持纳粹的德国民众不会去给也不需要给奥斯维辛,屠杀等行径洗地或者否认,因为他们本身不是罪人,但是他们理应告诉后代,在1939-1945年发生了什么,德国做了什么,万恶的法西斯分子做了什么丧尽天良的龌龊事情。

正是因为这样,德国人才有如此资格挺起腰来对历史的受害者正视,我不支持纳粹,我也没支持过纳粹,纳粹干的坏事赖不到我头上,但是我仍然告诉你们当年纳粹丧尽天良的事。

正视历史,反思历史,肩负历史,这是德国人的优良品质。


回到日本法西斯这边。

相信很多人已经看过了小约翰可汗最新一期的日本变态“鸟”,其实这就是日本战后的写照。

战犯一个劲地说不是我,我没有,文化差异,试图逃避自己的罪行,似乎忘记了就在几个月前还在满脸狰狞的虐待战俘营里的战俘。

民众们有的不能接受自杀殉道,有的遮遮掩掩地说不是我不是我不是我与我无关。

是的,这群人要么畏畏缩缩地求原谅,要么装的楚楚可怜,要么假惺惺的说自己是被上级逼迫的。

施加暴行的时候笑得比谁的猖狂,接受惩罚的时候哭的比谁都可怜。

在1970—8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似乎那个战败国日本已经一去不复返,他们开始让军国主义和右翼抬头,因为自己是世界第二经济体,自己有权说不。

那些躲起来的军国主义者们又威风地穿着军服走上了街头,带着军刀的老不死们走过街头,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神情,忘了十几年前自己如何装成一个可怜的良民丑态。

他们堂而皇之的把战犯放在神社里面供奉。他们小人得志地嘲笑那些被侵略的国家。

他们求饶只是因为弱小。

他们凌虐只是因为强大。

他们支持右翼,却说自己并无罪责。

他们声称自己并无罪责,却不敢承认犯下的战争暴行。

相比之下我甚至还觉得德国的新纳粹也算好东西,至少他们从不遮掩,他们极端排外,他们也不洗地,直接说杀的好。

坏,坏到了极致也至少敢作敢当。

而某些民族,明明是自己犯下了战争暴行,明明是自己侵略其他国家,却支支吾吾不敢承认,却明里暗里洗地,却一个劲的支持右翼,还对中国的dislike率直飙90%以上,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日本被中国侵略了。

也不是说这是劣根性,人民从来没有什么劣根性支撑,只是麦跑跑当初的清算似乎并不彻底,让大正时期的龌龊国风传递到了现在还能生根发芽。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上海人口2428万,台湾人口2360万。

2019年,上海gdp是3.82万亿,台湾是4.21万亿rmb。

再过几年上海gdp超过台湾,就算迈上一个台阶了。

等上海gdp是台湾两倍,那时候台湾估计就已经回归了。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讲真的,十年前村干部,洪水来临前为了转移人民群众,来不及搬自己家里的财产,我是相信有这种可能的。

但,这今天这个,我多少有点不信,山东又是官迷比较多的地方……

说不定是此举,为了考公务员呢?

至于,真是舍小家为大家的人物,我倒觉得真不值得宣扬。

又不是天塌下来?干嘛家里妻子怀孕不照顾,跑去搞什么志愿者呢。

万一,得了新冠,影响到妻子和她肚里的孩子,是个什么后果呢?

这个男的,至少不是个好丈夫。

刚好,这事在山东,联想到春秋孔子门徒的一个典故。

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


补充一下,免得有人从这个典故的基本面上理解。

这个典故,表面上讲,子路做好事领了牛,是在劝大家向善,子贡做好事不领奖,导致大家不愿意做好事。

思想延伸来讲,君子做好事,一定是符合规则、人性的,为了图个好名声行善,破坏社会规则的举动是不可取的。


user avatar   xiao-wang-63-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三年前的,不知道被谁带我时间线上了。。。。

三年前想吐的槽,这就吐一下吧。

最直接的结论就是:中二病的强行黑深残,其实就是高二学生强行给初二学生大谈黑社会的感觉。


这玩意我看了漫画,第一卷强忍着吐槽冲动看完的,没继续看下去。 怎么说呢,日本ACG作者,即使比较大牌的,架构起 “黑暗的中世纪” 也大多数都是一团糟,当然,有极少数很好的不在此列。到日轻这块,已经不是“一团糟”这么简单了,算是“最基础的逻辑也会崩坏”这种感觉吧。

其实 奇幻小说作者 背景设定 加构不严谨 是个通病,但是合理合适的,不较真不深究都能过得去,即使按 乔治马丁那个水平,给他的严谨打个85分,大多数日系作品的严谨性都很难及格(60分)

常见的问题有这几个:1,无论背景生产力,政治制度多么 原始, 大城市,王都之类的地方永远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发展水平和经济状况。 这边有个例子,世嘉以前有个街机游戏《战斧》,是模仿罗伯德 霍华德 的小说《蛮王柯南》改编的电影所做。 游戏的画风确实,很够味,就是那个蛮荒时代的感觉:

但是 这游戏一移植到PCE 上,加了动画过场,就漏馅了,过场剧情中的画面极度的不协调,好象公元 三世纪的人穿越到了十八十九世纪。 这个吧,怎么说呢,游戏美术设定可以照着 阿诺 舒华辛力加 的电影美术来抄,

自己搭原创的(不知道外包哪个做的,但肯定是日本制作)立马就露底了。

实际上大多数日系作品里想象的欧洲中世纪,或者采用其背景的西幻都有问题,都过于富庶平和,说白了就是他们想象中欧洲就是维多利亚时代那样子,这种错误认知就跟 国内大多数人一提起西方中世纪就是 马克西米连板甲一样。

反倒是中期的最终幻想之类,直接把背景定成那个时代 搞得接近 蒸汽朋克,这种严重的不和谐感才消失。

2,种族,职业永远是本糊涂账: 在日系奇幻当中, 矮人和精灵 是职业,你很难搞清这个逻辑是为啥。

比如这个东西,五个角色职业分别是,战士,牧师,法师,精灵,矮人。

然后它的精神续作:

六个职业分别是 战,法,牧,盗,精灵,矮人。

问题是这玩意 是真真正正 拿 到过DND2版授权的作品,是正儿八经的 龙与地下城。而且官方还要解释,战士其实是野蛮人,矮人才是战士。 就是为了妥协于日本多数民众的错误认知而故意 设定成这样的。

同理呢,反派,不管是啥种族,无论地精,兽人,巨魔,牛头人,一概的是“魔物” 简直 满身是槽无从吐起。 这玩意还传染到了台湾, 当年 阿玛迪斯战记 里面,不管牛头人,无头骑士,泰坦巨人还是天使 恶魔的,一概是魔兽。

以上说得,还都是 优秀,经典作品,不去追究奇幻设定 完全没有问题的。

而哥杀这玩意,第一页,就让我对日系奇幻积攒了这么多年的吐槽欲望刷新了一个级别、首先是冒险者公会这玩意,都说日轻奇幻是学DQ,可是人家DQ 只有酒馆,没有冒险者工会这玩意儿,在西幻里 冒险者属于集流浪汉雇佣兵,盗墓贼之类社会盲流于一身的人士,所以在酒馆这种鱼龙混杂地方找工作找雇主很正常。 类似的赏金猎人工会 我在JRPG里就见过一个, 世嘉的《梦幻之星4》但是人家那什么背景?人家那是 对标 星球大战,沙丘,曼达洛人那种 。生产力到了,经济情况到了,才会有这种东西。

再说 哥布林这种生物, 在 神话 原生设定里 是很厉害的东西, 采用原生设定比较接近的作品 比如 漫威的 雷神2 电影 ,进攻的就是哥布林,在地狱男爵2里还差点把地狱男爵搞死。 蜘蛛侠的死对头 绿魔,其实就是Green Goblin 绿皮哥布林。 (注DND中 这个定位给了 卓尔精灵)

把哥布林当 低级怪的,其实就等于你认同了 DND的那一套。认同那一套 却又玩跳反 ,这就很无语。

其实日系奇幻种种怪象,大部分原因都是:中《巫术》的毒太深了。

《巫术》是史上第一部 电子RPG游戏。对日本游戏创作者的影响力非常深远,元祖RPG三大作品 就是巫术,魔法门,创世纪, 以当年的电脑机能而言,是做不出多少游戏内容的,所以它把重点全放在了 下地下城 杀怪捡装备上面了。这样的话,非地下城地区,就完全的工具化了,意思就是,地下城有怪物,有宝藏,而地面上,什么武具店 防具店,酒馆,全是工具人,因为实在实在没有资源分给这些 游戏里次要的部分。 这不是因为 不想做,而是做不了。

日本人对巫术非常痴迷,创作出了不少类似作品,包括 日版巫术,冬宫 XX迷宫之类的东西。

但是你写小说,做动画的哪来这个限制啊。 就照着抄不动动脑子吗? 他们是看了巫术那种 打怪 ,卖战利品交任务,再下去打怪的游戏流程,才臆想出来 西幻的世界就这么小格局的吧?




  

相关话题

  你小时候发生过哪些极为惊险的事情? 
  男同性恋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 
  春暖花开,你所在的城市里有哪些难得一见的春日美景? 
  奋斗逼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 
  基因对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最近bm风、jk风的走红是源于亚洲男性的幼齿审美吗? 
  适宜在电脑上看小说的阅读器推荐? 
  作为会做饭的 90 后女性,是种怎样的体验? 
  如何评价妇联倡议“勤俭持家, 发挥妇女在家庭生活中重要作用”? 
  「贩卖焦虑」对「卖出产品」这件事的助益究竟有多大?会不会引起反效果? 

前一个讨论
中国历史上谁可以称得上单兵单挑能力最强?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安徽一近视考生高考时眼镜被监考老师收走?





© 2025-02-0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0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