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写回答了。看了这期《歌手》之后,想写点东西给曾一鸣,也是写点东西给我所了解的华语乐坛。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曾一鸣已经出道18年了。2002年,20岁的他演唱网络音乐剧《爱你是个错误》主题曲《当我再爱你的时候》,引起了一些关注。不久后,曾一鸣就被华语乐坛顶级制作人涂惠源看中。涂惠源想把他打造成下一个华语天王。经过六年的训练,他终于做好了一切准备,就等着发行唱片、一飞冲天。然而,命运和他开了一个无情的玩笑。由于当年曹格退出滚石,滚石封杀了涂惠源手下的一大批艺人,其中就包括曾一鸣。
曾一鸣必须找到一条新的路。他的一位同门师姐给了他启发。在2006年,这位师姐也因为涂惠源弟子的身份受到了不公待遇,专辑卖的惨淡,事业也没什么好光景。恰巧当时华语乐坛新兴了一种综艺类型,叫做“选秀”。她报名参加了其中一档,最终获得了亚军,事业从此逆风翻盘。如今的她,已经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最强新生代华语女歌手。她的名字叫谭维维。
曾一鸣决定走同样的路。2013年,他报名参加了湖南卫视《中国最强音》。他演唱的曲目是张惠妹的《也许明天》。在歌曲的末尾,狂暴的三段阶梯高音(A4-C5-D5)几乎掀翻了整个现场。最终,他夺得了《中国最强音》的冠军。同年,一个“疯癫”的大学毕业生在湖南台的另一档选秀节目中夺得冠军。多年后,两位冠军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路。其中比较年轻的那一位,他的名字叫华晨宇。
2个月后,一位同样拥有强大技术却声名不显的歌手,使用着同样的《也许明天》三段高音在《中国好声音》上大放异彩。当时,《好声音》还是华语乐坛的顶级音乐综艺,在每个夏天都吸引着几亿男女老少的目光。最终,四位导师为她拍灯,她也成为那一季《中国好声音》最闪亮的一颗星。但造化弄人,她在5年前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她的名字叫姚贝娜。
说回主人公,自从13年“一鸣”惊人后,他陷入了长达7年的沉寂。在华语乐坛,纯依靠歌手身份混出头很难,总结下来一般有三条路——创作、综艺和偶像化。华晨宇、邓紫棋是集这三者于一体的代表者,也因此在新一代华语乐坛中拥有着至高人气。对于颜值平庸、性格拘谨、创作才华缺失的曾一鸣来说,他唯一的机会只有综艺,而且必须是唱歌综艺。
就在曾一鸣《最强音》夺冠的同年,一档叫做《我是歌手》的节目在湖南卫视上线。它购买了韩国MBC王牌节目《我是歌手》的版权,却很难请来真正的大咖。第一季的参赛歌手很多是已沉寂多年的陌生名字。就连最大牌的羽泉与陈明,也都面临着即将或已经过气的尴尬。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档没有火爆明星的节目,最终引爆了整个华语乐坛。林志炫、黄绮珊等歌手纷纷凭借扎实唱功焕发了事业的第二春。2016年,一名第一季的参赛歌手获得了金曲奖最佳国语女歌手奖。在这个象征着华语乐坛最高荣誉的颁奖台上,她特别感谢湖南卫视洪涛导演让更多人听到了她的声音。她的名字叫彭佳慧。
《我是歌手》第二季开始前,无数人在预测哪个幸运儿将会成为下一个黑马。曾一鸣是被提名最多的人选之一,人们说,在这个比拼唱功的舞台上、没有比他合适的了。但最终他并没有获得机会,那一季的最大赢家属于一个热爱写歌唱歌的香港小女孩。她的名字叫邓紫棋。
之后的每季歌手首发预测,曾一鸣都是呼声很高的候选人。我曾给第三季《我是歌手》写过一份“期待的首发名单”——吴青峰、萧敬腾、袁娅维、李佳薇、苏见信、华晨宇、曾一鸣。几年过去,名单中的前六名都登上了这个华语顶级音综的舞台。只有曾一鸣,依然与《歌手》无缘。
在屏幕外,他也活得越来越惨。2018年9月,他入驻YY直播。16年前,他以网络歌手身份出道。16年后,他又变回了网络歌手。虽然他笑着打趣说“这样就可以唱歌给更多人听了”,但笑里的落寞却掩藏不住。
其实,早年间的YY堪称互联网界一片净土,很多歌手在那里度过了刚刚起步的稚嫩岁月,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最终都离开了YY。这些“前YY歌手”中,最著名的一个连续登上了《好声音》、《蒙面歌王》、《声入人心》、《我们的歌》等节目,最终以首发身份进入了《歌手》。他是这个时代里草根变凤凰的绝佳典范。在YY时,人们叫他卡布;走出YY后,人们叫他周深。
但在周深走出YY的这几年间,这片净土早已面目全非。面对盈利变现的压力,YY直播逐渐低俗化,所谓唱歌主播,一大半是开着十级滤镜、贩卖性吸引力的年轻女网红。36岁的曾一鸣坐落其中,与她们为伴。
其实,几年间曾一鸣和《歌手》节目组之间有过很多接触。他不止一次飞去长沙演播室试音,然后不止一次的被最终拒绝。有人说洪涛不喜欢曾一鸣的音乐类型,也有人说曾一鸣过于傲慢的态度激怒了节目组。最终,在错过《歌手2019》的踢馆名额后,曾一鸣在微博上说,“缘分已尽,我再也不会去这个(《歌手》)舞台了”。
越是信誓旦旦的狠话,越容易被打脸,因为越是信誓旦旦的狠话,背后便有着越强烈的不甘。时光来到新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在前一年帮唱龚琳娜后,他终于以奇袭歌手的身份登上了《歌手·当打之年》的舞台。
七年了,他等了这个舞台七年了。他的性格里最深处的底色一直是张扬,但在《歌手》的舞台上,他却罕见的掩藏不住的小心翼翼了起来。在上半期,他竟然没有发动奇袭。对于了解他的人来说,这很令人奇怪。有人说,由于这个舞台的缘故,他开始紧张、开始保守了吧。
在下半期,他终于推动了奇袭杆。在他亮嗓后,人们惊叹的发现,他的声乐技术又进步了——他几乎点满了流行歌曲的天赋树——胸声、混声、头声、强声、弱声、咽音、闭合...对于出道多年、尤其是出道多年且一直默默无闻的歌手来说,这种自我修炼的意识堪称恐怖。上一个有同样进步速度的男歌手,已经几乎在华语乐坛封神。他的名字叫林俊杰。
林俊杰几已封神,但曾一鸣没有。面对萧敬腾,他最终大比分落败。不仅落败,他还被骂直男、没情商、唱歌油腻。
在被淘汰后,他罕见的表露内心。他问,“我们这些人,会不会最终被人遗忘啊?”他说,“这次既然是这种结果,我认命了”。屏幕彼岸,周深、华晨宇、Tia袁娅维眼眶都红了。他们与曾一鸣一样,都经历了十多年的拼搏与挣扎,几度迷失方向,幸运的是最后成功了。但曾一鸣没有,如果没有意外,他还是会回到YY,与一众网红为伍。
复盘曾一鸣这一路,把他的所有不顺都归结为“运气”显然是不正确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他生错了时代。如果早一点在技术崇拜的年代登上《我是歌手》,他可以靠乐坛顶尖的技术成为全民偶像。脑洞开得再大一点,如果早生10年,他可以成为第二个孙楠;早生20年,他可以成为第二个赵传。在那个唱片时代最后的余辉下,他将是最闪耀的一颗星。
但现在已经是2020年了。放眼世界,格莱美认证的新生代王者是主打Alternative/Electro的Billie Eilish;回到中国,霸占着音乐排行榜的则是蔡徐坤与鹿晗。称得上“流量歌手最后良心”的华晨宇与邓紫棋,也早早抛弃了芭乐大抒情的曲风,导向了电子、独立摇滚与rap。然而,曾一鸣的音乐审美却仍停留在10年甚至20年前。大众们依然震撼于他的唱功,却不再会为他买单。曾一鸣错过了属于自己的timing。
大人,时代变了。
但是,再讲深一层,曾一鸣一定就是“落后”、“被淘汰”的吗?也不尽然。音乐审美的发展从来没有对与错之分,只有喜与厌之别。举例而言,当今的“前沿音乐”中抒情歌曲已经被基本抛弃。这不是因为“抒情歌曲”是落后的,实则是因为几十年的芭乐流行后,人们厌倦了和弦套子、厌倦了配器服务人声。因此,人们开始在“非人声”中寻求庇护,开始探究电子音色、人声功能化。按这个趋势,再过几十年,人们没准又会开始厌恶不规则和弦、厌恶合成器。到时候,抒情也许又会成为下一个主流。按照马老师的千层饼理论,到了第五层我们又发现曾一鸣其实真的就是时运不好罢了。
这篇文章本来只是单纯想惋惜曾一鸣、结果写着写着就变成了华语乐坛编年史。既然如此,我就再升华一下价值。这一场《歌手》最触动我的不是曾一鸣的小心翼翼、也不是失败后的悲伤认命、而是华晨宇说的一段话:“如果我是一个想学音乐的孩子,看到曾一鸣这样优秀的人都得不到好舞台,我会不会就此放弃音乐呢?”
这个问题直击我心。我总叫华语乐坛“小糊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那么,什么是好的乐坛?一百个人有一百个想法,但我认为一定有一条——“让从业者活得好”。因此,它一定要是一个包容的、良性的、让实力说话的乐坛。2015年,彼时尚未被封杀的梁欢拍了一个短篇纪录片《音乐的秘密》,揭露大量从业者报酬极低,只靠音乐几乎无法养活自己。5年过去了,情况依然没有改变。曾一鸣住着简陋的租房、上YY卖唱;赵子健发不起专辑、兼职程序员过活。为了能有尊严的做音乐,《歌手》和《乐队的夏天》分别是他们最后的机会,不成功便成仁。
这太让人难过了。我希望未来的乐坛能让音乐人少一些窘迫、多一些从容。等到哪一天,曾一鸣这样的遗珠不会难求一个舞台时,华语乐坛就会真正的变好吧。
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
最后,我把那首让曾一鸣最初走入我视野的歌送还给他——
“海一望无际
看不见终点在哪里
深邃又吸引 我的心
我就在浪里
飘飘荡荡爱有时忽高有时低
推着我向前 每一天
曾经我放纵享受
到最后无处解脱
越心痛就越快乐
越想快乐越寂寞
也许明天 没有谁
陪我走过 潮起潮落
也许明天 还有你
陪我开始 直到最后
海一望无际
我在浪里
——《也许明天》张惠妹
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叫信息不对称,一个叫考核时间短。
首先信息不对称是最严重的原因,你说的对,学历高的人不一定能力强,学历低的人也不一定能力差,但问题是强不强弱不弱,不是你自己说了算,别人怎么知道的?脑门上又没刻着字,刻的字也可能是你自己刻的……所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公认的显性信息来辅助判断学历就是最明显的东西。你会发现同样学历的人,大家也更加注重你的学校好不好?你的英语你的证书……越是显性,越是有公认标准,越是客观可以衡量的东西,大家越在意。
其次,考核的时间很短。一个人去找一个工作,也就出事,面试几次见下来面谈的时间。一个人真正的能力,必须在长时间的实践中慢慢的看出来。但找工作的过程容不得给你很多时间,慢慢的观察,你总不能先让你干个一年半载,然后再决定要不要你吧。所以在面试这种很短时间接触就需要做决定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有客观标准可循的东西作为决策辅助。
而事实上就算是要了,你也会设置三个月到6个月的试用期,本身就是弥补上述问题的。但这是建立在我先要你,我才有权利让你在这儿试用给我看,而不能用三个月到6个月的时间作为面试期来考核你。那这对应聘者也是不公平的。
简单的小把戏,居然能有这么多人写出来这么多洋洋洒洒的文章,来解释他为什么这么火,什么消费主义什么内卷疫情什么年轻人的爱好,什么小众,什么设计师什么ip。在下真的服。没理由也能给他找出理由来
给个标题你们就能编个文章出来呗?
我只想问一问题:是谁在二手市场上高价收购那些小概率抽到的产品?
建议有关部门彻查。
玩金融的路子真的是越来越野。
——————————————————————
我拿了一张A4纸,把他撕成100块,上面写上1-100,。随机塞进100个袋子里。
然后我在市场上卖这些袋子,1块钱一个。
抽中数字1,可以在市场上卖10元,抽中数字10,可以在市场上卖20元。抽中数字100,可以在市场上卖50元。
凭什么一张白纸写个字就能卖1块?因为有一定概率他能卖50!
但是凭什么你抽中某一张就能卖50元,废纸又没用
那你猜猜谁在市场上50块钱买一张写了字的白纸?
至于他盲盒里面装的是什么,重要么?不否认有的人喜欢里面的东西,但是他根本就不是赚这部分人的钱,这部分人也没钱给他们赚。这个世界上,赌徒的钱最好赚
————————————
几天都没什么评论,10分钟来个十几个人替盲盒说话,然后全是小号,全部收藏了同一个问题。
你们花钱搞公关的时候,是不是碰见黑中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