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一直以来对秦晋语言、人文、地理分野有些个人心得
山西和陕西的行政分界线众所周知是黄河,但语言、人文、地理分界线则在黄河以西一带
一、秦晋语言分野大致就是志延片、汾河片与关中片的分界线,见下图
分界线的疑点在于河西一侧,韩城、合阳为什么属于晋一侧的方言?
从语言角度出发,陕西河西沿黄方言和山西一侧方言在中古宕摄和梗摄读音类型一致,这也是韩城、合阳从关中片中脱离出来,归入汾河片的原因所在。
1、宕江摄白读层舒声韵韵尾脱落
(1)河西一侧与河东一侧的一致
(2)山西境内宕江摄白读层
2、梗摄白读纯元音
(1)河西一侧汾河片韩城梗摄字读音举例(摘自韩城方言志)
河西一侧汾河片合阳梗摄字读音举例(摘自合阳方言调查研究,作者邢向东)
河西其他地方暂不举例
(2)山西境内梗摄白读举例
以上语音特征是晋地方言特征
从人文角度出发,陕西河西沿黄一带和山西一侧相类似而迥异于陕西主体关中
(1)两地戏剧同州梆子与蒲州梆子同源
山西蒲州与陕西同州(今大荔)、朝邑,河南陕州(今陕县)、灵宝,地处黄河中游,居黄河激流南下而折流向东的三角地带,彼此隔河相望,长期以来有著经济、文化的密切交往,其风俗习惯、语音、方言也大体相同。明末清初,这一带已有“乱弹”流行。后来,分别以蒲州和同州命名的蒲州梆子与同州梆子虽为两个剧种,但实同源于此。秦腔则起源与宝鸡,以吼著称。今天同州梆子在陕西秦剧一路壮大的情况下,濒于绝响。和同州梆子同源的蒲剧则发展还是不错。
山西省汉族戏曲剧种中的大戏,是人称"山西四大梆子"的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其中,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同根异枝,一脉桕承,皆为梆子声腔的正宗,而且群众基础甚广。
(2)山陕商人与山陕会馆
山陕商人是晋商与同州府商人的合称,(同州府治在大荔,辖韩城、合阳、澄城、朝邑等地,方言属汾河片)陕西同州府商人,祖籍多是晋人,同州一带语言又和山西一侧接近,故而陕商根在山西又因语言缘故和山西商人亲近,在山陕之外的地方建造会馆,保护山陕同乡商业者的利益。
会馆是中国明清时期都市中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封建性团体 。会馆一般分布在晋陕之外的地方,但在西安周至县也有山陕会馆的分布,可见山陕商人并不把西安关中人当作同乡,而是和山西商人抱团。
@云汉梵拓你所提到的开封山陕会馆,是光绪末年更名为山陕甘会馆,彼时去晋商衰落不久,并不能反映山陕商人的历史。同时代秦商所建的会馆叫西秦会馆。
你在文中召唤我,又删除我评论,也真是有趣。
二、历史上的秦晋分野线
历史地缘格局与今天秦晋方言的分布是几乎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