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战争史上有什么开挂一般的史实? 第2页

                    

user avatar   laoyan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请问知乎小编,这个回答哪里违反了哪怕任何一条国家法律法规和社区规范?是戳了哪位的玻璃心一直锁着不放?还是你们认为这些见于军史中的内容是谣言不能相信?)

1926年1月生, 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志愿军第38军第113师第337团1营1连2排排长。第二次战役中率部十四小时急行军145华里,抢占龙源里谷岘山,切断美军退路,阻击援敌。在敌南北夹击情况下,带领全排战士打退了美军10余次进攻,歼敌200余人,缴获满载军用物资的汽车58辆及枪炮弹药等,创造了激战一整天,全排无一伤亡的奇迹。

1926年8月生,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志愿军19兵团63军188师563团8连连长。在第五次战役铁原阻击战中,带领全连奋战四昼夜,打垮优势敌人15次攻击,以伤亡16人的代价,毙伤美军800余人

河南上蔡人,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在第4次战役中,担任志愿军26军78师234团9连4班班长,1951年3月在朝鲜七峰山战斗中,雷宝森带着9名战士防守299.3高地,这里地形狭窄,只有一条断崖路可供坦克通过。雷宝森把9名战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打击最前面的坦克,另一部分打击最后一辆坦克。最后敌人12辆坦克只有1辆侥幸逃脱,其余11辆被击毁,他和9名战士无一伤亡。他们不但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步兵班反坦克战绩的最高纪录,也是迄今为止的中国军队之最,该纪录迄今仍未被打破。

然而,在第二天肉搏战中,身负重伤的雷宝森在掩护战士周士武撤退后,跳下悬崖,此时所有人都以为他已牺牲,连队为雷宝森开了追悼会。但雷宝森被树枝挂住,又被两个朝鲜老百姓救下送到野战医院。

1953年,志愿军总部为雷宝森记特等功一次,并获“一级战斗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其“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战士”荣誉称号。

1953年,他因伤回国,回到河南老家,成了河南省政府招待所的服务员,从未向任何人提起过他在七峰山的英雄行为。志愿军26军回国以后,26军政委李耀文在记功时,想到没有查到雷宝森的尸首,认为他有生还的可能,随即在《人民日报》等媒体刊播消息寻找,终于在1956年找到了他。

1957年,国防部部长彭德怀邀请雷宝森赴京参加国庆8周年观礼,还在家中宴请了他,彭德怀夫人特意为他熬了小米粥,彭德怀为他递馍夹菜。随后毛主席在家中宴请雷宝森等几位志愿军英雄,称雷宝森“你是志愿军战史上的自豪!”

1965年,雷宝森因病离职休养,后从蔡县人大常委、县政协常委任上离休。1992年,时任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命令,授予雷保森“胜利功勋荣誉勋章”。

2009年,雷宝森在家乡病逝。

1923年生,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1951年5月下旬,谭炳云所在部队接到上级命令,要求火速从东线赶到金化东南40公里处的390高地,构筑野战防御工事,阻击敌人,为部队撤退争取时间。

5月24日晚,谭炳云精心选择了一边是小河、一边是高岩的一段狭窄公路为据点,只要打坏前面一辆坦克,后面就会被堵死。他在战斗中炸毁美军坦克3辆、汽车1辆,歼敌13名,将美军11师堵了8个小时,为我军的安全撤退赢得了时间,创造了志愿军战史上的奇迹。(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931年生,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志愿军第12军31师91团5连战士。1952年11月,在上甘岭战役中,他和班长及另一名新战士(3个人)负责坚守597.9高地3号阵地,经一天激战,共打退敌军40余次进攻,歼敌280余人,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1927月生,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志愿军20军60师179团8连3排排长,1951年6月,在鹫峰阻击战中,沈树根率领3排战士打退敌人两个多营的13次冲锋,消灭敌人300多名,沈树根一人歼敌近200名

1926年生,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1953年7月,金城战役时任侦察排副排长,奉命率小分队突袭南朝鲜军精锐部队首都师第1团(白虎团)团部。13日晚,他乔装成美国顾问,12名侦察员化装成护送顾问的敌军,直插敌纵深。他指挥分队3个小组分头作战,冲进敌警卫室、会议室,13分钟结束战斗,毙伤敌机甲团团长(对,你没有看错,是机甲团!)以下97人,俘敌军事科长、榴炮营副营长等19人,缴获李承晚亲自授予“白虎团”的“优胜”虎头旗,为金城反击战取得最后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志愿军第68军第202师第606团第六连排长。1951年十月,在坚守金城南928高地战斗中,他指挥全排坚守阵地七昼夜,先后打退敌198次冲击,歼敌500余人,在战至一人一枪时,他扑向敌群壮烈牺牲。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

1929年生,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志愿军第12军第35师第104团4连3排副排长。1952年8月6日晨5时,他带领8名战士继续坚守高地,连续击退敌10余次进攻,歼敌200余人。激战到6 日黄昏,阵地上只有杨春增和卫生员两个人,手雷只剩下一颗。在此危急时刻,他支走卫生员,让其到后面寻找弹药,自己毅然举起最后一颗手雷扑向敌群,与敌同归于尽,年仅23岁。


1930年生,本名柴云正,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1952年5月,在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朴达峰阻击战中,他一人消灭100多个敌人此次战斗中,柴云振所在营全部牺牲,仅剩柴云振一人,被兄弟部队送往战地医院抢救后,从此隐姓埋名。经过33年艰苦寻找,1984年在邓总设计师家乡广安市下辖的岳池县找到他,1985年受金日成邀请,他访问朝鲜并被授勋。

1922年生,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志愿军第68军第204师第612团第6连连长。1951年10月19日,奉命率全连坚守朝鲜平安南道金化郡938.2高地全连浴血奋战,坚守阵地5天4夜,打退敌人百余次进攻,毙伤敌1800余人,创造了阻击作战的范例。在全连严重伤亡的情况下,他临危不惧,组织所剩5人继续顽强坚守,最后英勇牺牲,时年29岁。

……

第二次战役中,第38军第113师14小时山地奔袭72.5公里,堪称战争史上BUG级别的存在。72.5公里是地图上的直线距离,113师走的全是山路,甚至还翻越了海拔1250米的长安山。但就是这个数字,也创造了世界步兵战争史上空前的纪录。这个纪录至今没有任何国家的军队能打破。1990年海湾战争中,美、英军重型装甲部队在地形平坦的伊拉克沙漠上,面对已经一败涂地的伊拉克军队,每昼夜的推进速度也只有50到60公里!

这是一个英雄的集体。

第二次战役第38军作战地图 ,图中最长的箭头就是113师14小时山地奔袭72.5公里的行军路线(感谢 @杨平 指正)

下面说说德川战役后113师的作战过程

1950年

11月27日

18时,志愿军第38军113师以战斗队形从德川地区出发,向三所里急进,第338团担任前卫。

11月28日

8时,113师338团抵达三所里,5分钟后美军骑兵第1师(机械化师)第5团先遣分队30余人、南朝鲜军1个治安连抵达三所里,338团立即展开阻击将其全歼。

10时,美军骑兵第1师第5团在坦克掩护下向338团防守阵地连续发起十余次猛攻,均被击退。与此同时,113师令339团以1个连将三所里附近的大同江公路桥炸毁,切断美军南撤与北援道路。

16时,113师以337、338团各1个营的兵力,利用夜暗向三所里以北鹰峰及其附近的美军实施反击,歼其一部,并占领水洞站、仁谷里地区。

18时,113师令337团抢占三所里以西的龙源里。根据朝鲜提供的地图,联合国军的机械化部队只能通过三所里的公路前往顺川,但实际上三所里以西的龙源里还有一条更宽敞的公路可以通行,志愿军先于联合国军发现这条公路。(下图)

11月29日

美军第9军所属第2、第25师、土耳其旅和美军骑兵第1师、南朝鲜军第1师各一部被志愿军各部队包围于军隅里南北地区。美军第9军从三所里南撤无望,同事发现龙源里还有一条路,便改道从龙源里撤退(南北朝鲜都很坑),同时急调位于顺川的美军骑兵第1师主力及位于平壤地区的英军第29旅各一部向北增援接应。

4时,志愿军第337团第1营刚进到龙源里以东的葛岘,就与南撤的美军先头部队遭遇。该营立即抢占有利地形,先敌发起冲击,将其击退此时,第38军侦察支队也进至龙源里,协同第337团第1营作战。

8时,美军第2师第38团满载步兵的百余辆汽车和坦克由军隅里进至龙源里东侧。美军以1个营的兵力,在20余架飞机和大量火炮、坦克掩护下,向第1营阵地连续猛攻,均被击退。

10时许,第337团主力赶到,即以第2营接替军侦察支队防守143.3高地,以第3营进至芦田站以东地区为团预备队。

午后,第1营又击退由顺川北援的美军1个营的进攻。

11月30日,被围美军调百余架飞机和百余辆坦克支援,以1个营至1个团的兵力与由顺川北援的1个营相配合,向第337团防守的阵地连续猛攻,企图打开经龙源里南撤的通路。337团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依托有利地形和抢构的工事,以少数兵力扼守防御前沿,主要兵力疏散隐蔽在机动位置上,采取坚守和反击相结合的战法,打退美军多次进攻,使南撤、北援之敌相距不到1公里而始终不能会合

黄昏,第113师以第338团接替第337团的防御,继续进行阻击作战。

至此



12月1日8时,美军第9军见从三所里、龙源里突围无望,便遗弃大量辎重装备,开始转向安州方向突围。第113师即配合军主力对敌转入围歼清剿。

19时,战斗结束。

第二次战役西线作战经过要图

(点击可看大图,更多大图看这里:战争情况要图_战史概述_抗美援朝纪念馆


user avatar   lu-mi-cai-fu-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勾践灭吴,是被轻视的战争大bug!

1,这是春秋战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国、强国被灭亡,是彻底灭亡,被灭到连遗民都没见记载。而且居然是被一个落后的、偏僻的国家所灭。

2,越国本就落后,又遭受吴国严重摧残,全越被揍得“国有墟棘,身为鱼鳖”------意思是国都成了荒凉的废墟,百姓在逃难中大量淹死于密布河流、水网的宁绍平原。国土面积90%被割让给吴国,残剩面积按《国语。越语》的记载只有东西百里之地。上层贵族“男为臣,女为妾”,勾践做为国主亲自入吴当马夫三年,他的妻子在吴国当扫地大妈。不光如此,越国士大夫的女人,给吴国士大夫当女人。越国官员的女眷,送给同等级吴国官员家里当女眷。

3,越国降吴时,军队只剩5000人(清华竹简《越公其事》则称8000人),而吴国兵力十万三千人(东汉赵晔《吴越春秋》)。越国人口下降到10万以下,因为经过多年恢复后,向吴国借的粮食也不过一万石,可见消费量很低。吴国人口按兵力数量等综合推测约60万到80万。

4,残剩的越国,国家财富值钱的东西都被吴国掳走,“宝器尽入于吴”,还不得不以残破国力“厚事于吴”,每年承担巨额的对吴国的贡品。光是葛布,一次就交纳十万之巨。吴王好起楼台,越王便派遣成批的良工巧匠入吴助造,另外发动所剩不多的劳动力进入深山,“选名山神材,奉而献之”。

不光要大量向吴进贡,对楚国、晋国、齐国这些强邦,每年都要赠送丰厚的贡礼,“皮币、玉帛、子女(年轻女子)以宾服焉,未尝敢绝”(《越绝书》)。

5,除了巨额贡品外,越王勾践十年不向百姓收税,更不可思议的是,还向全民提供类似今天北欧国家那种“从摇篮到坟墓”式的福利:

百姓生儿子的,官府奖给两壶酒一只犬,生女儿的,官府奖给两壶酒一口猪;孕妇临盆时,务必报告官府,官府会派医生来接生,确保母子平安,一个人也不准损失。生两个孩子的,官府给粮食,一胎生三个孩子的,官府出钱雇专人帮着照顾。只要是贫穷的百姓,不管有无生育,都会得到官府的福利赡养,可保小康。有人病了,官府会问会管,不让你因病返贫;有人去世了,官府负责安葬;对老年百姓,官府管养老;民家有孤儿,官府会妥善抚育。总之民众们的生老病死,官府全包了。平日河流里,有专门的官船满载食品、食用油,接济一切遇到的流浪者、无家可归的儿童--------这样的政策,恐怕换了唐宋元明清不管哪个朝代,财政都会破产啊!而这些王朝要么大一统,富有四海,要么以经济发达著称,却都吃不消这么个惠民法。不要说它们,哪怕是二战之后的德国、日本,也没法一开始就这么干啊,可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一个落后、受战争摧残的蛮夷之邦却真的这么干了。

6,不光管本国人,还管外国人,想往越国移民的,官府会不惜开支,只要愿意来,官府会分你好房子,保障你丰衣足食的生活,特别是四周的优秀人才,还会有更加舒适的生活条件。以致四方之民如流水一般纷纷入越,(“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下”)这又是一大笔巨额开支。

7,这么多负担之外,越国还要暗暗发展军力以复仇,而且以高标准建军,什么兵种都要配齐,都要上规模,光是脱产的“死士”就养了几万人,(“聚死臣数万”《越绝书》)。要给予这支庞大的军队精良的装备,要生产大量兵器、铠甲、盾牌、箭弩、兵车,要维持强大的水军,需要造大量战船。要长期从严训练,甚至不惜一把大火焚烧宫殿来考验部队的应变力、反应力、勇往直前的精神,这哪一项都是个无底洞!

勾践的钱是从哪来的?

8,为了国家前途,越国还进行了迁都,将国都从山区迁到相对平坦的地方,并兴建宫室、官府、城市--------这可是依照楚国首都的式样新建规模巨大的城市,而且有强大防御力量,这又是个巨大的耗民工程。


然而,怪事发生了,从越国兵败降吴开始,仅仅十二年过去,如此贫苦、人丁稀少而负担巨大的越国,不但没垮,反而迅速崛起,成为新兴富强之国,“人民殷富,皆有带甲之勇”,更可贵的是,百姓都享有周全的物质保障,生活水平远过于一百多年后的商鞅之秦。趁吴王夫差赴中原争霸之机,出兵攻吴。勾践派相国范蠡、大将舌庸率领一支强大水军,从杭州湾入海,绕到江苏进入淮河,以隔绝吴王夫差的主力大军回师之路。 然后由勾践亲率一支庞大的军队:

“习流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千人”

攻入吴土,(《史记勾践世家》),一举擒杀吴国太子,攻陷吴国国都的外城(“入其郛”),焚烧吴王用五年时间兴建的“姑苏台”,大肆残灭其人民,掳走吴王的王船。吴王夫差急忙率军赶回,见到惨景,大悔不及,但又无力报复越国,只好与勾践约和。

勾践返越后,又用九年时间,积蓄能量,交通楚、齐,彻底灭亡了疆域广阔,称霸一时的巨吴,彻底兼并了它的国土与人民。

这样的奇迹,难道还不是战争史上一个惊人的大bug吗!?

那么,勾践是怎么做到这个奇迹的呢?

先从一件事说起:

公元前491年,勾践因为给吴王做奴隶表现倍儿好(据说亲口尝过吴王大便),被释放归国。然而刚回来就被一位大臣给批评了一顿。

原来,勾践一踏上故土,眼看国家残破,民生艰难,心里很急,便亲自下田种地,他老婆则养蚕织布,打算一家人自给自足,给国民做个榜样。没成想招致一位大臣的不满,此人正是被今天的我们严重忽视的一个奇才-----计倪

计倪和范蠡、文种一样,都来自楚国。三位老乡之中,范蠡长于军事和外交,文种长于治国理政,而计倪则特别擅长天文、阴阳学,并利用这一特长,钻研商业运筹,振兴经济。

其实比起范、文来,计倪在家族出身上就有优势,他父亲计然,是著名才士,曾被楚平王召见问计,所以计家父子都是肚里有货的人。计倪眼看勾践心心念念要强国雪耻,却只知道男耕妇织这一套,大为鄙视:领导,你这是只会卖傻力气,太没有智慧了,太缺乏技术含量了,太不审视周边时事了!(“此竭于庸力,而不断时与智也”见《越绝书》)

于是,面对洗耳恭听的勾践,计倪大讲一番阴阳运筹之道,原文有些玄乎生涩,就不引用了。但中心思想是:越国应利用区位优势,“渔三江五湖之利”。怎么个渔法呢?比方说,吴和楚是一对死敌,双方进行过百年战争,吴人还曾攻入国楚都,把楚王和公卿贵族们的妻子、女眷全部蹂躏。所以,楚对吴有深仇大恨。虽说两国不往来,但偏偏各有丰富的特产,互补性很强,而越国臣于吴,又与楚有特殊关系,正好夹在二者间做中介生意。越人将吴国的海产、食盐、高级冶金产品、青铜矿产大量贩入楚国。然后将吴人喜欢的楚物:黄金、锡、丹沙等矿产品、名贵木料、石材,以及漆器、丝织、皮革等手工业产品、还有水果(荆橘)、贵族玩的奇禽异鸟、药材源源不断转卖到吴。吴王也乐于小越能帮它搞来敌国的紧俏物资,楚人也高兴小越帮自己代销物产,顺便也希望苦逼的越国恢复起来,一起牵制吴。楚国本就地大物博,特别是水利发达,因而粮食多多,稍微抬抬手,就够越国那点人吃的了,所以使越国政府不用征粮于民,让民间好好蓄养元气。

另外,越国针对吴国,大搞“对口”产业。前面说了,吴王夫差好奢侈,喜欢大建宫殿楼台,喜欢女人,喜欢各种美食,喜欢漂亮的服饰,喜欢一切美好的享受品。越王于是大力发展奢侈品产业,这可是绝对的高附加值啊! 比如征发高档木料,派遣能工巧匠,帮吴王建筑楼台。又发展葛布种植,再让女工们织成细布,做为吴国宫廷用的衣料。同时大送美女,比如西施、郑旦等著名美人。又配上名贵甘橘、精致的写笔、狐皮、江南难以一见的晋产名贵竹子等高级进口货,琳琅满目的奉送到吴国。

吴王夫差自然大喜,而且他是个特别讲虚荣要面子的人,处处要摆霸主范。既然越国小弟如此恭敬,如此厚意,自然也不好意思白拿,也要回赐丰厚的财物做为酬答。并且,体谅小小残越采集贡品不易,将原本割占的越国近千里领土,分两次归还了勾践,使越国版图一下子回血,“东至句甬(宁波),西至于檇李(桐乡县濮院镇),南至于姑末(衢州东北),北于平原(海盐县)”说还就还,人口、资源瞬间恢复。

同时,越人利用吴王夫差急于向中原进军争霸的野心,吴国跟谁结怨,威胁到谁,越人就趁机把生意做到哪,顺便拉关系。越人本就擅长浮海泛舟,于是大举北上,“亲于齐,深结于晋,阴固于楚”。对齐、晋这些富强的大邦,把身段放到最低,再利用新兴的奢侈品产业结他们欢心。每年春、秋两季都主动送去大量贵重贡礼,甚至像今天的乌克兰那样,把美女上升到一项产业的高度,做为特殊礼品到处奉送,为越国打开广阔的国际空间,“皮币、玉帛、子女(年轻女子)以宾服焉“,据史料说,越都郊外就有“美人宫”,想必是官府将选出来的美女集中送到这里集训,培养成权贵们的玩物。 齐国本就是春秋时代的首富,又被吴军上门踢馆子多次,在钱的问题上,想必对越人出手大方。晋国亦感到霸业深受吴之挑战,东西自然也不会少给。这里还要特别提一下宋国,宋国虽说外交水平不如郑国,但工商业特别发达,宋境内的睢阳(宋都)、陶邑、彭城,是中原三大巨型商业都会,店铺林立,“百工居肆”,天下财货荟萃之所,所以宋即使不算大国,但绝对是个富国。还有文化大邦鲁国,也是兵车千乘,人口稠密的中等国家,宋、鲁都受吴人欺负,自然都愿意赞助小越,总之,大伙都愿意把吴国给搞下去。这一轮经济、外交攻势下来,从越到楚再到中原,再到濒海的大齐,2000多年前的一带一路,骤然成形!

所以,计倪有如此眼光,如此奇谋,难怪年岁比他大一截的范蠡会拜他为师了。

大家不妨想一想,范蠡在功成名就之后,为何激流勇退,隐姓埋名跑到中原做生意去了?肯定跟这段打工的经历大有关系,帮着越国经营一带一路,这商机有多少,利润有多大,老范早就有数了,看准了这条退休谋富之道。

所以《史记》提到范蠡自称“计然(即计倪)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愿用之家”,与其他史料的说法合拍。范蠡后来挑的安居地,正是中原商业发达的宋国。别忘了,勾践灭吴后,劝范蠡早谋后路,离开越国的,也正是计倪,当然这是后话了。

越国用计倪、逢同之策,运作下来,可以十年不收税,民家都有三年的余粮,境内“无有闲草,越邦乃大多食”(清华竹简《越公其事》)。官府则通过转口贸易、高附加值产业而财源滚滚,足以招兵买马,发奋图强。

不过,越国还有一个短期无法克服的大问题:人口稀少

所以,越国实行高福利政策。不过,这一政策对于人口增殖效果其实不大。大家想想,就算从勾践回国算起,到第一次攻吴,只有9年时间。等着福利政策后的第一代孩子们从出生到成年再当兵?黄花菜都凉了啊!

所以,这一奖励生育的政策,主要作用是吸引外来移民,让他们来越国定居,特别是周边落后的地区,“东夷、西夷、姑蔑、句吴四方之民乃皆闻越地之多食、政薄而好信,乃波往归之,越地乃大多人”(清华竹简《越公其事》)。短期内收获大量成年人口,他们和越人一起,都乐于繁殖,让越国的人口根基稳固下来。至于齐、楚,则向越国输出有技术、有才能的“达士”,提高了人口素质,所以越王对他们“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提供优厚舒适的生活,让他们为新的祖国效力。成书于汉代的《越绝书》曾提到会稽当地有座“麻林山”,就是因为吸引了大批齐国移民来此为越国种麻而得名。拥有庞大人力资源的楚国向越国输出了计多优质人口,有大批楚人在越国服役,甚至有全部由楚人组成的越军前锋敢死队。楚人出身的范蠡还特别向勾践推荐楚国著名射手陈音,来帮助训练越军。据说只用了三个月,就让越军的射击技术发生质变(“三月,军士皆能用弓弩之巧”)。

当越向吴发动复仇战争后,战火延绵,持续长达九年,比中国八年抗战还长一年。因为是国族仇杀,吴人殊死抵抗,越军死伤惨重,但越国有楚、齐为后援,人力、物力源源不断。而衰落的吴国,把远的近的都得罪个遍,又因为争霸连年,轻锐尽死,再加上灾荒,无人相助, 终于轰然倒下。

起家前的吴国,《左传》鲁成公七年(公元前584)称,吴国伐巢、伐徐,入州来,“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是以始大”可见到夫差盟于中原时,吴已有一百多年大国根基。


全盛时的吴国,注意那个后来不可一世的秦。。。。。

勾践终成一代霸主,完成了中国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逆袭崛起,报仇雪恨。胜利后,当年受尽欺辱,抬不起头来的越国,已然是扬眉吐气,屹立于东方的新贵,兵马横行江淮,为各个受吴欺侮的中原国家主持公道,华夏震动,“当是时,越兵横行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史记》卷41),中原地带的“宋、郑、卫、鲁、陈、蔡执玉之君皆入朝”(《国语。吴语》)。蔡、莒、滕、郯等小国都依赖越的保护,连周天子都不远千里,派使臣送来祭肉,让勾践的威风尊严一时超过了齐桓公、楚庄王,诚可谓: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要是历史定格在这一刻,该多好?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故事圆满落幕之际,却出现了吊诡的反转:很少有人发现,这场吴越争霸战,最终的胜利者却不是越国,而正是那个不显山不露水的楚国。。。。。。。。

即使越国用了这么多招数,富国强国,但灭吴依然是超出能力的苦事,越王每征吴,都不得不动员全国的成年男子到城门外集合,只根据五种情况放人:独生子、一家兄弟都服役的、有疾病的、体弱的、性格懦弱散漫的,其他都必须出征。这样征战一次,越国经济就差不多要停摆一次。如此多年,等到把吴国消耗得灯干油尽之后,越国也元气大伤,兵力、人口剧减,社会积累打光,几乎又回到解放前。吴地则化为废墟,生产力被完全破坏,吴国领先华夏的冶金工业、精良的农具制造业、土木工程技术、设计建造运河的绝活,从此风流云散,曾经走在时代前面的那一代工匠、设计师、技术人员全部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这片热土再也没有了活力,变得死气沉沉,更不要说给新主人增加多少国力和富力,相反,要消化残剩的,带着仇恨的吴民,要恢复经济,都需要钱,需要时间,越国用了几代人,再没能盘活它,吴地成了他们的负资产。

所以,大仇终报之后,勾践心里是心满意足还是由悔生疑?还真不好说。

称霸时的越国版图,可风光背后的姿味,想来是茶壶煮饺子,肚里清楚却倒不出来


毕竟,在灭吴战争中,因为代价实在太大,勾践两次想打退堂鼓,只要吴国投降,给越国当个“附邑”也就姑且了事罢。但范蠡、文种苦劝阻挠,非逼他打到底,于是越国勒紧裤腰带硬是围了吴都三年,“豪士死、锐卒尽、大甲伤”。

原本一直对越国有求必应,千好百好的楚国突然变脸了! 楚惠王起兵攻越,勾践无力再折腾,不得不在称霸不久,就大丢面子,割地宁人,北起今天安徽宿州下属的蕲县(双堆集就在附近)向南穿越蚌埠直到巢湖这一线长达五百里以西的原吴国旧地全部割让,这就是《史记》所说的 :“越灭吴而不能正江﹑淮北,楚东侵广地至泗上“。当年的吴越矛盾,瞬间变换成新形势下的楚越对峙------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原本赖以致富的经贸支柱没了,随着吴国灭亡,齐、晋也转而视越国为新的威胁,“贷款”没了,收入没了,越版的一带一路也没了。勾践这才认看清处境:离天堂很远,离楚国太近!下决心避开它,不远千里迁都山东琅琊。

遗憾的是,一个新霸主,当年麾下五万多熊貔之师,教士、车兵、卫队、弩阵,兵种齐全,陆地上铁流滚滚。水面上,越人舟师长驱江河大海,横截江淮,何等威仪! 可灭吴之后,勾践能带到新都的家当,只不过“死士八千人,戈船三百艘”(《吴越春秋》),不光阵容寒酸,随迁人口也非常少,面对一个陌生的、遥远的、荒僻的东海之滨,勾践只能抖擞精神,去迎接一个新的开始,可他的谋臣们呢?

为何楚国翻脸后,接连发生范蠡出走、文种赐死、计倪装狂的事呢?因为他们都来自楚国,你懂的。。。。。。。。。。。。


user avatar   yuan-fang-qing-m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给你100人,你能打赢3000人么?

如果再加个条件,给你100手无寸铁的普通学生,你能打赢3000全副武装的军队么?

毛泽东说,很简单啊,有100人那么多,打赢3000军队那还不是轻轻松松?

1917年7月,张勋拥立清废帝溥仪复辟,很快复辟闹剧就结束了,张勋被段祺瑞击败。

但重掌大权的段祺瑞,却想趁机获得更大的权利,拒绝恢复《临时约法》,拒绝召集国会。

1917年9月18日,孙中山发起了“护法战争”,要反对北洋军阀,维护《临时约法》。

段祺瑞下令北洋军出击,镇压护法运动。

派往湖南的北洋军,是傅良佐部,而响应孙中山号召向湖南进军的护法军,是桂系军队谭浩明部。

1917年11月,桂系谭浩明的军队打败湖南督军傅良佐的主力部队,听闻此消息后,傅良佐率长沙城内的残兵败将仓皇逃离。

而此时,桂系谭军的主力尚在衡山、湘乡一带,距离长沙很是有点远。

此时的长沙,成为无政府的世界,到处都是一片混乱。

但这个时候,被段祺瑞派来驰援傅良佐的北洋军第八师混成旅,已经接近了长沙,共有兵力3000多人。

这些人是傅良佐的援军,按理说就应该是长沙城的援军,来长沙是好事。

但如今傅良佐已经弃城而逃,桂系军队即将兵临城下,这个混成旅进了长沙城就必须立即撤退,否则肯定会被桂系军队包饺子。

1917年的军阀部队是一个什么德行,全中国人都很清楚,辛辛苦苦跑过来,立马就要撤退,军阀部队不祸乱当地一番那才叫见鬼了。

不到处抢点钱,怎么给手底下的兄弟们交代,反正长沙城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而毛泽东所在的第一师范,就在长沙城外,粤汉铁路旁,北洋军混成旅无论是进入长沙还是转去武汉找北洋军主力,都必须要经过第一师范。

而学校,一直都是军阀部队特别喜欢的驻扎地,因为宿舍多,能一次性住的人多。

这种事,在全国发生过太多回了。

长沙市民能预测到军阀士兵一定会祸乱全城,第一师范的师生也能预测到军阀士兵一定会祸乱自己的学校。

为保全师生,躲避军阀士兵打劫伤人,学校决定让全体师生弃校,到城外五里的阿弥岭躲避一段时日。

毛泽东得知消息后,赶到校长室,说外面战事混乱,外出躲避反而不如学校安全,因此“离校不如护校”,只有利用学校墙高宅深的优势,发动学生护卫,“方可保自身和学校无虞”

那可是3000大军,还是编制完整的正规军,用学生护卫学校,觉得墙高就有优势?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但当时的校长居然被毛泽东说服了,同意毛泽东组织护校队,然后所有师生都不撤了。

于是,毛泽东选了100多个自愿报名的学生,组成了一只护卫军,用来守护学校。

穿上军服,还挺像那么回事的。

归毛泽东管的第一支武装力量,就这么成型了,当时的毛泽东才24岁。

可惜,只有人,没有武器,于是毛泽东找了100多只木棍,发给护卫军当武器用。

在电视剧《恰同学少年》里,编剧还原了这100余手持木棍的学生军。

武装力量成型后,毛泽东下令用木头做了一些简易工事,堆在学校门口作为阻碍。

100学生军+木棍+木头工事,而他们的对手,是全副武装的3000多北洋正规军。

要这么打,才能在3000多正规军的枪炮攻击下,用100多只有木棍的学生军守住一个学校?

毛泽东想了想,觉得这仗没法打,怎么打都不可能打得赢。

于是毛泽东决定不守了,主动出击,要全歼这3000多北洋正规军。

别忙着满脑袋问号,毛泽东这么做是有把握的。

当时这支北洋军部队,在靠近长沙后,没有第一时间进军,而是在第一师范外几里地的猴子石附近徘徊,抢掠附近农家的粮食,在这里驻扎了一个晚上。

这驻扎一个晚上的行为,让毛泽东立即判定这支北洋军的军心士气有问题。

大军齐整,在长沙城咫尺之遥的地方居然犹豫徘徊,不敢进城。看到学校门口的木头工事后,甚至连几里地外的第一师范都不敢进,宁可在野地宿营,他们在怕什么?

普通人或许不知道他们在怕什么,但毛泽东知道。

机会,来了。

毛泽东连夜前往长沙城内的警局,用自己拥有100多学生军武装力量的“身份”,说服了警察局长,借来了20多名全副武装的警察。

现在,毛泽东有枪了,有了足足20多条枪。

但是这些枪归警察局,借来的警察一个都不能死,甚至都不能伤,只要伤了一个,立刻就是全军溃散。

别说组织和纪律了,这些警察连军饷都不是毛泽东发的,凭什么卖命。

接下来怎么办?

毛泽东下令师生们准备一些灯笼、烟火、鞭炮等,然后就全军出击,对北洋军发动了总攻。

电视剧上是这么演的,历史也是这么走的,当时第一师范的学生军,是有照片留存于世的。

虽然就一百多人,但看起来确实好像是一支大军。

120多个人,20条枪,怎么打?

首先,毛泽东把20多名警察安排在第一师范背后的妙高峰上,确保这些警察的安全。

然后,毛泽东把100多学生军分成三路,每一路30多人,携带灯笼、烟火、鞭炮等,偷偷潜入到北洋军的背面和侧面,毛泽东亲率一路挡在正面。

总共四路人马,出发之前,毛泽东安排好了所有的战术,让所有人依计划行事。

到了傍晚,北洋军终于摸清了长沙城的虚实,好像是一座空城,于是军官下令全军前进,准备在天黑前进入长沙。

看到北洋军终于动了,学生军立即出发,部署到了北洋军的背面和侧面。

就这样,3000多北洋军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一头撞进了包围圈,被毛泽东率领的120多人给围的水泄不通。

北洋军摆出了一字长蛇阵,慢慢蠕动,沿着前往长沙的大路缓慢前行。

当前进到第一师范附近时,在妙高峰上的警察开枪,向北洋军射击。

处于行军状态的北洋军队大惊失色,哪来的枪声,附近怎么会有部队,自己处于行军状态毫无战斗力,天也快黑了,这要是被伏击了岂不是死定了,完了完了。

然后,包围北洋军的三路学生军,突然鸣放装在煤油桶里的爆竹,听起来好像到处都是枪声。

同时,学生军点燃烟火,搞得漫山遍野一片灯火通明,然后升起写有“桂”字、“湘”字和“粤”字样式的灯笼,还有人吹响了军号和锣鼓。

然后,100多名学生军齐声大喊:“傅良佐逃走了,桂军已经进城,缴枪不杀!”

这支北洋军很清楚自己在湖南的主力部队已经被桂军击败了,只是不知道桂军是否在长沙城里。

等了足足一天,侦察兵终于摸清了情况,长沙城好像是一座空城,正准备入城,没想到被伏击了。

桂军太狡猾了,欺骗了睿智的自己,导致自己陷入重围。

如今被优势兵力的桂军包围,前后左右都是人,自己跑都没地方跑,今天算是死定了,栽在这鬼地方了。

这时候,一个军官模样的人,自称毛副官,是桂军派出来谈判的,声称只要北洋军投降,那么就缴枪不杀,每个人还可以发5~7块钱路费,所有人遣散回家。

如果顽抗,一律杀无赦。

这支北洋军的统帅为了活命,同意投降,下令所有士兵当场给毛副官缴枪。

看到北洋军愿意投降,毛副官当场下令桂军派100多人过来收枪,其余人继续坚守阵地,看守降军,谁敢乱动立刻击毙。

就这样,3000多条枪被运回了第一师范的礼堂里。

然后,100多全副武装的学生军出现,押送3000多北洋降军来到第一师范,安排他们的食宿。

当天晚上,毛泽东再次前往长沙城,用自己逼降3000多北洋军的战绩和事实,让长沙商会自愿掏钱,凑齐了遣散降军需要的经费。

第二天一早,毛泽东带着一大箱银元,在第一师范的操场上给降军发钱,按军衔,每人5~7元大洋,一分不少。

拿到钱之后,所有的降军立刻安心了,乖乖的按毛泽东的指令,从长沙城搭火车前往武汉,去找北洋军的主力了。

就这样,毛泽东率领100多名只有木棍的学生军,全歼了3000多全副武装的北洋军,还收缴了3000多条枪。

整场战斗,一人没死。

听说诸葛亮的空城计很绝,但毛泽东这人生的第一战,我觉得比空城计还要绝的多。

双方的能力,有显著差别。

因此,诸葛亮七出祁山都北伐失败了,而毛泽东逐鹿中原,麾下大军越打越强。

全歼这3000多北洋军,毛泽东使用的政治手段显著高于军事手段。

但全歼就是全歼,战场上只论胜负,不论手段。

不是只有血战沙场才叫将军的,哪怕是在孙子兵法里,不战而屈人之兵都是上上之策,地位显著高于百战百胜。

打赢别人只是普通名将,不打就赢了别人才是名将中的名将。

十年后,1927年,毛泽东举行秋收起义,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但他的军事才能,早在1917年就展现出来了,惊艳绝伦。

一个24岁的青年,指挥100多个学生,只有木棍作为武器,要全歼3000多全副武装的北洋军。

连小说都不敢这么吹,怕被人喷写的太离谱,但毛泽东居然把这种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你24岁的时候,能做到这种军事奇迹么?

更可怕的是,这种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不可能完成的终极挑战,只是毛泽东的新手村任务而已。

作者:远方青木(ID:YFqingmu)

原文:100战3000,毛泽东人生的第一战


user avatar   qi-ning-zhong-hua-si-zhao-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谁能想到?长达五百年的东周列国时代,第一次举国体制下的总体战,第一次长趋攻破超级大国的首都、第一场大歼灭战(歼敌十万),不是出自晋、楚、齐、秦这些老牌列强之手,而是由南方蛮夷之地,“断发文身”的吴国创造的。并且第一次创纪录的凌架于中原强国之上,成为整个华夏名义上的盟主。

这难道还不算是bug 级的存在?

难能可贵的是,吴国可没有游牧民族天生的战略机动优势,而纯粹凭自身的努力、智谋,靠着一双脚走出水网、丘陵、山川的阻碍,展现它的不凡。

它崛起之速,在整个先秦时代中都显得独一无二,惊世骇俗。当中国在晋、楚争锋的格局中越来越沉寂乏味时,吴人偏居一隅,住着干栏式房屋或者穴居。当时他们族群叫“句吴”或“工吴”(文物铭文),至于正式以“吴”为名,是后来华夏世界对他们国名的简化。他们一边不断向东南迁徙,夺取着以宁绍平原为中心的“于越”人的地盘。一边静悄悄的发展着自己,积蓄势能,吸收着各地的人才,也有不少人去华夏求学,成了孔子的弟子(子游)。楚国叛臣巫臣看中了吴国的潜能,在晋国支持下,带着三十辆兵车,为吴人训练军队,教给吴人成熟的射击技术、车战阵法,演练多兵种合成作战“习术、战、骑、射、御之巧”。令人生敬的是,吴国学习归学习,但没有放弃自己的特色,没有照搬中原的一切,而总要升华出自己新的东西。公元前585年,吴人开始初试锋芒,骚扰楚国的边邑“州来”,次年,又北征八百里,进入山东,征服了郯国,连鲁国这样的区域大邦也感受到威胁,鲁国执政季文子被吴国的兵威吓住了,感慨道“没准我们不久就要被这群南蛮子灭亡了啊!”

吴楚边境曾发生过著名的“争桑之战”


然而,事情的发展,远远超乎人们的预想,而且超乎了今人的认识。又经过不到一个世纪的发展,当吴国正式向楚国发起挑战时,其实并非后起国家在挑战传统强国,而是类似于20世纪的美国,在向老欧洲发起挑战了。

因为,此时的吴国,已然是一个隐性的发达国家,在各领域甚至走在了老牌大国的前面。

首先,吴国的生产力、科技更先进。他们不知怎么点的科技树,总之,冶金工业突然就成了吴国独步天下的“黑科技”。今天的考古发掘证实,吴地区出土的先进高效的青铜齿镰、青铜犁具等农器数量,远远超过华夏传统地区的总和。他们甚至率先发展出铸铁技术,而且人人都能自行制造“鏄”(铁块,作器之原料)。而中原各国还在用老式的铲子或者石制农具耕耘,甚至普遍还在“火耕水耨”。稻作农业与吴人先进的冶铸技术相结合,引发的是生产力的革命。而吴国遥遥领先的冶炼工艺制造出来的剑矛,更是威震华夏,驰名列国,《楚辞。九歌》唱曰“操吴戈兮披犀甲”,这些都是时人眼里最精良的装备。《战国策》惊呼吴人之剑,“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截盘、匝”。

在文化上,美国文化之于老欧洲,被叽嘲为“快餐式文化”。吴人也如此,文明上也显得“浅”,显得“落后”,但他们一边拼命学习,一边又不受文化带来的各种传统所束缚。不像欧洲和华夏,文明久了,各种规矩和条条框框就多了,活力大减。

更卓尔不群的是吴国的政体已大大走在时代的前面。这是一个更大的bug------一种高度集权下的组织体系,在商鞅变法近两个世纪前,吴国就已采取了类似法家治国的那一套:以君权为核心,对全社会进行极端高效的管制,这实际上是一种军国体制,它保障吴国能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进行春秋时代的人们所不能想像的总体战。

而楚国却和晋、齐一样,已越来越“老式”,虽然它们都体形庞大,人口众多,但政治建设滞后,卿族强大,君权受抑,内部矛盾重重,形不成合力,更没有吴国那种新兴生产力支撑下的动员机制。

总之,这些貌似不开化,却在各领域处处实现赶超的“蛮人”,就如后来明治维新时的日本一样,迅速的发展起来,成为一个野蛮成长的军国主义强国。

历史的精彩之处还在于,楚人早就警惕着这个悄然崛起的蛮邻。

与西方的波斯帝国面对马其顿的崛起而反应迟钝不同,巫文化的楚人证明着他们在世俗世界依然是强者。“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征南海,训及诸夏”(《国语》)。他们能从汉水一隅发展为地阔五千里,并国四十五的霸主,绝非浪得虚名。楚人敏锐的觉查到自己的侧后方出现了一个大患。公元前559年,楚令尹(首相)子囊在一次对吴的局部战争中败归后,嘱咐国人“一定要加固郢都的城墙”,随后就在重重忧虑中死去。

楚国上层达成共识,果断同晋国举行著名的“弭兵之盟”,两大阵营实现和解,长期休战。可笑的是,晋国在这种条件下,竟也窝窝囊囊的让楚人率先歃血,在礼制秩序上甘愿让对手占先。

很好,舞台的主角这么不上劲,那么上天就必然创造一个怪物来鞭策这些大腕们。

楚国安定了北线,可专心对付吴。以楚人看来,只要搬出主力大军,这个蛮夷小邦再怎么蹦得高,也尿不出三尺地。楚军的作战长处,就一个字:“快”,因为楚国富于扩张传统,所以楚军是一支以进攻为天职的军队。因为强调进攻,所以他们特别擅长外线作战,大跨度、机动灵活的奔袭对方,往来剽疾如风,速战速决,所谓“轻利骠速,卒如飘风”。所以,几百年来,中原各国遇上楚军多是被动反击,从没有谁能把战争打到楚国本土上。更何况,做为老牌霸主,楚的手下属国众多,所以楚国一出场,就搞了个“八国联军”,带着众小弟,千里大闪击,一直打到并攻陷了离吴都不远的“朱方”(镇江市丹徒县),“朱方”在十几年前还曾是吴的国都,楚人一亮剑就抵在吴人的咽喉上。

穿着练甲,戴着奇特角形帽、饰羽帽的春秋士兵

这帽子无语了,这算是20世纪的小朋友穿越了吗?


针对楚军的威胁,同样是楚人的伍子胥,向吴王阖闾提出了一个毒辣的应对之计:派出三支军队,每支轮流去侵楚,这支出去大杀一阵,等楚军来了就撤回,然后下一支继续出击,如此往复循环。这样一来,擅长疾速突进的楚军,也架不住长期在广阔地域来回奔跑,对吴国根本无力构成威胁,这就是有名的“三军病楚”之计。

楚人谁也没想到,这一打就是三十年,因为楚国的核心在汉江盆地和河南南部,跨越安徽进攻苏南的吴国则战线太长,吴人一有防备,楚军就成了强弩之末,打来打去败多胜少,而且越打越不妙。

等到吴王阖闾在位,剧情开始反转。阖闾在伍子胥、孙武的辅佐下,励精图治,富国强兵,与士兵同甘共苦,推诚待人,发展经济,“禾稼登熟,兵革坚利”。又采取伍子胥病楚之法,调动楚军,疲惫楚军,再以逸击劳,进行决定性打击。公元前508年,吴军在豫章大破楚军,俘公子章。次年,又通过“伐交”,争取了楚国的属邦唐、蔡二国的合作,有它们做接应,吴军可以千里迂回到楚国北部边关险隘,攻其不备,深入楚境,在柏岸大败楚军主力,趁胜穷追,开始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大纵深”式的作战。

我们知道,楚攻不下吴,是受制于战线太长,那么吴人又靠什么来长线作战呢?他们用世界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做为回答,这就是:胥河。运河,是吴人的又一项“黑科技”,在先进的勘测技术、复杂的数学方案指导下,运河从国都挖起,先与太湖连通,再贯穿苏南平原,从安徽芜湖注入长江。这样,吴国可以从首都出发,很方便的将援兵、补给输送到前线。因为吴人造船水平也是一流的,也就取得“制水权”,可以从淮水、长江两大主动脉进军,加上蔡、唐这两个位于楚国家门口的盟邦提供后勤和向导,可以尽情发挥。

楚军擅长的运动战被反制,水战又不是对手,更致命的是,楚军腹地疏于防守,一旦赖以取胜的进攻“突然性”被破解掉,便陷入被动。而吴军的奔袭比楚军更快更远,又每以壮士五百、“利趾者”(出众之兵)三千人为前锋,所向无敌(《吕氏春秋》)。

这场战争也惊到了中原所有的观察家们,因为谁都没见过如此新型的战争。

说它“新”,首先在于它的旷日持久。春秋时代,战争往往打个几天就收场了。而现在,竟然延绵经年不绝,一战紧接一战,大大小小持续不断。

其次,是空前的规模。春秋时代的仗大多几千或一万人的规模,有几万人参加就算“世界大战”的级别了,范围不过方圆几十百里。而现在,双方一共投入了二十多万大军,从广袤的江淮平原一直延伸到华中腹地的大别山再到江汉盆地,战火遍地,成群的战车在隆隆奔驰、步兵纵队在悄然急行或轻兵突进;山川平地,到处是盾、戈、战旗的队伍,甚至有人驱赶着象队。江河中艨艟战舰运载着成批的士兵,有时彼此交错,矢石如雨。成百的城邑被战火席卷,成千上万的村庄被蹂躏,到处是逃难的人群,甚至夹杂着野外那些同样惊慌的大象、麋鹿、犀牛,一起汇成逃亡的洪流。在历史学家眼里,这是“东周第一次大战争”,在西方世界,这相当于两个世纪后的罗马对迦太基。

更让人开眼界的是,是战争形态的多样化、战术变化多端,多兵种联合,甚至有水陆两栖战,用兵艺术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春秋时代的战术偏于呆板,保守,战术贫乏,甚至绕到对手背后进攻这种普通打法都要拿到史书上吹一下。而现在,节奏之快,战线推进之速,大兵团、大跨越、大纵深一气呵成,令人眼花缭乱。

吴楚之战,是华夏第一场综合性战争,这些楚风浓郁的出土水陆攻战图,或许是这场战争的生动复原


数以十万计的楚军,面对三万训练有素的吴军,越来越不堪一击。因为那三万吴军,有着新式的战法,严密的组织,和锐利的兵器。因为那三万吴军,背后站着一代兵家孙武,政治强人伍子胥,和一流的君主阖闾。因为支撑那三万吴军的,是超前的国力动员体系。

然而,尽管大出风头,但真正的考验,正在前边静悄悄的等待着。

楚,毕竟是大国,还是有能人的。楚庄王的曾孙、左司马沈尹戌向令尹(首相)囊瓦建议:由囊瓦在汉水组织防线,正面迟滞吴军。他则带领楚国北部最精锐的部队,趁虚向东千里跃进,攻击吴人大后方,将吴军在淮水的船队、补给,全部烧掉。再掉头给敌人腹背一击,陷之于首尾难顾之境。如果这一方案真的实施,楚国将有很大概率翻盘,孙武将如何应对,成败若何?恐怕所有人都难以逆料。谁知道,囊瓦却怎么也不信,手握几倍的大军,又是在自己家里作战,怎么会挡不住吴蛮呢?放弃了沈尹戌的计划,率师渡汉水硬刚。可是,正面交手能力是楚军另一大短板,特别不擅苦战,“楚师轻窕”,“其卒虽多,而轻走易北”,几场交手下来,大兵团对A成了一边倒的追逐战。兵败如山倒的楚人甚至刚煮好饭,吴人就追了过来,吴人吃饱了这些热气腾腾的饭,继续追击,整个汉水防线被彻底击穿。

刚刚北上到息地(河南息县)的沈尹戌闻讯,气得直跺脚,回师疾进-----国都已然向敌人敞开,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去!是的,整个楚国的人民,都在对他翘首以盼!因为他率领的,是国家仅存的战略力量:这支大军麇集着楚国北方各个重地的兵马,包括著名的“申、息之师”,以及叶、沈等大邑的部队,尤如历朝之边军,规模庞大,富于作战经验。

这支凝聚着楚人最后的希望的大兵团,终于在离国都三百多里的雍澨(湖北京山县石龙镇司马河)截住了西进中的吴军,碰撞出一场惊天动地的生死大战。冬风劲烈,楚歌悲郁,车马相交,箭雨倾盆,人潮彼此剑戟相接,惨烈而血腥,正如屈原在《国殤》里描述的那样: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轮)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践踏)余行,左骖殪(亡)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十万楚师拼尽全力,依然敌不过人数虽少,但更有朝气、勇于变革的吴军。楚军先胜后败,完全崩溃。沈尹戌拼到最后一刻,三次负伤,眼看“申、息之师”打光,不能挽救国家,从容决绝的带着大国的尊严死去,自杀以殉。如屈原之汨罗沉江,如霸王之乌江自刎。诚可谓“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八百年之楚,每有国难,从不缺忠烈血诚之士,即使亡国,依然志气不倒,正因为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精神,才能一次次败而复起,最终亡越吞吴,最终“百二秦关终属楚”,中国的统一最后由楚文化的汉朝巩固下来,并发扬光大,绝不是偶然的。

终结了沈尹戌的吴人,则迎来了历史上最高光的时刻。他们以小搏大,势不可挡。在五战五捷后,一举踏入了楚人经营长达二百年的国都:郢

一场千里大奔袭的“斩首行动”,打得楚王仅来得及带着一个妹妹逃出国都,仓皇逃到随国。楚有仁人志士,但楚国的统治集团却是腐朽的,上流社会只习惯了侵略别人,从未在本土见过战火,缺乏逃跑的经验,几乎整个王室、达官贵人们的家眷妻属,都在惊惶失措中当了俘虏。楚之郢都,规模恢宏,人口众多,大街上车水马龙,人流拥挤,号称早上穿着新衣服出门,晚上就已被挤成旧衣服了。世世代代的楚人,没有谁会相信这样伟大的国都会被敌人玷污,如今,却沦为吴军的掌中之物,据文物铭文显示,吴军“入城不赓”,也就是不入民户,不杀百姓。

但他们用一切手段侮辱楚国的尊严,对已故楚王掘墓鞭尸,大肆掠夺宝器财产,毁坏楚国的宗庙。更过份的是,全军按等级入驻楚宫,吴王阖闾在宏伟壮丽的章华之台上,左拥右抱,“尽妻(楚王)后宫”,楚宫上下“莫不战栗”,玩腻了楚王的妻子、妃妾的阖闾仍不满足,甚至想强奸楚昭王的母亲。而楚国上至公卿贵胄们的妻女,下至宫女,尽被吴军强占,“居其大夫之寝,而妻其大夫之妻”,随手掳来给自己暖被窝,睡了个遍。周边区域,汉江两岸,楚军尸横遍野。楚人“父兄亲暴骨焉”而不能收埋。吴人残酷无情的给习惯于大国骄傲、高高在上的楚人以空前的心理创伤。

河南汲县出土的战国宴乐图,可以推想楚宫平日的奢靡享乐

说实话,虽然楚国的灭亡还要近三百年后才到来,但楚国之亡尚且亡得还有几分壮烈,还有几分血性。秦国灭楚,用了几代人时间,经受过严重挫折,最后坐拥大半天下的强秦尚且用了六十万大军才一举吞灭之。而这一次,春秋之世“楚最大”,却被小小的吴人用那么少的兵力,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破毁国都,“南至(汉)江、北至方城(河南方城县),方三千里,皆服于吴”(刘向《说苑》),酿成了整个春秋时代各国都罕见的国耻。大楚败于蛮夷,亦是吴人对主掌“礼乐征伐”的霸主的一次成功反叛,引发了整个华南世界秩序的坍塌。楚的传统属邦纷纷起来对楚国趁火打劫,胡国把邻境的楚国城邑村镇全部洗劫,楚国传统属邦蔡国则趁机灭了忠于楚国的沈国,顿国想改换门庭,投靠晋国。连郑国也逮着这个机会南下,灭掉了靠楚国庇护而得以生存的冤家许国。晋国更是想都不敢想,一向让自己避让三分的强楚,怎么在一群蛮子面前如此不堪一击?

楚国受此大挫,长期不能恢复元气,虽说楚昭王靠着借秦兵而得以复国,但回到的是破败的国都,面对的都是被吴兵用过的女人。羞愤已极,将胡、顿、唐、蔡、陈各国全部灭掉泄愤,但复又大败于吴军,从此泱泱大楚,只好“惹不起躲得起”,放弃郢都,迁都于纪(今荆州市北),以避吴之锋芒。

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历史深处藏着一个秘密:楚国最终以种种手段报了吴人的仇。事情本末可见这里:


另一个受辱的大国是齐。

自晋楚交争以来,齐国一直谋求复霸,向东兼并庞大的莱国,汲取了当地丰饶的畜牧业资源和鱼盐矿产,版图也扩张了一倍。向西南又不断打击和蚕食鲁国、莒国和徐夷,号称“一战帅服三十一国”。鲁国恐慌而引新兴的强吴来援。

吴人知道,渴望已久的“脱亚入欧”的机会来到了。为了在中原大地展现大吴的兵力投送能力,吴人不惜代价,开挖邗沟,仗着先进的军事工程学,动员民众,又驱赶着大量来自楚、越的战俘,迅速挖出一条运河,并且将长江与淮河两大水系连接起来,用这条水上高速公路,安全快捷的运输大军和补给。 吴人甚至试图探索从海路进军,这又是一次创举,据说因此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海战。

吴军主力则从陆路长趋直入,此时的吴国,版图已大大超过已往。楚国东部大片领土,像今天安徽、江西等地,大多成为吴国的地盘,且“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此时的吴国,疆域在列国中升到第三位,仅次于楚、晋,人口大增,再加上本土经济的崛起,总兵力已扩展到十万三千人(《吴越春秋》)。除去留守部队,夫差率领上、中、下、右共四个军,大约五万多人,深入山东腹地,在艾陵(莱芜市钢城区艾山街道)与齐国十万大军遭遇,展开主力决战。

这也是对齐国真实战力、强国成色的一次大检验。齐国曾是最早进行政治、军事改革的国家,也是常备军制度的先趋,又人口稠密,兵员众多。与今天一般人的印像不同,工商业和文化都高度发达的齐国,非常尚武,民风异常强悍。“齐人甚好技击,相犯以为乐”(《晏子春秋》)、“其闾里率多暴桀子弟”(《史记》)。因为这种任侠好斗的风气,民间有大量武艺高强的壮士,所以齐军又以“技击之士”闻名。特别不同的是,齐军在艾陵摆出了决一死战的架式。很少看到齐国军队像这一次这样慷慨激烈,满怀豪情,因为他们背后就是“莫斯科”-----国都临淄。

决战前夜,齐军将领、兄弟之间互相勉励,期以必死,有的命令部下为自己准备玉石,以备战死后填在口中下葬(陈子);有的勉励弟弟为家族前途而战死(陈僖子),有的将心爱之物送给朋友作为诀别(东郭书),有的甚至让部队唱起了《虞殡》之歌(公孙夏)。还有的则让部下准备好绳子,胜利后好用来捆绑吴军战俘(公孙挥)。

齐军在人数上也占有绝对优势,全军分上、中、下三部份,以上千辆战车为核心,又是主场作战,补给方便,以逸待劳。而吴军以步兵为核心,不仅人数少,还分成上、中、下、右四个部分,进一步削弱了数量,而且劳师远征,以客对主,士兵有水土不服等困难。

那个时代的披甲战车和戈盾步兵

然而,一旦战争打响后,局面却比齐国人预想的更惨烈,更悲壮。

齐人上来就领教了这些蛮子的厉害,吴右军向齐国的“上军”发起抢攻,虽然人数明显少于对手,但他们以灵活机动的步兵战术包抄战车队。齐人步兵虽然素质优良“勇于持刺”(《货殖列传》),而且每辆战车就有72名步兵跟进作战,但齐步兵只是兵车的附庸,尚未从兵车战术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吴军步兵不同,他们一直是独立军种,作为步兵,他们更专业,组织更严密,战术更丰富,又装备着的精良的近战兵器,特别是锋利的剑、吴钩,在短兵相接中展现出凌厉的杀气,很快就击败了呆板的齐上军,拔得头筹。

齐统帅国书见状,立即将“中军”投入战场,直取吴之“上军”,吴国“上军”是尖刀部队,全军“轻锐”多在上军,像什么“多力者”、“利趾者”之士。但齐军庞大的战车集群冲击起来势不可挡,“疾如锥矢,战如雷电”,吴兵寡不敌众,不支败阵。齐中军虽占上风,但也在消耗中,而且庞大的战车队伍在冲击难以保持队形,易与步兵脱节。吴王夫差捕捉战机,将他的王牌-----以“王卒”组成的预备队,也就是“中军”投入战斗,激战进入白热化。两军除了批拼阵法,亦是一场南北武技的大混斗,“齐人隆技击”(《议兵》),而吴人则“好用剑,轻死易发”,“士有陷坚之锐”。热血沸腾的齐军人数上占优,怎奈他们军事思想保守,迷恋车战这种过时的模式,面对吴人复杂的步兵战术,高超的指挥、灵活多变的侧袭,终于力不从心。要命的是,车战若遇不利,齐兵们还得掩护兵车先撤,这就更被动挨打。即使齐人武艺高强,英勇奋发,但“技击之士”在吴人整个战争体系的优势面前,形同螳臂当车。吴军完整的将齐国“中军”的战车集群包抄起来、分片切割,齐军步兵作为战车的隶属,不能自主发挥,像杂草一般被刈除。包围圈里上千辆拥挤、笨重的战车惨遭“车震”,连同齐国“下军”一并毁灭。吴军仅仅完整缴获的兵车就有八百辆,杀人之多,史无前例,光是“士”一级的“甲首”就砍掉三千多,而且俘获了齐军几乎整个核心层,主帅国书、大将公孙夏、闾丘明、陈子、东郭书等七名高官被俘,随后被全部处决。指挥下军的宗楼下落不明,上军统帅高无丕则被打得仅以身免,竟一道烟跑到燕国才算捡到一命。燕人就差没立起一个牌子:“吴国朋友注意了哈,这里是燕国领土”。

事实证明,吴国以步兵为主角的模式,优于齐国的战车制胜思想。先秦时代第一场大歼灭战才出自吴人绝不是偶然的。是的,在列国公卿眼里,吴人只能算“蛮夷”。但这些“蛮夷”却总能因地制宜,在方方面面的领域带来历史性突破。因为立国于江南水乡,吴蛮们通过地理特点与后天努力相结合,便开创出划时代的人工运河,研习出一流的造船技术。“吴蛮”步兵作战的传统也源于江南地貌水网纵横,但偏就在他们身上催生出傲视华夏的兵工技术,并且从战争中发展出步兵革命,引领未来战国的战争模式。相比之下,中原世界因平原广阔,所以普遍使用兵车,但兵车战争搞了几百年也没见什么长进,还是老一套。这场大歼灭战,就是对中原人不思进取、墨守成规的惩罚。

当然,进步也是有代价的,《史记》称吴之轻锐,“尽死于齐、晋”,虽是夸张之语,但也有一定事实依据。

惨败的齐国慌忙求和,吴王挟大胜之余威,北上黄池(新乡市封丘南)参加中原大盟会。此时的吴国,已膨胀到“我也想低调但实力不允许”的地步,肆意对盟友、对各国擅作威福。淮水流域的蔡国,一个“千乘之国”,因为给吴国当盟友,粮食被搞光,还是靠鲁国的接济才得以生存。而今吴国却一声令下,让他们迁到州来(安徽凤台),蔡人不敢违抗,只得举国“哭而迁墓”。邾、卫两国的国君小不如意,吴人立马拘禁。在吴人兵威下,宋国违心的向吴进贡牛、猪、羊各一百头的祭礼。而最讲求礼法的鲁国不得不表示异议,因为按传统,诸侯就是献给周天子的也才十一头,可吴人管你三七二十一? 于是生怕惹祸的鲁国只好乖乖如数上交。因为别的事情,鲁国大夫景伯一句话不中听,便沦为吴人的囚徒。此番黄池大会,为了震动华夏,炫耀武力,吴军又当众展示了一波“骚操作”:利用俘虏的大量人口,从刚刚竣工的后方邗沟 开始,一路挖出一条新的运河,接通山东、河南的黄河水系,一直挖到中原腹心,使后方援兵、补给直达黄池,所谓“阙为深沟,通于宋、鲁之间,北属之沂,西属之济,以会晋公午于黄池”。这番强大的工程科技展示,把远近的一切大小诸侯都吓坏了。老大之中原,在蓬勃之吴面前目瞪口呆:你们到底还有多少绝技没拿出来啊!

盟会的结果自然是吴国先于老霸主晋国歃血,被承认为新一代华夏盟主。号称“周礼尽在鲁”的东方文化大邦鲁国,除了祭礼之外,向吴人进奉的贡品之丰厚第一次超过了对晋国的贡礼。中原商业要道上的卫国国君,更会看风向,开始学起了吴语。只是,吴国的膨胀,给了越人机会,越王勾践模仿吴国的管理体制,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积累力量,此番趁虚袭击吴都,吴王大惊,不得不中断霸业,班师回援,路过宋国。因为宋国没有参加黄池会盟,吴军摆出新任盟主的威风,一把火烧了宋都的城墙,又一次给中原诸国造成恐慌。

山西潞城出土的战国早期的攻战图,这画风。。。。好好的三晋之士,搞得像一群玛雅人或者印加人

吴国的霸业尽管因其穷兵黩武,战略上犯了“昭和参谋”一样的大错,最终昙花一现。但它在战争史上辉煌壮丽的篇章和诸多开创性贡献,像是黑夜中的一道闪电,为死气沉沉的春秋时代越来越礼仪化的战争注入了勃勃生机。吴国能破楚凌齐霸于晋,其实从侧面反应着华夏世界以晋楚两霸为首的列国都在走下坡路,整个中华大地,似乎进入了一个疲惫而停滞的低谷。也预示着这个未来世界,必定由一个边缘化的、蛮勇强悍的新兴强国完成统一。


声明: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特表感谢,侵删


user avatar   si-tang-l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DD-459/724

前后两代拉菲……

挂逼中的战斗机(

一代目拉菲夜战里20米距离和比叡擦肩而过……然后从.50到5英寸火力全开,从船头扫到船尾……阿部弘毅重伤,幕僚们非死即伤……要不是鱼雷保险没开,估计比叡就得吃个大的……

二代目拉菲45年4月15号面对神风突击,击落9架,吃了4发炸弹6架神风,没沉……

Becton舰长有言“只要还有一条管子能喷,哥就绝对不会弃舰!”

DD-459,本森级驱逐舰拉菲号,重伤比叡的小尺寸战神,流氓龙有出模型。我正在做(

DD-724,萨姆纳级驱逐舰拉菲号,6撞4弹还在坚持战斗的不死鸟。

超厉害的拉菲号(雾)

看发色和发型,蛐蛐和老衲果然有奸情(大雾)

个人认为是舰N的DD里最可爱的,连我这姐控都想领一个回家了(超大雾)


user avatar   ou-yang-han-chi-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这么一只队伍,是由老实巴交的泥腿子,曾经抽过大烟的兵油子,刚从大牢里放出来的小痞子,以及一群满脑子理想主义,充满乐观情绪的小傻子构成,这只三万人的乌合之众在后勤保障常部长的配合下,用了一年的时间,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数百个团的敌军,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12500公里,成功到达目的地。这只部队也成为众多穿越人士回到过去后练兵的一大目标。。。

先占个坑,没人反对就再多抄点。。。



夹带个私货:

欢迎大家来搞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允炆大军和朱棣对垒时刮的几次诡异的妖风?


user avatar   liang-zhi-wu-w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朱棣三阵风,气象武器在历史上的首次登场。


user avatar   luo-bo-te-liu-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战场上,一个人打100个人,即便是抗日神剧都不敢这么拍,但这样开挂的事情真的发生了。

广西光隆乡的游击队长韦景光,用一支60发子弹的步枪、一把驳壳手枪、一支火炮枪、一竹筒牛皮子弹和10个手榴弹,抵挡了80多的日军和还有20多的便衣队员。

韦景光敢独自一个人阻击100多人,可不是逞匹夫之勇。

这场阻击战发生在俭挑山,山十分陡峭,因为在山上行走完全挑不了东西,只能用背篓背上去,所以叫俭挑山。

广西的喀斯特地貌,都是山连山,坳口是山与山之间的平地。

俭挑坳口长不到两米,宽还不到一米。坳口处两块大岩石比成年人还高,一前一后像两个大石门,居高临下,有利于观察敌情,也利于躲避子弹。

而且大石头后面还有一个小山洞,能勉强躲一个人,是个天然的战壕。

打仗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有这么个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好位置,所以韦景光自信一个人也能拖住这些外来侵略者。

很快就有人向坳口逼近,大概五十米的距离处,韦景光能清楚的看到数十人的队伍中,不仅有日本兵,还有带头的便衣队。

一大队人一边往上爬,一边胡乱打枪。

子弹“嗖嗖”扫过山上的树木,瞬间贯穿了树干,山上的石头有的崩裂开来,石块四处飞溅。

此时韦景光很镇静,他知道这里全是石头山,越到山顶越陡峭,越是陡峭树就越少,处于下方的敌人,是完全没有任何掩体的。

凭借自己枪法的准头,他自信可以阻击敌人。

距离到四十米的时候,敌人一字排开,在上山的小路上快速前进,便衣队在前,日本兵在后。

韦景光趴在坳口大石头后面,从两块石头的缝隙中悄悄伸出枪管。

三十米、二十米,韦景光瞪大眼睛,一动不动瞅准眼前的羊肠小路。

“啪”,一声枪响,打头的第一个倒下,死了。

敌人的队伍一下乱了,马上朝枪响的地方猛烈地开火,但韦景光早已经换了位置。

他朝敌人队伍扔下一颗手榴弹后,趁着混乱之际,抓起枪瞄准,成功击中一个日军后,又快速换了个地方,扔下另一颗手榴弹。

此时的韦景光像只猴子,身形瘦小的他灵活变动着位置,避开从头顶和四周掠过的子弹。

这是他的地盘。

猛烈、准确的火力,让进攻的敌人慢了下来。

趁这个空档,韦景光用匕首砍了些树枝,把他的步枪和火炮枪,放在两个位置的石头上,用树枝掩盖好。

随后从石头后面观察敌情。只见日军的指挥官挥舞着指挥刀,指着俭挑坳口,嘴里叽里呱啦喊叫。

不一会儿,敌人后退的队伍,又向坳口爬来。

韦景光飞速在两杆枪之间来回跑,轮换射击,趁对方蹲下去的时候扔手榴弹。

日军的队伍被唬住了,误以为上面至少有一个小队,慌忙回身逃命,你冲我撞,山路本就狭窄陡峭,一时间队伍大乱,跌跌撞撞滚下山去。

韦景光看了一眼手表,才刚刚12点,还得守住这里,好掩护乡亲们撤退。

此时的韦景光不敢眨眼,他唯一的信念,就是不能让鬼子过了这个坳口。

因为过了俭挑山,再翻过一座山就是乡亲们所在的大大小小的岩洞。再翻过一座山,就到了转移耕牛的安全地带——六峨山。

枪声响了,敌人又开始进攻了。

很快就看到敌人露头了,还是便衣队在前,日军在后。

这次进攻队伍的人数更多了,足足有三十多。

擒贼先擒王,韦景光注意到进攻队伍第四个位置的人,看打扮应该是小队长,他抬起步枪瞄准,一米、两米、三米,等走到二十五米就开枪。

“啪”一声枪响,正中便衣队小队长的头。

看到队长死了,便衣队全部都蹲下,不敢上了。

在几个小时的紧张作战中,韦景光体力也消耗了大半,整个人像一摊泥一样靠在石头上。

他勉强打起精神清点弹药,长枪还剩下五十发子弹,火炮枪还有小半竹筒牛皮子弹,手榴弹只有四个。

弹药明显坚持不到天黑。

着急也没用,先保存体力,休息一会儿才有力气继续战斗。

韦景光一边想,一边拿出卷纸和烟丝,卷好一支烟夹在食指和中指中间点燃,燃尽这支烟,刚好需要十分钟。

他要趁着这10分钟,睡一会儿。

六月的正午时分,山上的石头被烤得滚烫。韦景光全然不顾,斜靠在石头上马上入睡了。

烟丝燃尽,被烫醒的他,从望远镜中看到,敌人换了武器,正用小钢炮对着自己。

坳口处的石门,阻子弹可以,但阻止不了上空落下的炮弹,无处可躲。

韦景光心想,人在阵地在,日军要过坳口,除非从自己尸体上踏过去。

韦景光一个跃起,躲进坳口后面的小山洞里。

电光火石间,几发炮弹已经在他刚才趴着的地方炸响了。紧接着就是一阵“突突突突”的机枪扫射声。

韦景光十分后怕,再晚醒来一分钟,可能就被炸成肉泥了。

而此时洞里的他不仅毫发无伤,还有一些欣喜,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他发现,洞里就有现成的武器

——大石头。

主意已定,韦景光飞快把山洞的石头往外搬,来来回回快速飞跑。

日军在小钢炮的掩护下,随时都会冲上来。

韦景光的胳膊开始发酸发痛,浑身都湿透了,额头上的汗珠大颗大颗往下滚,他的巴掌都出了汗又擦干,就像涂了一层粘液似的。

他干脆脱下外衣去装石头,他一边捡石头一边快速分析,敌人连续进攻几次不但不成功,还吃了亏,接下来敌人会从哪里找突破口呢?

上俭挑山的羊肠小路在右边,左边地势非常陡峭,是个悬崖,但是敌人现在已经打急眼了,所以从左边进攻也不是没有可能。

万一日军从左边靠近,爬过悬崖,往这里扔手雷的话,自己可就太危险了。

一番分析之后,韦景光决定在左边多堆些大石头,整个坳口口子很小,只能尽量多堆高一些。

他心里想着一定要节约子弹,拿起外衣跑到后面去捡石头,很快垒满了二十五堆大石头。

他刚砍了些树枝盖好石堆,日军一行三十多人又开始向坳口爬上来。

这么多人,石头能成功吗?

石头大的大,小的小,有的滚圆,有的有尖锐的棱角。韦景光拿不准,但是现在子弹要省着用就对了。

果然,敌人改变进攻路线,左右夹击着上来了。便衣队从右边爬上来,日军从左边爬上来。

他们疯狂向坳口处扫射,枪声震耳欲聋,无数的子弹就掉落在韦景光的身边。

还好韦景光提前在左边做了布置,他按原计划先打右边再打左边,决定暂时先不开枪,把敌人都引上来。

便衣队上到20多米处还没挨打,高兴地大喊:“共党没子弹了,快冲上去。”

等便衣队全冲上来的时候,韦景光把几堆石头通通推下去,大小石头轰隆隆滚下山去,将一队人马带倒。

十几个人立刻扭成了一团,大喊着滚到山下。

收拾完便衣队,左边的鬼子也上到了坳口十多米处,能清楚听到日军的攀爬的声音。

韦景光赶紧转身,猫着腰快速移动到左边,用力将右边的一堆石头推下。

“八嘎呀路”敌人发出哭嚎,打中了!

十多米的位置正好是最陡峭的地方,石头滚落发出沉雷般的闷响,日军都被石头雨砸中了,韦景光乘胜追击,把一颗手榴弹扔了下去。

日军伤势惨重,剩下的急了眼马上找掩护朝山上开枪。胡乱扫射半天,韦景光都没有被击中。

原来坳口左边山势将近七、八十度,这样陡峭的角度根本打不到上方的韦景光。日本兵不甘心向上扔手雷,不仅扔不到坳口,反而落在他们自己阵地。

韦景光趁着敌人混乱时,又跑到右边拿起火炮枪向便衣队开枪,打中了两个,再推下一堆石头,被砸中的敌人连滚带爬退回去。

就这样,韦景光左左右右来回交替,推石头,开枪射击,只听到两边一片鬼哭狼嚎。有几个敌人从村里找到了铁锅顶在头上,石头砸在铁锅上,发出哐哐的声响,锅烂了。

隔了一会儿,没声音了,韦景光趴在石头上一看,敌人抬着伤员一起撤回山脚村口了。

望远镜中,受伤的十多个鬼子都在接受包扎,而便衣队受伤的都没有包扎,身上都是血迹斑斑。

“活该,这么没骨气去做汉奸,残害自己的同胞,给鬼子做替死鬼。”韦景光暗骂到。

光隆地区大多是彝族和壮族,祖祖辈辈靠打猎、种田为生,家家户户都是爬山、打枪的好手。大家对对付外来侵略者,绝对是团结一心。

韦景光相信,他能守住坳口,游击队就能照顾好山洞的乡亲们。

又累又饿的韦景光简单吃了些野果,缓了一会儿,一刻不敢停歇,继续堆石头。

才刚垒起五堆石头,韦景光全身没有一点力气了,他完全站不起来了,胳膊也酸得抬不起来了。

望远镜中,敌人居然还是坐的坐,躺的躺。

难道他们要等到天黑才进攻吗?

韦景光的头越来越沉,眼睛已经睁不开了,此时身后忽然传来了急促的呼吸声。

莫非敌人从后山绕过来偷袭了?

韦景光惊出一身冷汗。

定睛一看,眼前的三张脸让韦景光非常意外,是警卫员韦灿带着两名游击队员赶到坳口来增援了。

身体累到极限的韦景光,此时只想就地躺倒,不用再靠烟头来烫醒,好好地睡上一觉。

但韦景光清楚,抗战一天不胜利,他就不可能睡好这一觉。

韦景光以一人之力,阻击这100多的敌人,是为了保护躲在后面山洞的村民。

因为身后有村民,他不能也不愿后退。

那些创造了开挂般历史的战士,也不是生来就英勇无畏,他们拼尽全力只是为了保护乡亲、保卫祖国。


user avatar   cong-lin-zhi-d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千余年前,一名少年侠客的洒脱与豪迈,深深打动了李白。经过他的深情咏颂,成为流传千古的艺术形象。

在抗美援朝血与火的战场上,有一位史诗级的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在创造了现代战争中至今无人打破的一项纪录后,“深藏身与名”,悄然返回乡里。1953年,在志愿军司令部首长的过问下,直接通过《人民日报》发出寻人启事。

终于,时年28岁的英雄在河南被找到。当时,他已在一家招待所里当服务员近2年,期间无人知道他的真实经历。

这不是艺术形象。

这是真人真事。

1、全国寻找失踪的特等功臣

1953年,《人民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刊播了一则特殊的寻人启事: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一位登记牺牲的特等功臣,据猜测仍然活在人世,希望本人或者知道其下落的人员,积极提供线索帮助寻找……

现在,让我们记住这个名字——雷保森。

全国寻找失踪的特等功臣雷保森,源于中国人的一个古老传统:因为“死不见尸”,所以“活要见人”!

几经周折,一位河南省招待所的服务员进入大家的视野。当确认无误的消息传出来后,与他朝夕相处的所有人都惊呆了,谁也不敢相信这个沉默寡言,工作积极认真的年轻人居然是罕见的特等功臣。

雷保森重返军队。他先是担任第26军警卫营一排的排长,又升任长山要塞猴矶岛守备连的连长。但是,雷保森身上的18处战伤无时无刻不在折磨他,尤其是肩上的一颗子弹、肺叶下的一块弹片因无法取出,更让他倍受折磨。再也无法胜任艰苦军人生涯的雷保森,只好于1955年退役。

1957年,在建国八周年的国庆观礼台上,雷保森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十一当天,彭老总在家中请客吃饭,到场的唯一客人就是雷保森;3天后,毛主席在家中请客,宴请的同样只有一个客人——雷保森……

雷保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待遇?

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组数据:抗美援朝结束后志愿军被授予的特级英雄、特等功臣只有2位:黄继光、杨根思,他们均已牺牲。一级英雄、特等功臣只有51人,其中有人们熟知的邱少云、杨连第、王学风、孔庆三等人,他们也均已牺牲,战场凯旋的幸存英雄只有30人,比如人们熟知的空军战斗英雄王海等人。

雷保森在活着的一级英雄、特等功臣中,创造了全世界一项现代步战最高纪录:以步兵装备在反坦克战斗中,单次击毁11辆M4A3E8坦克、1辆吉普车,同时还打败了美军第3师1个加强连的进攻。

这样的特等功臣,当然值得享受特殊待遇。


2、一部真实的“抗美神剧”

现在,人们常诟病所谓的“抗日神剧”。

雷保森在朝鲜战场上,“自导自演”的一部“抗美神剧”却是真实的!

为什么没有人把它搬上银幕?

主角:雷保森,时任志愿军第26军78师234团3营9连2排4班的班长。

配角:战术组长王国明、机枪手李云标、副射手周士武和陈永华、火箭筒手黄辛田;战士阎银光、梁新发、袁德和。

地点:朝鲜七峰山下299.3高地148阵地。

雷保森和战友9人守卫的148阵地,西临清潭川,唯一的公路从西坡穿过,山体被切割成3米高、200米长的断崖,公路两端各有一个隘口。无疑,这样的地形最适合打伏击。

经过短暂的讨论,雷保森把战友分成5个战斗小组,分别是:火箭筒组、步兵突出组、机枪组和2个近战突击组。

这部大剧是1951年3月27日14时开始的——

美第3师的1个加强连,在12辆M4A3E8坦克掩护下杀来,其中3名美军坐着一辆吉普车冲到最前面。当美军的全部坦克都进入伏击圈后,雷保森果断下令开火,黄辛田手中的火箭弹一发命中一辆坦克的发动机尾舱,这辆坦克立刻烧成一团火球。

突然被打的美军士兵乱作一团,雷保森指挥机枪组一边扫射,一边率领2个突击组冲下山来,用火力分别封锁隘口两端,并用反坦克手榴弹把隘口处的最后一辆坦克炸毁,使美军无路可退,形成关门打狗的态势。

至此,美军的“一字长蛇挨揍阵”彻底瘫痪,首尾不能相顾。随后,这部“抗美神剧”进入高潮期——

雷保森见一辆美军坦克打开舱盖,一名美军探出头来观察情况,于是一个箭步跳上坦克,没等美军士兵反应过来,就把一枚手榴弹塞进舱盖,回身翻滚到山地岩石下,轰隆一声,这辆坦克被炸毁。

另一辆美军坦克加大马力驶来,企图用履带碾压雷保森。雷保森敏捷地窜到一侧,“只要你压不死我,我就炸死你!”雷保森随手把一颗反坦克手雷塞进坦克履带里,轰隆一声,这辆坦克也被炸毁了。

此时,各战斗小组已全部冲进公路,不断向挤成一团的美军坦克扔出反坦克手榴弹,前后不到10分钟,11辆坦克全被炸瘫。

胜利了!雷保森和战友全部返回阵地。突然发现还有3辆坦克虽然无法行动,却保持着一定战斗力,用机枪向148阵地扫射,并召来5架F80流星式战斗轰炸机助阵。雷保森决定再次出击,他率战友冲下山崖,扔手榴弹、用机枪扫射,很快3辆坦克连同其中的美军士兵全部报销。

此时,美军第12辆坦克正掉转车头疯狂逃窜。哪里跑!雷保森和战友分梯队3次试图接近这辆坦克实施攻击,但是因为已拉开距离,坦克的机动和装甲防护优势得以发挥,最终这辆坦克侥幸逃脱。

9名志愿军战士用步兵装备的手榴弹、机关枪,在反坦克战斗中单次击毁11辆坦克、1辆吉普车,还打败了美军第3师1个加强连的进攻。这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一项现代步战最高纪录,至今无人打破,想必未来也不会有人打破。

更难以打破的是,创造这一纪录的志愿军,在这次战斗中的伤亡率是——零!

3、一个奇迹:雷保森还活着

历时不足30分钟的战斗结束了。

雷保森和战友创造了这个军事奇迹,很快传遍全军。当天傍晚时分,78师就把雷保森和战友们的事迹上报了志司,提出授予9连2排4班“反坦克英雄班”荣誉称号;给雷保森记一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其他战士也分别提请记功。

也许是为了给雷保森的军事奇迹增加更多的传奇,瞬息万变的战场给雷保森开启了一个命运的漩涡。

报告提交上去,没等批复下来,新的战斗于次日打响——9连2排6班的战士与美军遭遇。危急时刻,雷保森率4班全体战士奉命前去支援。但是这次美军吸取前一日被炸毁11辆坦克的教训,调整战术,稳扎稳打,加之有强大的地面和空中火力优势,志愿军2个班的战士在连续打退美军7轮进攻后,多数人壮烈牺牲了。

最终,在美军发动第8轮进攻时,志愿军的阵地虽然没丢,但只剩下雷保森、周士武两人还活着。经过激战,他们的子弹打光了,雷保森还身负重伤。

怎么办?雷保森命令周士武撤退,掩护他滑下山崖,跳出了美军的包围圈。数百名美军冲上阵地后,发现只有雷保森一个人,而且枪中已没有子弹,幻想着把他俘虏。

只有战死的志愿军,没有当俘虏的志愿军!雷保森怀着这样的信念,把武器摔碎,在美军靠近自己的时候,纵身跳下数百米高的山崖。

在任何人看来,这纵身一跳,断然没有生还的可能。

只身脱险的周士武也这样认为。他返回部队后汇报了战斗经过,78师马上把雷保森的英勇事迹向上报告,随后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追认雷保森为一级英雄、特等功臣。

数月后,七峰山战役结束。在打扫战场时,志愿军收殓安葬了大批牺牲的战士,在有意识地反复搜寻中,始终没能找到雷保森的遗体。

在现代网络语言中,“深藏身与名”被讹传为“深藏功与名”。其实,只改了一个字,却更能体现这种“深藏”的价值。

雷保森就是这样的人。

原来,跳下山崖的雷保森在摔断7根肋骨、昏迷数小时后,在当天夜里苏醒过来,又恰巧被2名过路的朝鲜老乡发现。随后,雷保森被送往志愿军的战地医院,紧急救护之后又送往大后方的医院。

经过近半年的治疗,雷保森部分恢复了健康,但因为已不具备重返部队的身体条件,被辗转送回国内,不久后办理了转业手续,回到老家到河南省招待所当了一个服务员。

当然,他不知道78师的指战员们,有一块心病压放了2年:雷保森有没有可能还活着?既然“死不见尸”,那么必须“活要见人”!

1953年,在志愿军司令部首长的过问下,78师直接通过《人民日报》发出寻人启事,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当雷保森的身份被最终确认后,面对上级询问他“还有什么个人要求”时,雷保森只说了一句:战友都死了,我还活着,哪有资格提什么要求。

当国庆八周年典礼的领导人,握着雷保森的手感慨“没想到你还活着”时,雷保森只是憨厚地笑着……

这不是故事。

这是历史。


参考文献:《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战斗在朝鲜》、《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英雄儿女》、《志愿军英雄传》、《中国人民志愿军人物志》,感兴趣者可以详细一读




                    

相关话题

  为什么很多金领和白领以及部分所谓高知、中产等等会玩换“偶”游戏? 
  为什么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斩了会有什么后果? 
  为什么「贸易投机商集中攻击纱布棉花,上海棉纱价格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上涨了3.8倍」? 
  假如战争在今天爆发,你会选择上战场吗?为什么? 
  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虞姬这个人物? 
  武汉是一个怎样的城市? 
  如何评价阿富汗战争? 
  从历史发展趋势上看,满清的建立是历史的倒退吗? 
  古代宫殿真的有冰窖能把冰块从冬天储存到夏天吗?原理是什么? 
  如何看待英国右翼作家宣称要派出「炮舰」,让中国为疫情赔钱? 

前一个讨论
在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上学是不是非常有意思?
下一个讨论
有没有什么神反转的恐怖故事?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