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拥有一家自己的律师事务所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第1页

  

user avatar   xubinlv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一个律师在头五年时间都在积累技术和客户,我们假设,你是一位律师,有点名气,有了一点客户基础。收入达到一年200万,大约10到100个案子。

(这个全部是假设)

你可能想要开一家自己的律所,就像WillGardner,

Denny Crane, Richard

Fish,Jessica Pearson。(我倒是想说现实中的名字就是好像这也算侵权,实在想不出中国历史上去世很久但是人尽皆知的所主任)


阅读本文可以有助于各位体验当所主任的感觉。

是不是,左手香槟美酒,右手美女秘书,出门香车宝马,游荡于上游社会,回家别墅豪宅,每年四处度假,大海蓝天,走上人生巅峰?

在享受之前,你要体验下面这几件事:

1、开所

2、成本

3、合作

4、分钱

5、章程

6、开会

7、营销

8、承办

9、行政

10、公关

经历了上面10道之后,有没有第11件,你能不能挣钱,我不知道,但是你有没有时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认为,没有。我现在最大的愿望是能回我佛州(不是广州那个佛州)的家睡一觉,那里蓝天白云,鸟语花香,每天放焰火,然而我昨天刚从陕西回北京,明天去河北,周日去江苏,下面还要去浙江,一眼就望到明年了。

===================================================================

开所

关于具体怎么开,有很多办法:

1、按照流程注册一家个人所或者合伙所

2、收购一家律师事务所

现在开所并不难,主要是要押一些钱在银行,要租办公室,要凑合伙人。走一个流程,起个名字等着审批。快的话几个礼拜,慢的话半年也要。

很多开所的人不把他从开所到倒闭的心路历程写出来,我因为参与收购律所和租赁办公室(经常看到人去楼空的律所),就我所闻所见,倒闭的律所比经营好的律所,多得多。

一个律师事务所主任的体验,要分时候。

我把积蓄花光(投资人的钱花出去)负债累累,看着装修好的办公室,晚上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畅想未来,踌躇满志,这是一种体验。

在一个空荡荡的办公室,看着新房客来看房子,自己把桌椅板凳往家里搬,这是一种体验。

看着律所里满满的都是律师,每间谈判室都是客户,听着验钞机唰唰的响,这是一种体验。

打赢了一个官司,看着小律师激动地跳起来,老律师淡定微笑,这是一种体验。

被来投诉的客户堵在办公室,嚷嚷着要退费,这也是一种体验。

诺大的办公室没有人来上班,门可罗雀,负债累累,这是一种体验。

去参观一个空荡荡的办公室,听卖所的所主任讲述自己曾经辉煌的时候的故事,这是一种体验。

=================================================================

成本

当你是普通律师的时候,你在别人管理的律所下面,假设你本人不做其他人的案子,那么你希望你一年的200万收入,你能拿到多少钱在自己手里?

A、200万

B、180万

C、140万

D、100万

E、60万

F、20万

想一个心里的数字,找一张纸,把选项记下来。

首先A是有可能的,收客户200万全部装自己口袋,有两个前提,一是不给律所,二是不给国家,全给自己。偷漏税违法。

然后B基本相当于只交了税一分钱也不给律所,CDEF分别对应着你拿到你业务律师费的70%、50%、30%、10%。一般来说,10%就算是介绍费的水平了。10%到30%是咱们办别人案子的标准。50%是高冷所的标准。70%正常。80%业界良心。90%简直不要命。(日后会解释)

这是你作为一个挂靠在律所的律师的角度。

突然有一天,你觉得实在不想被所主任剥削了,因为你和律所约定70%也好,什么也好,律所收你管理费又管着公章,主任的头衔有总是那么光鲜,要好的客户有意向投资合作,就有人想要出来搞一家律所。

那么你的业务收入假设还是200万一年。

要交税(10%左右) 20万,要租房子,北京上海的核心商圈一平米8到20,加上物业费每一百平米要三十万一年,律所起码200平米,五十万到八十万不包括装修,要聘请前台、行政,一个月工资万八千,要缴纳开所的必要成本十万三十万各地不同,其他乱七八糟的杂费开销,中介费,押金,算下来一年差不多200万的成本。

你说从哪儿砍吧,从城市砍,可以省掉不少房租,越差的城市写字楼越便宜,但是市场也得缩水。

从写字楼砍,一分钱一分货,比如在国贸商圈专门找某知名品牌的写字楼——便宜,但是电梯没事就往下掉,楼里面一进去客户就嫌弃。

不租写字楼租商住楼、公寓甚至民宅,甚至半地下室。钱是省了客户也不愿意来了。

三百万以内营业额的律师在一线城市都不要开所。同理等比例降低标准,一百万到两百万营业额的律师也不要开所。


===========================================================

(扯远)

刚当上所主任,单位来了个年轻律师。我总共也没见过几面,过了好久才能记得他的名字。

入职差不多一年后,有人给我说这小伙有个理想:想开律所。

于是我就找他来聊了一会儿,小伙子很坦诚,给我说来律所就是学怎么开律所的。他说他来跟我们干的目的,就是有朝一日和哥们一起回老家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像这种目标清楚,理想远大的好孩子,真是让我感慨。虽然知道在管理这方面指点一二,这小伙子以后注定离我而去,我也还是愿意回应一下他的坦诚。

不久之后我找了个机会和他聊了两个小时。

这两个小时我讲了差不多70%。剩下的30%时间本是我留给他让他发表观点的,可是他实在没什么观点,我们不在一个频道里。所以这次讲完之后我就非常失望。看来并非人人都擅长此道。

律师是一个人人都给自己当老板的职业,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成为合伙人(律所的股东),拥有自己的律所,当律所主任(董事长),似乎是每个律师顺理成章的愿望。没人告诉你,当律师还得学做生意推销自己的,大家都以为客户的钱是只要你活好,躺着就收了。现实生活可没有这么简单。营销已经看天赋,管理一家律所更是难上加难。有的律师懂一点营销,但是不擅长管理。不出来到罢了,出来开所立刻就不行了。法律服务业本来没什么成本,既不用买菜也不用进货,一个办公室几张桌子电脑就可以开业。可是市场上几万家律所,大部分是亏损,几乎很少盈利。

我提的问题很多,我能想起来的大概有这么几个

1、你来了一年你学到了什么?

2、为什么每个月发工资之前我们要律师提交这个月的工作记录,这样有什么好处?

3、你接待了多少次客户投诉,从中学到了什么?

4、你认为如果你是所主任你会把你的案子分给其他律师吗?

5、你怎么看待合伙人,是否愿意其他人做你的合伙人,要不要他们参与管理?

6、如果你和你哥们一起开律所你们如何分担成本和收入?

7、如果分的不均匀他对你不满意你怎么办?

8、如果合作了一段时间你发现你的哥们业务能力不够出色你怎么办?

我问的第一个问题,小伙子,你来一年了,你学到了什么?小伙子说,这一年我办了几个案子,我学会了怎么立案,怎么做这个怎么做那个。我问他你为什么说的都是承办的事情。你除了承办还做了别的工作吗?他说,我做了一些行政工作,帮律师整理案卷,不过我感觉我最缺的就是不会办案子,所以我要学会办案子,为我开律所打基础。

既然是带着目的来律所学怎么开律所的,你说说看咱们一年的成本有多少?

小伙子说,这个我不清楚。

我说那你知道咱们律所一年营收多少?

小伙子说,几千万?

你知不知道咱们一年代理多少案件?

小伙子:我不清楚。

我说,那这些钱我会分多少给律师呢?

小伙子:不知道。

你知道咱们律所的律师的收入吗?

大概知道一些。

那你为什么不知道律所发多少工资呢?

我没有算过。

每个新人来了律所,一开始什么都不会,除非老律师下面缺助手,否则一般情况下新人都要帮着做一段时间的行政,包括整理材料、案卷、收发各种文件,有时候要给管理合伙人当秘书。有的人来了就要求学营销,极少有人来了说是想学怎么开律所的,大部分人来了就是要办案子。

一年时间。

一般来说绝没有人想到还要手把手教一个未来的,隐藏的,或者坦诚的竞争对手怎么开店。如果你自己想做这件事,又恰好在了能从内部观察一家律所的机会,你为什么对自己手里一摞摞的案卷资料漠不关心,天天想着和老律师一起四处奔波立案呢?空有理想却没有行动,手里握着机会却不知道珍惜,平时不思考,不积累,所以虽然一年过去了,但是在管理方面丝毫没有成长。我想如果现在不改变思维模式,就算再过几年,也不会成为合格的律所老板。


==================================================================

合作

回到最前面,你在纸片上写下自己理想的数字,比如自己拉300万的案子,200万拿到手里。

现在你拥有一家律所,办公室你负责租,办公桌和电脑你来买,别人来办公。

来办公的人是谁,律师。

这个时候律师分成几种:合伙人、提成律师、工薪律师。

用白话来说,这三位分别代表你的股东,在你这挂靠的律师,你雇来给你干活的律师。

你面对的第一个选择是个人所还是合伙所,个人所只有你一个股东,合伙所至少要有三个合伙人。和公司不同的是,你和你的合伙人承担的是无限连带责任。这意味着假设做了你的合伙人,你的律所有个律师出差出事故了,工伤,你是律所主任,你也要赔个几十万——可能这律师做的还未必是你的案子,但是你和他是劳动合同关系。

虽然律师们都在默认遵守行规,但是法律就是法律,这几年随着律协和司法局越来越严格的在律师事务所推进劳动合同法,现在已经通过很多法律和判决确认除了合伙人以外你律所的律师都和律所是劳动合同关系。

你律所没有什么钱,就得用你家里的房子车子来赔钱。



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

当你是普通律师的时候,你希望律所给你越多越好,因为案子都是你拉来的,和所主任毫无关系。他拿的每一分钱都是剥削你。

但是当你当所主任的时候,你希望律师、合伙人给你越多越好,且不说能不能有利润,至少能让律所(你)不亏损——你希望他们分担你的房租,分担你给财务的工资。这个时候你希望:

1、律师交的管理费越高越好

2、合伙人要分担成本比例越高越好

3、决定1和2有几个因素:有多少个律师、他们业务收入多少,有多少个合伙人、他们业务收入多少;

业务收入越高的律师,和律所谈判的筹码也越高,一个年轻的温饱线上的小徒弟,你给他40%他也有可能接受。而一个成名多年的大律师,你拉他来你律所他可能必须“税后全提”且不担成本,甚至还要参与你律所利润的分配。

所以你要想吸引收入高的律师来你律所,你就要减少管理费。你要是管理费收的高,你的律师人数自然下降。我们的律所数量很多,中国人有宁做鸡头不当凤尾的心理,大家都想当所主任。100个所主任就有一百个想法。

===============================================================

章程

我去美国的时候,我发现在那边的华人,尤其是新移民,都想开饭店。

中国人很有意思,不爱在外面吃——不干净、不卫生,其实究其根本还是自己买菜炒菜便宜。节俭是现在活着的中国人的民族特色。但是是不是你会烧菜,别人说好吃,你就能开饭店?这绝对是误区。我在美国有个福建朋友,专门收购其他华人整黄了的饭店,经营好了再卖回去。管理一家店很辛苦,赚里外里的差价节省了他的体力成本。

每个人的瓶颈最后都是体力成本。

(以下全是粗略估算,根据产品变化)

你办案子,一年30个。最多的也不过100个。50万到手收入就是一大关。超过这个数字就不可能再增加。

你拉案子,一年可以拉一千万。超过这个数字再增加就很难。

如果你拉案子加办案子,1000万的案子你自己做不过来。

你拉半年案子500万,你自己做,你也做不过来,因为拉案子一定比办案子省时间

客户是离散的,案件也是离散的。所以几乎每个律师都会随着市场的变化随机分配时间:这个小时在谈客户,下个小时在开庭。一个律师的收入,就是他怎么分配自己时间最大化收益。

中国的绝大部分律师,在不会拉案子的时候,收入过不去一年50万,这还是北京,还是你找到稳定案源的团队且工作5年以上。绝大多数城市的营业额是北京的1/10。没有客户的律师的收入自然也就很难过去5万。

懂营销的20%的律师,其中会有一半自己开所。比如北京30000律师,3000家律所,这就意味着有1/10的律师要自己单干。一个所主任对应最少两个合伙人,所以至少还有6000个律师在当合伙人。这里面大部分都是挂名,所谓挂名,就是自己业务不多,唯独执业年限挺长,收入不到200万的小所也有3个合伙人,你指望他们给你“分摊”办公室成本是基本没戏的。

如果你有一个有意向来你律所的合伙人,他一年有200万的案子。你律所的房租是一年60万,目前全部是你出,你感觉有点压力,想让他过来帮你分担。你觉得他在你律所做你的合伙人,他一年交多少钱给你比较合适?你想在律所章程上确认他在你所里占多少股份。你律所剩下的利润你打算分给他多少?

=============================================================

章程2

对所主任来说,不掏办公室钱、也不交管理费的合伙人,在成立律所的时候他求他们来帮忙。一旦律所运做起来了,所主任会觉得他们都是累赘。所主任自己生意好的时候还好说,如果一旦年景不好了,难免郁闷。

问题是,从来没有哪个合伙人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按照法律规定,成立律所也是要公司章程的,不管是分摊费用也好,是交管理费也好,大部分都是律师之间的,口头协议。以法律为职业的律师们,彼此之间有时候还不好意思用法律。

而为了成立律所的公司章程总是有的。

去年有个我们收购的律所的合伙人找到我,说徐主任,我找你做两个事。

第一个事,我在所里有85%的股份(这个律师不是合伙人,也没有出资),我要求分你们85%的业务收入。如果你们不给,我就要把你们告到税务和律协。

第二个事,帮我盖个章,我有个案子,客户先付我1000块钱,我帮他去讨回一笔被骗子骗走的18万,如果拿回来了,我可以拿10%。

他很理直气壮的讲完第一件事,之后,十分扭捏的讲了第二件事。我恨不得赶紧结束和他的对话,让助手拿着合同去行政主管处盖章。

我问他想要多少钱,他说,我不是直接和你要钱,你怎么想我呢!我希望你们花钱买我的股份,我卖给你们。我问他:你要多少钱啊?他说:如果你们没来收购,我的股份一分钱都不值。但是现在你们来了,我觉得你至少得给我四十万!

最后这位老律师强调了一下:我可是从上面退下来的,我上面有人!

中国目前的民风,内斗比较严重,合伙制尤其糟糕。如果您是学法律的,一定了解所谓人合与资合。目前就我来看,人合不如资合。这一点和律师圈子里所崇尚的江湖道义,哥们义气正好相反。

我的经验告诉我:拉几个好朋友一起合伙搞律所的,结局基本就是友尽。

生意不好,大家可能还能共苦,生意稍微好一点,分利很难均匀。

所以:

1、合伙制里面该公司化管理还是真的合伙

2、公司化管理怎么处理和挂名合伙人之间的关系

3、合伙制管理怎么处理和合伙人之间的关系

4、最早的约定对律所未来的发展影响大不大

5、如果律师违约怎么办——律师违约的概率一定高于普通人

我讲的是干货,并不是我把答案放在那,我讲的干货是如果你想体验一下,就是“拥有一家律所是怎样一种体验”,我摆出来的问题就是你最好的体验。

=============================================================

分钱


我认为管理律师是一件超难的事情,因为律师个个都是人精。

严格意义上来说,和合伙人、提成律师之间的关系,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管理,更多的像是合作。没有他们,律所也能发展!如果不想面对复杂的兄弟内斗,没有兄弟,如果不想面对朋友翻脸,那就没有朋友。但是所主任也不能孤家寡人,不面对朋友,就要面对下属。

每个所主任都面对三个事情:管理、营销、承办。

既然花时间管理,就要有所取舍,放弃一些时间。那么是放弃营销还是放弃承办——通常来说我们会放弃承办,或者放弃营销和承办,但是决不会蠢到放弃营销还自己办案子。跑立案、在最高院排队申请再审、会见当事人、做纸头工作这些事情就最需要委托给其他律师做。

分多少钱给别人让别人做这些事?

是一个月给几千,还是自己收入的10%,又或者30%,50%,70%,90%。

请拿出一张纸,你一年有200万的案子,你雇律师来做,你分他们多少钱你感觉比较合适。

分给律师钱,主任永远感觉分多了,律师永远觉得少。

你如果是徒弟,师傅有200万的案子,你和另外两个师哥师姐一起给师傅打工,你希望师傅从200万里面分多少给你?刚上班的时候你想拿多少。干了5年之后呢?如果师哥师姐来的比你早,但是活没你好,赚的比你多,你心里平衡不。如果你后面来了一个小师弟,师傅让你把你的案子(收入)分给他一半,你是否开心?

换个角度,当你下面有三个人给你干活,你拿多少给人家,前面你写了,下面的问题是怎么分。第一年怎么分,如果这三个人都没走,第五年怎么分?还是你之前写的数字吗?如果每年都进三个新人,你又该怎么分?

管理律所的时候每天都面对这些问题,律师张嘴等着你的案子,分配不均匀他们不高兴,分配均匀他们也不高兴。每个律师都觉得自己比别人强,应该比别人拿得多。每个管理者也不是一碗水端平,真端平也是有问题的。

这个时候老板要面对怎么发工资的问题:

1、提成制

提成就是你把案子分给律师之后,这个案子的一定比例给律师做报酬,提成制的好处是风险共担,同时律师的收入和他接的案子成正比。责任也容易明确。提成制的坏处就多种多样了。

2、工薪制

工薪制就是你给律师发死工资,用绩效、年终奖来平衡律师的贡献。

3、工时制

工时制就是按小时发钱,多劳多得。

没人告诉你没人教你123哪个对哪个好,怎么排列组合,全靠你自己动脑子。所主任是怎样一种体验?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把你赚的钱分给手下的时候,就是你体验这种感觉的好时候。即包括给伙计们发了五位数的年终奖,律师拿着钞票发朋友圈的时候,也包括过年的那几天,你没拉到案子(客户也要过年),你给下面律师徒弟发红包的时候。



=================================================================

开会

没有一个律师事务所主任是光着屁股当上的——这意味着你华丽丽登场的时候,还有一群曾经委托你的客户等着你办案子。你要么把钱退了,要么把钱给徒弟,要么就要有头有尾的干活。不管你多想找你哥们(合伙人)吵一架,一通电话你就得出现在客户面前,如果客户没事找你你不去就算了,他被警察带走了你去不去?要是有个客户介绍给你你去不去?

同理,合伙人们都很忙。一个律所的事情分出很多级别,大事你要把合伙人找齐了商量,公司制的律所也要找手下一起决策。

凑齐合伙人很难,把手下叫来开会容易。

让合伙人一起定个事情很难,自己定个事情很容易。

现在很多人每天在网上吵来吵去说民主比独裁好什么什么的,其实等开律所你就知道了,独裁比民主好用多了。而这些独裁制的律所,现在偏偏在律师界被叫做公司化管理。反过来搞民主的律所是合伙制的,什么事情都商量着来,被称作传统律所。

现在中国遍地开花是律所,大所很多,但是强所很少。外国一个大企业跑到国内找合作律所,企业的要求是在中国二十个主要城市有分支机构且有律师干活。转了一圈之后发现,在中国符合有二十家分所的律所不少,但是无一例外是合伙制的,1000个合伙人,没有一个合伙人能组织20个机构数百名工薪律师同时开始生产。

有一些合伙制大所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向公司化转型,迎合客户的需求。但是合伙制的制度根基摆在那里,想要所有合伙人同意律所公司化的难度,远远大于重新开一家律所。

律所主任每天最消耗生命的工作就是开会。

开承办律师的案件研讨会——客户着急了案子推不下去

开和合伙人之间关于怎么分摊办公室费用的会——对不起你拨打的号码是空号

开和提成律师关于他为什么不接客户电话的谈心会——老李啊我给你说,你给我那个案子的客户神经病一个!

开客户投诉了大家商量退不退费的会——所里某个合伙人的案子,案子没办律师跑了,收了客户80万。所主任没经验,让合伙人第二个月把钱全部领走。现在客户找到律所要求坚决退钱。告到律协,律协司法局说不退钱就只好停业整顿。所主任要其他合伙人一起讨论一下是按照人头平分80万,还是按照股份分80万。合伙人:当然是你自己一个人掏钱了!我是坚决不替xx出钱的!我要转所!别给我打电话!别找我!

(以上情节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

营销

上面这些全是大事,所主任殚精竭虑,一不小心就要倒霉。怎么拉案子都可以靠后站。

但是如果整天忙着这些事,营销没做好,那又是另外一种花样作死。律所主任除了成本、运营、制度设计、发钱,还要解决营销和生产。

当了律所主任,营销的问题就和一个律师营销不一样了。

对一个律师来说,一年拉100万案子,就很开心!(大部分知友想想一年100万都会开心吧,当然也有人说,才100万,去吃肉糜吧)

对一个律所来说,一年1000万案子,也不一定开心!

先按照比例(回去看你们自己写的纸条),分给合伙人、律师、工薪律师。剩下的这一块大概也就四百万。去掉税(1000万营业额依法应该是300万的税)。

去掉成本去掉税,去掉律师的提成,去掉营销成本,去掉各种工资、年终奖。

突然发现,


他们都赚钱自己是赔的!

1000万不够看了,没利润,得努力弄2000万。幸好律所主任,财(ren)大(sha)气(qian)粗(duo),银行有存款,又手里拿着律所,可以有很多钱拿来做营销。

建网站,建!

百度推广,推!

印名片!

门户网站广告!

设计Logo!

手机APP!

请客吃饭!吃!

送烟送酒送书!送!

写书!

自己掏钱印!

我认识一位前辈,有个点子,法律服务会员卡,通过银行网点办信用卡送法律咨询VIP卡,间接拉业务。第一次聊起这个事情的时候他只是有个想法,没过多久卡都弄好了运回来了,现在几年过去了,他办公室里有间没有窗户的小屋,里面还堆着好几十万张卡。

所主任撑不住了也不是必须卖所,第一个办公室,野心太大了1000平米,折腾两年赔的精光——没有业务没有律师没有财务(全部辞退),就剩下个楼背不动,赶快换地儿,弄个200平米的公寓住住。办公室换了桌椅板凳舍不得丢,全拉回自己家去。三居室有两间卧室放的全是桌椅。

怎么做营销的问题每个律师都要解决,就像怎么办案子,并非本文讨论的重点,100个律师就有100个营销方案。但是营销又是律所主任绝对不能回避的问题。不做好营销就没有钱。以上一切全是扯淡。营销能不能找别人做。可以,只要你不怕给你做营销的人拉了案子自己开所去了。

三国演义有句名言: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律师界应验了下半句,合久必分,想分久必合,任重道远。

====================================================================

承办

光收钱,不办案子,那不成一坨屎了。想在圈子里混,口碑极其重要,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所以律师最不能得罪的不是同行,而是客户。

偏偏有时候你有心杀敌,无力回天。律师界有句话讲:当事人,当时是人。

对于合伙制的律所,谈承办团队管理就是笑话。所主任能带好徒弟已经了不起,别的合伙人、提成律师的案子办的怎么样,律所只能宏观管理。

什么叫宏观管理?

开会谈谈心:我们要重视办案品质,没事多学习。

年检的时候谈谈话:又一年过去了,你们案子都不要出事啊!(律师:少废话,快盖章!)

投诉的时候谈谈话:你赶紧想想办法(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律所主任不过是拿着公章,面儿上好看,用身家性命承担后果的傻哥们,挨骂有份,分钱有份,一到关键时刻就发现自己权利十分有限。你和你的律师是什么关系?平时人家说你是领导,但是实质意义上他只是挂靠在你这里,纯粹是个买卖——我都付你管理费了,我的案子都是我的案子,我的客户也是我的客户,我怎么办案子关你啥事?

既然是合作关系,就不可能管别人怎么办案子。

一旦管理失灵,大家合伙全凭信任。在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环境里,合作靠信任,都是傻瓜。不信去读读历史,上下五千年就这么尔虞我诈的熬过来的。

公司制的律所在承办管理上更有优势。甚至很多不能称为律所,团队,叫团队,就是一个师傅带着五六个律师的小组,反而更有管理优势。

至少可以在招聘、培训、生产流程标准化等方方面面提高生产水平。

但是目前这种作坊、家长式的管理,大概管理到七个人就是边界。毕竟有没有在法学院里上过统一的承办管理课——如果哪个大学打算开这门课,我都觉得我的水平都可以碾压绝大多数大学教授。

你怎么知道你雇来的律师都给客户干了什么?

你怎么保证多个律师服务一个客户的时候,彼此知道其他人做了什么?

你怎么保证客户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到律师,而不是对不起用户忙!

你怎么保证一个律师有多个案子之后他的精力不影响服务质量?

你怎么保证优秀律师拿到比较高的报酬?

你怎么保证律师在同时代表多个客户的时候不把客户的名字搞错。

你怎么保证律师不忘记开庭时间、上诉期、客户的诉讼时效。

对律师来说,一个律师一年接30个案子,同时未结案件有几十个。但是对律所来说,这个数字会变成数百甚至数千,除了把案子分给律师,把钱付给律师,律所就歇菜了?

99%的律所真的是歇菜了!所以他们解决这个麻烦的方案就是,咱们还是各自做各自的业务吧,才不要分案子给你做呢?所以中国大所多,但是大团队少。律所要赚钱,就要让几十个律师做几十个案子。律所要赚大钱,就要一个案子能组织几十位律师参与。后者显然比前者难度大,所以赚大钱的律所少。而且基本都是非诉。工作量超级大的诉讼业务,我们的服务边界做不过外国同行。

律师管理是一个大命题,当营销、承办大家都懂的时候,管理瓶颈才是竞争的核心问题。管理瓶颈解决不了,大所也会快速分裂,律所的数量快速增加,大所却还是那几个。

我再次想起知乎有个问题问同行鄙视链什么的,我们同行鄙视某几个大所都快成普遍现象了。我就十分不理解。怎么就不想同样的事情你搞不搞得来呢?

=============================================================

招聘

律师在电话那头哭鼻子。要生二胎,怀上了,不想再去给客户开庭。

主管说不用你开庭了,去办个再审吧。

也不去。嘤嘤,大红门那边治安不好。

那你来上班啊。我不想坐地铁。


为了让她平平安安的生娃,所里要掏20万聘请个执业律师接她的班。在这里做个广告,有求职者请邮件发送到(wuxiangdong@G204.com)

人力资源主管送走了一个来面试的律师,简历好看,办过的案子拉了两页纸,执业18年。我说这老前辈啊,怎么样?摇摇头。是呀一个已经在圈子里混迹了快20年的老狐狸,还要求职年薪20万的工薪,你敢不敢用呢?

2009年,北京开始限制户口,外地户口的律师不能来北京执业。一开始所主任们认为这可以有效截止北京律师的快速增长(几年时间翻翻),避免恶性竞争,保护市场秩序。虽然很多所主任自己也是外地人,但是他们已经进来了,这个政策限制的又不是自己。

过了几年这个政策的威力就出来了,市场上所主任越来越多,干活的人和提供业务的人越来越少。如果不招聘不合作,不分钱,不分案子,不增加合伙人,要这个律所有个什么用!

北京的律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大量送钱以外就是在外地开分所给律师挂证。但是一个政策对整个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哪是靠这点小手段能对抗的。本来想来北京发展的律师,有这个事就不想来了。本来应该是案源供应、律师培养、提供就业机会的律所,现在还得求着律师来打工。报酬自然而然要上去,进一步压缩律所的利润。北京人口多,案子多,但是有北京户口的人真不多,有北京户口,年纪合适,又正好学法律,又正好考过考试,好不容易有个这样的小孩——我想当法官!实在是没办法,只能自己抓紧机会生儿子,这样三十年后还有机会接班。

总之,经过短短这几年时间,北京的营业额从100亿降到了90亿,连基本的增长都做不到了。上海从全国第二,一口气掀翻北京彪到140亿。我们是做生意的,自然跑去上海开分所。我现在在北京的助手,就是在北京毕业,因为户口问题跑到上海求职,然后又跟着我去北京上班。也不知道哪个领导能帮我把折腾来折腾去的费用给报销了。

我特别不愿意谈政治,给知乎平台添堵,但是我真是被逼的。如果有人找你们删,我就把这段删了。

==============================================================

公关

你们想听,我不想说。谁把律师事务所的年检取消了,我就认谁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导人。




  

相关话题

  怎么判断自己适不适合做律师? 
  贪官与小偷有区别吗? 
  五马分尸、凌迟、夷三族等刑罚能够产生比死刑更大的威慑力吗? 
  作为法学生,你有没有做过哪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韩红基金会被举报后北京市民政局发布的通报调查结果?你有什么想说的? 
  被人威胁包养怎么办? 
  为什么精神病人杀人不判刑? 
  怎么看待马嘉祺后援会自爆粉丝集资 700 万给公司?可能涉及哪些问题? 
  福建惠安两起奸淫幼女案判决了,你认为量刑重了还是轻了?为什么? 
  如何看待江苏省苏州市一女子违规,物业纠正时反用刀捅伤物业经理? 

前一个讨论
企业微信和钉钉哪个更好用?
下一个讨论
你见过的最精彩的营销案例是什么?





© 2025-01-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