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看大决战三部曲,觉得国民党指挥部的战略决定都是对的啊,为什么地方将领不同意,该撤不撤,该打不打?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算国民党指挥部的决定是对的,可中共方面的总指挥官是毛泽东,总司令是朱德,各大野战军的指挥官是彭德怀、林彪、粟裕、刘伯承,你从国民党里能挑出几个跟这些人相提并论的?

当年四渡赤水的时候,单看蒋介石的操作,其实并没有问题,各方面考虑得都比较周到。如果换成是一个正常的将领,肯定就被困死在里面了。可是毛泽东玩出的一招四渡赤水,直接把蒋介石打蒙了。这种手笔,国民党可没有任何一个将领玩出来过。

至于说彭德怀、林彪、粟裕、刘伯承这几位野战军司令,也都不是善茬。一个是在几年后把十七国军队打回三八线的猛人,一个是从白山黑水打到天涯海角、几乎可以说算无遗策的天才统帅,一个堪称真微操达人、风林火山的完美演绎,另一个则是年轻时就被称为“军神”的统帅。你国民党指挥部能调整部署,中共这边就不能随机应变了?

更关键的是,国民党指挥部的战略决定,本来也就是国共两党一起商量出来的(此处有请郭汝瑰讲话)。

至于说地方将领为什么不同意,那也很正常。即便你说的是对的,但受损失的是我,我凭什么要听你的?对于军阀来说,兵就是命。贵州军阀王家烈,本来是一省的最高长官,但后来部队被红军打残了,中央军乘机接收了败军,王家烈此后也到中央就成了没什么实权的闲人。到1949年初,国民政府搞选举的时候,李宗仁成为了中华民国代总统——而李宗仁的背后,是当时还非常能打的桂军。如果桂军被打没了,李宗仁别说当代总统了,能不能活着都是两回事。

所以在淮海战役的时候,作为华中剿总司令的白崇禧明明就在战场附近,但却没有一支部队支援淮海战场。而淮海战场的部队明知道向西逃可以逃到白崇禧的防区,当时的很多将领却没这个胆子——逃到白崇禧手下,命运似乎也不会好多少。在淮海战役后,国民党在江北的基本被消灭,而此时仍然手握重兵的白崇禧也就牛气起来了,发布通电逼蒋下野。

在更深层次来说,指挥是一回事,行动则是另一回事。实际上,纵观几年的解放战争,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是,很多国军认为正确的决定,都被解放军所破解。举个例子,在粟裕指挥的苏中战役中,当时粟裕本来已经围住了国民党的部队在打,于是国民党部队迅速派出一个团来救援。本来这个决策是对的,奈何粟裕的微操过于迅速,他立刻抽从战场中抽调出部队前去阻援,包围了这支援军将其歼灭。在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部队虽然很多时候的决策是对的,但因为行动迟缓、组织力差而被解放军包饺子的情况比比皆是。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电视里不演了吗?老蒋制定计划的时候,根本不考虑部队的行军、补给、情报等问题。

制定的目标经常不切合实际。

执行计划过程中,目标经常变来变去。

出了事就找别人顶锅。

在决战中杂牌军被消灭还经常难掩一丝诡谲的微笑。

首先你要知道,国军的具体数字也是一本糊涂账。因为经常有吃空饷,而且逃兵了也不上报,军队检查时经常借员糊弄。这样,说调10万人去增援,鬼知道事实上有几万。

异地执行任务时补给是个大问题。国军平时补给就一堆问题,一是补给品被截留,二是必须自己去领,三是行军途中补给根本没保障,四是随军家属一大堆。这种部队怎么调动?怎么执行任务?

而且,老蒋的作战任务是飘忽不定的。典型的就是廖耀湘和杜聿明两兵团。廖耀湘出来是一会说东西对进,一会说撤退营口,一会说返回沈阳。廖耀湘向西攻击时先派兵占领北翼,老蒋问为什么不走直线?然后对方说怕遭袭击,老蒋怪人家怕这怕那。泥马,大部队行军能不顾及两翼安全?杜聿明开始要求人家把队伍带回来就行,刚出徐州,就变成了要去解救黄维。朝令夕改。杜聿明知道老蒋会有这一手,连电台都关了。结果老蒋派飞机空投手令。防不慎防啊。

像卫立煌就是派去顶锅的。卫立煌作为总司令在那里,又把人家手下分为防守兵团和攻击兵团,由不同的人指挥。这仗还怎么打?

南线追击时,白崇禧被消灭,老蒋那个高兴啊,难以掩饰。你李宗仁不是想要我这个总统位置吗?你还有几个师?

向老蒋这种人,心术不正,不灭亡才怪。


user avatar   fei-tian-pang-zi-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蒋介石和国防部第三厅给的方案好像没啥问题,但前线的将领就是不愿意干,就是愿意干也最后干不成,这是为啥呢?

如果我们单从指挥系统找原因的话,这是蒋介石和国防部、地区第一指挥官的想法、兵团或者军级指挥官、部队的士兵根本就是不团结为主要原因而产生的问题。

第一、蒋介石和国防部的想法

国防部第三厅问题是最小的,这里的工作人员并不像前线将领一样有自己的部队,顶多在前线某些区域有一些生意上的朋友,还一般没啥大生意,掉了也不会太肉疼。所以这里一般就是根据蒋介石的指导思想,我看看那边有啥部队啊,然后委员长你要咋滴来着,往那边打是吧,好!那第几兵团第几军,就你了,你去!重复以上过程数次,第三厅就可以下班了。

而关于蒋介石呢:首先,他往往会严重错估国民党军和解放军的战力,以至于会做出一些奇奇怪怪的决定。比方说让东西对进两个兵团去找东野快五十万主力然后造成歼灭性打击一类的,东野的战斗力到底啥样你心里没啥数吗?这还是在已知东野31小时拿下锦州,在塔山一线4个主力团挡你五个师的情况下做出来了的。林彪:?不把我当人?

其次,委员长对自己明面上名声的爱护远远超过了战场的真实结果和麾下将领的真实感受。就拿杜聿明来说吧,按国民党那边的说法,45年缴了龙云的械、撤出东北、淮海覆灭全是杜聿明的责任。可是缴械滇军是你委员长的电报、撤出东北是你授意的、淮海要不是你一封亲笔信徐州剿总可能就撤出来了。看看抗战时期的方先觉和余程万吧,方先觉将军为了自己麾下的将士,在守城47天,杀伤日军两万的情况下被迫交城,然后就被蒋介石法办了。余程万将军以一个师的兵力在常德挡了日军两个师团18天,所部只剩了八十多人,然后被蒋介石法办了。。。。。。蒋介石不愿承担任何责任的做法,还喜欢找人背锅的做法使得国民党中央军嫡系中尚有不少军官不愿意为其拼死作战,更遑论那些地方杂牌部队出身的将领了。

第二,各地区的最高指挥官

这些剿总正副司令里,有像白崇禧这样等着看老蒋笑话的,有像傅作义卫立煌这样和老蒋不咸不淡的,有刘峙胡宗南这样送人头的,有杜聿明这样有实力但只能背锅的。放眼一看好像没几个好东西,跟蒋介石一条心的也没几个。特别是傅作义白崇禧这样的,他们既不愿看着解放军在辖区内瞎胡闹,又不愿损失自己的实力——他们太了解蒋介石是怎么对待失去部队的军阀了,所以不讨好的任务都留给中央军,抢功的都给自己的部队。但蒋介石可不允许你这样,所以经常在扯皮吵架中贻误战机,这能打赢就有问题了。再有一个就是某些地区最高指挥机构里的军官会在当地做生意,比如爱猪福将刘峙,从海州撤退的时候,9绥区都还没接到命令呢,给刘峙卖私盐的经理先知道了,竟然以此给9绥区的人下命令.......活久见。

第三、各兵团司令官或军长

在国民党的指挥系统里,这些兵团司令长官和军长师长才是真正指挥战斗的人。但国民党军队中的军阀作风非常严重,这些指挥员并不愿意为了别人的部队而使自己的部队受到较大的损耗,比较经典的例子就是千里驰援李天霞这些吗。这些指挥员在战斗时以保全自己部队实力为第一要务,完成上级的命令并没有那么重要。当然也有一些将领会发疯似的把兵力全都投入战斗,但大多数都是发生在这些将领自己的部队即将覆灭或是为自己开辟一条生路的时候,这些将领虽然不愿让自己的部队遭受大的损失,但他们依旧对作战、对指挥各有造诣,危急时刻他们也会不顾一切的进攻。但在自己可以溜的时刻,那脚底下功夫比谁都快。比方说撤离徐州时,定好了李弥兵团第9军殿后掩护,谁知道李弥直接给9军的军长下命令说赶紧开溜,那最后确实都溜了,第9军溜的最快,结果在孟集和杜聿明的指挥部撞在了一起,这就尴尬了。其实还有更尬的,杜聿明给李弥下的命令是12月1日,要他掩护主力撤退,结果李弥11月30日就跑了,于是13兵团从掩护部队变成了徐州剿总跑路的前锋。李弥故意切断了和杜聿明的联系,到了洪河集时接上电线,一个傻副官应答了杜聿明在电话里问的“李弥的部队在哪里”,这样李弥就不得不接电话面对杜聿明了。

第四、基层部队

自蒋介石在黄埔军校成为国民党的大核心以来,他的部队就两个时期内战斗力是很高的:一支是以孙中山先生为主导、共产党参与组建的北伐军;另一支就是美国人训练的驻印军和抗日战争硬磨出来的74军、18军这些部队。这些部队士兵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是真的想把敌人干死。但解放战争时期,对面共产党好像只跟上面的有仇,对咱们好像还行。咱就来挣口吃的,别那么拼命了.......

特别是战争中后期,国民党军里的新兵都是抓壮丁抓来的,有些部队就直接是地方保安团一类的武装塞两个军官改编来的,没啥战斗力。

而共产党这边的解放军,兵员大多来自农村,都是受苦受累人家都孩子,共产党给了他们生活的希望,村里的地主倒了,家里有地了,日子比以前过的好了,为了保卫家人与现在的生活,他们甘愿复出生命。

国民党军的士兵们,也大都来自农村,也都受过很多苦,后期解放军中有百分之六七十的兵员是“解放战士”,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一搜相关资料,在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这些是我暂时能想到的,指挥系统中的问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写的有关廖耀湘兵团未经大战但在彰武新立屯白等了五天的问题,对应这看一看这些问题。

但追根溯源,国民党倒台还是民心向背的问题,共产党比国民党先进太多。由民心所向为根本原因,随之所引出的军事政治经济问题很早就有了明确结果。


各位看官觉得兄弟写的还可以的,给兄弟点个赞或者关注呗


user avatar   wei-ling-zhen-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冯治安表示:(衡水粗口)


user avatar   liu-shu-bin-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知道题主看的是哪个大决战?我看的版本国民党战略指挥就没有对的。

辽沈战役,先是让卫立煌在无后勤保障的情况下,不经任何准备(沈阳市要是提前准备,那共军大部队就直接开过来了。),带领大军度过五条河流,五天内击溃共军至少五个纵队的阻击(过五天东野主力就能围上来)。卫立煌真有这个本事,早就自己统一全国了。

后面又让侯静如带领兵力,火力全都差一截的东进兵团击破塔山防线(共军预备队一动不动不说,顶在前面的四纵打完塔山直接进关了,换句话说没多大损失)。让廖耀湘带十万人(就22师还能打),在至少十五万共军(10纵,6纵2个师,5纵,1纵1个师和若干独立师)眼皮底下跑到锦州。

这完全是胡闹,所以东北的国军将领,无论嫡系,旁系,还是杂牌一概认为南京计划无法执行。

淮海战役,让国军排成一溜等共军挨个吃掉,悬念是共军要多久吃完而已。

平津战役,也是充满想象的战略部署,让傅作义那50万人海运撤退(之前辽沈战役侯静如不到10万人就折腾了半个月,重武器还没送上去),或者走陆路在林彪赶上前击破多个共军占领的城市然后南撤?要是有本事击破,那非要等撤退时候再攻击干嘛?

先别说执行,国民党总部的战略规划就和孩子游戏的水平差不多。


user avatar   zhou-tong-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是你觉得。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手动狗头)。

来,我们一个一个聊。

先看东北。

东北战场,国军的战略决定是什么?

撤退

对,撤退。你会说,如果国军只是想要撤,不想打,那怎么还会发生主力会战呢?

问题是,蒋介石不但想撤退,还想趁着撤退,把东北共军狠狠打一下(撤退前给共军造成重创,以推迟四野入关时间,好创造充分的窗口期,腾出手来,解决关内共军)。

东北撤退,这是自1948年春天以后,国军东北战场反复萦绕着的主旋律,主题。到了1948年初的时候,国军在东北已经完全陷入被动,对国府来说,通过军事手段在短期之内谋求东北问题的根本解决已经看不到希望。而且与其他战区相比,东北国军已经失去了后方,完全孤悬和暴露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华东华中国军,局面就好的多,都有稳固的大后方,不是四面受敌)。

蒋介石已经悔悟当初不该听信马歇尔怂恿,把军队北进顶点,从锦州延伸到了长春以北,松花江以南,小丰满水电站一线。虽然此间国军与共军反复拉锯攻防,互有胜负,但是总体来说,在地广人稀,共军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发动土改,农村包围城市,逐渐控制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的背景下,东北国军兵力仍然捉襟见肘。

辽沈战役东西对进援锦时,国军统帅部因华北剿总方面能出的机动兵力不多,把山东战场李弥第八军103师为基干组建的39军调到东北战场,加入援锦兵团。这个39军在锦西葫芦岛没有完成救援锦州的任务,呆了没几天,又调回关内战场支援华东方面。

其实按战斗力来说,39军不过是一个以第八军103师为基干扩充出来的,一个没有经过大的战役考验过的部队,远不如5军,18军这样长期充当各大战场救火队的精锐主力,但就是这样一只二流部队,也是决战前夕调来调去,你抢我夺的一个香饽饽。可见,当时国军对机动兵力有多么饥渴

东北战场更是极致中的极致。是机动兵力最缺乏,野战信心最虚弱(攻击精神和野战锐气远不如华东、华中以及华北),兵力集合与调动最难的战场。整个东北战场唯一可靠的机动兵力就是廖耀湘的第九兵团。而徐州方面,黄百韬,邱清泉,李弥,孙元良,甚至当时远在伏牛山驻马店的黄维兵团都是可以随时机动的主力兵团,徐州剿总序列,可用的机动兵力相比东北要丰裕的多。

到了辽沈开战前,整个国民政府财政支出80%都花在军费上,而全部军费的40%都消耗在给东北国军补给上。也就是说东北一个战区的补给,就花去了国民政府全部财政支出的30%左右。

为什么?因为当时东北路上交通已经断绝,长春十万级的兵团都要靠空投进行物资补给,这杯水车薪,劳师袭远,代价高昂,奢侈至极的补给方式,国民党空军都难以独力承担,不但征用了国民党“中航”等民用航空公司,还雇用了陈纳德的航空队来给东北战场输血。因此撤军,从现实意义,财政意义上说,对国军都是最实际的选择。

而东北撤军蒋介石最早在1948年3月就开始酝酿了。可是直到是年9月底,辽沈战役打响,仍然没有动作。蒋在此期间曾为此专门飞到沈阳,召集高级将领研究东北问题。可包括卫立煌,甚至廖耀湘在内的人,都对直接撤退不同意。

高级将领为什么不听?

首要的原因是撤不了,不好撤,难度大。

撤军不是原地解散,各自逃跑,来一个“奔跑吧兄弟”,而是要在保持编制的前提下,完整地拖走整个部队,甚至还要携带必要的辎重(比如炮兵)。而当时长春国军,孤悬海外,离沈阳主力距离太远,出城10里就是解放区。当时东北野战军兵力接近100万,主力部队都有70万。让不足十万人的长春守军,在东野的严密监视下,单独从陆路撤退,根本不可能。

而如果撇下长春守军不管,甚至以长春守军为诱饵,吸引东野主力,舍卒保车,为沈阳部队创造撤退的时间窗口,让沈阳部队直接撒丫子往南跑,置长春于不顾,又不符合道义。而且为了让沈阳主力逃跑,就扔下长春10万大军,这种卑劣的指挥道德,必然对国军整个系统的士气造成不可承受的打击。

所以,当时国军系统反复讨论,争吵,形成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就是等沈阳主力整补完毕之后,由沈阳主力北上迎接,长春主力趁机杀出来,在沈阳主力的接应之下,会师后一起往南撤。

但这又谈何容易?东北大河密布,共军占领区那么广阔,国军只守几个大城市和周围少数据点,想从沈阳打过去,接应出来长春守军,是难上加难,几乎难以完成的。

这就是东北战场,国军的死棋:

想撤军,但是撤退前,想把军队集中起来都不可得。

第二个原因,就是将领从自身前途和名誉考虑,不愿意为丢失东北背锅。

这就是我以前提到过的,南京政府作为当时的“合法”中央政府,对放弃东北背负的国际国内的舆论压力。

第三个原因,卫立煌有通共嫌疑。卫在辽沈期间,很多作为,被怀疑是有意让东北主力留在沈阳(比如廖耀湘兵团援锦路上,卫立煌一直坚持并反复指示,万一打不过去,就把部队拉回沈阳,而杜聿明廖耀湘的倾向都是廖兵团从营口直接撤走,能逃多少是多少,彻底逃出升天),坐待东野吃掉。(此不作详细展开,因为卫在辽沈期间是否通共,或者通过不作为暗中“助共”,争议颇大,如果展开,估计得几千字)

但无论如何,东北将领对共军实力的估计,以及双方攻守易势,共军占据东北全局主动的形势是准确的。即便是杜聿明也对蒋介石说,东北共军“敌倍于我”。

但蒋介石还是老观念,觉得当时的共军仍然没有足够实力和国军主力兵团会战,过高的估计了国军的战斗力。在此前提下,他执意让沈阳主力沿北宁路与侯静如兵团东西对进,收复锦州。认为廖耀湘10万人,一拿上去,就会改变东北战场形势。

他哪里知道,当时廖兵团番号是不少,5个军,但是人数才12万人。一个军平均2.4万人。而东野的纵队(相当于国军的军)呢,那时候东野差不多一个纵队得有5-6万人。锦州城下5个纵队,人数接近30多万。塔山阻援的东野说是两个纵队,但这两个纵队人数可不比侯静如62军,92军,独立95师,54军加起来少。

48年底决战前夕,国军很多主力部队,都只有2个师。

淮海那边,碾庄的25军只有两个师,100军只有两个师(44师/63师,44师还有2个团过运河损失了),74军只有两个师(51/58师),东北这里,廖耀湘兵团号称第一主力,5个军也才12个师,按三师制配置,至少有3个军是两师制的军。

五大主力的新一军只有两个师(新30师,50师),新六军两个师(新22师,169师)。这还都是最能打的几个王牌军,兵力都如此单薄。

当时国共双方军级单位,尤其是东北战场,兵力充实程度差异之大,其实是惊人的。

在这样的形势下,蒋还想让廖耀湘12万人,硬着头皮去收复锦州。这无疑是昏招,错招,烂招。

所以,东北战场,国军的战略决定前期是正确的(即1948年3月,蒋就极力主张撤军,这是符合实际的),但是实行起来不容易,甚至需要壮士断腕的魄力,后期的战略决定(即东西对进收复锦州,幻想沈阳主力撤出东北之前,给共军重重打击)是错误的,严重脱离了战场实际,连鱼死网破都算不上,顶多是自投罗网。

再说淮海。

淮海战场国军的战略决定或者说主题关键词是什么?

集结

对,集结。

徐州国军早先按照杜聿明1948年10月15日拟定的“对山东共军攻击计划”,是想趁二野三野东西分离之际,集中徐州国军主力,攻击华野,歼其一部,以改变被动局面。但是这个计划因为杜聿明在徐州机场跟蒋介石汇报时,被蒋介石临时薅走,放到东北救火,从而耽误,没有被执行。

自豫东战役之后,华东国军,本来已经整补完毕,是有先出手的条件的。但因为杜聿明被派到东北善后,导致徐州国军原样静止长达20多天(从10月15日杜聿明向蒋介石汇报计划,到11月6日华野发动淮海战役),让华野占了先手。

杜聿明的计划落空后,国军方面为应对共军的攻击,在战略决定上,首先是“守江必守淮”。这个战略决定首先就要求国军调整阵线,完成集结。

此前国军阵线是从邱清泉兵团驻扎的商丘往东,徐州,贾汪,新安镇,海州,沿陇海路一字长蛇阵。这是一个不错的进攻发起阵型,但面对华野大军的攻势的时候,用来自卫就不太妙了。侧敌布阵(当时陇海路以北整个山东都是解放区,共军调动补给自如),一字长蛇,很容易被截断。

因此,国军最高统帅部,在华东战场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氛下,认为战线应该以徐州为作战核心,主力沿津浦路南北机动(藏起尾巴,拳头攥在徐州),放弃陇海路东部据点如海州、新安镇,甚至碾庄,曹八集。保有宿县等铁路重要据点,黄百韬兵团、邱清泉兵团集中徐州附近作攻势防御。

从阵型上来说,就是变东西向,为南北向。这个阵型调整,从当时的战略形势来看,无疑是对的。南北向的阵型,通过津浦路的沟连,可以紧靠国军江南的大后方,补给得力,后方安全,有深厚的依托,徐州那边主力兵团云集,黄百韬、邱清泉,李弥,加上孙元良,抱在一起,就是打上三个月小半年,只要后方稳固,也可以源源补给。华野绝对不是那么容易啃下来。

这个所谓攻势防御,用黄百韬的话说,就是“猬集一团,但求自保”,就是想攥紧拳头,抱紧肚腹,护住要害,先结结实实地挨共军一重锤,争取立于不败,同时伺机反咬共军一口,从而彻底改变华东战场局面

但是即便这个“猬集一团,但求自保”号称攻势防御的战略,也没有彻底执行。11月7日,黄百韬拖拖拉拉开始撤军,11月8日张克侠、何基沣及时“叛变”,徐州东北门户一下大开。刘峙一看惊慌失措,慌忙把碾庄地区的李弥兵团调回徐州,欲保剿总机关安全(此时杜聿明还没回到徐州剿总,可见刘峙的指挥水平多么坑人)。华野迅速由门户大开的贾汪地区直插过去,一到曹八集就顺便消灭了周志道100军44师残部(原打算回徐州整补),把黄百韬西去之路彻底堵上,11日,华野后续部队逐渐靠上来,彻底把第七兵团围在碾庄。

正是这一剧变(冯治安的三绥区贾汪起义),让国军守江必守淮,集结主力于津浦路两侧攻势防御的战略彻底落空。国军的阵型,被迫由纵向的,沿南北向的津浦路列阵的一根直棍儿,变成横向的,由徐州到碾庄,东西向的一个被截断的扁担

而后人最喜欢津津乐道黄百韬的三不解(为什么要等待44军两天,为什么等待的两天不知道多架浮桥,为什么李弥既然后面要从徐州辛辛苦苦来碾庄救我,当初干嘛不在碾庄等我,让我从容回徐州?),本质上都是由于贾汪区守备徐州东北大门,对黄百韬西撤路线形成重要屏障的2.3万人一夜叛变,造成的。

如果何张不变,那么山东兵团南下截断黄百韬西去的路线,不会那么顺利。冯治安的部队(接近四万人),如果完整,那么从台儿庄至韩庄的百里运河防线,不会白白让华野通过,华野就算摧枯拉朽,要正面攻击,打垮这4万人,也要至少两天时间。

而且一打冯治安,就必然打草惊蛇,让徐州国军意识到黄百韬西撤路线有被顷刻掐断的风险,加速黄百韬西撤速度。哪怕华野对冯治安一击即破,也很可能让黄百韬成为惊弓之鸟,死命奔逃,完整或大部分撤回。

如果何张不变,李弥兵团根本没必要因为徐州东北门户大开,让剿总机关总部感到威胁,而被调回徐州,放弃碾庄。如果李弥部在碾庄,那么就算黄百韬等了44军两天,等他抵达碾庄的时候,两大兵团立即合股。7个军在一起,加上冯治安部在运河一线的屏障,华野得拿几个纵队来包围啊?

后人论淮海战役,往往把锅都甩在黄百韬不架桥上。可是复盘整个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你会发现,何张起义才是让国军阵线突然崩溃的关键原因。它触发的连锁反应太致命了。直接导致了国军后面所有的所谓“战略决定”都是被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应付

何张如果不“叛变”,李弥有没有可能和黄百韬在碾庄会师?在我看来,是一定的。

11月11日,被东北善后工作困在葫芦岛,耽误了20多天极其宝贵时间的杜聿明才赶到徐州。而这时候,徐州剿总左膀右臂一般的与邱清泉并列实力最大的黄百韬兵团已经被彻底包围

杜聿明毕竟是杜聿明,和蠢猪一样的刘峙不一样。一改徐州剿总此前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一团乱麻的热锅爬蚁的景象,面对当时四面飞来的告急情报,当即提出,“共军不可能处处都是主力,总有主次之分”。杜聿明大胆提出摒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完全被共军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应对,让黄百韬先自己扛10天到2星期,徐州邱李兵团挥师西向,直扑二野,围魏救赵。

一旦二野被围,黄百韬之围自解

国军会集邱李和黄维兵团,三个中央嫡系精锐兵团,会攻中野。在国军方面看来,稳操胜算。但是这个计划有一个风险因素,甚不可控。即:万一扑二野,扑不着咋办?

荒唐么?可笑吗?滑稽吗?

到了1948年底,国共主力全部甩出开始搏命大梭哈的时候,国军系统竟然仍对二野的具体位置模糊不清。即便祭出三大主力中央兵团,也担心扑二野不着,弄成大笑话,邱李兵团武装大游行,坐视徐东黄百韬白白被吃掉。

情报啊情报。谁再说情报对军事斗争不重要不主要,我要和他彻底绝交了。

国军低下庸劣的情报系统和情报战能力,在作战上对部队拖累太深了

这种庸劣的情报能力,使得国军除非被共军主力结结实实打上了,否则,他们是无从得知共军的真正主力何在的。也就是说,只有被共军主力打了,国军才能通过力度的感知判断,共军主力在哪

后续的剧情大家都知道。杜聿明担心扑二野落空,尤其是徐州刘峙等人认为这样做太冒险,没把握。所以才转而求其次,被迫派邱李按照共军的钓饵和路线图规定,步步为营,正面攻击华野的徐东阻援部队。

然而,这时候,国军庸劣的情报能力再次显现

当时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5个军沿着陇海路两侧救援黄百韬。每天进展5公里都不到,且每日都付出重大伤亡。对此顾祝同就很纳闷,说“徐东共军阻援的只有两个纵队,为什么我们两个兵团都打不动”?

杜聿明在淮海战役亲历记中写道:事后才得知,华野用了5个纵队围攻黄百韬7万人,用了多达8个纵队的兵力用来打援。

这是什么情报水平?不能怪邱清泉李弥不卖力。邱清泉兵团当时有5军,70军,74军。74军被派出去侧路迂回,正面能用来攻击的只有两个军。李弥本来就只有8/9两个军,且里面只有166师,42师(原来的荣誉1师)战力算强。

以4个军,打8个纵队,且是正面硬刚,有那么容易吗?

最终黄百韬苦战2星期,全军覆没。邱李兵团在解围过程中,也损耗大量战斗骨干。导致后来徐州突围之路,攻击锐气大受影响。

因此,题主说的,每一战,感觉国军战略决定都是对的。恐怕这个表述不够严谨,更严谨的恐怕应该是,每一战,国军的战略决定都是有依据的,更准确

三大战役,战战几乎都是共军占先机,占先手,占主动。国军几乎所有的战略举措,都是被动应付,见招出招。个别时机中,杜聿明等将领提出的有创见,有魄力的,有一定可能摆脱彻底被动,玩成一种“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较好局面的“战役设想”,都被最高决策层否掉了。

比如在淮海,杜聿明提出,邱李兵团不救黄百韬,而是去扑中野,玩一个“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但因为更高层认为风险太大,担心情报不确,机动不足,害怕扑空,被否掉了。

比如在东北,杜聿明和廖耀湘都提出,东北主力先出营口,牢固占领入海口,留足退路,再往锦州打,打得下就冲,打不下就撤。但是被严重高估东北国军实力的蒋介石给否了。

这是三大战役中,几乎唯二的两个可以让国军跳出被动,争取主动,不被共军牵着鼻子走到黑的稀有的创造性战略设想,但是都由于种种原因被否决了

更深层的原因,或许是国军统帅部和基层将领,对战场形式判断出现了偏差。比如蒋介石极力坚持东西对进,幻想廖耀湘12万人加侯镜如10万人,能击灭锦州城下及两侧打援的近50万东野部队,高估国军战力,低估共军战力。

归结到一点,无外乎国军阵营羸弱到近乎笑话的情报获取能力,与当时战场实际的严重偏差和失真

如果情报准确,对敌我实力有清晰判断,蒋介石恐怕也不会压着廖耀湘非往锦州打。如果情报准确,国军确切掌握二野主力位置,以及行军路线。那么汇合邱清泉,李弥,黄维三大兵团,围击中野,也不是不可能达成。

总之,情报对战局影响的重要程度,怎么评价都不为过。情报对国共两党指挥部战略决定的准确度的影响之大,怎么评价都不为过。这也是前些年很少谍战剧,近些年很多谍战剧,中共秘密战线很多秘辛逐渐被人知晓,情报战线对战局走向的重要价值开始逐渐回归其本来位置的根本原因。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此话一点也不虚。


user avatar   yu-shen-75-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绝对是大决战三部曲精髓之一。

本质上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差别是落后而强大的力量与先进但白手起家的力量对比。从组织架构到政治水准再到精神信仰,国民党相比共产党真是叫花子和龙王比宝。

国民政府不是一个现代意义的统一政府,而是各个军阀组成的联盟。蒋委员长最为人称道的功绩之一就是统一了中国,但这样的统一不是像北伐战争那样打下来的,埋得雷太多了。军阀最重要的事情是保全自己消耗别人,所以你会看到军阀部队的战斗力一般不强,而且不敢打硬仗。而军阀的联盟干的事情就是如何算计自己的同盟如何吞并别人壮大自己。就以傅作义为例,有张学良在前,傅作义如何不知道自己离开北平丢掉了军队就得任蒋介石拿捏。傅作义怕被歼灭,但更怕老蒋。并不是指挥部的打算就一定是正确的,蒋介石对自己人也没安好心,其他军阀对蒋介石更不放心。

在作战中这样的分裂就更被放大了。蒋介石部队是各个军阀部队凑成的,是带有封建性质的军阀武装,这样的军队派系林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各部队都有自己的盘算,有自己的生意。再加上蒋介石本身亲嫡系打压消耗杂牌的种种做派,派系之间的恩恩怨怨更是无比复杂(这么算起来蒋介石比起刘邦真是差远了)。这样的情况下,大部分情况下大兵团配合基本是不可能的。这也是共产党这边始终是一个很小的党委机关指挥全国战斗,而国民党一有大的调动蒋介石都会亲自飞过去坐镇的原因。蒋介石要是不亲自去,任何调动都是难以配合的。

另外,国民党指挥部还真的是总高估自己部队的能力。这有双方军队的战斗力有关。曹操与袁绍大战之前郭嘉有十胜十败只说,借用这个形式不妨看看双方军队:

解放军为人民服务,所到之处无不欢迎,国军无道,所到之处比日本人还狠,此其胜一也;

解放军官兵平等,国军军官苛待士兵此其胜二也;

解放军知道为何而战,国军士兵多时抓壮丁抓来的,还成天被长官虐待,此其胜三也;

解放军政治过硬纪律严明,而国民党从412政变之后对基层作战单位就没有控制能力了,此其胜四也;

解放军作战勇敢,甚至可以为了战略目标毫不犹豫牺牲本作战单位,国军中除了精锐部队很少有部队能勇敢作战,此其胜五也;

解放军武器虽差,但一切行动统一指挥调度有方,国军武器虽好但欠缺配合内部互相倾轧,总是白给。此其胜六也;

解放军基层民主文明进步,总是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最适合战场环境的打法,而国军士兵总在歧视链底层,主观能动性什么的总发挥在溃逃上。此其胜七也;

解放军战术灵活,从红军时期开始经抗战浴火淬炼的运动战炉火纯青,因其组织架构优越,打乱编制穿插都没问题,国军限于自身性质,战法僵硬,基本上只能集群作战,就这还漏的跟个筛子似的。此其胜八也。

解放军上下一心,山头主义是要被反对的,各作战单位互相配合娴熟,指挥员对麾下部队如臂使指,国军就别提了。此其胜九也。

天下大势人心向背不可逆也,共产党政治先进成了中国各个阶层的选择,汇聚全社会的力量,而国民党站在帝国主义大地主大资本家的立场上,客观上阻碍着中国各阶层的进步要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此其胜十也。

先写这么十个。国民党的问题归纳起来很明显,根源在高层,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是从国民党高层开始烂的。所以在实际战斗中,支援锦州的战略没错但就是打不下塔山。说白了指挥部对自己部队是个什么战斗力并没有很明确的B数。

最后,指挥部的决策真的对吗?战略上的事情是阳谋,你应该猜得出我会怎么做,但事实上国府战略水准还真就差党中央一些。另外大决战中,党中央只做战略规划,协调各个战区的策应,剩下的都交给前敌指挥部。中央对林彪打锦州吞吞吐吐十分不满也不过是发发牢骚没说直接把林彪换了;主席对于杨罗耿兵团没堵住新保安的35军十分恼火也只不过是自己在大雪天骂人发发电报催一催,但在杨罗耿兵团端掉35军后又高高兴兴的嘉奖承认自己之前骂人有问题。打仗的事情,党中央不会限制带兵将领,而国军又是个什么操作。三大战役杜聿明被换上去两回,老头子飞来飞去面授机宜,本来手下将领还能选择正确路线起码保存实力可架不住还有空投总统手谕这种操作。

这也算是国军性质决定的。因军队体系散乱,派系林立,国民党的指挥部只能以总统的威权强令部队执行。如果没有指挥部的过多干预会怎样,恐怕国民党输得更惨,因为他是一个军阀性质的军队,任何放任手下发挥的操作都会演变成士兵四散逃亡。


所以结论是:国民党军队这种情况,都是自身性质决定的。指挥部的决定未必对,带兵将领怀疑指挥部另有目的不敢放心执行,而战场形势有变的时候又被压得不敢不执行。都是自己造的孽,他不失败谁失败。


user avatar   li-jia-lun-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国军令行禁止,自然都有的说,然而考虑国军实际状态,很多战略决定就禁不起推敲了。

比如国军救援友军的力度,光算兵力账、时间账也许都是够的,然而即便不说刻意“不动如山”的,国军“积极救援”的标准和解放军是有很大距离的。

当年邱行湘苦守洛阳,胡琏率部救援,杨伯涛在回忆录中尽力把本次救援描写成倾尽全力,然而即便如此,杨提到救援过程中的一件事却还是让人大跌眼镜:胡琏部驰援之际仍有空游览少林寺。而这一游玩,导致部队抵达伊河时正好赶上因雨河水暴涨,两日无法过河,最终邱城破被俘。

洛阳告警,胡琏奉命前往驰援。这时整第三师正在调整,不能参加行动。又以这次行动要通过豫西山地带,攀越嵩山高峰,道路崎岖,难以行动。若携快速纵队同往,必致深陷泥淖,牵制部队不能畅行,欲速反不达。于是决定:将快速纵队全部留驻马店,考虑到快速纵队不能单独作战,为保障其安全,命令整第十八旅旅长萧锐率该旅两个团留在驻马店,以资保护。其另一个团,则随师行动。胡即率7个步兵团,配属的工兵团及各兵种,向北疾进,到达许昌后,折向西行,经禹县到达嵩山下的登封县。由郑州绥署派出川军陈仕俊旅,归胡琏指挥,亦经密县同时到达,归入指挥。 嵩山以西是连亘山地带,山腹有一条通往洛阳的唯一高踞的隘路。发现解放军在西面高地,占领侧射阵地以封锁隘路。胡琏命我将之驱逐。我指挥部队展开攻击,借助于炮火的猛轰,解放军旋即撤走。我忙里偷闲,游览了这里的名胜古迹,五岳之一的嵩山庙和少林寺。下了隘路口,西向洛阳,是一带平坦开阔地,部队迅速到达龙门以东的伊河沿岸,忽然大雨滂沱,伊河水陡涨,不能徒涉,急流中架桥也比较困难,大部队麇群河岸,望河兴叹。这里离洛阳只30多里,耳闻洛阳方向传来的激烈枪炮声,不禁焦急如焚!胡琏和我,在驻地实在蹲不住了,遂同到河边视察工兵团架桥进展情况。配属的独立工兵团团长向胡报告情况:列举山洪爆发,水流湍急,架桥各种困难。胡焦躁情绪一时按捺不住,伸手掴了团长一记耳光,自感有失,改变颜色,转而婉言令其加紧进行。迨浮桥架成,已迟滞了两天时间洛阳方面已只闻稀疏的枪声,电汛中断部队以密集队形通过浮桥向洛阳急进,到达后已是一座空城。陈赓兵团攻破了邱行湘核心阵地,邱被生俘,全师被歼。陈赓司令员无意占领洛阳,争一城得失,而是在歼敌一个师的辉煌胜利后,满载胜利品、弃城向伏牛山转移,消化壮大,争取更大的胜利。胡琏照例派部队往南搜索一阵,表示送行。这时,郑州、潼关东西两面前来解围的部队都未到达,整第十一师权且担任洛阳的守备。


所以 蒋公算纸面帐觉得可行,而将领们是按友军实际行动标准为归依,自然认为绝不可行。


user avatar   li-shao-quan-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里必须要先用知乎古典主义起手式:

先问是不是,再问有没有。

1947年,华东野战军司令陈毅在总结解放战争一年来华东战场的经验时说到:

战略是敌我双方的思想战,精神战。毛主席与蒋介石下棋,“黄河为界,举手毋悔”。一年来自卫战争的胜利,首先是战略的胜利。虽然我们打胜仗靠同志们不怕牺牲流血的精神和大炮机枪,但主要是靠统帅部、陕北总部、毛主席的战略指导。许多国民党的俘虏兵都说:“你们的战略上凶,我们就是战略上失败了!”俘虏的将军师长、旅长等也是这样说的。他们对我们部队看不起,认为我们军队不懂军风纪,武器杂乱,甚至连口令也叫不好,有时闹出笑话。他们说:“你们这样的军队怎能打胜仗?”有些不服气。我们回答:“不管怎样,总是把你们俘虏来了。”我们比战术是比不上人家的,如操场动作,内务管理,战斗动作等。我们愈往下比愈差,但愈往上比则愈强。如旅以上战役组织比人家强,纵队更强,野战司令部又更强,到统帅部的战略指导更不知比他高明多少倍。我们的战略有世界意义,在世界上是崭新的、优秀的。如果我们军队再能把战术提高一步,配合优良的战略指挥,在世界上不是数一就是数二的军队。
——《华东一年来自卫战争的初步总结》

这里面陈老总讲的已经很明白了,国共双方公认:共军越往下级,战术素养越差,越往上级,战略指挥越高明。国军正好相反,越往下级,战术素养越好,越往上级,战略指挥越臭。


user avatar   liquangao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的?哪里是对的?老蒋要廖耀湘去救援锦州,林彪的实力比他强。这不是等着被打援?后来又要他回沈阳。讲道理,他和杜律明主张去营口由海上撤退,至少能跑掉一部分吧?去沈阳干嘛?抱在一起死吗?

在淮海, 杜律明主张不直接救援。而是先去打共军的机动兵力。这一招放在别的国家算奇招。在我国?围魏救赵谁不懂?

上策不行也就罢了,让杜律明指挥,就算他打不赢,跑还是跑得掉的。委员长微操一上,算是彻底交代了。

最最根本,是用人问题。用了刘峙这个黑心猪头。为了自己的铺子撤离,居然压着军令不发!




     

相关话题

  有反制核武器的手段么? 
  苏联解体后,美国为什么不趁机进攻中国? 
  了解中世纪的人物、战争,有什么书、资料或产品可推荐? 
  1945 年德国战败时有多少柏林女性被苏联士兵强奸? 
  如何评价数以万计的河南农民自发地打国民党军,涉嫌帮助侵略者鬼子? 
  战锤 40k 的战争给人感觉为什么很落后? 
  经历了一战和二战的战火洗礼,欧洲人民不应该都向往和平么?为什么北约依旧蠢蠢欲动?乌克兰依旧挑起战争? 
  一本类似《弹痕》的小说,有人知道吗? 
  如何评价电影《潘菲洛夫28勇士》? 
  朝鲜战争实际是什么样的状况? 

前一个讨论
都说考公务员待遇好是铁饭碗,但普通三本都能考公务员,那我拼命考的985还有什么意义啊?
下一个讨论
抖音的平均文化程度到底怎么样?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