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都说越南是白眼狼? 第2页

     

user avatar   chen-sheng-7-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识字率

明代:

明朝对社学的入学年龄规定:“民间幼童十五以下者。”即15岁以下的孩子都可参加,入学时也不需要考试,招生数额也没有限制,凡是愿意读书的,都可以来参加。

《明史·杨继宗传》中记载了这么一句话,即:“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明代小说出版业繁荣,有大量的人购买这种休闲通俗读物。

传教士记载:利玛窦等合法传教士的著作,他们不约而同地记载道:他们惊讶地发现明国老百姓识字率很高(而那个时候他们使用二十多个拉丁字母的西班牙葡萄牙母国的识字率可能还不如用几千个汉字的大明),并且把识字率高的原因归功于两点:1.中国人特别注重文化教育2.中国各地方言差异大,要互相理解必须靠文字作为桥梁。

清当局:

第一,生员不得言事;

第二,不得立盟结社;

第三,不得刊刻文字。

第四,大兴文字狱

第五,篡改历史文献

第六,禁毁和篡改汉语著作

通过以上手段,经过两百年黑暗统治中国人识字率终于达到历史最低的 1% (清当局学部在1909年的统计,当时中国人的识字率不足1%)



user avatar   yang-rui-t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罗天大醮的篝火晚会见识过他的禁制术法,让人印象深刻,上图,过百赞上视频。

…………………分割线…………………

抱歉了各位,我要食言了。

编矣匿名不能上传视频,之前想着取匿的,现在不行了。老爷子又把我们召集过来了,不过这次没说什么事,只是交代我们最近随时做好准备。我们也不太敢问,不过好像不是因为唐门这件事。这次见到他们几个后发现大家都变强了,萧霄的事对大家打击挺大的,不知道各位有没有什么线索。接下来我们就要没日没夜地训练了,老爷子专门安排的,指导我们几个的都是平时难得一见的长辈。近期都没时间上编矣了,这次任务后再来和各位聊天。

再次对各位说声抱歉!等这次任务过后一定取匿传视频,或者直接发gulogulo。

ps:我怎么可能是藏龙那个死胖子,他那天拍的全是玲珑,第二天一早就被花儿她俩打了。


user avatar   yang-he-zi-da-l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可以申请 但批的概率和北京购车摇号差不多


user avatar   peng-peng-3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实例:本人曾经因为瞳孔括约肌受损,造成瞳孔无法收缩,无法见光。

西医:不说中国了,当年我上MedHelp研究过,美国专家的办法也只有滴收缩瞳孔的眼药水。哼,有个屁用!

中医:我是针灸治疗好的。好到什么程度呢,外伤三周开始针灸治疗的,针灸几周就已有明显改善,两年后左眼度数比受伤前多了50度,可以矫正到1.0

针灸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得各种各样眼科疾病的病友,得视神经炎的小朋友、得黄斑变性的老太太们、得色素变性的中年人,统统都是西医束手无策的状况,断定他们会慢慢失明,然后诸位在坚持针灸的情况下维持了视力。有个女孩子,幼儿园时候得了视神经炎,一个眼睛完全失明,另一个视力也急速下降,针灸后视力慢慢恢复,失明的眼睛外观上也看不出来。想想看失明多可怕!想想长年失明,眼睛凹陷多可怕!

中医真的很伟大

P.S. 我以上说的除了我以外的其他病情都是自发性的,全部都没有痊愈,我说的是维持视力,OK!维持不等于痊愈,懂不懂?觉得能得诺奖的各位就省心了吧。现在知乎真low,能阅读理解后再评论什么炸弹奖么?

取笑瞳孔括约肌的那些,这词又不是我想出来的,你们问第一人民医院的吴星伟医生吧。奇了怪了,我这份病历辗转多家医院、专家,最后还上过法庭,怎么眼科专家和法官都没你们笑点低呢?

证据的话,我找书把我的部分拍照吧,要等很久。这书是好几年前出版的,不知道哪里有

再说一句,关于西医的。色素变性的这几位曾经讨论过电子眼的问题,主要是觉得目前技术还不到位,除非是真的瞎了,不然还是老老实实每周针灸。如果技术到位,他们打算无论多少钱,卖了房子也要做手术。其中还有去参加专业论坛的,就是为了会会色素变性的病友。等西医这条路出来,就是治愈,肯定比中医好。但是,哪怕到了那一天,你也无法否认中医的效果

================================

7月16日更新:

附送个可以说名字的中医:上海市中医院的董耀荣医生。《36.7度》常客,全上海人民都认识他。

姨夫有房颤,西医都建议他开刀,可能比较严重吧。找董耀荣吃中药,半年不到再去西医检查,大部分都说没发现你有房颤啊。(房颤不算西医束手无策,但是吃中药对比开刀,对病人身心负担都更小)

董医生有趣的地方在于他搭脉不仅能搭出你的身体状况,还能知道你的性格。

我一开始治疗眼睛的时候也去他那边看过,他说我其实是胆子特别小,保护欲很强的人。我妈大为诧异。在电视节目上,他也说老娘舅李九松虽然身体特别差,好在心态特别好。他空下来的时候,喜欢和老病友们天南海北吹牛,知识面很广,只是讲话口气和这个年龄段的普通大叔没两样,哈哈

就是他开的中药对眼睛不对路,去了一两次就不去了。他看心脏是极好的,推荐

======================================

回应一下评论里面的一些看法:


1. 关于“幸存者偏差”,不存在,开始针灸已经受伤三周了,绝无可能自行痊愈!

我倒是差点被西医开的抗生素坑死过。我曾经发烧、腹泻去上海某三甲医院就诊,急诊科主任开的磷霉素,吊盐水过程中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呼吸困难、口唇发绀,打了肾上腺素等急救药,被推进急诊手术间。最后结论是药没问题,统统没问题,我差点死掉这回事情就是个不良反应的“概率”问题。

2. 关于不公布医生信息的原因:我已经给出了非常多信息,上海市名老中医、针灸而且擅长针灸眼睛、写过多本著作(上图检索出20部不同名字的著作),实在不行去上海任何一家二级以上针灸科找主任医师一打听就知道。针灸是个很小的圈子。

医生本人出书多部,上过电视,为人非常客气的。只是病友们不希望太多人来找他针灸,一则觉得等候时间长,二则担心再涨价。

3. 关于中西医,我的浅见:各有优缺点,根据自己身体情况和病情选择。虽然差点被西医坑死,如果有人得急性阑尾炎,我也是不可能推荐中医的。同样,这个问题是“西医束手无策,中医治疗好的案例”,比方我例举的这些眼科疾病,西医就是没招,长期滴眼药水是我不能接受的方法。像我这样青霉素和磷霉素过敏的,中西医都能治疗的情况下,我选择中医。

但是我是不看好中医发展的。同样得绝症,西医的话,手术二十万,每天用药万元不稀奇的。正规医院的中医,不是游医,一年也用不了那么多钱。从医院角度看,赚钱还是第一位的,中医没有西医经济效益好=少招不招中医和工资低=中医专业就业差。我还从未听说过哪家新开大型医院打算以中医做王牌科室,很多历史悠久的几代传承的老中医都窝在社区医院,这是现有体制下无法改变的现状。

4. 关于诊断手段:古代中西医都是从目诊、触诊开始的,古代西医真是没法和中医比,对比下同时代中国和欧洲的死亡率、人口总数等等这点还是很清楚的。但是人家从各个方面革新,特别是诊断手段和药品研发。

只是,我认为诊断医学虽然是西方发明的,不等于只有西医能用呀。微波炉、烤箱、高压锅、平底锅,统统都是西方人发明的,一开始也是用来做西餐为目的的。可如果我用平底锅煎葱油饼,是中餐吧!我用高压锅炖蹄膀呢?煮粽子呢?划分中餐还是西餐的,不应该是用什么厨具烧的,而是具体烧的什么菜。同理,诊断设备也就是一个帮助衡量的工具,中西医仍然有自己的诊断手法,现代诊断方法作为补充也好,作为依据也好,都是为了更好了解病人的情况。

有人对中医使用现代诊疗手段的偏见来自于对中医的“刻板印象”。再打个比方,有人对和尚坐飞机、高铁还有用手机也存在不解,就有和尚指出“虽然我们有宗教信仰,我们也和你们一样活在现代社会。”作为现代人,用现代的科技和工具我认为没有什么不妥的。

5. 经络研究:很难。经络的基础在于“气”,人死了就是“断气”、“没气了”。那么从人体解剖是不应该发现“气”的,动物实验也不可能,剩下活人实验么,伦理问题。

6. 对于中医黑们:各种智商刷下限。特别要提一下的是

@田吉顺 @初洋

今年的一期《太医来了》。之前除了他们自己工作的科室,碰到其他科室的话题都会请相关科室的医生来讲解,那些其他科室起码大学期间还是学过,可能还实习过的。唯独对完全没有接触过的中医,两位中医盲,自我标榜为“中医微粉”和“中医微黑”狠狠地黑了一把中医。

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其中有一位说对于中医最接受不了的地方在于“是用文言文写成的。一个字都可以有完全相反的不同解释,理解不了”

这年头,没文化能这么理直气壮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歧义?现代汉语每个字也都能有好几种意思,你怎么就可以理解了?古汉语单字是可以有不同意思,放在句子和段落中是没问题的。敢问两位是不是高考文言文很差?


user avatar   tomato6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实例:本人曾经因为瞳孔括约肌受损,造成瞳孔无法收缩,无法见光。

西医:不说中国了,当年我上MedHelp研究过,美国专家的办法也只有滴收缩瞳孔的眼药水。哼,有个屁用!

中医:我是针灸治疗好的。好到什么程度呢,外伤三周开始针灸治疗的,针灸几周就已有明显改善,两年后左眼度数比受伤前多了50度,可以矫正到1.0

针灸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得各种各样眼科疾病的病友,得视神经炎的小朋友、得黄斑变性的老太太们、得色素变性的中年人,统统都是西医束手无策的状况,断定他们会慢慢失明,然后诸位在坚持针灸的情况下维持了视力。有个女孩子,幼儿园时候得了视神经炎,一个眼睛完全失明,另一个视力也急速下降,针灸后视力慢慢恢复,失明的眼睛外观上也看不出来。想想看失明多可怕!想想长年失明,眼睛凹陷多可怕!

中医真的很伟大

P.S. 我以上说的除了我以外的其他病情都是自发性的,全部都没有痊愈,我说的是维持视力,OK!维持不等于痊愈,懂不懂?觉得能得诺奖的各位就省心了吧。现在知乎真low,能阅读理解后再评论什么炸弹奖么?

取笑瞳孔括约肌的那些,这词又不是我想出来的,你们问第一人民医院的吴星伟医生吧。奇了怪了,我这份病历辗转多家医院、专家,最后还上过法庭,怎么眼科专家和法官都没你们笑点低呢?

证据的话,我找书把我的部分拍照吧,要等很久。这书是好几年前出版的,不知道哪里有

再说一句,关于西医的。色素变性的这几位曾经讨论过电子眼的问题,主要是觉得目前技术还不到位,除非是真的瞎了,不然还是老老实实每周针灸。如果技术到位,他们打算无论多少钱,卖了房子也要做手术。其中还有去参加专业论坛的,就是为了会会色素变性的病友。等西医这条路出来,就是治愈,肯定比中医好。但是,哪怕到了那一天,你也无法否认中医的效果

================================

7月16日更新:

附送个可以说名字的中医:上海市中医院的董耀荣医生。《36.7度》常客,全上海人民都认识他。

姨夫有房颤,西医都建议他开刀,可能比较严重吧。找董耀荣吃中药,半年不到再去西医检查,大部分都说没发现你有房颤啊。(房颤不算西医束手无策,但是吃中药对比开刀,对病人身心负担都更小)

董医生有趣的地方在于他搭脉不仅能搭出你的身体状况,还能知道你的性格。

我一开始治疗眼睛的时候也去他那边看过,他说我其实是胆子特别小,保护欲很强的人。我妈大为诧异。在电视节目上,他也说老娘舅李九松虽然身体特别差,好在心态特别好。他空下来的时候,喜欢和老病友们天南海北吹牛,知识面很广,只是讲话口气和这个年龄段的普通大叔没两样,哈哈

就是他开的中药对眼睛不对路,去了一两次就不去了。他看心脏是极好的,推荐

======================================

回应一下评论里面的一些看法:


1. 关于“幸存者偏差”,不存在,开始针灸已经受伤三周了,绝无可能自行痊愈!

我倒是差点被西医开的抗生素坑死过。我曾经发烧、腹泻去上海某三甲医院就诊,急诊科主任开的磷霉素,吊盐水过程中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呼吸困难、口唇发绀,打了肾上腺素等急救药,被推进急诊手术间。最后结论是药没问题,统统没问题,我差点死掉这回事情就是个不良反应的“概率”问题。

2. 关于不公布医生信息的原因:我已经给出了非常多信息,上海市名老中医、针灸而且擅长针灸眼睛、写过多本著作(上图检索出20部不同名字的著作),实在不行去上海任何一家二级以上针灸科找主任医师一打听就知道。针灸是个很小的圈子。

医生本人出书多部,上过电视,为人非常客气的。只是病友们不希望太多人来找他针灸,一则觉得等候时间长,二则担心再涨价。

3. 关于中西医,我的浅见:各有优缺点,根据自己身体情况和病情选择。虽然差点被西医坑死,如果有人得急性阑尾炎,我也是不可能推荐中医的。同样,这个问题是“西医束手无策,中医治疗好的案例”,比方我例举的这些眼科疾病,西医就是没招,长期滴眼药水是我不能接受的方法。像我这样青霉素和磷霉素过敏的,中西医都能治疗的情况下,我选择中医。

但是我是不看好中医发展的。同样得绝症,西医的话,手术二十万,每天用药万元不稀奇的。正规医院的中医,不是游医,一年也用不了那么多钱。从医院角度看,赚钱还是第一位的,中医没有西医经济效益好=少招不招中医和工资低=中医专业就业差。我还从未听说过哪家新开大型医院打算以中医做王牌科室,很多历史悠久的几代传承的老中医都窝在社区医院,这是现有体制下无法改变的现状。

4. 关于诊断手段:古代中西医都是从目诊、触诊开始的,古代西医真是没法和中医比,对比下同时代中国和欧洲的死亡率、人口总数等等这点还是很清楚的。但是人家从各个方面革新,特别是诊断手段和药品研发。

只是,我认为诊断医学虽然是西方发明的,不等于只有西医能用呀。微波炉、烤箱、高压锅、平底锅,统统都是西方人发明的,一开始也是用来做西餐为目的的。可如果我用平底锅煎葱油饼,是中餐吧!我用高压锅炖蹄膀呢?煮粽子呢?划分中餐还是西餐的,不应该是用什么厨具烧的,而是具体烧的什么菜。同理,诊断设备也就是一个帮助衡量的工具,中西医仍然有自己的诊断手法,现代诊断方法作为补充也好,作为依据也好,都是为了更好了解病人的情况。

有人对中医使用现代诊疗手段的偏见来自于对中医的“刻板印象”。再打个比方,有人对和尚坐飞机、高铁还有用手机也存在不解,就有和尚指出“虽然我们有宗教信仰,我们也和你们一样活在现代社会。”作为现代人,用现代的科技和工具我认为没有什么不妥的。

5. 经络研究:很难。经络的基础在于“气”,人死了就是“断气”、“没气了”。那么从人体解剖是不应该发现“气”的,动物实验也不可能,剩下活人实验么,伦理问题。

6. 对于中医黑们:各种智商刷下限。特别要提一下的是

@田吉顺 @初洋

今年的一期《太医来了》。之前除了他们自己工作的科室,碰到其他科室的话题都会请相关科室的医生来讲解,那些其他科室起码大学期间还是学过,可能还实习过的。唯独对完全没有接触过的中医,两位中医盲,自我标榜为“中医微粉”和“中医微黑”狠狠地黑了一把中医。

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其中有一位说对于中医最接受不了的地方在于“是用文言文写成的。一个字都可以有完全相反的不同解释,理解不了”

这年头,没文化能这么理直气壮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歧义?现代汉语每个字也都能有好几种意思,你怎么就可以理解了?古汉语单字是可以有不同意思,放在句子和段落中是没问题的。敢问两位是不是高考文言文很差?


user avatar   mao-mao-75-31-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实例:本人曾经因为瞳孔括约肌受损,造成瞳孔无法收缩,无法见光。

西医:不说中国了,当年我上MedHelp研究过,美国专家的办法也只有滴收缩瞳孔的眼药水。哼,有个屁用!

中医:我是针灸治疗好的。好到什么程度呢,外伤三周开始针灸治疗的,针灸几周就已有明显改善,两年后左眼度数比受伤前多了50度,可以矫正到1.0

针灸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得各种各样眼科疾病的病友,得视神经炎的小朋友、得黄斑变性的老太太们、得色素变性的中年人,统统都是西医束手无策的状况,断定他们会慢慢失明,然后诸位在坚持针灸的情况下维持了视力。有个女孩子,幼儿园时候得了视神经炎,一个眼睛完全失明,另一个视力也急速下降,针灸后视力慢慢恢复,失明的眼睛外观上也看不出来。想想看失明多可怕!想想长年失明,眼睛凹陷多可怕!

中医真的很伟大

P.S. 我以上说的除了我以外的其他病情都是自发性的,全部都没有痊愈,我说的是维持视力,OK!维持不等于痊愈,懂不懂?觉得能得诺奖的各位就省心了吧。现在知乎真low,能阅读理解后再评论什么炸弹奖么?

取笑瞳孔括约肌的那些,这词又不是我想出来的,你们问第一人民医院的吴星伟医生吧。奇了怪了,我这份病历辗转多家医院、专家,最后还上过法庭,怎么眼科专家和法官都没你们笑点低呢?

证据的话,我找书把我的部分拍照吧,要等很久。这书是好几年前出版的,不知道哪里有

再说一句,关于西医的。色素变性的这几位曾经讨论过电子眼的问题,主要是觉得目前技术还不到位,除非是真的瞎了,不然还是老老实实每周针灸。如果技术到位,他们打算无论多少钱,卖了房子也要做手术。其中还有去参加专业论坛的,就是为了会会色素变性的病友。等西医这条路出来,就是治愈,肯定比中医好。但是,哪怕到了那一天,你也无法否认中医的效果

================================

7月16日更新:

附送个可以说名字的中医:上海市中医院的董耀荣医生。《36.7度》常客,全上海人民都认识他。

姨夫有房颤,西医都建议他开刀,可能比较严重吧。找董耀荣吃中药,半年不到再去西医检查,大部分都说没发现你有房颤啊。(房颤不算西医束手无策,但是吃中药对比开刀,对病人身心负担都更小)

董医生有趣的地方在于他搭脉不仅能搭出你的身体状况,还能知道你的性格。

我一开始治疗眼睛的时候也去他那边看过,他说我其实是胆子特别小,保护欲很强的人。我妈大为诧异。在电视节目上,他也说老娘舅李九松虽然身体特别差,好在心态特别好。他空下来的时候,喜欢和老病友们天南海北吹牛,知识面很广,只是讲话口气和这个年龄段的普通大叔没两样,哈哈

就是他开的中药对眼睛不对路,去了一两次就不去了。他看心脏是极好的,推荐

======================================

回应一下评论里面的一些看法:


1. 关于“幸存者偏差”,不存在,开始针灸已经受伤三周了,绝无可能自行痊愈!

我倒是差点被西医开的抗生素坑死过。我曾经发烧、腹泻去上海某三甲医院就诊,急诊科主任开的磷霉素,吊盐水过程中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呼吸困难、口唇发绀,打了肾上腺素等急救药,被推进急诊手术间。最后结论是药没问题,统统没问题,我差点死掉这回事情就是个不良反应的“概率”问题。

2. 关于不公布医生信息的原因:我已经给出了非常多信息,上海市名老中医、针灸而且擅长针灸眼睛、写过多本著作(上图检索出20部不同名字的著作),实在不行去上海任何一家二级以上针灸科找主任医师一打听就知道。针灸是个很小的圈子。

医生本人出书多部,上过电视,为人非常客气的。只是病友们不希望太多人来找他针灸,一则觉得等候时间长,二则担心再涨价。

3. 关于中西医,我的浅见:各有优缺点,根据自己身体情况和病情选择。虽然差点被西医坑死,如果有人得急性阑尾炎,我也是不可能推荐中医的。同样,这个问题是“西医束手无策,中医治疗好的案例”,比方我例举的这些眼科疾病,西医就是没招,长期滴眼药水是我不能接受的方法。像我这样青霉素和磷霉素过敏的,中西医都能治疗的情况下,我选择中医。

但是我是不看好中医发展的。同样得绝症,西医的话,手术二十万,每天用药万元不稀奇的。正规医院的中医,不是游医,一年也用不了那么多钱。从医院角度看,赚钱还是第一位的,中医没有西医经济效益好=少招不招中医和工资低=中医专业就业差。我还从未听说过哪家新开大型医院打算以中医做王牌科室,很多历史悠久的几代传承的老中医都窝在社区医院,这是现有体制下无法改变的现状。

4. 关于诊断手段:古代中西医都是从目诊、触诊开始的,古代西医真是没法和中医比,对比下同时代中国和欧洲的死亡率、人口总数等等这点还是很清楚的。但是人家从各个方面革新,特别是诊断手段和药品研发。

只是,我认为诊断医学虽然是西方发明的,不等于只有西医能用呀。微波炉、烤箱、高压锅、平底锅,统统都是西方人发明的,一开始也是用来做西餐为目的的。可如果我用平底锅煎葱油饼,是中餐吧!我用高压锅炖蹄膀呢?煮粽子呢?划分中餐还是西餐的,不应该是用什么厨具烧的,而是具体烧的什么菜。同理,诊断设备也就是一个帮助衡量的工具,中西医仍然有自己的诊断手法,现代诊断方法作为补充也好,作为依据也好,都是为了更好了解病人的情况。

有人对中医使用现代诊疗手段的偏见来自于对中医的“刻板印象”。再打个比方,有人对和尚坐飞机、高铁还有用手机也存在不解,就有和尚指出“虽然我们有宗教信仰,我们也和你们一样活在现代社会。”作为现代人,用现代的科技和工具我认为没有什么不妥的。

5. 经络研究:很难。经络的基础在于“气”,人死了就是“断气”、“没气了”。那么从人体解剖是不应该发现“气”的,动物实验也不可能,剩下活人实验么,伦理问题。

6. 对于中医黑们:各种智商刷下限。特别要提一下的是

@田吉顺 @初洋

今年的一期《太医来了》。之前除了他们自己工作的科室,碰到其他科室的话题都会请相关科室的医生来讲解,那些其他科室起码大学期间还是学过,可能还实习过的。唯独对完全没有接触过的中医,两位中医盲,自我标榜为“中医微粉”和“中医微黑”狠狠地黑了一把中医。

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其中有一位说对于中医最接受不了的地方在于“是用文言文写成的。一个字都可以有完全相反的不同解释,理解不了”

这年头,没文化能这么理直气壮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歧义?现代汉语每个字也都能有好几种意思,你怎么就可以理解了?古汉语单字是可以有不同意思,放在句子和段落中是没问题的。敢问两位是不是高考文言文很差?


user avatar   mo-yi-34-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实例:本人曾经因为瞳孔括约肌受损,造成瞳孔无法收缩,无法见光。

西医:不说中国了,当年我上MedHelp研究过,美国专家的办法也只有滴收缩瞳孔的眼药水。哼,有个屁用!

中医:我是针灸治疗好的。好到什么程度呢,外伤三周开始针灸治疗的,针灸几周就已有明显改善,两年后左眼度数比受伤前多了50度,可以矫正到1.0

针灸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得各种各样眼科疾病的病友,得视神经炎的小朋友、得黄斑变性的老太太们、得色素变性的中年人,统统都是西医束手无策的状况,断定他们会慢慢失明,然后诸位在坚持针灸的情况下维持了视力。有个女孩子,幼儿园时候得了视神经炎,一个眼睛完全失明,另一个视力也急速下降,针灸后视力慢慢恢复,失明的眼睛外观上也看不出来。想想看失明多可怕!想想长年失明,眼睛凹陷多可怕!

中医真的很伟大

P.S. 我以上说的除了我以外的其他病情都是自发性的,全部都没有痊愈,我说的是维持视力,OK!维持不等于痊愈,懂不懂?觉得能得诺奖的各位就省心了吧。现在知乎真low,能阅读理解后再评论什么炸弹奖么?

取笑瞳孔括约肌的那些,这词又不是我想出来的,你们问第一人民医院的吴星伟医生吧。奇了怪了,我这份病历辗转多家医院、专家,最后还上过法庭,怎么眼科专家和法官都没你们笑点低呢?

证据的话,我找书把我的部分拍照吧,要等很久。这书是好几年前出版的,不知道哪里有

再说一句,关于西医的。色素变性的这几位曾经讨论过电子眼的问题,主要是觉得目前技术还不到位,除非是真的瞎了,不然还是老老实实每周针灸。如果技术到位,他们打算无论多少钱,卖了房子也要做手术。其中还有去参加专业论坛的,就是为了会会色素变性的病友。等西医这条路出来,就是治愈,肯定比中医好。但是,哪怕到了那一天,你也无法否认中医的效果

================================

7月16日更新:

附送个可以说名字的中医:上海市中医院的董耀荣医生。《36.7度》常客,全上海人民都认识他。

姨夫有房颤,西医都建议他开刀,可能比较严重吧。找董耀荣吃中药,半年不到再去西医检查,大部分都说没发现你有房颤啊。(房颤不算西医束手无策,但是吃中药对比开刀,对病人身心负担都更小)

董医生有趣的地方在于他搭脉不仅能搭出你的身体状况,还能知道你的性格。

我一开始治疗眼睛的时候也去他那边看过,他说我其实是胆子特别小,保护欲很强的人。我妈大为诧异。在电视节目上,他也说老娘舅李九松虽然身体特别差,好在心态特别好。他空下来的时候,喜欢和老病友们天南海北吹牛,知识面很广,只是讲话口气和这个年龄段的普通大叔没两样,哈哈

就是他开的中药对眼睛不对路,去了一两次就不去了。他看心脏是极好的,推荐

======================================

回应一下评论里面的一些看法:


1. 关于“幸存者偏差”,不存在,开始针灸已经受伤三周了,绝无可能自行痊愈!

我倒是差点被西医开的抗生素坑死过。我曾经发烧、腹泻去上海某三甲医院就诊,急诊科主任开的磷霉素,吊盐水过程中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呼吸困难、口唇发绀,打了肾上腺素等急救药,被推进急诊手术间。最后结论是药没问题,统统没问题,我差点死掉这回事情就是个不良反应的“概率”问题。

2. 关于不公布医生信息的原因:我已经给出了非常多信息,上海市名老中医、针灸而且擅长针灸眼睛、写过多本著作(上图检索出20部不同名字的著作),实在不行去上海任何一家二级以上针灸科找主任医师一打听就知道。针灸是个很小的圈子。

医生本人出书多部,上过电视,为人非常客气的。只是病友们不希望太多人来找他针灸,一则觉得等候时间长,二则担心再涨价。

3. 关于中西医,我的浅见:各有优缺点,根据自己身体情况和病情选择。虽然差点被西医坑死,如果有人得急性阑尾炎,我也是不可能推荐中医的。同样,这个问题是“西医束手无策,中医治疗好的案例”,比方我例举的这些眼科疾病,西医就是没招,长期滴眼药水是我不能接受的方法。像我这样青霉素和磷霉素过敏的,中西医都能治疗的情况下,我选择中医。

但是我是不看好中医发展的。同样得绝症,西医的话,手术二十万,每天用药万元不稀奇的。正规医院的中医,不是游医,一年也用不了那么多钱。从医院角度看,赚钱还是第一位的,中医没有西医经济效益好=少招不招中医和工资低=中医专业就业差。我还从未听说过哪家新开大型医院打算以中医做王牌科室,很多历史悠久的几代传承的老中医都窝在社区医院,这是现有体制下无法改变的现状。

4. 关于诊断手段:古代中西医都是从目诊、触诊开始的,古代西医真是没法和中医比,对比下同时代中国和欧洲的死亡率、人口总数等等这点还是很清楚的。但是人家从各个方面革新,特别是诊断手段和药品研发。

只是,我认为诊断医学虽然是西方发明的,不等于只有西医能用呀。微波炉、烤箱、高压锅、平底锅,统统都是西方人发明的,一开始也是用来做西餐为目的的。可如果我用平底锅煎葱油饼,是中餐吧!我用高压锅炖蹄膀呢?煮粽子呢?划分中餐还是西餐的,不应该是用什么厨具烧的,而是具体烧的什么菜。同理,诊断设备也就是一个帮助衡量的工具,中西医仍然有自己的诊断手法,现代诊断方法作为补充也好,作为依据也好,都是为了更好了解病人的情况。

有人对中医使用现代诊疗手段的偏见来自于对中医的“刻板印象”。再打个比方,有人对和尚坐飞机、高铁还有用手机也存在不解,就有和尚指出“虽然我们有宗教信仰,我们也和你们一样活在现代社会。”作为现代人,用现代的科技和工具我认为没有什么不妥的。

5. 经络研究:很难。经络的基础在于“气”,人死了就是“断气”、“没气了”。那么从人体解剖是不应该发现“气”的,动物实验也不可能,剩下活人实验么,伦理问题。

6. 对于中医黑们:各种智商刷下限。特别要提一下的是

@田吉顺 @初洋

今年的一期《太医来了》。之前除了他们自己工作的科室,碰到其他科室的话题都会请相关科室的医生来讲解,那些其他科室起码大学期间还是学过,可能还实习过的。唯独对完全没有接触过的中医,两位中医盲,自我标榜为“中医微粉”和“中医微黑”狠狠地黑了一把中医。

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其中有一位说对于中医最接受不了的地方在于“是用文言文写成的。一个字都可以有完全相反的不同解释,理解不了”

这年头,没文化能这么理直气壮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歧义?现代汉语每个字也都能有好几种意思,你怎么就可以理解了?古汉语单字是可以有不同意思,放在句子和段落中是没问题的。敢问两位是不是高考文言文很差?


user avatar   feng-jin-80-85-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历史上正常的人类社会,初中生的年纪通常就已经是进入打架斗殴生产生活的主力年纪了。更别说生孩子了。


只是我们近百年来的工业化,强行给这个年龄的人口安排社会任务和标准而已。


你要想初中生不以早恋满口脏话不学习为荣,就得付出克服基因天性的巨大教育成本。也就是说,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教育上的投入不足。


user avatar   xiao-tu-5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面对游行示威,这个中国总领馆要是能换成美国大使馆,那么这个局面将绝杀。

可惜换不得。

毕竟美国国土上暂时不能有美国大使馆。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现今中国的军事实力? 
  中国历史上最坚固、最难被攻克的城池是哪一座? 
  如何评价英烈保护法? 
  如何评价河北网民因发布侮辱南京大屠杀死难者言论被警方行政拘留15天?行政处罚是否有法律依据? 
  截至 3 月 21 日越南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 800 万例,当地有哪些防疫措施? 
  为什么美国人喜欢喝冰水,中国人喜欢喝热水? 
  如何看待日本景观遭涂鸦写汉字「生日快乐」? 
  你所在的领域,中国最引以为豪的成果是什么?如何用「凡尔赛」的方式将这些成果说出去? 
  现代战争和二战的战争方式有多大差别? 
  如何评价李毅吧 2016 年 1 月 20 日「出征」Facebook?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女辅警敲诈公职人员一案刑事判决书从网上撤回?案件合理公开程序应该是什么样的?
下一个讨论
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地理教科书里中国地图是怎么样的呢?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