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近几年为何没人再拍类似于《马大帅》这类体现社会底层人民生活题材的电视作品? 第2页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还不简单吗?低头看看自己不就行了。看什么电视呀。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是,当他要被搬上银幕,高于生活的那一出溜,就让你觉得不再是底层人了。

比如最近热播的一个片子《对手》,就看人物身份的话。讲的是在厦门这种级别的城市,一个出租车司机,老婆是一个中学老师,后来还被学校劝退了……屏幕上看起来的样子,虽然生活过得清贫,没什么钱,但也不能说是底层,但你设想一下,如果真的在现实中有这么一对夫妇的话,生活还是挺不容易的。

但我知道,我这个答案写出来肯定要有一帮人抬杠出来说,那也能算底层吗?事实上这就是大家在面对这类话题时候的一种通病,就是在生活中你想尽一切办法往上够,但是在屏幕上说底层话语权的时候,你想尽一切办法往下沉。

我们老家在云南,在云南的很多贫困一点的县甚至乡里面,我见过真正意义上所谓底层的是什么感觉,可以这么说,马大帅跟他们相比,我觉得日子过得挺好。所以刻意的去强调是不是底层,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意义。反映普通老百姓生活的片子不是没有啊,挺多的。只不过你总要从片子中挑选一些细节去证明,那不是普通老百姓。多看片子里反映的现实情况,是不是老百姓在操心的问题,不要去看那些房子里的细节,是不是老百姓用得起的东西,整个摄影机跟着你排一天放上去,到底有人看吗?


user avatar   wo-dao-bu-liao-3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政治正确!老爷们心善,看不得大家受苦。

群众的语言有针砭时弊的能力,是最讽刺,最尖锐的批判。

一个农民,一个工人,一个码农,一个家庭主妇。他们可能是愚蠢的,但当他们汇聚到一起,思维碰撞出的火花总是那么尖锐与深刻。

这时,只要有一个人,将他们的谈吐记录整理,再汇入故事之中。这就是世间最犀利的艺术语言。

他听着是那么的刺耳,又是那么的深刻。

小人物,小故事不好写。以小见大实际上是一个困难的叙述,他需要创作者的思考与倾听,更需要勇气。故事作品中,那些小人物的语言,往往使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与哲学家黯然失色。

“要在人民群众那里学得知识,制定政策,然后再去教育人民群众。”------毛泽东

让我们看看那些故事中小人物的语言:

打不过洋人还打不过你吗?-------《茶馆》

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病,穷病,这种病你没法治,你也治不过来-----《我不是药神》

过分客气就是距离-----《马大帅》

这个世界充满假象,唯有苦痛才最真实。-----《摔跤吧!爸爸》

干了这一杯,烈士陵园见!------《高山下的花环》

喜子面对日军劝降:“老子还是那句话!去你妈的!”------《亮剑》

皇军没来的时候你们TM欺负我,皇军来了你们还TM欺负我,那皇军不TM白来了吗?------《地下交通站》

大人物塑造起来实际上简单,因为你会发现故事情节以及很多配角都是为他服务的。但小角色很难,一个细节,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台词。呼吸之间就是小人物的灵魂。


user avatar   zhou-zhi-6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用太高的手槛,就找个工地,拿手机录音,把连续一年中午吃饭时他们谈的东西放到网上,看看账号被不被BAN掉;这里面把所有不能说的全剪掉,就留能说的原话


user avatar   lao-shi-ren-31-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简单的,底层在逐渐丧失话语权……

这里的底层是说城市底层,不是农村……因为农村话语权一直未有过,而城市底层的话语权一直都在,只不过随着贫富差距越大,话语权丧失的越厉害……

从意识形态看,富人正在不断占据着公共场合的话语权,正义的天平也在不断的倒向富人这一边……

你看,这些富二代,富三代天生富贵,从小勤奋好学,既没有违法乱纪,也没有人生污点,这样的人不富贵都天理不容了……

不像富一代,双手沾满着鲜血,你还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鄙视一下他们,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

就像懂王一样,爷爷一辈是靠开妓院发家的,到了懂王这一辈,就变成了自强自立的富二代形象……

至于城市底层,哦,你说那些住在下水道的老鼠……


user avatar   do_be_do_be_dow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你看懂了马大帅,你会发现一个真相:

剧中每个人的厄运和不幸,都是现实里司空见惯的:被偷被骗被打,被欺负被鄙视,被冤枉被讹诈……剧中基本没有做夸张处理,可能你或你身边的人就是老钱,是小亮,是牛二

相反的,剧中马大帅交的几次好运:碰到何庆魁就能搭伙挣钱,练几天拳击就打得赢体校专业拳手和横行乡里多年的二流子,随时随地有人介绍工作,还分到大笔遗产,这些是现实么?当年我七十多岁的姥姥就边看边吐槽:这马大帅干得都是俏活儿。虽然处处都在刻画马大帅的不易和努力,但时至今日社会底层人员的境遇是送个外卖还要被克扣被压榨,运气差的横死街头却没有保障。

至于为什么再无剧能比肩《马大帅》,看过马大帅的题主可以在这儿问出这个问题,得到的回答好多发人深省;而那些看霸总甜宠劈腿撕逼的人,只会问如何看待XX的演技?/如何评价第X集渣男和人睡了?

给病人吃药开刀,远不如打麻醉剂镇痛省事,你说呢?


user avatar   kashiwagier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感觉看本山大叔近二十年的个人生活这部“连续剧”就能懂了。

因为那些所谓的“北上广精英”,包括各种“后浪”,其实就是现在的“新概念底层”了。

体现真·底层,也只能从反映四十年来发展的“忆苦思甜”“创业”戏份里去体现,潜移默化出一种“过去穷,可大伙都穷,现在你还穷,那就是你不努力”的观点。完全反映现在的写实作品依旧存在,但不受推崇和追捧,更难以被“推送”,有些即便是疑似“借古讽今”的甚至也干脆过不了审。

而很多都市剧甚至主旋律剧里的“真·底层”,实际也是被丑化和标签化的,甚至改编上映的电视剧和原著小说的画风细节都完全不一样。

《马大帅》近些年封神,甚至被(调侃性)捧为“一部马大帅,半部电影史”,但在当年来说,《马大帅》(主要是)后两部,是被评价为“粗制滥造”的。

而看另一个系列《刘老根》的脉络,以及《乡村爱情》系列的画风,这种感觉也会很明显的。

《刘老根》的前两部在C站都上过黄金时段,但第一部和第二部的画风就已经差别很大了,

而且很多地方都是擦边当时的政治正确的,基本都是在最后几集才“升华”一下,而第三部《刘老根》的优酷弹幕里,有时甚至会随着一些剧情出现“求生欲极强”的字眼,只会在一些细微之处真正“写实”一下,像通过山庄的工资水平和经营管理细节体现真实的底层生活状况,和通过一些小闹剧体现普通村民的“平庸之恶”与一些“乡贤”们的虚伪。

然而即便是本山大叔声名最鼎盛的那几年里,他在地方台和C站上的小品,画风上也是有轻微差别的,地方台上往往偏重于纯粹的娱乐效果,而在C站上,作品最后的几分钟里基本还是会“升华”和“满分作文”一下的。

后来的《乡村爱情》系列,对于现实的农村来说也是“凡尔赛”化的,两年前就有一则新闻,有一个城市女孩受《乡村爱情》的影响,对乡村生活期待过高,结果陪男友回家过年后就感觉“上当”了,因为“画风”根本就对不上。

但更耐人寻味的一点或许是,真·底层里的很多人,也已经被“培养”出“脱离低级趣味”的“高级”审美,实打实反映现实的剧情,这些人也不喜欢看了。


user avatar   nicholas-44-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近几年,国内的电视剧风气开始朝着魔幻现实主义的方向一路高歌猛进,反而对于人民大众底层的生活置若罔闻。

让我印象深刻的就好比《三十而已》,这部电视剧基本上就是描述的是上海富人家的生活,把富人之间的生态圈和交际圈描绘的玲离尽致。这部剧看似现实,实则跟小时候看的童话故事没什么两样。

事业上,王漫妮步步高升,能在前任男友面前展现自己的蜕变,老实说,这种蜕变不是因为靠梁正贤才认识魏总吗?这个角色非常有趣,她总是跟穷人谈钱;跟富人谈的却是忠贞的感情。如果反过来的话,我也许会更加钦佩她。

钟晓芹通过日常日记处女作就赚得了一百多万版权费,然后还动不动就说“下一本书的版权费”怎样怎样,可这又有那么容易吗?这种好东西只能编剧自己才想得到了。

顾佳是剧中最完美的女人,但结局最惨,她的努力程度和才干总是与收获不成正比,运筹帷幄的顾佳运作能亏本几十万。在大结局中,离婚不说,还要为许幻山收拾烂摊子,卖房卖车,只能带着孩子和爸爸在茶山生活,一切都显得如此落寞和狼狈。

这部剧彻底脱离角色,为了在戏剧中制造冲突,最后牺牲了角色的塑造,也让整出戏的质感大打折扣。

此外,还有很多偶像剧、肥皂剧都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电视剧有一个统称,即“悬浮剧”,用以说明这种电视剧脱离实际,漂浮在空中,无法着陆的尴尬状态。

首先是剧情悬浮。悬浮剧最大的问题,就是剧情悬浮于现实,打着都市现实向的旗号,却丝毫不见现实中的人间烟火,男主动辄是霸道总裁富二代,出则豪车入则豪宅,锦衣华服的帅哥美女谈着多角恋爱、闹着豪门恩怨,生拉硬套的故事逻辑完全不合乎情理,只有架空又何来的现实?比如《人间至味是清欢》,就曾被网友吐槽为"人间至味是狗血"。而编剧为了凑足剧情,硬生生把20集就能讲完的故事拖到了40集的长度,《温暖的弦》虽然前半部分足够亮眼,可后半部分的剧情大多是在讲述女二的父亲的故事。

其次是制作悬浮。除了剧情不接地气,这些"悬浮剧"在制作上也完全"套路化",整部作品充斥着"急速变现”的铜臭气,短短几周就可以完成剧本、区区数月就能完成制作,其"攒剧"的手法可谓一流。

再就是技术悬浮。如果说剧情和制作上的“悬浮感"会带来作品本身的硬伤,那么技术层面上的“悬浮感”则会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伤害,产生某种不够真实的恍惚感。这类作品的即视感更像是置身于大型的“美图秀秀"PK现场,柔光、滤镜胡乱添加,磨皮180层不见主角真容。在电视剧《南方有乔木》中,男女主角是否在场,直接影响到这帧画面要加几层滤镜,以至于一部剧里的同一人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两种肤色。

相反,现在很难再看到《马大帅》这样的电视剧,整个社会都充斥着贩卖焦虑的急躁心态,鼓励老百姓们想办法突破阶级,用钱来美化生活,在金山银山里奋斗,和在绿水青山里奋斗,完全是两个世界。

还记得十几年前看的电视剧《生存之民工》《外乡人》,现在这样的电视剧已经基本没有了。很多导演觉得这样的电视剧落入俗套,怕“脏”了他们的高傲的艺术细胞,殊不知,正是因为这群人的脏,才铸就了我们这个社会的文明。每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厦,每一条笔直干净的大道,功劳全在于他们的这一个“脏”字。对此,我们不但不应该歧视和厌恶,更多的应该给予他们尊敬。

希望未来中国的电视剧导演们能多关注下底层的劳动人民的生活,真实的演绎往往最能打动人,扎根泥土,才能长得更稳,枝繁叶茂。


user avatar   xpnew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道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吗?

不让拍了。

当初围绕在赵本山周围,是一套创作力很强的班子,单论编剧,就有众所周知的何庆魅、徐正超和尹琪。同时赵本山和辽宁卫视之间的密切合作,保证赵可以完全不在乎播出渠道。

所以,完全不必从创作角度找原因。

我见过一个报道,沈阳文艺界的一个人说,后面不让拍了。


user avatar   shen-xiao-jie-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某脑浆爱好者如是说

不过就算拍出来估计也没什么人看就是了


user avatar   anzhongguancha-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拍电视剧首先得需要钱吧!

而且现在的演员片酬都挺高的,很多戏的拍摄成本也不低。

投钱的人,如果不是纯粹为了情怀,也都是需要赚钱的,至少成本得收回来吧!

否则,动辄花个大几千万,甚至上亿,最后一毛钱都收不回来。

真金白银都是自己掏的,谁能不心疼呢?

所以,在这个处处都讲究投资的“政策风险”的时代,如果有人愿意投资影视剧,那一定是要保证这部戏肯定能过审,同时还要在大平台能播出。

这就导致,最终能被呈现出来的剧的类型,来来回回就那么几种,因为大家知道的,也就这几个类型是问题不大的。

马大帅这种直接描写底层各种最真实遭遇的题材,按照现在的标准,基本上都是过不了审的,即使过审了,播出了,也会有人说你是在.......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以前关于这些的新闻报道还是比较多的,老百姓茶余饭后也会经常聊这些事情。

而现在,大家看看网络上充斥的主流内容,都是什么?

你是一个剧作家或者作者,如果不自己深入民间体验生活,光靠在网上趴着看别人的东西,是很难得到最真实的一线情况的。

也就是,关于这部分内容,你想写,但你啥都不知道,你怎么写?




        

相关话题

  为什么 Netflix 可以用大数据做出成功的电影、电视剧? 
  如何评价神友? 
  目前中国有哪些亚文化? 
  30岁了发现自己可能不适合这个社会,还需要存在么? 
  为什么在国外总是出现华人被歧视? 
  如何评价舍友变后妈事件后,网民对中山大学的指责? 
  一个演员的演技能烂到什么程度? 
  为什么现在抗战剧质量越来越差,为什么那个年代的亮剑拍的口碑那么好? 
  玛丽苏剧都是怎么抹黑历史的? 
  如何评价雷佳音、辛柏青、宋佳、殷桃主演电视剧《人世间》? 

前一个讨论
本211,硕985,去部属双非读博,然后走选调?
下一个讨论
投资人正在筹办工厂。工人说:不许剥削剩余价值。投资人说:那我不建厂了。请问如何破解?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