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张维为、金灿荣? 第3页

           

user avatar   xiao-yi-sheng-81-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张维为(制度派):我们好厉害!就是好厉害!我们一直好厉害!我们有特色道路。

金灿荣(工业派):如果我们好好努力,我们一定会很厉害。我们有最全的工业。

张召忠(不行派):我们不厉害,以后也不厉害,你们别担心。我们啥都很落后。

阎学通(理念派):我们曾经很厉害,学习过去的道,我们也会重新厉害。王道、道义现实主义。

温铁军(农业派):重视三农问题,农民回归农村,不盲信城镇化,中国发展会越来越好!

补充:

陈 平(不入派):中国2000工资>美国3000工资,中国人太幸福了。不说了,我要去德州看我美国女婿了。

注明:除了最后一个我是负面态度,其他几位专家我都是总体上持正面态度的。


user avatar   exc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为数不多的两位演讲来看,金灿荣的逻辑自洽和演讲技巧明显要好于张维为。

张维为给人的感觉就是对自己说的内容不够自信,语气不够坚定,身型说服力不够。

这方面金灿荣的演讲体现的明显要加分很多。

不夸张的说在一段时间里,我是金灿荣的小迷弟,跟了不少他的演讲。

但金灿荣的短板也很明显,他的演讲有一些话是不能说的。只能光滑的抹过去。导致的结果就是,如果你被他的演讲技巧打动了,那么很完美。但如果你听的时候,多想了想如果或为什么,就会发现他的演讲却少了对某些内容的分析。

或许是不得已吧。


user avatar   he-li-y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他们都是能影响国家政策的学者,现在正在强烈影响年轻人。

他们出来讲这些非常宏观层面的东西,也有不少观众。且不说他们说的内容是不是都对,但至少水平是不低的。最最重要的是,他们很多观众都是年轻人,B站上的年轻人都非常喜欢。

有一篇视频,弹幕是这样的,高呼入关。

同样这篇视频,在YouTube上也有(官方频道),底下很多海外华人的评论也是非常积极,从评论的点赞数量可见一斑

说实话,争夺话语权,从长远看,还是要依靠年轻人,现在的50后,60后中,一大把方方这样的,指望他们去争夺话语权是根本不可能的。

他们本身社会地位不低,但是不炫耀,不摆谱。他们知识丰富,专业领域都是大咖,但是讲出来通俗易懂,不搞什么阴阳怪气,更没有唉声叹气。与方方之流形成强烈的对比。

他们吸引了大量年轻人,正在夺回意识形态领域的失地。

怎么看待?当然是大力支持啦。

补充说明,原来这题目改过,还增加了陈平,温铁军等人,后来又改回去了,这部分的补充修订我保留。

还有一部分回复另一个答案的内容,很长,我放在最后,没兴趣看的可直接跳过。

-----------------------0501更新分割线-----------------------

今天我要做一件“扒”的工作,很多其他回答非常看不起两位老师,而且话还说的比较难听,但是呢,就不说为啥反对,也不说明他们两位到底怎么个不对,反正就是不对。然后我比较好奇,就去看了看这些答主的主页。不想做骂战,就不点名了,而且不止一个人,有一部分还有普遍现象,以下截图来自多个答主,至于是哪些答主,我觉得不重要。

有意思的来了

首先,他们非常反对这两位

其次,他们非常支持方方,真的好巧哦

他们文字功力了得,我有时候看不懂

他们对宏观经济有独特视角

他们对中国制造强烈质疑,恨不得早点完蛋

他们人生阅历比我们丰富,至少岁数至少比我大一圈,必要的尊重还是要有的,毕竟前辈

他们主张国际友好

他们对美帝的疫情很无奈

他们祖国非常失望

他们对人生有点悲观,原因不知道

他们对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和阶级矛盾有独到的见解,有点深奥,我一下子理解不了

最后,他们粉丝都比我多,我能怎么办?表示服呗,不服不行啊。

-----------------------0421更新分隔线-----------------------

评论里面很多提到温铁军和陈平,我也一直关注他们两位,简单说说我的肤浅认识

先说说温教授

温教授的几本书我买了,而且看了,比如《8次危机》,《百年激进》。我比较推荐《百年激进》。他的危机系列课程我全部看完了。说实话,其实内容很深刻,我不敢说我看懂了,只能粗浅谈谈。

我感觉,温教授觉得资本主义模式下,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这里不是简单重复马克思的说法),同时悲观的认为,金融资本和政治的结合是不可避免的。认为美帝最大的问题是金融资本干掉了产业资本(注意,他说的是资本之间的斗争,不是简单的去工业化),而我们先是承接了产业外移,然后开始往上攀登,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金融资本集团(集团两个字原话)。他推崇乡村经济,认为有更大的弹性可以抵抗周期性经济危机,实现长期发展。很早之前就提出了现在的一带一路的原型设想(我觉得是影响决策层的证据之一),将我们的过剩产能推出去,走出去。鼓励城镇化(不是城市化),认为大型城市风险极大,早就提出过如果来个病毒或瘟疫什么的,大城市根本扛不动,就算扛下来,经济打击巨大(又是个神预言),所以城市不应该过于巨大。

我感觉,他整体上是比较悲观的,觉得这世界就这样,也只能这样,无法改变,只能稍微做点调整,比如新的乡村。但是同时出谋划策,比如提出的一带一路原型。

然后说说陈平

对于理论物理学转经济学这个背景,我表示服。他的书我没读过,不敢评论。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他对现在整个西方经济学表示异议,说实话这个想法至少是比较激进的。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我自学过一些,也就读过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而已,谈不上懂经济学。陈平对这个理论的很多基础假设进行了挑战,比如说理智的人这个假设。同样不认可这个经济学的还有个英国经济学教授罗思义。

在去年年底的一次演讲上,曾经放言,如果贸易战再打下去弄不好美国就分裂,从United State of Amercia变成Divided State of America,没想到一场疫情居然加速了这个现象并侧面印证了这个看似疯狂的说法,虽然还没实质分裂。

陈平对政治方面的发言,我觉得比经济学领域更激进,我个人理解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这不是他专业领域,另一方面也是性格使然,敢说。所以谈起来经常“口出狂言”,不过仔细分析的话,其实底层有基础理论支持,只是说的比较夸张。

总结一下,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他们的所有观点都有自己的理论来支持,这也是顶级学者才能做到的,至于对国家政策的影响程度,这估计只有中央自己知道,反正我是不知道的。但是肯定有影响。

-------------------回复另一篇点评回复的补充内容,不感兴趣可跳过--------------------

被另一个答案点名了,因为不能在评论中回复图片,因此我决定更新原答案,作为一个回复。本想也AT一下那位答主,可惜他是匿名回答,无奈AT不到,不过没关系,给出答案链接,各位可直接跳转阅读,此答案虽然和我大部分意见不同,不过我已收藏,反对意见有时候也很有价值。

接下来开始我的回复,引文内容为答主原文

就上海地区的教材来讲,要你答现代化进程的先行条件,是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作为必不可少的基础 说起的吧?那么为什么我国没有呢? 还有英国工业革命来说 英国革命也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根据你的意思 我做个语文理解来说,你认为西方工业化 是只依靠殖民掠夺的血债而推动的?生产力的不同,那么为什么生产力会有不同和差别呢?

这里面提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对后来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答主认为是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有了这些才有工业革命。我以前也这么认为,毕竟我读的也是上海教材,现在不完全认同,这倒和金政委无关,而是看企鹅欧洲史后得出的结论。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开始的,宗教改革在德国发家的,启蒙运动在法国兴起的,为啥工业革命是在英国呢?而且启蒙运动的时间已经和工业革命的时间出现交叉了,主流历史观点貌似是认为启蒙运动对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运动影响较大,成果体现在了他们今天的宪法里面。

首先,关于是什么产生了工业革命这个问题,和工业革命推动了什么的问题,是两个独立的问题。金政委认为,工业革命推动了国家的发展,我觉得没错。金政委认为这些国家借着工业革命后带来的技术力量,推行殖民主义,掠夺了大量财富,干了大量不道德的事情,用温铁军的话说,叫做“以国家名义实施的反人类犯罪”,这点也没错啊,他们自己都承认,只是话没有讲的温教授这么难听罢了。一战以后,美国总统威尔逊想建立国联的理想主义基础也是希望走出列强战争游戏,无奈没成功,美国国会自己都没通过加入国联的议案,美国国内不吃这套。对了,这关于理想主义的话是基辛格说的,他本人其实不看好。

至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出现,如果将其理解为是为了工业革命做准备,我认为是我们后人的上帝视角,当时的人对工业是什么都不知道。而这两个事情主要是当时欧洲的教权统治引发的。在文艺复兴之前,如果你是画画的,那么你的唯一用武之地是给教堂里面画东西,还有主题限制,各种透视不对,现在看是难看的很。而马丁路德的在教堂门口贴的《95条纲》主要是为了反对当时罗马教会搞的赎罪券,逐步上升到了对上帝和宗教的解释问题上,然后欧洲各区域有了不同的宗教派别,新教自己还好几个派别,然后各路贵族借着宗教名义发动宗教战争,终于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现代民族国家的概念才开始出现。

人们出于对真理和美的追求,可能还有其他东西,开始利用科学的观点去处理事情,比如达芬奇专门去搞解刨来搞清楚人的身体结构,使得其画作更加贴近真实,还有透视法,以及他开创的朦朦胧胧效果的用色,也是为了模仿人眼镜真实的视觉效果。而当时的教会对这一切都是反对的,对所有的事情都有一套安排和仪式,于是就有人要打破。只能说这些运动为工业革命客观上创造了条件,但原始目的不是为工业革命服务的。而工业革命的出现还有别的原因,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当时欧洲战争不断,战争需要武器,没有科学技术就搞不出武器,也搞不出舰队,就吃败仗。而资本主义当时已经出现,资本主义天生拥抱科学技术,因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就资助当时的科学人物搞研究。当然,由于科学哲学思想的出现,大量的科学人物开始寻求除了上帝或者圣经之外解释世界规则的方式,于是开始推动纯粹的科学的发展。有意思的是,当时科学方面领先的可不是欧洲,而是阿拉伯,日心说阿拉伯早就有了,还有人测出了地球周长,当然在欧洲教廷的压制下,欧洲是不可能接受这些的,欧洲的超越是后来的事情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没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呢?因为我们本来就没有教会管啊,我们没有罗马天主教会啊,如果我要画画,怎么画都行,没有一定要画圣经故事这一说,搞宗教改革更是没有基础,我们就不信天主教。

所以,用没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来解释我们没有产生工业革命,我认为逻辑不通。因为前两件事情我们怎么也不会发生的。我们也有东西阻碍科学的产生,但不是宗教。

当然,我们为什么没有参与工业革命确实是个好问题,我觉得答案在乾隆会见英国使者马戛尔尼这件事情上体现的最清楚。工业革命的成果放在眼前,认为是奇技淫巧。为什么?我个人的观点(不是金政委观点)是:傲慢。我天朝王国,你个蛮夷懂啥呀,然后1840年被教做人。

至于启蒙运动,一开始早期的时候,还一大把中吹呢?为啥?因为我们当时是文官治国,欧洲可不是,那帮启蒙运动早期的人觉得文官治国太先进了,当然,到了后期就是另一幅场景了。不可否认,启蒙运动对欧洲乃至世界,直到今天的意识形态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请允许我先不展开讨论,不过我还是觉得和工业革命的发生没啥因果关系。

我一直认为键政这个东西啊,就是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弥补人内心的空虚,当然 有志于成为决策者操盘手的人除外,但对大多数人 什么高中生 带学生 来就是这样的,键政这东西不能给高中生带学生 年轻人带来什么切实的好处,反而会给你带来错觉,混淆学习才是主要任务 让你沉迷于此。键政正不知不觉的成为壁虎的主要流量来源,你们没发现么?

先把对象聚焦在年轻人身上,我认为,年轻人有建立意识形态的需求,注意是需求,也就是年轻人自身在不自觉的寻求意识形态。这是人的必然,人不可能没有意识形态的,到了网上,部分程度表现为键政。建立意识形态和学习我认为不是矛盾的,相反,可能是必不可少的。至于建立什么样的意识形态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至于键政不知不觉成为主要流量来源,不好意思,我真没发现。

这是知乎热榜前5条,哪条是键政?第一条大概算财经,第二条算热点八卦,第三条和第五条大概稍微沾边,不过更多的是热点时事。至于第四条完全是个剁手话题。从我观察,我看到的类似“女孩这样穿美不美”,“大胸妹子穿旗袍好看么”这样的话题流量才是真的大。别的不说,就当前问题,这个纯的“键政”问题,才多少流量啊。金灿荣这个话题才多少人关注啊。

对于张我不了解,但我想他和金也是一样的,就是专门为这些喜欢键政的年轻人“服务”,消费产生新的生产热点嘛,键政的本质就是口嗨,只不过有程度的差别,而他们二人就是为了迎合这一点。

金肯定不是专门为年轻人服务,虽然他很多观众是年轻人。张的工作是有宣传目的的,我完全同意。但是金不是。金政委火起来纯属非自愿,最早都是搬运视频,搬运的都是他的演讲录像,演讲对象有时候是大学生,有时候是企业,大概一半对一半吧。所以金政委不是立志偶年轻人的KOL,然后组织内容,成为了网红。他其实是被网红的,然后才开了自己的自媒体频道,B站上第一篇视频是2019年8月,在这之前,他早就火了。公众号是2019年7月开通的,差不多时候。所以我觉得这段话的逻辑链不成立。

金我还是了解的,下面我举一个例子来证明上面的话
比如 金曾经迎合国内对公知人人喊打的大背景下说 曼德拉是老公知,管破产了南非

就事论事说,金政委也不是啥都说的对,说多了总有错的。对于南非的这段看法和观点,巧了,我也同意他说的不太对,至少过激了。南非是有问题,骂的最凶的大概是Daily Show的催娃了吧,不过全部怪曼德拉我也不同意,不过你说曼德拉真的有这么伟大么?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让历史回答比较好,现在得出结论还太早。

至于列出的南非经济数字,虽然我未去查证,不过大概率这位匿名答主是对的。不过话说回来,金政委这件事情错了也就是这件事情,就算对曼德拉的看法不对,也是就是看法不对而已,通过这一点,上升到立场层面,全面否定一个人,我

@大便

觉得还没到这个地步。


讲到上升这件事情,以下内容虽然和我无关,但是我觉得非常不妥

@大便您作为个历史老师似乎很推崇金某工业化那套,可你应该是初中历史老师吧

就算是初中历史老师有怎么了?非得要大学历史老师?

最后,我说说我的核心想法。金政委的价值是提供了一种相比以前比较少听到的声音,这股声音里面有自信,也有批判,不是一味的将原来西方的意识形态全面接受。这就是最大价值,所以我说,正在夺回意识形态的失地。

至于年轻人,放心好了,他们不会只看金政委一个人的,其他声音也会看的,这代人的独立思考能力比我们年轻时强,他们有他们的思考。他们正在用自己的经历去验证自己的认识。认可什么,批判什么,有他们自己的判断。不要觉得他们是金政委的粉丝,就是金政委的脑残粉了,金政委说什么都信了,并不是,只是当做一种声音而已。


user avatar   xuanj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上去是红的,实际上是黑的。

区别之大,正如同科学社会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


user avatar   xinsuk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华民族的脊梁


user avatar   qiu-ming-shan-lao-si-ji-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锐评一下张维为老师。

张维为最大的错误,就是(故意)没有察觉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割裂的社会,沉迷宏大叙事,而缺少对底层社会对全面认知。

我们处在同一个中国,却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张维为老师对于社会的认知,是建构在他所在的国内阶层之上的。所以人们反感他的关键是,他站在他所在的阶层,沉迷于上层社会的宏大叙事、向整个社会输出他们的价值观,却忽略了底层社会的生活现状,就像“对祖国未来充满自信,对自己未来充满自卑”的说法。张维为就算俯视下层社会,也只能看到下层社会的宏大叙事部分,并不能做到真正的下沉,所以底层社会很难产生共情。他在节目中表达的“比美国中产吃得好”“谈谈言论自由”,可能确实是他所在的上层社会的普遍共识,但却不能以此映射到整个社会。一旦这么做了,就会产生像现在这样矛盾的激化。

对于如何评价张维为老师,我也是比较有发言权的。因为我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上网冲浪,闲着没事在后台挂着听完了《这就是中国》(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碰看上去这么脑瘫的节目),但是整个系列的节目听完,我却对张维为老师的看法有了微妙的变化。这个节目初心是好的,是为了找回我们的自信心。张维为老师确切来说并不是一个网上所说为了赚钱故意谎话连篇的公知,因为大部分宏大叙事的部分,张维为老师的观点确实非常正,讲的也很有营养。但真正让人听着很不舒服的地方基本上都涉及阶层因素,张维为老师虽然依然“以理服人”,但能明显感觉到对下层社会对认知带着满满的偏见。换句话说,张老师看待下层社会依然离不开仅仅存在于上层的宏大叙事,而缺少下层社会最需要的对一个个独立的“人”的关怀。

《这就是中国》里有一个“观众提问”的环节很亮眼,这个环节在我看来并没有违背节目的初衷,观众会对张维为老师提问一些尖锐的问题,这些问题确实涉及到目前社会上的主流矛盾,提问的很到位。张维为解答的时候也能感觉到他诚恳解答的态度,但他的答案却带着上层社会认知/偏见,这也就意味着张维为解答问题的主要重心不是深挖主要矛盾,而是对问题中存在的矛盾进行否定/弱化,他的解答方式在宏大叙事的层面来说是完美的,但是在宏大叙事和个人利益基本不一致的普通人看来,就是纯属放屁了,对张维为的声讨也就理所当然。所以错误的根源并不是张维为老师,而是我们正处在的这个割裂的社会。社会存在的割裂,投射到《这就是中国》就是“观众提问”环节,投射到张维为自己身上就是张维为的偏见。

说实话,我虽然不赞成张维为的看法/立场,却很欣赏张维为老师的人格,可以感受到作为一个学者的修养与气质。大家都知道张维为老师吃宏大叙事这口饭,但是和同行横向对比,张维为老师也算是最有魅力的人了。如果有不同的立场和看法,乌合麒麟可能会在评论区辱骂你,沈逸会带领粉丝网暴你,但是张维为老师只会笑眯眯地听完你的说法,然后向你表达他对于这件事的理解,争取求同存异。与现在网络上观点不一致就要动辄人身攻击的现状作对比,张维为老师的人格可是超过了多数人,这一点我确实是心服口服。

举个例子,现在网络的现状是建构在割裂的社会之上,一线城市衣食无忧的公子哥对国家的认知就是毫不输欧美,但他不知道他理所应当掌握的资源,却是五线城市的大多数人可望不可及的。公子哥高中毕业出国留学,却抱怨还没有国内方便的时候,国内的普通人可能在努力掏空“六个钱包”艰难的还房贷。所以五线城市/农村的普通人体验了公子哥们完全没过体验过的最真实的中国,表达了自己的负面看法,便在网上被公子哥们辱骂、扣帽子、人身攻击,完全接受不了别人的观点不一致,将社会割裂产生的弊端完全归咎于普通人不努力。所以能做到像张维为老师这样的人又有多少呢?

所以我非常欣赏张维为的人格。如果现实中真的有一个张维为老师这样的朋友,我也是愿意的。因为即使观点不一致,但是能够聆听不同的声音,张维为老师这种态度在这个时代已经非常可贵了。和其他恰爱国烂钱的苍蝇相比,张维为更像是一个适度恰钱、观点不同却有人格魅力的人。毕竟宏大叙事和人文关怀的割裂才是主要错误,他也仅仅是割裂社会大背景下,时势水到渠成造出来的一个人罢了。即使没有张维为,也会有李维为、孙维为,这确实没办法。

毕竟张维为如果真的关心普通人,那就不叫张维为了。


user avatar   gu-du-de-qiu-gu-du-de-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更新:原本想挂个人,想想算了。

毕竟互联网时代,流量就是金钱,热度就是一切。反正有些人捡好听的说迎合大众,出场费之类的鼓腰包。屌丝们吃五块钱一碗面条口水横飞。

原答案:

得罪人的话说一句:他们并没有什么国际话语权。只是对国内年轻人有话语权。

仅此而已。


user avatar   twins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新版动物防疫法,做足了

那价格还卖的出去算你赢

除此我没啥意见


user avatar   bao-lai-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大早是熬粥(尤其是为了保证营养丰富而材料五花八门的粥)省事省时间,还是煮鸡蛋,冲奶粉(或订鲜奶配送),用现成的材料(成品面包片,即食香肠)夹三明治省事省时间?


user avatar   bu-jian-bu-nian-11-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去问十个人法国战役时没有英吉利海峡拦着德军能否横扫英国?

其中九个人会告诉你:英国危矣

还有一个人会告诉你:这不可能

但就是没人告诉你英国能挡得住德国




           

相关话题

  如何评论张召忠“海带缠潜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如何看待“局座召忠”微信公众号改名为“战忽局”? 
  如何评价张维为、金灿荣? 
  如何看待“局座召忠”微信公众号改名为“战忽局”? 
  张召忠和六小龄童同样在网上比较热的情况下,背后区别是什么? 
  如何评价张维为、金灿荣? 
  如何评价战忽局近期的工作效果? 
  如何评价战忽局近期的工作效果? 
  你讨厌、反对陈平个人或其观点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如何看待张局座慷慨回应B站恶搞P图后,B站网友力挺局座?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与传统儒学的关系?
下一个讨论
古希腊罗马没有出版社,那么作家们的作品是如何流传出去的?





© 2024-06-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