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林毅夫就东北经济给吉林省开出的「药方」? 第1页

  

user avatar   fatfox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林毅夫团队弄错了一个大问题:

所谓新结构经济学的比较优势,针对国与国之间的国际竞争,可能有效,

但是针对国内的省与省竞争,是有问题的。

为什么呢?因为国内人才和资本,能够自由流动,

而国与国之间,人才和资本流动受限。


举个例子,假设越南、泰国、柬埔寨三个国家竞争,

越南的工程师能够轻易的去泰国工作么?不行,签证受限,语言不通。

只能呆在国内建设伟大越南。

越南的资本能够轻易挪到柬埔寨么?不太行,因为资本管制受限。

只能呆在国内建设伟大越南。


假设,广东、浙江、吉林三个省竞争,

吉林的工程师能去广东工作么?

吉林的资本能轻易的移动到浙江么?

有多少优秀的东北人在外打工?

东北人把北京和海南的房子炒到了什么程度?

人都跑了,钱都没了,怎么振兴?


所谓新结构经济学中,关键的变量除了“比较优势”,

至少还应该包括人口和资本。

在国外,资本和人口是给定的,在国内,资本和人口是流动的。

而人口流动,是致命的。


说到人口流动,我就拿这次林毅夫的案子说事。

这个案子是林毅夫挂名,但是真实的执笔者叫付才辉

讲PPT报告的也是这位付才辉。

头衔是:北大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熟悉行情的人都知道,

以北大的威名,能在近几年拿到北大教职的,

在经济系,一般要有美国二线以上大学的博士学位,

和一篇比AER次一档的英文论文,

最不济也得是国内顶尖的经济系,加上足够的英文论文,

这才能服众。

这位付研究员呢?2014年博士毕业,毕业学校是厦大,

老板是一个厦大的土鳖导师,

没有一篇高质量英文论文发表。


这个人为什么能挤进北大呢?

因为没有任何青年才俊,愿意挤进新结构经济学的大坑。

林毅夫矮子里拔将军,只能找到这位付研究员。

这就是所谓的显示偏好弱公理

相信我,知乎上至少有100个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学术能力和潜力完秒这位付研究员。

用新结构的话说,付研究员在经济学研究上,虽然没有绝对优势,

但是在新结构领域有比较优势。

所有能上位嘛。


只是,吉林省的伟大复兴,

希望放在这位付研究员身上,

你们真的放心么?


林教授爱国之心,我极其钦佩,

然而,振兴东北这口大锅,不要随便背。

新结构经济学开张不久,

现在是磨练内功的时候,

什么时候有了一批海龟牛博投身新结构,

同时多做点国内深层次调研,

再给产业规划。

一世英名,不要毁于一旦。


user avatar   xueyuanc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显然很多人从来没到过吉林,所以完全在凭想象说话,自以为不到现场就能比林毅夫看的更清楚。我就奇怪你们这么牛逼,怎么世界银行没把你们请去呢?

然而辽源成为世界袜都,已经打了无数人的脸了。 我就奇怪你们不疼吗?

(关于辽源袜业,我查了一下,说“世界袜都”确实过了,辽源只产了全国25%的袜子,确实太少了,我向所有指出这一点的朋友道歉)

————————————————————

补充:还有拿温度说事儿的,照你们这么说,辽源那么多袜子企业是不是一年就只能开工半年?那它们怎么活下来的?都不会思考了?

————————————————————

吉林从来都不是重工业省份,除了一汽和吉化,吉林哪来的重工业? 所谓“老工业基地”,从来都是辽宁,压根儿没吉林多少事!吉林本质上就是个农业省,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吉林人太清楚吉林啥样儿了:工业少,人口多,人均收入低,西部水资源紧缺,东部耕地资源紧缺,农业机械化之后又下来一大批劳动力——这本来就是应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地方。

而且历史上吉林省的轻工业曾经办的非常好,别的不说单说白城,曾经有毛纺、棉纺(一棉、二棉)、塑料(一塑、二塑)、造纸(芦苇多,用芦苇造纸)、制药、皮革等多种轻工行业。只可惜改开之后没有及时突破计划经济思维管理模式,都废了。现在重新振作起来没毛病。 林毅夫的报告,我这个吉林人很认同,反而是一堆从来没来过吉林的人瞎逼逼,真是可笑!


user avatar   Orzh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理论上质疑林毅夫的政策建议,需要搞懂2套逻辑链:1,产业升级能否识别,包括是否存在产业升级规律,新的具体产业我们能否识别,国家内部地区间的产业升级是否符合国际间的“雁阵模型”,而不同产业阶段雁阵模型成立的前提是什么;2、产业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包括新产业是否需要政府规范(规制)、政府能否规范以及产业政策具体手段的选择。

如果你真的对产业政策感兴趣,想认真评价林毅夫政策建议的可行性,你可以按图索骥,读读相关论文。比如针对“政府能否规范产业”可以读读《政治关联视角的民营企业行业进入选择与绩效研》和顾振华关于利益集团的系列研究,针对“产业政策具体手段的选择”问题可以读读阿吉翁的《产业政策和竞争》。其中阿吉翁这篇论文获得了今年孙冶方经济学奖,非常的有意思。

当然,我相信你读了这些文献会觉得辽宁省不妨一试,对吉林省不怎么看好。。。


user avatar   nan-mu-36-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恕我无知,东北为什么要振兴呢?以前人口迁去东北,是因为内陆战乱,现在东北每年外流几十万人,也没什么不对呀,东北本来就适合发展农业,做个农业大省,也没什么不好的,农业机械化以后,农业人口的收入也会不错,以后估计会有几个超大城市群,包括珠江湾,杭州湾,京津冀,估计要吸纳四五亿,还有一些其他城市群,轻松吸纳10亿人口,东北就作为不到6000万的农业地区,现在美国也好几个农业大州,生活并不差呀

----------------

既然说比较经济学,把东北比较一下就知道了,东北要是真的那么好的话,就不会历史上那么少人住了,一切经济的核心要素是人,要把人留在东北,就要因为气候支付溢价,第一批的溢价是内地的战乱支付的,才有人闯关东,第二批的溢价是日本人支付的,解放后,东北的工业基础好过其他地方一大截,现在发展东北的工业,谁来支付溢价呢?反之,发展农业的话,地广人稀,土地就可以支付溢价,这才是真正的比较优势嘛。

---------------

补充一下

1,我主张要保持优势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和亏损项目,顺应东北人口流出现状和东北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通过现代农业和优势产业创造的高收入人群带动消费能力,带动第三产业,如此20年后,东北自然振兴,无须刻意做什么东北振兴计划。我从没说过东北以后光种地

2,要想见效快,也不是没有办法,眼下就有机会,一带一路也是军火之路,没有军备发展,东南亚稳定不了,现在在南亚了,以后还会有西亚的对峙,内外销订单都会大涨,这个就看国家把新的产能放在哪里了,我看东北就很合适

------------------

2016年,东北人口流出30多万,过去十年,流出200多万。这是官方数字,原文有误。

不过如果你真的相信过去十年只流出200多万,你最好到全国各地转转。一种是往热带地区流出,如,广东,广西,海南,甚至泰国。一种是往经济热点地区流出,如北上广深等等。光一个海南省就有100多万,深圳也很多,去泰国旅游还看到了不少,这些都是我亲身经历,200多万?加个零,都有可能

----------------------------------------------------------------------------------

又回来看了下,好多人说东北搞农业就是落后,拜托现代农业要依托技术,工业,设备,金融,管理等等,是一套很先进的东西好不好,如果收入到每人几万,为啥不愿意啊,不愿意的只有落后的农业吧,又有人说东北搞现代农业土地不够,拜托请向后看,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加起来超过中国的面积但只有1000万人,同是寒带农业和东北农业一脉相通,如果东北有发达的现代农业企业,那里多的是土地,关键是农业效率够不够高,能不能用高薪把人留下。如果农业扩张的好,说不定将来还可以帮国家收回远东呢,哈哈。


user avatar   lian-jian-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文后继更新:

【第一续:吉林建议PPT的错误方法论(见本贴分割线后续文)】

【第二续: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盛行的来龙去脉(上)(见本贴分割线后续文)】 或单独文章链接

【第三续: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盛行的来龙去脉(中)】 文章

【第四续: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盛行的来龙去脉(下),兼谈所谓新结构主义经济学】 文章

【第五续:真实世界的经济发展:除了最初的“比较优势常识”,整个发展靠政治家、企业家和规模经济!】 文章

【第六续:东北发展面面谈】 文章

【第七续:产业政策之争:没有重复2003年数量型增长的新周期,只有依靠真正技术型企业家主导的创新产业升级】 文章


本人就是这个机构的校友。
林的团队再把问题复杂化,再堆砌报告,也不能掩盖其本质。他的本质就是只懂得所谓比较优势的产业升级,但对真实的经济产业史知道的很少或以面概全。请各位读者留意一下,林及其团队的常见做法,就是先立论(不会超出比较优势),再有人出来反驳,他就跟你纠缠反驳中的数字。有时候他也通过反驳来输出自己的观点,但一般以否定他人理论来作为自己的依据,却很少正面论述自己对外理由为什么可行。

我们刨去那些作为修饰的冗长文字,直接切入他所说的药方:
一,“吉林省轻纺工业提振计划”工程;二,“长春-天津电子信息产业联合转型升级计划”工程;
三,“吉林-广东家电与电子信息产业智能化升级计划”工程。

一,所谓吉林轻纺工业振兴提振计划。
我想林及团队对纺织工业现在发展到什么技术水平一点都不了解。纺织工业,在90年代中后期在中国就过剩了,这是在入世之前,所以才要压锭。之后由于入世,又迎来一次崭新的发展期。这次发展期,出现了纺织业的成衣以上环节迅速机械化的阶段,迅速变成技术和资本支配的结构。而其中的领军人物主要是江浙企业。成衣业,2003-2007在广东等地火爆了一阵,现在去大量转移到孟加拉国这样的国家。吉林再怎么穷,比孟加拉国没法比,那孟加拉国是给口饭就干的地方。另外,成衣业天然适合人口年轻且人口有密集点,交通方便对的地方,所以会在当年的珠三角,现在的湄公河三角洲和柬埔寨西哈努克港,菲律宾,孟加拉国和印度安德拉邦和未来坦桑尼亚出现。所以两个环节,一个变成科技资本密集型,一个劳动和交通不具备,你说吉林怎么搞。这几年,很明显,纺织业确实是中国占支配地位,主要逻辑是中国的轻工纺机收购欧洲老牌机械商,然后把设备卖到东南亚南亚东非去,这事情市场说了算,你政府和学者一厢情愿说了不算。
吉林的相对人才禀赋。主要在重工业,机械工业,军事工业,当年是日本和苏联重点经营或支持对外地方。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官僚和文化因素,需要再造才行。最近也有不多的成功案例。一会说。

再说
“长春-天津电子信息产业联合转型升级计划”工程;
为什么是天津?天津电子信息工业很强吗?我想林团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吧。大概率他们是从统计年鉴上看到天津电子信息工业比重比较大,而吉林和天津又都在北方,所以来一个联合转型升级计划。
可是你知道天津的电子信息产业是什么吗?天津的电子信息产业,就是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在当时全球化进入高潮的历史时代,基于靠近北京的逻辑(拜麦肯锡们忽悠外企所致),由摩托罗拉,IBM等外资跨国公司,和天津本地的国企合资建立的生产性企业。个别有一些配套比如国有的天津力神电池。问题就出在这里,这主要是一种外资合资,对内销售的生产基地。不具有研发升级的能力。这就使得当合资的外方在本国逐渐平庸,或生产的产品变得相对白菜化的时候,天津的产业就变得平庸。可以说天津电子信息产业最好的时候也就是靠合资带来的分红,过了几年不错的小日子,等到红利消失的时候,傻眼了。现在又要重新升级。怎么升级呢?目前还没思路。
这样一种基于外资的生产基地的合资产业,怎么和吉林联合升级?纸上谈兵罢了。中国真正发生的升级是怎么升级的,请看北到山东歌尔声学,南到深圳若干红色产业链的一系列电子产业公司,共同特点是:多为中国工程师的本土民营科技型企业,老板坚持钻研,善于跨越式进行产品研发并爆发式投产。这样及时拥抱了智能手机这一轮超级红利。电子产业要升级,核心企业家,人才,地理交通,市场机遇缺一不可。吉林和天津,目前都不具备。吉林省吉林市(不是林团队的长春)有个半导体上市公司,经营平庸,可最为吉林少有的该产业的例子。
另外说一句,林会选电子信息,还是基于这个行业要人力密集的印象,事实上这个行业是分工的。能称呼的上科技企业的,主要是装配环节以外的企业。另外,装配环节,近几年也在内陆兴起,其基础是人口返乡加当地正好是交通要道。比如河南,十字交叉之地。再比如重庆,拜黄市长苦心经营方能达到效果。

最后说:
“吉林-广东家电与电子信息产业智能化升级计划”工程
这个玩意还是因为林认为家电电子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东西广东最牛,所以应该广东和吉林联合。是,广东确实厉害,而且主导实体相比天津那些欧美和国企的合资实体也是更有活力的企业,问题在于广东企业为什么要去东北?即便要北移,我也要去河南河北乃至山西啊。显然林团队对于地理经济没有概念。山海关外和山海关内不是同一个概念,这就是愿意布局河南,河北邯郸乃至山西而不去东北的原因!

接着说说所谓新结构经济学的根据比较优势来进行政府规划的产业升级的学说。这是2012年以后林团队的主要成果。以此为标准,居然出现了把林毅夫说成和西方经济学对立的领军人物,代表者如最近以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起家的文一。
产业的规划,确实是有必要的,但必须由真正的企业家来主导而不是政府越俎代庖。真正有效的,由具有深远视野的官员 比如台湾的外省精英孙运璿李国鼎,韩国的朴正熙启用的官员,都是调动和结合了企业家,或者创造了企业家(不是指命,而是发掘,给他舞台)来实践的。而且有一个共同特点:超越所谓比较优势。这才是创新,创造和产业升级。不信就去看看工研院电子所,台联电台积电,汪宏电子联发科,三星和LG半导体事业的例子。

林心中的产业升级,所谓比较优势导向的产业升级,其实就是造鞋子,做组装。90年代中期如此,2001年如此,2007年如此,2012年回国后还是如此。因为他不敢说自己错过,不敢面对真实的历史。等中国2005年以后低端劳动力短缺了,他就在五六年后发掘了埃塞俄比亚,说那里工资低(大学生才300人民币很低哦),你们劳动密集型企业去埃塞俄比亚盖厂造鞋子嘛(华坚鞋业),去卢旺达开成衣厂嘛。道路呢?修修就可以嘛(幸好中国有超强的工程企业,靠着政策性银行空手造钱把这个高原修路“修修修”就出来了)。中国学术史上最让人开眼的大逆转,就是一个长期以来以比较优势理论包打天下的理论代表,居然成了一个指点产业升级,大谈所谓产业政策的代表。一个保留着西方经济学最核心也是最错误的核心——比较优势理论的人,成了“反对”西方经济学的先锋。

比较优势理论,只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最初阶段可以吸收年轻人就业,这叫常识。但一国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一定无法发展经济。这就是韩国和菲律宾的区别,这就是当年的台湾和印尼的区别。

最后说说吉林乃至东北的不多的希望在哪里。
东北的大开发,的确和早年的俄国日本和美国人有关。(美国人哈利慢觊觎过东北)。为什么,因为20世纪中叶以前,东北到朝鲜半岛到日本乃至俄国远东(30年代以前)是通的。这就形成一个四通八达,东临大海的开放格局。在这种情况下,结合本地丰富对外自然禀赋,发展钢铁,车辆,装备,农业,木材加工,大有希望。这也是当时伪满经济确实做的不错的经济地理基础。这个格局,可以和广东,长三角,今天的越南南方相比。更重要一点,当时的日本,朝鲜半岛乃至俄国远东和东北本身,都是人口高速增长的地方。

二战后,这个格局被破坏了。中间插了个北朝鲜。东北就被封闭了。到90年代以后,情况更加严重,南方在加速发展,而东北周边出现了朝核问题。乃至日本也进入人口老龄化的阶段,未来市场堪忧。
所以这一阶段,东北个别地区,如地理位置和历史特殊的大连,有过日韩企业投资的情况,但昙花一现。长期逻辑不强。
而2003年之后的东北振兴,更多是靠着数量型增长的驱动,拉动本地国企进行数量型扩张,在企业经营上并无本质升级。2012年增长到头,遂进入崩盘式塌方的困境。而雪上加霜的是,东北文化率先向日韩式晚婚不婚不育靠拢,人口极速老化,局面类似东欧俄国日本。

东北如何有出路?只能是在保种的基础上,大力支持一批有活力的技术型民营企业。同时寄希望于朝鲜问题解决,以及大兴鼓励生育的文化,同时普及工业文化感,增强科学和工业素养,而不是大打二人转牌。
朝鲜问题,到了必须消除威胁的地步。只有消除威胁,特朗普同意中国负责东北亚安全(这是特朗普的意愿)的情况下,东北封闭的地理格局被打开。重建北朝鲜将成为重要需求。当然那时劳动密集型产业也肯定先落户北朝鲜。而东北成为先进制造业的基地,需求拉动。
吉林这几年有一个亮点,这就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辽源。在2009年左右,辽源就重视新产业包括新能源汽车和高铁产业的发展。目前,吉林麦达斯是高铁车体的主要供货商,是高端铝加工的领军企业。

东北不是没有人没有企业家的。某重要的行业,东北几个老国有企业因为醉心于2003年后数量型增长的幻想,把产业升级丢了,结果现在每年亏几亿几十亿。而东北同样一家民企,聚焦十几年,和下游不断打磨,目前已经在突破道路上。依山伴海用于生产精密产品的地下工厂,让人感慨这是新一代工业文明的代表作。这些企业家就重视对东北普通人的工业科学启迪,这才是包括吉林在内的东北的出路。

————————————————分割线————

【第一续:吉林建议PPT的错误方法论】

看完了吉林报告的PPT。完全验证了之前的判断:林团队不懂产业。我将陆续补充。

结合“吉林建议”PPT和报告文件本身谈经济学家不懂产业的后果,以及经济学长期忽视产业史教育导致的笑话

我仔细阅读了吉林建议的PPT,——这应该是洋洋洒洒四百页报告的精华了。很失望,甚至超出了我的预期。

这种分析的方法论是错的。我认为为此付出精力的学生和年轻学者,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理论创新不可能在跟着权威声音后面战战兢兢,亦步亦趋的机构里诞生,历史反复证明这一点,必将继续证明这一点。

吉林PPT的方法论可谓林团队2012年以来发展的所谓“提前产业选择预测法”的生动演绎,它形象的告诉了我们一种扭曲结合了西方经济学中的错误理论和计划经济中的错误做法的混合奇怪产物,会如何得出一个让普通人都贻笑大方的结论。自此,所谓比较优势预测产业选择论,可以休矣!

我用几句话概括一下“比较优势预测产业选择法”,这没有什么好说的,因为它不是真实世界的经济。

这个方法,就是去考察考察各个行政区域内的当前GDP数字(并不怎么考虑这里面的虚假或压缩的成分,也很少考虑通货膨胀因素,也基本不考虑平价购买力问题),和世界各个国家或某些发达国家的历史数字相比较。而后用某些发达国家或地区当时的产业情况,生搬硬套,提出此地应发展这个产业。

而摘取的参考地区的产业,不考虑它到底是产业中的哪个领域,哪个上下游阶段,不考虑宏观上产业的产值未必代表着这个地区的该产业企业能盈利的问题,不考虑参考地区发展这个产业在历史上的历史机遇(通常某地发展某个产业都是不可重复的!——人口年轻国家发展纺织业可能是唯一的例外,因为这是大路货!),不考虑其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民情、政局、国际地缘环境、交通出海口……尤其不考虑发展产业所必须的企业家要素——当然了,林团队所习惯的产业,都是外来投资,本地是不需要出企业家的,只需要出(劳动力)要素,就是个被使用的对象!

因此,可以如此断言:这个PPT几乎没有考虑发展产业的任何基本要素

无怪乎三个落地建议如此荒谬了。

为什么知名经济学机构教育出来的骨干力量,发表出如此不接地气,不懂社会的作品?

一是因为(西方)经济学本身有问题,尤其是经济学不教经济史、产业史。因此研究的很多方法论有问题。西方经济学不研究经济史,已经有半个世纪之久了,很多经济学家没有基本的历史常识,这是事实。这在2007年次贷危机之前尤其严重,2008年金融风暴后好一些,有些西方学者包括中国学者也读历史了,这才有明斯基等被遗忘的学者的复活。

二是这个机构森严,学生不能挑战教师,没有开放讨论的氛围。创新——包括科学创新、产业创新、思想理论创新,无不诞生于开放的环境下。一言堂,动辄某某理论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只能固步自封。看一个(学术)机构是否有活力,就在于看这个机构能否人才辈出,而不是创立者及部分初创集团享受重大荣誉,几十年以后还是这个小团体继续发表言论,其他的人都是打工的,帮润色文章的。这样的机构没有前途。

————————分割线——————

我会找时间一个个分析所谓新结构主义经济学试图指导的各个国家和地区案例。

————————分割线——————

【第二续: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盛行的来龙去脉(上)】

林团队“吉林药方”,付才辉的原文,毕恭毕敬言必称“比较优势”,其行文逻辑,颇为类似于22-23年前林在大陆真正起家时的那场大论战。有必要以1994-1995年的林-王理论较量作为基础,来还原历史的真相——既包括思想史的真相,也包括经济史、产业史的真相。当然在论述通常理解的比较优势之外,还要另文说明东北/吉林的实际情况是什么,这又不是林所断言的“吉林的比较优势”所可以说明的了——事实上,林团队并不了解东北,以及吉林。

比较优势理论,是西方经济学中国际贸易领域的一个比较核心的理论。最早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一种基于18世纪欧洲贸易常识的理论;而后由古典经济学的李嘉图大体发展成型,用于解释19世纪上半叶,也就是英国居于世界产业巅峰时期的贸易政策,为当时已经逐渐沦陷为英国贸易支配对象的葡萄牙的贸易政策进行“指导”;后来到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即新古典经济学发展起来后,经国际贸易学家俄林等人加入资本-劳动的要素禀赋概念,成为所谓要素禀赋论。这就是当代版比较优势理论

这里需要注意几点:比较优势理论从方法论来说是一个静态理论——这不是老生常谈,而是至关重要的基础性问题。它是交换均衡理论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一种具体表现。所谓西方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在于均衡概念。而均衡概念所描绘的世界,实际上是发生“一次交换”,而后就“固定”在交换均衡点上,不再发生变动。这个概念,本质上不涉及动态的发展问题——甚至别说发展问题,积累问题都在里面是逻辑上不存在的

这就到了奥妙之处了。现实的经济是一种 生产-贸易-消费-积累-技术升级的过程。当代工业经济,生产、积累乃至贸易环节都涉及规模经济问题,技术升级还涉及更复杂的企业家理论、组织理论、创造性破坏问题等等。因此,比较优势理论除了能解决常识级的某些最初发展阶段问题外,这些话题它是不涉及的。

因此,比较优势理论及其贸易和经济发展政策,对于发展中国家长期来看是一个比较有害的理论。其实,如果放任一个国家的微观个体自由选择,一般都会按照比较优势(或商业常识)发展,但众所周知,发展(成功工业化)不是一个常见现象,不发展(停滞,或成为被动的原材料供应地或销售市场)才是常态。20世纪尤其是二战后,世界落后国家(发展中国家)能跃迁为发达国家,只有东亚的几个案例,包括中国,大部分国家原地踏步。其实早在比较优势理论发明之初,葡萄牙完全丧失在15-16世纪其发挥勇猛探险精神所得到的殖民帝国的优势,完全沦落为一个农产品(葡萄酒)生产国,以经济附庸的身份纳入到英国的全球殖民-经济体系中,就可以看到它造成的经济体系是一个什么经济体系。

二战后,如按照比较优势理论简单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而不做进一步的升级,至多能实现自由加工区的飞地经济(简单服务于海外的出口加工区,与本地经济关联不大,税收很少,主要满足了本地简单劳动力的就业需求),早期案例包括60年代末的中国台湾——但经济官僚李国鼎很快看到了弊端,有意识的进行超越既有优势的经济升级。而大规模的实践主要始于70年代后期-80年代的东南亚。只是中国在1988年以后,尤其是在90年代末期以后后来居上,一方面成了世界上搞经济开发区的代表,另一方面又由于中国恰好有规模经济且有意识的促进了规模经济效应的网络形成,避免了东南亚的飞地经济陷阱

这里就涉及一个问题:采取所谓比价优势的产业选择,能不能发展呢?这是经济学回避的,也是林近二十年经营的学术重点。这就需要问:通常所谓比较优势所指向的产业选择,是否能带来足够的剩余和积累——既包括经济剩余,也包括人才积累、技术积累和企业家群体积累历史告诉我们:需要抓住历史机遇的跃迁才有积累,简单比较优势没有积累。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些长期坚持历史事实的学者,就坚定的称比较优势理论来发展是一个“神话”。当然这里面是有不同的角度。有的经济学家比较坚定的全反,也有的经济学家部分反。这部分学者自然不会为二战后的西方经济学主流所容纳,他们另立门户搞了个政治经济学派(Comparative Political Economy),全反者如格拉申克龙,部分反者如韩国留英学者张夏准(Ha-Jong Chang),这个张夏准我们后面谈林的路线演变的时候还要涉及。

还有一部分经济学家,如中国的王小东(石中),一方面支持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基于比较优势发展自由贸易的合理性,一方面又强调不要把孩子连同洗澡水一起倒掉。


现在我们来回顾比较优势学说与林在中国学术-政策界的崛起过程。

林80年代在北京大学读书时,和大家差不多,因为翻译赴美留学后,主要攻读的是农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是美国特殊经济地理下的一个特有热门经济学科,一定程度延续了19世纪美国的风格,至于发展经济学,主要是二战后美国和苏联争夺世界影响力背景下,试图以和平队、世界银行贷款等模式支持发展中国家发展下的伴生思想产物,由非洲裔经济学家刘易斯挑头,特点是在中立或亲美的发展中国家搞水坝,如在加纳、巴西和巴基斯坦。

图:美国50-70年代援建的巴基斯坦大坝。

因此,他在1988年回国的时候,主要特长是这些领域,然而这些东西,并不是当时中国思想政策界特别热门的东西——1988年时,中国经济思想界最激烈的交锋在吴敬琏领导的楼继伟、周小川、李剑阁一派与华生领导的另一派年轻学者(张学军、何家成等人,部分包含张维迎、周其仁)之间展开,主要聚焦的是“价格-税收-财政一体化改革”还是“企业改革”(华生比后来的厉以宁更早提出企业改革问题)等城市经济和企业改革、金融与通货膨胀问题。他那个农业经济理论,在中国被认为由1978-1984年的农村改革已经解决了,因此不是焦点。

所以在1988-1994年间,林在中国经济思想-政策界是没有什么位置的。正是因为没有上升空间,他到了北京大学当时的经济学院,在老派学院领导的勉强允诺下,开办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张维迎当时是经济中心的共同创始人)。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最开始是没有什么力量的,创业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学术领域创业。这时候拿到了当时比较普遍的一笔基金支持(依照当时的中国的财力情况,可以理解),1995年春正式开张,开始选择重大学术命题实现跃迁。1994年,中国的价格改革大领域已经完成,治理1993年经济过热正在落实中,而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在当时经济的主要组成成分——国有企业中落实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大改革正在摸索中前进,一个必要的改革步骤,是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来吸收先进的管理制度——请注意,第三代领导人由于多出身工程界,对这里面的轻重拿捏是比较清楚的,他们是真的希望而且确保吸收外面的先进成分提升自己,这在本文随后涉及的电信产业的政策态度上非常清楚。

同时,冷战刚刚结束,美国克林顿政府成为全球化概念的发明者和推广者,自由贸易理论达到前所未有的巅峰期。这时候,林开始在《战略与管理》上发出一篇重要份量的文章,随后引发了论战,一直延续到1995年,这奠定了林毅夫在中国思想政策界崛起的第一基础,也是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立命的第一炮。

需要指出,1988年林返回中国之初,曾经在当时的“大循环”理论的思潮热下,发表过《外向型战略的最佳选择: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1988年《改革》杂志)等文,但缺少影响,后经历一阵徘徊。林携手蔡昉、李周于1994年在《战略与管理》发表《对赶超战略的反思》。《战略与管理》是当时军方开明中青年学者主持的一本十分有份量的杂志,此文一开,立刻激发了讨论。当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青年学者刘力群也在《战略与管理》发表《重工倾斜政策的再认识——兼论赶超战略》,对林此时掀起的“重工太重,轻工太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才是正途,中国过去道路走错了要纠偏”进行了反驳。随后,90年代初曾经发挥重要作用的综合性学者王小东(日后则演变成“持剑经商”的代表人物)化名石中在《战略与管理》发表《不应把比较优势的逻辑推向极端》,而林随后再联合蔡、李二人又在《战略与管理》在1995年发表《赶超战略的再反思及可供替代的比较优势战略》。这就是中国思想界著名的“比较优势”大论战。




关于这几篇文章的内容,大家可自行到知网下载。概括的说,林等人当时要否定1949-1994年间中国在基础工业方面的投入,鼓吹走类似当时东南亚推行的路线,而刘、王等人指出实际问题更复杂,首先认为不能全盘否定中国在基础工业的投入,同时指出80年代一度发展热门工业(主要是家电组装业等轻工业)的问题,而且指出不能走单纯依靠“来料加工”一条腿走路的路线,并预言1994-1995年十分繁荣的东南亚各国必将遭受悲惨的打击,单一性的加工型产业不稳定等(后来为1997年金融危机所证实),而且针对真实的经济史展开辩论。值得注意的是,在当时林和“产业政策”是对立方。所以23年后林变成产业政策的鼓吹方,让人感觉沧海桑田,十分感慨。

一个核心的问题在于:中国是一个大国,它在1980年或1994年的GDP,按照当时的汇率反映非常低,但具有迥异于统计数字相同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产业积累和人才库。在这种情况下,显然不能等同于当时的发展中国家的路线。事实上,正如19世纪初英国和葡萄牙贸易中英主葡仆的高低政治地位,90年代初克林顿政府鼓吹全球化的浪潮下,对东南亚搞出口加工区发展密集型的国家,也是美高东南亚低的。而中国当时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固然能在部分时间段以美高中低的格局“就范”,但目的在于获得自己的主体性和主导产业,从而实现大国的应有世界地位,不能全盘走东南亚“屈身事美主”的路线,自废武功,放弃对本土技术升级型企业家阶层的支持(林道路当时的潜台词,按照东南亚的经验,要么是邀请外资,要么是简单屈从于外资的本土企业)。

由于当时的中国需要解决就业问题,打工大军正在形成,所以中国的确在广东、浙江等地发展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但中国绝不是单纯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来发展,江朱一代同样十分重视大型企业的改革和科技产业的支持。事实上是一种中和。尤其是深圳的发展,此时发生了一件地方上的大变化,那就是从单纯的三来一补+模仿香港探索房地产开发的路线,转向由地方官员领军,切实发掘企业家,支持科技型企业家创业(给予研发支持但不坚持市场竞争,不搞保护),这就是比亚迪王传福等人的故事了,从1995-2005年间,深圳成功跃迁为中国的科技产业领军城市。深圳在这一时期的产业升级,恰恰不是比较优势简单积累形成的,而是有远见的政治家和官员,创造了开放竞争的条件,解决一些起步问题,让科技型企业家自己找准市场,优胜劣汰,形成的南山和关外科技产业群。这是需要专门阐释的历史。(近几年深圳在红色产业链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在地产影响下,这个朴素的氛围在消失,令人遗憾)

接下来看看中国经济中心在1996年以后的发展:它通过90年代末最重要的电信产业大争论获得社会地位,又在21世纪初中国的高速发展中逐渐分化。



【第二续: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盛行的来龙去脉(上)(见本贴分割线后续文)】 或单独文章链接

【第三续: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盛行的来龙去脉(中)】 文章

【第四续: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盛行的来龙去脉(下),兼谈所谓新结构主义经济学】 文章

【第五续:真实世界的经济发展:除了最初的“比较优势常识”,整个发展靠政治家、企业家和规模经济!】 文章

【第六续:东北发展面面谈】 文章

【第七续:产业政策之争:没有重复2003年数量型增长的新周期,只有依靠真正技术型企业家主导的创新产业升级】 文章


user avatar   liu-xiao-qiang-81-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林毅夫的问题很有趣。

前因:林毅夫为了吉林经济,认认真真的做了一个调查。

结果:林毅夫遭遇了无穷无尽的炮轰。

炮轰林毅夫的人,都是什么人呢?好多都是著名的经济学者,他们张口闭口,一般都是一句话:“我虽然没有对吉林做过调查,但这不妨碍我批评你。”

……“我虽然不知道吉林的具体情况,但并不妨碍我指出你数据的问题。”

……“我不知道吉林缺什么产业,但我认为要发展什么产业。”

……“你的数据都是扯蛋,什么?我凭什么批评你?凭我是大学教授。。”

评论:林毅夫现在是一个悲剧人物,是一个认认真真做事,遭遇大量排挤的人。我本人并不知道林毅夫给吉林经济开的药方对不对。但我知道一个问题,对比起那些根本就都没踏入吉林土地的人,林毅夫是个认真的人,他真的去认真调查了。

我现在就想问一个问题:我党的优良传统哪里去了?说好的那一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呢?

说好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呢。

说好的,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呢?

林毅夫的报告,不管对也好,错也好,他的态度本身就证明,他是一个认真做调查研究的人。

而那些没去过吉林,甚至连林毅夫报告都没看,就开始反对林毅夫的人,怒我直言:“就是一群没有用的嘴炮。”


user avatar   davidts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此,征求意见稿认为,吉林省过去以及现阶段主导型的比较优势产业应该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林先生的这份新的报告围绕着发展比较优势产业做文章,而他认为吉林的比较优势竟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VERY excuse me, 吉林作为人口少(只有江浙广东等人口大省的1/5左右),全国人口密度最稀疏的省份及老龄化及人口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你告诉我最好发展劳动密集产业?!我先忙了,回见了你。

中国省份人口密度表:



user avatar   chambean-ch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看待?这种话他要是敢当着我的面说,我就敢当面打爆他的狗头。


user avatar   flagleu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看待?这种话他要是敢当着我的面说,我就敢当面打爆他的狗头。




  

相关话题

  中国被西化的趋势是否已不可阻挡? 
  作为东北人你想逃离东北吗? 
  房地产是否严重拉大了中国人的贫富差距? 
  在南方待久了回东北什么感觉? 
  不同阶层秉持对自己有利的经济理论有什么错吗? 
  基尼系数如何计算? 
  为什么「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纸币有没有可能完全消失? 
  男方南方的,找个东北女孩做媳妇什么感觉? 
  既然余额宝是把钱借给银行赚钱,那银行为什么不干脆把活期利率提高来跟余额宝竞争以省下付给余额宝的钱? 

前一个讨论
脑科学的发展可以完全解决人类语言能力的实质问题吗? 它的发展是否会导致神经语言学领域的消亡?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女孩拒绝男同学示爱,被对方从19楼扔下死亡》?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