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一个主权国家能否发行两种或两种以上法定货币? 第1页

  

user avatar   ma-qian-z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八十年代中期曾经有两次昏了头,允许地方政府搞自己的货币,幸而迅速收回了这个权利。

先是广东本票:

广东本票 催生百元大钞

注意钞票背面的字,完全符合你的要求——省内合法,省外看情况。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广东省经济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形势。到1985年,广东省货币流通量急剧增加,当时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已远远无法适应交易需求,于是广东独自发行了等同于人民币流通的大额本票——“广东省人民银行1985年本票”(简称“广东本票”)以解决燃眉之急。然而,因其功能几乎等同于人民币,央行觉得不妥,广东本票于省内仅流通36天后便被回收。20余年后的今天,当年的广东本票成了收藏珍品。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就收藏着这样一套“人民币”。

甚至深圳都要另搞一套:

揭秘未发行的“特区货币”

1985年发行特区货币的准备工作全面开展,有关问题研究逐步深入,特区货币研究小组已经草拟好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做出发行特区货币决定的意见》,并通知深圳做好全面的法规、政策、人事和技术的准备。那时,深圳人民银行已经在深圳轻工业区买下两座工业大楼,以此作为“深圳光华印钞造币公司”厂房,并同英国和澳大利亚草签引进造纸、印制设备和技术的意向书,造纸厂也开始征地。


特区货币的票样也已经印制了出来。纸币面额分5元、10元、50元、100元、500元5种,硬币面额分1分、2分、5分、1角、5角、1元6种。纸币图景印黄帝像,硬币图景印飞禽图。特区货币准备由中国人民银行在1985年发行。


……但是,1986年以后,关于发行特区货币的议论却越来越少了。


1986年春天,谷牧在北京就经济特区问题答中外记者问时谈到,深圳流通三种货币,原来准备发行一种货币—特区货币,但这个问题太复杂,即使解决了深圳问题,也不等于解决其他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的问题。所以我们要采取很慎重的态度,再推迟一段时间来解决。


1989年2月,中央有关领导来深圳视察,指出特区货币仍要研究,这是中央最后一次提及特区货币问题。


钞票和人民币等值流通,在省内可以支付一切人民币债务,这意味着省政府可以有独立的货币政策,可以对抗中央的财政政策,甚至可以给军警发薪,向外国借款,如果搞砸了还得中央来背锅。还好大多数领导人没疯到那个份上,中国回到了正常国家的轨迹……

相关回答:

南宋纸币发行的基础是什么? - 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哪些看上去很先进的事物其实早就发明了? - 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一个大国分裂解体成许多小国家,效率会不会提升? - 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user avatar   hu-luan-chu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马前卒不会告诉你:

1980年代大陆本来就流通两套法定货币,只不过其中一套其中在法律上不是“法定货币”而是【在特定场合流通的人民币凭证】。

除了人民币以外的另一套“法定货币”就是外汇券了:

(百元外汇券)

(五元外汇券)

外汇券,全称中国银行外汇兑换券,俗称“外汇兑换券”、“外汇券”,是中国银行发行的,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流通、特定场合使用,面额与人民币等值的【人民币凭证】,分为1979年和1988年二个版本,外汇兑换券自1980年4月1日开始流通。1995年1月1日停止流通并开始回收。中国银行收兑外汇兑换券的日期是到1996年6月30日止。1996年7月1日及以后丧失价值。

虽然法律上只是【在特定场合使用的人民币凭证】,但是实质上外汇券的用途远不止于在友谊商店和外宾接待场所消费。

不仅许多内销商店也在私下里以更加优惠的接受外汇券,还催生了大量兑换、炒卖外汇券的黑市黄牛。在黑市上,外汇券对人民币最多时可达到1元兑1.5元之多。

当时,苏东阵营的各国也有类似的外汇券经济,有的比中国更有过之无不及。外汇券经济的泛滥,与官倒、黑市的泛滥一样,双轨制经济的一种反映。

如今,外汇券在中国已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但是在古巴却仍非常兴盛。这就是可兑换比索(Cuban Convertible Peso,CUC)。

可兑换比索在经济领域的泛滥比之大陆当年的外汇券更是有过之无不及:除了相当于最低生活保障的配给物资购销还使用法定货币古巴比索(Cuba Peso)本身,其他日常消费几乎都要使用可兑换比索。尤其是日益发达的私营经济部门,生产、流通、消费、信贷等等的全部经济活动几乎都用可兑换比索完成。古巴从2013年就开始计划把两种比索双轨合并,但迄今也没有实现。

至于朝鲜,连外汇券都用不着了,已经可以直接使用外币(包括朝鲜自己印的……某种意义上也算朝鲜自己在发行“多种法定货币”了。)


除此以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也有多种法定货币,可能更接近于题主的设想,比如说:

东北币

1945年开始发行,流通于东北解放区。

1951年4月按东北币9.5元折合旧人民币1元的比价收兑。

原因是:

【李海说,解放战争开始后,中央认为东北地区解放早、基础好,如果与关内统一,很容易受到影响。于是一直保持其经济独立性,作为战略大后方。

1948年华北财经会议后,当时负责中央财经工作的董必武专门派人到东北,通报华北财经会议情况和关内各解放区财经情况,并确定东北币与人民币的比价。

据第一任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的秘书杨培新向本刊记者回忆,1950年关内经济形势稳定后,开始回收东北货币。主持东北工作的高岗曾授意东北银行行长王企之提出保留东北币,南汉宸当面质问高岗,高岗只得作罢。】

由此可以看出:

发行多种货币是人为割裂市场的行为。除非本来就是想要人为割裂市场(比如“如果与关内统一,很容易受到影响”,或是作为隔离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缓冲带的外汇券)否则当然最好是不要人为发行多种货币。


user avatar   er-se-nan-shi-z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可以的,在金属货币时代还是挺多的,虽然不一定符合题意。

就举两个奥地利的例子吧,我觉得还算符合题意的那种。


一个国家中央机构发行两套货币——古尔登 与 奥地利里拉

这里的一个国家机构指的是奥地利政府管辖的铸币厂系统,比如说伦巴第-威尼西亚有米兰铸币厂,奥地利大公国有维也纳铸币厂等等。

严格来说,19世纪初的奥地利可以说有四套货币,奥地利-波希米亚-伊利里亚等地、加利西亚、匈牙利和伦巴第-威尼西亚。在我有限的知识和当代人的游记中,伦巴第-威尼西亚的货币确实是特殊的,而其他三种货币基本上都被统一称为奥地利帝国本土货币。用我国的例子可以理解为 大陆人民币体系(奥地利帝国“本土”的古尔登体系) 对 港澳 的 港元和葡币体系(伦巴第-威尼西亚的奥地利里拉体系

懒得多打了,直接我引我自己的翻译

对比上下两个文章后,你就能发现伦巴第-威尼西亚的 里拉-分 体系(或者索拉诺-斯库多-弗罗林-里拉-索尔多-分 体系)与奥地利本地的 塔勒-古尔登/弗罗林-格罗申-十字币-芬尼 体系是完全不同的。当然,两者之间是有汇率挂钩的,1(奥地利)弗罗林 兑 3(伦巴第-威尼西亚)里拉。这点和我国的 人民币-港葡币 是有些类似的。


三个国家中央机构发行一套货币的三个变种——奥地利国家银行、国家中央国库、首席铸币厂

集齐三套就能成为魔法少女(

如果说上面那个例子是实质上比较像 大陆人民币-港澳港葡币 的话,这个例子是形式上比较像 港币有三家发行机构。

奥地利国家银行

关于奥地利国家银行懒得多说了,搜哈布斯堡奥地利的纸钞的话,大多应该都是这家的 ↓

也没什么可以多说的地方。由于1811年的惨痛经历,国家银行基本上一开始就是承担了类似现在央行的稳定物价(控制通货膨胀)的任务,差不多可以视为是不怎么独立的中央银行吧。不过直到1867年妥协,匈牙利政府能参与管理国家银行,同时也能监督帝国政府财政之后,稳定物价这个目标才算是基本实现了。至于1816年国家银行设立的目的——召回纸钞,让奥地利回归金属货币。。。已经没人在意了。1848年之后,奥地利人就算不愿意,也不得不适应纸钞货币了。

这就是 在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发展的过程,奥匈帝国为打破“黄金桎梏” 做的“贡献”。。。

当然,市面上也是有贵金属硬币的。同时外贸也需要贸易硬币,毕竟外国人只认金银贵金属,可不认奥地利的破纸。

国家银行的纸钞发行规律包含应对危机(战争)的发行和适应经济活动的正常发行。至于国家中央国库和首席铸币厂的纸钞发行就是单纯的应对危机(战争)的了。


国家中央国库

国家中央国库(暂译)可以说道说道,可以确定的是,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在战争与危机时刻发行“国库券”来筹钱,所谓“国库券(政府纸钞)”就是为了与国家银行发行的“央行纸钞”区别。

国家中央国库后来是改名成了帝国中央国库。既然有中央国库,代表着还有对应的地方/省级国库。

为了应对1848年革命危机,1849年的时候,中央国库首次发行了国库券,下面是1849年7月份(大概是1849年发行的第三批(或第四批))的财政部法令和那批次里的5古尔登国库券。另一个例子是1866年发行的国库券,对应1866年奥普战争。

5古尔登国库券的背面是利息表,是的,5古尔登国库券是带息的,年利息是3%,从发行日起,便开始计算利息。那么1849年7月10日的利息是怎么来的呢?

1849年,在1857年维也纳货币公约之前,也就是说古尔登-十字币换算仍然是1古尔登兑换60十字币。5古尔登=300十字币。年利息3%,即9十字币,换算成月利息为0.75十字币,换算成10天(1/3月)利息为0.25十字币。于是到了1849年7月10日,该国库券价值就是本金+10天(1/3月)利息=5古尔登+0.25十字币(1/4十字币)=5弗罗林1/4十字币。弗罗林就是古尔登的别称,奥地利人喜欢这么叫。


1866年 国库券

在对抗普鲁士的战争中,贫穷的帝国既没法从资本市场融资,也没法通过加税来筹钱,这就是为什么中央银行要介入了。作为对政府压力的回应,央行管理层允许总计11,200万古尔登,面额为1古尔登和5古尔登的央行纸钞转换成国库券。为了填补战争支出,税务当局把中央银行晾在一边,自行发行了更多国库券。直到1905年,最后一批国库券才被召回退出流通。


首席铸币厂

至于首席铸币厂发行的纸钞,就有点迷,因为关于这个的介绍实在不多(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了),毕竟铸币厂的天职不是铸造硬币嘛hhh。首席铸币厂(维也纳铸币厂/奥地利铸币厂)的故事可以看这个 ↓

下面是关于1849年发行6古尔登和10古尔登纸钞的法令,涉及首席铸币厂,以及两个例子(分别是1849年的发行,对应1848年革命动荡;1860年的发行,对应1859年奥法意战争)

↑ 1849年6月24日的财政部法令,关于发行6十字币和10十字币纸钞,有递交给首席铸币厂(维也纳/奥地利铸币厂)。里面提到在革命动荡年代,贵金属硬币(因为价值又高又坚挺)很快就被人们私藏了起来,所以奥地利政府决定还是发行小面额的6十字币和10十字币纸钞来维持小额交易吧。

里面提到在小于1古尔登的交易中,政府部门会按其面额价值接受(我觉得这暗示这种纸钞也没什么价值,价值大的交易如果还按面额接受恐怕就亏了)。另外,提到了发行总量为500万古尔登。

↑ 1857年维也纳货币公约前,奥地利的货币系统仍然承自1754年的奥地利-巴伐利亚协定,1协定古尔登等于60十字币

↑ 1857年维也纳货币公约后,奥地利把货币十进制了,1公约古尔登等于100十字币


_(:з」∠)_就这样,用自己的文章感觉不错。


user avatar   wang-wei-lin-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岂止两种,我国发行了四种货币。


user avatar   lin-feng-45-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主听说过蒙代尔的不可能三角吗?

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固定汇率,三者不可能同时实现。

单独设立地区货币的目的就是要确立更适合地区的货币政策。如果像香港一样设立个货币局,那还要这个新设货币有什么用……所以主要是在资本自由流动和固定汇率二者之间放弃一个。

前者就是把这个地区完全围起来,进出地区的所有资本流动都要受到管制;甚至要在行政区边界上设立国内海关,以阻止私带大笔现金进出的现象。中国花了那么大力气打破地区壁垒建立统一国内市场,现在倒要重新建立障碍,这显然不合理。

后者,就是放弃让该地区货币同人民币挂钩,自由浮动。那么这个货币的汇率稳定性就很难保证,非常容易在投机攻击下崩溃,造成该货币退出流通以及地区市场混乱。

要么在三者间找到个平衡……看看人民币自己相对国际市场平衡得怎么样?既要确保国内货币政策,又要控制汇率水平不过快贬值,于是只好加强资本管制了……

我们已经花了很大力气去保证“人无贬基”,似乎没有那么多功夫再去保证一种新货币的稳定性。万一又整出个811汇改,那不得翻了天了?

而且,多一个货币,又给了川帝一个谴责中国的理由。“我们要对中国的商品征收90%的关税,因为他们在同时贬值两种货币。”233


user avatar   xiao-xiao-yi-98-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忙着卡对方脖子呢……




  

相关话题

  关于银行,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如何看待上海小区加装电梯,底层业主有些不满,认为其他楼层房价会涨的更厉害? 
  为什么大飞机和高速动车每个部件都要力争做到是国产呢? 
  如何看待意大利新冠死亡人数超过1W人?这次疫情全球将有多少国家疫情比中国严重? 
  如何看待近期这两次的非对称降息? 
  蜈蚣博弈(Centipede Game)在现实中都有哪些应用? 
  灭霸随机消灭宇宙一半生命后,人类文明会变成什么样子? 
  世界上有什么与福建省相似的地区吗? 
  《复联4》钢铁侠小木屋被出租,800美元一晚,收价过高吗? 
  经济为什么不可预测? 

前一个讨论
电力行业是自然垄断行业吗?
下一个讨论
雅典鼎盛时代,是不是比其他城邦强大的多?





© 2024-11-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