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没有踩屎感的运动鞋推荐的,用来跑步? 第1页

  

user avatar   ghostwolf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一名马拉松爱好者并且对运动健康有一点研究的人,我的观点是踩屎感不利于跑步,尤其是初跑者,对于初跑着一定要先建立一个科学的运动观念,健身先建脑,跑步也一样!而不是对跑鞋的痴迷,鞋子很重要但是再重要也只是起保护和辅助作用的。

在说踩屎感之前,先说一个完全相反的例子,五趾鞋,在很多人的认知中这是反人类的存在,穿上你会感觉更反人类。但是它会让你更深刻的理解姿势,发力,也不用担心扎破脚。如果说现代的运动鞋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我们的脚,那么五指鞋则是为了强化我们的脚。

相信跑马拉松的都遇到过一种人,赤足跑,他们光着脚跑马拉松,这属于另一种理念。

现代的跑鞋做了太多的保护,这并不能说不对,而是保护太多某种程度上弱化了自身也降低了防护意识。比如说跑鞋经常会提到的内外翻问题,实际上内外翻严重的人本身就不适合跑步,这种内外翻会导致力线有问题,膝盖出问题是迟早的事情,跑鞋做出相应的补偿会缓解这个问题,但是你不能忽视这个问题,问题是一直存在的,有时候做一些矫正是必须的,体态问题是被多数人都忽视的。

走路穿踩屎感的鞋子可能舒服,跑步就未必了,对稳定性和回弹都有影响,在长距离跑步中稳定性更重要,也就是常说的支撑。一些旗舰跑鞋,提供的保护很多,对于初跑者是很有用,因为初跑者的腿部和脚步部肌肉较弱。



下面贴一下我几年前写的一篇文章。


可以,健身先健脑!不要瞎跑,避免受伤,科学运动,瘦是一定会瘦的。我来说下经验。


跑步在大部分人的观念中都是毫无技术含量,只要迈开腿就行了,其实这也是造成大多数跑步人士伤病的根源。对跑步的认知不足,跑步是一项看起来很简单的运动,在认知不足的情况下,随着跑量的累积增加各种问题和危险就会随之而来。有很多刚开始跑步和准备跑步的,会看到网上非常多的不靠谱的文章,希望此文对出跑者和准备跑步的人有所帮助。跑马不代表什么,不必看的太高,绝大多数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都可以完成马拉松,跑多快主要看跑了多久和能拿出多少时间锻炼。

01

跑步不利于减肥,伤膝盖?


很多人跑步是为了减肥,如果你在健身房跑步可能会有教练跟你说“跑步会降低基础代谢不利于减肥?”这样的话,这是真的吗?首先我们要了解为什么会胖?胖的脂肪实际是热量的储存,热量的来源就是饮食,热量的消耗主要分为基础代谢和运动代谢(包括日常的活动)。如果想减肥就要从两方面入手,改善饮食结构控制摄入的热量和加大热量的消耗,也就是常说的“管住嘴,迈开腿”。这里要注意的是管住嘴并不是让你节食而是少吃没营养的高热量食物改善饮食结构,减肥的过程中不应该饿着,饮食的问题这里就不多赘述。热量通过饮食摄入体内后消耗不了的多余热量会以脂肪的形式存储起来,怎么消耗呢?人体中最大的热量消耗是基础代谢,就是你躺着什么都不做就会消耗很多热量,不要怀疑,如果不消耗能量你就挂了。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很多,比如年龄、比如性别,比如肌肉等,除了无法改变的因素外肌肉含量对基础代谢的影响很大,简单说就是肌肉越多基础代谢消耗的热量越多。这也就是健身房教练忽悠你说“跑步会降低基础代谢不利于减肥,不要跑步”的根据所在,这句话不能说错,但是绝对有很大的误导成分,因为篇幅的关系这里就不多做解释了。直接说观点:长时间跑步会导致肌肉流失降低基础代谢是事实,但是这不能理解为不能减肥,不管是想更好的跑步还是更好的减肥防止反弹,力量练习都是必不可少的

也有很多人一听跑步就说“跑步百利,唯伤膝盖”,因而回避跑步,这是真的吗?膝盖是一个结构精密的关节,不合理的使用势必造成伤害。我们可以把膝盖想象成一扇门的合页(当然膝盖更精密、复杂),每次开门都是轻轻的推开,那这扇门用很久很久都不会有问题。如果我们经常用脚踹门,那门很快就会坏掉,不但是因为受力大而且受力不合理,膝盖也是一样。一扇门很久都没开过那合页会生锈,膝盖也也是一样,长期久坐对膝盖一样不好。所以说,膝盖要合理的使用,这就涉及到跑步姿势,肌肉力量等。

还有很多女生会说“跑步让小腿变粗”,这个纯粹就是谣言,你看看哪个长跑运动员小腿粗了,浑身都很瘦的,因为长时间的有氧运动会使肌肉流失。有氧运动对肌肉的刺激较小,想让肌肉变粗是完全不可能的,肌肉变粗需要强烈的刺激,比如去健身房举铁。跑不完拉伸也不会让小腿变细,这个看后文。



02

跑前准备


跑步与其它体育项目一样都需要运动前热身,运动后放松。该如何热身呢?非常多的人在跑前做大量的静态拉伸,比如压腿,这是不提倡的,目前绝大多数的研究都表明跑前静态拉伸不会有效降低受伤的风险,还有一些研究表示过多的静态拉伸会增加受伤的风险

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也可以说是身体状态的变化,是从相对静止到剧烈运动再到相对静止的变化过程。准备活动就是让人体对即将到来的剧烈运动有一个预热,让身体逐步的适应运动,也防止不必要的运动损伤。运动前热身就是需要肌肉一定程度上紧张、兴奋起来,而静态拉伸会有相反的作用。

热身的动作没有特别的规定,但是有一定的规则

静态激活,告诉肌肉你要运动了,注意的是静态激活不是静态拉伸,不需要长时间的处于拉伸状态,比如提踵、弓步等; 关节活动,防止关节的扭伤,肩膀,手肘,膝盖,脚踝等部位; 与跑步相关的动作运动,高抬腿,快走等; 与跑步姿势有关的,姿势跑法的姿势训练,太极跑的松胯等。


03

跑姿很重要


姿态

健身的时候,每一个动作我们都需要注意一下姿势和技术要领,跑步也一样,对于姿势是有要求的。跑步看似简单而且没有负重,但是这个运动是把同一个姿势重复无数次,一次错误姿势造成的损伤不多,但是累积起来就非常可怕了。

跑步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身体从上到下都会参与到运动中,我们就从头说起。

抬头,目视前方,不要低头也不要仰望。

肩要放松,下沉。说是放松,但是这毕竟是运动不可能像平躺那样完全放松,这里的放松是指不要过度紧张,其实我们把与之相关的肌肉放松了,肩膀自然就放松了。肩的上部是脖颈,我们抬头目视前方就可以了,脖颈往前伸也没意义,这不是百米撞线。肩膀下边是手臂,手臂用力会很自然的反映在手上,所以手放松手臂自然也就放松了,测试手放松可以用手抓一个不能用力捏的小东西

手臂是前后摆动,而不是斜着摆动,做到前不漏肘后不漏手,不合理的摆动浪费能力的同时因为肌肉的牵引可能引起肩颈肌肉的不适。

上身挺直略向前倾,利用重力产生向前的加速度。如果你平时留意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健身动作要领都要求上身挺直,很多人因为平时养成的不良习惯,不能长久保持上身挺直。这里建议做平板支撑,平板支撑是练习核心肌的一个常用动作,有个不怎么被人在意的副作用就是纠正你的姿势。

上身的姿势在所有的跑步要求中基本都是这样的,重点是脚落地的方式

马拉松比赛中经常看到有一些人光着脚跑,这似乎与我们通常所说的跑者需要鞋子的缓冲来保护脚和膝盖的观念相反。我们并不能说哪一个一定是对的哪一个一定是错的,其实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两种理念的冲突。我们选择缓冲性很好的鞋子保护我们的脚和膝盖这有错吗?没有,但是这是唯一的方法吗?当然也不是,还有一部分人主张强化身体机能,让我们羸弱的部位变的强壮,比如赤足跑。

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说,人类在长达200多万年的进化过程中,脚是没有鞋的保护的,而且有理由相信人脚进化成现在的样子是有其合理性的,也必然有一种奔跑的姿势适合我们,有本书就叫《天生就会跑》。各种功能性的跑鞋之类也是近代才有的产物,在现代鞋子的保护下我们的跑步也在发生改变。对跑步来说你是崇尚更自然的赤足跑还是更喜欢在高科技跑鞋保护下的跑步呢?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观念,并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但是两者对于跑步姿势有着不同的影响,这是需要注意的。

如果我们留意的话会发现,传统跑鞋底子最厚的部位在脚跟处,厂家所有的缓冲技术也都是优先放在鞋跟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双脚在鞋子的保护下更习惯后脚跟落地。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试验,一只脚站直,另一只脚分别用脚后跟和前脚掌触地,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脚后跟对膝盖的冲击更大而且脚后跟落地会有一个短暂的停滞就像刹车一样。而用前脚掌着地会明显感觉到小腿和脚踝用力较多而且有一个向前的力。



我们看下下图(图片来源于网络),同一个人跑步的时候用脚跟着地与前脚掌着地产生的冲击力(原试验在哈佛大学网站上)。可以看到脚跟落地的瞬间就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力,而前脚掌脚着地产生的冲击力要平缓一些,因为有部分力被足弓和小腿肌肉化解掉了。长时间的前脚掌着地对小腿肌肉和脚踝的要求较高,肌肉会酸痛感觉累,而脚跟着地的力是被关节和骨头吸收的,相对较为省力。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因为长期鞋子的原因习惯了后脚跟着地,我们的小腿和踝关节的肌肉都较为羸弱,需要增加一些训练才行,长距离跑步中肌力不够前脚掌最后也会变成后脚跟着地。



前脚掌对小腿肌肉和脚踝部位的肌肉要求较高,如果要练习建议赤足尝试,在该在试验中,还有赤足与穿鞋后的对比,可以看出鞋子的缓冲作用在脚跟着地中是有比较明显作用的,所以说脚跟着地不是不行,但是从效率以及安全性上来说个人不提倡还有一种落地方式是全脚掌,如果我们试一试会发现,全脚掌着地并不太容易,这个需要特别练习,提倡全脚掌着地最著名的就是——太极跑

每个人走路的姿势都不一样,有内八字,有外八字,跑起来也各不相同,但是不管是什么情况都应该尽量使脚尖朝向前方,与膝关节一个方向。有些跑鞋对内翻、外翻脚有辅助作用,但是我们还是要尽量的纠正自己的姿势,不然随着跑量的增加会带来很多的问题,尤其是膝盖问题会很严重。X型腿,O型腿会使得髋关节、膝关节、脚踝不在一条线上,造成内收肌群与髂胫束的不平衡诱发髂胫束综合证,还会加大髌骨与股骨滑车沟的摩擦造成髌股关节痛。

个人认为合理的跑姿应该是能够通过物理学、生物学、医学等解释、验证的,应该是符合生物力学的,也应该是高效的

起跑有个蹬地的动作,跑步中是最好不要有,加速是增加前倾角度,原地高抬腿不会向前。蹬地是脚用力推你的体重,这个自然是要费力的,另外蹬地会有一个向上的分力会使垂直方向上的位移变大,这样效率并不高。我们向前是因为身体向前倾快要倒下了,腿无法支撑了需要向前迈一步。小腿相对是放松的,随着大腿的摆动而摆动,在一只脚落地支撑的时候,另一条腿的腘绳肌收缩向上拉小腿,也就是一些人说的“脚跟踢屁股”,拉的高一些步幅就会大一些。(见下图,图片来源于姿势跑法)



以上是姿势跑法的要点,这是一种比较高效的跑法,值得推广,另外我想说的是太极跑,太极跑很多地方与姿势跑相似,但是有一个地方比较特别,就是髋关节。太极跑是利用肩和髋关节之间的旋转带动双腿(见下图,图片来源太极跑),这种方式更减少了肌肉的发力,当然也更省力,太极跑的关键在核心肌群的利用,而不是大腿发力。



呼吸

以鼻呼吸为主,口为辅,一吸一呼,二吸一呼,三吸二呼这些不是关键,因人而异,而且根据速度的不同呼吸也要进行调整,最最关键的是保持呼吸轻松自然顺畅。岔气是跑步中常见的问题,岔气实际上是呼吸肌痉挛,呼吸肌就是与呼吸有关的肌肉,主要是肋间肌和膈肌,痉挛当然就是抽筋了,呼吸肌痉挛大部分时候是因为呼吸太急促或者呼吸肌受刺激(比如空气冷),所以呢,遇到岔气应该放慢速度,加深调整呼吸,缓解呼吸肌的紧张,如果是受刺激比如吸入冷空气,那就应该减少冷空气的吸入比如闭嘴完全用鼻呼吸。

心率

说起跑步,很多人说要跑多长时间,心率保持在多少才能减肥。这是错误的,只要运动就会会消耗热量,跑多久只是消耗热量多久的问题,消耗的是脂肪、糖原还是磷酸原系统我们暂时不用去理会,自身的能量系统之间会相互转换调节。心率越高表示运动强度越大,越接近无氧运动。任何运动都能额外消耗热量,都有助于减肥,低强度运动照样可以。无非是适合心率的运动(中等强度运动),跟低强度运动相比,减肥效率更高,只要你动起来就比不动强。长时间维持较高的心率并不安全。

04

跑完要放松


跑后放松利器:泡沫轴(推荐是越硬越好),筋膜枪(也可以用曲线锯改装)。

拉伸,主要拉伸部位:腘绳肌、腓肠肌、比目鱼肌、臀肌、髂胫束、足底筋膜

肌肉的放松大家都熟悉,筋膜估计很多人没听说过,跑步引起的伤病中有两个很出名一个是髂胫束综合症,一个是足底筋膜炎,这两个问题都是筋膜的紧张引起的。关于筋膜更多的了解可以参考《解剖列车》,这里不多加赘述。我就说下如果遇到这个问题要如何解决,

足底筋膜炎:选一个硬质的网球或者更硬的高尔夫球等,用脚踩上去,要有足够的力确保可以按压到筋膜(必然会感觉到疼痛),整个脚掌从前到后缓慢滚动,来回持续2-5分钟。足底筋膜炎跟跑步姿势有很大关系,跟足弓也有很大关系,正常人有了也别慌,不是大问题,但是如果长期不重视会变骨刺。

髂胫束综合症:有很多放松的动作,不过根据个人经验,泡沫轴最好用。X形腿,骨盆前倾都容易诱发髂胫束综合症,这个需要注意姿势,另外要注意内收肌群不要太弱,避免不平衡。

筋膜的放松不是跑完马上就必须要做的,你第二天再放松筋膜都不是问题,但是不要天天明天。

错误观念:拉伸不是比挑战极限,很多人在意自己能拉伸到什么程度,比如说我压腿能把腿抬多高,这很容易导致受伤,也不宜过快。拉伸是为了降低肌肉的紧张度,使肌肉放松下来,当有拉伸感并有略为的痛感就保持一段时间,比如20秒。 错误观念:拉伸瘦小腿,拉伸只是让肌肉松弛下来,仅此而已,如果拉伸就能瘦小腿那拉伸别处是不是也会瘦呢?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跑完步小腿看起来会“肿胀”一些那只是肌肉充血的表现,不拉伸过一会也会变回原状。但是跑完步不拉伸会带来其它的一些问题,比如不能让血液回流运输修复用的营养物质,影响局部代谢等,拉伸过的有韧性的肌肉更也更强健。

知道要放松哪些部位,如何来放松,其它的可以因地制宜,动作可以变通。

拉伸也是一个运动,与健身的动作类似绝大多数的动作都要保持一个好的姿势,比如上身挺直,再比如脚尖朝前与膝盖一个方向。拉伸也好,健身也好,如果你留意会发现动作的技术要领一多半是相同的,很多讲解健身动作的书看下来你会感觉这就是用来骗钱的,把同样的东西重复了100次而已,当然一切的前提是你要多思考和总结。



筋膜与针灸、经络等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不需要排斥这些东西,有时候按摩一些穴位对你一些症状会有不少帮助,比如足三里。

05

其它建议


鞋&其它装备

跑步是一项非常平民的运动,对装备的要求并不高,你看我这一身廉价的装备,就是要告诉你对跑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知后,这些装备都是次要的,可以辅助你跑的更好,可以穿的更炫。

赤足跑必然要前掌着地,前掌着地不一定就要赤足跑,对于跑鞋我的意见是:舒服就好,对于有的人而言“跑鞋不骚跟咸鱼有什么区别”。关于跑鞋和其它跑步装备,后面会有一篇专门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

还有这些

1、 跑的舒服,不提倡咬着牙跑,痛苦的运动没人愿意坚持,即便为了某个目的坚持了一段时间也不会成为习惯;

2、 安全第一,感觉不适立即调整,追求PB也要讲究科学,健康是第一位的,女性一个人夜跑,戴耳机路跑这些都是不推荐的,感觉身体不舒服还坚持也是不推荐的;

3、 胖子跑步除了要注意姿势外更要注意力量练习和饮食控制,也许MAF180是可以参考的跑法;

4、 养成运动的习惯非常重要,对于胖子而言脂肪的累积追根揭底是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的,减肥更重要的是对生活习惯的重塑,包括饮食,运动,作息等习惯,对于健身的人来说同样如此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苏炳添在世锦赛60米跑出6.43s的成绩? 
  Nike Pegasus33的Zoom与Zoom All Out的Zoom有什么不同呢? 
  跑步是冻龄,还是催人老? 
  我希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跑步速度,有什么好办法? 
  长跑有哪些动作要领?如何跑省力?长跑步幅大小重要吗? 
  参加 2018 武汉马拉松是一种什么体验? 
  男士基本款鞋子(几百块耐穿)从哪里买呢?或者说几个平价男鞋品牌? 
  如何评价买了顶级跑鞋却不跑步的人? 
  ASICS(亚瑟士)这个品牌都有哪些科技使它被称为跑鞋之王? 
  一次能跑 10 公里的人身体素质怎么样? 

前一个讨论
在线教育股集体下跌,新东方暴跌近 50% ,意味着什么?
下一个讨论
NBA中,不论生涯荣誉,就巅峰赛季的即战力而言,谁是最强大前锋?





© 2024-06-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