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我有点讨厌入关学,有什么好的观点可以用来反驳入关学吗? 第1页

                 

user avatar   li-zha-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你反对的是曹县的入关论,即“入关之后就有牛排吃有大豪斯住”,那非常简单,一句话即可:八旗清兵入关,和野人女真有什么关系?八旗清兵入关之后,北山野人还是北山野人,还得天天打猎糊口,还得日夜给大清交粮纳贡。八旗大爷怎样在关内圈地发财,和野人女真有什么关系?

如果你反对的是嵩县对山海关的定义,即不认为“马六甲海峡是山海关”,觉得“军事扩张不可取”,那这也好办,摆出中美军事能力差异,现代民族观念下天然的反霸权意识,说明如今根本没有学大英搞军事霸权,学美国搞经济霸权的条件即可。

如果你反对的是中国蛮夷论,那对不起了,人不能反对既成事实,因为反对事实等于闭着眼睛假装事实不存在。同样,反对中国蛮夷论就等于反对“西方国家和西方人对中国和中国人持有大量刻版印象以至于阻碍交流和发展”这一客观现实,就等于无视“傅满洲”,“上气事件”,“模特选人”等若干问题,就等于无视了cnn等一些媒体数十年如一日地搞事情这一现实。因为中国在其眼里是“蛮夷”,所以没有文化,最多只有类似于文化的某种东西;所以中国的事物是美是丑,中国人说了不算;中国发生的事情是好是坏,中国人说了不算;某件东西是不是中国的,中国没资格谈论。

而把中国比作蛮夷,只是一种话术,表明中国在西方的地位就好比当年建州女真在大明的地位,方便人理解,而不是说中国就是蛮夷,更不是说中国未来要像当年清兵入关时那样到处圈地扒房。大明需要把建州视为蛮夷来彰显自己“大明天国”的地位,需要把建州维持在孱弱状态来保证自己宗主的地位不受动摇。这就好比美国今天一方面需要把中国视为蛮夷来论证自身制度的优越性,另一方面又需要把中国维持在孱弱状态来确保自己霸权稳固。因此在国际舆论中,在西方文化内部,留给中国的位置就是用来衬托主角光辉形象的蛮夷的位置,但这和中国“民族复兴”,“大国崛起”等追求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2020.7.9补充:正是由于中国,中国人对自身未来的期望和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中留有的位置不同,“入关”在未来是一定会发生的,而且是中国达成自身希望的唯一手段。这个“入关”只是说是发生一些和清兵入关类似的事件,既可以是军事上的,也可以是经济,科技,金融,文化上的事件。这一事件的结果就是彻底颠覆国际上各个国家,各个文化圈,各个经济体的话语权分配,使得中国获得国际舆论的主导权或起码是与自身国力成比例的主导权,对各类事物的评判权等。但不论这样的事件是什么,只要中国不期望永远做“蛮夷”,那“入关”就必须发生。而且如果按照山高县的说法的话,什么时候“入关”不是建州说了算,而是取决于大明什么时候来犁庭扫穴和闯王什么时候攻陷北京。因此,建州必须时刻做好“入关”的准备,不然要么被大明灭绝,要么错过时机,从大明眼中的蛮夷变为大顺眼中的蛮夷。)

中国这样的“蛮夷地位”,不是“翦商论”,“出关论”这两种“入关论”常见替代品所能体现的,毕竟周之于商,秦之于东周和列国都不是真的蛮夷,而是源自中原部落联盟,正经八百,根正苗红的方国,只不过位置有点偏。不像今天的中国,是游离于西方文明之外的存在,搁在翦商论的环境里面就是鬼方猃狁,搁在出关论的环境里面就是匈奴百越。所谓“翦商”和“出关”,都是对“入关论”中入关手段和方法的探讨,不能否定入关论对入关背景,入关必要性的论述。


中国蛮夷论,入关论,曹县入关论的关联见下文

对东方主义之类感兴趣可以看这位的回答

某种意义上,“入关论”就是通俗化,中国化的“东方主义”和“后殖民主义”,只不过后两者是写给西方人看,让西方人认识自身认知论和世界观上的缺陷的,而入关论是给中国人看的。在这一点上,可以对比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福柯好比耶稣,萨义德等一批后殖民主义学者好比利玛窦,嵩县则是洪秀全。


user avatar   bu-xiang-shang-diao-wang-cheng-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分配制度?

我对入关学最好奇的就是如何确保入关以后就可以牛排大豪斯,而不是继续跟现在一样泡面地下室。有人的解释是,入关以后我们就可以像当今的美国一样剥削其他国家了,对此我略有些怀疑,一是美国当下的贫富差距“也”很大,如果我只是从啃着煎饼果子996变成吃着一美刀炸鸡自助251,感觉好像也没啥进步,二是我怀疑更大的可能性是马云和比尔盖茨联合起来剥削我们和红脖子。

我个人觉得吧,分配制度不改革,不管是否入关马云都是爸爸,我们都是燃料。再退一步,我对不可描述有动力有能力有胆量改革分配制度的信心不足,否则至少现在就可以在局部实验一下。

可能是年纪大了就想要躺平,我对几十年以后入关的宏大场景没有太大的期望,也不指望当下能获得尊重、公平、激情,只要晚上少加点班,食堂多放点肉就心满意足了。


user avatar   fei-yu-zhi-j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曹丰泽改良后的入关论好反驳,山高县原教旨的入关论难反驳。

曹丰泽的入关论是充满乐观精神的,大豪斯大牛排也确实有吸引力,所以火的一塌糊涂,但这种吸引力的背后是一个不能成立的逻辑:谁承诺你做了什么就一定能得到什么?

努力学习一定进985?努力工作一定赚大钱?努力对待女朋友一定抱得美人归?不是吧?同理,以五千年算我们其实也经历过很多次的“入关”成功,但最后还是回到了原点,称之为周期律。

所以入关就是成了,大豪斯大排量大牛排也未必有——甚至很大可能没有。当然曹丰泽贵为清华博士,不会不明白这些道理,但在知乎这个平台上,有时只能装糊涂。

山高县的原教旨入关论,其实并没有什么“事成之后重重有赏”,而是“我们到了最危险时候”,入关的目的是为了乞活,是为了维持现在的生活,核心就是大明即将犁庭扫穴,反抗尚有生路,不反抗死路一条。

对于穷人(没有资本积累、地缘优势等等的郭嘉)这个就是世界的真理了,比如“努力学习未必能进985,不努力肯定不行”、“努力工作未必能发财,吊儿郎当很可能失业”等等。

特别是现在太平洋对面的步步紧逼,更让此变成了真理。对面的目的,是为了让你老老实实安心做纺织玩具,吃素骑自行车,想什么光刻机大飞机。日本广场协议后还能有平成肥宅,我们一个六亿人月收入不到千元的郭嘉,怕是要直接退回三十年前。别说肥宅,基本生存都成了问题。

对比一下:

改良入关学:入关成功……就能……,有漏洞。

原教旨入关学:不入关死路一条。没毛病。

当然,山高县是在被封后火起来的,很多人并不知道他是个极端的悲观主义者,也不了解原始入关论。但反过来说,原始入关论其实是一个非常残酷的冰冷事实,它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你可以不喜欢,但没法否认,放到个人的身上就是:

努力未必有用,不努力肯定玩完。


user avatar   san-er-yi-76-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脱离键政圈,去太阳底下参观或者直接进入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很多东西就明白了。

以我来说,入不入关,我表弟想上小学还是要托关系(我爸替他找的)的,我哥替他们公司去弄车辆过户还是要给钱(现金,线上转款会留下痕迹),我妈她们农业单位在创文期间还是要忍受三天两变的上街值班任务安排(比如在老旧小区里胡乱转),我路考上考场练习还是要给教练送礼(他点名吸什么烟就送什么)

入不入关对普通人的生活来说是很遥远的事情,尽管上述这些普通人在晚上看电视的时候,在国际新闻播出时间会骂骂米帝,抒发一下爱国情怀。

骂完了抒发完了之后,第二天依然要面对这些烂事。生活不会因为有些人讨论入不入关而改变,即使未知的可能性永远存在。

在生活日益糟糕的20年代,无数社会个体各式各样的不满总会有集中表达的方式,入关学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个(甚至不能算是一个)。

看似十分重要但连日常生活都影响不了的东西有很多,“大多数人”早就习惯了懒得理会。

更新:

前几天中午的时候骑电动车去给我妈送饭(值“文明岗”中),她们这些临时抽调来的壮丁正在附近一豪华公厕廊下的阴影处休息,我刚把饭拎过去,一个干部(不知道哪个单位的)乘电瓶车(城管的)在路口停下,冲她们大喊:“谁让你们歇的?!谁让你们占着公厕门口?!像什么话!你们哪个单位的?!”。

我妈他们只能接着去“巡逻”—其实主要任务是拎着夹子捡烟头(迫真西安风格)。

后来我问了一下,她们单位在创文期间,最早6:30就要去值班(正常是9点),中午不管饭,下午值班的12:30-13:00就要去。而且这种与本职工作毫无关系的任务居然没有任何除了矿泉水以外的补贴......

好吧单位里确实有补贴,单位的领导们下来和大家一起值班是可以领补贴的,但是她们领导一次都没来过—除了科长下来过一次,在路边“指导”着手下人整理了十几分钟的自行车电动车就走了......

最惨的是她们隔壁科室,在饭点被抽了壮丁。原因是工作组晚上6-8点(这时候大多数人都在家)要对某居民区进行“突击检查”,调查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结果社区派人提前把老年人、退休闲人、刺头儿、文化水平低的泼妇一类居民轰到路边吃饭,不让他们在上门调查中惹麻烦。由于人手不足,隔壁科室临时被派去现场,盯住这些在路边饭馆吃饭的“重点对象”们,以防他们乱窜。

最后一点,我昨晚上9点左右下楼去24小时超市买酒喝,差点骑电动车撞到一环卫工人。确认没事之后我问他为什么这个点还在街上,这老头(大概60左右)告诉我创文期间晚班环卫工人延迟下班,他们晚上9:30才能走,市中心那片更惨,10:30才能下班。

至于我们这些一般市民对以上事件的看法,那个老头儿概括的很好—“我日他X ,什么J8东西”

综上,入不入关,我们真的在乎吗?


user avatar   zhi-san-zhe-sun-yu 网友的相关建议: 
      

问:入关壬如何看待以下发言?

无论生产达到任何阶段,X主义总是主张和资方合作的。合作的第一个阶段,增加财富的生产;第二个阶段,使财富集中;第三个阶段,分配所获得的财富。
无论哪一个社会阶级,与国家都有不可分离的关系,如果国家强盛,那么,工人阶级的地位也就高些,反之,如果国家衰弱,那么,工人的地位也会因而下降。
他们否认民族主义,主张国际联合。而我们的主张,完全相反。譬如:他们主张阶级斗争、国际联合,我们则主张阶级合作、国际斗争。
我再重复一次,在未来的五年,或十年之内,可以决定意大利人民的命运,因为他们有决定的作用。国际争斗是在逐渐的展开,我们参加国际舞台也许迟了,不及使用我们的力量。如果在前线上发生了争斗的时候,工厂里是不能发生纠纷的,我们要用仲裁的机关调解双方的争执,借助于我们的组织,使我们国家的生产力达到最高阶段。




以上124是墨索里尼的发言,3是法西斯执政时的司法大臣的发言。

不要误会了,我只是希望各位入关壬能出来对法西斯的坟墓撒泡尿而已。

法西斯主义的劳工政策([意大利] 亚尔白特,1933年)


这事就有意思了啊,我贴了一些法西斯的核心理念出来,评论区立马就有人跳出来说不能因人废言。问题来了,他们是想替什么辩护呢?

目前收到的帽子:自由派 投降主义 对美国fxs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中国人口嗨几句重拳出击 断章取义,歪曲法西斯主义 方方附体


我是真没想到得给入关壬从这么基础的地方开始解释……

法西斯领导人的发言得分成三类看,第一类是空话,套话,假话,说出来就是忽悠人的,比如xtl到处保证纳粹热爱和平。第二类是他们出于个人角度做出的发言,比如xtl和施佩尔整天鼓捣日耳曼尼亚,但是这不代表纳粹德国夺权就是为了在柏林修一大堆地标建筑。第三类是真心话,他们真的是这么信的,也是这么实践的。

上面的都是真心话。

那么这些发言分别有什么问题?

1, 同资方合作以分配财富是不可能的。从十九世纪初开始在财富分配上每一次取得的胜利都是建立在同资方斗争之上的,从没有过资方自觉自愿退让的案例。法西斯片面的强调同资方合作,最后必然是倒向对资方妥协。

2,即使国家强盛,工农不经过斗争也不可能改善自身处境。日本对外掠夺并没有改善本国无产阶级的处境,反而迫使他们承受了巨大的负担,直接导致了三十年代上半日本国内局势持续动荡。

3,不解释了,看1吧。只合作不斗争是不可能取得改善的。

4,明目张胆的要求镇压工人运动,暴露了法西斯在劳资分配上只妥协不斗争的反动立场。


user avatar   gao-lin-54-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入关学乍看完全莫名其妙,但其实你用他们最喜欢的阶级理论分析一下就发现入关学一点不乱,完全是为他们的阶级利益服务的。

入关学其实一点新鲜的也没有,尤其是最近时髦起来的这个流派,阶级调和论和对外转嫁矛盾。一切以世界xx、美国xx为前提。其实就是典型的护国派观点。gm的条件还不成熟、你搞阶级斗争谈分配问题是撕裂社会。虽然社会存在着巨大的贫富差距和阶级矛盾,但这一切的根源都在美国。只要美国xx了或者xx了美国我们的问题也就跟着迎刃而解。

当然为了让这种典型的法西斯言论和它们惯常的左翼话术调和起来,他们往往会给国内矛盾加上“gm”两个字,然后假惺惺的表示虽然阶级问题分配问题不会随着xx了美国或者美国xx了而自然解决,但我们的gm以美国的xx为前提。美国堵死了我们解决社会问题的道路所以必须先xx了美国。

这套话术有新鲜的么?其实一点没有。对革命的条件的言论来自spd和孟什维克,但却抛弃掉了spd和孟什维克所有物质的经济的论述,完全从国际政治、大国博弈的角度出发,一切结论没有数据完全是直觉

前提建立在直觉上,行动方法也是空对空,天天喊要xx美国结果一个具体方案也没有,就是尽可能的团结更多的支持者,纳粹玩这一套是为了选举,他们要干嘛?当网红?为什么不好好学学李子柒?网红也能吃碗干净饭啊,你天天煽动情绪鼓吹激进,结果还不如b站跳宅舞的,惭愧伐?

但其实最暴露他们的本质的还是xx了美国之后怎么办。一般说到这个大伙yy也yy了,下饭也下饭了、革命友情也建立起来了,绝大部分入关人就懒得再重复左翼话术了。少数有耐心的人会再次把马克思主义掏出来,指出最终我们还是要gm,只不过gm要等到鬼知道的哪一天罢了。

这些玩意里没有一点是二十一世纪的东西,本国社会问题以xx某国为前提的话术实在是近一百多小二百年来右翼政治家的传统。它怎么就突然成了二十一世纪中产阶级技术精英问答社区的心头好了呢?

原因就在于阶级分化和贫富差异已经威胁到了一部分“未来”的中产阶级技术精英。这里的未来分两种,一种是实至名归的未来中产阶级甚至资产阶级。他们家里有产业或者有权利。父母送他们出国读书以便延续家庭的财富。

这种人里坏的那一类是发现社会矛盾和贫富差距已经开始威胁他们的财富所依赖的社会了。他们不是王思聪他们还想在这片热土上再捞一票再走。这时候山高县的阶级调和论给了他们启发。

这个玩意好啊,又能调和矛盾又能转嫁矛盾还能把革命放在遥远的未来。我们要解决社会矛盾但要等到xx了美国之后!至于美国什么时候xx那鬼才知道反正二代们不着急。

但也有一类人他们是真心想解决社会矛盾,相信左翼理论,只不过你让他少吃几顿米其林,少买几辆保时捷、回国的时候跟穷13一起坐经济舱他们是不愿意的。怎么才能把这么好的革命理想、保尔柯察金人设和富二代生活调和起来呢?坐在帕拉梅拉里谈入关咯!

这两类人虽然非傻即坏但好歹是阶级立场使然。有些人这辈子除了学校别无长物,也觉得自己理所当然成为社会中坚。一边租住老破小一边谈入关啃富二代扔过来的骨头。掏空六个钱包凑个首付买个鸽子笼。买个320还要纠结一年多。这样的人也跟着玩阶级调和论可能是为了获得满足感吧。

在革命这个问题上,马克思和巴枯宁曾经有过非常激烈的争论。但是托了十月革命的福,谁再提革命的物质的、经济的前提,基本上都可以归进spd一边了。一个人在政治领域最基本的操守就是表里如一,如果一个人满口列宁主义口号,结果谈的却是内部不具备革命的条件,恭喜你他要么自己头脑混乱,要么坏,拿口号骗你,拿“前提条件”保护自己。

如果一个社会贫富差距巨大、阶级矛盾加剧,掌握着话语权的阶层是一定会站出来有所行动的,而他们近一百年来的选择都无外乎阶级调和+转嫁矛盾。


user avatar   shui-qian-xiao-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有,一个从未站住的观点不配得到批驳。

“可证伪”是一个非常高的标准,用泡利同学的话说,市面上大多数观点“甚至算不上一个错误”(Not even wrong),所以别抬举它了,它没错,它哪里配错。


user avatar   li-xiu-yu-2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问问他们“如何入关?”入关学就不攻自破了……极端的信徒可能不得不露出法西斯面目,这时候就没有啥讨论的价值了;还有一些嘴硬的可能会说啥“不辩经”,这时候可能也没有啥讨论的价值了,把它当成一种小众亚文化即可。


user avatar   minamoto-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入关学的核心思想在于不辩经,即对面说什么就是什么,对面说我是蛮夷,我便是蛮夷,只动手打,不动口辩。

这种思想一定程度上是非常正确的,早在马克思的年代,便有著名的论断:“批判的武器终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说了这话,但是没火起来,时至今日,入关学倒让这样的思想复活了,此乃入关学的一大功劳。

但是批判的武器虽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也不是说辩经是完全没用的,不然马克思自己就不会从事辩经工作了,辩经工作的核心目的,不是为了说服敌人,而是为了团结友军然后让友军拿起武器,先要有批判的武器,后才会有武器的批判。

这样看来入关学的糟糕之处就在于什么都没说,教员曾给出了一个要命问题:“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需要辩经解决的第一问题,而且是只能通过辩经解决的问题,

入关学给出的敌人便是大洋彼岸的灯塔,并把灯塔比作大明,而我国人民便是友军,这种做法并不高明,并没有达到教员的境界,教员早已悟出:“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显然,如果你的敌人是大明,那么只要不是大明一伙,能拉过来的友军越多越好,吴三桂,科尔沁,张献忠,李自成,能拉过来就都拉过来。

建州入关的时候,因为运气好,李自成张献忠没拉过来也成了,今天不拉一些友军,运气好的话也可以倒掉大明,但凡事不能寄希望于运气,所以又如同教员所悟出:“朋友要搞得多多的,敌人要搞得少少的”。今天大明治下,亚非拉各国饱受剥削,若能拉过来,必是一大助力,大佐本人也意在争夺非洲宝地,然而入关学若不辩经,自然便无法拉拢非洲。要是建州起来无非是大明第二,那非洲有什么挺建州的必要吗?

此乃入关学第一缺陷,拉拢友军的范围有限,入关学告诉我们,在敌人的地盘上和敌人辩经是没用的,固然,不能指望敌后宣传的能取得如同自己地盘一样的效果,但敌后工作还是要做,闯王不入京,吴三桂不反,建州要入关还真不容易,敌后反一个,等于自己这边加三个,敌后能拉拢一个就是血赚,拉拢不了也不亏。

现在入关群众对BLM不屑一顾,甚至加以嘲笑,这是不可取的,入关群众曰BLM没有组织,没有纪律,只会零元购,绝无可能成气候,造反成功,这看似不假。但这绝不代表BLM不是需要拉拢的对象,吴三桂那点兵力,要夺得天下几无可能,但不代表吴三桂不能配合建州,BLM的作用也是如此,即然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那么BLM没有理论,便送他们理论。

入关学的第二问题,就是加强群众的斗争意志的作用也有限,入关学虽然能团结群众,但也只是在情绪上团结,并不能在行动上团结,如今群众跟你混,无非是为了牛排大豪斯,你如果不能证明入关后就会有牛排大豪斯,群众也就很难信服,而教员又已悟出:“打土豪,分田地”。这是多么明显的证明啊,群众跟着教员把地主资本家一挂路灯,不说牛排大豪斯,起码地是有了,而如今入关学许诺大豪斯,但是连灯塔倒了和房价会不会跌买不买得起房,有没有关系,都说明不了。

如何入关?怎么入关?这是入关学的第三问题,这些问题教员都悟出了答案:“枪杆子里出政权”,“城市包围农村”。

由此可见,入关学还仅仅停留在“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的程度,但是光这一道理已经够让群众欢呼雀跃了,这也是入关学今天兴盛的理由,但入关学如果不持续辩经,很难发展到后后面的阶段,自然也就不能入关成功。


要解决入关学的三大难题,必须构建出一套意识形态来对抗大明的民主自由的圣贤之书,努尔哈赤那年代,建州群众愚昧无知,以至于七大恨这样的狗血理由就能召集群众,但今天毕竟信息社会,不会有这样的运气,而建州今天的宣传,水平是很不够的。

之前我国之宣传,无非是:美军炸我使馆,害我公民;美军飞机入侵,犯我疆界;美国退群撕约,背信弃义;美军支持分裂,乱我内政;美国搞我企业,阻我发展;美媒散布谣言,毁我形象;白宫掀贸易战,无端挑事。

对比努尔哈赤七大恨:大明杀了我爷爷,大明带兵越了界,大明撕了我约定,大明助叶赫造反,大明驱逐我农民,大明诋毁侮辱我,我本草原之君主,大明没事来搞事。

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这七大恨说出去,只能团结被杀了爷爷的,被犯了疆界的那些被大明搞过的人,比如俄罗斯伊朗古巴,这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像你这样被大明搞得这么惨过,为什么要支持你?你如何证明你和大明之争不是为了私仇而是为了公义?你入关了如何保证自己不是下一个大明呢?

你必须要喊大明失去天命,不得人心,这时你就需要利用BLM,新冠,这在最近倒是有所改进,但还得证明自己是天命所归,自己和大明不一样,这到目前几乎没有任何进展。


user avatar   chang-shou-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不试试在下的“大美入关学”?主要观点是:

1. 美国是建州女真,本在关外。关是太平大西两洋。

2. 大明是欧亚世界岛,皇庭正统本在华北(欧洲),然正统天命已失。

3. 美国入关成功了,然而未能整合好欧洲(“大明华北”),也没能拿下大明最肥美的一块地:东亚(“大明南方”)

4. 这块地越来越肥,其主宰(我方)越来越横,实力已经与大美半斤八两,未来潜力远超大美。我方地缘上从来都在关内,没有地缘入关问题;经济上已经入关成功

5. 在大美眼中,我方是后来崛起的“叛贼”,有蛮夷的一面,但“贼”性是主要的。

6. 美国拿下这块肥地的可能性极为渺茫。主要是一方面建州的军事和金融铁骑都很难去江南作战取胜,另一方面建州的内外政治整合能力很弱。

7. 军事和安全角度看,现在并无朝廷,而是以三角关系为基石。当然了,大美和华北等地是认天子的。 不过中俄不认。因此各种朝廷和天子之说都是虚的,是大儒和战忽局双重忽悠大美那边已经识破战忽局,知道我方管事的根本不认天子。而我方很多人还被美方大儒唬住

8. 美国被挤出关去的可能性是有的。现在不大,但可能性在上升。

9. 俄国曾经入过关(不是建州大美的关),后来被赶出去。现在因为天下局势有变又有靠南方“叛贼”入关的可能了。

10. 大局于我甚为有利。我方“躺赢”心理极重,战术性被动防守很多,面子上不好看。当然,还是能赢。


更多分析详见本人的“国情篇”“美国篇”收藏。




                 

相关话题

  入关学、翦商学存在什么隐患? 
  如何看待人民日报文章《美国发展史就是一部印第安人血泪史》? 
  如果天堂真的存在,那么天堂里面的相信日心说么? 
  如何使用「入关学」的视角理解考研政治知识点、加深记忆? 
  哪些人在用端传媒? 
  想结合历史事实来深入了解入关学,有什么明史、清史方面的书籍可以推荐? 
  如何评价山高县的第三期视频? 
  如果天堂真的存在,那么天堂里面的相信日心说么? 
  入关是谁指挥的? 
  入关学者(七十二贤)都有哪些人? 

前一个讨论
外企在 2020 年后的中国会不会越来越差?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公职人员上班时发朋友圈7人点赞 均被纪委谈话诫勉?





© 2024-06-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