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高鄂续写的红楼梦真的差到极致了么?你们对高鄂有什么看法和评价? 第1页

  

user avatar   tian-xin-yue-ming-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是你没看到其他人续补的红楼梦。

我曾经有一阵子特别喜欢泡书店,周末的时候,带着一只面包去书店里看书,一看看一天。就在那里,我看到了整整两大书架的红楼梦各种版本的续补!

更骚的是,我竟然从头到尾,把这两大书架的续书都看完了……

这些续补的书真的是写什么的都有,写黛玉死而复生那是基本操作,写钗黛共侍一夫更是十分常见,写仙人传秘术,十二钗得道升仙那算笔下生花,甚至还有写不光十二钗最后全跟宝玉生活在了大观园里,就连警幻也被宝玉又做了一次梦给XX了!!!像刘心武写的什么揭秘红楼、续写红楼,那都在这一堆的续补书中排不上号。

这样一堆就连作者都不知道有没有这个人的续补书,充分向当时还很纯真的我展示了什么叫文人的“心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也让我了解了文人的脑洞究竟能开到什么程度。

高鹗的续书有很多不完美也没有遵循曹先生原著的地方,但是跟这些奇形怪状的续书比起来,那真的算得上是上上之选了!!!

就我看来,高鹗续书最失败也是最让人恶心的地方,就在于那个“兰桂齐芳”,甚至还有什么平儿扶正、夏金桂死了香菱扶正那些地方,其恶甚于让黛玉来碗“南来的五香大头菜”。

因为高鹗不是曹雪芹,他没有过那种泼天富贵“白玉为堂金作马”的生活,所以他永远都写不出曹先生的境界来。但是高鹗曾经进士及第,还任过官职,他的生活相比起其他酸腐书生的“才子佳人故事”来说,已经是高了不少了。尤其他在续书的时候,还要顾忌到当权者的喜恶,所以我觉得高鹗先生也已经是尽力了。但是高鹗终究不是隐在宝玉身上的曹雪芹,他只能是宝玉口中最厌恶的“贾雨村”。

我觉得我们应该感谢高鹗,有他的续书,我们还可以窥见一点当时社会的人情景象,倘若这续书不是由他所写,而是一个贾母口中专写“才子佳人”的穷酸书生来续,我估计那结局得让人把隔夜饭都得吐出来。

==============5.18补充=====================

一说起红楼梦的其他续补之作,看来看过的人也不少哈~~~你说说你们,一天天地都在看啥呢?(好像我自己也没好哪儿去2333)

关于当年的那个书店,我是真记不起来名字了,只是记得是个很大的书城,忘记是不是新华书店了。至于我为啥记得那么清是两大书架的红楼梦续补书,那是因为当时在那个书城里是专门有四大名著专区的。

而且有意思的是,四大名著中西游和水浒是两本凑了一个书架,基本上就是不同出版社出版的什么精装线装软装硬装的西游和水浒,但是内容啥的都是一样的,然后解读和分析书籍相对也不是很多。而三国是一整个大书架然后旁边挨着就是历史文献类的书架,其中各种解析三国的书也不少,又是挨着历史文献类的书架,所以可以来回横跳一边查资料一边看三国。

只有红楼梦!!!单出两大书架!!!在书架中间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以及脂批,只在中间那一趟上,也就是跟你的目光是平行的,你稍抬个手就能拿到的,最正常的红楼梦版本及批注。然后把中间这一趟夹着的上下几大趟,就是各种续补、遗补、梦后梦、梦中梦,书架最顶上的一大趟是什么红楼情梦、红楼春史、红楼香梦……反正就是相当黄暴的一批,在书架的最下面两大趟,就是各种红学专家学者的解读与分析。

所以,当时读的时候真没觉得怎么样,但是现在回想起来,突然觉得书店的工作人员是个人才啊!!!这书摆的别有深意啊!!!

所以,真的劝大家没事的时候多往书店跑跑,在书店多坐着读读书,因为你都不知道你能在一个看似很正经、书香气息很浓的地方,淘到什么惊掉你下巴的书!

对了,我刚刚又想起件事……其实在西游和水浒的那个大书架里还隐藏着另外一本名著,虽然只是很不起眼地占了最底下的一个角落,但是我想聪明如各位“好学”的知友,肯定能猜出那是什么书吧?


user avatar   inversion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同人作品中的顶峰,没毛病。


user avatar   yun-fei-68-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非但不是差到极致,而且是在众多《红楼梦》同人小说中最为脱颖而出的作品。

程高本续书后四十回的作者是无名氏,高鹗只是负责整理润色和出版而已。《红楼梦》能流传至今,高鹗绝对是最大的功臣。如果没有他,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没福气看到《红楼梦》,除了对中国古典文学特别专业的考证党比如胡适这级别的能有机会和资源看到抄本(试想想谁能和胡适比个高低),世人知道《红楼梦》这个概念都是近乎不可能的。没有《红楼梦》印刷版的发行,仅靠不多的手抄本传阅,终究只能在很小、很雅的范围内传播,随着时间的流逝,它必然湮没。也许中国古代有很多出色不亚于《红楼梦》的小说,但没有印刷出版,只是手抄本传阅,慢慢就传阅丢了,成为巨大的文化遗憾。

红学圈一直弥漫着批评程高本续书的风气,这种风气感染了《红楼梦》的许多读者,好像你不把程高本狠批一顿就显不出你在《红楼梦》上的造诣来似的。可时至今日,程高本虽然有许许多多的问题,但还就是没有一本《红楼梦》续书写得比它强的,癸酉本也好,刘心武续也好,我想后两者都比程高本更接近曹雪芹原始构思一些,可为什么写出来就和离题万里的程高本还差得这么远呢?

程高本最大的贡献是让《红楼梦》得以被后世所知,没有高鹗、程伟元的努力,现在的读者连喷的机会都没有,我们甚至连曹雪芹的前八十回也见不到了。在程高本的普及之下,人们才有意识地搜集《红楼梦》的早期抄本,去搜集那些残损的纸页。试想想没有程高本,就胡适弄来的甲戌本十几回残页,可能出版么?谁会出版没头没尾、支离破碎的小说片段呢?

张爱玲是我喜欢的作家,但是她对高鹗的评价“妄改红楼梦死有余辜”却让我想说,高鹗若真的死了,或者说他没有改《红楼梦》,哪有你张爱玲的《红楼梦魇》出版呢?你张爱玲恐怕连《红楼梦》是什么都不知道。

至于写程高本后四十回的这个无名氏,他如果完全不知道曹雪芹八十回后的内容我大概率是不相信的。从程高本续书的字里行间看,这个作者是知道曹雪芹的后续内容,至少是知道一部分的。但是无名氏没有把曹雪芹版本的内容都记下来,而是把内容改成符合当时政治正确的框架,也尽可能保留曹雪芹思想主旨,程高本写成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样,也算是尽了力了。

我想我们谁都没有必要苛责无名氏对曹雪芹作品的改动,设身处地地想一下,《红楼梦》绝对是三观不正的小说。套用今天的话就是,《红楼梦》充斥着读书无用论,把考取功名这种国家教育基本的科举制度贬低太过,但从未想出什么可以取代的好方法。这种思想放在今天铁定是要打一顿的。再说像薛宝钗、袭人、李纨这样的封建标准淑女都是当时的妇德典范,可是《红楼梦》却告诉我们你按照普世价值思想做了封建标准淑女依然不得好下场,夏金桂这种泼妇倒是享福贵又延年了。女人看这种书会怎么想?辛辛苦苦做好女人下场悲惨,做自私自利的泼妇倒是能过得舒适。古代女子受教育程度低,眼界窄,识得几个字就算有点文化。这样的读者群体读《红楼梦》非常容易魔怔:

据传清代有一商人女儿读《红楼梦》入了迷,竟至卧床不起,她的父母把书烧了,她在床上大哭道:“奈何烧杀我宝玉!”这就是进得去出不来的典型了。

永远不要小看文学作品的煽动性。《红楼梦》从开篇就开始充斥着强烈的出世消极情绪,读者若是经历悲暗,读《红楼梦》会非常容易被煽起出家之念。《红楼梦》可以说是告诉你男人追求功名是禄鬼,女人追求贤淑是嫌死得慢。这个世界没有你的立足之地,只能出家。可就算出家,你要么像妙玉一样难舍红尘,要么像贾敬一样吃丹药挂掉,反正就是走投无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曹雪芹的《红楼梦》结局是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所有人都没有好下场,所有人都没能实现理想,所有人都变成了当初最讨厌的样子,没有例外。

偏偏《红楼梦》还十分火爆,到处都有借阅传抄的,王孙公子贩夫走卒都以读《红楼梦》为雅事。试想想从国家统治者的角度看了这种书,岂能不拍案而起,这还得了!

中国古往今来的皇帝无不渴望中央集权,希望百姓们老实听话好管理,遵循皇权规定的道路好好发展。如果老百姓三不动想出家,那么国家的军队等需要人员的地方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否则不会有那么多灭佛运动,以及打击各类宗教独尊一家的事情发生。

乾隆曾说《红楼梦》乃明珠家事,且不论《红楼梦》和纳兰明珠是否真的有关系,只消把人称代词换一下:“他”说《红楼梦》写的是ZYK的家事……

注:我估计这句密语大家都很难看懂在说什么,只消知道“太液池”(古称,大家想想今天它叫什么)也就罢了

这话一传出,现在中国出版业岂不魂飞魄散,赶紧停止刊印并大量回收已售书籍,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都不在话下了。所以今天的读者应该体谅当时《红楼梦》的处境。

无名氏很明白如果《红楼梦》想流传,就必须改掉曹雪芹的原笔原意。以程高本的方式流传,远远好过《红楼梦》连带着前80回都被烧掉。我们往后推三百年,那时的读者肯定不在乎ZYK家事的书流传,但是放在现在,就是不行!毕竟国家政权稳定与安全重于泰山,《汤姆叔叔的小屋》都能引发一场留名史册的战争,所以绝不能小看一部很有市场的小说对读者思想的控制与影响。

但无名氏即便在这种政治压力下依然怜惜《红楼梦》的价值,他要让《红楼梦》流芳百世,只能把它后边改得符合当时的政治正确(甚至是今天的政治正确)。男人必须读书立业,贾宝玉出家也就罢了,但必须完成自己对家族的责任后再去出家。随随便便悬崖撒手,那实在是太自私了。

煌煌公府侯门一朝倒塌,其实皇帝自己也没脸。就像《康熙王朝》中康熙得知自己的岳丈居然行刺自己,还不得不替岳丈隐瞒,就是因为丢不起这脸。《红楼梦》中贾府虽然被抄家(尊重曹雪芹),但也不能让皇帝没脸,就“皇恩浩荡”,让贾府慢慢恢复过来,让读者明白,乖乖地听朝廷安排,别想着什么谋反啊,贪污啊,破罐子破摔类的事情了,好好读书考取功名,维护国家的正常运转才是要紧!

纵观历朝历代的动乱,农民起义也好,各种革命也罢,前期总有文化上的铺垫。《红楼梦》就处在这个危险的地带上,无名氏续写的程高本虽然违背了曹雪芹的原笔原意,但他是曹雪芹的恩人,这是没得说的。如果不是此人,《红楼梦》连同他的前八十回真的就要被毁了。

高鹗,是无名氏的伯乐。他和程伟元所做的,也不过是继承了无名氏的良苦用心,用最为体面的方式,保护了中国文化遗产中最为著名的一部分。


相关链接:

情诗千载的红楼

雲绯【文学名著评析】

文学影视公众号:芳绯文学(fangfeiwenxue)


user avatar   jin-nian-55-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某些红学家眼高手低,刘心武写《揭秘红楼梦》把高鹗批得体无完肤,但他续的红楼梦简直能让曹雪芹掀开棺材板跳出来……

(眼高手低是指批判高鄂写得不如曹雪芹容易,写得比高鄂好很难。偏偏某些红学家贬高鄂用力过猛,甚至试图证明自己续得比高鄂强,然后就翻车了)

震撼我妈一整年的元春侍寝:

(评论提醒这是刘心武小说《贾元春之死》中的内容,而不是刘心武续红楼。)

王熙凤从船上的茅坑跳下去投江自尽:

妙玉自杀式炸弹袭击,莫不是刚从中东回来?


鸳鸯死得血腥无比:

鸳鸯猛一欠身,飞快取出一把小剪子来,仰起脖颈,用那剪刀弩力将喉刺破,登时鲜血四溅。鸳鸯又用那剪子刺破颈旁血管,那鲜血直喷了出来。

哭哭笑笑笑笑哭,贾宝玉在线cos复读机:

妹妹!你不能如此流泪啊!

黛玉不仅能流红泪,这红泪还能硬化成宝石,合着林妹妹不是绛珠仙子,而是南海蛟人?

因对宝玉说明:“你当是些宝石,实告诉你吧,是你林妹妹眼里溢出的红泪!老太太过世时,你原也见过他流血滴子的。先时那样的血泪珠子还能抹掉。后来,那红泪珠子能接在我手里,先还是软的,搁在白玉盘里,渐渐的就变硬了,隔些日子再看,就跟红宝石无异了。只是他流这红泪珠的时候也越来越少,我攒起来的,也不过这么二三十颗。

林姑娘宇宙大爱,令人动容:

林姑娘为丫头们想得那么周到,是人间大爱,更是宇宙中的大怜悯大体贴,是以心而非字吟出的诗!

以及能把被气活的曹雪芹再气死的神仙对话:

贾环:“我继承?除非宝玉嗝儿屁朝凉大海棠。”

奋斗b宝钗:“在槛内奋斗,才是人生常态。离开常态,对家族不负责任,对自己放任自流,究竟有何意趣?你素日中那妙语等的奇谈怪论毒害太深,可真真伤透我的心了!”

宝玉去见王夫人,跪下道:“从今与家族同命运、共患难,再不出走了!”

薛蝌道:“撰儿跑了。”宝钗想起来,道:“原来说的他。你只拽儿拽儿的,只当说那鞋拔子哩。”

若兰情动难耐,道:“给我香一个吧”。湘云就退一步躲开了。此后每当忆及他退后拒给那一香,都痛彻肺腑的抱憾。

这个回答有一部分是从豆瓣摘过来的,这个贴里还有更多雷人语录,你们自己去看吧……







  

相关话题

  有以前的初中同学认为红楼梦全是糟粕,狗都不读,我该反驳吗?又该如何反驳他? 
  我和学校一老师说我不喜红学考据派,我索隐到哀悼明亡血泪史上,老师对我的想法有一丝鄙夷,你们怎么看? 
  为何贾府中的部分女性预料到了危机却救不了贾府? 
  怎么描写出红楼梦前五回出场人物任意一个的外貌啊?200字求求了? 
  认为曹雪芹不是《红楼梦》原作者的理由是什么? 
  《红楼梦》里有哪些高技术的骂人话? 
  如果林黛玉嫁给了贾宝玉,她会从他的白玫瑰变成饭粘子吗? 
  曹雪芹真的烧掉了后四十回吗? 
  《红楼梦》中有哪些可悲的细节? 
  和87版红楼相比,10版红楼就真的没一点胜出的地方吗? 

前一个讨论
犹太人值得我们掉眼泪吗?
下一个讨论
美国和苏联谁更能应该被称为邪恶帝国?





© 2024-06-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